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为什么这样红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在互联网和微博出现之前》阅读题及答案
![《在互联网和微博出现之前》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fd8c1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e.png)
《在互联网和微博出现之前》阅读题及答案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在互联网和微博涌现之前,人们很少会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即由职业记者报道的并有特地的新闻机构发布的消息,才算得上是新闻;隔壁大爷或邻家小妹传递的消息不是新闻,市井小民日常生活中的事项也不是新闻。
而今,微博的降临,陡然转变了新闻的形态,新闻源源不断地从四周的日常生活中喷涌而出,它不再是报纸和广播电视的专利。
以前作为新闻来源的素材,现在都成了新闻本身,记者所查找的目击证人假如自己上微博,就成了新闻的发布者。
约翰·费斯克在《阅读大众文化》一书中曾经揭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等级。
播报新闻的电视主持人、电视台所连线的远方记者以及记者所采访的目击证人,分别处于真实性的三个等级之中。
新闻机构给予电视新闻主持人以权威性和全面性,处于真实性等级序列的最高端;主持人的话语不代表自身,他或她是规范的新闻话语的化身,尽管电视台主持人离事发地点空间距离最远。
而目击证人处于真实序列的低端,虽然他们就在事发觉场。
目击证人作为详细的个人,由于其所处的地位和特定视角,尽管所言真实,但往往不够全面,可能还有其他目击证人来加以补充。
真实的新闻报道只有在经过记者和电视台的综合之后,才被社会所认可。
今日在微博新闻中,这种真实性的级差好像被消解了,微博与微博之间是等距离的,都在点击鼠标的一念之间。
特别是当记者和主持人也开微博,人们发觉每个人可以是同样真实而片面的,每个人也同样具有比较、鉴别和综合不同消息来源的技能。
与此相应,新闻的报道和第一时间播报的重要性也降低了,微博上几乎全是报道,并配以第一时间的性格评论,应当说,微博为新闻的民主化做出了大贡献。
在传统和惯例中,正规的新闻机构由于其报道公共事项并采用公众的立场,人们习惯将它看成公众的代言人而获得了某种规范性和权威性。
此时记者和报道者的立场被隐去了,认为他们的报道无疑是站在公正和客观立场上的,记者是秉持职业操守的,他们的客观和公正好像是由其所在的机构做保证的。
2015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第4部分第4节构思与布局(一)(含答案)
![2015届高三复习章节测试题:第4部分第4节构思与布局(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2dd29df18583d0496459a3.png)
第四部分第四节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众所周知,“微博”已成为如今最流行的关键词之一,不同身份和不同需求的人们通过短小的微博,不仅可以了解各种资讯,参与讨论感兴趣的话题,了解朋友动态并保持联络;还可以随意地表达个人的生活与情感,可以晒幸福,晒苦恼;一些热心人士还能借助微博进行社会救助、法律咨询、批假打拐,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又多了一条新的途径。
不过,也有人借助微博来自我炒作,利用微博打口水仗、恶搞与羞辱别人的情况也异常火爆。
总之,微博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联想、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在审题时要读懂材料,把握材料包含的几层意思:一是微博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成为现实生活中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并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二是不同需求的人利用微博有不同的目的和行为,正面的反面的,积极的消极的,高尚的卑劣的都有,由此可以透视人们丰富复杂的生活。
三是你如何看待和评价微博这一影响我们生活的媒体平台以及那些利用微博的人的思想和行为等等。
围绕中心话题,写作的角度比较多。
如:角度一:针对微博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的现实,你的思考是什么?你的态度是什么?可以确立的观点有:怎么看待微博及其火爆现象;从微博读人品,从微博看人间百态等。
角度二:如何发挥微博正面的社会功用。
让微博承担起社会职责,如企业招聘、个人求职、求医问药等;借助微博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宣传法纪和社会道德等;也可以写规范微博,远离低俗等内容。
角度三:我对微博的切身体验。
可以写我与微博的故事,我的微博我作主,在微博的世界里漫步,微博人生等。
宁德质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2.(2014·壁上挂着寒暑计。
天冷了,里面的水银下降;暖了,它上升。
没有差错。
人说它是一个好的寒暑计。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阅读答案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7d0b2ad15abe23492f4df5.png)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阅读答案①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
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
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
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
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
②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
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在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③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
