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均线(MA)
移动平均线(MA)图解分析

2、均线的选择可以自行组合,也可以是10日 20 日 30日 60日均线的组合
3、箭头所指处为死亡交叉,此部分面积越小,跌幅越大,若是几条均线粘合在一点,
出现死亡交叉点,则跌幅更为惊人。 A
9
• 在下跌行情中,短期、中期、长期移动平均 线自上而下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动,
称为空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下跌,如图
所示。
长期MA 中期MA
A 短期MA
10
箭头所指处,几条均线呈死亡交、又向下发散、空头排列, 因此后势跌幅惊人,短短3个月股价跌去超过50元
A
11
MA均线与K线的结合应用:
A
12
A
13
A
14
A
15
A
16
A
17
A
18
均线在底部粘合 向上发散几次,横盘长长的一段, 但所谓“横有多长,坚有多长”,之后的发力令人吃惊
A
8
死亡交叉图形
10日 20日 30日
5日 10日 20日
短期均线下穿中期均线形成的交 叉、中期均线再下穿长期均线形 成的交叉,顶部出现的三角形均 为死亡交叉,预示股价将下跌。
1、当几条均线出现如上图形时,称死亡交叉图形——卖入时机,后市看跌
箭头所指处,几条均线呈黄金交叉,且几乎粘合成 黄金交叉点,因此后势涨幅惊人。
A
4
• 在上升行情进入稳定期, 短期、中期、长期移 动平均线从下而上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动, 称为多头排列,如图所示。
短期MA
中期MA 长期MA
A
5
均线交叉、粘合
A
均线向上发散、多头排列
6
A
7
股价从长三角平原到了青藏高原
实验3移动平均线MA

⑷股价在平均线下方突然加速下跌,远离移动平 均线,为买进时机,股价不久将重回平均线附 近。 ⑸移动平均线从上升开始走平,股价从平均线上 方向下突破平均线时,为卖出信号。股价在移 动平均线之上,显示价格已经相当高,且移动 平均线和股价之间的距离很大,那么,意味着 价格可能太高,有回跌的可能。
⑹移动平均线处于下降趋势,股价在下跌过程中 曾一度上涨到移动平均线附近,但很快又再度 下跌,是卖出信号。一般来说,在股市的下降 过程中,常会出现几次这种卖出信号,这是下 降趋势中的价格反弹,是一种短期现象。 ⑺移动平均线缓慢下降,股价虽然一度上升,但 刚突破移动平均线就开始逆转回到移动平均线 之下,是卖出信号。 ⑻股价在平均线上方突然暴涨,向上远离平均线 为卖出时机,因为近期购买者均有利可图,随 时可能获利回吐,股价不久将下跌回到平均线 附近。
• 常用各种均线的优缺点: • 3天线:最短,最贴近市场,但起伏大,极不规 则,震荡行情时有扭曲现象; • 5天线:紧跟趋势,但变动幅度较大,可与周K线 相互印证; • 10天线:使用广泛,能较好地反映股价短期趋势, 可作为短线进出依据; • 20天线:已经能反映股价趋势,采用也较普遍, 可与月线比较,也有用18、22天线的。 • 60天线:可解释中期股价变动趋势; • 120天线:波幅较平缓,敏感度较高,转折点较 明显,采用较多,还可与半年报结合; • 250天线:年线,牛熊分界线; • 250天以上样本太大,失去意义,有效性降低。
换参数也可达到过滤的目的
(二)两条移动平均线
由于单条移动平均线使用时假信号太多,为了 提高移动平均线方法的效果和可信度,分析者 常常选择两条或三条移动平均线,将其组合起 来使用。效果较好的是双移动平均法,即以较 长期的移动平均线来识别趋势,以较短期的移 动平均线来选择时机。 ⑴“双线交叉法”。当短期移动平均线由下往 上交叉长期移动平均线时,是买入信号。反之, 当短期移动平均线由上往下穿越长期移动平均 线时,是卖出信号。
股票均线MA介绍

移动平均线指标(MA)一、移动平均线指标(MA)是将某一段时间的收盘价除以该周期所得到的平均价,再链接该平均线所得到的一条曲线。
MA指标包括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均线。
按时间长短分为短期均线,中期均线,长期均线。
短期包含5日和10日,中期包含20日,30日,60日,长期包含120日,又称半年线。
一、均线特点:(1)追踪趋势,重要作用(2)滞后性(3)稳定性(4)助涨助跌(5)支撑、阻力特性二、均线的金叉与死叉(1)金叉在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同时上涨的时候,短期均线自下而上穿过长期均线,形成金叉形态,买入时机出现。
(2)死叉当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同时下跌是,如果短期均线自上而下穿过长期均线,二者就形成死叉状态,卖出时机出现。
MA10和MA30,MA20和MA60,MA30和MA120相结合看。
三、均线的突破与跌破研究均线的突破第一,当股价向上突破30日线,同时成交量也持续放大,看涨信号强烈。
第二,股价突破均线后可能会有回抽,也可能没有,如果股价没有回抽,该形态就没有第二个买点第三,投资者在实际操作是可以参照其他周期的均线,例如60日均线,120日均线等,均线的周期越长,该形态就越可靠,但相应的买卖信号会比较滞后研究均线的跌,投资者应该把握以下两点第一,股价跌破均线后可能会有回抽,也可能没有,如果股价没有回抽,此时就没有第二个卖点第二,投资者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参照其他周期的均线,例如60日均线,120日均线。
均线周期越长,投资者踏空后市的风险越小,但相应的投资者在卖出时可能有了更大的跌幅。
四、均线的支撑与阻力1、均线的支撑在上涨过程中,如果股价下跌到达均线位置并没有跌破均线,而是见底反弹,就说明局限对股价形成了有效支撑,上涨行情还在。
注意:第一,有时股价可能会略微跌破均线,但只要跌破的幅度不深,而且股价马上就被拉升回到均线上方,可认为支撑位有效。
第二,股价在均线位置获得支撑的同时,如果成交量持续萎缩,则说明空方打压股价的力量并不强,此时该形态的看涨信号更加可靠。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MA)是最重要的指标,主要是以4条均线组成。
