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反思+王春玲
谈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反思
谈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反思作者:耿泉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09期【摘要】历史教学课后反思是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教学课后反思可以针砭自己的教学得失,为以后教学提供更加缜密的教学设计。
教师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历史教学课后反思:一是通过学生进行课后反思;二是通过教师自己进行课后反思;三是通过其他教师听评课进行课后反思;四是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文章进行课后反思。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后反思【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25-01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以及授课后的效果等进行的细致的分析。
这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评判自己教学整个过程的得失和教学能力。
世界著名学者波斯纳得出了教师成长规律:“经验+反思=成长”。
也就是说,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在我多年初中历史教学中,我深深感到历史教学更加需要教学反思。
初中生如何能积极和主动学习历史,教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认真的反思。
以前有些历史教师和学生大多都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背诵记忆,所以教师就采取了讲解、整理概括为主。
学生记笔记,课下死记硬背,学生觉得历史课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好。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大大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
现在的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渠道很广泛,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很多,比如:小说、电视剧等,但是,有些反映历史的电影、电视剧是经过改编加工的,和历史课本中反映的史实有出入,教师要在授课时对这方面有了解,授课时提示学生,以减少不必要的课后反思内容。
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历史知识,需要教师为他们加以甄别,去伪存真。
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具有很强的的记忆能力。
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思维也比较敏捷,这些特质要求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重要认真备课,对课堂教学设计要细致,课后反思要及时、认真。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反思引言本文旨在对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研究效果。
教学目标在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中,我设定了以下几个主要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献解读能力;3.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研究动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PPT等,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组织小组讨论和小组作业;3.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提问引导思考;4. 运用案例教学法,将历史事件与学生生活、社会现象相联系。
教学效果经过这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观察到以下几点教学效果:1. 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明显增加,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所提升,能够进行简单的文献解读和历史推理;3. 学生的研究动力较高,对历史课堂表现积极参与;4. 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有所增强,小组讨论和合作作业的效果良好。
反思和改进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我在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中也面临了一些挑战:1. 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更多的启发和引导;2. 教学内容的设计有时过于关注历史事件本身,需要更好地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背景相结合;3. 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比较被动,需要进一步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
针对上述问题,我打算在下学期的教学中进行以下改进:1. 设计更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案例和题材,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知;2.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研究动力;3. 寻求更多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表达。
总结通过这一学期的历史教学实践,我对教学目标、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并提出了下学期的改进方案。
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和改进,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果和综合素养发展。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思考和总结的过程。
通过对教学反思的深入分析和评估,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七年级历史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本次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理解能力较弱,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
然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导致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困难。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讲解和讨论的教学方法,但是讲解过程过于单一,缺乏互动和参与。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积极思考和表达。
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的方式在本次教学中,教师采用了简单的口头提问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然而,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教师应该引入更多的评价手段,如小组合作学习、个人作业和课堂练习等,以便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
五、教学环境的营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但是,在本次教学中,教师未能充分营造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一、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前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应该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将抽象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案例和故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范文
本人非常高兴地回忆起我七年级历史教学的经历。
这段时间里,我经受了许多挑战和与不同学生相处的经历。
现在是时候进行一次反思了,来看看哪些方面可以改进,哪些方面需要保持。
教学目标和计划我相信教学计划和目标是任何成功教学的基础。
在课程计划上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水平,以便在学习过程中为他们提供最佳的支持和指导。
然而,在教学历史时,我意识到我可能没有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当我开始教授七年级的历史时,我只是按照以前的教学计划和材料,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学习能力水平。
我很快意识到这样的方法是错误的,因为我的学生的反应很糟糕。
我重新审视了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我提高了我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理解并内化新知识。
我还在提升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方面做了更多的努力,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投入感。
这些调整后,我感觉我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是我关注的另一个重点。
我一直认为这是确保学生参与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的七年级历史课堂上,我发现我的课堂互动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水平,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太积极。
