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新闻学基础】第3讲补充:新闻真实的起源
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起源

社会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离开社会背景,无视国家、民族、部落、文明间
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传统结构的差异性,是不可能 全面地把握世界新闻传播多彩纷呈的个性的。
三、新闻传播的社会作用
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的客观需要,其发展受到社
会诸条件和制度因素的制约;
同时,它对于社会历史的展开又能产生积极的能
可见,为了生存,人类自然会出现报道消息
提供意见的要求。
而这种要求,又逼迫着人类去创造种种工具,
发展种种技术来适应它,来扩大它的影响和 范围。
其二,是生产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最初的历史活动,是物
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生命的生产以及人与人 之间社会关系的生产。
而人类的意识、语言、信息交流,正是在这些活
新闻传播的影响,只有为其他社会因素所加强,
其传递的信息又由公众舆论所反映时,它的作用 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但是,当新闻传播得不到社会的响应和其他因素
的配合时,那是谈不上什么作用的。
第二种倾向是,人们往往易于就事论事,得出新
பைடு நூலகம்
闻本身是好的或是坏的结论,给新闻传播以简单 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其二是实用主义新闻学观点。
其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的先驱者 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新闻传播 的社会功能: 一环境监测; 二使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相关联以适应环境; 三使社会的精神遗产代代 相传。 美国学者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 讨》一书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又提出了第四个 功能——娱乐功能。
人们有必要确切地知道,新闻传播是如何地作为
社会变革的力量而起作用的,是在什么范围内 在什么条件下起作用的。
刘建明《新闻学概论》课后习题(新闻的真实性)【圣才出品】

第三章新闻的真实性一、概念题1.新闻本源答:新闻本源是指新闻来自社会和自然界的客观事实,有了事实的发生和变动才有新闻,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事实在先,新闻在后,新闻是记者反映客观生活的结果。
这是陆定一借用哲学中“本源”一词,在1943年发表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的概念。
他把本源和新闻组合成新闻学中的一个概念,一方面继承恩格斯使用“本源”一词的本意,另一方面强调新闻报道内容来自客观世界,构成新闻真实的基础。
2.个体真实答:个体真实又称事实真实、单一事实真实、具体真实,是指对某个事实所报道的五或六要素(人物、情节、时间、地点、起因和结果)完全符合实际,即发生在某个时空中的人物、情节、数字、细节和事件发展过程同客观事实相符。
某个事件的报道确有其事,报道的事件越具体越能给人以真实感,真实蕴涵在具体事实之中。
3.事概真实答:事概真实是指真实地概述事况,对事实整体的概貌作出真实的归纳,又称事况真实。
有些新闻使用一定的概述语反映事实的概况,反映得准确就真实,概括得有出入,新闻就要失实。
事概真实的实质是记者的概述与事件的概况一致,对事实整体的概貌作出真实的反映。
新闻反映客观事实,记者可能做到无限近似于对象的轮廓,正确反映客观事实的概貌,达到主观符合客观事概的情境。
4.事体真实答:事体真实又称新闻的情节真实、情境真实,是指借助生动的描述再现客观事件的过程,达到确切模拟客观事实情节的图景。
在事体真实这一概念下探讨新闻的真实性,应注意两方面的实际:①如实地反映生活本源的详情——事实的演变是否符合实际;②如实地再现新闻具体情节的语义手段是否准确。
5.合理想象答:合理想象,即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根据自己的愿望对事实添枝加叶,任意演绎。
合理想象的主要特征是,以主观推想作为细节或人物心理描写的根据,把新闻报道当做文学作品,其实质是记者用主观推想代替对事实的忠实陈述。
此外,合理想象还表现为把美好的愿望当成现实,以希望代替事实,甚至把宣传崇高理想的虚假事件作为服务于伟大目标的手段,对计划中要做的事情报道为已有的事实。
第三讲:新闻真实性

始作俑者是《三秦都市报》记者!