在日线上,分别设置20,30,60,120。
主要是以金叉的形式来确定买点,比较简单和传统,但简单有效均线共有10个买点,分别在不同的阶段和环境下构成的买点。
一、第一个买点:20叉30第1个叉点就是20叉30,也是比较重要的买点,也是交叉的第一个买点。
真正的金叉是方向一致,也就是20穿越30日,而30日同样也是多头趋势,至少肯定不能向下。
这是第一个买点。
以图为例要注意几点第1:乖离的问题所谓乖离,并不是乖乖的离开,而是股价和均线的距离!股价有向均线靠拢的特性,尤其是第一个买点,特别要注意。
所以当出现20叉30的时候,必须注意乖离。
如果交叉后股价是远离交叉点,这些股最好别买。
最好的就是在交叉附近的股票,这就乖离小。
第2个问题:排列也就是20,30多头第3:角度这个20日线,至少是大于30度角,这样攻击力才大。
这个重要程度都是按次序排的第4:力度问题就是金叉或金叉后放量,放量的标准:大于5日均量线最好1倍以上。
第5:速度就是金叉后的涨幅速度,大于3%以上。
二、第二个买点是20叉60这个不是特别重要的交叉点,往往是确认20叉30的信号。
以图为例三、第三买点:30叉60 这个比较重要,往往意味短中线走好的标志。
四.第4买点:20叉120这个不是特别重要,往往是确认30叉60的信号五、是30叉120这个也不是特别重要,主要是判断长期的六、最后一个交叉信号是:60叉120往往意味着中长期走好的趋势均线里还有4个买点第一个最简单:就是突破20日均线其要点是:20日走平,中大阳突破。
这往往是一波下跌后。
第一个买点,20日均线的作用,还在于界定止损。
比如20叉30直接以20日作为止损信号。
这个大家要记好,所有涨的股必定经历交叉,但交叉不一定涨,所以还是要弄好止损,20日线往往起到生命线的作用,所以特别重要。
第二:3线粘合形态以及它的衍生形态它的标准形态就是上图以4条均线的,3条作为参照的就是20,30,60标准形态是20依次交叉30,60,并且间距很小其中有衍生形态这是衍生形态。
ma移动平均线指标详解

ma移动平均线指标详解一、概念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简称MA)是通过计算某个时间段内的平均价格,来观察价格走势的指标。
它的主要作用是平滑价格波动,把价格的短期波动和噪音过滤掉,更好地反映出价格的长期趋势。
二、计算方法MA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就是将一段时间内的收盘价相加,然后除以这段时间的天数。
比如我们计算5日移动平均线,就是将过去5天的收盘价相加,然后除以5。
三、使用场景1. 判断趋势:移动平均线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价格的趋势。
当价格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说明价格处于上涨趋势;当价格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下,说明价格处于下跌趋势。
2. 确定支撑和阻力位:移动平均线也可以用来确定价格的支撑位和阻力位。
当价格向上穿过移动平均线时,移动平均线可以成为支撑位;当价格向下穿过移动平均线时,移动平均线可以成为阻力位。
3. 交叉信号:当不同周期的移动平均线发生交叉时,也可以作为买入或卖出的信号。
比如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上穿过长期移动平均线时,可以视为买入信号;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穿过长期移动平均线时,可以视为卖出信号。
四、优缺点1. 优点:移动平均线可以平滑价格波动,过滤掉噪音,更好地反映价格的长期趋势。
同时,它的计算方法简单,易于理解和使用。
2. 缺点:移动平均线具有滞后性,不能及时反应价格的快速变动。
另外,它也无法预测价格的未来走势,只能根据过去的数据进行分析。
移动平均线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价格的趋势、确定支撑和阻力位,并提供交叉信号作为买卖的参考。
然而,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及时反应价格的快速变动,并且无法预测价格的未来走势。
因此,在使用移动平均线指标时,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技术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章 移动平均线

24
25
2、均线空头排列
• 当股价或指数下跌时,移动平均线由长 期到中期再到短期自然排列在K线的右 上方,压制着K线由右下方行进,这种 状态称作均线空头排列。均线对股价或 指数有助跌作用,投资者须持币观望。
26
27
3、均线的黄金、死亡交叉
• 在经历一段弱市之后,股价线快速上升 突破短期均线,短期均线上升突破中期 均线,中期均线上升突破长期均线,形 成的交叉点称为“黄金交叉”,是买入 的黄金时机。反之形成的交叉点称为 “死亡交叉点”是卖出股票的好时机。
10
• 股价下跌时,30日移动平均线被有效跌 穿,中期趋势看淡;股价上升时, 30日 移动平均线被有效突破,中期趋势看好。
11
• 60日均线变化迟钝,对中短期股价有明 显的趋势指示及制约作用。股价一旦向 上突破60日均线,上升趋势会加快;一 旦向下跌破60日均线,投资者需离场观 望。
12
3、长期移动平均线
28
新疆天业MA的黄金交叉和死亡交叉的实例
29
30
31
4、MA的不足
• 当价格处于盘整阶段、趋势形成后的中 途休整阶段、局部反弹和回落阶段,因 为不同周期(参数)的MA的取值比较接 近,容易出现交叉等信号。在这些阶段 MA势必会发出很多的信号,产生信号频 繁的现象。信号多了就容易出现错误。 这是使用MA特别要应该注意的。
• 120日移动平均线 • 250日移动平均线
13
4、突破的有效性问题
• 一般认为,日收盘股价在三天内向上突 破或向下跌破短、中期均线就算作有效 突破,幅度是一定价格的3% 。
