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高二政治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9篇

高二政治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9篇

高二政治教案社会历史的主体9篇社会历史的主体 1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我党的各项政策和决议。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群众、服务群众、向群众学习的精神,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三)学法指导1.培养情感。

学生要培养自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有了这种情感,就能够热爱群众,服务群众,向群众学习,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投身实践。

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积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去。

学生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在实践中服务群众。

在实践活动中,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

3.参观学习。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学生可以组织参观活动,深入了解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培养自己对人民群众的情感。

二、知识点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概念。

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从量上说,劳动群众始终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首先,从理论层次来说: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而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因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其次,从历史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例题:尼采说:“我的学说是:有上等人,也有下等人,一个人是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出色的,也就是说,一个充实的、雄厚的、伟大的、完全的人,要胜过无数残缺不全的、鸡毛蒜皮的人。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教案标题: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社会历史的主体分类和特征;3. 能够分析和评价社会历史的主体对历史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教学重点:1.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和重要性;2. 不同社会历史主体的分类和特征;3. 社会历史主体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容。

2. 提问:“在历史中,有哪些重要的主体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历史主体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

2. 介绍不同社会历史主体的分类和特征,如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等。

3. 分析和讨论不同社会历史主体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其原因和意义。

三、案例学习(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具有重要历史影响力的社会历史主体进行研究。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所选择的社会历史主体,包括其背景、贡献和影响等方面。

3. 全班讨论:学生互相提问和评价各组的案例,加深对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解和认识。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提供更多社会历史主体案例,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2. 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历史主体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和分类,以及其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2. 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和收获。

教学资源:1. 教学PPT或黑板;2. 社会历史主体案例资料;3.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展示的案例评价;2. 学生撰写的小论文评价;3. 学生自评和互评。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社会历史主体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以及他们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提高学生对社会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评价能力,能够客观分析和评价社会历史中不同主体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1.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包括个人、群体、组织等。

2.了解社会历史主体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教学内容1.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社会历史的主体包括个人、群体、组织等,他们在社会历史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个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单位,每个人都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参与者;群体是由多个个人组成的集体,例如家庭、团体、社会组织等;组织则是根据一定利益和目标而形成的有组织的群体,例如政府、党派、企业等。

2. 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和影响2.1 个人的作用和影响个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参与者,他们的选择、行动和思想观念都会对社会历史产生影响。

一些重要的个人如领袖、思想家、科学家等,他们通过自己的才能和行动改变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

2.2 群体的作用和影响群体是由多个个人组成的集体,他们通过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来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例如,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它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团体如各种协会、俱乐部等,通过共同兴趣和活动,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社会组织如工会、农民协会等,通过维护群体利益和权益影响社会历史的走向。

2.3 组织的作用和影响组织根据一定利益和目标而形成的有组织的群体,在社会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是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它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维持社会秩序和安全;党派通过参与政治活动和制定政策,影响和引导社会历史的发展;企业通过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和影响。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观察,加深对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解。

5.3社会历史的主体议题式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5.3社会历史的主体议题式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3.结合教材内容,讲解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伟大实践,让学生深刻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教材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人民群众在该事件中的作用和贡献。
2.小组讨论:学生围绕讨论任务,展开小组内部的交流和讨论,共同分析历史事件中人民群众的作用。
3.准备汇报: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总结归纳
1.小组汇报:各小组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倾听并给予评价。
2.教师总结:对各小组的汇报行点评,总结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3.强调知识点:再次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提醒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和讨论,撰写一篇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短文。
5.3社会历史的主体议题式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的第五章第三节“社会历史的主体”的教学中,本案例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及其作用。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本案例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变迁为背景,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的过程中,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的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回顾,让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社会历史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掌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感受社会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社会历史的定义和意义•了解社会历史的概念和定义;•探讨社会历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2. 社会历史的研究方法•介绍社会历史研究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历史事件。

3. 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分析社会历史的主要阶段和突出事件;•探讨社会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4. 社会历史的主要事件•学习社会历史的重要事件,如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分析这些事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社会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社会历史的理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