该图片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照片是由《三秦都市报》一 名姓王的记者7月15日下午三、四点左右提供给网站的。当时 他们的编辑在处理图片时也感觉到有些异样,但没太在意, 还是按正常程序发布上网了。之后被美联社采用,16日晚上, 该图片社被美联社告知,图片有问题,于是开始调查此事。
时雷 髦锋 的一 事脸 。灿 烂 , 坐 在 摩 托 车 上 留 影 同 样 是 件
他 的 姿 势 前 倾 , 车 似 乎 正 在 飞 驰 过 长 安 街 。
雷 锋 在 天 安 门 前 停 着 的 一 辆 摩 托 车 上 留 影 。
美联社有四位记者,专门到抚顺雷锋纪念馆采访,他们指着 雷锋给伤病员送月饼、扶送大娘的照片说:雷锋做好事是 自发的还是被迫的,为什么雷锋做好事还有照片,这是不 是“导演”出来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实验:支起一张干净的过滤纸,在过滤纸背后再架 起一台抽风机,不间断地吸风以形成强大的吸引 力。在这种吸引力的作用下,24小时后,过滤纸 上吸附了大量的颗粒,变成灰色。 报道:有科学家把一张光洁白纸放到兵马俑博物馆 内。24小时后,它已布满炭微粒,变得灰黑。
3. 对事实的分析、评价真实 how why
【点评】仔细分析,这篇报道之所以严重失实, 关键就在于记者在采访时没有进行深入调查, 而是道听途说,主观猜测,看到残肢等,就联 想到肢体被煮熟,并由此推断是一起杀人碎尸 案,从而造成了恶劣影响。 《西部商报》:“就孩子的具体死因,警方正在 进一步的调查中”。两者比较,高下立判。
(二)整体真实
新闻媒体 一定时期 反映社会总体面貌 理论前提: 社会是多面的,要反映每一个侧面; 主流和支流,要反映主流
【真相】4月5日下午4点,兰州市榆中垃圾场发现人 体组织警方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举行,兰州市公安 局副局长胡义就警方的调查经过及结果进行了详细 汇报。 经公安局民警广泛走访调查,最终核实:两截人体上 臂及碎片组织,系甘肃中医学院基础学实验室标本 制作室于 3 月 31 日在制作人体标本时所切除的碎片, 属于正常教学尸体标本。有关人员将其装入塑料袋 中,放在标本实验室门口,准备次日入库。 4月1日早晨,学院清洁工清扫卫生时,误将此袋当作 生活垃圾清理,送到前来运送生活垃圾、医用垃圾 的清洁车上,拉到阳洼沟垃圾场倾倒,直到4月3日 被拾垃圾的群众发现报警。
新闻的起源和本源

新闻的起源和本源教学目的:掌握新闻起源和本源问题的唯物史观教学重点:1、掌握新闻起源和本源问题的唯物史观教学难点:1、了解新闻传播研究的逻辑起点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复习西方新闻传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理论导入新课。
二、师生共同分析〔一〕新闻的起源新闻起源:指新闻传播活动的最早动因,级新闻传播活动是怎么产生的。
1、人类原始形态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是在人类社会性的劳动实践中产生的。
信息传播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
人类最早的新闻现象,只是人与人之间简单的信息传递。
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对信息的客观需求;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手段。
满足当时社会需要的比较低级的传播方式:口头传播、信号传播、符号传播。
文字传播的产生,极大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扩展了语言传递信息的功能。
文字传播至今依然是新闻传播活动最基本的方式。
2、两种不同的新闻起源观信息传播是适应当时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
它是长期的劳动实践使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
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对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资产阶级新闻学把新闻起源这一社会现象归结为生理、心理现象,认为新闻是为了本能的需要而产生。
〔二〕新闻的本源新闻传播本源,就是指新闻的基本来源,是新闻产生的根本前提。
新闻本源:指新闻产生的根源,即新闻是什么,由什么构成。
新闻的本源是变动的事实。
新闻本源必须区别于新闻起源。
前者是新闻来源;后者指新闻传播活动发生时代及动因。
1、事实与新闻的关系: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什么是用事实说话:通过客观事实报道,渗透、传达出新闻主导者的观点、认识、评价。
即在事实的选择与传达中,表达选择传播主体的价值观、倾向性。
2、坚持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的具体要求坚持事实是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作用,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
第一章_新闻本源

• 1-4版 要闻 • 5-12版 两会特刊 • 13、14版 综合
新闻的来源
• 指新闻从何处获得,所以又称为新闻出处。 • 一般有三条途径:
记者采访他人; 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 查阅有关资料或他人来信。
第三节 新闻的定义
一、新闻的含义
• 古代有关新闻的含义
• 新闻在近现代新闻事业中的含 义
(一)古代有关新闻的含义
• 传闻 • 情报 • 新知识 • 指新鲜事
(二)新闻在近现代新闻事业中的含义
• 新近发生的新鲜事情、现象和奇 闻逸事
• “新闻纸” • “新闻业” • 新闻机构每天发布的消息 • 新闻报道体裁
二、新闻的定义
• 资产阶级报人对新闻所作的解释 • 中外新闻学研究者提出的定义
二、内容新鲜
• 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
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
• 新闻与历史 相同点:都是真实的 不同点:新与旧,“新鲜事与讲故事”
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
• 内容新鲜受很多因素的制约
通信技术 科技水平 人们的观念
三、报道及时
• 新鲜事实的传播必须迅速及时。 • 强调“快” • “抢”新闻
• 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第四节 新闻的基本特征
1. 真实准确 2. 内容新鲜 3. 报道及时 4. 传播公开
一、真实准确
(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 新闻是纪实的,同时也是真实的。它 报道的事实,是客观现实中发生的或 存在着的事实,是完全的真人真事。
• 1、新闻与文学
在本质上,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 在写作过程上,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 在构思上,新闻绝对真实,文学常用虚构。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第一讲 新闻——叙述事实1、 新闻与宣传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行为的重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其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宣传可以分为商业宣传和政治宣传。