14
三、单根移动平均线的应用
以上升趋势为例,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 垂直上升型 • 45°通道型 • 曲折上升型
移动平均线的名词解释

移动平均线的名词解释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简称MA)是金融市场分析中常用的技术指标之一,它通过统计一定时间内股价或指数的算术平均数,反映出一段时间内的价格趋势。
移动平均线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外汇等市场的技术分析中,帮助投资者判断趋势、确定买入和卖出时机。
一、简单移动平均线(Simple Moving Average,简称SMA)简单移动平均线是最基本的移动平均线形式,它以相等的权重计算股价或指数的平均数。
计算方法是将一定期间(例如5天、10天、20天等)内的收盘价相加,然后除以该期间的天数,得到每一天的平均值。
简单移动平均线对价格波动的响应相对较快,能够较好地反映近期趋势,但也存在较大的噪音干扰。
二、指数移动平均线(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简称EMA)指数移动平均线是对简单移动平均线的改进,它采用了加权的方式计算股价或指数的平均数。
与简单移动平均线相比,指数移动平均线对近期的价格赋予更大的权重,对较早期的价格赋予较小的权重,使得指数移动平均线更加敏感于最新的价格变动。
通常,指数移动平均线的计算公式中会设置平滑系数,用以调整权重大小,常见的平滑系数有12、26和9。
三、应用与解读移动平均线的应用范围广泛,常见的有单线和多线判断法。
1. 单线判断法通过观察移动平均线的走势,投资者可以判断当前的市场趋势。
当股价或指数上涨,移动平均线向上运动,即呈现上升趋势,给出买入信号;反之,当股价或指数下跌,移动平均线向下运动,即呈现下降趋势,给出卖出信号。
2. 多线判断法通过观察多条不同期间的移动平均线,投资者可以进一步判断市场的短期和长期趋势以及买卖时机。
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如5日、10日)从下向上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如20日、50日),形成“黄金交叉”,意味着市场可能出现上涨趋势,给出买入信号;反之,当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上向下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死亡交叉”,意味着市场可能出现下跌趋势,给出卖出信号。
外汇买入信号之——MA移动平均线

外汇买入信号之——MA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简称MA,原本的意思是移动平均,由于我们将其制作成线形,所以一般称之为移动平均线,简称均线。
它是将某一段时间的收盘价之和除以该周期。
比如日线MA5指5天内的收盘价除以5 。
计算方法:所谓"移动平均线"是指一段时间内的算术平均线,通常以收盘价作为计算值。
其公式如下:* MA(N)=第1日收盘价+第2日收盘价+………………+第N日收盘价/N。
汇价买入信号基本法则: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且略向上方抬头,而汇价从移动平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为买进信号。
移动平均线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经常股价刚开始回落时,移动平均线却还是向上的,等股价跌落显著时,移动平均线才会走下坡。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可以设置多条不同计算天数的移动平均线,从不同周期了解股价的总体运行趋势。
短线ma指标结合长线ma指标判断走势是很有帮助的。
使用MA移动平均线买入外汇1、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上穿10 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显现多方力量增强,已有效突破空方的压力线,后市上涨的可能性很大,是买入时机。
2、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三条移动平均线呈多头排列,显现说明多方力量强盛,后市上涨已成定局,此时是极佳的买入时机。
(同见上图)3、在强势股的上升行情中,股价出现盘整,5日移动平均线与10日移动平均线纠缠在一起,当股价突破盘整区,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再次呈多头排列时为买入时机。
4、在多头市场中,股价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而未跌破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仍向右上方挺进,说明股价下跌是技术性回档,跌幅不致太大,此时为买入时机。
5、在空头市场中,股价经过长期下跌,股价在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恐慌性抛盘不断涌出导致股价大幅下跌,乖离率增大,此时为抢反弹的绝佳时机,应买进股票。
如何理解移动平均线含义

如何理解移动平均线含义何时进场买入,何时清仓合理止盈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最终的收益,而均线波段操作的方法就是为投资者决策买入卖出时间点的一种策略。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理解移动平均线含义,期望对您有所挂念。
