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第7期 2019 年 7 月 10 日
计算机教育
Computer Education
文章编号:1672-5913(2019)07-0041-05
41
中图分类号:G642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吕圣军,赵建锋,桂 婷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绍兴 312030)

Ӷ ‫ݜ‬ ယ
ि‫ه‬ұ൳೐Ԧࡧ ယ࿘༥Ӷ‫ݜ‬


ؕ
ᆱൕയߌ
๡‫ݞ‬ұ൳೐ Ԧ܏‫ܭ‬
ҝࡎ॑൳ယᆫ Ӷ‫ݜ‬
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反复观 看 教 学 视 频, 提 前 掌 握 知 识, 这样课堂上就不用记忆基础知 识点了。课堂上更多时间留给 学生对知识的提炼、应用。 1.3 积极配合各级教学改革

图 1 程序设计课程的“多层教学模式”
项目,多做实事 从 国 家 到 省 级 再 到 市 级,
各类教学改革项目反映了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
很难达到教学的要求。随着学生人数的扩大,教 来喜欢的岗位,这些岗位需要哪些知识,特别是
师更难对大量学生进行细致的辅导,因此强调课 程序设计类课程需要掌握哪些重点、难点等;另
前、课中、课后的“多层教学模式”值得研究。 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向企业导师请教遇到的问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再借助互联网工具 题,开阔学生的视野。
42
Computer Education
2019
学人员关注的重点 [2]。总体而言,目前以培养计 活动的策划者,也是组织者。通过企业需求的征
算思维或者培养应用实践能力为主导,在具体教 询,结合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特点,形成针对性强
学方法上,有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教 学法以及新出现的慕课 [3](MOOC)和翻转课堂 教学法等 [4]。各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摘要: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以Java程序设计作为改革示范课程,提出体现工程教育特色和素质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Java语言;教学改革;实践环节;职业素养;人才培养0 引言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形成了独特的鲜明特征:以服务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应用科学研究为特色,以产学研深度合作为途径。

因此,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服务区域经济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根本发展路径,而人才培养的创新是其改革的突破点。

软件工程专业是研究运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高质量软件的学科,如何将软件专业的工程教育特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Java是流行的网络程序设计语言,具有面向对象、可移植、多线程、分布式等特点,在各类高校中被列为计算机和软件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编程技能、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并对Android平台移动应用程序开发、JavaEE框架技术、Web前端开发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开设起到铺垫作用。

因此,以Java程序设计作为改革示范课程,从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人手明确课程定位,从内容层次、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职业素养、程序竞赛、考核方式等方面,构建全方位立体教学系统,将工程教育和素质培养融入到基础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为学生将来从事Java平台相关软件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1 课程定位1.1 教学理念在软件工程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入门的程序设计语言是c++。

由于Java 语言的许多基本语法与C++一致,所以学生在学习Java的过程中会感觉相对轻松。

因此,Java程序设计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理解其作为一门和计算机交流的“语言”,如何让计算机实现所需要的功能,而不是局限于基本语法或者编程细节中。

应用型本科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

应用型本科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

DOI:10.16661/ki.1672-3791.2011-5042-9335应用型本科高校程序设计类课程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①张剑锋(闽南科技学院计算机信息学院 福建泉州 362332)摘 要:程序设计能力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其程序设计及软件开发能力。

该文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程序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改革、“以赛促教”、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方面,结合项目组成员多年教学和管理经验,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在组织、实施、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思路与做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 程序设计类课程 教育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4(a)-0160-04Training Mode and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of ProgrammingCourses in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ZHANG Jianfeng(College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of Min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Province, 362332 China)Abstract : Programming ability is a basic skill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the degree of students' mastery of programming courses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ir ability of programming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The paper discusses from several aspects,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the reform of program design curriculum system, the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curriculum design), promoting teaching by competition, and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many years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project team members, expound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ideas and practices in the organiz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course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Key Words :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Programming course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mode;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①基金项目: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FBJG20170259);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 革研究项目(省级)(项目编号:FBJG20170259)。

应用型本科院校程序设计类实验教学探索——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程序设计类实验教学探索——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验教 学从教材的选定、 时安排及 学习平 台的建设等方面进行 了深入研究 , 课 旨在 能够把握住应用型本科 高校计 算机程序设计语 言
改革的方向, 培养 出具有应用型本科 院校 鲜明特 色的 高级应用型人 才.
关键词 : 应用型本科院校 ;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 实验教学
中 图分 类 号 :6 2 0 文 献 标 志码 : 文 章 编号 :o8— 94(02)6一o 4 O G4 . A 1o 7 7 2 1 o o2一 3
2 改革 的措施
2 1 制 定 实验 计 划 。 写个 性 化 的 实 验 指 导 材 料 . 编
根据计算机程序设计语 言教学大纲 和实验大纲 的要 求 ,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 制定详 细的 、 规范的实验计划 , 编写相应 的实验指导材料 , 并在实验 指导材料 中注 明每次实 验的要求 , 以及通过本次 实验要 达 到的 目的. 实验教学 内 在
理, 加深并 巩固对理 论知 识理解 的基 础上 , 对验证 性实 验进 行精选 、 合并 , 减少验证 性实验项 目, 加设计性 和综 合性实 增
验 项 目.
只是对程序的一个简单 “ 搬家 ” 即从教 材上搬 到计算 机上. , 学生在整个 的实验 过程 中并 没 有 主动 去独 立思 考 、 现 问 发 题 、 出建设性 的实验方案 、 提 动手探索结论 等 , 种实验教学 这
选做的 , 甚至是可 以留有余地 , 学生 在某些 指定 的框架 下 让 自己制定实验. 实验 教学 内容 的进 度安排 上应 循序 渐进 , 即 先基础 、 简单 、 局部 , 后提高 、 复杂 和整 体 , 引导学生系统 地掌 握本课程的基 础知 识 和程序 设计 方 法. 实验 内容 的编 排 在 上 , 意验证性 、 计性 和综合性 实验 的比例 , 注 设 在保证 验证原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与探索--以五邑大学《电子电路综合设计》为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与探索--以五邑大学《电子电路综合设计》为例