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
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其中一种,及时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新闻是为了满足受众获知新消息的需要,而宣传是为了满足宣传者输出观点的需要。
新闻和宣传的六个方面的区别:第1、 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第2、 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第3、 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第4、 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第5、 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第6、 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2、 新闻与舆论舆论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
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个群众性事件的时候。
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具体的新闻反映了舆论,这是舆论与新闻的关系。
媒体是舆论的载体。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传媒不一定代表舆论。
但是,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
3、 新闻的特性第一、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
第二、强烈的时效要求。
第三、新闻是可以公开传播的一类消息。
第四、现代新闻传播业造成了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
第二讲 新闻价值1、 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第一、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
第二、接受者的不知。
第三、接受者的兴趣、关心和需要。
2、 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即意见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对于媒体来说是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对事实的选择标准,对读者来说是使用价值)。
3、 新闻价值的十个要素第一、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便越有新闻价值。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章节题库(第三讲 新闻真实)【圣才出品】

第三讲新闻真实一、概念题1.新闻的真实性[湘潭大学2009年研;中南财大2007年研;人大2006年研]答: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忠实于客观实际的性质和程度。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衡量一切新闻价值的首要标准。
其内涵与其他领域的真实性,有所不同。
理论家运用概念和推论达到对现实的真实概括,文学家运用艺术形象达到对现实的真实反映,而新闻工作者则是通过对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客观变化的具体、准确、一丝不苟的实录,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新闻不容许有任何虚构或合理想像的成分。
2.具体真实答:具体真实是指新闻传播活动中某一具体报道的真实。
就新闻传播的实际运作来看,具体报道是实实在在的具体事实的报道。
在实际传播活动中,具体报道的整合要符合现实生活的整体面貌。
整体面貌的情况将直接依赖于具体报道。
但新闻报道整体真实的要求,使其对具体事实的选择要考虑它与整体的关系,具体真实将对新闻报道的整体真实产生影响,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具体真实和整体真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新闻报道的真实。
3.整体真实答:整体真实,是指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全体”报道,是否反映了事实世界的主要状态、主流方面、主导趋势,如果是,就实现了整体真实,如果否,就未达到整体真实。
整体真实针对的不是具体的新闻报道、具体的事实对象,而是新闻媒体、新闻传播界所有具体新闻报道构成的“全体”。
整体真实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
微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具体报道的整体真实。
中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某家具体新闻媒体也可以称为个体新闻媒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作的全体新闻报道的真实。
宏观层面的整体真实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有新闻媒体全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4.炒新闻答:炒新闻是指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
近几年来,对新闻真实性威胁最大、危害最烈的就是炒新闻。
炒新闻的背后,必有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驱动,其中有的是社会上的职业骗子,专门造假新闻骗稿费。
第三讲新闻真实

马克思与列宁
不真实的思想必然地、不由自主地要捏造 不真实的事实,即歪曲真相,制造谎言。 哪一种报刊说的是事实,哪一种报刊说的 是希望出现的事实? 我们需要的是完整的真实的情报,真实性 不取决于情报为谁服务。
体制性失实
20世纪60年代,刘少奇注意到了党报的一个问 题,为了突出当时的中心工作,新闻报道造成了 这样一种情形:全国人民都在想一件事情,持同 一个观点,做同一个工作,这是不真实的。他提 出,新闻要同实际保持一定距离,这里的实际, 指的是当下的中心工作和政治运动。党的新闻媒 介有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的责任,但这种宣传不 应该变成“事实为政治服务”,事实的报道应该 与中心工作保持一定的距离。
新闻真实受到各种自然制约
这种情况无疑中造成一种关于社会现实的假象: 似乎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都在关注同一件事 情,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事。这些新闻的每一个具 体事项,也许都是真实的,但是整体上扭曲了实 际存在的社会多样化的现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关注的东西应该是多样的,不可能单一化。 从这个意义而言,我们媒介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并不完全真实。
你怎么看待以上的这些概 念?