欢送大家阅读参考学习!移动平均线含义移动平均线操作法中的均值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MA,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
它是指肯定交易时间内指数价格的平均值。
常用的均线有MA5、MA10、MA30、MA60、MA120、MA250等等。
举个例子:MA5:就是5日移动平均线。
交易日T的MA5计算方法就是把在交易日T前5个交易日的指数收盘价加起来除以5得出来的平均值。
同理我们可以得出每个交易日的MA5值,把这些数值连起来得到5日移动平均线。
选择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线的计算原理很简洁,但是在投资买卖点的决策中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指标,它经常被用于猜测市场的趋势。
移动平均线最根本的思想是消退价格随机波动的影响,追踪价格波动的趋势。
我们需要依据自己的投资目标来确定如何选择参考均线。
比方制定一个短期投资方案,你可以选择短中期移动均线作为参考指标,中长期的投资方案就应当关注周期更长的均线。
移动平均线是跟踪行情的曲线,从本性上说就具有滞后性(其它的技术指标也是如此),也就是说,移动平均线对市场行情的反响总是落后的,移动平均线的时间周期越长,反响越滞后。
小贴士:短期移动平均线:指一个月以下的移动平均线。
MA5、MA10是常用的短期移动平均线。
用于反映市场价格短期内的波动趋势。
短期均线通常波动起伏较大,过于敏感。
中期移动平均线:指一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的股价波动趋势。
常用20日线、40日线,60日线。
中期均线走势既不过于敏感,又有沉稳的一面,因此最常被投资人使用。
长期移动平均线:指半年以上的股价波动趋势。
比拟常用的是120日线与240日线。
120日线代表的是半年的股价波动趋势,又叫半年线;240日线代表的是一年的股价波动趋势,又叫年线。
移动平均线(MA)完全版

移动平均线(MA)完全版在许多的技术指标中如果说有许多指标能够人为地做出“骗线”的话,那么移动平均线这一技术指标是最为客观,不易被人操纵的。
移动平均线这一技术指标适用广泛,构造简便,它的参数易于检验,所以被绝大部分顺应趋势运作人士所运用。
它的客观性与精确性常常为了称道。
所谓“移动平均线”是指最近或相当一段时间内的算术平均线,如我们采用最近10天的价格或指数数据,我们把新的收市价逐日地加入10天的价格或指数数据,我们把新的收市价逐日地加入10天数据之和,把往前倒数的第11个收市价剔除,把新的总和除以10,就得到了10在移动平均线的数值。
以时间的长短划分,移动平均线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几种,一般短期移动平均线有5天与10天;中期有30天、65天;长期则有200天及280天,因为280天线实际是365天中的全部交易日,又被称作年线,在统计上有特殊的意义,年线收阴或收阳显示出本年度投资股票的平均收益率。
200天移动平均线则被欧美机构或基金经理人看重,以此作长期投资的依据。
5天及10天移动平均线在中国股市上运用十分广泛,成为短期行情的重要依据,至于30天或65天移动平均线在股市上运用也很频繁,尤其便于把握中级以上行情,成为进出货的主要数据。
综合观察长、中、短期移动平均线,可以研判市场的多重倾向,如果三种移动平均线并列上涨,该市场呈多头排列;如果三种移动平均线并列下跌,该市场呈空头排列。
移动平均线说到底是一种追踪趋势的工具,便于识别旧的趋势已经终结或反转,新的趋势正在诞生或延续的契机。
它不企图领先于市场,只是忠实地追随市场,所以它具有滞后的特点,然而却无法造假。
移动平均线是一种平滑工具,通过每日收市价的平均值我们可以得到一条较为平缓的曲线,这条平滑的曲线滤去过于琐碎的小波动,而将大体趋势呈现在我们面前。
短期移动平均线如5天和10天移动平均线比30天和65天移动平均线更贴近价格的波动变化,显得更为敏感,而长期移动平均线则较为迟钝,所以短线和中长线投资者各有其爱好及习惯。
移动平均线(ma)的绘制原理及其应用法则

移动平均线(MA)的绘制原理及其应用法则1. 移动平均线(MA)的绘制原理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简称MA)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指标,用于平均化价格的波动,以识别趋势的方向和力度。
它通过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价格来平滑原始价格数据。
绘制移动平均线的原理如下:1.选择计算周期:首先需要确定移动平均线的计算周期,即需要计算的时间段长度。
常见的计算周期包括5日、10日、20日、50日和200日等。
2.计算平均价值:对于每个计算周期,需要将该周期内的价格加总,并除以该周期的长度,即可得到该周期的平均价值。
3.绘制移动平均线:将得到的平均价值绘制在价格走势图上,形成移动平均线。
2. 移动平均线的应用法则移动平均线在技术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分析师确定价格的趋势和支撑/阻力位,从而做出合理的买入或卖出决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移动平均线应用法则:1.趋势判断:观察价格是否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或之下可以判断市场的趋势。
价格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时,可能表示市场处于上升趋势;价格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下时,可能表示市场处于下降趋势。