我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在这方面,我认为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我试图引导学生思考,建立互动的学习环境,并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发言机会。
我还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图像、视频、幻灯片、音频等,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学生们开始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他们的表现也更加出色。
教学反思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教师不断提升和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我的历史课堂旅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和质量。
我认为,不断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不断调整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更快乐的学习。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背景和目标本文旨在反思七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过程,并提出改进建议。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其中包括教师讲解、小组合作、讨论和辩论等。
教师讲解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小组合作则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讨论和辩论则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师讲解环节的时间有时过长,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过分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参与。
建议在讲解环节加入互动元素,例如提问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其次,小组合作环节存在一些协作和组织方面的问题。
有些小组成员可能在合作中表现得较为被动,而有些小组则过于依赖某一位成员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促进小组合作,我们可以引入明确的任务分工和时间限制,以确保每个组员都能积极参与。
最后,讨论和辩论环节的质量需要提升。
有时候学生的观点表达不清晰,争论过于平淡。
为了改善这一点,我们可以事先安排辩论议题,鼓励学生提前做准备,并提供一些指导性问题,以激发更深入的讨论。
改进建议基于以上反思,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增加互动元素:在教师讲解环节引入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
2.小组合作优化: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限制,确保每个组员都积极参与合作。
3.提升讨论和辩论质量:事先安排辩论议题,提供指导性问题,激发深入讨论。
总结通过反思和改进,我们期望能够提升七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效果。
尽管有改进空间,但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逐渐增加,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以提供更有效的历史教育。
【免费下载】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庆城县高楼初中贺军鹏初中生所学科目多,学生课业负担重,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再加上历史知识繁而杂、时间跨度大、范围广,是造成中考历史学科优秀率低的主要原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中使学生轻松、愉快、高效的学好历史这门课程,在这几年的历史教学中,有这么几点心得体会,现总结归纳如下几点:一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备课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讲的是教师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在备课上花功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质量。
就同一个教师而言,进行公开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比平时好,原因不是说教学能力强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多了,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
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
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一遍一遍处理教材,确定教学方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就必将得到提高。
教师的备课过程同时是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作为教师,都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但这只是教好课的可能条件,如果不去备课,这些可能条件就不能形成实际教学能力。
对此,在中学历史七、八年级的教学中,我认真研读教材,着重分析课程重难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广泛查找课外资料充实课内知识,积极寻找课与课间、单元与单元间、七年级与八年级间的关系,是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当然,备课这是一个大课题,如何备好、备全面,这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的“三须”课堂教学是课前备课的第二阶段,是教学目标的真正落实阶段,这一阶段的好坏决定了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重点必须精讲,深入浅出我们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学的特点,但是他们的认知、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那么如何使知识点杂多、时间跨度大、范围广的历史教学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这成为前线工作者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1历史这一学科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科学、文学等等。
所以对这一学科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尤其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历史这一门课程他们既陌生又熟悉。
在小学阶段对于历史知识也了解了一些。
面对这些初一的学生,历史这一门课程我们老师应该怎么教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对此在这里提出一些我的浅见。
初一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希望有较多的民主。
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民主,并逐渐滋生叛逆心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希望独立、自由,有自己的空间,有些事情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再加上他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与新的老师和同学接触,这需要一段适应期。
而且许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不喜欢上历史课,所以这门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
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呢?(1)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讲课方式。
例如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这一节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包括先秦时期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
因此我认为这一节课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一方面去收集相关的资料。
然后在课堂上由小组的代表给大家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内容。
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所创造的辉煌文明。
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知识的掌握。
又如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这一节的重点内容就是汉武帝对汉朝的统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给大家看一些电视剧《汉武大帝》的片段,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1(约1156字)“兴趣的最好的老师”,有效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历史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和较为稳定的学习情感。
本课在导入新课时就有意识的设置两个小活动:猜谜语、班级小调查,让学生饶有兴趣的了解了鲜卑族,同时又激起学生学习孝文帝改革欲望。
一开始就让学生在轻松自然气氛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民族融合”这一概念,在初中历史中是第一次提到,学生已有知识中缺乏对民族融合的认识。
