心率变异性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分析

合集下载

分析心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影响

分析心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影响

分析心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影响目的:研究心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入院时将患者心率以80次/min、90次/min为临界值分为三组,观察对比三组心率患者的心功能和死亡率。

结果:心率>90次/min组的患者,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高,左室收缩末期内径高,左室射血分数低,死亡率更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死亡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时心率增快是死亡的一种预测因子,值得在临床上引起注意。

标签:心率;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较高,且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容易再次发生心脏事件,如心肌再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再发心绞痛等,一旦发作其危险性均较高,而且患者在住院期间也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

心率可以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危险分层指标,通过监测心率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判断患者心脏事件的严重程度。

本文研究分析了心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1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试验时间为2010年2月-2012年3月。

所有患者经过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谱检查以及临床的诊断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于2001年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2],如患者表现有诸如胸骨后疼痛、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等典型的临床病征,心电图显示有T波倒置、病理性Q波等特征性的动态变化,心肌酶升高等。

另外排除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低血压患者、具有贫血病史的患者以及心功能Ⅲ级以上的患者、房室传导阻滞Ⅱ度以上的患者。

试验在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知情并同意下开展。

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心率,以80次/min、90次/min为临界值将收集到的患者分为三组,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梗死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心率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心率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心率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时域分析法来观察心率变异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和体检身体健康者(B组)中的变化趋势。

分别对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用精确概率法求得P值,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心率变异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各项指标明显呈现下降的趋势(P 0.01),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并心率变异性中的时域分析法来分析检查。

1.3仪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工作站是由来自美国BRENTWOOD系统提供,类型是全部采用同步3导或12导心电图纪录。

1.4指标[3](1)SDNN-24:全部NN 间期的标准差,183±105 ms。

(2)SDANN Index:按記录的时间顺序每5 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连续地划成若干个时间段,先计算每5 分钟时间段内NN 间期的平均值,再计算这若干个平均值的标准差,162±92 ms。

(3)SDNN Index:按记录的时间顺序,以每5 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连续地划分成若干个时间段,计算每个时间段内NN 间期的标准差,再计算这些标准差的平均值,63±35ms。

(4)RMSSD:全程相邻NN 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36±12 ms。

(5)pNN50:将有多少对相邻的NN 间期之差大于50ms的心搏个数除以总的NN 间期的个数,28±4%。

1.5标准根据心率变异性指标中的SDNN-24小时数值划定了标准范围:(1)低危险组;100ms<SDNN-24小时<150ms,(2)中危险组;50 ms<SDNN-24小时<100ms,(3)高危险组;0ms<SDNN-24小时<50ms,(4)正常;SDNN-24小时≥150ms。

1.6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用精确概率法求得P(P <0.01)值。

心率变异性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中的应用分析

心率变异性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中的应用分析

心率变异性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中的应用分析
曾小琴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8(022)003
【摘要】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对照组.利用系统上装载的心率变异性分析软件以人机对话的方式实施坏点剔除与数据筛选,以获取足够、连续的NN间期数据,时域和频域则利用线性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时域与频域各项分析指标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梗死面积广泛的心率变异性明显较梗死面积局限的患者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及时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2页(P293-294)
【作者】曾小琴
【作者单位】南丰县人民医院,江西南丰 3445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中的疗效评价 [J], 张小兵;杨帆;夏思良
2.碎裂宽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应用分析 [J], 谭海霞
3.血清胆红素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J], 孙珍珠
4.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J], 陈未
5.心率变异性能谱分析法对评价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临床意义 [J], 郝丽荣;黄永麟;纪树彦;胡丽英;王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

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

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摘要】心率是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一个重要的指标,它不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分析入院时心率的影响因素、心率与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联性以及入院时心率降低、升高对预后的影响,揭示了心率在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中的重要性。

研究显示,高心率与不良预后相关,而降低心率可以改善预后。

结合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机制。

本研究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入院时心率、心肌梗死、预后、影响因素、关联性研究、多因素分析、降低、升高、总结、临床意义、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心率与心肌梗死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入院时心率的高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理参数,还反映了心脏的功能状态和代谢情况。