2.金叉和死叉:金叉指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下方向上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这通常被视为买入信号;死叉指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上方向下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这通常被视为卖出信号。
3.支撑与阻力位:移动平均线还可用于确定价格变动的支撑和阻力位。
当价格接近移动平均线时,移动平均线可能会产生支撑或阻力,进而影响价格的反弹或回落。
4.交叉验证:移动平均线之间的交叉也可以用于验证趋势的变化。
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上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时,可能意味着市场趋势开始向上转变;反之,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时,可能意味着市场趋势开始向下转变。
5.动态支撑与阻力位:移动平均线是一种动态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线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移动平均线可以提供动态的支撑与阻力位。
3. 注意事项在使用移动平均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计算周期:计算周期的选择应根据市场的特点和个人的交易策略来确定,不同的周期可能适用于不同的市场和交易对象。
移动平均线

(5)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特性。由于MA的上述四个特性。使得它在股价走势中起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作用。
基本特性
1.趋势的特性:移动平均线能够表示股价趋势的方向,所以具有趋势的性质。
测市方法
1.股市进入多头市场时,股价从下向上依次突破5日、10日、30日、60日移动平均线
2.当多头市场进入稳定上升时期时,5日、10日、30日、60日移动平均线均向右上方移动,并依次从上而下的顺序形成多头排列
3.当10日移动平均线由上升移动而向右下方反折下移时,30日移动平均线却仍向右上方移动,表示此段下跌是多头市场的技术性回档,涨势并未结束
(四)移动平均线的特性:
股价技术分析者,利用移动平均线来分析股价动向,主要因为移动平均线具有几项特性。
基本特点
MA的最基本的思想是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另外还稍微有一点平均成本价格的涵义。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追踪趋势。注意价格的趋势,并追随这个趋势,不轻易放弃。如果从股价的图表中能够找出上升或下降趋势线,那么,MA的曲线将保持与趋势线方向一致,能消除中间股价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起伏。原始数据的股价图表不具备这个保持追踪趋势的特性。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MA)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论的形象化表述.
参数设置
3日均线,寻找超级短线介入点。
5日均线,一周交易天数,短线。
移动平均线(MA)

移动平均线(MA)指标概述移动平均线(MA)具有趋势的特性,它比较平稳,不像日K线会起起落落地震荡。
越长期的移动平均线,越能表现稳定的特性。
不轻易向上向下,必须等股价趋势的真正明朗。
移动平均线说到底是一种趋势追踪工具,便于识别趋势已经终结或者反转,新的趋势是否正在形成。
移动平均线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经常股价刚开始回落时,移动平均线却还是向上的,等股价跌落显著时,移动平均线才会走下坡。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可以设置多条不同计算天数的移动平均线,从不同周期了解股价的总体运行趋势。
以时间的长短划分,移动平均线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几种,综合观察长、中、短期移动平均线,可以研判市场的多重倾向。
如果三种移动平均线并列上涨,该市场呈多头排列;如果并列下跌,该市场呈空头排列。
移动平均线有涨时助涨,跌时助跌的特点。
股价从下方突破平均线,平均线也开始向上移动,可以看成是多头的支撑线,股价回跌至平均线附近,会受到支撑,是买进时机,这是平均线助涨特性。
以后股价上升缓慢或回跌,平均线将减速移动,当股价回到平均线附近时,平均线已失去助涨的特性,此时最好不要买进。
反之,股价从上方跌破平均线,平均线将会向下移动,则成为空头的阻力线,在股价回升至平均线附近时,会受到阻力,是卖出时机,这是平均线助跌特性。
以后股价下跌缓慢或回升,平均线将减速移动,当股价回到平均线附近时,平均线已失去助跌的特性,此时不用急于卖出。
计算公式1. N日MA=N日收市价/N2. 要设置多条移动平均线,一般参数设置为N1=5,N2=10,N3=20,N4=60,N5=120,N6=250应用法则重点参考著名的葛兰碧法则1. 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转为走平,而价格从下方突破平均线,为买进信号。
2. 价格虽然跌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升到平均线上,此时平均线仍然持续上升,仍为买进信号。
3. 价格趋势走在平均线上,价格下跌并未跌破平均线且立刻反转上升,也是买进信号。
4. 价格突然暴跌,跌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上升,也为买进时机。
14-4 移动平均线

思考题: 有没有办法可以克服移动平均线理论的缺陷?
