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论 西马

合集下载

西方马克思主 义文论知识点

西方马克思主 义文论知识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 20 世纪以来兴起的一种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它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了西方哲学、文化和社会思潮,对文学的本质、功能、创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产生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产生于 20 世纪初期,当时西方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危机,人们对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怀疑和批判。

同时,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的兴起,也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标准提出了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西方学者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现代哲学、文化理论相结合,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1、卢卡奇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开创者之一。

他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认为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他的“总体性”概念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反映社会的总体结构和历史发展趋势,而不是孤立地描写个体的经验和感受。

2、葛兰西葛兰西提出了“文化霸权”理论。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阶级不仅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来维持统治,还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来控制大众。

文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应该承担起反抗文化霸权、争取社会变革的使命。

3、本雅明本雅明关注现代技术对艺术和文学的影响。

他认为现代技术的发展,如摄影、电影等,改变了艺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使艺术的“灵韵”消失。

同时,他也强调艺术的政治功能,认为艺术可以成为革命的武器。

4、阿多诺阿多诺对文化工业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工业生产出大量标准化、商业化的文化产品,这些产品剥夺了人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成为了统治阶级控制大众的工具。

5、马尔库塞马尔库塞提出了“单向度的人”的概念。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被高度同化,失去了批判和反抗的能力。

文学应该唤起人们的否定意识,推动社会的变革。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核心观点1、强调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认为文学不是孤立的艺术现象,而是与社会、历史、政治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立与超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论之比较

对立与超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论之比较

许 多方面存 在差异 ,本文拟从哲学基础 、文艺的本质 、文艺的功能及价值 、具体 文本 的阐释这四个方 面来初 步探
讨这二 者之 间的对立与超越之 处。
关 键 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传统 马克思主义文论 ;人本 - g ;科 学主义 L.
中 图 分 类 号 :1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lo — 9 2 (0 6 5 0 7 — 5 0 0 8 2 7 2 0 )0 —0 0 0
收 稿 日期 :2 0 — 6 1 060 —3
而 “ 滞” 了。所 以 , “ 停 我把 ‘ 存在 ’的思想体 系和 它 的 ‘ 摄 理解 ’方 法看 作 是 马克 思主 义 中 的一块 统
作者 简介 :李 旭 ,江 西财经 大学讲师 ,山东大学文 艺学博士生 , 究方向 :文艺理论和文 艺美学。 研
第一 ,在哲学基础 上 ,传 统马克思 主义文 论 以实 认 为 : “ 首先 是一种生 物 的可能性 ” 人 ,人 的本质 则
类 的不 幸—— 也是人类 的伟大所 在。人类从 自己的局
限性 中引出 了特定 的 、人性 的无限性 。这种无 限性 包 含 、摆脱 并克服处在 自然生存 中的无 限性 ,因而可 以
经典作家思想之上 的无产 阶级 的文论体 系 。它 以实践
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 ,以历史唯物 主义 的观点来定位
文学艺术 ,突出文学艺术的实践性和 阶级性 。西马文
法 的客观基础 ,主客体处于它 的根基之中。 由于人 ”
哲学 。法 国 “ 西方马克思 主义 ”的核心人物勒斐弗 尔 “ 首先是 抽象 的潜在性 ” ,人通过 自己的活动把 自己从
S r lN 4 ei O.7 a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意义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意义

作者: 孙铭有
出版物刊名: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1-43页
主题词: 阶级意识;理论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马文论;西方现代派文艺;二十年代;
文艺思潮;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弗洛伊德;审美之维
摘要: <正> 我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下简称西马文论)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初见成果。

要想使我国的西马文论研究工作深入发展,取对更丰硕的果实,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然而进一步明确研究西马文论的意义是首要的工作。