3. 多媒体展示•使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社会历史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感受社会历史。

4. 课堂辩论•组织课堂辩论活动,让学生就某一社会历史事件展开辩论;•锻炼学生的辩论能力和思维逻辑。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社会历史的定义和意义1.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社会历史的概念;2.介绍社会历史的定义和意义;3.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和分享社会历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4.总结和展示学生的观点。

第二课时:社会历史的研究方法1.复习社会历史的定义和意义;2.介绍社会历史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文献研究、考古学等;3.分组让学生选择一种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并展示结果;4.讨论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领域。

第三课时: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1.回顾社会历史的研究方法;2.探讨社会历史的主要阶段和突出事件;3.使用多媒体展示社会历史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4.分组讲解一段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分享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四课时:社会历史的主要事件1.复习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2.学习社会历史的重要事件,如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3.情景模拟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历史事件的情景;4.分组辩论,讨论这些事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 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 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 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意义5. 提高历史责任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热爱人民、服务人民、提高历史责任感等话题进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 讲解:讲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 讨论:组织学生就热爱人民、服务人民、提高历史责任感等话题进行讨论。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学生树立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意识,提高历史责任感。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解程度。

b. 学生对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的掌握情况。

c. 学生对热爱人民、服务人民、提高历史责任感等方面的认识。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与社会历史的主体相关的历史教材、案例分析材料等。

2. 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 网络资源:相关的历史网站、论坛、博客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精选5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精选5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精选5篇)《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识记: (1)人民群众的含义 (2)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制造者分析: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制造者2、力量目标:(1)运用所学学问分析现实问题的力量 (2)透过现象熟悉本质的力量(3)提高辩证思维力量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乐观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教学重点】: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制造者,这一哲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把握这一观点,有利于使同学从情感上贴近人民群众,喜爱人民群众。

【教学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方法论要求离同学的生活实际相对较远,加之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使同学在群众观点上比较模糊,因而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对象】:高二同学已经具备肯定的认知力量,但是基础学问的理解力量不是非常好,学习的主体性不强,历史学问比较薄弱。

【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本教学设计运用了相对基础的贴近同学生活实际的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ⅰ【走进新课】:情境设置,多媒体展现教材93页的课堂探究问题探究:(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2)毕竟谁是历史的制造者?ⅱ【学习新课】:一、正确熟悉人民群众这一概念1、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同学阅读教材93页正文和“专家点评”,明确人民群众的含义。

2、正确熟悉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一般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

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谁。

2. 让学生掌握社会历史的主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4.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群众观点。

二、教学内容
1. 社会历史的定义
2. 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
3. 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 群众观点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以及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群众观点的重要性。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投影仪用于展示PPT。

2. 黑板用于列举重点和难点。

3. 教学软件:PowerPoint展示教学内容。

五、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于社会历史和人民群众的理解程度。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社会历史和人民群众的理解。

2. 讲授新课:讲解社会历史的定义,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群众观点的重要性。

3. 巩固练习:给出案例,让学生分析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课题:探索古代社会历史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社会历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事件;
2. 掌握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对古代社会历史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代社会历史的主要事件和发展脉络;
难点:古代社会历史的影响因素和历史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图片素材;
2. 教学视频或音频素材;
3. 教学绘图或实物展示素材;
4. 古代社会历史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用多媒体或图片展示古代社会的一些典型场景或古迹,激发学生对古代社会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介绍古代社会历史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古代社会历史的主要发展阶段和重要事件;
3. 分析古代社会历史的影响因素和演变规律。

三、互动探究(20分钟)
1. 展示古代社会历史的相关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感受古代社会的生活氛围;
2. 分组讨论古代社会历史中的重要事件,探讨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四、展示分享(10分钟)
学生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并进行班级交流和讨论。

五、概念延伸(10分钟)
介绍如何深入了解古代社会历史的途径和方法,推荐相关的书籍、网站或博物馆参观。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或研究项目,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古代社会历史。

