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乳师基础知识-中医四诊共29页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四诊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四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81e3e3bb4cf7ec4afed0df.png)
三、望排出物
1.望痰涎涕唾 2.望呕吐物 3.望大便 4.望小便
清稀、腥味 寒证、虚证
黄稠、恶臭
医学
实证、热证
28人民卫生出版 社
四、望小儿指纹
• 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
风关之内。 • 内容:观察指纹长短,颜色,
浮沉三个方面。
• 部位:分风、气、命三关。 • 临床意义:浮沉分表里,红紫 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 轻重。
医学
62人民卫生出版 社
三、问疼痛
(1) 疼痛的性质 • • • • 新病疼痛,痛势剧烈,持续不解而拒按——实证。 久病疼痛,痛势较轻,时痛时止而喜按——虚证。 胀痛,痛处不定——气滞。 刺痛,痛处固定——瘀血。
•
• •
冷痛——寒
灼痛——热 重痛——湿
•
•
游走痛——风
酸痛——湿阻或肾虚
一、问寒热
• • • • 恶寒发热 但寒不热 但热不寒 寒热往来 表证(表寒 表热) 里寒证(实寒 虚寒) 里热证(实热 虚热) 半表半里证
医学
61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二、问汗
• 表证辨汗 无汗为外感风寒;有汗为外感风热或表虚证。 • 里证辨汗
自汗,汗出不已,动则加重,多为气虚, 阳虚所致。
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多为阴虚内热所致。 • 局部辨汗 头汗,阳热或湿热。 半身汗出,痰湿或风湿阻滞,或中风。 手足心汗出,脾胃湿热或阴经郁热。
正常舌象
• 淡红舌,薄白苔。 舌质淡红明润, 胖瘦适中,柔软 灵活;舌苔淡白 均匀,干湿适中, 不粘不腻,揩之 不去。
医学
32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五、望舌 病舌及主病
1. 舌质
• 舌色: 淡白、红、绛、紫 • 舌形: 老嫩、胖瘦、裂纹、齿痕 医学
中医学——四诊
![中医学——四诊](https://img.taocdn.com/s3/m/1fbc2f0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67.png)
亢或肝火上炎;见于胃脘---胃胀痛不适。 痛如针刺刀割为刺痛---瘀血内阻。 绞痛---有形之物内阻,如结石,瘀血,或阴寒凝滞。
第十四页,共64页。
痛处固定-----瘀血, 窜痛-----气滞或风盛; 冷痛-----寒凝或阳虚。
灼热疼痛-----邪热。
隐隐作痛-----虚痛,见于气血亏虚或阳虚有寒。
脾虚泻:可见完谷不化,便稀溏薄。
肾阳虚:黎明腹痛腹泻,泻后即安(五更泻)
大便时干时稀,为肝脾不调;
大便先干后稀,为脾胃虚弱;
第二十五页,共64页。
脓血大便,下利赤白,为痢疾;里急后重为湿热痢
便血暗红或如黑油便为远血, 先血后便,色鲜红为近血;
肛门灼热为大肠湿热; 排便不爽为温热、积滞; 肛门气坠,甚至脱肛为中气下陷。
痛而红肿为邪热偏盛,是热痹;
痛而关节变形,活动不利为尪痹。
足跟痛或腰膝酸痛为肾虚。
周身痛:新病多为实证,以感风寒湿邪邪居多; 久病多虚,以气血亏虚,不荣则痛。
第十八页,共64页。
四、问饮食口味
主要问饮食多少、好坏、偏嗜、冷热、呕吐与否等, 以判断脾胃状况及脏腑的寒热虚实。
1、食欲与食量 食少纳呆——脾胃虚弱、湿邪困脾、内伤食滞。
小便颜色黄赤而短少为热证;尿色白而清长为寒证伴频为 下焦虚寒;多饮伴多尿而消瘦的为消渴;
夜间遗尿或失禁为肾气不固,膀胱失约;老年人小 便不利或癃闭为肾气虚弱,或血瘀湿热所致;重病而 神昏无尿,遗尿为阳气外脱,精气衰败。
尿频而不畅或中短,有沙石为石淋。尿频短尿痛而色 赤,多为膀胱湿热;
第二十三页,共64页。
独语:喃喃自语,逢人则止为心气不足的虚证,
或痰气郁结,清窍敝阻。 狂语:精神错乱,语无伦次为痰火扰心。
第十四页,共64页。
痛处固定-----瘀血, 窜痛-----气滞或风盛; 冷痛-----寒凝或阳虚。
灼热疼痛-----邪热。
隐隐作痛-----虚痛,见于气血亏虚或阳虚有寒。
脾虚泻:可见完谷不化,便稀溏薄。
肾阳虚:黎明腹痛腹泻,泻后即安(五更泻)
大便时干时稀,为肝脾不调;
大便先干后稀,为脾胃虚弱;
