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企业国有资产法》.共37页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93fac93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1.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释义法条内容:第十二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或者参与制定国家出资企业的章程。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对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须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大事项,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释义内容:【释义】本条是关于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的基本职责的规定。
一、依照本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授权的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主要包括:1.对国家出资企业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
“资产收益”权,是指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按照国家对企业的出资额或者所持股份,代表国家通过企业盈余分配取得股息和红利的权利。
“参与重大决策”权,是指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根据国家出资企业的不同类型,对国家出资企业的合并、分立、改制、上市、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债券、进行重大投资、为他人提供大额担保、转让重大财产、进行大额捐赠、分配利润,以及解散、申请破产等重大事项,依法作出决定;或者在国家出资企业召开股东会会议、股东大会会议就上述事项作出决议时,向其委派参会的股东代表作出指示,要求其按照指示提出提案、发表意见和行使表决权。
“选择管理者”的权利,是指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依照本法第四章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权限,任免国有独资企业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任免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监事会主席和监事;向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股东会、股东大会提出董事、监事人选;在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召开股东会会议、股东大会会议选举公司董事、监事人选时,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委派股东代表参加会议,提出提案、发表意见及行使表决权的权利。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PPT课件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50ec9d04a1b0717ed5dd25.png)
2、是国家作为出资人对出资企业所享有的一种 权益
一 《企业国有资产法》有哪些立法亮点
国有资产与企业法人财产权 出资人将其资产投入到企业后,这部分
财产就成为企业法人的财产。法人财产权的 行使主体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行使主体是 出资人。企业法人对自己的法人财产享有占 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出资人不再 对其出资的具体财产拥有所有权,它的出资 财产已经转化为企业出资人权益。
一 《企业国有资产法》有哪些立法亮点
《公司法》第4条: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
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股东权益又称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 益,是指所有者公司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 配利润等,它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 值情况。
一 《企业国有资产法》有哪些立法亮点
一 《企业国有资产法》有哪些立法亮点
(三)国家出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条 国家出资企业对其动产、不动产 和其他财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 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国家出资企业依法享有的经营自主权和其 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一 《企业国有资产法》有哪些立法亮点
国家出资企业的义务
一 《企业国有资产法》有哪些立法亮点
(二)《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适用范围
1. 经营性国有资产 2.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3. 资源性国有资产
一 《企业国有资产法》有哪些立法亮点
第二 确立了“国家出资企业”的称谓和权利义 务
第五条 本法所称国家出资企业,是指国家出资 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 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考核制度 (六)建立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3b84aa9d1f34693daef3e5f.png)
2009年5月起施行的《企业国有资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这标志着我国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有了最高层级法律的刚性约束与规范。
一、调整对象:全面涵盖经营性国有资产国有资产一般划分为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以及资源性资产。
对于行政事业性资产,财政部等有专门的部门规章(2006年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于矿产、水、土地、森林等资源性资产,则一般都有专门的单行法进行规定。
同其他两类国有资产相比,经营性国有资产市场化取向最为明确,也最需要保护。
以立法方式集中解决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保护问题,对于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法所称的国有资产,泛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这意味着包括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在内的各类企业国有资产都适用本法规定,从而结束了金融资产游离于国资管理体系外的争议,对今后金融国有资产的整合以及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都具有积极意义。
但鉴于金融资产的特殊性,同时也为了与现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相衔接,新法在附则中规定,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监督,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如,财政部2009年3月出台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既适用于新法,又与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保险法等金融类法律和有关行政法规对金融企业监管的特别规定相衔接。
二、明确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内涵国资委成立以来,其既履行政府出资人职能,又履行政府监管者职能,而实际工作中,各级政府国有资产更多地只履行管理职能却不承担所有者责任,造成所有者的实际缺位和淡化。
新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设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
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
可以授权其他部门、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学习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学习稿](https://img.taocdn.com/s3/m/065fbff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2.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学习稿北京市百伦律师事务所任宏伟律师本学习稿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企业国有资产法》作全面地、基本地介绍,包括该法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等;第二部分是针对《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重点内容即其第五章规定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相关内容作重点讲解,以期使听者能够在整体、全面了解《企业国有资产法》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对于该法的重点内容有具体地、更深一步的认识。