(一)西马文论,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出版卢卡契《历史和阶级意识》、科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二书为代表而兴起的曲解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文艺理论思潮。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在西德、。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理论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理论
西方马克思 主义对 现代性政治的批判 ,主要是 指对现
代 国家 的批判 , 一般而言 , 国家在 日常 的政治生 活中扮演 了 非常重要 的角色 ,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 国家的本质 、 职能以及 范 围等 问题 , 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 不仅对传 统的 国家理 论 进 行 了 全 新 的解 释 , 更重要 的是 , 它还 根据 2 0世 纪 时 资 本主义 国家的变化 , 重新理解国家的真正 内涵 。下面就简单 介绍一下西方马克思 主义 三个 典型 国家理论 ,即工具主义 国家理论 、 结构主义 国家理论和调节者 国家理论 。第一种 国 家理论是从 国家 的阶级统 治功能角度分析 的 ,它认 为 国家 是经济 占统治地位 的阶级 实施 阶级统治 的重要 工具 ,其主 要职能就是维护统治 阶级 ( 现代主要指资产 阶级 ) 统 治和经 济利益。第二种 国家理论是从 国家结构 的角度分析的 , 它认 为 国家结构主要分为经济 、 政治和意识形 态三方面 , 其中经 济 占据支配地位 , 是其 他一切的基础 , 而政治和意识形 态也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 。第 三种 国家理论是从 国家 的调 节功能 出发来分析 的,它认 为国家主要是调节社会各 阶级 关系 , 来维护统治 阶级 的统治 , 维护社会稳定 。三种 国家理 论 分别从不 同的角度研究 了资本主义的国家理论 。 随着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 的变迁 ,国家理论开始不适 应 实际 , 由此国家的批 判理论开始 出现 。其 中现代 国家批判理 论 产生的原因在于 :两次世界 大战使得资本主义 国家理 论 无 法被普遍适用 , 并且 随着俄 国十月社会 主义革命 的胜利 , 社 会 主义 形 式 的 国家 开 始 出 现 。在 这 种 背 景下 , 以往 的 国 家 理论无 法解 释新 的现象和解决新 的问题 。因此无论是老牌 的资本 主义 国家还是 新兴 的社会 主义 国家都要求对 国家 问 题进行新 的分析和研 究 , 建立新 的国家理论 , 为此催生 了现 代 国家 批 判 理 论 。 概 况 地 来 讲 ,西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的 国 家 现 代 批 判 理 论 认 为 国 家是 一 种 政 治 组织 形 式 ,与 人 类 的 活 动 具 有 密 切 的 联 系。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具有开创意义的国家批判理论 , 是 战后 由意 大利学者 葛兰西针对意 大利 的历史经验进行 反 思后所提 出来 的。葛 兰西 的 国家批判理 论主要包括两个 方 面 的内容 : “ 两个社会 ” 和“ 霸权理论 ” 。其 中的两个社会 , 是 指东西方社会文化等方 面存 在着差异 ,因而东西方存在 着 不 同的国家制度 和结构 。西欧 国家效仿俄 国十月革命建立 社 会 主 义 国家 在 2 0世 纪 后 期 都 遭 遇 了 失 败 的 历 史 也 正 说 明了这一点 ,不 同的国家权 力基础需要有不 同的国家制度 和结构去适应 , 盲 目地照搬 , 只会导致失败 。葛兰西认为 国 家包括政治社会和市 民社会两 部分 ,在西方 国家 中市民社 会是更为独立和复杂 的权力组 织 ,是对资本 主义 在文化和 意识上 的一种保护 。因此 , 对于西方 国家 来说 , 简单地效仿 俄 国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 国家是不会成功 的。共产主义 者想要推翻资本主义 ,必须从 文化和意识上 进行坚决 的斗 争。而霸权理论是在两个社会 的基础上 , 即区分 了政治社会

浅谈西马文论与社会批判

浅谈西马文论与社会批判

浅谈西马文论与社会批判浅谈西马文论与社会批判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对于文艺的社会批判功能的剖析。

具体表现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独立性及文艺对现实的批判两方面,揭示出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在此问题上的不同。

论文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文艺与政治:社会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实质是指卢卡奇、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英美新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詹姆逊等人的文学、美学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依据是“人的生存”和“社会批判”。

他们从各自的理论前提出发,阐释了艺术和审美在人性复归、建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避免异化、建立人的“新感性”、重构审美乌托邦等方面的作用。

在西马文论中,关于文艺社会功能问题的讨论主要表现在对文艺与社会政治批判关系问题的分析上。

一、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社会的批判作用上。

那么,在艺术的批判作用和它的自律性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阿多诺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艺术的社会性主要因为它站在社会的对立面。

但是,这种具有对立性的艺术只有在它成为自律性的东西时才会出现。

阿多诺深刻地指出了艺术与社会之间这种矛盾纠结状况。

从艺术的本性来说,雹与社会之间天然有一种批判关系,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社会的某种批判。

因为社会总是不完备的,总是具有某种缺陷的,而艺术却要求一种纯粹的、理想的境界,因此艺术与社会之间总是有某种紧张的张力关系,可以说艺术是社会的天然的批判者。

但另一方面,艺术对社会的这种批判是以它的自律为前提的,社会对艺术不应该有任何实用性的要求,比如,要求艺术成为某种政治理念的直接宣传者或代言者,或是要求艺术成为某个阶级的传声筒。

因此,“艺术的双重本质其自律性与其社会现实性反复不断地处于既相互依赖又彼此冲突的状态。

”1、马尔库塞从心理学角度指出了艺术对社会的批判作用。

他认为,艺术释放了被现代社会所压抑的人的心理潜能和欲望,这种释放的潜能和欲望构成了对现实的对照和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渊源、代表、观点和评价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渊源、代表、观点和评价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渊源、代表、观点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其实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潮流,或者是理论体系,而是一个总体称谓,它其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潮、流派和学说,不同的学派都有着各自的代表人物和其主流思想,对后世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有着某种共同的理论基础,又在具体的思想内容上变现得极其复杂和庞大。

虽然有时候会与马克思注意的基本原理会有些许冲突,但是其中也包含着许多有创新性而且深刻的理论观点。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渊源一方面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纪元。

在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鼓舞下,西方的德国、芬兰、波兰、匈牙利和奥地利等国也相继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但都遭到了失败。