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
④作为现实社会与*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
目前,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
11.综观选文,“微力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2.第②自然段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11.①微博主要给传统媒体在媒介传播方式和新闻传播主体两方面带来了改变。
②微博具有强大的设置议题的能力,影响公共舆论。
③微博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了影响。
12.作比较,具体鲜明地说明了现代社会中微博带来的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
微博为什么这样“红”阅读理解及答案
![微博为什么这样“红”阅读理解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67fcd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3.png)
微博为什么这样“红”阅读理解及答案微博为什么这样“红”阅读理解及答案微博为什么这样“红”萧尧如今网络上,微博大行其道。
那么微博大热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就内部条件而言:微博,顾名思义,即微型博客。
在博客之前,网络交流模式经历了从邮件、聊天室和IM(即QQ、MSN、UC等聊天工具)的历程。
发展到微博这一步,网络聊天模式到达了一个顶峰,满足所有展示、社交和信息需要,集日志、状态、分享、回复等功能于一炉,既精简又全面地诠释了最现代的网络交流,有了迅速被接受、推广的内部条件。
至于外因——人的需求,则指人对信息交换、社交的需要。
如果说微博现象的内部条件是一个变量,是微博技术、形式从无到有,从粗糙到完善的一个变化过程,那么外因——人的需求则既是常量,又是变量。
说它是常量,是因为人总是有交流的需要和欲望。
但人们需求又有其变化的一面。
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商业社会,对信息交流的需求大大增加,网络出现、普及,网民社会形成,人们交流的欲望大大增长,这也是微博出现的重要原因。
但有人指出,QQ、博客等等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不需要依赖微博。
那么话题又转回到了微博的内部条件上来了。
微博之有别于QQ、博客等,是因为它最简要地抓住并融合了这种需求最主要的两个核心:展现和交流。
聊天室、QQ重于交流,博客重于展现,唯有微博能够精简地抓住并融合着两点。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微博在QQ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网络的一个特点:迅捷。
“微型”的概念使内容制作和阅读时间较博客大为缩短;传袭于校内的“分享”概念在快捷的基础上丰富了信息量。
就这样,信息量和互动速度得到了很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使得微博吸引了大量的博客用户,而回复功能也让QQ用户渐渐适应微博。
内部条件和外部需求的融合,信息量和速度的平衡,很好地解释了微博现象的原因。
微博火起来了,作为用户,我们的生活自然也受到影响和改变。
我们会感觉自己的需求被更好地满足了。
比起玩游戏、聊QQ、写博客和逛校内,我们感觉更加充实、丰富和精彩。
“微博”时代来临的阅读题及答案
![“微博”时代来临的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24c90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3.png)
第3页 共3页
⑥微博的崛起是中国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的重要标记。微博 开展如日中天。微博将使这个世界更加开放,更加文明,更加生 气勃勃。
1.结合全文,说说微博深化人心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 分) 3.阅读第⑤段,说说加点词看法领袖的含义。(2 分) 4.微博正在变更我们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除微博外,还有 许多新科技产品正得到广泛运用,并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请举一例加以说明。(3 分) 答案: 1.(3 分)答:(1)缔造多功能虚拟聚合社区;(2)对社会突发事 务的快速反响;(3)供应社会判定的思想参照系。 2.(2 分)答: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充分有力 地说明白微博对社会突发事务的快速反响。(答出说明方法 1 分, 答出作用 1 分) 3.(2 分)答:看法领袖在文中是指在微博群体中,能有序集 中表达无序网民的舆情,能将某一事务舆论快速推向高潮,能变 更舆论走向,并担当起引导网络舆论的把关人角色。 4.(3 分)答题例如:(1)手机的广泛运用,让通讯变得更加便 捷,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电脑的普及,既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又提高了人们学习、工 作的效率。(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019年高考语文《关于“网红”》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9年高考语文《关于“网红”》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e3f00ff47f1922791788e81c.png)
2019年高考语文《关于“网红”》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人们对网络红人的褒贬不一,但不容小觑的是,这个群体日益增长的数量,以及其所催生的“网红经济”。
过去的2016年,被不少人视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网红元年”,“网红”效应渗透社交、电商、直播、游戏等移动互联网的各个细分领城,撬动经济规模据预测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下同)。
