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铸坯表面质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止凝固壳与铜板粘结而拉裂漏钢; 有利于钢液面液渣渗漏到坯壳与铜板间形成液渣膜 起润滑作用,改善铸坯表面质量;
(3)结晶器振动模式
结晶器振动模式是指振动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可分 为三种:
① 矩形速度规律 如图1
中1所示其特点:
结晶器下降时与拉速同步运 动,以三倍速度上升,有利 脱模。 结晶器上升和下降转折点速 度有很大突变,振动机构产 生强烈冲击。
3.2 板坯横裂纹的微观形貌
(1) 原始板坯横裂纹处取试样,经表面处理后直接在 扫描电镜下观察。
(a)原始形貌
(b)横裂纹放大
(c)裂纹局部放大
(d)晶界白色线各点的探伤分析
图5表面横裂纹微观形貌
通过观察和探针分析知:
①横裂纹实质上是沿晶界分布的,裂纹处晶粒粗大; ②晶界周围有白色线条包围,裂纹是沿晶界产生和扩 展的; ③晶界含有V、Cu、As、Ni、Cr、Si、Ca、Mn等 元素,还发现有Na、K元素; ④晶界含有Cu、As偏聚元素和VN、AlN等第二相质 点析出物导致晶界脆化而产生裂纹; ⑤裂纹里含Na、K保护渣元素,说明结晶器弯月面有 保护渣挤入振痕所致; ⑥裂纹位于振痕的波谷区。
(a)
(b)
(c)
(d) 图8热轧板表面缺陷实物图
5.铸坯横裂纹形成机理
结晶器振动的目的是防止初生坯壳与结晶器粘 结而漏钢,但不可避免的会在初生坯壳表面上 留下振动痕迹。而铸坯横裂纹产生于振动痕迹 的波谷处,振痕越深,横裂纹越严重。
振痕波谷处产生横裂纹原因是 :
①亚晶包钢收缩强, 坯壳与铜板形成气隙 (图9 b),振痕波谷 处传热减慢,坯壳温 度高,奥氏体晶粒粗 大降低了钢的高温塑 性(图9 c)。尤其是 亚包晶钢比低碳钢和 高碳钢表现更为明显 (9 a)。
4. 铸坯表面振痕对产品质量影响
铸坯表面不规则的振痕,经刨掉3mm后表面呈现网状裂纹表面深 振痕在皮下隐藏网状裂纹。
(a)
(b)
图7 钢中[Al][N]积与裂纹指数关系
铸坯表面与振痕共生的 可见横裂纹或隐藏在皮 下3~13mm的网状裂 纹,在轧制过程中,会 遗传到中厚板表面形成 以下缺陷。 表面起层或结疤缺陷 图 8(a)。 呈走向不规则呈弥散分 布的线状缺陷图8(b)。 热轧板卷烂边缺陷 图8 (c)。 热轧板卷边部簇状裂纹 缺陷图8(d)
α波形偏斜率 ≤40%,vc拉速m/min
2. 铸坯表面振痕的形成
铸坯表面振痕形成机理:
初生坯壳断裂愈合。 二次弯月面接触焊合。 初生坯壳弯曲折叠。 弯月面初生坯壳破裂溢流冷凝。
振痕形成过程:
结晶器向上运动速度大于拉速处于 正滑脱期间,坯壳与结晶器间速度 差最大,把气隙中的液渣挤出到弯 月面渣层中,渣圈突出渣层(由1状 态→2状态)。 结晶器向下运动速度大于铸坯拉速 处于负滑脱期间,液渣被泵入到坯 壳与结晶器壁缝隙中起润滑作用, 渣圈压力迫使弯月面坯壳向内弯曲 形成振痕(由3状态→4状态)。 渣圈挤压力消失钢水静压力又把弯 月面初生坯壳边缘推向渣圈(5状 态)。这种相互运动一直持续到振 动周期的结束,从而形成铸坯表面 的振痕。
连铸结晶器振动与铸坯表面质量
蔡开科 秦 哲 孙彦辉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2010.6