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本研究将重点关注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

通过对入院时心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而指导临床医生做出更科学的治疗决策,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系统分析心率水平与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联性,并进一步探讨入院时心率降低或升高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在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中的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精准的诊疗策略。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和结论,为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本研究也旨在引起临床医生对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视,提高对心率的监测和干预,最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结果。

1.3 研究意义通过分析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心率变异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

心率变异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

心率变异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罗新【期刊名称】《实用医院临床杂志》【年(卷),期】2013(010)004【摘要】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变化及对预后转归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发生后1周内的HRV指标.按心肌梗死范围,以及有无心脏事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心脏事件59例,无心脏事件73例;复合性心肌梗死45例,单纯性心肌梗死87例.发生心脏事件患者HRV指标明显低于无心脏事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复合性心肌梗死患者HRV指标明显低于单纯性心肌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衡,诱发心脏电生理紊乱,HRV可较好地反映心肌梗死范围以及有无心脏事件的发生,是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转归的一个有价值指标,HRV越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越重,预后越差.【总页数】3页(P78-80)【作者】罗新【作者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四川成都6101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R541【相关文献】1.心率变异性及QT间期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J], 刘晶;韩琳;高喜军2.心率震荡与心率变异性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性猝死及干预治疗 [J], 张广成;崔文章;汪捷猛3.心率震荡与心率变异性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性猝死及干预治疗 [J], 张广成;崔文章;汪捷猛4.心率震荡和心率变异性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性猝死及干预治疗 [J], 汪捷猛;张雪莲;白玫;刘和平5.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及预后评估价值[J], 常红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率变异指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心率变异指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心率变异指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陈小始【期刊名称】《岭南急诊医学杂志》【年(卷),期】2000(000)002【摘要】目的:使用心率变异指数(HRV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预后进行判断。

方法:以HRVI为指标,观察了60例AMI及20例健康人的心率变异性(HRV)。

结果:AMI组HRVI明显低于健康组(23.1±8.1对36.4±10.6,P&lt;0.001)。

Q波性与非Q波性心肌梗死组间、心室晚电位阳性与阴性组间,HRV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心功能(Killip分级)&gt;Ⅱ级者HRVI低于Ⅰ级者(P&lt;0.05);HRVI 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43,P&lt;0.01)。

有短阵室速及室性早搏10次/小时组HRVI低于室性早搏&lt;10次/小时组(P&lt;0.01)。

随访期死亡8例,其HRVI显著低于存活组(11.8±6.2对25.4±6.7,P&lt;0.001)。

结论:提示AMI后HRVI降低具预后价值。

【总页数】2页(P62-63)【作者】陈小始【作者单位】广东省南海市九江医院 5283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相关文献】1.心率变异性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J], 曹锋生;李艳;刘伟权;静亮;祝伟2.心率变异三角指数在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J], 张淑桂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率变异性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评估价值 [J], 朱涛;张国明;严飞;刘正;霍强4.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及预后评估价值[J], 常红梅5.心率变异性与QT间期变异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J], 王倩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意义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评价AMI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探索改善AMI患者预后的可能治疗途径。

方法前詹顺序地观察AMI患者46例和健康人40例HRV的时域、频域指标。

结果与健康人比较,急性AMI患者HR加快,SDNN、SDANN、VLP、HF顯著降低或非常降低(P<0.05,P<0.01),SDNNindex、rMSSD、PNN50虽有缩小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结论急性AMI患者HRV多项指标普遍降低,而LF/HF增大,表明交感迷走神经张力不均衡地降低而交感神经相对兴奋,因此,急性AMI患者必须应用稳定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予改善预后。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目前,急性AMI心肌缺血与HRV改变的关系仍不十分清楚,本文通过观察46例AMI患者的HRV变化来探讨AMI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探索改善AMI患者预后可能治疗途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0例AMI患者均为2006年8月至2009年7月我院住院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0~70(64±11)岁。

所有患者均未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制剂、抗乙酰胆碱抑制剂、拟肾上腺素制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和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健康志愿者(对照组)40例,男儿25例,女15例,年龄36~67(48±9)岁,无高血压、高血脂、肾炎、糖尿病等病史,静息心电图、运动试验、X线胸片均正常。