于是,西欧马克思主义者纷纷从理论上进行反思,探讨西欧各国革命失败的原因。

他们把革命陷于低潮的原因归于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机械化、教条化了,忽视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在革命实践中的能动作用,削弱了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功能。

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飞速发展,给西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后工业化”,不但经济迅速发展时期,还引起了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导致了对马克思暴力革命说、列宁的帝国主义垂死说、斯大林的集权主义的怀疑和不满,于是提出了种种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代表及其观点1、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卢卡契是现代匈牙利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哲学家。

主要论著有:《美学》、《审美特性》、《美学史论文集》、《美学补遗》、《文学与民主》等。

他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在20世纪影响很大、争议也很多。

他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第一,艺术本质是审美反映论。

卢卡契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人的心理是第二性的,任何反映都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结合,而不是机械的反映,强调社会、人类和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坚持现实主义的立场。

西方马克思主 义文论知识点

西方马克思主 义文论知识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可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呢!咱们先来说说啥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简单来讲,它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文学和文化的一种理论。

但它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又有点不太一样,它更注重从文化、意识形态这些方面来分析文学作品。

比如说,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里,会特别关注文学作品背后的社会权力结构。

就像我们看一本小说,如果只是看个热闹,可能就只注意到故事好不好玩,人物可不可爱。

但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眼光来看,就得想想这小说里谁在说话,谁的声音被压制了,谁掌握着话语权。

我给您讲个我自己的经历吧。

有一次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很有名的小说,叫《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开始我就被那华丽的语言和浪漫的爱情故事吸引住了。

但后来我学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再重新看这本书,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发现小说里的盖茨比,虽然很有钱,举办了那么多豪华的派对,但在那个所谓的上流社会里,他始终是个局外人。

那些真正有权有势的人,根本就看不起他。

这背后反映的不就是社会阶层的固化和权力的不平等吗?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就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悲剧,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

再比如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还会关注文学作品是怎么塑造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的。

有些作品可能看起来很普通,但其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像电影《泰坦尼克号》,大家都觉得是个超级浪漫的爱情故事。

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角度看,我们能发现电影里展现的贫富差距、阶级对立。

女主角露丝来自上层社会,但她却感到无比的压抑和束缚;男主角杰克是个穷小子,却充满了自由和活力。

这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的对比,不就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平吗?还有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也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

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传递的信息,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背景,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比如说,同样是读《哈姆雷特》,有人可能会觉得哈姆雷特的犹豫是他性格的弱点;但也有人会觉得,这是他在面对复杂的社会和道德困境时的一种挣扎和思考。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简称西马文论)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论坛上一支极为引人注目的力量。

自卢卡契1923年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以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文论家的队伍中,云集了为数众多、学养极深的作者,涌现了一大批很有分量的理论著作,并形成了西马文艺学的许多具体的分支学派。

面对这一重要的文论现象,西方文论界早已在进行认真的研究。

美国知名文艺理论学家韦勒克在其为《20世纪世界文学百科全书》撰写的“文学批评”条目中称西马文论与心理分析、神话批评三足鼎立,为当今世界上“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

国际比较文学协会主席。

荷兰著名学者佛克马教授在其《对世纪文学理论》一书中,也专门研究了自卢卡契以来的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英国学者戴维·福加克斯则在《现代文艺理论:比较研究导论》一书中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归纳为若干种模式,使西马文论研究向前迈进了一步。

认真研究西马文论的产生、发展及理论得失,对于建设有当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将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产生及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伴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国内外学者对其界说不一。

概括地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指本世纪20年代发动于德奥意,60年代遍及欧美的一股既不同于第二国际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又有别于第三国际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潮。

而西马美学文艺学则是西马思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核心部分。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与此同时,西欧各国的革命却全部失败。

于是,西欧马克思主义者纷纷从理论上进行反思,探讨西欧各国革命失败的原因。

他们把革命陷于低潮的原因归于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偏离歪曲了马克思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机械化、教条化了。

他们指责第二国际奉行一种机械反映论和经济决定论,忽视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在革命实践中的能动作用,削弱了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功能。

