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东济南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山东省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襄公二十年》记载,卫献公赐卫大夫免余 60 邑,免余不肯接受名分外的私邑,推辞说:“惟卿备百邑,臣六十矣。

下有上禄,乱也,臣弗敢闻。

”这说明A.中央集权春秋时期初步形成B.“礼崩乐坏”成为普遍现象C.等级制度仍有一定的约束力D.战国时期仍以贵族政治为主2. 溢号是皇帝死后按照其生平事迹给予的褒贬称号,“溢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

”溢号早已有之,秦始皇时一度废止,西汉时又恢复,其后历代相沿。

这说明溢号A. 真实反映了君王政治统治B. 是削弱君主专制的主要手段C. 旨在对君主行为加以约束D. 口的是威慑天下并巩固统一3. 在宋朝,李清照、岳飞、陆游、辛弃疾等创作了大量以忧国、爱民、誓死抗金为主题的词作。

从元代以后,曾经难以登大雅之堂的元杂曲、话本、白话小说为代表的市井文化却得到流传,并表现出诸多非议理学的倾向。

上述材料从侧面反映了A. 文学家对社会动乱的感伤情怀B. 理学对宋元社会的影响至深C. 宋元时期兼容开放的学术氛围D. 民族关系成为文学表达的主题4.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记述出处“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

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唐〕冯宿《全唐文·禁版印时宪书奏》“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后唐〕冯贽《云仙散录》“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

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民国〕王修《版本述》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B.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D.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5.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木奴千,无凶年。

2020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二模)试题(含解析)

2020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二模)试题(含解析)

史实来论证)
论题二:中国古代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阐述:皇帝集最高立法权、最高行政权和最高司法权,不受任何约束与监督;不断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直至废除丞相制度;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实行科举制,把官吏选拔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说明:回答时须用具体史实来论证)
论题三:对中国古代的专制制度的评价,应在特定环境下辩证看待。

(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可同等给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
点睛:比较类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1.比较需明确宗旨。

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决不是随意的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

2.比较需求同存异。

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

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

3.比较需分开层次。

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20届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解析

2020届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普通高中2020年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数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2020届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以军礼来规范和制约军事行动,军礼具体表现为征讨不义,以礼、仁、信为原则等;但以春秋中期为界,战争观念逐渐转变为提倡诡诈权变的“兵以诈立”。

这反映出A. 儒家思想受到挑战B. 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 兼并战争频繁发生D. 社会习俗发生异变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以来军礼的破坏体现了“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说明当时分封制遭到破坏,因此B选项正确;儒家思想是春秋晚期孔子创立的,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战争观念的变化,并未强调兼并战争的频发,也和社会习俗范畴不同,C、D选项错误。

故选B。

2.董仲舒为树立儒家之权威,曾建议对其他学派加以“灭”“绝”,但汉武帝并未实际推行,只是剥夺了其他学说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

就是在官场之中,武帝也重用了一批具有法家、黄老道家、阴阳家色彩的人物。

这说明汉武帝A. 顾忌新儒家,承天意施政B. 以“外儒内法”之术治国C. 兼用百家之学以粉饰统治D. 容许多元文化并存,统治开明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汉武帝既给儒家以尊崇的地位,又给其他学派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汉武帝容许多元文化并存,实行开明统治政策,因此D选项正确;这并非是汉武帝顾忌新儒家,也无法体现对天意的顺承,A选项错误;B选项与重用阴阳家、道家等人物不符,排除;汉武帝兼用百家思想,并非只为粉饰统治,C选项错误。

故选D。

3.在宋代,蜜蜂产品是上贡朝廷的必需品,《宋史·地理志》中记载了大量关于蜂产品上贡的情况。

不仅是蜂蜜、蜜蜡,还有蜂子也在其中。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四)历史试卷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四)历史试卷

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铁制兵器较为罕见,但大多数只限于楚地。

到西汉时期,铁制的长剑、长矛、环首大刀不仅能够被生产出来,而且如灯、釜、炉、剪等铁制生活器皿和杂用工具,都已被广泛使用。

这一变化反映出西汉时期A.铁器生产趋向生活化B.冶铁技术水平的进步C.政府重视铁器的普及D.社会对铁器要求提高2.宋代,士大夫在诗歌创作上,对那些街谈巷说,鄙俚之言是“全不拣择,人手便用”,甚至“其言至俚”也为士大夫所青睐。

这说明,宋代诗歌A.缺乏语言文字的创新B.体现了雅俗贯通的倾向C.失去了文学主流地位D.以服务平民生活为宗旨3.明代曾对外商进出口货物实行零关税或低关税政策,如明太祖曾下令“听其交易,勿征其税”“占城海舶、货物皆免其征,以示怀柔之意”。