2021年12期教改新论高教学刊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课程改革与探索———以五邑大学《电子电路综合设计》为例*曹路,王玉青,杨敏(五邑大学智能制造学部,广东江门529020)2018年5月26日,五邑大学因应国家制造强国发展战略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需要,学校通过调整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结构而组建智能制造学部。

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型人才,智能制造学部所有专业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重构了课程体系。

根据2018年培养方案,智能制造学部对现有的实践教学进行了资源整合,形成了《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践课程。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所对应的专项实践环节,是一门强调综合性设计方法与实践的必修课程。

课程通过指导学生查找相关文献,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功能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利用软件仿真实现合理有效的功能需求,通过硬件制作包括电路板的焊接、调试实现具体功能,并展示实物、撰写报告、汇报设计过程。

课程为后续专业综合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类课程提供文献查询、方案制定与评估、设计说明书撰写和答辩等技能,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1-4]。

丁莉峰等[5]以电化学方向为例,提出改变传统专业实验的教学理念,增加对开放性实验的探究,将教师的科研项目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胡明茂等[6]从师资建设、学生社团建设、仿真技术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建设。

熊田忠等[7]以运动控制课程为例,指出应用型本科建设应从教学内容优化、进行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吕凤娇等[8]通过改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对药剂学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实践。

刘琪芳等[9]以山西农业大学电子信息类课程为例,提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复合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

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及对策分析

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及对策分析

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及对策分析人们常将现代高等教育中的本科层次的教育根据其学校层次地位及学生素质情况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等,进而也将其中的本科教育相应地划分成研究型和应用型本科教育。

应用型本科是相对普通本科而言的。

应用型本科是为社会培养面向行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它是以教学为主的一种本科教育。

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及教育思想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规格与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所采取的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的总和。

目前,应用型本科学校主要采用如下几种人才培养模式。

1.1 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较为提倡的。

通过校企合作,既可以直接面向企业、按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培养学生,又可很好地解决学生实习难与就业难的问题。

该培养模式又可分为“定制式、项目实训式、嵌入课程式”等模式。

“定制式”一般是学校按企业“定制”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由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育教学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中兴NC班”等。

目前,实施效果较好。

但其规模较小,只适合特定的专业。

“项目实训式”一般是将在校三年级或四年级学生,用1~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参加企业专门为学校相关专业学生专门设计并实施的企业项目实训,从而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综合性较强的项目实训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这种模式培养学生可以高效速成,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确实有较大的收获。

“项目实训式”人才培养模式如惠普实训、微软高级项目实训及印度NIIT高级项目实训等均属于“项目实训式”人才培养模式。

“嵌入课程式”人才培养模式即结合学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分学期嵌入3~5门企业规定的课程,其教师、教材及教学要求等均由企业确定。

嵌入的每门课程按校企合作协议要适当地收取学生一定的费用。

创新思维导向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创新思维导向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24.06.048创新思维导向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史进玲 张火林河南许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河南许昌 461000*项目来源:2022年许昌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大学生创新思维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史进玲,讲师;张火林,博士,讲师。

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1]。

创新思维形式是通过创新能力提升的特定思维过程,达到产生新观念的最佳思维状态,并使头脑产生新思路的能力最大化,是产生思想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精神活动。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社会的快速进步,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正不断地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发展进程中。

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软件技术行业中层出不穷的程序设计语言,更新及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程序设计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需要更多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来推动行业发展[2-5]。

在大学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创新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只有培养创新思维意识,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挑战常规思维模式,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才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和效益过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程序设计的本质和核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作为一种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创新思维在程序设计思维培养及运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也能提升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改革。

另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程序设计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只有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不断创新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实现与社会需求岗位的成功对接。

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实验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实验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引言


另 一位 A 学生 的思 路如 下 : 类
轴 入 ab J,  ̄
应 用 型 本科 教 育 是 以 培养 应 用 型人 才 为 主 的 ,实 践能 力是 应 用 型 人 才 的一 种 重要 能力 ,所 以实 验 教学 在 应用 型 本科 教 学 中 的 作 用 尤 为 突 出 。本文 针对 应 用 型本 科 学生 做 了实 验 教 学方 法 的一 点 探 索性 的研 究 。应 用 型 本 科学 生 好 奇心 强 ,经 过 教 师对 其学 习 的 肯 定 和鼓 励 以后 ,学 习积 极性 容 易 提高 ,所 以更 容 易激 发 学生 的 创造 能力 【】 是 自 能 力 要 稍逊 于重 点本 科 和普 通本 科 的学 4。但 控 生 ,需 要 教师 的管 理 和指 导 。 程 序 设 计 类课 程 的后 面 章节 是 以前 面章 节 为基 础 的 。一 次 成 功 的 实 验课 ,可 以对 理论 知 识起 到复 习 、巩 固 、加 深 和扩 展 的作 用 ,而 失败 的实 验 会 降低 学 生 的 学 习积极 性 ,对本 课 程后 面章 节 的理 论 和实 验 教 学会 起到 消 极 的作 用 。所 以实 验教 学 在程 序设 计 类 课程 教 学 中的重 要 性是 不 言而 喻的 。 本 文 以一 个 Vsa F xr程 序设 计 的题 目为例 ,介 绍一 种探 索 i l oPo u 性 的 实验 教学 方 法 。
二 、教 学过 程 的组 织 ( )布 置任 务 一





- 啦 I_c lh 墙P <曲 嘲 ? I? i _ I? b
l 曲 l 扣 q ?焉 l c l? , b ^ c冀
图 第二种对三个数从 小到大排序 的思路 2