马克思主义文论简史

马克思主义文论简史

引论(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般概念一、何谓马克思主义文论定义:实践唯物主义在艺术领域的表现外延:马恩、列宁;东方;西马1、马克思主义文论和西方哲学、文学语境的关系费尔巴哈、黑格尔现实主义文学和西方叙事文学(典型、阶级性、反映论和‚诗言志‛)2、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费尔巴哈机械唯物主义和黑格尔唯心主义费尔巴哈:抽象的个人和人性马克思:‚人是一切社会现实关系的总和‛黑格尔:历史唯心主义、心灵的辩证法(理念异化、否定之否定)马克思:对象化\异化(物质实践\劳动) 3、实践唯物艺术观表现例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艺术)‚人们必须首先满足吃喝住穿等基本的物质需要,然后才能从事精神的艺术的等活动‛艺术的劳动起源说(鲁迅)游戏说(康德、席勒、斯宾塞)二、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属性(一)社会历史批评艾布拉姆斯:文学研究视角的多元化《镜与灯》作家——作品——世界读者注释:西方文学批评观:模仿(亚里斯多德)—反映(自然主义)(马克思、左拉)—浪漫主义(华兹华斯)—唯美主义(波德莱尔)—形式主义(文学性)—文化研究(内外结合)(二)反映论(哲学认识论)例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反映‚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三)文学的倾向性例如: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文学的阶级性文学为政治服务注释:建国后我国马克思主义文学观文学为工农兵服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阶级斗争(《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政治服务(文革十年之政治风向标)(反右派如胡风)—社会主义服务(新时期)(四)整体论研究视角1、文学和社会(非孤立主义)文学和经济(不平衡)2、宏观研究方法论例如柏拉图优点:批评视野开阔局限:文学的外部研究三、关于马克主义文论体系的问题(一)马列文论系统说(前苏联、中国)例如:文学本质论(反映、审美反映、意识形态)文学发展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文学构成论(内容和形式)(二)非系统说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四、如何辩证看待马克主义文论(一)成就及影响1、西方模仿论继承发展亚里斯多德—贺拉斯—康德、黑格尔—左拉(实证主义)—丹纳2、典型观完善‚诗比历史更真实‛—合式(古典主义)—个性显共性—‚这一个‛(黑格尔)—典型(马列)—‚熟悉的陌生人‛3、文学社会学发展外部研究4、前苏联和中国文论话语(概念、命题、思维方式、逻辑构架)反映、阶级性、人民性、审美意识形态5、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拓展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例如文论的批判性文化研究(二)有限性1、社会历史时代产物:西方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2、现代主义文学之反动例如卢卡奇3、社会历史外部研究视角文学研究视角多元化例如俄国形式主义、心理学批评、语言学批评4、认识论、重内容轻形式反映论、语言即工具5、文学研究他律性西方:形式主义批评(科学主义美学)中国:外部研究—内部研究五、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论和文化研究关系(一)马克思主义文论:社会、经济和文学关系宏大叙事研究例如典型环境、文学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关系(二)文化研究:地方叙事例如后现代、形式主义、权力政治学(福柯)(二)马恩文艺思想(现实)发展的阶段萌芽—完整(半世纪);每一时期思想和整个学说相关,和特定时代之社会思潮、文艺思潮相关;一贯性和阶段性统一一、萌芽时期(19世纪30年代中—40年代初)(一)过程特点:1、哲学、社会政治思想由唯心-唯物;革命民主主义-共产主义注释:共产主义起源:斯巴达、柏拉图2、文艺思想浪漫主义之理想主义-现实主义马克思:浪漫主义之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注释:如理想主义(伯恩大学期间)《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德语作文)我们‚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是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自私、‛有限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将永恒的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如喜爱浪漫主义诗歌《爱之书》(上下)、小说如韦斯特华伦伯爵(未来岳父)交流中产阶级议员、正直坦率、极有教养、英德拉丁希腊文、喜爱马克思、谈论思想及浪漫主义诗歌。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99.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什么?(1)20世纪出现了一批有别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家,一般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家,以卢卡契、萨特、葛兰西、本雅明、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弗洛姆、阿尔都塞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物为代表。

(2)理论背景:①20世纪初在俄国十月革命激励下爆发的匈牙利、奥地利和德国革命都遭到了失败,苏联革命胜利后许多政策措施被西方国家的共产党人视为“庸俗经济决定论”、“机械唯物主义”的产物,斯大林集权主义更是引起了不满和抵制。

②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关于暴力革命、列宁关于帝国主义腐朽性和垂死性等学说遭到了是否过时的质疑。

③由于西方国家革命失败、西方社会战后发生的新变化以及对斯大林主义的不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种种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

④一般认为卢卡契以《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西马流派中最著名的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和法国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3)理论主张:①从理论主张的角度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并不是一个严密的文学流派,其代表人物往往运用他们各自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来研究分析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作为其哲学理论和社会理论的延伸和补充,由于理解不同,其观点也多有不一致之处。

但他们都打出了重新研究、重新发现、重新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旗号。

例如都主张把文学作品放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理解,反对把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割裂开来,都注意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审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高度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

②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往往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哲学或社会理论的某些流派结合起来产生新的理论学说,例如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等。

(4)评价:①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主要肯定和突出了马克思早期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批判,结合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特点,吸收精神分析学等多种学说观点,高举社会批判的旗帜,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全面异化作了深层次的尖锐批判,并对20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的新发展,特别是现代主义艺术作了理论上的总结、阐述和美学上的辩护和支持,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在当代发展的重要部分,这是值得肯定的。