新近在沪举行的“2017超级红人节盛典”上,知名大数据研究机构艾瑞发布的《2017网红生态白皮书》显示,微至今年5月,网红在微博的粉丝总量达到4.7亿,比去年同期增长20.6%,直接給了“网红经济”的发展助力。
相伴而生的是,“网红产业”的专业化,大量专门支持和服务网红发展的机构开始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网红成名依靠的不仅是运气,而且有背后经济公司的专业运作。
(选自郑莹莹《“草根筑梦”的中国网红》,2017年6月18日“中国新闻网”》材料二:(摘自“易观”文化公司研究数据)材料三:“网红”(网络红人)产生存在基本原因。
泛娱乐正在成为社会中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人们走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自身的某种特质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被网民不断地放大,网民的审美、审丑、刺激、娱乐、臆想、偷窥、起哄、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成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红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根据搜狐发布的100名网红排行榜可以看出,美女仍是网红的“形象担当”,占比高达36%;以漫画家、作家领衔的网红占比21%,创作型网红开始崭露头角:领域的专家、学者占比14%,由此可见,创新型的内容生产依然比较受效迎、行业领域高手网红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由于全民直播时代的到来,视频主播网红呈大幅度攀升的趋势。
“微博”阅读答案
![“微博”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1d8b96866fb84ae45c8dec.png)
“微博”阅读答案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0分)微博①,能够基于用户的关系进行信息的分享、传播、获取。
截至2010年1月,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
微博的内容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
对于普通人来说,微博关注的友人大多来自事实的生活圈子,用户的一言一行不但起到发泄感情,还起到了记录思想的作用。
[注]①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是个人在互联网上开通的小型网络空间,能够发表文章、发布信息。
(1)“微博”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依据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
(3分)(2)你对“微博”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150字左右)(7分)参考答案:17.(10分)(1)“微博”是一个由简单词汇构成、在众多普通间传达情感、交流信息的平台。
(3分。
“简单词汇构成”,1分;“在众多普通人间传达情感”,1分;“交流信息”,1分。
只答“微博是个传达情感的平台”或“微博是个交流信息的平台”,给1分。
)(2)示例一:“微博”的流行有积极意义。
首先,微博只言片语的即时表述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其次,人们通过微博能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朋友互动、交流,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微博能够及时有效地分享、交流和获取信息,让我们与世界保持通畅的联系。
因此,“微博”流行有积极作用。
示例二:“微博”的流行有其消极的一面。
一方面,微博的词汇构成简单,采用与现代汉语正常表达不一样的形式,影响了汉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微博过多把重点放在关注普通情感上,使公众的视野变狭小;此外,微博作为一个简便的信息交流平台,混杂大量信息,不利于人们获取有效信息,并影响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微博”流行有消极作用。
(7分。
观点明确2分;阐述内容3分;阐述简明、连贯2分)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今天你“微博”了吗》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今天你“微博”了吗》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12cbd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2.png)
《今天你“微博”了吗》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知识、练习题、试卷大全、教案教学、课件大全、知识扩展、阅读答案、课文内容、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Chinese knowledge, practice questions, exam papers, lesson plans, courseware, knowledge expansion, reading answers, text content, composition,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今天你“微博”了吗》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今天你“微博”了吗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阅读题答案.doc
![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阅读题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5ded8be6c85ec3a86c2c5a6.png)
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阅读题答案说理需要理性、逻辑、认真地对待论证的每一个环节,这是为了能够说服与自己看法和主张不同的他人。