第一部分《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一、出台过程及出台背景(一)出台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该法律自1993年开始起草,历经十五载艰辛起草,跨越三届全国人大(八、九、十届),并经过三次人大审议,最终出台。
一直以来由于对国有资产范围的划定和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等问题争议过大,经历了立法机关的多次调研、讨论和修改,其名称也随之由曾经的“国有资产法”而被改动。
(二)出台背景第一,出台该法是防止国有资产继续流失、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的紧迫性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有经济日益发展壮大,积累了数量巨大和分布广泛的国有资产,既有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又有行政事业性资产。
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比重最高,市场化取向也最为明确。
据统计,截至2007年末,全国仅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非金融类企业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就已分别达到资产总额35.5万亿元和14.8万亿元,金融性国有资产更是接近60万亿元。
如何保护和管理好占我国国民经济主体结构、构成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根本特征的巨额国有资产是全国人民的艰巨而伟大的任务。
自1984年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之日起,中国的国企改制已走过二十多年的历程,尽管国家逐渐加大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力度,但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例仍层出不穷。
第三章 企业国有资产法
![第三章 企业国有资产法](https://img.taocdn.com/s3/m/b31b3715227916888486d7ca.png)
二、企业改制 (一)企业改制的类型 企业改制,是指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和企业制度的创新,包括企业组织形 态的变更。 1.国有独资企业改为国有独资公司; 2.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改为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或者非国有资本控 股公司; 3.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改为非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二)企业改制的决定机制 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或者由公司股东会、股 东大会决定。 (三)企业改制方案 (四)企业改制中资产价值的确定 三、与关联方的交易 (一)关联方的界定 《国有资产法》所称关联方,是指本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 其近亲属,以及这些人员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 (二)禁止关联方利用关联交易谋取不当利益
第三章 企业国有资产法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国有资产的概念、国有 资产法的基本内容;重点阐述了履行出 资人职责的机构、国家出资企业、国家 出资企业管理者、关系国有资产出资人 权益的重大事项、国有资产监督等,并 对违反国有资产法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解 释。
第一节 企业国有资产法概述 一、企业国有资产的概念 企业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 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 经营性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资源性国有资产 二、企业国有资产法的概念
企业国有资产法,是指调整在国家管理国有资 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二节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一、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分级代表制度 二、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设置 (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二)地方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三)其他部门 三、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一)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的权利 1.资产收益 2.参与重大决策 3.选择管理者 4.制定或者参与制定国家出资企业的章程 (二)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的义务 1.保障出资人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损失 2.不得干预企业经营活动 3.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 4.定期报告 5.重大事项报批制度
企业国有资产法
![企业国有资产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4e091831b765ce050814c5.png)
国务院确定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家 出资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领域的国家出 资企业,由国务院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的国家 出资企业,由地方人民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3)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原则
第六条 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企分开、 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不干预企 业依法自主经营的原则,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
2、义务 1)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对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须经本级 人民政府批准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大事项,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2)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委派的股东代表参加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 本参股公司召开的股东会会议、股东大会会议,应当按照委派机构的指示提出 提案、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并将其履行职责的情况和结果及时报告委派机 构。 3)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履行出 资人职责,保障出资人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损失。 4)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除 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外,不得干预企业经营活动。 5)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对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履行 出资人职责的情况,接受本级人民政府的监督和考核,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负责。 6)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 告有关国有资产总量、结构、变动、收益等汇总分析的情况。
三、国家出资企业
1、概念:国家出资企业,是指国家出资的国有独 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2、规定: 1)国家出资企业对其动产、不动产和其他财产依 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享有占有、使用、 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国家出资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法律、 行政法规,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接受 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机构依法实施的管理和 监督,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对 出资人负责。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f523ca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2.png)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企业国有资产法是为了保障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出台的一项法律。