由此可知,该政策A.具有近代关税自主理念B.加剧了明政府的财政困难C.利于中外物质文化交流D.阻碍了对海外市场的扩展4.清初,康熙帝允许一些亲信官员用奏折报告机密事件,派遣专人投送京师,不经过通政使司、内阁,直接送达皇帝,由皇帝亲批后再送回奏告人,奏折制度逐渐形成。

雍正后,众多官员均获得使用奏折的权力。

由此可知,该制度的实施A.导致内阁票拟权形同虚设B.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监督C.推动了中央决策程序的规范化D.为军机处的设立奠定了基础5.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不仅创办了三四十所“西文”“西艺”学堂,还翻译了三万余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

由此可知,该思想A.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根基B.促使中华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C.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的变革D.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补6.火花是火柴盒上的贴花图案,也留下了不同时代的特征。

如图是民国初年的火花《父子书写共和万岁》。

该火花图案从侧面反映当时中国A.民主政治制度日渐成熟B.广大民众拥护共和制度C.工商业界反对帝制复辟D.民主共和观念得到传播7.1917年,北京警察厅发布公告:“查近来衣服式样竟为奇异,几于不中不西。

2020年山东省济南历史二模试卷与详细解析

2020年山东省济南历史二模试卷与详细解析

2020年济南历史二模一、单选题1.东汉末年出现“天子提挈,政在家门,豪雄角逐,分裂疆宇”的局面;东晋时期则是“主威不树,臣道专行,国典人殊,朝纲家异,编户之命,竭于豪门。

”这表明A.察举征辟制被破坏殆尽B.士族豪强争相割据混战C.专制集权遭到严重削弱D.南方政权更替频繁出现2.在北宋初期,造船场多在江西、湖南等地,所造船只多为“纲船”(漕运船)、座船(官员乘坐船)、战船、马船;北宋后期,造船场多分布在闽、浙等地,大多生产抗风浪能力较强、吃水较深的尖底船。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南北经贸发展B.海外贸易兴盛C.经济重心南移D.海防建设加强3.下表是学者对明清时期4035位举人通过进士考试的概率进行的分类统计。

据此可知科举制类别通过进士考试的概率乡试中的排名每提高10%增加8.3%考取举人的年龄每增加一年下降4.8%A.公平公正选拔人才B.立足提高官员素质C.加强社会的流动性D.任用官员不重资历4.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直属中央户工两部的宝泉、宝源两京局铸钱3.4亿~4.6亿文,18世纪中叶以后每年铸钱约14亿文,较前增加了2~3倍。

各省铸钱增长更快,年铸钱总数保持在30亿文以上。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人口增长非常迅速B.商贸规模日渐扩大C.财政体系逐渐完善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5.下表是1865~1911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统计表(单位:两)。

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年代进口出口平衡186555,715,45854,103,274-1,612,184187567,803,24768,912,929+1,109,6824188588,200,01865,005,711-23,194,3071895171,696,715143,293,211-28,402,5041905447,100,082227,888,197-219,212,549191l471,503,943377,338,166-94,165,77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稳步发展B.贸易繁荣促使逆差有所改观C.列强对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D.近代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6.袁世凯在谋划帝制时所操弄的各种团体请愿和地方请愿,都意在营造多数之相,使洪宪皇帝在外观上更像是一个被选举出来的皇帝;继起的宣统复辟也以“虚君共和”为宗旨。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高三3月高考模拟题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以军礼来规范和制约军事行动,军礼具体表现为征讨不义,以礼、仁、信为原则等;但以春秋中期为界,战争观念逐渐转变为提倡诡诈权变的“兵以诈立”。

这反映出A. 儒家思想受到挑战B. 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 兼并战争频繁发生D. 社会习俗发生异变【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以来军礼的破坏体现了“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说明当时分封制遭到破坏,因此B选项正确;儒家思想是春秋晚期孔子创立的,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战争观念的变化,并未强调兼并战争的频发,也和社会习俗范畴不同,C、D选项错误。

故选B。

2.董仲舒为树立儒家之权威,曾建议对其他学派加以“灭”“绝”,但汉武帝并未实际推行,只是剥夺了其他学说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