你心目中的新闻真实是什么?
新闻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
——“逼近真实”
新闻真实受到各种自然制约
新闻只能选择很少的事实加以报道,因为 媒体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 媒体会放大一些事实,也会屏蔽一些事实。 媒介世界并不等同于现实世界。来自新闻真实受到各种自然制约
新闻还有一个特点:最具传播力的新闻,往往不 是最复杂的新闻,而是被简化了的新闻。复杂的 新闻,才能把一个事件的方方面面说得非常详细, 真实程度应该更高一些。但这样的新闻,传播力 度相对较弱,人们往往愿意接受最简单的新闻。 简单的新闻好记,而且只告诉你某个事实的突出 的一点,能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是在传播 中我们都能体会到的。那么,这种被简化的新闻 是真实的么?在微观层面上,它可以做到基本真 实,在宏观层面,就很难说了。
新闻本源与新闻定义

05
新闻的作用
传播信息
传递事实
新闻媒体及时、准确地传 递事实,使公众了解国内 外的发展动态,满足人们 的信息需求。
消除不确定性
新闻通过提供信息和解释 事件,有助于消除人们对 未知事物的疑虑和不确定 性。
促进社会沟通
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工 具,能够传递各种信息, 促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沟 通和交流。
新闻来源于生活
新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来源于人们 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闻关注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 等各个领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
新闻报道的内容贴近人们的生活实 际,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关注。
新闻来源于社会
01
02
03
新பைடு நூலகம்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现象和社 会问题的反映。
新闻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焦点事件 、重要人物等,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 。
UGC内容传播
鼓励用户生成内容(UGC),让普通读者成为新闻的传播者和创作 者,让新闻更加贴近生活和社会。
互动式传播
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等方式,让读者与新闻产生互动,提高读 者的参与感和粘性,同时有助于扩大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背景介绍
专题类新闻通常会介绍事件或问题的背景信息,帮 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全局。
评论类新闻
观点阐述
评论类新闻以阐述和表达作者的观点为主,通常包括对 时事政治、社会现象等问题的看法和分析。
01
理性分析
评论类新闻注重理性分析,以客观事 实为基础,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解 读。
02
03
引导舆论
评论类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正确看待和 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促进社会舆论 的健康发展。
新闻传播学考点归纳历年考研真题(含复试)与典型题(新闻)【圣才出品】

第2章新闻2.1 考点难点归纳一、什么是新闻1.新闻的起源与本源(1)新闻的起源: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
①在相互依存的状态下,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导致了人类最初的信息传播活动的产生,导致了“新闻”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的产生。
②新闻是人类在共同劳动过程中,为了协同动作、趋利避害而进行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的产物。
(2)新闻的本源:事实。
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3)新闻来源:又称新闻出处,指新闻从何处获得。
新闻来源的三条途径:①记者采访他人;②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③查阅有关资料或信函。
(4)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①新闻的本质是报告世界的最新变动。
变动产生新闻,新闻在事物的变动之中。
新闻记者与编辑必须要从变动中去寻找新闻、挖掘新闻,然后才能探索变动的原因、结果以及变动的意义。
②“关系决定需要”,即事物的变动跟人们有什么关系。
如果与“我”无关,当然不必去关注。
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密切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