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阅读原文:①今天,微博已经成为一个发表意见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种被广为运用交际工具,微博有与众不同的发表意见的方式。
有人注意到,一些在生活中很温和的朋友,一旦上微博,言辞就变得非常激烈,不像是理性说理的言论,由此,微博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言论空间。
②微博是一种字数非常有限的传媒方式,往往不足以负载说理需要的充分信息。
人们可以用微博发表结论性的断言、口号、警句格言等"罐头思维"式的言论,但无法用它来进行好的说理。
③人们在简单、现成的语言中找到了方便的解答,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接受一些可以免除他们思考之劳的简明论断。
这就是罐头思维。
罐头思维表现为"一群人采用一句话"和"听见别人说就跟着说"等行为,它让人思想懒惰,先是不肯仔细思考,最终完全丧失了仔细思考的能力。
④理性的说理需要足够的文字。
说理是由三个必要部分:结论、理由和保证组成。
"说理"与"非说理"的区别在于说理有结论,并有理由,而非说理则只有结论。
在说理的主张和理由之间,还需要有一个可靠的中介保证,又称"假设",如果这个假设不可靠,那么,再好的理由也不能充分证明结论的合理。
⑤往往是在需要思考一个说理陈述是否可靠时,我们才特别注意那个被省略掉的假设。
例如,一个人说尼克松是一位好总统(结论),因为他擅长外交事务(理由)。
这是一个说理的陈述,但并不可靠。
单凭这个理由,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这是因为,在理由与结论中那个被省去的假设("一个擅长外交的总统一定是好总统")是有问题的("片面")。
实用类文本网红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网红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5ea4f9f242336c1fb95e04.png)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互联网这些年造了不少“网红”,从论坛博客,到微博微信,再到最近很火的网络直播,互联网的“造红运动”一直与时俱进、各领风骚。
“造红”也成为互联网的一项产业,被人诟病多年,也被人吹捧多年。
“网红”是一个鱼龙混杂的群体。
回头看看这些年我们讨论过的“网红”们,有的是有真才实学,凭知识和观点吸引粉丝;有的是哗众取宠,靠乖张和暴戾吸引眼球;有的是有商业头脑,开了各种网店赚得盆满钵满;也有的是靠PS图片一步步嫁入豪门,成了所谓的“人生赢家”。
在互联网上,这些不拘一格的“网红”成了很多网民的共同记忆。
而那些能真正脱颖而出,被人们发现、记住并口耳相传的“网红”,并不是因为他们拼命博眼球,而是因为与众不同的特色和品质。
他们的走红带着鲜明的互联网代际特色,带着互联网技术升级的印记,带着互联网对传播和商业环境改变的时代烙印。
互联网是浩瀚的信息海洋,但这片海洋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内容是重复的、无用的、垃圾的。
看看今天的互联网产品,大量同质化的内容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用户的审美疲劳,而最终会导致同一类型产品的整体性滑坡。
对各路互联网创业人士来说,“网红经济”也能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要打造能红起来的互联网产品,首先要感受互联网的时代精神。
在这个追求个性、求新求变的时代,不能用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生产一堆缺乏营养的旧文章,而是要时刻敏锐地学习、主动地沟通、适时地变化,与互联网的用户们保持同样的节奏和活力。
(摘编自于小唐《把“网红”做成时代印记》) 材料二:(摘编自腾讯研究院) 材料三:大眼睛,长头发,锥子脸,经过滤镜与磨皮的肌肤透出一种橡胶般的乳白……这样的照片在网络上走红,往往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她们贴出自己的街拍照片,发表穿衣搭配心得,录制化妆视频教程,受到千千万万年轻男女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的中坚力量。
其实,当我们真正揭开网红身上美丽与欲望交织的画皮,就能够发现,真正想成为网红中的佼佼者,将人们的关注转化为财富,将财富转化为生活,也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微博”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参考
![“微博”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7eaab60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a.png)
“微博”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参考“微博” 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参考综合性学习(10分)眼下,“微博”不但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而且,“微博风”悄悄刮进了校园,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每天忙着“织微博”,乐此不疲。
对我们身边的“微博”你了解多少呢?请你阅读下面材料,概括出微博信息传递的特点及作用。
(4分)【材料一】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即时‘语录体’发表或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微博快速的互动传播方式,给网民们带来了一场沟通方式的变革,并成为互联网上最重要的舆论场。
任何人都可以在同一网站或者不同网站注册开设一个或者多个微博(不需要实名认证,可自由选择实名或昵称命名微博),可以发布、收听信息,还可以转播感兴趣的信息、参与评论、进行互动交流。
【材料二】登录微博后,你会发现堵车信息、求助信息以及情感信息等正在滚屏中流动,通过点击“FOLLOW(跟随)”键,就能持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件,并传达给自己的关系群。