马克思主义文论 西马

马克思主义文论 西马

• 伊格尔顿则把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 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熔冶于一炉, 从文化生产的角度审视文学艺术活动。 • 杰姆逊的文化解释学也把文学文本的解 读与社会的深层精神心理结构的解读联 系起来,把艺术形式作为理解文化、社 会的代码,强调文学艺术的语言形式与 意识形态话语、文化结构、社会生产方 式具有着内在关联和复杂的关系。
• (3)文化转向 • 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文论出现了向外 转的趋势,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也相应 地完成了文化转向,与女权主义、新历 史主义在当代文坛呈三足鼎立之势。西 方马克思主义早在卢卡契、葛兰西那里 已经开始表现出对社会生活进行文化学 审视、在总体文化的结构中批判资本主 义,探索社会革命路径,解释文学艺术 现象的趋向。
•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主 要指在西欧和北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产 生、传播和流行的,基本上以马克思主义或某 种马克思主义为旗号的思想体系。 • 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葛兰西、 阿多诺 • 表现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布莱希特 •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马歇雷、 戈德曼 • “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霍克海默、本雅 明 •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萨特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征 •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美学的基本特征与文化 取向: • 1、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美学家坚持和倡导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 化、物化和意识形态统治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但他们一般不完全赞成马克思的“武器的批 判”,而是主张在文化殖民空前严重、文化霸 权无处不在的新的文化语境中通过文化批判和 意识形态批判推进社会发展、进步。对文艺与 文化给以了高度的重视。
• 卢卡契之后,阿多诺、布洛赫、勒斐伏 尔、马尔库塞、本雅明、萨特、伊格尔 顿、杰姆逊等虽见解各异,但其观点总 得来说都属于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 个大的框架,都倾向于卢卡契首倡的主 观革命、文化革命,都表现出了明显的 主体性转向的特征。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篇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篇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篇45、“西马非马”抑或“西马亦马”?一、问题的提出“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

命色者非名形也。

故曰:‘白马非马’。

”此语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第二》篇,作者公孙龙(约公元前320—250)在其中以当事人身份讲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诡辩故事。

有一天,身为赵国平原君食客的公孙龙带着一匹白马出城,在城门口被守卫的士兵拦住了去路,因为当时规定“马匹一概不得出城”。

公孙龙为了座下的马儿一起出城,遂说“白马非马”,上所引语表达的内容即是支持其主张的论据之一。

当然,“白马非马”的伎俩在今天已经不能迷惑我们了,将“非”的逻辑含义作一个简单的区分就能看出此说的谬误或其合理性所在。

“非”有“不等于、异于”和“不属于”二义,如“白马非马”讲的是“白马不等于马”,从概念的规定性上说是对的,它反映了概念在种和属上的差别;若“白马非马”讲的是“白马不属于马”,从概念之间种和属的联系上看,这又是错的。

公孙龙只不过是故意混淆了这两层差别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说“白马非马”的关键在于概念之种和属的关系或者如一些人所说为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则白马与马的关系很容易判定;而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我们通常所说的“西马”(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它不是一个大类之下简单的概念之间种和属的辩证关系,则要复杂得多。

最早提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是德国共产党人柯尔施(Korsch, Karl 1886—1961),他在1930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的附录中两个地方直接使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术语,以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相区分。

这个术语直到1955年梅隆-庞蒂发表《辩证法的历险》一书后得到广泛流传,其中梅氏专辟一章论述“西方马克思主义”,并把卢卡奇称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称为“西方共产主义的圣经”。

1976年,佩里·安德森发表专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进一步扩大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所指范围。

第十三章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十三章西方马克思主义

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①现实主义是伟大的,是任何真正的伟大的作品 的基础;②现实主义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与现 实的总体性密切相关;③伟大现实主义出自作家 的真诚和正直。他以巴尔扎克克服自己的阶级偏 见的“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为例指出,“对自 己的主观世界图景的这种无情态度,是一切伟大 现实主义作家的优质标志”; “资产阶级艺术的 死亡舞蹈”。
④伟大现实主义的主要范畴是典型;⑤伟 大现实主义的另一个标志是人民性。因此, 他赞扬高尔基是俄国人民的儿子,罗曼· 罗 兰是法国人民的儿子,托马斯· 曼是德国人 民的儿子; ⑥卢卡契坚持现实主义,反对 表现主义和现代主义,宣布现代主义为
2、葛兰西:意大利革命家、思想家、哲学家葛兰 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早期重要代表人物。 ①他提出了“阵地战”思想,认为面对西方资产 阶级的强大,西方无产阶级仅仅夺取政权是不够 的,还需要攻占市民社会的一切阵地; ②“文化 霸权”思想,他反对简单的“经济决定论”,要 求在意大利文学界提倡“回到桑克蒂斯”,也就 是团结 知识分子和一切文化人士,形成文化 的霸权控制”。
(二)繁盛期西马文论法兰克福学派
本雅明 1、宏大叙事:①犹太教的弥赛亚传统;②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目的论的历史观; ③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理论
2、“寓言”与文学实践:
其一,碎片化;其二,废墟状态 ;
其一,碎片化:
“现代性”:“在于从流行的东西中提取它 可能包含着的在历史中富有诗意的东西, 从过渡中抽出永恒”,“现代性就是过渡、 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就 是永恒和不变”。 和谐与震惊,永恒与变异;//抽象美、艺术美 与精神美;时尚和美世俗美
“从一种由来已久的永恒性美学转变到一种 瞬时性与内在性的美学,前者是基于对不 变的,超验的美、精神的美的理想的信念, 波德莱尔认为这是“巨大的懒惰”后者的 核心价值是变化和新奇。”现代性否定论 者福柯的逻辑回答:“现代性无本质”, 如果要说有的话,现代性的本质应当是一 种批判的意识、思考的态度和独立的人文 立场。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课件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课件