2.事象、事态与新闻(1)事实的事象:构成事实的最小元素,使新闻呈现出复合性、运动性和可感性。
(2)新闻的事态:指新闻中事象总和的动态,表现为事实各种联系的趋向,囊括了多种事象间的动向,形成以人物和事象为核心的事态链。
(3)事实的类型:一般事实与新闻事实,短促事实与连续性事实,硬事实与软事实。
3.新闻的定义(1)事实说。
即将新闻看作是一种事实、事物、现象,而且是指事实、事物、现象的本身。
代表人物为徐宝璜、范长江、胡乔木、贝尔纳·瓦耶纳、科尔尼洛夫。
(2)活动说。
将新闻视为一种报道或传播活动。
这种传播或报道活动的行为主体既可以是新闻机构,也可以是其他机构或个人,主要是前者。
代表人物为王中。
(3)功能说。
把新闻归为一种实现某种目标、达到某种目的或完成某项使命的功能或手段。
代表人物为小野秀雄。
(4)报道说。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真实性

[学子论文]新闻真实性问题的溯源与评析2010-05-14 13:06:00来源: 人民网(北京)跟贴0 条手机看新闻摘要新闻真实性问题是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没有了真实性,新闻也就失去了本身应有的价值。
本文主要以真实性理论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列举了各个时期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对真实性问题的看法和讨论,并以历史纵深的眼光分析各个时期新闻失实的现象和原因,最后结合现状浅析新闻真实性的实现。
绪论究竟什么样的报刊才是“真正的”报刊?谁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谁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呢?谁在表达社会舆论,谁在歪曲社会舆论呢?因此,谁应该受到国家的信任呢?这是马克思在1843年比较了《爱北斐特日报》和《杜塞尔多夫日报》对于《莱比锡总汇报》被查封一事的报道情况后,提出的一串疑问。
为了回答它,我们先来比较一下这两家报纸关于同一件事的报道的区别。
《爱北斐特日报》在1843年1月5日刊登的消息是“柏林(1842年)12月30日。
此间对《莱比锡总汇报》被封一事,整个说来没有什么反应。
”,而《杜塞尔多夫日报》的报道是“柏林(1843年)1月1日。
《莱比锡总汇报》被断然查封一事,在这里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因为柏林人都非常喜欢读这份报纸。
”真实的历史情况是,《莱比锡总汇报》被查封一事在柏林引起了不小的骚动,人们对此都相当的不满。
显然,马克思认为《杜塞尔多夫日报》是一份“真正的”报刊,因为它如实地报道了事实,确保了新闻的真实。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是新闻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没有真实,新闻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那么什么是新闻真实呢?新闻真实又具有哪些内涵呢?根据杨保军对新闻真实的定义可知,“新闻真实”不是存在论或本体论范畴,而是认识论范畴,也就是在认识论的范围内讨论新闻真假的问题。
新闻认识活动形成的新闻报道,是传播主体对自己认识结果的一种记述和再现,新闻真实指的就是这种“记述”、“再现”的真实性。
新闻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新闻和新闻事业一、新闻的起源于本源新闻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事实是产生新闻的根源,是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
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
二、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定义的内涵:1必须依据事实。
2内容上具有新意。
3公开报道和传播。
4时间上讲求时效。
三、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真实的具体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引用的材料准确可靠;背景材料完全真实、全面、客观、实事求是。
新闻真实的本质要求:1、全面、完整、深刻,力求从事实的整体和联系上反映事物内在规律。
2、注意代表和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本质,对新闻事实的解释和评论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党性和真实性的一致性。
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就必须客观、公正、有立场。
如何坚持新闻的真实性?1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就要认真开展新闻队伍的行业自律活动,将培养提高新闻队伍素质和改进作风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2要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