1.2 方法采用秦皇岛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Holter-Star磁带式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选择MV1.MV5.MV3导联,每例总记录时间不少于23 h。

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人机对话编辑校正,排除伪差和期前收缩。

计算机自动分析心电信号,计算HRV时域指标:24 h平均心率(HR)。

正常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SDNN)。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较早期的心率变异性(HRV)改变及其预后意义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较早期的心率变异性(HRV)改变及其预后意义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较早期的心率变异性(HRV)改变及其预后意义侯鹏举【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较早期的心率变异性(HRV)改变及其预后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择期选取4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HRV改变及预后。

结果观察组患者SDNN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从24 h心率变异性变化时,SDNN指标失去了昼夜间的差异。

对照组SDNN指标在夜晚显著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有严重心脏事件发生中指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无昼夜节律性变化,同时与住院期间发生严重心脏事件具有相关性,为临床及时的对高危患者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32【总页数】1页(P101-101)【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预后【作者】侯鹏举【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本钢总医院,辽宁本溪1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后,其心脏迷走神经活动降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为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1]。

近几年随着心率变异性测定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无创性指标的利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48例健康者,对急性心肌梗死(AMⅠ)较早期的心率变异性(HRV)改变及其预后意义进行对比研究分析。

现将本次研究的结果及内容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42~86岁,平均年龄在(65.84±5.68)岁,其中有23例前壁梗死,25例为非前壁梗死。

对照组患者48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在46~78岁,平均年龄在(66.84±4.85)岁。

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

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

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堵塞或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

心率作为心肌梗死患者中常见的生命体征指标之一,其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

入院时心率的升高与心肌梗死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受损,血流灌注下降,心肌梗死区域的代谢和功能减退,导致心率的升高。

高心率会进一步加重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肌负荷,增加心肌供氧不足的风险,从而影响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入院时心率的降低也可能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心率降低可能是心肌梗死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表现,但心率过低也会影响心脏的灌注和供氧,导致组织缺氧,增加心肌梗死范围,并可能发生毒性心肌损伤。

入院时心率的变化和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呈现一定的U型曲线关系,适当的心率范围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积极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入院时心率在60-90次/分钟范围内的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较好。

适当的心率可以保持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脏的负荷,使心肌梗死区域的代谢和功能得到恢复。

入院时心率的高低还与心肌梗死患者其他临床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一些研究发现,入院时心率升高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因、心肌梗死部位等因素密切相关。

高心率患者在入院后常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对于这些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要加以重视。

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适当的心率范围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但过高或过低的心率则可能对患者造成进一步的心脏负荷和缺氧,影响预后。

在入院时需要对心室率进行监测和控制,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血压及心率变异性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预后价值的研究