就是在官场之中,武帝也重用了一批具有法家、黄老道家、阴阳家色彩的人物。

这说明汉武帝A. 顾忌新儒家,承天意施政B. 以“外儒内法”之术治国C. 兼用百家之学以粉饰统治D. 容许多元文化并存,统治开明【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汉武帝既给儒家以尊崇的地位,又给其他学派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汉武帝容许多元文化并存,实行开明统治政策,因此D选项正确;这并非是汉武帝顾忌新儒家,也无法体现对天意的顺承,A选项错误;B选项与重用阴阳家、道家等人物不符,排除;汉武帝兼用百家思想,并非只为粉饰统治,C选项错误。

故选D。

3.在宋代,蜜蜂产品是上贡朝廷的必需品,《宋史·地理志》中记载了大量关于蜂产品上贡的情况。

不仅是蜂蜜、蜜蜡,还有蜂子也在其中。

除了蜂业大省陕西、山西、甘肃,其他各地也都要上贡一定数量的蜂产品。

这主要反映了宋代A. 蜂业商品化程度最高B. 下层民众负担较为沉重C. 商业出现革命性剧变D. 国家经济发展趋于均衡【答案】B【解析】据材料“宋代,蜜蜂产品是上贡朝廷的必需品……陕西、山西、甘肃,其他各地也都要上贡一定数量的蜂产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蜜蜂产品上贡朝廷不能说明蜂业商品化,故A项错误;各省都要上贡一定数量的蜂产品,说明下层民众负担较为沉重,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商业出现革命性剧变,故C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国家经济发展趋于均衡,故D 项错误。

山东济南市2020年高三历史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1)

山东济南市2020年高三历史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1)

济南市2020年高三历史质量监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2.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

”上述现象说明宋代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3.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4.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

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

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5.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

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日趋加剧的民族矛盾B.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C.愈加沉重的封建剥削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6.下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

此画旨在说明A.清末新政有利于女性摆脱封建桎梏B.自由平等观念逐渐为大众普遍接受C.维新变法推动了女性社会地位提高D.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传统审美标准7.下图为1919年日本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2月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2月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商君主依据当时的“天命说”,宣称自己得天命。

而周人认为天命需要德行来相配,天对于任何部族都是公平的;周朝建立后,周公又提出周的先祖们长期得到天的信任,因而能配命于天。

这反映出()A.早期政治中神权与王权逐步分离B.传统学说维持政权合法性的功能强化C.周朝继承了商代的中央政治体制D.宗法制确保了周朝王权继承的稳定性2.下表()A.注重农业精耕细作B.农业成就最为突出C.重视农业生产发展D.农业工具不断更新3.下图为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状况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A.北方经济严重衰退B.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不大C.经济重心变化趋势D.南方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4.1983 年湖北江陵出土了汉初竹简《二年律令》,其中《户律》详细地规定了要通过“自占”(申报)与“案比”(复查)的方式对当时的人口进行编户造籍,并规定了严惩“自占”时的假报、虚报行为。

汉初政府这一规定()A.标志古代户籍管理开始B.强化国家机器统治基础C.在于严厉限制土地兼并D.旨在打击地方豪强大户5.(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

外名南伐广其实迁也。

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

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包括①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②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③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④南伐和迁都都有一定阻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6.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11国宣战,宣战诏书下至地方时,邮政大臣盛怀宣下令各地电信局将诏书扣押,并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命令。

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闻此讯,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这反映了A.清廷政治腐败导致众叛亲离B.侵略者与地方督抚相互勾结。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2019.11 本试卷共8页,28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I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2.家谱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

先秦有《周官》、《世本》流传;秦汉后,相继出现《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魏晋南北朝时,家谱成为世族间婚姻和仕宦主要依据,发展迅速。

这种变化反映了A.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D.宗法理念服务于政治统治3.孔子讲“仁者爱人”,孟子宣扬“重义轻利、舍生为义”,苟子强调“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这表明先秦儒学旨在A.主张强化仁义道德B.要求规范社会秩序C.呼吁缓和诸侯纷争D.意图强化中央集权4.董仲舒改造后的儒术包含“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爱在人,谓之仁;义在我,谓之义”等思想,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A.强调“天人感应”B.背离了先秦儒学伦理C.融合了多家学派思想D.提倡“三教合为一”5.桑弘羊主张“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北宋庆历新政的主政者范仲淹将山海之货看做富国的两大源泉之一,王夫之认为“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山东省2020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C卷

山东省2020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C卷

山东省2020年高考历史二模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0分) (共11题;共44分)1. (4分) (2017高二下·成都期末) 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

”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

据此可知,“差序格局”()A . 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B . 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C . 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D . 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2. (4分)有位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