3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就要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四、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要素的总和,是新闻工作者用以衡量客观事实能否构成新闻的标准。
新闻价值的要素是: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与趣味性。
新闻价值的客观性?指构成新闻的各种特殊素质,它寓于事实本身,是客观的,不以传播的主观需要而增减。
事实能否成为新闻并产生社会影响,是由受众而不是由传播者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
衡量新闻价值的客观标准是受众对新闻的选择和实践对新闻的经验。
新闻价值的综合性?指新闻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受众在选择和判断事实时所反映出来的需求欲望、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总是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约。
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包括信息价值,舆论宣传价值,文化教育价值。
新闻价值取向?1新闻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观念,总是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条件和政治因素的制约。
2在判断和衡量新闻价值的过程中,持有不同阶级立场政治制度学术观点经济利益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会表现出是非褒贬爱憎等不同取向。
新闻传播学之新闻起源和本源

新闻传播学之新闻起源和本源一、新闻的起源1、人类早期的信息传播方式(1)口头传播又叫口传新闻,是人类最早运用的新闻传播手段之一。
口头新闻最出名的例子就是报告马拉松战役胜利的故事。
长处是灵活、简便。
消息不胫而走,有广泛的适应性。
缺点:容易失真。
(2)信号传播通过传受双方事前约定的信号传递某种信息(新闻)。
长处是传送信息迅速。
缺点是传递复杂的内容比较困难。
(3)符号传播,就是通过图画或者某种实物的暗示传递信息。
长处是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易懂。
短处是必须事先约定其含义。
(4)文字传播,采用文字作为手段,传递信息。
长处是与上述三种传播手段比较而言,文字传播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拓展了语言传递信息的功能。
短处是必须识字,且有较高文化程度。
2、坚持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认为: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
#唯心主义的新闻起源观有两类说法:一是“本能说”,他们认为,人类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正是好奇心对远近发生的变化产生无限的兴趣,才有追求、采集和传播新闻的欲望与动力。
二是“意志说”。
他们认为,现实世界是非本质的,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新闻这种现象由意志这种本质的“外化”而产生。
二、新闻的本源1、新闻的本源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论述了新闻的本源和新闻的真实性等新闻学的基本问题。
文章中说:“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
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
2、事实在先,新闻在后a、有事实才有新闻;b、有什么样的事实写什么样的新闻;c、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才能成为新闻。
由此可见,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1-3新闻真实

• 2、要求做到总体真实,即不仅新闻传播 、要求做到总体真实, 的某一个事实, 的某一个事实,新闻媒介上的某一个报 道是真实的, 道是真实的,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全部 事实与实际生活中的同类事实, 事实与实际生活中的同类事实,要完全 一致。这个要求, 一致。这个要求,是针对传播者对于全 部事实的全面把握而提出的。 部事实的全面把握而提出的。 • 总体真实涉及到对事实客观认识与新闻 报道中报道总量的科学把握的问题
苏联的尤科尔洛夫认为: 作为新闻核心的基本事实不能 苏联的尤 科尔洛夫认为:“作为新闻核心的基本事实不能 科尔洛夫认为 只靠它本身来说话,它应当有一定的背景, 只靠它本身来说话,它应当有一定的背景,应当有别的 补充事实来说明主要事件,指明其意义。 补充事实来说明主要事件,指明其意义。新闻工作者的 艺术就在于找到这种背景,善于深思熟虑地处理这一切。 艺术就在于找到这种背景,善于深思熟虑地处理这一切。 要不然,新闻就不可避免地失掉严整性, 要不然,新闻就不可避免地失掉严整性,次要的成分就 会遮住主要的成分, 会遮住主要的成分,最后整个材料将失去思想上的明确 方向。 方向。” 把同一个新闻事实放在不同事实关联中,可能是真实的, 把同一个新闻事实放在不同事实关联中,可能是真实的, 也可能是虚假的。但就其表象而言, 也可能是虚假的。但就其表象而言,只有把新闻事实精 确地放在客观必然发生的时空, 确地放在客观必然发生的时空,对事实的报道才会是真 实的。所以新闻真实包括时间真实、 实的。所以新闻真实包括时间真实、空间真实和事件发 展过程真实,这三者都是绝对的。无论缺少哪种真实, 展过程真实,这三者都是绝对的。无论缺少哪种真实, 整条新闻的真实就会残缺不全。 整条新闻的真实就会残缺不全。