目
录
1.结晶器振动概述 2.铸坯表面振痕形成 3.铸坯表面振痕形貌特征 4.铸坯表面振痕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5.铸坯表面横裂纹形成机理 6.影响铸坯表面振痕形成原因 7.减轻铸坯表面振痕措施
1.结晶器振动概述
④ 非正弦速度规律
如图2所示其特点: 负滑脱时间短,有利于减轻 铸坯表面振痕深度。 正脱模时间较长,可增加保 护渣消耗,有利于结晶器润 滑,减小结晶器施加在坯壳 上的摩擦力,防止拉裂。 负滑脱作用强,脱模和坯壳 拉裂愈合好,有利于提高拉 速。
图2 正弦及非正弦速度曲线
TP
(4)描述结晶器振动的基本参数
如图2所示,正弦速度规律特点: 结晶器与坯壳间有负滑脱运动,有利 于坯壳愈合和脱模。 加速度曲线变化缓和,结晶器振动平 稳。 加速度较小,可以采用高频振动,有 利于消除粘结和脱模。 正弦振动是用偏心机构实现,比用凸 轮机构优越,加工制造容易,润滑方 便,运动精度高。
图2 正弦及非正弦速度曲线
(3)控制钢中Nb、V、Ti的含量
钢中Nb、V、Ti等微合金元素的存在,使得钢材的强 度明显提高,为了避免因钢中各种碳氮化物析出使铸 坯热塑性降低,增强铸坯表面裂纹敏感性,可采用: ①对于加入Nb的钢种,加入0.01%~0.02%Ti, 使钢中Ti/N>3.4:1,促使钢中形成粗大的TiN析出 物,并且Nb(C、N)、VC等以TiN为核心形成粗大 的析出物,减轻铸坯横裂纹的形成。 ②钢中加入B、Zr形成粗的BN、ZrN等析出物,以减 少形成AlN、Nb(C、N)等细小质点析出量。
(1)结晶器的作用
保证沿结晶器周边坯壳均匀生长,形成规定的铸坯形 状; 在尽可能高的拉速下,形成足够的坯壳厚度,保证出 结晶器不漏钢; 促进结晶器内钢水→渣相→坯壳→铜板之间的相互均 衡发展,保证有良好的铸坯表面质量; 前两点是决定了连铸机生产率,而后者决定了铸坯表 面质量。
(2)结晶器振动作用
(4)其他方面
结晶器锥度、结晶器液面波动过大、保 护渣润滑、铸机辊道的对中等都对铸坯横裂 纹产生影响。
7.减少横裂纹措施
铸坯横裂纹控制技术措施: (1)控制钢成分
目前对于管线,船板等高级别钢的碳含量在0.08%~ 0.12%,结晶器凝固时发生亚包晶反应,使铸坯对裂 纹非常敏感。在保证钢材力学性能前提下,碳的控制 可避开裂纹敏感区。应控制S<0.015%,Mn/S>40。 控制钢中残余元素Cu+As+Sn<0.10%。
图3 铸坯振痕形成示意图
由此可知:
在负滑脱期间,弯月面初生坯壳受结晶器压力和渣圈 的挤压向钢液侧弯曲; 在正滑脱期间,初生坯壳受钢水静压力作用又贴向铜 壁,钢水溢流到凝固壳前端凝而形成振痕。 增加正滑脱时间,减少负滑脱时间,可使弯月面初生 坯壳被均匀贴向铜壁,振痕变浅。
3.铸坯表面振痕形貌特征
3.1板坯表面横裂纹宏观形貌
(a)
横裂纹位于铸坯宽面和窄面 的任一位置,横裂纹特征: 位于板坯表面,被氧化 (b) 铁膜覆盖,酸洗后才能 显露。 横裂纹与振痕共生,且 常位于振痕波谷处。 裂纹深浅不一,有长有 短,裂纹深度大于2mm, (c) 可能遗传到中厚板成为 表面缺陷的来源。
图4.板坯表面横裂纹形貌
(a)板坯窄面
(b)板坯宽面
图6 板坯表面横裂纹形貌(刨掉3㎜)
对皮下3mm裂纹开口处探针分析表明:
①裂纹里有球状夹杂物(FeO、SiO2、Al2O3、 FeS),尺寸为10µm~20µm; ②裂纹里含有较高的Al、V、Ti元素,可能是晶界析出 物。 对CSP生产Q235薄板坯边部横裂纹分析也得到 与厚板坯相同的结果。