血压及心率变异性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预后价值的研究

血压及心率变异性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预后价值的研究刘维萍;王陆建;王雄【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年(卷),期】2003(032)005【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率变异性(HRV)、血压变异性(BPV)的改变,评价HRV及BPV对患者远期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探讨BPV 预测价值的临床意义.方法 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行24 h动态心电血压监测检查的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非心律失常组及心律失常组,记录非心律失常组HRV、BPV各值及心律失常组的BPV各值,并与19名正常对照组的HRV、BPV 值相比较.全部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发生恶性心脏事件及猝死者与未发生者HRV、BPV改变情况,分别评价心律失常组BPV,非心律失常组BPV、HRV各自及两者结合的预测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HRV各值减小,BPV各值增大.在随访期内非心律失常组发生心脏事件4例,心律失常组发生3例.以SDNN<50 ms及DSD夜>8 mm Hg为指标,非心律失常组HRV预测的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87%,BPV预测的敏感度为50%,特异度77%,两者结合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0%,97%.心律失常组以DSD夜>8 mm Hg为指标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7%,74%.结论与HRV相比BPV也是一个较好的心肌梗死预后指标,BPV与HRV两者结合可以显著提高预测价值.BPV对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预测有独特的优势.【总页数】3页(P437-439)【作者】刘维萍;王陆建;王雄【作者单位】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餐后血糖水平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J], 王娜;高玉梅;刘振东;赵颖馨;张华;刁玉涛2.溶栓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J], 祁必富;蒋锡嘉;许家俐3.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J], 马丽;隋如;哈利;范桂君4.老年住院患者餐后低血压的临床特点及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J], 张宇;蔡松5.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 [J], 刘翠;刘庆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中图分 类 号 :R4 .+ 5 222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7 - 14 (0 2 9 02 — 2 6 1 8 2 1 )0 — 1 9 0 9
HV R 是近年 发展起来 的一项无创 、定量 评估迷走神 经 、交感 神经
病后4 h 8 内经H V 测。另选择 同期健 康体检无异 常者 ( 照组 ) , R检 对 以往 无高 血压 ,心 脏病 史 的 .常 人4 例 ,男 2 例 ,女 l例 ,年 龄 E 0 6 4
对其进 行及时处理 ,则很有可能 会导 致 出现缺血性 肌痉挛 、坏疽 、横 纹肌溶解症 、肾功 能衰竭等症状 ,严重者甚至会 危及生命 】 。
该症 在前臂掌 侧和小腿 比较常见 。由于 骨筋膜室壁相对 比较坚韧
显 的统计学差异 。
2结 果 经过 仔细研 究后 我们发 现 ,B 组患者 手术 治疗 的肌酸激 酶水平 降
f] 李 永 波, 立 . 自由基与 肢 体 缺血一 灌 注损 伤 [ . 医学 院 5 泰 氧 再 J 河北 ]
学 报, 0,61) 5—5 . 2 51(4: 223 0 2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 心率变异性分析
王 江 峰 负海 雁 王 伟
( 河南省新 乡市 中心 医院 ,河南 新乡 4 3 0 ) 50 0
就 会导致 出现室内神经 、肌 肉缺血 、缺 氧等症 状。 由于缺血 、缺氧状 态 会使毛细血 管的通透性 明显增 加 ,液体 的渗出明显增加 ,组织的水
肿 现象进一步 加重、室 内压力增 加 ,最终导 致缺血原水肿原 缺血的恶
异非常 明显 (<00 );该组患者 在手术期 内并发症 的发生率明显低 P . 5
21 0 2年 3月第 1 0卷 第 9期

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

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

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
1. 心率与心肌梗死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反映心肌自律性的重要指标。

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

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异常,往往是由于心肌梗死引起的病理生理反应所致。

如心肌梗死的程度越重,心率也越高。

而当心率过快时,心脏的供血量和氧供应量将无法满足需求,导致心肌再次缺血,加重心肌的损害。

心率异常是导致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心率过快可以加重心肌缺血和心肌损害,从而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绞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

心率过慢则会导致心肌的供氧不足,心肌缺氧和心绞痛等症状更加明显,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因此,控制心率是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 维持心率稳定的措施
控制心率是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智能心脏起搏器技术。

药物治疗: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自律神经系统或心脏本身,控制心率的增速和降速,达到稳定心率的目的。

常用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负性肌力药等。

智能心脏起搏器技术:可选择性地刺激心脏特定区域,实现心肌功能的恢复和重建,维持正常的心率。

这种技术适用于心脏病理性规律失常和缓慢心律失常的治疗。

总之,心率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巨大,早期控制和维持心率稳定是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副作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延长生命寿命。