第二十五页,共64页。
脓血大便,下利赤白,为痢疾;里急后重为湿热痢
便血暗红或如黑油便为远血, 先血后便,色鲜红为近血;
肛门灼热为大肠湿热; 排便不爽为温热、积滞; 肛门气坠,甚至脱肛为中气下陷。
痛而红肿为邪热偏盛,是热痹;
痛而关节变形,活动不利为尪痹。
足跟痛或腰膝酸痛为肾虚。
周身痛:新病多为实证,以感风寒湿邪邪居多; 久病多虚,以气血亏虚,不荣则痛。
第十八页,共64页。
四、问饮食口味
主要问饮食多少、好坏、偏嗜、冷热、呕吐与否等, 以判断脾胃状况及脏腑的寒热虚实。
1、食欲与食量 食少纳呆——脾胃虚弱、湿邪困脾、内伤食滞。
小便颜色黄赤而短少为热证;尿色白而清长为寒证伴频为 下焦虚寒;多饮伴多尿而消瘦的为消渴;
夜间遗尿或失禁为肾气不固,膀胱失约;老年人小 便不利或癃闭为肾气虚弱,或血瘀湿热所致;重病而 神昏无尿,遗尿为阳气外脱,精气衰败。
尿频而不畅或中短,有沙石为石淋。尿频短尿痛而色 赤,多为膀胱湿热;
第二十三页,共64页。
独语:喃喃自语,逢人则止为心气不足的虚证,
或痰气郁结,清窍敝阻。 狂语:精神错乱,语无伦次为痰火扰心。
中医四诊 课件
![中医四诊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35584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b.png)
失 神
第十页,共69页。
四 望色
(1)色泽与气血的关系:气对人体起温煦的作用,血起濡润的作用。血 则皮肤干燥。
(2)望色的部位——在面
常色—正常人的面色是微黄,略红润而有光泽。 病色—病人面色鲜明、荣润,说明病变轻浅,气血未衰。 如面色晦暗、枯槁,说明病变深重,精气已伤。
(3)望色的临床意义:
①不同的颜色反应不同的病位,不同的病症。 ②色泽的变化可以推测病情的轻重及病势的进退。
(6)目窠下陷:津液亏虚、气血不足。
❖ 瞳孔缩小:多属肝胆火炽所致;亦可见于中毒。
❖ 瞳孔散大:可见于肾精耗竭的病人,属病危。
第十七页,共69页。
三、望口与唇——脾
❖ 1.口唇淡白——血虚
❖ 2.唇色青紫——瘀血
❖ 3.唇色深红而干——热盛伤津
❖ 4.口唇糜烂——脾经湿热
❖ 5.口腔溃疡——心脾积热
第七页,共69页。
三望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 的综合外在表现以判断整体病情的方法。观察神的盛衰,既可 以判断脏腑精血的盈亏和形体的强弱,也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 和预后。因此,望神对于判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望神以目光、 面部表情和精神意识活动为重点,一般分为“有神”、“少 神”、“无神”和“假神”。
❖ 意义:血行不畅
第二十八页,共69页。
(五)舌形
1.老舌
舌象:舌体肌肉纹理粗糙。 主病:主实证、热证
2.嫩舌 舌象:舌体肌肉纹理细腻娇嫩。
主病:主虚证、寒证
第二十九页,共69页。
3.胖大舌 舌象:舌体宽大而厚。
主病:舌淡白而胖——脾肾 阳虚,水湿痰饮内蕴
舌体深红而胖——心脾积热
4.裂纹舌 舌象:舌面上出现各种裂纹或
第十页,共69页。
四 望色
(1)色泽与气血的关系:气对人体起温煦的作用,血起濡润的作用。血 则皮肤干燥。
(2)望色的部位——在面
常色—正常人的面色是微黄,略红润而有光泽。 病色—病人面色鲜明、荣润,说明病变轻浅,气血未衰。 如面色晦暗、枯槁,说明病变深重,精气已伤。
(3)望色的临床意义:
①不同的颜色反应不同的病位,不同的病症。 ②色泽的变化可以推测病情的轻重及病势的进退。
(6)目窠下陷:津液亏虚、气血不足。
❖ 瞳孔缩小:多属肝胆火炽所致;亦可见于中毒。
❖ 瞳孔散大:可见于肾精耗竭的病人,属病危。
第十七页,共69页。
三、望口与唇——脾
❖ 1.口唇淡白——血虚
❖ 2.唇色青紫——瘀血
❖ 3.唇色深红而干——热盛伤津
❖ 4.口唇糜烂——脾经湿热
❖ 5.口腔溃疡——心脾积热
第七页,共69页。
三望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 的综合外在表现以判断整体病情的方法。观察神的盛衰,既可 以判断脏腑精血的盈亏和形体的强弱,也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 和预后。因此,望神对于判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望神以目光、 面部表情和精神意识活动为重点,一般分为“有神”、“少 神”、“无神”和“假神”。
❖ 意义:血行不畅
第二十八页,共69页。
(五)舌形
1.老舌
舌象:舌体肌肉纹理粗糙。 主病:主实证、热证
2.嫩舌 舌象:舌体肌肉纹理细腻娇嫩。