七、课堂小结(5分钟)
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对古代社会历史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知识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知识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知识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教案名称:探究社会历史的主体发展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发展及其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2.学习主要社会历史主体的特征和发展过程。

3.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及社会变革的能力。

教学重点:1.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及其意义。

2.主要社会历史主体的特征和发展过程。

3.社会历史的主体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2.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及社会变革。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提前准备PPT和相关教学素材,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发展的相关知识。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做好笔记准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古代社会的图片,向学生提问:“你们在这个图片中发现了什么?谁在这张图片中扮演主导角色?”引起学生的思考。

步骤二:学习社会历史的主体(30分钟)1.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阐述为什么要研究社会历史的主体发展。

2.教师通过PPT展示,介绍主要社会历史主体的特征和发展过程,如农民、工人、资产阶级等。

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主体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何作用?步骤三:讨论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2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探讨社会历史主体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及社会变革的过程和结果,明确不同社会历史主体的立场和观点。

3.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步骤四:案例分析(25分钟)教师提供一个历史事件或社会变革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和评价案例中不同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和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然后进行汇报和讨论。

步骤五: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社会历史的主体发展进行归纳总结,强调社会历史的主体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步骤六: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布置一篇与社会历史主体发展相关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索该主题。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社会历史的主体》篇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河南林县人民从1960年开始修建红旗渠。

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半公斤粮。

民工们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

人们形容红旗渠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

民工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建成了“人工天河”的壮举,被世人称颂为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条人工天河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凿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民工的伟大创造力量。

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了历史,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否意味着历史是由所有人创造的?(不是。

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人们除了包括人民群众,还包括对社会历史起阻碍作用的人们,即反动阶级和反动人物。

)人民群众是一个群体概念,而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

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的创造者?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生产工具的发明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吗?(英国纺织工哈格里沃斯夫妇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的效率,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于轮船、火车,大大便利了世界各地的交往。

这些发明者大多都是普通的劳动群众。

社会的历史主体教学设计(精选5篇)

社会的历史主体教学设计(精选5篇)

社会的历史主体教学设计社会的历史主体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的历史主体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社会的历史主体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

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我国历的女皇帝是谁?(武则天)她的政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科举制的发)引导过渡:所以,郭沫若称赞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意思是说武则天的统治弘扬了贞观之治的成果,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开元盛世”为什么会形成?有哪些成就?请看第3课。

一、“开元盛世”学生阅读10——11页课文、插图和资料,1、“开元盛世”是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唐玄宗)2、唐玄宗刚当上皇帝时,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他采取的措施有:①任用名相(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走马任姚崇”);②整顿地方吏治;③崇尚节俭(反对奢侈——烧毁珠玉锦绣)。

3、根据13页“文献资料”和“动脑筋”: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他们都善于任用贤才,重视吏治,注意“戒奢从简”,使政治较清明,经济有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里的“治世”——“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5.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
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的主体地位。
解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主体作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改革,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工人阶级在国企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企业改革和转型;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因此,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具有主体地位。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或问题通过平台提交,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进度监控。
-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历史事件的短片,引出“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一课题。
2.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分析人民群众在该事件中的作用,并撰写分析报告。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发挥人民群众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每组撰写一份讨论总结。
4. 视频制作:制作一个短视频,介绍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长不超过5分钟。
作业反馈:
1. 思考题:在批改思考题时,关注学生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概念的理解深度,针对学生的理解误区给出指导性建议。
提问与讨论:学生勇于提问,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加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
- 作用与目பைடு நூலகம்:
加深对“社会历史的主体”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高二政治高效课堂优质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精练(统编版必修4)(2024年)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高二政治高效课堂优质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精练(统编版必修4)(2024年)

5.3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同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2、科学精神:准确把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区别,理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3、公共参与:在实践中要自觉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三、【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四、讲授新课1、导入新课观看视频《从二十大报告看人民生活新图景》,思考二十大报告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要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2、【学习过程】总议题:从携手抗洪看社会历史的主体议题一:万众一心,携手共“晋”,为了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探究与分享:情境:2023年7月29日前后,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