心率变异性分析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中应用

心率变异性分析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中应用
1 ㊀ 6 6 0 1 6 年第 3 1卷 S 1 期 ㊀C S 1㊀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中国医疗设备 2 h i n aM e d i c a lD e v i c e s2 0 1 6V o l . 3 1N o .
护 理㊁ 预 防㊁ 保 健㊁ 教 学㊁ 科研以 ㊀㊀ 医疗垃圾是指医疗 卫 生 机 构 在 医 疗 ㊁ 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具 有 直 接 或 间 接 感 染 性 ㊁ 毒性及其它危害性的废 1]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 法 之 一 , 物[ 血液 透析过程中要使用透析器 和 血 路 管 , 透析器和血路管在大多数透析中心 都是一次性使用 , 透析后会产生大量 的 医 疗 垃 圾 , 处置不当不但会造成环 境污染 ㊁疾病传播 ㊁ 威胁健 康 ,给 社 会 造 成 危 害 , 而且对使用单位造成不 必 要的经济浪费 . 我院在 2 0 1 5 年 1 月开始对使用后的透析器和血路管进 行排水处理 , 既预防了环 境 污 染 又 减 轻 了 单 位 处 置 医 疗 垃 圾 的 费 用 . 现 报告如下 : 1㊀ 资料 我院 2 0 1 5 年 1 月 1 日至 2 0 1 5年1 2月3 1 日共透析患者 4 5 6 8 9 例次 , 使用一次性透析器 4 血路管 4 5 7 0 1支, 5 7 0 2套. 2㊀ 方法 血 液 透 析 治 疗 时 间 到 达, 护士按照标准操作 2 ������ 1㊀ 透析器和血路管排 水 : 规范使用 2 待血路管静脉端血颜 5 0~3 o o m l的生理盐水进行 密 闭 式 回 血 , 色变成洗肉水 样 停 止 回 血 . 护 士 将 分 离 的 血 路 管 动 静 脉 端 用 连 接 头 相 连; 将血路管动脉 的 第 一 个 分 支 ㊁ 肝 素 泵 管㊁ 动 静 脉 传 感 器 夹 闭; 卸下泵 管㊁ 静脉壶 ; 将透析器翻转 , 静脉端向 上 , 静脉壶倒置㊁ 动 脉 壶 正 置; 将透析 液入液接头放回机器旁路接口 , 同时 用 透 析 器 原 帽 覆 盖 透 析 器 入 液 口 ㊁ 关 闭旁路盖 , 打开动静脉管路夹子 , 清空 膜 内 液 体 ; 膜内液体 排 净 后, 夹闭动 静脉管路夹子 , 将透析器 入 液 原 帽 打 开 , 清 空 膜 外 废 液, 用原帽封闭透析 器侧暴露端口 ; 排空后的透析器和血路管装入医疗垃圾袋内 . 防 2 ������ 2㊀ 废弃的血液透析器和血路管进 行 严 格 的 医 疗 垃 圾 登 记 管 理 制 度 , 止流失 , 登记内容有日期 ㊁ 透 析 器 和 管 路 数 量㊁ 重 量㊁ 交 接 时 间㊁ 回收人员 签名等 . 乙肝 ㊁ 丙肝 ㊁ 梅毒 ㊁ 艾滋等其它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透析患者的透 析 器 和 血 路 管 要 和 正 常 患 者 的 区 分, 并在医疗垃圾袋外注名 传染性垃 圾 的字样 . 科室负责人与回收垃圾 人 员 共 同 清 点 回 收 医 疗 垃 圾 数 量 ㊁ 重 量并记录 , 回收数目与领取数目基本相符 .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 3 年 . 3㊀ 结果 一次性透析器 4 如 果 不 进 行 排 水 处 理, 重 5 7 0 1 支和血路管 4 5 7 0 2套, , 量约 4 按照一公斤垃圾处 置 费 2 共需1 5 7 0 2 K ������ 9 5 元 计 算, 3 4 8 2 0 元. 使 g , 用后的透析器和血路 管 排 水 处 理 后 , 重量为2 处置费降为6 2 8 5 1 K 7 4 1 0 g 元 . 见表 1. 4㊀ 讨论 尿 毒 症 患 者 最 重 要 的 治 疗 手 段 之 一, 4 ������ 1㊀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 功 能 衰 竭 ㊁ 每周三次的透析使患者要 频 繁 来 医 院 进 行 治 疗 , 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不 论是内瘘穿 刺 还 是 中 心 静 脉 导 管 都 具 有 侵 入 性 , 再者透析治疗过程中 又有 收稿日期 : 2 0 1 6-1 2-0 9