主病:主虚证、寒证
第二十九页,共69页。
3.胖大舌 舌象:舌体宽大而厚。
主病:舌淡白而胖——脾肾 阳虚,水湿痰饮内蕴
舌体深红而胖——心脾积热
4.裂纹舌 舌象:舌面上出现各种裂纹或
中医基础理论四诊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四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81e3e3bb4cf7ec4afed0df.png)
阳黄:湿热证
医学
阴黄:寒湿证 19人民卫生出版
社
一、全身望诊
(4)白色:主虚、寒
• 面色淡白无华: 气血虚 • 面色晃白: 属阳虚 • 面色苍白: 亡 阳、脱血夺气或 阴寒内盛。
医学
20人民卫生出版 社
一、全身望诊
(5)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
• 面色淡暗: 肾阳虚
• 面黑干焦: 肾阴虚
• 眼眶周围色黑: 肾虚水饮或 寒湿带下。 •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多为 瘀血久停所致。
医学
26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二、局部望诊
(四)望皮肤 1.外形:水肿、鼓胀、皮肤干瘪枯槁、疳积、皮 肤甲错 2.斑:斑形如锦,或红或紫,平摊于皮肤,抚之不碍手 消失后不脱皮。 3.疹:色红,形如米粟,稍高于皮肤,摸之有碍手感, 消失后脱皮。 4.痈毒疔疖:丹毒、湿毒、痈、疽、疔、疖
(五)望毛发
医学
27人民卫生出版 社
医学
24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二、局部望诊
眼-神色态
鼻 口唇 毛发
头 面
耳
齿龈
喉
医学
躯干 皮肤
25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二、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 • 头过大、头过小——先天不足。 • 口眼歪斜——中风 (二)望五官 • 眼、耳、鼻、口唇、齿龈、咽 喉 (三)望颈项躯体 • 瘿瘤——肝气郁结,气结痰凝 • 羸疬——痰凝或血瘀 • 项强——经气不利或热极生风 • 鸡胸——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 腹部深陷——久病虚弱,新病 津脱 • 腹部青筋暴露——肝郁血瘀
医学
39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五、望舌
瘦舌
舌瘦瘪淡红而嫩: 心脾 两虚 气血不足
舌瘦薄绛干: 热盛伤阴 阴虚火旺。
医学
阴黄:寒湿证 19人民卫生出版
社
一、全身望诊
(4)白色:主虚、寒
• 面色淡白无华: 气血虚 • 面色晃白: 属阳虚 • 面色苍白: 亡 阳、脱血夺气或 阴寒内盛。
医学
20人民卫生出版 社
一、全身望诊
(5)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
• 面色淡暗: 肾阳虚
• 面黑干焦: 肾阴虚
• 眼眶周围色黑: 肾虚水饮或 寒湿带下。 •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多为 瘀血久停所致。
医学
26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二、局部望诊
(四)望皮肤 1.外形:水肿、鼓胀、皮肤干瘪枯槁、疳积、皮 肤甲错 2.斑:斑形如锦,或红或紫,平摊于皮肤,抚之不碍手 消失后不脱皮。 3.疹:色红,形如米粟,稍高于皮肤,摸之有碍手感, 消失后脱皮。 4.痈毒疔疖:丹毒、湿毒、痈、疽、疔、疖
(五)望毛发
医学
27人民卫生出版 社
医学
24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二、局部望诊
眼-神色态
鼻 口唇 毛发
头 面
耳
齿龈
喉
医学
躯干 皮肤
25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二、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 • 头过大、头过小——先天不足。 • 口眼歪斜——中风 (二)望五官 • 眼、耳、鼻、口唇、齿龈、咽 喉 (三)望颈项躯体 • 瘿瘤——肝气郁结,气结痰凝 • 羸疬——痰凝或血瘀 • 项强——经气不利或热极生风 • 鸡胸——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 腹部深陷——久病虚弱,新病 津脱 • 腹部青筋暴露——肝郁血瘀