助涨作用
压力
支撑
10日均线 60日均线 黄金交叉
买点
买点Hale Waihona Puke 深发展000001 60日均线
买入信号3
买入信号2
盘整区 买入信号1
要提前预测到均线方 向会向上运行
云南铜业(000878) 10日和60日均线
02.1.23 2.25
6、乖离率指标BIAS分析
BIAS是从移动平均线原理派生出来的一项技术指 标,指的是相对距离,其功能主要是通过测算股价在 波动过程中与移动平均线出现偏离的程度,从而可以 得出股价在剧烈变动时因偏离移动平均趋势而可能造 成的反弹或回落,以及股价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移动而 继续保持原有趋势的可信度。 BIAS的原理是远离移动平均线时,股价就会向移 动平均线靠拢。其应用就是通过研究股价与各种平均 值间的BIAS达到的不同程度来判定买点与卖点。
BIAS的计算公式
当 日 收 盘 价 - N日 移 动 平 均 价 N日 移 动 平 均 价
N日 乖 离 率 =
100%
如果我们要计算股价与最近10日移动平均数间的 乖离率,则其BIAS的计算公式变为:
1 0日 乖 离 率 =
当 日 收 盘 价 - 1 0日 移 动 平 均 价 1 0日 移 动 平 均 价
n
其中:P为每天价格,n为天数(计算周期) 然后把这些点连结起来成为一条曲线,这条线就是 股价在若干天以来的移动平均线。
时间 日收 盘价 移动 平均
8-30 一
8-31 二
9-01 三 10.8
9-02 四
9-03 五
9-06 一 11.3
9-07 二
通达信 lwinner 计算公式

通达信 lwinner 计算公式
通达信lwinner指标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它基于移动平均线和波动率的概念。
lwinner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首先,计算移动平均线(MA):
MA = (C + L + H) / 3。
其中,C代表收盘价,L代表最低价,H代表最高价。
然后,计算真实波幅(TR):
TR = MAX(H L, H C, C L)。
其中,MAX表示取最大值,H代表最高价,L代表最低价,C代表前一日的收盘价。
接下来,计算波动率(ATR):
ATR = (前n日的TR之和 + 当日TR) / n.
其中,n代表设定的周期数。
最后,计算lwinner指标:
LWINNER = MA + ATR.
其中,MA为移动平均线,ATR为波动率。
通过以上公式的计算,就可以得到lwinner指标的数值。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分析市场的波动情况和趋势,对于投资者进行交易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然,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市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平均线指标使用入门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就是连续若干天的收盘价的算术平均。
天数就是的参数。
例如,参数为10的移动平均线就是连续10日的收盘价的算术平均价格,记号为MA(10)。
同理,还有5日线、30日线等概念。
移动平均线的特点:移动平均线的最基本的作用是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另外还稍微有一点平均成本价格的含义。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追踪趋势。
移动平均线能够表示价格的趋势方向,并追随这个趋势,不轻易放弃。
如果从价格的图表中能够找出上升或下降趋势线,那么,移动平均线的曲线将保持与趋势线方向一致,能消除中途价格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起伏。
原始数据的价格图表不具备这个保持追踪趋势的特性。
滞后性。
在价格原有趋势发生反转时,由于追踪趋势的特性,移动平均线的行动往往过于迟缓,调头速度落后于大趋势。
这是移动平均线的一个极大的弱点。
等移动平均线发出趋势反转信号时,价格调头的深度已经很大了。
稳定性。
由移动平均线的计算就可知道,要比较大地改变它的数值,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都比较困难,必须是当天的价格有很大的变动。
因为MA的变动不是一天的变动,而是几天的变动,一天的大变动被几天一分摊,变动就会变小而显不出来。
这种稳定性有优点,也有缺点,在应用时应多加注意,掌握好分寸。
助涨助跌性。