本课就通过四帧图片让学生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知道“胡人汉服”、“汉人胡食”这些现象,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化。
迁都洛阳,是本课主要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孝文帝迁都的原因,以及在迁都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本课精心设计一个历史短剧《孝文帝迁都》,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再现历史生活场景,加深学生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视野。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是本课最主要的内容,如何凸现出来,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改革的措施学生很容易从课本中找出来,如果照本宣科讲解,然后让学生去背一背,难以获得具体的认知,也增加学生负担。
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科学记忆,本课先开展一个活动:缩句游戏,让学生把每项措施浓缩为三个字。
通过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尝试的热情,同时使学生能在轻松气氛中掌握孝文帝的改革具体内容。
历史短剧表演:《一个北魏官员的一天》,颇具新意,让学生再次穿越时空隧道,再现历史场景,体验作为生活习性日久的北魏官员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怎么看待这些改革措施。
把学生放置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体验人物的情感,认识到当时改革会遇到一定阻力。
最终了解了历史、感悟历史。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历史教学重要任务之一。
本课又设计“你我之见”:评价孝文帝是千古罪人,还是少数民族改革家。
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让学生思维在课堂上进行碰撞交流。
通过讨论,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价能力,也培养学生客观看待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2024年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2024年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该如何进行才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是每位初中历史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我这两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去年教的初一,今年又教了一届初一。
由于是第二次教初一,所以我在初一的教学方面有所体会、有所反思。
初一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介绍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成就。
在第一年的教学中,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后,我先请几位学生来归纳、概括各派的观点和著作,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以时间为经、学派为纬对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著作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分类。
当时学生大多能按我的要求完成以上教学活动,因此,我当时觉得这种教学方法还是不错的。
今年我又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结果碰到了问题。
当我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时,就有不少学生没有看书而是在说话。
我很生气,并批评了那些没有认真阅读教材的学生。
虽然这堂课最终也上下去了,但我总觉得挺别扭的。
下课后,我一直在思考这节课卡在那儿,应如何改进。
经过一番学情调查,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因为所学的内容离学生太久远。
因此,对学生来说,缺乏亲切感,也就不能够吸影学生的注意力。
晚上,我又重新进行备课。
怎样才能将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老子等人与现实联系起来了?用什麽作媒介才能让学生对孔子、老子等人感兴趣呢?我苦思冥想——终于,我想到了:现代人特别是名人都有名片,可以用学生十分熟悉的名片作为媒介,拉近孔子、老子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两千多年前的的`古人产生兴趣,进而自觉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第二天,在另一个班上这课时,我改变了方法。
一上课,我就宣布:今天我们将进行一场模仿秀,给孔子、老子等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各自制作一张名片,并模仿他们作自我介绍,比一比看谁模仿得最像。
学生们一听来了兴趣。
接着我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模仿一位人物,并要求学生在先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最新】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1本课的成功之处:1.设计思路较清晰。
表现在:一、把课本知识高度整合;二、针对主要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三、设计知识结构图对知识进行整合、提炼。
2.目标意识很强。
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展开。
3.非常重视直观教学。
大量历史图片的运用加强了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的疆域对比、长城等图片的运用等。
4.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自主学习环节、合作探究环节等等。
5.试题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
如合作探究中两个假如的提出针对学习的难点,有很强的针对性,回答的方面很广,也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6.形式灵活。
如对知识的温习、加深理解用奏折的方式;对知识的归纳总结用写颁奖词和知识构建的方式等。
7.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
几点不足:1.学法指导上可再全面一些。
如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把自学内容、方法和时间都给学生提示一下,学生自主学完后,再留出几分钟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把疑问提出来。
再如学习方法上可以用数字归纳法、谐音归纳法等多种方法,像秦灭六国的顺序,可以谐音为含(韩)着(赵)委(魏)屈(楚)咽(燕)气(齐)。
2.评价方式要多样。
除了老师的及时评价外还应让学生评价。
3.板书设计不应欠缺。
板书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应省略。
4.课件可以进一步精简,教材中有的图片和材料可以不用幻灯片展示。
如郭沫若评价焚书坑儒的那段话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即可。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2(一)这节课下来我觉得做的较好的地方是:1、灵活处理教材、灵活处理课堂、尽可能引导学生提出些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本来准备4分钟完成的自主学习部分,就用了12分钟,打乱了预计的安排,好在及时做了调整,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秦暴政方面的具体表现略讲一下,从而为后面的步骤顺利实施赢回了时间。
2、历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比如讲解徭役的问题,比如引导学生理解鸿门宴的寓意问题。
在讲鸿门宴问题,通过学生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典故的寓意,并进一步和学生的自我保护联系起来,起到较好的学以致用的作用。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教学反思(精选27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教学反思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教学反思(精选27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
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教学反思篇1很长时间以来,历史教学中就存在学生学习兴趣性的问题,事实上是我们被旧的教学模式所束缚,不敢创新,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大胆开拓,没有认识要使学生能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关键就是要让他们有对学习的兴趣,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无疑于使学生在成长中先行失败。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可以产生高度的注意力和较为稳定的学习情感,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作为老师爱学生天经地义,特别是爱好学生一点不难,但要爱学困生,与你顶撞,又不会尊重同学老师的学生,我们就要有耐心,要下一番功夫了。
老师要对不同的学生选好切入口,如:了解他们的家庭,关心他们的学校生活,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尊重他们,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这样他们就会慢慢与老师亲近,愿意与老师交流。
要提高历史成绩,除了让孩子们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外,还应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
前一时期从课堂教学看,我有意强化课堂情景化,趣味化,以调动学生兴趣,注重对基础的分析与讲解,学生有了一定的兴趣,但历史学科注重以考定教,强化知识点的识记及练习,由于识记、巩固复习、督促不到位,导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