《新闻学概论》第三讲新闻真实

第三讲新闻真实及其可能性先来看看身边各种各样的新闻失实∶无中生有,主观虚构。
文学手法,"合理"想象。
夸大夸张、耸人听闻。
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强扭角度、主观孤证。
新闻真实∶新闻与其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完全相符。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是新闻传播的力量和优势所在。
真实是满足收受主体新闻信息需求和新闻媒体获得信任的根本保证。
新闻的真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新闻的要素要完全真实;(2)新闻中引用的各种材料要真实可靠;(3)要表现整体上本质上的真实;(4)对人、单位、事实的评价要客观;(5)不能脱离新闻来源随意发挥;(6)新闻报道的语言必须准确。
坚持买问出直定性确保新间直实,最重要的是在新闻工作者始终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倡新闻工作者树立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提倡新闻工作者树立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使新闻工作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细节真实总体真实本质真实细节真实新闻报道中相关的新闻事件的主要新闻要素,即"五个W"要确凿可靠。
不仅要素完全真实,而且对要素的细节描绘,也要有根有据。
不允许有丝毫"合理想象"引用的一切资料,要求有可靠的来源。
总体真实媒体总体反映社会的真实图景媒体只能选取很少事实进行报道媒体呈现有限的世界新闻难以达到总体真实本质真实新闻揭示事实的原因、本质. P44本质真实"本质真实是不仅指新闻报道反映的现象是真实的,同时对于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根本属性也必须是真实的。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能被直接感知。
现象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性的范畴; 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它反映事物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范畴。
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人们只有通过对大量现象的分析研究才能发现和揭示事物的本质。
新闻事实也是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学基础精讲》第3讲补充:新闻真实的起源
一、殖民报刊时期新闻真实观念的提出(18-19世纪)
在北美殖民地的人们,过着极为简陋、节俭的生活,没有多少闲暇时间来欣赏艺术,因而印刷和报纸也被忽略孔但是早期的北美移民却仍然有着获知新闻的欲望。
在报纸出现之前,一些来自英国的新闻信、官方公报和小册子随船被送到美国一些海港。
这些信息在政客、商人和文化人之间零星传递,而普通居民对其了解非常有限,大多数人是靠人际传播方式而普通居民对其了解非常有限,大多数人是靠人际传播方式来进行信息交流,这无疑为小道消息和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土壤。
由本杰明•哈里斯闰年创办的美国第一份报纸《国内外公共事件》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创办的。
1690年9月25日印刷商人B•哈里斯在波士顿出版《国内外公共事件报》,英国驻北美总督认为该报违反英王的命令,既未向当局申报,也未获批准,擅自印刷并向国内外分发,而且报纸言论偏激并有其他不妥的内容,立即下令报纸停刊。
该报只出了一期就停刊了。
)
哈里斯这样阐明自己的办报宗旨我们会提供对事件的详实阐述,会邀请有声望的、诚实可信的市民为报纸撰写文章,而这些文章将有可能治愈或控制弥漫于我们之中的撒谎现象。
此外,哈里斯还宣布将在报纸上刊登可恶的谣言散播者名单,并且承诺如果报纸一旦刊登了假新闻,下一期将会刊发更正消息转引自,。
很明显,哈里斯是想通过这些做法,来强调报纸要将真实作为其基本原则。
哈里斯旨在用淮确的事实报道来践行新闻真实的做法,使得真实观念从美国新闻传播史的开端就被提出来了,而且直至今天依然还是美国新闻业的职业传统和理念之一。
二、政党报刊时期片面真实
独立战争爆发后,新闻真实更是受到了战争的冲击。
当时支持英国和美国的两方的报纸都违背了新闻真实原则。
那时候没有人知道每场战争的胜负到底怎样,甚至连报纸的编辑也不在乎这个结果。
对于同一场战争,当时两方的报纸往往会有完全不同的报道。
对新闻界来说,真实不再意味着是确定的基本事实,而是一种公开的可以“解释的真实”。
这种“真实”是基于认知而做出的,而这种正确的认知是可以压倒一切的。
客观来讲,因为战况的瞬息万变和战争的危险性,当时还没有战事信息采集的畅通渠道,所刊载的战事报道多半来源于偶然收到的私人信件和官方、半官方消息,或是取自其他报纸。
而所谓的“战地记者,也还未成形,大都是一些胆大的印刷商,身兼编辑和记者亲自参加战争,在此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传递渠道传送一些零星的战事信息回来,而这些信息大多不太完整,真实性也无从考证。