医学
39人民卫生出版 社
五、望舌
瘦舌
舌瘦瘪淡红而嫩: 心脾 两虚 气血不足
舌瘦薄绛干: 热盛伤阴 阴虚火旺。
中医基础理论之四诊ppt
![中医基础理论之四诊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1450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a.png)
闻诊的方法与技巧
听声音
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包括语音、音量、音调等,来判断病情。例如,声音高亢 洪亮可能表示实证、热证,声音低微无力可能表示虚证、寒证。
嗅气味
通过嗅闻患者的口气、排泄物、分泌物等,来判断病情。例如,口气腥臭可能表 示脾胃湿热,排泄物恶臭可能表示脏腑热毒炽盛。
闻诊的注意事项
医生应保持敏感度
闻诊需要医生具备敏锐的感知能力,对异常声音和气味保 持高度敏感。医生应经常进行自我训练,提高自己的感知 能力。
综合考虑其他三诊
闻诊虽然重要,但仍然需要与其他三诊(望、问、切)相 结合,综合判断病情。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应全面考虑患者 的各种症状和体征,避免片面和误诊。
注意环境因素
闻诊时应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室内空气流通情况、外 界噪音等。医生应选择安静、通风良好的环境进行诊断, 以保证闻诊结果的准确性。
切诊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切诊时,医生需要注意手部清洁和温暖,以免对患者 造成不适。同时,医生需要细心观察患者的反应,注意询问 患者的感觉,以便更准确地了解病情。
切诊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因此医生需要不断学 习和实践,提高切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医生还需要 结合其他三诊(望、闻、问)的结果,综合判断病情,以便 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状况。
望诊的定义
望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基本 方法,主要通过观察病人的神态 、气色、形态等外在表现,以推 断其内在的病理变化。
望诊的重要性
望诊是四诊中的第一诊,能够为 后续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预防和 治疗效果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望诊的方法与技巧
01
02
03
望神态
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是 否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以及有无疲劳、紧张等异 常表现。
泌乳相关中医知识催乳师
![泌乳相关中医知识催乳师](https://img.taocdn.com/s3/m/a89c8eb26bd97f192379e93a.png)
主要证候:乳房肿块逐渐增大,皮肤焮红 灼热,疼痛剧烈,呈持续性鸡啄样痛,高 热不退,口渴喜饮,肿块按之应指,舌红 苔黄,脉弦数。
主治:清热解毒透脓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蒲公英
仙方活命饮,中医方剂名。为清热剂,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止痛之 功效。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 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 力。临床常用于治仙方疗活命蜂饮 窝织炎、化脓性 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等化脓性炎 症。
证候分析(脾虚,脾失健运而生痰湿,痰阻乳络)
治法:健脾化痰 通乳
方药:苍术导痰丸合漏芦散
4. 肾虚型
主要证候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或先天 乳腺发育不良,乳头乳晕色深黯, 头晕耳 鸣,腰骶酸痛,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 细。