“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说,这个FOLLOW功能,打破了博客原有的“点对点”交流模式,转变成为个人面向网络的即时广播。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FOLLOW”形成自己的听众部落。
【材料三】从200*年到201*年春节,一条寻人照片在微博上已被全国网友转发了6000多次。
一位回乡过春节的大学生,发现村里一个小男孩像极了那张在网上被疯传两年多的寻人启事,他迅速通过寻亲网站传递消息。
最后,在警方的协助下,被拐卖的孩子终于回到家中。
截至2011年2月,通过微博打拐已有5名孩子被救出。
【材料四】201*年8月8日凌晨,假期回家的一位大学生用手机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19字信息,成为最先向外界发布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的信息。
201*年的日本地震以及我国云南的地震中,微博再次充当救生员。
被困人员通过发微博来求救,救生员通过微博来及时传送援救情况。
《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阅读训练及答案
![《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74d688581b6bd97e19ea25.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①今天,微博已经成为一个发表意见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种被广为运用交际工具,微博有与众不同的发表意见的方式。
有人注意到,一些在生活中很温和的朋友,一旦上微博,言辞就变得非常激烈,不像是理性说理的言论,由此,微博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言论空间。
②微博是一种字数非常有限的传媒方式,往往不足以负载说理需要的充分信息。
人们可以用微博发表结论性的断言、口号、警句格言等“罐头思维”式的言论,但无法用它来进行好的说理。
③人们在简单、现成的语言中找到了方便的解答,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接受一些可以免除他们思考之劳的简明论断。
这就是罐头思维。
罐头思维表现为“一群人采用一句话”和“听见别人说就跟着说”等行为,它让人思想懒惰,先是不肯仔细思考,最终完全丧失了仔细思考的能力。
④理性的说理需要足够的文字。
说理是由三个必要部分:结论、理由和保证组成。
“说理”与“非说理”的区别在于说理有结论,并有理由,而非说理则只有结论。
在说理的主张和理由之间,还需要有一个可靠的中介保证,又称“假设”,如果这个假设不可靠,那么,再好的理由也不能充分证明结论的合理。
⑤往往是在需要思考一个说理陈述是否可靠时,我们才特别注意那个被省略掉的假设。
例如,一个人说尼克松是一位好总统(结论),因为他擅长外交事务(理由)。
这是一个说理的陈述,但并不可靠。
单凭这个理由,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这是因为,在理由与结论中那个被省去的假设(“一个擅长外交的总统一定是好总统”)是有问题的(“片面”)。
⑥说理需要理性、逻辑、认真地对待论证的每一个环节,这是为了能够说服与自己看法和主张不同的他人。
以广大的而不是专门读者为对象的报刊,是最适合于说理的大众媒体。
微博则主要是在朋友、熟人,或朋友的朋友,熟人的熟人中传播。
在这些群体里,三言两语,说说心情,发发感慨,晒晒心情,是用不着太说明理由的。
“非说理”并不是微博的错,因为微博本来就不是为说理的。
微博的活力和局限阅读问题及答案
![微博的活力和局限阅读问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3674ea31126edb6e1a1013.png)
微博的活力和局限阅读问题及答案微博的活力和局限最近,微博成为人们公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平台。
这个以个人为单位的自媒体正在中国的社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它不仅在很多方面对传统纸面或电子媒体,也对新媒体的其他形态形成冲击,其功用正在前所未有地凸显。
微博已许多次地发挥其社会功能,在7·23温州列车严重事故的报道过程中,微博也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更凸显了微博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作为个人的信息平台,微博现在已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渠道。
人们,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开始越过传统媒体或新媒体的其他方式,依赖微博接受信息,因此也深受微博中的报道和观点的影响。
另一方面,微博也是每个人直击信息、进行报道和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渠道。
它既具有媒体功能,还兼有社交网络的功能,它所具有的弥漫式的传播能力和短小精悍的特点都让人着迷。
它既是虚拟的,也是现实的,既是虚拟世界的新宠,又正在对现实世界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
微博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扩展了中国舆论的空间。
人们关注的许多事实都是通过微博播的,让公众更加充分地了解诸多事实。
一方面,它通过网民的力量构成众多信息源,可以让人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最直接的现实,极大地促进了舆论监督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表达公众对公共事务的看法。
同时,许多传统媒体的记者或媒体人也使用微博作为了解事实、交流信息的平台,这成为他们工作的一个便捷的方式。
微博还在更多的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如娱乐业的信息发布、企业的商业营销、生活信息的.提供和爱好群体的讨论等等。
同时,它也是不少公共事务讨论的空间,如转基因、动物权利、同性恋文化等议题都在微博上引发讨论,给了公众更加深入了解这些议题的机会和空间。
这些无疑都是积极的,这一点已经为微博的实践充分证实。
当然,像任何新事物一样,微博也是双面刃。
微博上每个人都是发布者,没有传统媒体的“守门人”,而且微博的门槛很低,只需要140个字就可以。
回望钱学森阅读答案
![回望钱学森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8e69a471fe910ef02df808.png)