当价格突破了移动平均线时,无论是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突破,价格有继续向突破方面再走一程的愿望,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涨助跌性。
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特性。
由于移动平均线的上述4个特性,使得它在价格走势中起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作用。
移动平均线的被突破,实际上是支撑线和压力线的被突破。
移动平均线的参数的作用就是加强移动平均线上述几方面的特性。
参数选择得越大,上述的特性就越大。
比如,突破5日线和突破10日线的助涨助涨的力度完全不同,10日线比5日线的力度大,改过来较难一些。
使用移动平均线通常是对不同的参数同时使用,而不是仅用一个。
按个人的不同,参数的选择上有些差别,但都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类。
长、中、短是相对的,可以自己确定。
十日均线法的实战价值(一)十日均线法的提出笔者曾在股海搏杀多年。
心有感触。
兹发表一些意见,供各位参考。
1。
小股民少参与股市笔者每逢知道亲朋好友初涉股市,总是奉劝他们不要涉足。
无他,因为中国小股民的钱实在太容易赔了。
每次我发现已经百分之百需要出货时,仍然有许多小股民在接货。
这些人必然都成为套牢一族。
职业炒手与业余股民无论从心理和技术比较均不在一个档次,小股民焉能不败。
2. 不要相信股评相信许多朋友都同意,跟着股评做股票不可能赚钱。
笔者从不写股评,主要是不想骗人和浪费别人时间笔者的一些朋友和同事做股评,有的还相当有名。
据我观察,来来去去都是些“逢高出货,逢低吸纳”之类的废话。
真正具备炒手素质的极少。
偶有几个高手又多半在替大机构炒股。
由于利益冲突,关键时刻就很难期望他们给你说真话。
3.当前策略上上策:金盘洗手一段时间,多干点正事,股市不是唯一门路。
等候下一波牛市。
这是炒手的最高境界。
上策:精研技术,只做中级行情。
中下策:勤抄底,做反弹。
4.几点炒股窍门。
基本面与技术面。
在中国,技术面为主,基本面为辅。
基本面中,多一些宏观的(经济形势),少一些微观的(分红,个别公告)。
技术面,多一些古典指标( KD,MACD,MA),少一些现代指标(波浪理论,四度空间)。
5.简易操作法能有的人会认为我说的太泛,对实际操盘没有多少帮助。
对于那初入市的股民和屡战屡套的老股民,我推荐一个最简易的买卖原则。
收盘价在十天平均线上,才可以考虑买入股票。
股价跌破十天平均线时,必须卖出股票。
有的人一定会觉得这太简单。
难就难在你做不做得到。
不信各位股友回顾一下自己一年来的买卖史,如果那一次你刚买股票就被套住,九成九你是在十天平均线下买入的。
如果那一次你刚卖股票就踩空,九成九你是在十天平均线上卖出的。
如果你坚持该原则,一定会多赚少赔。
十日均线法的实战价值(二)十日均线法的详解十日均线的提法是:收盘价在十天平均线上才可以考虑买入股票。
收盘价在十天平均线下必须卖出股票。
比如你现在空仓,准备买入股票,必须等到股价上升到十日均线上,才可以考虑买入股票。
有的股民马上就问某某股票已在十日均线上,是否可以买了。
还有人问股票最高价通常在十日均线上,买入岂非套住?请注意我可没说过在十日均线上买入必赚。
其实这只是前提条件之一。
另一个隐含的条件是该股须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在我看来至少有20%的获利空间才行。
但有无上升空间恐怕是最难回答的问题。
涉及的因素很多,比如:大势如何(牛市,熊市,调整市),有无题材,庄家实力,离十日均线,历史套牢位的距离...且在不同的阶段,各种因素的影响比重是不同的。
这里难以一一赘述。
最后的决定将取决于你个人的经验和感觉,有时甚至还要靠点运气。
买入的决定应该是最难下的。
这就是我说的买入要谨慎。
实际上没有任何买入是稳赚的,只有赢面大小。
一但买入,情况就简单了(其实要做到也不简单)。
如果你买对了,该股继续上升,你就一直等到该股最后跌破十日均线才获利了结,否则就一直持有。
这就是我说的买对了要守得住。
如果买错了,该股没几天就跌破十日均线,你也必须斩仓或平仓了结。
也就是卖出要坚决。
其实此简易十日均线法背后蕴含不少股市的诀窍。
十日均线法的实战价值(三)十日均线法的依据十日均线法的理论根据,或者说为什么十日均线法赢面较大?先分析一下为什么要在十日均线以上买入。
你可以观察一下,一只股票的上升和下跌过程,显然在股票上升过程中买入,只有一点是错误的(最高点),在股票下跌的过程中买入,只有一点是对的(最低点)。
因此我们认为股票上升过程中买入赢面较大(假定为90%),而股价在十日均线上的技术意义是该股正在上升,因此在十日均线上买入股票赢面较大(90%),而如有的股民那样专在十日均线下买入的赢面就很小(10%),至少短期被套的概率很大。
再分析一下为什么要等到股价跌破十日均线才卖呢?多数股民一见手中的股票涨了20%-30%,甚至只有10%,不等破十日均线就赶紧抛出。
如果一下套住,就是破了十日均线也舍不得斩仓认赔。