心率变异性对评价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临床意义

心率变异性对评价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临床意义

心率变异性对评价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临床意义
聂文丽;李莉
【期刊名称】《河北医学》
【年(卷),期】1999(5)4
【摘要】目的与方法:本文运用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在急性心肌梗塞(A
MI)患者存在明显植物神经调节失衡,表现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迷走神经功能受损,在一年追踪观察中发现心肌梗塞患者的时域成份及高频成份逐渐降低;结果与结论:提示植物神经调节逐渐恢复平衡,而急性合并并发症患者,HRV普遍降低,且很难恢复。

HRV作为一种反映自主神经变化的测量方法,对判断心肌梗塞的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聂文丽;李莉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20.7
【相关文献】
1.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J], 苏立明
2.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同时检测窦性心率震荡与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 [J], 资新爱;范咏梅;陈友桂;彭玲湘
3.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意义 [J], 付健贞
4.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意义 [J], 刘世明;钱家琦;李昭骥;陈瑉;
黄沛龙
5.心率变异性能谱分析法对评价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临床意义 [J], 郝丽荣;黄永麟;纪树彦;胡丽英;王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率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关系

心率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关系

心率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王诗俊;李渊;徐卫亭【期刊名称】《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年(卷),期】2011(21)1【摘要】目的研究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方法该试验为随访研究,对入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心率变异性中度降低组(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50ms)和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及正常组(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50ms).主要终点是180d 随访时死亡,心肌梗死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是180d随访时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难治性心肌缺血.结果共有384例患者入选,180d随访时,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心率变异性中度降低组5.9%,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及正常组0.5%(P=0.01),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心率变异性中度降低组30.2%,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及正常组10.2%(P=0.00).180d随访时心力衰竭发生率心率变异性中度降低组14.8%,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及正常组5.6%(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性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心率变异性降低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预测指标.%Objective To study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changes in time domain and pro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nd to discover an effective method of evaluate pro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In this follow-up study, patients diagnosed a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assigned to HRV midrange decrease(SDNN<50ms,n=169) or HRV slightly decrease and normal(SDNN ≥50ms,n=215).The primary outcome was a composite ofdeath,myocardial infarction at 180 days. The secondary outcome was death,myocardial infarction,heart failure,refractory ischemia at 180 days.Results Baselin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comparable between two groups. Incidence of both primary(5.9% vs.0.5%,P=0.01) and secondary(30.2% vs.10.2%,P=0.00) endp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HRV slightly decrease and normal group than in HRV midrange decrease group. Incidence of heart failu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HRV slightly decrease and normal group than in HRV midrange decrease group(14.8%vs.5.6%,P=0.01)at 180 days. Conclusion The HRV decreased associated with th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RV decrease is a useful tool to predict heart failure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总页数】4页(P53-56)【作者】王诗俊;李渊;徐卫亭【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江苏苏州,21500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江苏苏州,215004;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江苏苏州,215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相关文献】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变化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J], 许丽;李春盛2.心率变异性检测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关系 [J], 贾英;关睿;陶春光;富萍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miR-133a、miR-133b表达与预后关系 [J], 贾秋菊; 李莉4.心率变异性与肺心病预后关系的研究 [J], 任志国;蔡昕;徐庆军5.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和预后关系的初探 [J], 段新杰;杨平林;李庆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 关 键 词】 急性 心肌梗 死 ;动态 心 电图 ;心率 变异性 ;时域 分析 ;频域 分析 中图分 类号 :R 5 4 2 . 2 2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1 6 — 0 2 3 6 — 0 2
近 年来 ,选 择性 冠状 动 脉造 影及 经皮 冠状 动脉 内支 架术 的 技术 日益成 熟 ,在急 性 心肌梗 死 ( A MI )的 诊断 及治疗 中发挥 着越 来越 重 要 的 作 用 ,但 无 创 性 心 电学 指 标仍 在 急 性 心 肌梗 死 的诊 断及 预
患者之 间的关系 。
1对 象与 方法
1 . 1对象 A MI 组3 0 例 ,年龄4 0 ~ 7 5( 6 2 . 5 ±7 . 8 )岁 ,男2 0 例 ,女l 0 例 ,其 中合 并高 血压 l 8 例 ,合 并糖 尿病6 例 ,同时合 并高 血压 及糖 尿病者 2 例 ,均为 首 次发生 急性 心肌 梗死 的患者 ,符 合 中华 医学 会心 血 管病
研 究组治疗总有 效率9 6 . 4 3 %多于 对照组7 8 . 5 7 % ,比较差异具统计
学 上的意义 ( P <0 , 0 5 ),见表 l 。
表1 两 组临床 治疗 效果 对 照[ 例 ( %) 】
2 . 2治疗前后 两组患者H a ms 评分对 照 予 以不 同治 疗 方案 后 ,治疗 后 研 究组 H a r r i s 评 分 明显 高于 对 照 组 ,比较差异 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 P <0 . 0 5 ),见表 2 。
表2 治疗 前后 两组患 者H a ms 评 分对 照 ( 分,E  ̄ s )
例感染 ,1 例 假体脱 位 ,而研 究组未 出现并 发症 ,这 从一 定程度上 确 保了患者 的治愈程度 同时 ,即便是小 切 口髋关节 置换术 ,也有 许多 必须 注意 的地方 。在 手术 前 医护人 员应 选择 符合 患者 实际情 况的 假