回望钱学森阅读答案【篇一:2011年安徽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lass=txt>语文(二)(总分150分,其中卷面分5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35分)1.默写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根据语境把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6分)①离情别绪,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
王维的“,”,是对朋友的惜别;王勃的“ ,”,是对朋友的宽慰;苏东坡的“,”,是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②古往今来,许多志士仁人把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当作人生的座右铭,把杜甫的诗句“ ,”作为理想的追求,把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视为千古绝唱。
(2)默写龚自珍《已亥杂诗》一诗。
(4分),。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 9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2) 划线句子表达的意思是:。
(2分)(3)请给上文加个小标题。
(2分)(4)这段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3分)a.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c.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d.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3.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6分)(1)“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我心要骂你几声,怎奈无甚冤仇;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
你这郎君小辈,可急急回去,唤你四大天王出来。
”这话应当是我国古代名著中的人物所说,这段故事就是妇孺皆知的(请用四字短语概括)(2)自古以来,传记几乎都是记载名人的丰功伟绩,而《》却使我们看到了名人的丑陋、痛苦、和孤独。
如写相貌的矮小丑陋;写的孤独;写的不近人情等,这表明了作者对待名人的价值观的判断。
但是,这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
4.语文综合性考查(10分)2010年9月7日,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正常作业时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冲撞。
《“网红”》阅读练习及答案
![《“网红”》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cb1050fe4733687e21aaf1.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网红”,原本是“网络红人”的意思。
然而在当下,“网红”一词逐渐特指那些依靠秀脸蛋、秀身材、秀美食、秀财富而走红的青年女性。
每当媒体提及“网红”,几乎都对其加以挞伐,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更是一碰到“网红”就蹙眉,唯恐避之不及。
“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与“网红”总是如影随形。
对这些“网红”的鄙夷和批判,也成为一种主流舆论。
“网红”们走红的方式的确肤浅,粉丝对“网红”的追捧,也确实物质了些,庸俗了些。
然而,“网红”们为何能以如此肤浅的方式走红?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又为何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时间,献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红”?对于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鲜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这是不应该的。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试着去理解“网红”现象,年轻人追捧“网红”的真正原因并不难找。
“网红”之所以能够依靠发自拍、发美食赢得追捧,不就是因为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需要依靠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吗?对于大多已经在社会上立足的成年人,和少数有幸享受较好教育环境的年轻人而言,这种充实精神生活的方式或许过于廉价,过于媚俗了。
但对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而言,“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向往。
对他们来说,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多数青年都没有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叫他们欣赏曲高和寡的高雅文化,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经济上的压力则让他们难以负担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进一步挤压着他们的精神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我也是年轻人,我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
他们可能一成年,就挑起了生活的担子。
我深知和他们相比,自己是幸运的,有幸生在小康之家,接受高等教育,因此绝不会对他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而我们的社会也应该有更强的同理心,去理解“网红”现象背后的社会现实。
微博为什么这样红?