治法:补肾固元 通乳
〖预防与调摄〗
1.孕期做好乳头护理,产检时若发现乳头凹 陷者,要嘱孕妇经常把乳头向外拉,并要增强乳 头的耐磨性,防止乳头皲裂而造成哺乳困难。
〖辨证论治〗
1.气虚失摄 主要证候:产后乳汁自出,量少质清稀,乳 房柔软无胀感;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质 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气血虚少、中气不足,胃气不固) 治法:补气益血 佐以固摄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2. 肝经郁热
主要证候:产后乳汁自出,量多质稠,乳 房胀痛,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口苦咽干, 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 脉弦数。
2. 肝胃不和
情志内伤,肝气不疏,或产后饮食不节, 脾胃积热,致肝胃不和,蕴积而成肿块, 热盛内腐而成脓。
〖诊断〗
1.病史 多为哺乳期妇女,尤其以初产妇多见。 发病前多有乳头皲裂破损史及乳汁淤积不 畅史。
2.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乳房红肿热痛化脓,患侧腋窝 淋巴结可有肿大。
主治:清热解毒透脓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蒲公英
仙方活命饮,中医方剂名。为清热剂,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止痛之 功效。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 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 力。临床常用于治仙方疗活命蜂饮 窝织炎、化脓性 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等化脓性炎 症。
证候分析(脾虚,脾失健运而生痰湿,痰阻乳络)
治法:健脾化痰 通乳
方药:苍术导痰丸合漏芦散
4. 肾虚型
主要证候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或先天 乳腺发育不良,乳头乳晕色深黯, 头晕耳 鸣,腰骶酸痛,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 细。
治法:补肾固元 通乳
〖预防与调摄〗
1.孕期做好乳头护理,产检时若发现乳头凹 陷者,要嘱孕妇经常把乳头向外拉,并要增强乳 头的耐磨性,防止乳头皲裂而造成哺乳困难。
〖辨证论治〗
1.气虚失摄 主要证候:产后乳汁自出,量少质清稀,乳 房柔软无胀感;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质 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气血虚少、中气不足,胃气不固) 治法:补气益血 佐以固摄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2. 肝经郁热
主要证候:产后乳汁自出,量多质稠,乳 房胀痛,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口苦咽干, 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 脉弦数。
2. 肝胃不和
情志内伤,肝气不疏,或产后饮食不节, 脾胃积热,致肝胃不和,蕴积而成肿块, 热盛内腐而成脓。
〖诊断〗
1.病史 多为哺乳期妇女,尤其以初产妇多见。 发病前多有乳头皲裂破损史及乳汁淤积不 畅史。
2.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乳房红肿热痛化脓,患侧腋窝 淋巴结可有肿大。
中医护理学基础—四诊
![中医护理学基础—四诊](https://img.taocdn.com/s3/m/45dd84096edb6f1afe001f0f.png)
总 按
单 按
(二)正常脉象 三部有脉,不浮不沉,节律均匀,和缓有力,60~90次/分。 胃、根、神
有胃:从容、和缓、流利
脾胃功能强健
有神:节律整齐、柔和有力
有根:沉取有力、尺脉明显
气血充足,心神健旺
肾气旺盛,肾精充盈
(三)脉诊的意义 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邪正盛衰、预后转归。 脉浮—表证 脉沉—里证 脉迟—寒证 脉数—热证 脉虚—正气不足 脉实—邪气亢盛 脉细—久病气血虚或失血,脉洪—邪盛正衰(危 候) 外感热病,脉急数且烦躁—病情发展