”请问“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的,最可能是那一家的想法A . 墨家B . 纵横家C . 法家D . 农家3. (4分) (2018高一上·浙江月考)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从宋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 . 中央集权的加强B . 君臣座位的变化C . 丞相地位的下滑D . 君主专制的强化4. (4分)据《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记载,鸦片战争后“自华人竞尚洋布,不特银钱流入外洋,即凡种棉织布纺纱之处,男女废工,民间骤少此一种进款,不免日渐贫乏。

”材料现象说明()A . 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入超B . 传统自然经济走向了解体C . 银贵钱贱加剧了农民贫困D . 洋货已完全占据中国市场5. (4分)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沿海企业大批内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 军阀割据混战B . 国民党发动内战C . 日本全面侵华D . 国家的发展战略6. (4分) (2017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1918鲁迅在杂文中说:“我有一位朋友说得好:‘要我们保存国粹,也须国粹能保存我们。

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针对性训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针对性训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24.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

这些规定A.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25.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形成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26.有学者对“忠”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为22.71%。

这反映出A.伦理教化逐步加强B.专制主义日益强化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27.明代熊人霖《南荣集》曾载闽浙一带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颇有资本者,披寮蓬以待菁民之至,给所执之种,作为锄植而征其租,菁民者,汀、上杭之贫民,每年数百为群,赤手至各邑,依寮主为活,而受其值。

这反映了当时A.经济作物大量入市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雇佣关系开始出现D.农业生产关系调整28.从1861年开始,英国人赫德执掌大清海关48年之久,下表为其在职期间海关征税金额表,据此可知A.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B.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C.对外贸易逆差持续扩大D.政府无力维护关税主权29.汪敬虞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的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1246.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20余年的总数,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

这主要得益于A.清政府主导大力推动工业化B.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C.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高涨30. 1943年12月4日,国民政府颁布的《国民义务劳动法》明确规定,中华民国男子年满18至50岁,依法之规定服义务劳动,义务劳动的内容包括:筑路、水利、自卫、地方造产等。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四)历史答案(PDF版)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四)历史答案(PDF版)
3+,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材料信息奇异不中不西日趋紧小仍风行一时反映了
全国!""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参考答案第! 页共#页$"%&'()历史六*
当时服装走向展现个性的趋势而且女性服装注重表现曲线之美这都是生活观念开放的体


渡故 /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保证公私合营企业的稳定而不是私营企业排除 -
项增强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是此政策的结果而不是目的排除 .项材料中的措施是和平赎
买政策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实施的原因排除 ,项
!"+/本题考查现代外交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拒绝与美国建立贸易机构的原因是在华盛
评价-一定程度上制约君主施行暴政"有利于君臣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制约君权 的思想是为维护君主专制服务的"多数情况下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分, +$,背景-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日俄战争俄国的失败引起人们的反 思#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分,
趋势-批判专制主义理论思潮更为猛烈&彻底#批判专制主义理论思潮的基础逐渐扩大! +$分, !3++!,演变特点-由直接军事冲突到双方均保持相对克制!+$分,
2+/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火柴是人们广泛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在火柴盒上宣传民主共和思 想反映出当时民主共和观念得到广泛传播故 / 项正确火花图案无法说明当时民主政治 制度的成熟与否且事实上也没有成熟排除 - 项火花上书写共和不能说明民众都拥护共 和制度排除 . 项此火花反映的时空信息无法判断是在帝制复辟前还是在复辟后排除 ,项
历史试题四参考答案
!+.本题考查西汉时期铁器的发展材料信息显示西汉时期铁器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生活 上也被使用这说明西汉时期冶铁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高故 .项正确铁器工具被用于社 会生活不意味着其生产有生活化趋势排除 - 项材料中没有显示政府对铁器普及重视的信 息也没有显示社会对铁器要求提高的信息故排除 ,/两项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中名校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中名校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中名校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历史学家吕思勉指出:“天子之于诸侯,诸侯之于大夫,犹大宗之于小宗也。

此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一以贯之也。

”材料表明分封制与宗法制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构建了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D.保证了家与国间的良性互动2.祖国医学源远流长。

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的医学著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神农本草经》3.有学者认为,明清山西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捐输助饷;购置土地;转化为高利贷资本;窖藏;作为宗族活动和封建慈善事业开支;奢侈消费。

这导致A.商业资本大量转化为产业资本B.晋商成为当时实力最雄厚商帮C.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D.新型生产关系发展缓慢而滞后4.清初,先是言官本章“是与不是必须封进听旨定夺”,阁臣不得过问。