应用型本科院校Java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Java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Java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精品课程建设重在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问题,结合java程序设计课程建设,提出了课程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系统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建设的方案。

实践表明,这一方案适应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体现课程建设的目标和特色,更容易使课程建设落地实处,收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3高校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石。

课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反映出课程教学水平,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都会有各自不同的定位,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其学科、专业和课程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而课程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建设精品课程的基石。

从培养目标出发建设适合本校建设应用型建设精品课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的。

1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人才培养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同于学术型本科教育,学术型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探索和发现新原理、研究客观规律并能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从而进一步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的科学研究人才。

应用型人才要求有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实际岗位的需要,会处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教育也不同于以操作技能和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的中高等职业教育。

本科层次及以上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应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和创新性,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有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有更高的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

因此,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应该满足培养多类型、多层次本科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为目标。

新工科背景下的“C++程序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的“C++程序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第22期2023年11月无线互联科技Wireless Internet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22November,2023基金项目:广东理工学院2022年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YLCK202204㊂广东理工学院2020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ZXKCJS20202㊂作者简介:向志华(1982 ),女,湖南邵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软件工程㊂新工科背景下的 C ++程序设计 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向志华,张莉敏(广东理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广东肇庆526100)摘要: 新工科 是高等院校工程教育改革新方向,以全新的角度引导了计算机学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㊂文章以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中的课程 C ++程序设计 为基础,结合企业对程序设计人才的需求更新,针对当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课程内容陈旧僵化㊁学生兴趣不足等问题,进行 C ++程序设计 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化和内容升级㊂建立新工科新形态的SPOC 在线教学课程,融合思政元素进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更好地进行线上线下多元混合教学,以创新理念培养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程序设计人才㊂关键词:新工科;教学模式;改革;程序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0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㊀㊀ C ++程序设计 不仅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㊁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后续 数据结构 算法设计 等多门专业课程的基础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技能以及良好的计算思维能力,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㊂通过课程内的教学改革实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 C ++程序设计 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通过课程内的教学实践环节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修养㊁工程职业道德规范㊁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以面向对象的角度设计和开发小型应用程序㊂1㊀课程传统教学及问题分析㊀㊀现有的教学模式存在教学手段单一㊁内容繁杂㊁不能吸引学生兴趣等现象,怎样更新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计算思维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㊂1.1㊀课程内容的整体创新程度较低㊀㊀传统教学面向新业态程度不够,新工科的提出是新业态发展的需要,紧密联系产业发展,把新产业㊁新技术[1]融入课程教学,面向产业化和工程化改革课程教学㊂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讲述和PowerPoint 课件等教学工具来实现知识的传授,主要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和学生的被动接收为主㊂在这种 满堂灌 的教学模式下,通常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被动接收,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㊂1.2㊀传统实践课程教学缺乏连贯性和统一性㊀㊀在传统实践课程教学中,通常以课程单个验证性实验居多,所考查的课程知识点孤立,呈碎片化,缺乏连贯性和统一性,而综合性㊁设计性㊁创新性实验项目偏少㊂1.3㊀考核方式过于传统㊀㊀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以往的考核方式往往较为传统,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弱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职业道德㊁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㊂ 新工科 背景下对人才能力提出了多维度[2]和更全面的要求,传统课程教学通常只是对课本知识进行考核,而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㊁团队协作㊁职业素养考核不足㊂2㊀课程改革目标2.1㊀实施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㊀㊀按照理实一体㊁课内外互补的指导思想,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通过课前自学㊁翻转课堂等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在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所有实训工作,更好地将 教㊁学㊁做 结合在一起,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㊂2.2㊀教学过程渗透 课程思政 思想㊀㊀在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C ++程序设计 是一门开设面非常广泛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进行知识讲授的同时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是必不可少的㊂教师教学必须分析学生特点,深入发掘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促进知识传授㊁能力培养与德育培养紧密结合㊂构建节点化㊁关联化的知识体系[3],并结合应用型本科学生特点,科学设计凸显前沿性㊁交叉性与综合性的教材内容㊂2.3㊀建立新工科新形态的SPOC在线教学课程㊀㊀依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与要求,以 学生为中心 ,针对性地调整授课内容㊁节奏㊁方式等,构建符合新工科专业认证的项目式教学示例库[4],建立SPOC 在线教学课程,更好地进行线上线下多元混合教学㊂2.4㊀提高参加各类考证的通过率及获奖率㊀㊀学生程序设计基础薄弱,缺乏计算思维,对各类考证㊁竞赛内容掌握不够深入㊂本次教学内容的修订,除本课程所需各种练习题㊁测试题外,引入了行业新技术题目㊁行业面试考题㊁往年考研题㊁软件考证题以及软件竞赛题,提高学生参加各类考证的通过率及获奖率㊂2.5㊀优化考核方式㊀㊀随着新工科时代的到来,课程考核方式需要一定的变化,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㊂因此,在考核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考试评分与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进行相应的结合,针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核㊂3㊀课程改革策略3.1㊀主要思路㊀㊀以 C++程序设计 课程的地位和特点为依据,以新工科课程建设为目标导向,实施新工科理念下的课程改革㊂通过构建以教师为主导㊁学生为参与主体的 C++程序设计 项目模块化课程体系,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创新应用能力㊂具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㊂图1㊀新工科背景下 C++程序设计 