三、大众化报刊时期新闻真实观念的不断发展
在政党报刊发展的过程中,美国的报刊开始了大众化的过程,有学者将其称之为“报刊大众化的三次浪潮”。
它指的是从世纪年代至世纪上半吮美国新闻业发展经历的便士报新闻、黄色新闻和黑幕揭发新闻连续和更替的三个阶段。
(一)便士报时期一一“宏大的社会真实”与“真实观念”的发展
1830年以后,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报纸形式—“便士报”,其中以年由本杰明•戴幻创办的《纽约太阳报》为代表。
这种报纸改变了以往政党报刊的内容,不再
仅仅刊登冗长的政治新闻和政论,广泛的社会生活、丑闻、家庭纠纷等等逐渐成为新闻并在报纸上刊发。
可以说便士报创造了现代“新闻“的概念,而在当时体现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真实成为新闻界的主要观念。
在这一阶段,报纸雇佣专门记者采访的做法也开始出现,这表明报纸开始重视获取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更为重要的是,年创办于费城的便士报《公众纪录报》,制定了一份职业准则,其中就包含了新闻真实的观念,粗其中就包含了新闻真实的观念。
获取第一手资料和原始素材,如果不能,那尽你所能靠近。
重视正确,提供正确的新闻比快速提供假新闻好,旧新闻虽不好,但错误的假新闻更楷糕。
不要听信谣言,谣言只是供后续调查的一个引子而已。
当你仅仅听说之时,不要妄言自己知晓。
一份深得公众信任和单重的报纸必须提供值得信任的信息和建议。
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必须有可信证据,特别是在指控他人之时。
(二)黄色新闻潮一一“视觉真实”与“制造新闻”
但便士报所带来的新景象很快便随着废奴运动的兴起而被淡化,到南北内战时期,报纸又开始有了党派之争,新闻真实再次同独立战争时期一样,被两派根据各自的不同需要而不停地去塑造,从而成了战争和党派的牺牲品。
但在战争中,美国的新闻真实观念也有所发展,如战地摄影出现,真实记录成为可能,读者可以通过画面来想象那些他们从未去过的地方与从未经历过的场景,并且通过自己的眼睛将社会现实与生活串联起来,这也引发了新闻真实观念的一次革命,使得报纸开始以有色彩、有形象、真实的图片来塑造和反射社会现实。
尽管如此,在南北战争时期,小道消息和谣言,在战争新闻传播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时许多报纸上都能看到以“重大新闻一一如果是真实的”为标题的报道,这致使各类谣言和失实报道频频出现,有人形容当时几乎每个小时都会产生最夸张的新闻报道,
19世纪80代世年代到世纪末,美国新闻史进入了黄色新闻泛滥的时期。
这一潮流源自于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纽约世界报》与威廉•赫斯特《纽约新闻报》的竟争。
黄色新闻以煽情报道为基础,在操作层面上使用大字号标题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滥用甚至伪造照片,捏造报道,对民众表示虚假的同情,以扩大发行量,追求更多利润。
黄色新闻时期报纸大肆渲染色情凶杀,毒害民众心灵,成为导致社会犯罪的根源之一。
(三)黑幕揭发运动—基于调查和写实的新闻报道
有别于黄色新闻潮中赫斯特制造新闻的做法,世纪初在美国新闻界发生子一场大规模的“黑幕揭发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扒粪记者”们对于新闻真实又有了新的认知和体验。
“黑幕揭发运动”历时十余年,记者们将其触角伸向了转型时期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为了能够使新闻史经得起核查和检验,他们力图使所有报道做到内容真实。
1903年的1月《麦克卢尔》杂志刊载了林肯·斯蒂芬斯的《明尼阿波利斯之羞》、埃达·塔贝尔的《美孚石油公司史:1872年石油战》和雷·贝克的《工作的权利》,吹响了黑幕揭露运动高潮的号角。
这三篇文章分别从政界、企业界和劳工界三大领域对美国社会进行无情的揭露,文章的作者也因此被视为黑幕揭露运动中的重要人物。
麦克卢尔配发社论,呼吁人们维护法律,“政府官员和资本家都在以一种合谋的方式触犯法律,最终的代价就是我们的自由。
”
扒粪运动又称揭丑运动。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对内根本无视员工的利益,对外以损害公众利益作为赚钱的重要手段,奉行所谓只要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引起了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出现了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扒粪运动。
中国起源:
早在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版,新闻界就把真实界定为新闻报道与事实相符合。
1947年,为了认真检查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晋绥日报》在解放区新闻界掀起一场旨在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反“客里空”运动,强烈抨击新闻报道中的虚假现象,维护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
至此,以追求事实为本位的新闻真实观基本形成。
新闻界开始不单单在理论上注重新闻真实,而且在业务规范上也强调一切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