![微博为什么这样红?](https://img.taocdn.com/s3/m/04e3ef10ff00bed5b9f31d47.png)
模 化 之后 形 成 社 群 。 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 这 样 的社 群 是 否形 成很 紧 密的联 系 , 目前 学术界 的
意 见还 不 统一 或 许 ,他 们 气味 相投 ,
要 价 值还 是丰 富网络 公 民新 闻的路 径 。
公 民新 闻 的最 初 定 性 是 新 闻报 道 与 媒 介 活 动 的 结 合 :新 闻 传播 者 不 仅报 道
似 之 处 ,都 是 在虚 拟 条件 下 解 构秩 序 、 消 除 自足 , 并 有 预 见 地 重 建 自身 与 环 境 ,都 追 求 生 命 力、 戏剧 感 和 狂 喜 .并 都 容 易 自 沉 溺 。 晚 年 的 尼 采 赋 予 酒神 我
“面 对 人 生 苦 难 的 重 要 力 量 ” , 这 也 是
显 ,每 场 讨 论 都 可 以衍 生 继 续 。 在这 个
层 次 上 , 使 用 者 对 于 技 术 的 依 赖 也 更
深 ,也 更容 易沉迷 其 中。 最 后 , 第三 种 境 界 是 “ 门反 关 无 柴
俗 客 ” 。 虚拟 交往 和现 实 交往一 样 ,都
会 有 化繁 为 简的过 程 。现 在 看 曾 经 使 用
有共 同的兴 趣 爱好 ,甚 至 互 相熟 悉 ,知
道 别 人 是 谁 , 但 是 他 们 加 入 社 区 的 意 图
新 闻 事 实 ,还 广 泛 介 入 到 公 众 事 务 中 ,
发 起 不 同 主 题 的 讨 论 , 寻 求 解 决 公 共 问
却 可 能是 不 同 的 ,他 们 的 结 局 也 有 差 异 :有 的成 为 了纯粹 看 客 ,有 的成 为权
也 并 不做 难 以 实 现 的 白 E 梦 ,而 是 虚拟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博为什么这样红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微博为什么这样“红”
萧尧
如今网络上,微博大行其道。
那么微博大热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就内部条件而言:微博,顾名思义,即微型博客。
在博客之前,网络交流模式经历了从邮件、聊天室和IM(即QQ、MSN、UC等聊天工具)的历程。
发展到微博这一步,网络聊天模式到达了一个顶峰,满足所有展示、社交和信息需要,集日志、状态、分享、回复等功能于一炉,既精简又全面地诠释了最现代的网络交流,有了迅速被接受、推广的内部条件。
至于外因——人的需求,则指人对信息交换、社交的需要。
如果说微博现象的内部条件是一个变量,是微博技术、形式从无到有,从粗糙到完善的一个变化过程,那么外因——人的需求则既是常量,又是变量。
说它是常量,是因为人总是有交流的需要和欲望。
但人们需求又有其变化的一面。
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商业社会,对信息交流的需求大大增加,网络出现、普及,网民社会形成,人们交流的欲望大大增长,这也是微博出现的重要原因。
但有人指出,QQ、博客等等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不需要依赖微博。
那么话题又转回到了微博的内部条件上来了。
微博之有别于QQ、博客等,是因为它最简要地抓住并融合了这种需求最主要的两个核心:展现和交流。
聊天室、QQ重于交流,博客重于展现,唯有微博能够精简地抓住并融合着两点。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微博在QQ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网络的一个特点:迅捷。
“微型”的概念使内容制作和阅读时间较博客大为缩短;传袭于校内的“分享”概念在快捷的基础上丰富了信息量。