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思路3.2㊀具体措施3.2.1㊀开发、修订教学大纲㊀㊀对珠三角区域软件行业的发展进行调研,与企业加强沟通,了解行业的新需求㊁新技术,修订开发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大纲㊂对本课程相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职业证书要求和各类软件大赛要求,修订理论㊁实践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㊂3.2.2㊀提高课程内容的整体创新程度㊀㊀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5]㊂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思想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充分渗透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项目的融合,建立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教案㊁课件㊁实训项目㊁试题库等㊂并结合学生实践情况和项目化案例,进一步修订教材初稿并出版配套的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㊂C++程序设计 课程包括面向过程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是重难点内容,主要包含类和对象的基本概念㊁构造函数㊁析构函数㊁静态成员㊁友元函数㊁继承㊁多态性㊁文件操作㊁运算符重载等知识点㊂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可选取 社区诊所的简单信息管理系统 简单汽车管理系统 股票管理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等学生较为熟悉的示例供课堂讲解和课下分析使用,建立 C ++程序设计 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程序开发㊁算法设计及创新的能力㊂图2为 C ++程序设计 课程部分知识模块及示例㊂图2㊀ C ++程序设计 课程部分知识模块及示例3.2.3㊀教学改革实施过程㊀㊀(1)教学设计渗透课程思政元素㊂C ++程序设计 课程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开拓精神,还要培养学生踏实刻苦的 工匠精神 ㊁协调配合的团队精神以及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㊂教师可以通过企业生产实践中的案例分析㊁贴近生活的类比㊁团队合作的项目教学,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教学过程㊂通过调试程序㊁纠错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㊂例如学习面向对象的思想时,可以以银行客户管理系统为例,通过层次化递进教学,环环相扣深入讲解,并将其贯穿各知识点进行教学,具体包括类和对象㊁数组类㊁类的组合㊁类的继承㊁类的派生㊁多文件结构编程[6]等知识点,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钻研精神,并通过该案例可以讨论银行账户的信息安全问题,对网络工程专业以及以后进行信息系统设计㊁开发的学生,可以培养其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职业素养㊂(2)构建从易到难增量式 项目驱动 的分层实验教学㊂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信息效果因材施教㊁差异化教学,构建循序渐进的 阶梯式 C ++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内容从模仿型实验㊁提高型实验㊁逐步递进过渡到综合型实验㊂按照理实一体㊁课内外互补的课程指导思想,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所有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实现 教㊁学㊁做 有机融合;通过课堂讲授㊁团队学习㊁分组讨论㊁习题巩固㊁个体辅导㊁学生展示㊁比赛考证等手段,实现从模仿到应用到创新的递进式培养㊂(3)建立 C ++程序设计 SPOC 在线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多元混合教学㊂依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与要求,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调整授课内容㊁节奏㊁方式等㊂重新梳理整合和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每一个独立的知识点进行联合的贯穿,打破固定的章节结构,广泛收集㊁整理教学示例和项目,构建符合新工科专业认证要求的项目式教学示例库㊂加强企业合作,吸纳行业新技术与新成果,建立新工科新形态的SPOC 在线课程㊂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㊂课程线上视频由项目团队根据教学大纲所拍摄,以小视频为主㊂教师利用集中上课的时间布置任务,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按计划在指定的时间内自主学习视频课程,并完成相应的实训,教师通过平台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学习,并利用面授时间进行答疑和更深层次的研讨㊂(4)优化考核方式㊂在考核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考试评分与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进行结合,针对学生的发展情况,对其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核㊂为了更好地将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㊁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可以分阶段㊁分层次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过程化考核,如线上成绩考核学生的视频学习㊁作业㊁测试情况,线下成绩考核学生的分组讨论能力㊁课堂展示情况,进一步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编程实践能力㊂通过SPOC 在线教学的展开,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学习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正确率,从而确定学生对问题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㊂同时,教师通过成绩排名关注 优秀 学生和 不及格 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 优秀学生 增强编程能力的培养,可以辅导其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升学科竞赛的获奖率和获奖等级,对于 不及格学生 加强对基础知识相关习题的练习㊂具体考核方式为:线上成绩15%㊁线下平时成绩10%㊁实训成绩15%㊁期末上机考试60%,教师需要提高对考核结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在学生的反馈中调整自身的定位,有利于提高新工科教学的综合质量㊂4㊀课程改革成效㊀㊀(1)充分渗透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构建教案课件㊁教学案例等课程资源,并将思政过程渗入课堂教学,不仅能教会学生基本知识和工作技能,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㊂(2)注重理论教学与软件开发技术的紧密结合,将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引入教学,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衔接㊂通过实施从易到难增量式 项目驱动 的分层教学,使学生熟悉程序设计基本思路,掌握软件编程技能,并通过全面的职业素质训练,实现 零距离 上岗㊂(3) 以赛促学,以学促教 ,不断强化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编程能力㊂(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㊂在新工科理论和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完善理论课程设计㊁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建立一套较完整的㊁实用性强的SPOC线上课程㊂设计翻转课堂,通过在线学习㊁在线互动等形式,结合教师的课堂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㊂培养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点的讲解和微课制作,教师与学生在彼此互动中共同提高㊂5 结语㊀㊀本文分析了当前 C++程序设计 教学的现状,并依据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与要求,吸纳行业新技术与新成果,重新梳理整合和优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合思政元素进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建立新工科新形态的SPOC在线教学课程,更好地进行线上线下多元混合教学,构建 教㊁学㊁做 一体化的 C++程序设计 课程教学模式㊂参考文献[1]李政伟,葛欣,席景科,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驱动下的‘C++程序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2020(1):78-80,88.[2]程学云.新工科背景下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8):98-99.[3]张广梅,朱红梅.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在C++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2020 (18):120-123.[4]王飞飞,谢丽明,闵改,等.基于SPOC模式的C语言实训教学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5): 138-139.[5]张景波,张云琦,孙海峰,等.OBE理念在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29):178-179.[6]张秀梅.C++程序设计 课程思政 教学研究与探讨[J].科技资讯,2021(6):8-10.(编辑㊀王雪芬)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C++Programming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of new engineeringXiang Zhihua Zhang Limin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oqing526100 ChinaAbstract New engineering is a new direc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 guid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from a new perspective.Based on the course C++Programming in computer and related majors combined with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to update the programming talents aiming at the issues of outdated and rigid course content and insufficient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 this paper optimizes and upgrad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C++Programming . Establish a new form of SPOC online teaching course for engineering and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o carry out the project-based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better carry out online and offline diversified mixed teaching and cultivate program design talents with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for the motherland with innovative ideas. Key words new engineering teaching mode reform programming。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Web应用程序设计》课程改革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Web应用程序设计》课程改革