做法与十日均线法正好相反。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假定我们在十元买进一只股票,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该股继续上升,直至15元后破十日均线向下;二是继续下跌至5元,两种情况的概率假定相当(如你在十日均线下买入上升概率更低)。
以十日均线法,情况坏时一破位就卖出,我赔一点(如1元),好的时候我赚5元,总的来说我每股赚4元;他们的方法呢,情况不好赔5元,情况好也只能赚2元,加起来还要赔3元。
十日均线法显然优胜。
这其实是强调要懂得控制风险,一旦买对了就要赚到尽,以弥补一旦买错可能招致的损失。
这样两步综合起来,十天平均线法的赢面就更大了。
有的股民股价下跌时觉得股价便宜就去买,一上涨,稍有赢利又很担心再跌回来,就想卖,套住了又舍不得卖,最后必然多赔少赚,这都是人的心理弱点。
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就是做不到。
除了有必要的理论修养,修心也非常重要。
要赚大钱又能不理会一时的金钱得失,理性地分析,平常心看市,何尝不是炒手追求的最高境界呢十日均线法的实战价值(四)十日均线法与鱼身理论不少朋友看了我的文章后问,如果按十日平均法,非要等到股价涨到十日均线上才买,往往已经损失了从最低价上来这一段盈利;在跌破十日均线后才卖,又损失了从最高价下来这一段盈利。
其实这正体现了著名的鱼身理论的精华。
即在股价底价区,情况不太明朗,风险较大。
属于鱼头,不好啃。
还是避避为好。
直至到发现股票进入明确的上升阶段后,风险较小,赢面较大时(鱼身)才买入。
在股价上升的后段,虽然仍可能有上升空间,但风险已较大,就象鱼尾,也不宜介入。
许多人都知道此道理,都要吃鱼身。
但如何知道哪是鱼身呢?十天均线法正是提供一个客观的判断鱼身的方法。
当股价从底部上来穿越十日均线时,我们可以假定鱼头已现,后面想必就是鱼身,只不过是鱼身大小的问题,所以可以买入。
股价在十日均线上继续上升,鱼身在不断地展现,但未能看见鱼身的全部,当然不能卖。
直到股价最后跌破十日均线,我们可以认为鱼尾已现。
那一块是鱼身已经很清楚了,焉有不走之理。
有一种错误的做法是:当手中的股票涨了一段后,就觉得差不多了,把股票卖掉,说后面的鱼尾让别人去吃吧。
但你说涨30%算鱼身,万一最后涨了一倍呢?你说涨了一倍算鱼身,如果最后涨了十倍呢?香港的红筹股最近有的涨到十几倍,让你做一定守不到最后。
其实道理很简单,鱼身必须等到鱼尾露出来才能确认!可见做股票,只要能坚持正确的原则,不须有很强的想象力,一样能赚大钱。
十日均线法的实战价值(五)十日均线法与长短线投资十日均线法的一个言外之音是不主张炒短线。
做短差大致有三种情形:一是牛市涨升过程中的正常回档,也就是当指标超买时卖出,回档以后再买回。
这样做其实踩空的风险较大,因为牛市中的涨升有时会猛烈得出人意料。
超买再超买得情况屡见不鲜。
即使你出对了,何时把货捡回来也成问题。
因为调整力度每次不可能相同,较难把握。
二是熊市下跌过程中的反弹。
也就是当指标超卖时买入,反弹以后再卖出。
这种情况也类似于上一种。
即使反弹起来,差价也有限。
逆市操作风险大,有如刀口舔血。
了结不果断的话,仅有的一点赢利便会化为乌有甚至被套,损失惨重。
而十日均线法则不为短线波动所动,以不变应万变。
三是多空平衡阶段的调整震荡行情。
逢高出货,逢低吸纳。
但一旦多空分出胜负,形成突破。
其结果不是踩空便是套牢。
十日均线法的处理是在此区域股价跌破十日均线后,先卖掉出来再说,静观其变。
如果最后是向下突破,当然你可以庆幸逃过此劫。
如果确认向上突破,你仍然可以再度追上。
损失的不过是一点小差价。
总的来说,股市走势越是短期,越难掌握。
短线做得越多,犯错的机会越大。
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冒大风险实在不值得。
还不如立足中长线做大势。
有人问中长线投资是否非得持股一,两年才算?非也。
十日均线法着眼于大的差价而不是持股时间长短。
只不过通常来说,股价的大幅上扬需要较长时间的换手盘上。
实际上在高投机市场长时间持股风险更高。
试问如果能几天赚几倍,何必要等十年,八年呢?十日均线法的实战价值(六)十日均线法与趋吉避凶如何在股市中趋吉避凶是每个股民的必修科目。
股市尤其是中国股市中充满了机会,同时也充满了陷井。
一个较为合理的市场,其概率应为各半。
如何在股市中赚钱,其实归结于如何抓住机会和规避陷井。
十天平均线法正是提供了一种趋吉避凶的手段。
先说避凶。
在熊市阶段,大市下跌可能呈不同的方式,盘跌,急跌,反弹,再跌。
经验稍浅的股民一见反弹就以为见底就去追,不想却买到了反弹的顶点,成为下一波下跌的牺牲品;高明一些的就趁指标超卖时买入做反弹,但这些差价一般不大,风险很高。
而使用十日均线法,仅一条十日均线上才可以考虑买入就可以滤掉80%以上的此类错误买入的风险,其余20%多半可以综合其他因素滤掉,即使万一买错了,你也可以用第二条原则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