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

入院时心率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

!"#$%sz(n<bij<H%R#,.!"#$012%!"#$"%$%3 4567%"$&""# sz(3&:;<*= 45IJ%ta00#’(&)3N)RS*D bK45%DOuNRS*DN*)+,-.%/0123-,04512# 6 +57+,-.8 90+
8?./‘VoQR‘Vu~Ss #8! H L%l 5 z 2 o 7 0 ! X y $ $NJV 8 ? #A+-1 |8$vN+i$v?O<’,btZ[O$ RU0FG3QO $ R U u < U0 FG)?D3QO ^ _ ‘ H
&*+,) ?OJ’A?yA?O<’,btAWo
-./012MAJ!8! N ! 345672> !"#%#"8&’$’ C P8 -//18#""’)%#$Q8!"#’8"$8"#$
38912#""’)%#$O0!"#’3"$)"A&()"&
e2?OJ’0,9:;5 +<09,=7-,. -14,=9;-01N>?@3c $v?$O./]R~’/YANwf/yS_uT p-wD,_-y^8\#]s>?@ "!f?M7[Qe 2?F‘aQfV]{,Nz|=0IMoj78R wJ’o?O0QbJ’Q?F‘aQ?M7[qC? 52g’sn:-5fw?y8"x#$*m+y ]F$2{56\!]sc"u|-5fw4T?$O ./|,|&]A+\,N?y;</?$O./] Wo"W~Wi4*N$2?y(k8"?/f/5 6N?yBk7ef?$O’(Q#/’(f<yT KNK?y0 E ’" ? C +-13c?OJ’l5’(%g ’]c%|,/3\&]s8./F0 !(% o >?@ l5N \V8V #! +VN|/d=v?y8 >?@ l5]W o6Hs

心率变异分析对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预测价值

心率变异分析对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预测价值

心率变异分析对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预测价值
赵丽萍;李清贤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1998(038)009
【摘要】近年来,心率变异分析(HRV)作为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无创伤性测定方法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们对7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了HRV指标检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1992年3月至1994年5月在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住院...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赵丽萍;李清贤
【作者单位】山东省出版总社门诊部;山东省出版总社门诊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20.7
【相关文献】
1.心率变异预测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价值 [J], 陈柯萍;王崇慧
2.心率变异性指标在接受PCI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J], 刘左玲
3.心率变异指数对预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 [J], 覃继茂;廖树芬
4.心室晚电位、心率变异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 [J], 王丛;冯美云;吴国霞
5.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变化和预后价值 [J], 徐正玲;徐惠芬;王一尘;赵美华;陈莺;荣烨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率变异性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意义。

方法选取90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周患者作为心肌梗死组,另选取7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心内率变异性指标。