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过度解读与评价
解读过度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解读往往过于强调其反叛和颠覆性,忽视了其 中的创新和实验性。
评价过高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评价过高,将其视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彻底颠 覆和超越,忽视了其中的问题和缺陷。
PART 05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未 来发展
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
哲学与社会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可以与哲学和社会学进行交叉研 究,探讨文学与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的关系。
文化研究
结合文化研究的方法,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 化意义和价值观念。
心理学与文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作家的创作动机和作品人物的心 理活动,揭示文学作品的深层心理结构。
对全球化时代的适应与调整
定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强 调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结合,并对传统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和修正。
特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注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强调意识形态、文化和心理层面 的分析,同时也关注工人阶级和其他社会群体的主体性和解放问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
文学作品来揭示社会的深层结构和动态。
促进跨学科研究
03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促进了文学、文化和社会学之间的跨学科
研究,推动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PART 04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局 限性
过于强调阶级意识与政治立场
阶级意识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过于强调阶级意识,认为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忽视了文学的其他价值和功能。
1 2 3
20世纪初欧洲社会政治背景 一战后欧洲社会动荡不安,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 运动高涨,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马克思主义文论(西马)

马克思主义文论(西马)

(2)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方法的统一。 (3)反对哲学唯心主义
“哲学唯心主义阻碍着准确理解审美特殊事实” “使思维不去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而是将它们—往往是 以完全不能允许的方式-一概等量齐观”
二、马尔库塞的文艺学说
“单向度社会(人)”(对异化理论的进一步发
展)
审美之维:艺术的异在性 艺术的功能
三、艺术功能——激发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 1、情感激发; 2、认识作用。
以现实主义为批评标准衡量一切文艺作品的 理论狭隘性。
四、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相关问题
马克思主义没有完整的体系。 僵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体系。
1、坚持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美学;
《马克思恩格斯与拉萨尔就济金根问题的争论》
2、如何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 (1)从日常生活出发,以劳动为中介(本体 论)。
二、“症候阅读”(Symptomatic) 1、背景:反对将马克思定位为“人本主义 者”;要理解马克思,必须回到马克思主 义的“问题域”上。所以,不能孤立地阅 读某个文本,而应该联系“问题域”阅读 相关其他文本。其中第一个文本,只能当 作“症候”。
2、“症候”的含义 精神分析学术语。 它是一种无意识,是病的症候。 症候阅读:比喻性说法。通过文本表层 的矛盾、空白、断裂等,找寻到隐藏在其 中的社会意识形态结构,揭示其实质。 马克思著作背后隐藏着深层结构。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 论
主要内容: 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由来 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文论) 3、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评价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由

一、理论背景 1、西方许多国家的革命相继失败; 2、斯大林的集权主义引起众多人不满; 3、“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 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的问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概说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概说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概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即所谓的“西马”一名,源出于法国哲学家梅洛一庞蒂。

在1955年的著作《辩证法的历险》中,梅氏以Marxisme Occidental一词,追溯卢卡奇、柯尔施等人理论,强调他们同苏联学派的差异。

此说引发马克思学派与名号之争:诸如科学与人道、庸俗与批判、结构与个体,不一而足。

1976年,英国史学家安德森发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正式为西马立论命题。

沿用梅氏之说,他以英文定称Western Marxism。

但这位拘谨求实的英国教授,反感法国人乱起名号。

他转而强调:西马是以十月革命为界,因欧洲共运失败而导致一种“历史和地理差异”:众所周知:1920年后,在西方列强武装干预下,欧洲各国共产党进入战略退却。

随后德国法西斯上台,疯狂镇压知识左派,遂“令马克思在其家乡蒙受重挫”。

此后,国际共运被分割为东西两支。

在冷战铁幕隔绝下,欧美左派日趋分散、旗号紊乱。

据此安德森称:所谓西马,乃一“巨大历史错位”。

然而它的学术成就不容置疑。

安德森强调:西马是受十月革命感召、伴随欧洲共运发展起来的一派左翼知识传统。

从地理角度看,西马养育出一批欧洲血统的革命文人,从卢卡奇、葛兰西、阿多诺,直到萨特、阿尔都塞、马尔库塞。

这些“在剧烈迁徙中”成长起来左派理论家,虽因革命退潮而悲观失落,却造就了“前所未有的批判理论、全新开放的知识体系”。

言归正传,下面我们就简要梳理。

马克思、恩格斯之后,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基本上是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条是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学路线。

社会主义阵营的各个国家,各自在自己的环境和条件下做着阐释、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工作。

另一条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派路线,或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批判学派路线,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在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后来加上美国,掀起了一股“补充”、修正和批判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思想的浪潮。