振动频率f 0—400/min 振幅或振动行程h=vc/f (±3~±5mm) 振动波形(正弦、非正弦) 负滑脱时间tN。
60 1 1000VC tN = cos ( ) f fh
正脱模时间TP
60 60(1 ) 1 1000((1 )VC TP = cos f f fh
图9 结晶器坯壳生长示意图
② 在γ→α相变 过程中,第二 相质点(AlN、 Nb(CN)、 VN等)在奥 氏体晶界析出, 增加了晶界脆 性(图10);
③ 沿振痕波谷处,S、P呈正偏析,降低了钢的高温强度;
④ 铸坯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弯曲(内弧受压,外弧受张力) 和矫直(内弧受张力,外弧受压力)以及鼓肚作用, 铸坯刚好处于低温脆性区(<900℃),又加上相当 于应力集中 “缺口效应”的振痕,受到拉伸应力作用 的应变量如果超过1.3%,在振痕波谷处就产生横裂 纹。裂纹沿奥氏体晶界扩展直到具有良好塑性的温度 为止。 ⑤由于拉坯阻力过大或者由于结晶器锥度过大而致使铸坯 拉裂,也是形成横裂纹的原因之一。
生产实践表明,浇含Nb、V 钢(250×1800mm,拉 速0.9m/min),在矫直区 板坯温度低于900℃,边部 横裂纹严重,采用较弱二冷 强度,把板坯边部温度提高 到960℃,边裂大为减轻。
改进前后角部温度变化
由于含Nb、V、 Ti钢铸坯在二冷 区冷却过程中在 奥氏体晶界第二 相质点析出(图 16),降低了 钢的高温塑性, 在弯曲矫直力作 用下,在振痕波 谷的应力集中而 产生横裂纹。
C-Mn-Al-Nb钢高 温塑性如图14。由 图知,随Nb含量增 加,RA值降低,塑 性转变温度升高,裂 纹敏感性增强。 Nb=0,塑性转变温 度为900℃, Nb=0.005%,则 为1000℃以上。
C-Mn-Al-Ti.V.Nb钢高温塑性如图15。由图可知各钢号的第III脆性区的温 度范围(表1)。
(2)控制钢中Al、N含量
为了避免钢中AlN形成引起铸坯矫直时横裂纹和轧制 时的热脆性,应控制钢中Als和N含量。为减少钢中N 含量,应控制:出钢N<15ppm;LF精炼吸氮 <5ppm;浇注过程钢包到中包吸氮≤3ppm,中包 到结晶器吸氮<1ppm。使钢中[N]≤30ppm。钢中 [Al][ N]=3~5×10-4就可避免或减轻AlN析出。
三个钢种不同温度析出物类型和尺寸如表2
因此,为防止铸坯横向裂纹产生,从连铸二冷 角度来讲,就是要控制好铸坯温度分布均匀性, 在弯曲和矫直时铸坯温度不应落入第Ⅲ脆性区。
为此连结二冷配水原则是:
①采用中等冷却强度使铸坯表面温度保持在塑性 转变温度以上进行弯曲、矫直; ②二冷区铸坯纵向和横向冷却水分布均匀,防止 铸坯温度降到Ar3以下发生γ→α反复相变,阻 止第二相质点AlN,Nb(CN)的析出。 ③防止铸坯边部过冷。
6.影响铸坯横裂纹形成因素
(1)钢成分
C:C=0.10~0.15%亚包晶钢,坯壳厚度不均匀性 强,振痕深,易产生横裂纹。 S和Mn/S比:S低(S<0.015%),Mn/S比高 >40,高温塑性强,减少裂纹敏感性。 钢中残余元素:Cu<0.10%, As+Sn+Cr+Ni<0.12%。
图1 矩形及梯形速度规律曲线
1-矩形速度规律2-梯形速度规律
② 梯形速度规律