该法对国有资产的归属、管理、使用和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旨在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和有效利用。
本文将对企业国有资产法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法。
一、国有资产归属问题企业国有资产法首先明确了国有资产的归属问题。
按照该法,国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是国家的重要财富。
国家依法行使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同时保障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权,在保护全民利益的前提下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企业国有资产法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具体职责包括:制定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检查和评估企业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协助企业制定和实施国有资产管理计划等。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立和职责明确,为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企业国有资产法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其中包括:国有资产管理计划制度、国有资产评估制度、国有资产监督检查制度等。
这些制度的建立旨在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四、国有资产监督检查企业国有资产法要求建立国有资产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
国有资产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对企业国有资产经营状况的检查;对国有资产清产核资的检查等。
通过监督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五、国有资产使用和处置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规定了国有资产的使用和处置原则。
国有资产的使用应当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依法保护和规范企业对国有资产的合理使用权。
对于需要处置的国有资产,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资产的合理流转和价值实现。
结语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强化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的制度建设,有利于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企业国有资产法》讲座课件
![《企业国有资产法》讲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fa41506f1aff00bfd51e76.png)
• (1)应区分企业国有资产处置与国家出资企业财 产处置两个行为。
• 前者更多应体现为国家出资企业出资人权益的处 置行为,多为出资人决定,具体见国资法第三十 一条、第四十条、第五十三条。
学习交流PPT
6
•
• 第三十一条 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合并、 分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债券,分 配利润,以及解散、申请破产,由履行出资人 职责的机构决定。
• 普通商事行为法律效力认定的法律依据为《合同 法》,无效认定多适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 性规定”行为无效,而最高法对其
学习交流PPT
9
•
• 解释为“违反效力性强制规定”,并强化规范的等级 层次,应为人大制定的法律或国务院制定的法规。 由于《国资法》以上规定是否为效力性强制规定 存在争议,且国有资产处置程序多为规章或地方 性法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即会出现普通商事行 为与国有资产处置程序的冲突。
第三十条 国家出资企业合并、分立、改制、上市, 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债券,进行重大投 资,为他人提供大额担保,转让
学习交流PPT
8
•
• 重大财产,进行大额捐赠,分配利润,以及解散、 申请破产等重大事项,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 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不得损害出资人和债权人 的权益。
• (2)普通商事行为法律效力认定与该两种行为法 律效力认定的关系
• 第十三条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委派的股东代表 参加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召开 的股东会会议、股东大会会议,应当按照委派机 构的指示提出提案、发表意
学习交流PPT
13
•
• 见、行使表决权,并将其履行职责的情况和结果 及时报告委派机构。
解读《企业国有资产法》优秀文档
![解读《企业国有资产法》优秀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e71c5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d.png)
解读《企业国有资产法》优秀文档《企业国有资产法》是一部对我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法规。
该法的出台对于保护和发展国有资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将解读《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重要内容和特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法律的内涵和作用。
一、《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背景和意义《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是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重要举措。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与运营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境。
该法的出台,旨在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益,推动国有资产优化配置、增值增效。
这对于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国有资产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国有资产法》的主要内容1. 企业国有资产的定义与分类《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了对企业国有资产的定义和分类,即以国家名义出资或者控股的企业所持有的资产。
根据资产形态和使用方式的不同,企业国有资产被划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两大类别。
2. 国有资产的产权保护《企业国有资产法》强调了对国有资产产权的保护,明确规定国有资产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国有资产产权。
同时,法律对于国有资产的征收、征用和财产转移等行为也做了具体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力度。
3.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立与职责该法规定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立与职责,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主体责任,包括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的配置和分配、国有资产经营者的选聘与考核等。
同时,该法也规定了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权力和义务,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保障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运营。
4. 国有资产的流转与监管为了促进国有资产优化配置和流转,该法规定了国有资产的处置和转让程序,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权力和义务。
同时,该法加强了对国有资产流转过程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的流转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防范和解决资产流转中的风险和问题。