( o ptr n n r t nSineD pr et F j nU i ri f ehoo , uh u30 0 , hn ) C m ue dI omao c c e a m n, ui n e t o cnlg F zo 5 18 C ia a f i e t a vs y T y
笔者认为 : ①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一定的教
学 目标 , 为完 成 一定 的教学 目标服 务 , 并 而所有 课 程 或教 学 环节 的教 学 目标 必须 围绕着 实现 特定 的
内容有 大脑 风 暴法 、 卡片 展示 法 、 目引 导法 、 项 文 本引导法、 模拟 教 学 法 、 角色 扮 演法 、 例 教 学法 案 等 , 有职业 性 和实践 性两 大突 出特征 , 具 符合 职业 教 育教 学 规律 , 因而 在职 业 教 育教 学 中得 到 广 泛
应 用与 推广 。那 么 种 教 学模 式 是 否 适 用 于应 这 用 型本 科 的课程 教学 呢 ?
Te c ng r f r fW e ppl ato o r m m i s d n a to o in e m e ho o o y a hi e o m o b a i i n pr g a c ng ba e o c i n・ re t d t d l g
Xu n s e Xi g i
u n c i g o T s e ily i p l — e n v r i e s t id ri g ta h n fI p ca i n a p id tp d u i est s i s d e .T o g t o h a i o r e e t e y i u h u h s n t e b sc c u s r fr b s d o ci n o in e t o o o y a e ca f d T e a c i cu e o o r e c n e t h e o m a e n a t — r t d meh d l g r l r i . h rh t t r fc u s o tn ,t e o e i e e

程序设计类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程序设计类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象 ( 客) 顾 日益 强 化 的需 求 和 愿 望 ; () 程 产 品的 寿 5工
角度讲 ,这种考核方式是激励 学生学 习动机的一种手
段 ;有利于理论知识 的系统掌握;有助于教师实行 因 材施教,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但是这种考核方式存 在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 的:
1考 核观 念 落 后 陈 旧,考 核 缺 乏 教育 理 论 指 导 , . 存 在一 定 的 随意 性和 主 观性 。
近几年来 ,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 的进行, 评估前后对教学水平的影 响是显而易见 的,它不仅推
动 了学校 的发 展 ,而 且提 升 和 加 强 了对 本 科 教 学 工作
能力 提 出新 要 求 。
3 根据 我 国对 在工程 部 门工作 的大 学生调 查显 . 示, 目前毕业的大 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弱、创造性差 等 问题 ,高等工程 教育提 出由 “ 科学型 ”向 “ 工程 型”回归的培养学生新动 向。 在各方面都要求素质,各方面都需要创新型人才 的挑战下, 在毕业生 的现实能力情况的反馈 结果之下, 必然会对人才 的培养方式和方案提 出新 的挑 战, 而在 高素质创新 型工程 性人才的培养过程 中, 考核方式发 挥着教学指挥棒的作用, 对它的改革是势在必行 。
中国 现代教育装 备
2 0第 3 (第 0 ) 0 年 1 总 1期 1 期 1
程序设计类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郭丽红 袁 璨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6 117
摘 要:结合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 目标 ,以计算机通信专业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进行 了考核方式的改革 及探索 ,强调了实践环节在程序设计类课程 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有针 对性地提 出了教 改思路 并列举 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与方法,实践证 明具有 良好 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考核方式;程序设计类课程;改革

应用型本科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p ee td i emso tu trl m.P o oasae ma et p rd h ew r rga rsne n tr fs cu ai r s rp sl r d ou g a e te n t o kp o m ig o p r n fa —
p iain o in e n v ri e . l t — r t d u ie st s c o e i Ke wo d :c n tu t n;n t o k p o a y r s o s ci r o ew r r g mmi g;e u a in lr fr r n d c t a பைடு நூலகம்eo o m
相结合 , 能得 到 较 好 的教 学 效果 。总结 现行 网 才
会需求的局面。因此, 打破传统 的网络程序设计 课程教学思路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学生动
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 ,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授 课 内容设 置不 当
手能力为 目 , 标 合理组织编排授课内容 , 加强实践 教学环节, 成为 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 网络
Up r d n e wo k og a g a i g n t r pr r mm i o s o pp i a i n- re e u e g a at s ng c ur e f r a lc to o intd nd r r du e
Ja gLfn in i g e ( o ue dIfr ao cec e a m n,Fj nvr t o eh o g,F zo 50 4 C mptr n om t nSi eD pr e t u a U iesy f c l y uhu30 1 ) a n i n t i n i T n o
教育部 、 信息产业部等五部委于 20 04年联合 发布的报告称 , 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 10 ; 0万 另一则 消息则 称 , 校计 算 机 相 关 专业 初 次 就 业 高 率 自20 年以来连续下滑。 一方面是对计算机 02 Ⅲ 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 另一方面却是毕业生就 业难, 是什么原因导致 了人才供求矛盾 呢?造 成 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教材内容落伍 、 课 程设计脱离市场需求、 理论与实践脱节等被普遍 认为是造成今天学生学而不专、 学而不用 现象 的

应用型本科“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开发知识点 ; 如果 学生是主修 Jv 方 向的 , aa 则最好课时安 排能够将 Jv aa基础 、S JE平 台开 发和 Jv aa拓展 的知识 点 介绍完 。当然在课 时安排 上 , 还可 以根据 学生 的学 习能 力 情况做细部的微调 。 大学的程序类课程是系列化 的教学 , 学生在接 触 J— a v a之前 大已经学过其他语言类课程 , C或 C++语言 。 如