7月29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这是中央气象台2010年启用预警发布机制以来发布的第二个暴雨红色预警。

多地多部门迅速行动,全面开展防汛排涝、抢险救援工作。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7月31日,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

北京永定河及支流清水河、拒马河及支流大石河,河北滏阳河支流北澧河,山西滹沱河支流松溪河等16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多地多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到达现场后,官兵第一时间研判形势,紧锣密鼓地装运沙袋、封堵缺口、加固大堤。

由于道路被淹,车辆无法进入,只能依靠人力将沙袋搬运到缺口处。

经过连续6小时奋战,200米长的大堤堆满了沙袋,缺口被堵住,险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探究问题:结合教材和材料,分析万众一心,携手共“晋”,为了谁?为什么要携手共“晋”?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点拨:(一)人民群众:1.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2.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
2、掌握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的发展历程
3、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
1、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的定义与范畴。

2、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三、教学方法:
1、讲述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问题式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步骤:
1、引入——问学生知道什么叫“主体优秀”吗?主体优秀有哪些?
2、讲解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的定义与范畴。

3、介绍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4、探究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5、小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
1、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的定义与范畴。

2、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考察学生是否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5.3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上学期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4)

5.3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上学期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4)
4. 反思与评价:本节课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使其能够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使其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问题,提高自我改进的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持续进步的意识。
5. 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体验和探究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种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其能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四)总结归纳
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和感悟,让其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2.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
2. 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民群众在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形成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主题的深入理解。
3. 小组合作:本节课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共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核心概念,理解人民群众在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思维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历史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5.3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教学案例上学期高二政治(部编版必修4)

5.3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教学案例上学期高二政治(部编版必修4)
(二)问题导向
1.针对“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一主题,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通过问题链的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理论依据;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围绕“社会历史的主体”这一主题,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形成问题链。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步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理论依据。同时,我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一首古诗词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古代农耕文明的兴趣;
2.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古代农耕文明的风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3.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对农民阶级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考。
在导入新课时,我选择了一首描绘古代农耕文明的古诗词,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了古代农耕文明的风貌,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然后,我提出了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对农民阶级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考。这样,学生能够在新课开始时,就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为背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历史情境;
2.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与农民阶级相关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农民阶级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3.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探究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情景创设,以古代农耕文明为背景,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历史事件,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身临其境地感受农民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这种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5.3社会历史的主体(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4)

5.3社会历史的主体(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4)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的人民群众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展示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感受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本节课主要讲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基本观点。通过讲解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人民群众如何创造历史,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观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历史上的人民群众是如何创造历史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归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基本观点。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培养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策略
(三)小组合作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历史上的人民群众是如何创造历史的,然后进行分享和总结。
(四)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通过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例如,在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进行同伴评价,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 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提高的历史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观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 难点:如何理解人民群众的广泛性和先进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阐述基本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心得,提高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社会历史的主体》相关内容。

2. 参考资料:历史事件案例、学术论文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1)讲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概念。

(2)分析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3)阐述人民群众的广泛性和先进性。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其中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地位。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解人民群众的广泛性和先进性。

5. 总结提高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 布置作业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students 对比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期人民群众的特征。

2. 现实意义:讨论人民群众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责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2. 强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提高students 历史素养。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自我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 学生反馈:收集students 的学习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九、课后作业2. 选择一个历史时期,分析人民群众在该时期的作用和地位,提交分析报告。

第11课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第11课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周第学时教案计划授课时间:2024年月日实际授课时间:2024年月日专业:班级:科目:《哲学》(新教材)课时:2课时授课地点:授课形式:讲授参考教材:第11课: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人民群众的含义,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至上(二)能力目标理解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知识,分析、说明新时代青年应该怎样服务人民,奉献祖国。

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学难点党的群众路线。

学情分析1.中职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不高,对德育课学习热情不高,这给上课带来一定难度。

他们有的是非不分,有时也很叛逆。

这就要求正确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做人。

在上了高二年级后,我发现学生整体素质比较普通,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如何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是我目前来说最需要做的。