如图1中2所示其特点: 有负滑脱运动,坯壳中 产生压应力,有利于断 裂处焊合和脱模。 结晶器上升和下降转折 点速度变化较缓和,提 高振动机构较平稳。
图1 矩形及梯形速度规律曲线
1-矩形速度规律2-梯形速度规律
③正弦速度规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结晶器的振动
横裂纹与振痕共生的。振痕深度增加,横裂纹发生率增 加。如图11(a),面振痕深度决定振动参数:振动频 率f增加,振痕深度减小(图11b)
(a)
(b)
(2)结晶器的振动
负滑脱时间tN增加,振痕深度增加(图11c) 负滑脱时间tN增加,热轧板卷边裂增加(图11d)
(c)
(3)合适二冷强度
对于C-Mn-Al钢:如图 12,温度<900℃, 钢高温塑性RA突然下 降,这是因为: ①δ→α相变,在奥氏体 周围铁素体析出。 ②在晶界有AlN质点析 出。 使钢高温塑性 (RA值)降低,裂纹 敏感性增强。
生产实践也证明, 铸坯表面温度落入第 III脆性区 (<900℃)进行弯 曲矫直,会导致横裂 纹增加(图13)。
(d)
结晶器采用高频率(~400/min),小振幅 (±3~±5mm)振动机构是减轻振痕和横裂 纹的有效措施。
由表可知在相同板坯断面和拉速条件下,结晶器采用高频率(120次 /min)、小振幅(±3mm),比采用低频率(71次/min)大振幅 (±5mm),浇微合金钢其振动深度由0.58mm,降到0.425mm, 减少了27%,有利于减少板坯边部横裂纹。
(2)次表面裂纹分析
实测板坯表面振痕间距平均为5.5mm,振痕深度0.5~0.8mm,在 窄面靠近内弧的振痕谷底部有可见裂纹。把内弧宽面刨掉3mm,发现窄面 深振痕处横裂延伸到宽面,长度为10~27mm,在窄面振痕横裂纹处刨掉 3mm后在宽面也发现了横裂纹长度为2~8mm。也就是说宽面与窄面横 裂纹相对应,但宽面上横裂纹延伸比窄面更长些(图6)。
(3)结晶器振动模式
结晶器振动模式是指振动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可分 为三种:
① 矩形速度规律 如图1
中1所示其特点:
结晶器下降时与拉速同步运 动,以三倍速度上升,有利 脱模。 结晶器上升和下降转折点速 度有很大突变,振动机构产 生强烈冲击。
3.2 板坯横裂纹的微观形貌
(1) 原始板坯横裂纹处取试样,经表面处理后直接在 扫描电镜下观察。
(a)原始形貌
(b)横裂纹放大
(c)裂纹局部放大
(d)晶界白色线各点的探伤分析
图5表面横裂纹微观形貌
通过观察和探针分析知:
①横裂纹实质上是沿晶界分布的,裂纹处晶粒粗大; ②晶界周围有白色线条包围,裂纹是沿晶界产生和扩 展的; ③晶界含有V、Cu、As、Ni、Cr、Si、Ca、Mn等 元素,还发现有Na、K元素; ④晶界含有Cu、As偏聚元素和VN、AlN等第二相质 点析出物导致晶界脆化而产生裂纹; ⑤裂纹里含Na、K保护渣元素,说明结晶器弯月面有 保护渣挤入振痕所致; ⑥裂纹位于振痕的波谷区。
(a)
(b)
(c)
(d) 图8热轧板表面缺陷实物图
5.铸坯横裂纹形成机理
结晶器振动的目的是防止初生坯壳与结晶器粘 结而漏钢,但不可避免的会在初生坯壳表面上 留下振动痕迹。而铸坯横裂纹产生于振动痕迹 的波谷处,振痕越深,横裂纹越严重。
振痕波谷处产生横裂纹原因是 :
①亚晶包钢收缩强, 坯壳与铜板形成气隙 (图9 b),振痕波谷 处传热减慢,坯壳温 度高,奥氏体晶粒粗 大降低了钢的高温塑 性(图9 c)。尤其是 亚包晶钢比低碳钢和 高碳钢表现更为明显 (9 a)。