课 程 教 学 内容 与 学 时设 置
Jv aa程序设计课作 为 Jv aa系列 课程 的基础课 , 根据

因是传统教学模式 的滞后导致 了毕业生实 际的动手实践 能力偏薄弱 , 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差距。 Jv aa程序设计作为 Jv aa系列 课程 的基础 课 , 其教学 效果将直接决定后续课程 的教学质量 。如何 能在有 限的
合理设置教学 内容 、 改进教 学方式、 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 了探讨 , 以期起到抛砖 引玉 的作 用。 关键词 : 学 内容 ; 教 教学方式 ; 考核 方式 中图 分 类 号 : 62 0 G 4 . 文献标识码 : A 随着信息产业 的快 速发 展 , 会对 计算 机人才 的需 社 求 日益增加 。据 I C统计 , D 在所 有软件 开发 类人才 的需 求 中, Jv 工程师 的需 求量 最大 。然而这 并没有 让计 对 aa 算机及软件专业毕业 生 的就业压 力得 到缓解 , 其根 本原 教学方式 、 改革考核 方式等方 面对 Jv aa程序设计课 程的 教学进行 了探讨 。
课堂 上最大化地激 发学生对 Jv aa编程的学 习兴趣 , 高 提 教学 质量 , 而为后续 Jv 从 aa高级课程 的教 学打下 良好 的 入 门基础 , Jv 是 aa教学 工作 者急 需研 究 和解决 的问题 。

新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公共课课程体系改革思路解析——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

新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公共课课程体系改革思路解析——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

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委员会发布《 关于进一 步加强高 等学校计算机基 础教学的意见》 ( 白皮书 ) 和《 中国高等学校计 算机基础课程体 系》 ( 蓝皮书 ) 。在自皮书 中提 到, 计算机文化基
础 曾是高校开设最为普遍的- -f q 课程 ,也是学生入学 的第一门
( 3 ) 思想 观念滞后 , 教学模式程式化 。 重庆第二师范学 院长 期的专科思维模式使学校形成一套 系统 的专科教学模式 和方 法。 如: 在定制计算机公共课教材上 , 重视等级考试相关 的教材
而轻视应用技能相关 的教材 ; 在教学过程 中, 重视试题 的讲解 而轻视学 习方法 的探讨 ; 在考试方式上 , 重视理论考试 而轻视
机 试 的考 核 。
计算机课程。 随着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 , 计算机文化基础
层次的教学内容将会逐步下移。建 议开设一 门大学水准的基础
( 4 ) 学生的入学水平差距大, 对计算机教学提 出了多样性的 需求。入学时, 部分学生已具有使用计算机的初步能力 , 但从总 体上看 , 学生的基础能力 、 学习 目标差异较大。 同时 , 由于不 同专
渐深入到社会生活 的各个领域。 是否具备一定 的计算机操作能
力, 成 为衡量一个人基本 素质和基本技能的标志之一。各 用人 单位要求毕业生掌握更丰富的计算机技术知识 , 具有更强 的计
操作应用能力是指最基本 的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 例如操作系统 的基本应用能力 、 文本 与图形表 述能力 、 信息检
要 :通过解读新建本科 院作 中将计算机技术与本专业 紧密 结合 , 解决各专业领域的相关 问题 。这就要求大学计算机 教育
要 紧跟社会发展需要 , 调整教学 内容 , 改进考核体系 , 为社会培 养出具备较强计算机知识背景和应用能力。 3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公共课程现状 ( 1 ) 课程 内容要求与课时 、 培养方案要求的矛盾 。 重庆第二

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学 水 平 。帮 助 学 生 提 高综 合 能 力 。
【 关键词 】 竞赛方法 ;情境教 学;潜 能发掘
1计算机实验教学现状 我 国开展计算机教学起步较 晚,在 实验室教学方面跟多学 院设 施建设不足 ,硬件设备相对简单 。除了台式电脑 ,实验室的设备和 教室基本没有差异 。在教学方法上 。基 本以讲授 法为主 。学生动手 编写简单的程序 。课堂气氛相对单 调,很难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 让计算机实验课程的效果受到了很大制约。 2教学方法 改革探 索 2 . 1调 动 心 里 因 素 , 挖 掘 学 生 潜 能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动机与需求是紧密联系的。 如果说需求是 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源泉, 那么, 动机就 是推动这种活动的最直接的 力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潜质、学习兴趣都会有不 同, 我们在 这几年 的教学活动 中, 分别为 学生开设 了一些选修 课 ( P H P、 P h o t o S h o p 、V B程序设计等) , 学 生 可 以 根 据 自己 的基 础 、 特 长 和 兴 趣进行选修 。另外, 我们学校实 行学 分制, 对 学生的积 极学习也提供 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生在 自己建构知识意义方面, 比非学分制 的学 生有了一定的 自由空 间。现在学校 开设 的选修 课还主要是教师 自己 确定, 以后 可 以在 社 会 岗位 调 查 和 学 生 兴趣 调 查 的 基 础上 , 选 择 确 定 选修课内容, 使开设的选修课尽可能地同时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 。 加强学分制 管理, 增加 计算机选修课 , 可 以让 学生有更多 的选 择, 花 更多的精 力在感兴趣的课程上, 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2 . 2 竞 赛 模 式 探 索 比赛 目的 :锻炼 团队合作精神 ,展现 个人风采,从 比赛 中提升 学生创业能力。 题 目: 由校 方 组 建 出题 组 ,题 目需要 具备 可 行 性 , 能 在 短 期 内 看到结果。题 目依次分为初赛题 目,复赛题 目,决赛题 目。 组 队 形 式 : 由校 方 根 据 初 赛 题 目具 体 分析 , 每 小 组 人 数 ,但 不 可超过 5人 初赛时期可 以自由组队,也可 以个人报名 ,达到人数 随 机 组 队 编 程 项 目团 队 具 体 工 作 : 在 题 目公 布 后 ,召 开 研 讨 会 议 ,形 成 统 一 意 见 与 各 自分 工 。要 选出团队的领导者,在题 目完成后每个人要 写明 自己所做的工作,