就这样,信息量和互动速度得到了很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使得微博吸引了大量的博客用户,而回复功能也让QQ用户渐渐适应微博。
内部条件和外部需求的融合,信息量和速度的平衡,很好地解释了微博现象的原因。
微博火起来了,作为用户,我们的生活自然也受到影响和改变。
我们会感觉自己的需求被更好地满足了。
比起玩游戏、聊QQ、写博客和逛校内,我们感觉更加充实、丰富和精彩。
充实源自于自我展现和被关注,丰富源自于,精彩源自于,还有经过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挑选过的分享的信息。
和读书、阅读比起来,微博更刺激、收获效果感觉更明显(信息量大、快捷、新鲜);和现实社交比起来,虚拟社交更轻松、更没有压力,不用在意外貌表情,反正隔着电脑;不用察言观色,只需根据平面符号进行反应;不用语言能力,有文字格式、标点、表情可以掩盖内容的空虚,甚至可以用分享来代替表达;不要求临场应变能力,断网、没上线、网络故障、临时有事……各种可以不予反应的理由已被网络默认。
总而言之,微博给我们带来了轻松的生活。
反之,微博也使我们少了学习、阅读的时间。
此消彼长之下,我们用在现实提升自我(休息、学习、阅读、运动,甚至现实交往)上的时间就被逐渐侵占。
用敲打的字符取代现实社交,使我们少了锻炼现实社交能力的机会。
在虚拟世界还没充分取代现实世界的时代,现实社交能力的缺失对我们大部分人的成长和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此外,虚拟社交无法给我们对社交对象一个直观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只能是平面的、单薄的,它只能发展出网络交往、网恋和网络婚姻,却无力支撑现实友谊、现实爱情和现实婚姻。
微博影响、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好有坏,有利有弊。
微博现象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人类对虚拟文化、虚拟生活的一次选择和投票。
(摘自2010/12/22北京青年报)
10.根据文章内容,请给“微博”下一个定义。
(3分)
11.“微博”区别于QQ、博客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分)
12. 请结合上下文,给下列句子填空。
(4分)
充实源自于自我展现和被关注,丰富源自于,精彩源自于,还有经过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挑选过的分享的信息。
13. 作者在给我们分析“微博”红火的原因时,又强调“微博”“有好有坏,有利有弊。
”就此那你认为其“坏”与“弊”的一面是什么?(4分)
14.作者在论证自己观点的时候,使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方法?(5分)
参考答案:
10.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种既精简又全面的最现代的网络交流工具和方式。
11.微博有别于QQ、博客等,是因为它最简要地抓住并融合了这种需求最主要的两个核心:展现和交流。
聊天室、QQ重于交流,博客重于展现,唯有微博能够精简地抓住并融合着两点。
12.丰富源自于信息的多样,精彩源自于社交过程的互动。
13.提示:可根据文章的内容从某一个方面来回答;也可结合实际从几个方面来回答。
例如,(1)微博使我们少了学习、阅读的时间。
(2)在虚拟世界还没充分取代现实世界的时代,现实社交能力的缺失对我们大部分人的成长和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14.主要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论证。
对“微博”红火的原因进行探讨时,采取正反对比论证,则更客观、更全面、更公正。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