4. 铸坯表面振痕对产品质量影响
铸坯表面不规则的振痕,经刨掉3mm后表面呈现网状裂纹表面深 振痕在皮下隐藏网状裂纹。
(a)
(b)
图7 钢中[Al][N]积与裂纹指数关系
铸坯表面与振痕共生的 可见横裂纹或隐藏在皮 下3~13mm的网状裂 纹,在轧制过程中,会 遗传到中厚板表面形成 以下缺陷。 表面起层或结疤缺陷 图 8(a)。 呈走向不规则呈弥散分 布的线状缺陷图8(b)。 热轧板卷烂边缺陷 图8 (c)。 热轧板卷边部簇状裂纹 缺陷图8(d)
α波形偏斜率 ≤40%,vc拉速m/min
2. 铸坯表面振痕的形成
铸坯表面振痕形成机理:
初生坯壳断裂愈合。 二次弯月面接触焊合。 初生坯壳弯曲折叠。 弯月面初生坯壳破裂溢流冷凝。
振痕形成过程:
结晶器向上运动速度大于拉速处于 正滑脱期间,坯壳与结晶器间速度 差最大,把气隙中的液渣挤出到弯 月面渣层中,渣圈突出渣层(由1状 态→2状态)。 结晶器向下运动速度大于铸坯拉速 处于负滑脱期间,液渣被泵入到坯 壳与结晶器壁缝隙中起润滑作用, 渣圈压力迫使弯月面坯壳向内弯曲 形成振痕(由3状态→4状态)。 渣圈挤压力消失钢水静压力又把弯 月面初生坯壳边缘推向渣圈(5状 态)。这种相互运动一直持续到振 动周期的结束,从而形成铸坯表面 的振痕。
连铸结晶器振动与铸坯表面质量
蔡开科 秦 哲 孙彦辉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2010.6
目
录
1.结晶器振动概述 2.铸坯表面振痕形成 3.铸坯表面振痕形貌特征 4.铸坯表面振痕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5.铸坯表面横裂纹形成机理 6.影响铸坯表面振痕形成原因 7.减轻铸坯表面振痕措施
1.结晶器振动概述
④ 非正弦速度规律
如图2所示其特点: 负滑脱时间短,有利于减轻 铸坯表面振痕深度。 正脱模时间较长,可增加保 护渣消耗,有利于结晶器润 滑,减小结晶器施加在坯壳 上的摩擦力,防止拉裂。 负滑脱作用强,脱模和坯壳 拉裂愈合好,有利于提高拉 速。
图2 正弦及非正弦速度曲线
TP
(4)描述结晶器振动的基本参数
如图2所示,正弦速度规律特点: 结晶器与坯壳间有负滑脱运动,有利 于坯壳愈合和脱模。 加速度曲线变化缓和,结晶器振动平 稳。 加速度较小,可以采用高频振动,有 利于消除粘结和脱模。 正弦振动是用偏心机构实现,比用凸 轮机构优越,加工制造容易,润滑方 便,运动精度高。
图2 正弦及非正弦速度曲线
(3)控制钢中Nb、V、Ti的含量
钢中Nb、V、Ti等微合金元素的存在,使得钢材的强 度明显提高,为了避免因钢中各种碳氮化物析出使铸 坯热塑性降低,增强铸坯表面裂纹敏感性,可采用: ①对于加入Nb的钢种,加入0.01%~0.02%Ti, 使钢中Ti/N>3.4:1,促使钢中形成粗大的TiN析出 物,并且Nb(C、N)、VC等以TiN为核心形成粗大 的析出物,减轻铸坯横裂纹的形成。 ②钢中加入B、Zr形成粗的BN、ZrN等析出物,以减 少形成AlN、Nb(C、N)等细小质点析出量。
(1)结晶器的作用
保证沿结晶器周边坯壳均匀生长,形成规定的铸坯形 状; 在尽可能高的拉速下,形成足够的坯壳厚度,保证出 结晶器不漏钢; 促进结晶器内钢水→渣相→坯壳→铜板之间的相互均 衡发展,保证有良好的铸坯表面质量; 前两点是决定了连铸机生产率,而后者决定了铸坯表 面质量。