(三)望形态——形体姿态
肥而食少——脾虚有痰湿 瘦而食少——中气虚弱 形瘦颧红——阴虚 形瘦倦怠——气血虚 四肢抽动——肝风内动
(四)望局部
头颈:头、颈、发 五官:眼、耳、口、鼻、齿龈 皮肤:形态、色泽、皮肤病
(五)望小儿指纹
小儿指纹又称小儿食指络脉。是小儿食指掌侧前缘的脉 络(浅静脉),是手太阴肺经的分支,与成人诊寸口脉意 义相同。适用于三岁以内小儿。 方法:诊察时需于光亮之处,医生用左手拇食二指捏着 小儿食指,以右手大拇指用力适中,从小儿食指端推向指 根,连推数次,使络脉明显,便于观察。小儿指纹可分为 风、气、命三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 三节为命关。
脉象 7 洪脉
脉 形 浮大满于指下,来盛去衰
主 病 实热证 虚劳、失血、久泻 气血不足
8
细脉
脉细而软,状如丝线
9
滑脉
往来流利
实证(实热、痰饮、食积)
10
涩脉
艰涩不利
气滞血瘀痰阻食积 ——涩而有力 精亏血少——涩而无力
脉象
脉 形
主 病
11
9中医基础理论--四诊【105页】
![9中医基础理论--四诊【105页】](https://img.taocdn.com/s3/m/490c218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8.png)
医学
五、望舌
病舌及主病
1. 舌质
• 舌色: 淡白、红、绛、紫
• 舌形: 老嫩、胖瘦、裂纹、齿痕
医学
五、望舌
(1) 舌色
• 淡白:主虚证、寒证。
舌色淡白(气血不足证) 淡白而瘦薄(气血两虚) 淡白而胖嫩(虚寒医学证)
五、望舌
红舌:主热证
• 舌红苔黄(实热证) 医学 舌红少苔(虚热证)
五、望舌
绛舌:主邪热炽盛、阴虚火旺
• 舌绛有苔—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炽盛; • 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久病阴虚火旺,或
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医学
五、望舌 青紫舌:主气血不畅
阴寒内盛—舌色淡紫带青,嫩滑湿润 热毒炽盛— 舌紫红、紫绛而干枯少津 瘀血阻滞局部—紫色斑点
医学
五、望舌
(2) 舌形 • 老舌:实证、热证 • 嫩舌:虚证、寒证
医学
七、问小儿及妇女
⒈ 问小儿 2.问妇女
⑴ 月经 ⑵ 带下
医学
第四节 切诊
医学
• 用手和指端触觉对 病人体表某些部位 进行触摸按压的检 查方法。
• 切脉(桡动脉)
• 按诊
医学
(一)影响脉象的外源性因素
• 天冷了,血管收缩变细了,血流会减慢; • 天热了,血管舒张变宽了,血流会加快,脉
满面通红(实热证)
两颧红赤(虚热证)
医学
一、全身望诊
(3)黄:主脾虚、湿
• 萎黄:脾胃气虚 • 黄肿: 脾虚湿盛
阳黄:湿热证
医学
阴黄:寒湿证
一、全身望诊
(4)白色:主虚、寒
• 面色淡白无华: 气血虚 • 面色晃白: 属阳虚 • 面色苍白: 亡 阳、脱血夺气或 阴寒内盛。
五、望舌
病舌及主病
1. 舌质
• 舌色: 淡白、红、绛、紫
• 舌形: 老嫩、胖瘦、裂纹、齿痕
医学
五、望舌
(1) 舌色
• 淡白:主虚证、寒证。
舌色淡白(气血不足证) 淡白而瘦薄(气血两虚) 淡白而胖嫩(虚寒医学证)
五、望舌
红舌:主热证
• 舌红苔黄(实热证) 医学 舌红少苔(虚热证)
五、望舌
绛舌:主邪热炽盛、阴虚火旺
• 舌绛有苔—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炽盛; • 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久病阴虚火旺,或
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医学
五、望舌 青紫舌:主气血不畅
阴寒内盛—舌色淡紫带青,嫩滑湿润 热毒炽盛— 舌紫红、紫绛而干枯少津 瘀血阻滞局部—紫色斑点
医学
五、望舌
(2) 舌形 • 老舌:实证、热证 • 嫩舌:虚证、寒证
医学
七、问小儿及妇女
⒈ 问小儿 2.问妇女
⑴ 月经 ⑵ 带下
医学
第四节 切诊
医学
• 用手和指端触觉对 病人体表某些部位 进行触摸按压的检 查方法。
• 切脉(桡动脉)
• 按诊
医学
(一)影响脉象的外源性因素
• 天冷了,血管收缩变细了,血流会减慢; • 天热了,血管舒张变宽了,血流会加快,脉
满面通红(实热证)
两颧红赤(虚热证)
医学
一、全身望诊
(3)黄:主脾虚、湿
• 萎黄:脾胃气虚 • 黄肿: 脾虚湿盛
阳黄:湿热证
医学
阴黄:寒湿证
一、全身望诊
(4)白色:主虚、寒