2.结合有的班级都是女孩子,有的班级都是男孩子,去边学习氛围不高的情况下,我会将更多有趣的,当下青少年热衷的实例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不是一味“埋头学习”让他们做真正的课堂主人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每个孩子都能够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哲学与人生这门学科,本身理论性较强,让学生学习起来较为枯燥,本章节应当结合相应案例,相应视频进行学习,方可达成教学目标。

在本次教学中,为使学生听理论性较强课程更感兴趣,加入了大量视频分析环节。

2.教学措施和方法。

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客观的社会现象和学生的人生实际出发,通过知识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与人生知识。

包括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公开课教案2016-02-16 12:21 594次社会历史的主体高中思想政治人教2003课标版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历史地、辨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的能力,以及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学习、互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展示并发展个性特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持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不是很好,学习的主体性不强。

1、重点(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表现。

(2)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

(3)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2. 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学习新课〗探究活动一: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第一.“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数。

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第二.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曲辕犁的发展,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黄道婆改进纺车,提高工效好几倍;“珍妮机”的出现,使大批的纺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过的蒸汽机广泛应用后,物质财富简直像魔术似的变换出来。

劳动群众以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社会上才有了数不清的物质财富。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鲁迅说: 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哪里还能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屈原的《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造的神话和传说。

《水浒》、《三国演义》、《西厢记》、《浮士德》等世界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

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即“瞎子阿炳”,1893年出生,江苏无锡人,一生坎坷,献身音乐,终成杰出的民间音乐家。

他创作演奏的6首二胡、琵琶乐曲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在国际乐坛上享有盛誉。

其中,《二泉映月》被列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被美国宇宙飞船带入太空播放。

华彦钧又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代名人。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我国解放战争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中,支前民工就有490多万,支前粮食就有40多万吨,从而有力的保证了战役的胜利。

探究活动二:如何理解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让同学们看材料产党员邱娥国,“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时时刻刻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

他为走失寻找亲人,赡养无助的孤寡老人,为一千多人办“农转非”户口却不收分文。

他参与破获五百多起刑事案件,保得一方百姓平安。

通过材料让同学想一想引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党的群众观点(1)基本内容: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基本要求: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2、党的群众路线(1)基本内容: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地位: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1)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课堂小结〗1、展示考点: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知识整合: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历史,创造了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成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巩固练习〗1.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

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a )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 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2. 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分田到户” 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这说明( c )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教学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的主体〖学习新课〗探究活动一: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第一.“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数。

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第二.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曲辕犁的发展,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黄道婆改进纺车,提高工效好几倍;“珍妮机”的出现,使大批的纺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过的蒸汽机广泛应用后,物质财富简直像魔术似的变换出来。

劳动群众以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社会上才有了数不清的物质财富。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鲁迅说: 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哪里还能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屈原的《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造的神话和传说。

《水浒》、《三国演义》、《西厢记》、《浮士德》等世界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

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即“瞎子阿炳”,1893年出生,江苏无锡人,一生坎坷,献身音乐,终成杰出的民间音乐家。

他创作演奏的6首二胡、琵琶乐曲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在国际乐坛上享有盛誉。

其中,《二泉映月》被列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被美国宇宙飞船带入太空播放。

华彦钧又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代名人。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我国解放战争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中,支前民工就有490多万,支前粮食就有40多万吨,从而有力的保证了战役的胜利。

探究活动二:如何理解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让同学们看材料产党员邱娥国,“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时时刻刻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

他为走失寻找亲人,赡养无助的孤寡老人,为一千多人办“农转非”户口却不收分文。

他参与破获五百多起刑事案件,保得一方百姓平安。

通过材料让同学想一想引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党的群众观点(1)基本内容: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基本要求: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2、党的群众路线(1)基本内容: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地位: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1)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课堂小结〗1、展示考点: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知识整合: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历史,创造了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成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巩固练习〗1.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

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a )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 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2. 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分田到户” 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这说明( c )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教学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