(2)结晶器振动作用
(4)其他方面
结晶器锥度、结晶器液面波动过大、保 护渣润滑、铸机辊道的对中等都对铸坯横裂 纹产生影响。
7.减少横裂纹措施
铸坯横裂纹控制技术措施: (1)控制钢成分
目前对于管线,船板等高级别钢的碳含量在0.08%~ 0.12%,结晶器凝固时发生亚包晶反应,使铸坯对裂 纹非常敏感。在保证钢材力学性能前提下,碳的控制 可避开裂纹敏感区。应控制S<0.015%,Mn/S>40。 控制钢中残余元素Cu+As+Sn<0.10%。
图3 铸坯振痕形成示意图
由此可知:
在负滑脱期间,弯月面初生坯壳受结晶器压力和渣圈 的挤压向钢液侧弯曲; 在正滑脱期间,初生坯壳受钢水静压力作用又贴向铜 壁,钢水溢流到凝固壳前端凝而形成振痕。 增加正滑脱时间,减少负滑脱时间,可使弯月面初生 坯壳被均匀贴向铜壁,振痕变浅。
3.铸坯表面振痕形貌特征
3.1板坯表面横裂纹宏观形貌
(a)
横裂纹位于铸坯宽面和窄面 的任一位置,横裂纹特征: 位于板坯表面,被氧化 (b) 铁膜覆盖,酸洗后才能 显露。 横裂纹与振痕共生,且 常位于振痕波谷处。 裂纹深浅不一,有长有 短,裂纹深度大于2mm, (c) 可能遗传到中厚板成为 表面缺陷的来源。
图4.板坯表面横裂纹形貌
(a)板坯窄面
(b)板坯宽面
图6 板坯表面横裂纹形貌(刨掉3㎜)
对皮下3mm裂纹开口处探针分析表明:
①裂纹里有球状夹杂物(FeO、SiO2、Al2O3、 FeS),尺寸为10µm~20µm; ②裂纹里含有较高的Al、V、Ti元素,可能是晶界析出 物。 对CSP生产Q235薄板坯边部横裂纹分析也得到 与厚板坯相同的结果。
振动频率f 0—400/min 振幅或振动行程h=vc/f (±3~±5mm) 振动波形(正弦、非正弦) 负滑脱时间tN。
60 1 1000VC tN = cos ( ) f fh
正脱模时间TP
60 60(1 ) 1 1000((1 )VC TP = cos f f fh
图9 结晶器坯壳生长示意图
② 在γ→α相变 过程中,第二 相质点(AlN、 Nb(CN)、 VN等)在奥 氏体晶界析出, 增加了晶界脆 性(图10);
③ 沿振痕波谷处,S、P呈正偏析,降低了钢的高温强度;
④ 铸坯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弯曲(内弧受压,外弧受张力) 和矫直(内弧受张力,外弧受压力)以及鼓肚作用, 铸坯刚好处于低温脆性区(<900℃),又加上相当 于应力集中 “缺口效应”的振痕,受到拉伸应力作用 的应变量如果超过1.3%,在振痕波谷处就产生横裂 纹。裂纹沿奥氏体晶界扩展直到具有良好塑性的温度 为止。 ⑤由于拉坯阻力过大或者由于结晶器锥度过大而致使铸坯 拉裂,也是形成横裂纹的原因之一。
生产实践表明,浇含Nb、V 钢(250×1800mm,拉 速0.9m/min),在矫直区 板坯温度低于900℃,边部 横裂纹严重,采用较弱二冷 强度,把板坯边部温度提高 到960℃,边裂大为减轻。
改进前后角部温度变化
由于含Nb、V、 Ti钢铸坯在二冷 区冷却过程中在 奥氏体晶界第二 相质点析出(图 16),降低了 钢的高温塑性, 在弯曲矫直力作 用下,在振痕波 谷的应力集中而 产生横裂纹。
C-Mn-Al-Nb钢高 温塑性如图14。由 图知,随Nb含量增 加,RA值降低,塑 性转变温度升高,裂 纹敏感性增强。 Nb=0,塑性转变温 度为900℃, Nb=0.005%,则 为1000℃以上。