• 面色淡白无华: 气血虚 • 面色晃白: 属阳虚 • 面色苍白: 亡 阳、脱血夺气或 阴寒内盛。
中医护理学基础—四诊PPT课件
![中医护理学基础—四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1b33cbf705cc17552709fb.png)
脉象
11
弦脉
脉形 如按琴弦,硬而有力
主病 肝胆病、痰饮、痛证、疟疾
12
紧脉
绷紧有力,如牵绳转索
寒证、痛证、宿食
13
濡脉
虚软而浮细重按不足 湿证、气血不足
14 歇止脉
结脉 缓而止,无规律
促脉 数而止,无规律
代脉
有规律歇止而复来迟
阴盛气结,寒痰瘀血 实热、气滞血瘀 脏衰
二、按诊
1、肌肤—了解皮肤的寒与热、荣或枯、以及肿胀。
• ④花剥(舌苔剥落不全,剥落处光滑无苔) • —气阴不足。
• ⑤无苔—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厚苔
薄苔
SUCCESS
THANK YOU
2020/9/30 39
润苔
滑苔
燥苔
糙苔
腻苔
腐苔
❖ 2、苔色 ▪ ①白苔:主表证、寒证。
• 苔薄白—风寒表证 • 苔白滑—寒湿、痰饮
▪ ②黄苔:主热证(色越深,热越重)
假神例图→
神乱(神志错乱失常)
烦躁:烦乃胸中烦闷不安,躁乃手足扰动不宁。烦与躁 常并称,但有虚实寒热的不同。实火、虚火、痰火扰心及虚阳扰动 (虚寒证)均可导致。
恍惚:神思不定,迷乱无主之证。意识模糊不清 ;精神 不能集中,无法思考。因七情内伤,心气不足,心血虚亏而成;或 因外邪内干,热邪蒙蔽心神所致。
四、饮食
1、食欲减退 :脾胃虚弱:见于久病中饮食积滞:有伤食史,厌恶饮 消谷善饥—胃火亢盛。 2、口渴:口不渴——寒 口渴多饮——津液大伤,热邪所伤或汗、吐、下太过 口渴不欲饮——阴虚、湿热、痰饮、瘀血
❖ 五、问二便 ❖ 六、问睡眠 ❖ 七、问经带 ❖ 八、问小儿
第四节 切 诊
❖ 一、脉诊
中医护理学基础—四诊
![中医护理学基础—四诊](https://img.taocdn.com/s3/m/e8634d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7.png)
问睡眠
1 2
睡眠情况
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包括入睡难易、睡眠时间 、睡眠质量等。
失眠症状
询问患者是否有失眠症状,如入睡困难、易醒多 梦等。
3
伴随症状
了解患者失眠时伴随的症状,如心悸、烦躁、胸 闷等。
问二便
排便情况
询问患者的排便情况,包括大便次数、性状、颜色等。
排尿情况
了解患者的排尿情况,包括小便次数、量、颜色等。
质。
汗气
闻患者汗出的气味,有助于了 解病情轻重和病邪性质。
痰涕之气
嗅患者痰涕的气味,可判断病 证的寒热虚实。
二便之气
通过嗅患者大小便的气味,了 解脏腑功能状况和病邪性质。
04
问诊
问寒热
寒热的性质
询问患者是否感觉怕冷或发热, 观察寒热的轻重程度,如恶寒重
发热轻、发热重恶寒轻等。
寒热的时间
了解寒热症状出现的时间,如恶寒 发热同时出现、先恶寒后发热等。
寒热的部位
询问患者寒热症状出现的部位,如 全身性寒热、局部性寒热等。
问汗
汗出的性质
了解患者出汗的情况,如自汗、 盗汗、战汗、黄汗等。
汗出的时间
询问患者出汗的时间,如夜间盗 汗、白天自汗等。
汗出的部位
了解患者出汗的部位,如头汗、 半身汗、手足心汗等。
问疼痛
疼痛的性质
询问患者疼痛的性质,如胀痛、刺痛、冷痛、热 痛等。
辨证施护方法
包括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生活起居护理、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根据患者病情 及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护理。
案例分析:四诊在辨证施护中应用
案例一
患者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经四诊合参诊断为脾胃虚弱证。护理措施包括调整 饮食,以易消化、健脾胃食物为主,同时配合针灸治疗调理脾胃功能。
催乳师基础知识-中医四诊PPT文档共29页
![催乳师基础知识-中医四诊PPT文档共29页](https://img.taocdn.com/s3/m/99fd4cf1fad6195f312ba6fd.png)
催乳师基础知识-中医四诊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西塞 罗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西塞 罗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