5. 国有资产的绩效评价和监督该法规定了对国有资产绩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强化了国有资产的经营者责任和绩效考核。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b59c49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2.png)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二条:“本法所称企业国有资产(以下称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
”解读:一、企业国有资产的含义本条规定,本法所称企业国有资产是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
从这一规定上看,企业国有资产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的出资形成的。
这里有三个要素:意思出资人是国家,只有国家向企业的出资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才是本法适用的对象。
二是这种出资是以资本的形式向企业投资。
资本通过经营,取得盈利,实现资本的增值。
三是出资表现为多种形式。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阶段不同,国家向企业的出资形式有多种情况。
例如,80年代中期,国家为了提高国有资金使用效率,将原来的国有企业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直接拨款改为通过银行转贷给企业使用的方式,即通常所说的“拨改贷”,这种形式实际上是国家以贷款的形式向企业出资。
90年代中期,又将“拨改贷”的资金本金余额转为国家资本金,即通常所说的“贷改投”。
此外,除货币出资外,还包括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股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都属于国家对企业的投资。
第二,是国家作为出资人对出资企业所享有的一种权益。
要将本法规定的国有资产与企业的法人财产加以区别。
出资人将其财产投入到企业后,这部分财产就成为企业的法人财产,企业对自己的法人财产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出资人不再对其出资的具体财产拥有所有权,它的出资财产已转化为权益,它对企业享有的是出资人权利,具体体现为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二、关于本法的适用范围关于本法的适用范围,在立法过程中一直存在不同意见。
在我国,国有资产是一个宏观的整体的概念,通常将国有资产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由国家对企业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即本法所称的企业国有资产或经营性国有资产;第二类是由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等组织占有、使用和管理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第三类是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矿藏、森林、水流等资源性国有资产。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4a0cbfcfab069dc502201d1.png)
一 《企业国有资产法》有哪些立法亮点
2、国有独资公司 依照公司法设立的企业全部注册资本均为国有资 本的公司制企业。 不设股东会 公司章程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制定或董事会 制定,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 构委派。 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 本,发行债券等重大事项,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批准。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 2.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接受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机构依法实施的 管理,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4.承担社会责任 5.对出资人负责
一 《企业国有资产法》有哪些立法亮点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履行法律,行政 法规规定的强制性义务的基础上,为实现自 身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道德规范,商业伦 理方面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防止环境污 染、保护生态、维护职工权益以及参与社会 公益事业。
一 《企业国有资产法》有哪些立法亮点
第二 确立了“国家出资企业”的称谓和权利义 务 第五条 本法所称国家出资企业,是指国家出资 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 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1、国有独资企业 2、国有独资公司 3、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4、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重大事项范围
1.2.5.6.11.12. 13.
决定权限或程序
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
3.4.7.8.9.10
国有独资企业由企业负责人集体讨论决 定;国有独资公司由董事会决定
国有资本控股公 司 国有资本参股公 司 国家出资企业
全部13项
依法或章程,由股东会(大会)或董事 会决定;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委派的代 表依法行权 听取工会意见、职工意见
一 《企业国有资产法》有哪些立法亮点
企业国有资产法讲义DOC
![企业国有资产法讲义DOC](https://img.taocdn.com/s3/m/8c898ab9f524ccbff12184b4.png)
《企业国有资产法》讲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以下简称《企业国有资产法》与2008年10月28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同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将从2009年5 月1日起施行。
企业国有资产法是一部受到各方面广泛关注的重要法律。
它的公布施行,对于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维护国有资产权益,促进国有经济的不断壮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制定国有资产法的背景(一)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国有资产和国有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国有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已经积累了数量巨大的国有资产。
据国务院国资委统计,到2007年末,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非金融类企业的总资产就已分别达到35.48万亿元和14.8万亿元。
(二)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中,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调整,以及国有企业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国有经济的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
但于此同时,在有些地方、有些国有企业,也出现了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甚至无偿分给个人,或者以其他方式和手段侵害国有资产权益的现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要求制定专门的法律,健全制度,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经济巩固和发展的呼声更高。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在需求十届全国人大期间,许多人大代表提出尽快制定国有资产法的议案、建议,成为这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最多的立法项目之一。
这是针对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为保证国有资产管理体质和国有企业顺利改革顺利进行,对制定国有资产法的迫切需求。
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
《物权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权制度,坚持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实行平等保护原则,并对国有财产的范围、国家所有权的行使和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作了明确规定。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10d428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f.png)
企业国有资产法解读1. 引言企业国有资产法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法律。
该法律的实施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将从法律的主要内容、影响和实施的问题等方面对企业国有资产法进行深入解读。