加之学生不会合理的安排时间,历史课余一般不会复习历史,针对此,我又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督导,重视落实检查;同时,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向课堂要质量。
历史知识积累,仅限于每周的三节历史课是远远不够的,历史试卷要拿高分,必须要对教材有足够的掌握,要达到烂熟于胸的程度,因此要教会学生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做到多看、多读、多背。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总结与思考
研究关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总结与思考岳春玲摘要:素质教育是以21世纪培养人才需要为目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知识上和能力上的教育。
实践证明,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学校教育。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因此,要想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有必要探讨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经验总结侧重历史的实效性,通过引入更多的历史事例来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经验总结;实效一、历史教学感悟历史教学是很枯燥的,学生们往往会抱怨,“为什么要学习历史?那么枯燥无味的课堂真的让人喜欢不起来。
”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历史对于我们来说是经历是过往,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古人云:“学史可以使人明智”,学习历史对于学生的求学生涯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二、历史教学经验总结历史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特点。
我们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根据中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采取了指导性的双向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历史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并且强调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历史教学观",使有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一)教学观念转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师观念的转变。
历史教师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是:历史教学不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是言语技能的教学。
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历史教师过分强调历史知识的教学,不注重对历史的分析。
这次中学历史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然而传统应试教育的“余威”仍在。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是应该懂得如何在这两点找到一个平衡点。
值得高兴的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适时的进行了调整,考试部门明确规定将降低语法试题的难度,减少知识性的客观题,重点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在言语运用中学习语言。
强调学习历史的实效性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去学习历史。
2023年初中历史个人教学反思(精选6篇)
2023年初中历史个人教学反思(精选6篇)初中历史个人教学反思1写在前面:我是一名一般的初中历史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只有两年的时间。
从盲目的学习仿照,到现在有目的的自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实在是一门缺憾的艺术。
虽然课前我仔细打算,课上严密组织,但总会在课后感到不是非常满足,总会有或大或小的缺憾存在。
因此,作为老师,要不断钻研,不断学习。
要使我们的教学在老师不断完善自我的基础上走向完备。
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掀起了一股改革、学习大潮。
其实我认为无论是学习杜郎口模式还是学习洋思模式,这不是问题的关键。
关键是我们作为历史老师要弄明白,我们改什么?我们要改的是我们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大体可以分成两种:第一、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
学生可以用黑色的眼睛,发觉彩色的历史。
这种探究式,分成学生自主探究和老师指导探究两种。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性,学生不行能在生活中通过现象来学史,学生具备的历史学问也有限,所以前种方式在历史教学中极少运用。
我们提倡运用的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其次、接受式课堂教学方式。
老师把系统、精确的历史学问用肯定方式传达给学生。
这种接受式,也分成两种方式。
一是学生被动接受式,这是一种以老师讲解并描述为主的课堂模式,也是传统教学中常用的模式,现在教学设施先进了,可以结合多媒体上课。
虽然教学效果可能不错,但不利于学生“发觉”,不利于学生形成思辨实力,更不利于学生表达实力的培育,不能培育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二是学生主动接受式。
这是我喜爱的方式之一。
我现在采纳的是学生主动接受式和老师指导探究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简称自主探究式。
我的自主探究式课堂分成五个环节:导入新课、自主学习、点拨探究、学问梳理、同步达标练习。
这种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课堂,老师只是一个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
我们在“老师的表现机会很少”的状况下,应当如何做呢?我认为历史老师应当做好以下几件事。
2023初一历史上册教学反思
2023初一历史上册教学反思2023初一历史上册教学反思1今天,初中教学正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不断进行着教育改革的尝试,那么,大胆解放思想,突破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健全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以培养个体自学与创新能力为宗旨的历史教学模式,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初一历史教学主要讲述是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时间间隔长,学生了解不多,尤其是其中中一些古文材料,初一学生的能力看不懂,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教师“一言堂”,这其中古人的思想问题的教学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讲深了学生不易理解,讲浅了学生没有掌握。
所以在教学思想问题时更需要教师灵活应用教材,结合背景材料,最好能应用计算机课件,积极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
我发现造成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机会,学生的学习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励;(2)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少悬念和情景,没有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让他们进行分析与探究;(3)不能灵活使用教材,缺乏培养学生自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学设计;(4)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现不够。
作为教育者应该掌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动向,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大时,尤其是心理感到有负担,受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
相反,热烈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思维活动也会处于最佳状态,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将得到极为充分的激发。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对所教、所学的知识都会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这一状态的有效手段。
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_4
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1因为考虑到学生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比较熟悉,随便一个学生都能说出一二个三国时期的人物或者故事、成语,学生学起来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力度会比较大,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特点。
授课时,我遵循的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原则,设计了讲故事、小组讨论、分组比赛复述故事。
上完课之后,我体会到有以下几点值得改进:(1)由于时间比较紧,备课不够充分,因此对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没有进行进行太多的展开介绍,只是一带而过。