“这股思潮发展曲折,纷繁而复杂,其中派系枝蔓,著述很多,内容广泛,既有新识新论,也有谬说妄言”,陆梅林先生的这一概括是切中肯綮的。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 15.第十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 15.第十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3、转型 20世纪7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转型 期,理论向多元化发展。 4、转变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苏东剧变,西方马 克思主义逐步向后马克思主义转变。


概述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特点】

1、哲学思辨性比较强,与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关系密切。 2、就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学理论呈现出继承与修正并存、发展与误读共处的复 杂情况。 3、从思想倾向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文学理论主要把 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反抗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以马 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继承者自居。
(三)文学的历史分期

詹姆逊
“永远历史化”
詹姆逊主张“永远历史化”,即注重探讨事物本身的
历史根源,借以理解事物的概念和范畴的历史性。坚持马 克思主义关于生产方式决定意识形态的原则,强调生产方 式影响一切意识形态产品,包括文学作品和思想观念,致
力于对资本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和文学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把现实主义看作一个形式问题,把它同一种,唯一的一 种(而且是一种旧的)形式联系在一起,那就等于给它做 绝育手术。现实主义写作不是形式问题。一切有碍于我们 揭示社会因果关系根源的形式都必须抛弃,一切有助于我 们揭示社会因果关系根源的形式都必须拿来。” ——布莱希特《关于表现主义的争论》
——卢卡契《审美特性》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3、最后,现实主义致力于创造典型。现实主义就是要深入 人的社会关系,去凝炼社会发展甚至整个人类发展的方向, 进而表现出人物与现实的丰富多样性中那些持久的东西。
第一节:卢卡契、布莱希特、詹姆逊

(一)现实主义与整体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理论观点简介

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理论观点简介

需市
要场 市是
市场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福利;
场组
?织


活 动
市场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自由;





, 市场可以促进更大的民主;





作 制
工人合作社是占主导地位的企业;




会 合作社实行工人民主管理,自行决定生产、分配
主 投资等事务; 义



合作制的企业遵循三原则:资本运作原则,破产原
人本维 度: 人道 派社会 主义
2020年9月23日星期三1 时48分15秒
生态学 维度: 生 态社会 主义
后现代 维度: 分 析的与 文化学 的社会 主义
<一>人本维度: 人道派社会主义
• ( 1)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公正、平等、自由、人 权等人的本性、本质的实现过程;
• ( 2) 社会主义的产生根源,是人的本性、个性、心 理结构;
• 葛兰西把无产阶级在上层建筑中夺取文化领导权 ( 意识形态领导权) 当作革命的首要任务,提出了 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霸权理论;
• 葛兰西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 的统治主要不是依赖政治社会及其代理机构,而 主要依靠其牢牢占有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依靠其 广为宣传并为大众普遍接受的世界观来维持的。 因此,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就必须首先颠覆 它的文化霸权。
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批判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性爱伦理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性格结构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证主义批判理论现代性问题它是各种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以及文化的转型是文化精神维度上的现代意识它主要体现为以数学和物理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理论以及由启蒙主义引发的哲学思维中存在着的理性精神和历史意识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精)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精)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
语教一班第三组 何姗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二十世纪20
年代以后以卢卡契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为标志,流行于德、意、 法、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等经典或称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马克思主义 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家有卢卡契、萨特、葛兰西、 马尔库塞、阿多诺等。他们都明确打出“重新研究”、“重新发 现”、“重新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在文学理论方面,法兰 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文论集中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美 学观点,并且在东西方都有较大的影响。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特点



1、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文论相比,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更注重社 会文化批评,更加强调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 意识形态的七种模式:错误意识、领导权或阶级合法化、物化、 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或文化工业、心理主体与意识形态的国家机 器、支配权的意识形态、语言上的异化 2、在美学趣味上,为抵抗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功利主 义的日常趣味,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大多表现出一种人道主义 至上的浪漫旨趣。 3、西马文论家普遍强调维护艺术的自主性,反对机械反映论的 文艺观。他们主张强调文艺与现实的超越关系和疏离关系,高扬 文艺的批判功能和解放功能。
美学观点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劳动和享乐、需要 和美、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异化,资 本主义文化只会导致一种虚幻的美感和幸福感, 并使人的审美能力变得千篇一律。强调艺术的 社会职能,认为现成社会否定了人性,艺术就应 当彻底否定和批判现存社会,参与拯救和恢复 人性的活动,要求艺术成为反抗社会和解放人 类的工具
推荐书目