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年龄大,梗死面积大,心功能差,特别是伴有并发症(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较正常人更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预后差。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率变异性降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易诱发心脏电生理紊乱,预后差。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预后
心率变异性是指窦性心律逐次心动周期之间的差异性变化,是评价自主神经即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状态及其变化的简便可靠的方法,可反映自主神经对心血管的调控作用,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本文通过9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指数与70例正常人心率变异指数对比分析,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变化及其预后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1~2013年在本院住院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29~76岁,其中前壁心肌梗死51例,下壁心肌梗死39例;合并高血压34例,糖尿病18例。

对照组为健康体检人员70名,年龄30~72岁,无器质性疾病,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均正常。

两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采用美高儀公司生产Holter记录两组研究对象24 h动态心电图,有效记录时间≥22 h,通过计算机自动选择标记的窦性心律的R-R间期,排除干扰及异位搏动,相邻R-R间期超过20%也被去除。

系统分析处理所得资料,编辑后获得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

1. 3 诊断标准
1. 3. 1 时域分析指标SDNN:24 h内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正常值(141±39)ms,一般正常值≥100 ms,50 ms的心搏数占全程心搏数的百分比。

1. 3. 2 频域分析指标TP:总功率≤0.4 Hz,正常值为(3466±1018)ms;LF:低频功率0.04~0.15 Hz;HF:高频功率0.15~0.4 Hz[1]。

1. 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实施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 周内频域指标(低频,高频)和时域指标(SDNN,SDANN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参数比较(x-±s)
指标心肌梗死组(n=90)对照组(n=70)P
SDNN 60±9 118±29 <0.05
SDANN 50±8 107±26 <0.05
RMSSD 11±4 30±6 <0.05
PNN50 6±2 17±7 <0.05
LF 2061±139 1569±113 <0.05
HF 429±73 875±82 <0.05
注:两组比较,P<0.05
2. 2 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越大,梗死面积越广泛,合并症越重,心功能越差,心率变异性参考值越小,越易发生电生理紊乱,增加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几率。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3例恶性心律失常,与未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比较,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SDNN平均下降19.18 ms (44.53 ms与61.71 ms,P<0.05)。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住院死亡者5例,随访死亡6例,死亡患者心率变异性均较存活的心肌梗死患者明显降低。

见表2。

表2 有无猝死患者与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x-±s)
指标猝死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梗死患者P
SDNN 25±9 79±19 <0.01
SDANN 33±12 67±18 <0.01
RMSSD 17±6 28±9 <0.01
PNN50 5±2 21±7 <0.01
注: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心率变异性指心动周期之间差异的变化,反映神经体液因素对心律和心率的调节功能,及自主神经的平衡关系,生理情况下,窦房结自律性通过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受到中枢,压力反射,呼吸活动等协调控制。

迷走神经张力增强使窦房结自律性下降,心率减慢,室颤阈值增高,交感神经活力增强,使窦房结自律性增加,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室颤阈值降低。

无论那一种神经受损,都会使正常节律失衡,引起心率变异性改变,所以心率变异性分析是评价自主神经调节的敏感指标[2]。

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反映迷走神经活性,迷走神经对心脏起保护作用,数值越低,迷走神经功能越低下。

TP反映自主神经张力指标,HF反映迷走神经活性,LF反映交感神经活力,交感神经活力增强引发心电不稳。

本文心肌梗死组SDNN、SDANN、RMSSD、PNN50、LF、H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心肌梗死可能直接损伤自主神经,使其功能失衡。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证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恶性心律失常关系密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越多,发生猝死危险性越增加。

心肌梗死后心脏收缩功能降低,梗死面积达25%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力衰竭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及心功能损害,使得迷走神经功能进一步降低,交感神经活力增强,心脏应激性增强,心脏电生理紊乱,室颤阈值降低,更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乃至猝死[3]。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年龄越大,心功能越差,梗死面积越大,心率变异性越低,说明上述情况可破坏自主神经的平衡影响预后。

综上所述,心率变异性可以反映心肌梗死病情的严重性,自主神经受损程度越严重,心率变异性越低,越易发生猝死。

参考文献
[1] 郭继鸿.心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9-141
[2] 高敏.心血病管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中国临床保健学杂志,2010(13):75.
[3] 陆再英.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学的标准化及结果的正确评价. 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1991(6):2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