C-Mn-Al-Ti.V.Nb钢高温塑性如图15。由图可知各钢号的第III脆性区的温 度范围(表1)。
(2)控制钢中Al、N含量
为了避免钢中AlN形成引起铸坯矫直时横裂纹和轧制 时的热脆性,应控制钢中Als和N含量。为减少钢中N 含量,应控制:出钢N<15ppm;LF精炼吸氮 <5ppm;浇注过程钢包到中包吸氮≤3ppm,中包 到结晶器吸氮<1ppm。使钢中[N]≤30ppm。钢中 [Al][ N]=3~5×10-4就可避免或减轻AlN析出。
三个钢种不同温度析出物类型和尺寸如表2
因此,为防止铸坯横向裂纹产生,从连铸二冷 角度来讲,就是要控制好铸坯温度分布均匀性, 在弯曲和矫直时铸坯温度不应落入第Ⅲ脆性区。
为此连结二冷配水原则是:
①采用中等冷却强度使铸坯表面温度保持在塑性 转变温度以上进行弯曲、矫直; ②二冷区铸坯纵向和横向冷却水分布均匀,防止 铸坯温度降到Ar3以下发生γ→α反复相变,阻 止第二相质点AlN,Nb(CN)的析出。 ③防止铸坯边部过冷。
6.影响铸坯横裂纹形成因素
(1)钢成分
C:C=0.10~0.15%亚包晶钢,坯壳厚度不均匀性 强,振痕深,易产生横裂纹。 S和Mn/S比:S低(S<0.015%),Mn/S比高 >40,高温塑性强,减少裂纹敏感性。 钢中残余元素:Cu<0.10%, As+Sn+Cr+Ni<0.12%。
图1 矩形及梯形速度规律曲线
1-矩形速度规律2-梯形速度规律
② 梯形速度规律
如图1中2所示其特点: 有负滑脱运动,坯壳中 产生压应力,有利于断 裂处焊合和脱模。 结晶器上升和下降转折 点速度变化较缓和,提 高振动机构较平稳。
图1 矩形及梯形速度规律曲线
1-矩形速度规律2-梯形速度规律
③正弦速度规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结晶器的振动
横裂纹与振痕共生的。振痕深度增加,横裂纹发生率增 加。如图11(a),面振痕深度决定振动参数:振动频 率f增加,振痕深度减小(图11b)
(a)
(b)
(2)结晶器的振动
负滑脱时间tN增加,振痕深度增加(图11c) 负滑脱时间tN增加,热轧板卷边裂增加(图11d)
(c)
(3)合适二冷强度
对于C-Mn-Al钢:如图 12,温度<900℃, 钢高温塑性RA突然下 降,这是因为: ①δ→α相变,在奥氏体 周围铁素体析出。 ②在晶界有AlN质点析 出。 使钢高温塑性 (RA值)降低,裂纹 敏感性增强。
生产实践也证明, 铸坯表面温度落入第 III脆性区 (<900℃)进行弯 曲矫直,会导致横裂 纹增加(图13)。
(d)
结晶器采用高频率(~400/min),小振幅 (±3~±5mm)振动机构是减轻振痕和横裂 纹的有效措施。
由表可知在相同板坯断面和拉速条件下,结晶器采用高频率(120次 /min)、小振幅(±3mm),比采用低频率(71次/min)大振幅 (±5mm),浇微合金钢其振动深度由0.58mm,降到0.425mm, 减少了27%,有利于减少板坯边部横裂纹。
(2)次表面裂纹分析
实测板坯表面振痕间距平均为5.5mm,振痕深度0.5~0.8mm,在 窄面靠近内弧的振痕谷底部有可见裂纹。把内弧宽面刨掉3mm,发现窄面 深振痕处横裂延伸到宽面,长度为10~27mm,在窄面振痕横裂纹处刨掉 3mm后在宽面也发现了横裂纹长度为2~8mm。也就是说宽面与窄面横 裂纹相对应,但宽面上横裂纹延伸比窄面更长些(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