佩里· 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 《新左派评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俞吾金、陈学明则将后马克思主义划为四大派别: 其一,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称为后结构主义 的马克思主义,其思想领袖为德里达;其二,后现 代主义的文化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或称为文化阐述 学的马克思主义,以詹姆逊为代表;其三,解释学 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后解释学的马克思主义,以 哈贝马斯、塞麦克为代表;其四,其他类型的后马 克思主义,如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后女 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 巴赫金 :《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马 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开创了一种“以语言学 为中心,而同时又要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新 型马克思主义文论模式。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概述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状况
• (一)何谓“西方马克思主义” • 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名称最初是在20世
纪20年代末由马萨里克提出的。 • 之后,1959年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
险》一书中明确使用了这一术语
• 将卢卡奇、柯尔施等黑格尔主义的马克 思主义者划为“‘西方的’马克思主义” 者。
• 拉克劳、墨菲、福柯、詹姆逊、利奥塔、德勒兹、 加塔利、博德里拉、德里达、哈贝马斯、吉登斯被 视为当代的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雷蒙·威廉斯
Raymond Williams (1921-1988
• 汤普森(1924--1993) E.P.Thompson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变化的几
个阶段
• 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阶段:20世纪2030年代,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的共产党内产生了一些与前苏联和共产国 际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有着很大思想分 歧的观点、理论和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趋 于形成。卢卡契、葛兰西、布莱希特等是其 代表人物。
• 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鼎盛阶段:20世纪 60-70年代出现了以阿多诺、马尔库塞、 本雅明等为杰出代表的德国“法兰克福 学派”、法国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的马 克思主义、阿尔都塞等人的结构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等流派。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格局
•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是一个比较模糊、 宽泛的概念,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旗 下汇聚着形形色色的流派和团体。
• 伊格尔顿曾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分为 人类学批评、政治批评、意识形态批评 和经济的批评四种类型,认为这四种批 评形态对应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定领 域和一定历史时期
• 冯宪光教授:三大流派、四种类型、三 个转向。
• 三大流派即前苏联模式的文论、西马文 论和中国新时期的文论。
• 四种类型即人类学批评、政治批评、意 识形态批评或文化批评以及经济学的艺 术生产批评。
• 三个转向即从主体性转向到语言学转向, 再到今天的文化转向
• (1)主体性转向
•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从卢卡奇、布洛赫、 葛兰西开始就明显地表现出了对主体性、 主体实践、主观革命、唤起阶级意识的 推重,实现了从经典马克思主义、正统 马克思主义偏重客体性、客观世界到偏 重主体性、主观世界的转移。
• 之后,英国新左派评论家、 《新左派评论》主编佩里·安 德森在他的《西方马克思主 义探讨》(1977年)
• 开列了一张“西方马克思主 义者”的名单
• 1923年,卢卡契发表《历史 与阶级意识》标志着西方马 克思主义的产生。
• 美国著名批评家韦勒克在其《二十世纪 文论主潮》中把马克思主义文论列为二 十世纪批评中“六种新的基本潮流” (与精神分析批评、语言学与风格批评、 形式主义批评、神话批评、存在主义批 评)之首。
• 美国美学家比尔兹利也把马克思主义美 学视为二十世纪五大美学流派之一(与 形而上学先验理论美学、自然主义美学、 符号学、现象学美学)。
•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主 要指在西欧和北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产 生、传播和流行的,基本上以马克思主义或某 种马克思主义为旗号的思想体系。
• 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葛兰西、 阿多诺
• 革命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意识的批判、精 神的批判、文化的批判,而不是武器的 批判。
• 物化、总体性和阶级意识
• 卢卡契之后,阿多诺、布洛赫、勒斐伏 尔、马尔库塞、本雅明、萨特、伊格尔 顿、杰姆逊等虽见解各异,但其观点总 得来说都属于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 个大的框架,都倾向于卢卡契首倡的主 观革命、文化革命,都表现出了明显的 主体性转向的特征。
• (2)语言学转向
• 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西方文论语言学转向的感 召下,一大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如沃尔佩、 马歇雷、戈德曼、杰姆逊等也开始注意吸收现 代语言学和形式主义批评的成果,开始深入研 究文学文本的语言形式问题,导致了西方马克 思主义文论整体上的语言学转向。
• 其中巴赫金的超语言学诗学、沃尔佩的语义辩 证法理论、阿尔都塞的文本阅读理论、戈德曼 的结构主义文论、马歇雷的文本分析理论、杰 姆逊的文化解释学理论尤值称道
• 后殖民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印度尼赫鲁图书馆、 博物馆当代学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艾贾兹·穆罕默 德
• 他在《阶级、民族、文学的理论》(1992)一书 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来讨论后殖 民理论所关注的当代民族和民族文学问题。
• 他同俗称后殖民主义批评“三剑客”的三位重 要理论家赛义德、斯皮瓦克、霍米·芭芭等都展 开过论战。他对这于对资 本主义的全面否定、批判的立场是否还适用于 对殖民、后殖民现象的分析,种族问题是否与 全球阶级、阶级斗争问题存在关系。
• 表现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布莱希特
•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马歇雷、 戈德曼
• “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霍克海默、本雅 明
•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萨特
•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尔库塞、弗洛 姆
• 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卡普兰
• 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凯尔纳 贝斯特
• 文化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威廉斯
• 3、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延续阶段:20世纪 80、9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较之以前 有所回落,但也涌现出了詹姆逊、伊格 尔顿、哈贝玛斯等重量级人物。
法兰克福
阿多诺
本雅明
萨特 马尔库塞
托洛茨基 卢卡契 葛兰西
布莱希特
伊格尔顿教授"2000年11月在开罗
中国社科院王逢振教授(右)与 文论大师詹姆逊在加拿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