之后又以“陈奏本章,照故明例,殊觉迟误”为借口,规定:“今后部院一切疏章,可即速奏候旨遵行”,部分恢复了关外奏议不经票拟的传统。

这表明当时内阁A.成为承旨办事的执行机构B.票拟权受到了严格的限制C.提高了中央机构办事效率D.使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强化5.在尼克松政府表示希望同中国对话并采取改善关系的措施后,毛泽东随即公开表示:“如果尼克松访华,他高兴同他谈,不论作为旅游者,还是作为总统都行。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11.14世纪,英国约克郡一名丝绸商因拒绝行会检查官检查自己的秤砣,遂被行会到市长处控告其违反行会章程。尽管该商人申辩自己是无辜的,12名陪审员仍然认定其有罪,随后市长、市议员和市政官便对该商人进行罚款处理。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城市 司法权由行会掌控B.城市治理出现近代化趋向
C.行会阻碍了城市商业的发展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3.如表为东汉至魏晋时期的户口数表(据当时官府户籍统计所得约数)影响其中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时间
户数
口数
东汉
157年
10677960
56486856

263年
663423
1466423
4432881
7672881

263年
280000
940000

280年
5230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30000.0
西晋
280年
5.明太祖曾在宫门前铸了一块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明代仍出现了王振、刘瑾、魏忠贤等“权阉”;清朝设立了专门管理皇帝生活起居的机构——内务府,由专门官员执掌,终清一代宦官们“毋得任事”。这反映出( )
A.官僚制度的渐趋完善B.中枢权力机构异化
C.专制制度进一步发展D.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7.有史学家认为中国近代史上某一历史事件“体现了民族正义性和顽强的民族精神,同时又是恢复自然经济和维护传统文化秩序的保守心理的反映”,“从爱国主义出发而希望回到中世纪”。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义和团运动。根据材料“体现了民族正义性和顽强的民族精神,同时又是恢复自然经济和维护传统文化秩序的保守心理的反映,......从爱国主义出发而希望回到中世纪”可知,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爱国农民运动,体现了民族正义性和顽强的民族精神,但又存在着盲目排外的倾向,具有深厚的宗教迷信色彩,具有落后性,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与材料表述不符,排除A项;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排除B项;辛亥革命是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山东省市级联考2020届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

山东省市级联考2020届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PDF版含答案

B. 统治者积极推行封建化政策
C. 汉族生活习俗在北方各民族中推广
D. 少数民族普遍推行农耕生产
6. 下图是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状况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我国古代
A. 北方经济严重衰退
B. 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不大
C. 经济重心变化趋势
D. 南方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7. 宋话本《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载:“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
命,可以取消或者合并多余的机构和辞退闲置的官员。 这说明
A. 清廷在内忧外患的危机中抱残守缺
B. 维新变法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 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导致失败
D. 适度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仍在继续
14.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入近代国家转
型与民族关系构建层面。 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
的状况导致国民政府
年份
战争开支
收入
1937
1167
870
1941
10933
2024
1945
1268031
216519
A. 由积极抗战转变为消极抗战
B. 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C. 谋求关税自主以增加财政收入
D. 与美国签订《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18. 1949 年,在讨论《共同纲领》草稿时,有一位代表提出应该把“实现社会主义”写进
社会主义试验。 ”此言论
A. 表明学习苏联成为了世界潮流
B. 肯定“五年计划”试验的价值
C. 揭示了计划经济适合人类全体
D. 摒弃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第 5 页(共 8 页)
29.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发生了重大变化。 看下面统计图,这种变化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二历史试题附详解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二历史试题附详解

山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二)本试卷共20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

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初年,一些封国地处边远,极度落后,如齐国封地营丘(今山东临淄),“少五谷而人民寡”;而到春秋初期则出现了“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的繁荣景象。

齐国的变化说明分封A.加强了地方割据倾向B.增强了国家认同感C.冲击了宗法等级观念D.有助于边地的开发2.下表所示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所列汉元帝时期中央政府的官员出身相关情况。

此表作为史料可直接用于研究汉代A.儒家学说的政治影响B.人才选拔的具体标准C.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D.官员队伍的优化程度3.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实行广东“一口通商”后,“肩货往来于南风岭者,不下十万人”,出现了“商贾如云,货物如雨”的景象。

这客观上反映出A.政府重视外贸发展B.国内外贸需求旺盛C.社会崇商之风盛行D.国内市场接近饱和4.1894年9月,清政府电告台湾巡抚:“遇有他国商船装运米粮接济倭人,经过台湾洋面,即行截留,勿任偷渡。

”由此可知,当时A.清政府拥有强大的制海权B.对外政策服从于战争需要C.清政府急于扭转战争局面D.列强支持日本对中国作战5.光绪年间,北京城中出现了专门裁剪西式服装的“洋裁缝”,而“狭袖蜂腰”式的女性服饰也日益风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