对于《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和故事,应该引导学生多讲,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的力度,调动学生的气氛。
(2)在学生讨论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更深入些。
(3)最后在课堂小结时,不应该帮学生归纳,而应该让学生作一个总结性归纳,让他们谈谈通过学习这一课,可以学到什么,有何启发,以进一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很多我关于教学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对新课标的认识的不足,以后我肯定会更加的努力研究教学,争取进步,弥补不足。
反思让我看到自己的优点,有了进步的信心,但也看到了自己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方向。
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2上完《秦王扫六合》一课,细细反思,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而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完成了教学目标。
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为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我打破了教材编写的顺序,将教学内容设计为秦完成统一和巩固、维护统一两大内容,在处理第二项内容时,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来归纳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这样做,不仅线索清晰,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创新问题设计上有突破,能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共鸣。
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发表时间:2014-03-10T16:47:23.10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1月总第109期供稿作者:王春玲[导读]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
◆王春玲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中学138000摘要: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创设情境的能力。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比如通过教育学生、教师自己本身进行反思,通过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等进行反思。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
”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历史教学的乐趣。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
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
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
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
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的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2022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_1
关于这节课我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状况,仔细地设计教案,组织教学,从课堂效果来看,基本实现了预期的效果,本节课主要有两点亮点:一、设计情景,在情景中提出问题选择一些与生活阅历有关的情景来呈...
关于这节课我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状况,仔细地设计教案,组织教学,从课堂效果来看,基本实现了预期的效果,本节课主要有两点亮点:
历史课原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万不行就课本学问照本宣科。“用故事激趣导入”这是历史课的一大特色,如学习《秦王扫六合》一课,老师可以先讲讲“荆柯刺秦王的故事”,既而提问“荆柯应不应当刺杀秦始皇呢?秦始皇在历史上究竟有何作用?”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兴致极高,会迫不及待地啃起书本。整节课,学生都会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老师只要稍加点拨,本课的重点——秦始皇巩固国家的措施就会很自然地驾驭了。假如一起先就让学生看书找重点内容,会让本就枯燥的历史课堂更显得索然无味。
1.本课的设计线索脉络清楚,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教材内容分解成三部分:一、草原帝国的兴起。二、草原帝国与西汉王朝的和战。三、草原帝国的消逝。以匈奴政权的兴起、发展、消亡为主线串起全文。以汉匈的“战—和—战”为中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学过程宏观设置合理,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第一环节约三分钟。其次环节约三十五分钟,其中一、草原帝国的兴起约非常钟。二、草原帝国与西汉王朝的和战约二非常钟。三、草原帝国的消逝约五分钟。第三环节约两分钟。第四环节约五分钟。
二是缺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比如说课前如何预习、上课时怎样做笔记等。初一阶段是培育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老师必需教会他们驾驭科学高效长久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我在课上没有完全落实教会学生勤做笔记和巧做笔记的任务并且缺乏讲练结合,这就造成学生对学问点的驾驭程度比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王春玲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中学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主要通过教育学生、教师自己本身进行反思、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
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
面对生龙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实施以前人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
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
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
教
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
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
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
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
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
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
这又给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长期以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历史这门学科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
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
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
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
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
思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
这一点与我们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
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
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
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时,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讨
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二、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三、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请一些专家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四、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来进行教学反思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老师。
经常阅读中外教育专著和优秀的教学案例,从中吸取营养并经常与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对比,不断反思,使自己不断提高。
在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从未间断过写教学反思,我的课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成为了他们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
参考文献
1.教师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
2.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张文质,刘永席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