基于应用型本科《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本科《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本科《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摘要】c语言涉及的概念复杂,灵活性大,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

本文围绕铜陵学院近3年的基于应用型本科《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针对c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措施,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并给出了下一步改革的一些设想和努力方向。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based o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language c program design”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deng yong-jiang(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of tongling college,tongling anhui,244000)【abstract】the concept of c language involves complex,flexibility, hard to teach, and students difficult to learn. this paper focus on tongling university nearly 3 years based on the applied “language c program design” teaching reform,according to the c languag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measures in the reform of the course,and obtain a better teaching effect. and give the next reform ideas and direction.【key words】c program design; teaching reform; practical talents0 引言《c语言程序设计》是我校为非计算机专业理工类学生开设的一门程序设计课程,它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程序设计的原理、方法、操作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程序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程序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程序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摘要: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针对当前计算机专业程序类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理论与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

该模式通过边讲边练、层次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开放网络教学等改革教学方式,并以学生评价交流反馈机制和能力主导的学生考核制度为综合考核方式。

实践表明,该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程序类课程;混合式教学;项目驱动;应用型1程序类课程教学现状分析我国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明确目标和要求是“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1]”。

对于高校而言,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就是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实验研究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2]。

这些能力的获取与高校的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然而,当前计算机专业程序类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理论课教学内容信息量大,实验课教学时间短、很难在有限的实验课时间里练习理论课所有的知识点;2)教学方法单一,单纯将纸质课本复制粘贴到PPT上,制成所谓的多媒体课件,不利于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提高与创造性的发挥[3],导致理论课效果较差;3)实验与理论课分离,导致学生在实验课时难以理论联系实际,实验效果不理想;4)考核方式单一,多数以笔试为主,不能突显程序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部分学生只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复习方式即可获得高分,致使部分学生对实习实践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此可见,教学内容安排困难、实践教学脱节、考核评价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表明目前的课程教学模式不尽合理。

针对计算机专业程序类课程的特点,本文重点论述了理论与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

2理论与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计算机专业程序类课程的一个特点是知识点多而杂,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这类课程要求学生多练习,多数知识点能通过程序设计得到验证,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理论与实践混合式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不严格区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学生掌握程度,在同一课堂采用边讲边练的模式,同时完成理论与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类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类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第2期2022年1月No.2January ,2022在线教学对高校教师的影响价值研究金卫健,黄传峰,李燕(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67)摘要:新冠疫情打乱了我国原有的教学形态,高校为此大面积地开展在线教学。

文章通过对3所地方高校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的深度访谈,通过研究教师在初期开展在线教学的动能、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创新和认知提升、行政部门对教师的帮助和监督以及教学结束后的教学效果测量等问题,提出了在线教学对于教师的价值性,也诠释了从教师端提升在线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教师;在线教学;新冠疫情;地方高校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数字化课程资源研究专项课题;项目名称:基于教师侧的地方高校提升在线教学效果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0SZYB13。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研究专项课题;项目名称:基于混合云的高校“云端”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0SYYB04。

作者简介:金卫健(1977—),男,江苏启东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决策管理,教学管理。

引言2020年初的突发传染疫情打乱了我国原有的教学形态,在教育部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高校大面积采用在线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教学新形态,重构了教学方式。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教师在线教学素养不够、在线教学课程类型的教学平台不符合等问题较为突出[1-4],导致了不同类型、不同区域高校在线教学效果的差异性[5]。

为此,学者们给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如邬大光等[6]提出建立全新在线教学理念、重构师生角色、完善课程知识体系、加强教学设计、开展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创建在线教学组织等保障高校在线教学效果;肖云等[7]提出通过价值体系建立高校在线质量评价体系;沈宏兴等[8]提出从学校政策、学情分析、组织在线教学设计、把控教学实施过程、加强信息素养培训、保障教学平台技术等角度提升在线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专业能力,从而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人才。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类专业、开设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专业等各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此类课程具有理论性、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育要坚持理论教育与技术教育并重的教学方法,围绕软件市场对程序设计类人才的需求,注重实践教学与实训技能,这就必须做到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完成不同的实践成果,特别是要保证毕业生能够独立完成程序代码的设计与实施,在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支持下,能够完成系统开发。

传统课程设计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改革,实现应用型本科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程序设计专业技能的高素质软件应用型人才。

一、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以传统教学、经验教学为基础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存在许多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人才培养的问题,笔者发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程序设计类课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

现在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理念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的需要,尤其有的教师知识结构过于老化,专业素养较落后,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会理论、能通过考试就达到教学目的了,但这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完成设计成果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应依据社会对软件人才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改变教学理念,以传统教学为基础,结合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形成科学的教学理念。

2.教材体系、课程体系相对落后。

教材体系的建构应当是层次分明、相辅相成的。

程序设计类教材很多,教材系列一体化的建设并不完善,这对课程体系的构建影响很大。

程序设计类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现在有许多学校对这些课程几年不作调整,计算机类课程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培养的学生自然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程序设计课程只注重本门课程的教学,数理基础薄弱、课程层次不够分明、相关课程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学生基础不牢固、知识点重复、能力提升达不到要求的高度。

3.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应用,考核体系单一。

许多学校还处于理论为主、上机为辅,设计成果为空的一个状态。

课堂讲授是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教师通常以教材为中心,根据教学大纲精心策划、认真备课,并形成完整的教案,再按教案进行教学;信息资源局限在教材或多媒体屏幕上,信息传递形式局限于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口头传授,这样的信息传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内容单一、课时较少。