2. 法律的主要内容企业国有资产法对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监管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首先,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国有资产的管理范围和基本原则,包括国有资产的保护、增值和流转等。
其次,该法律对于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界定也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和履行义务。
此外,该法律还对于国有资产的监管和监督机制、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和使用、国有资产流转和转让等问题作出了详细规定。
总的来说,企业国有资产法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3. 影响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实施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该法律明确了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和监管,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
其次,该法律规定了国有资产流转和转让的程序,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
此外,该法律还鼓励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推动企业的市场化运作。
通过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将得到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4. 实施的问题虽然企业国有资产法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还相对较慢,一些制度和机制的缺失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其次,企业国有资产法还需要更加具体和细化的配套制度来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对于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监管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和风险防控。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实施将更加顺利和有效。
5. 结论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和实施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法律的主要内容明确规定了国有资产的管理范围和基本原则,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解读企业国有资产法优秀文档
![解读企业国有资产法优秀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725969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e.png)
解读企业国有资产法优秀文档国有资产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为了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我国于2017年颁布了《企业国有资产法》。
该法律为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了法律保障,并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
本文将对《企业国有资产法》进行解读和分析,探讨其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国有资产法的背景和意义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国有资产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改制和国有资产的流转,国有资产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国有资产,国家制定了《企业国有资产法》。
该法的制定始于2015年,历时两年多才最终颁布实施。
这期间,相关部门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和论证工作,听取了各方意见,并吸取了国内外先进经验。
该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进入了一个更加规范和科学的阶段。
《企业国有资产法》对国有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法界定了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和管理责任。
明确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企业作为资产使用方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规范和制度,保障国家财产安全。
其次,该法强化了国有资产监督的机制和措施,加强了对企业行为的监管和问责。
通过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减少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提高资产的保值增值效益。
最后,该法建立了国有资产市场化改革的基础和框架,为国有资产流转和优化配置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国有资产法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这是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这些原则和内容包括:1. 国家所有制保持绝对控制。
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保持对国有资产的绝对控制权,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运营。
2. 企业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独立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健康的发展。
3. 健全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权责边界,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和评估。
时代光华《企业国有资产法》
![时代光华《企业国有资产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4fbeec5727a5e9856a61d3.png)
第一章企业国有资产法概述第一节企业国有资产法立法背景企业国有资产法的立法背景主要有:(一)制定企业国有资产法,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二)制定企业国有资产法,是坚持改革方向,保证改革顺利进行迫切需要。
(三)贯彻执行物权法,要求我们抓紧制定企业国有资产法。
(四)制定企业国有资产法,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的宪法精神的必然要求。
(五)制定企业国有资产法,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第二节国有企业立法的历史沿革(一)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列(三)公司法(四)企业国有资产法(五)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操作规则第三节、颁布实施企业国有资产法的意义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颁布施行,对于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国有资产法》,体现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确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和总体思路。
(二)《企业国有资产法》确立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三)《企业国有资产法》明确了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和职责(四)《企业国有资产法》界定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和支出(五)《企业国有资产法》严格了国有资产的监督第四节、企业国有资产法的作用(一)明确国资委的出资人地位。
(二)遏制国有资产流失(三)规定国企职工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四)对国企高管的高薪问题未作具体规定第五节、我国国有资产监管模式之演变国有资产监管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大致分成以下二个阶段:(一)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探索阶段1988-2002年,中央和地方分别寻找国有资产管理的新途径,出现了较典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1、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局。
2、一体两翼模式。
3、“五龙治水”模式。
通过多种模式探索,2002年国务院决定重建新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解读《企业国有资产法》.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