考核体系以理论答卷为主,上机为参考,这与应用型本科实践能力强的目标不相适应。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程序设计类课程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存在着与发展中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不相适应的成分。

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当前应用型本科的建设与发展为指导思想,不难发现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程序设计类课程以应用型本科培养的目标为指导,以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技术为基础,笔者提出以下教学改革措施。

1.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的重要方面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程序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接受并掌握较前沿的东西。

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师,不是仅讲理论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还要有过硬的实践能力,所以也要参与到定期外出学习,参与大系统的实际开发过程,这样才能跟上课程发展,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各项教学设计,促进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摘要]以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为原则,基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及调查研究数据,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新教学观念、完善与重构课程体系、系列教材一体化建设、改革理论教学方法、实践—实训—实战相结合的方式、课外辅导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考核体系的改革等七项相辅相成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作者简介]孙素华(1970-),女,河北深州人,衡水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

(河北衡水053000)[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指导计划项目“大学生移动微型学习模式探讨与研究”(项目编号:Z2009448)的阶段性成果和衡水学院2012年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g20120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146-02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孙素华教师要将更新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

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以往都是教师以讲解理论或演示程序为主,学生总是被动地听。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只注意了其中理论知识点,没能更强化其中的实践性。

特别是程序设计类课程较多,对同一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各门课程都要开设,比如C语言、VC++、基于C#的ASP.NET、JAVA等课程,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来讲解,每个教师都各自为政,从自己所教授课程的基础入手进行讲解,最终学生学会的是基础理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对于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不多,更不要说有什么成果出现。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程序设计类的课程改革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各门课程成为一个梯队,前面讲过的基础知识“为我所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设计作品,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多出实践作品。

2.完善与重构课程体系。

原来的程序设计类课程门类众多,各门课程层次不够分明,重复教学耽误了学生宝贵的时间,笔者认为应当完善与重构课程体系。

对于同一层次的课程只开设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门(但基础程序设计课程最好选择Pascal或者C语言中的一门),其他的作为学生课外自主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或者同一层次的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门。

在此基础上,形成多层次的课程梯队,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从低到高建立得比较完善。

这样学生学习的知识既能形成层次梯队,又能接触本专业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从而学好程序设计类课程并取得较好成果是必然的。

学生在毕业后,也能很好地与社会接轨,更好地适应各自的工作。

3.系列教材一体化设计。

能够培养出高素质学科创新人才与高素质应用人才的教学过程必然依托高质量的教材体系。

以科学的理论与系统方法为指导,从掌握理论知识与提高专业技能的教学入手,将程序设计课程相关的教材进行一体化设计,强化数理基础,各门课程层次分明。

将大量具有规律性的内容进行系统化,避免同一个知识点要么哪门课也讲,要么哪门课也不讲。

系列教材一体化设计,杜绝反复炒冷饭与反复推托的情况。

教材的建设与教学的实施是由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整体,教材的建设与应用同时做加法与减法,取精华去糟粕。

4.改革理论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1)教学方法的改革。

案例教学法很适合程序设计类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各门课的特点,分层次设计教学案例,对其中的内容设计可采用模块法完成,从预习、学习到复习三个阶段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完成事先设置的相关联任务(例题)来达成教学目标,实现的任务驱动教学在程序类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也很好。

课前以典型的例子演示运行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课上,将本次课程的内容和知识点通过几个具体的任务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课后进行总结与反思。

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成果。

(2)教学内容改革主要包括两点:第一,理论教学中相关知识只在一门课(比如C语言)中讲透,那么在VC++中就应用其中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而不必讲解了。

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结合经典实例,对知识点讲全讲透,使学生能通过实例掌握重点,学会难点。

第二是能够完成学习成果。

学生能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完成不同的教学成果,比如在基础学习部分,能开发相应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在中级阶段能一个小组在一起开发一个小系统;最后能完成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实践—实训—实战相结合的方式。

应用型本科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就是学生的应用能力,对于应用本科高校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来说,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多样。

除应用多媒体课件外,还要采用多种方式练习,多种方式的实践锻炼。

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重视实践教学,构建科学的实践教材,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还要让学生多参加比如实习基地的实训,结合实际开发项目进行学习。

学校可以成立学生兴趣组,学生参与科研、竞赛,其中不仅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可以有其他专业学生参与。

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程序设计经验,提高学生程序设计的能力。

最后是在学校建立的实习基地,或者是与学校联合的企业中,让学生走进企业与从事系统开发的工程师一起,针对现实问题,进行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课外辅导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课外辅导模式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如运用移动微型学习模式进行指导与学习;采用QQ群的讨论学习模式;运用在线系统、师生交互学习方式。

总之,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最有效的指导方式,使学生能更好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构建与实施课外辅导模式是当前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师的重要教学工作之一。

7.考核体系的完善与改革。

考核方式是教学的指挥棒,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手段。

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针对不同层次的课程,根据其中讲授的重点,进行不同形式的考核方式。

例如,C语言作为结构化程序语言的代表,也是学生接触最早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其中主要是讲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那么对于这门课程可采用上机与理论并行的考核方式。

基于C#的ASP.NET程序设计,因为这是层次较高的一门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其考核方式,笔者认为可针对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设计并完成系统。

总之,以应用型本科的指导思想为原则,不断从各个方面对程序设计类的课程进行持续发展改革,从而保证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更好的设计成果出现,从而能够较好较快地与社会接轨,适应系统开发的需要。

[参考文献][1]戴大蒙.“程序设计”类课程层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9).[2]郭丽红,袁璟.程序设计类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3]刘声田,裘皓杰.《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课程案例教学研究及课程教学资源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2(1).[4]吴晓义,唐晓鸣.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指导思想与校本特色[J].高教探索,2008(4).[5]张顺利,李卫斌.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