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费用如何合理资本化(汇编)

合集下载

研发费用资本化 会计准则

研发费用资本化 会计准则

研发费用资本化会计准则摘要:1.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概念2.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准则3.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优点4.研发费用资本化的缺点5.我国对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态度和政策正文:研发费用资本化是指将企业的研发费用,在一定条件下,计入无形资产或固定资产,从而分摊到资产的使用寿命内。

这种方式与会计上的费用支出法不同,费用支出法是将研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当期利润。

在会计准则中,研发费用资本化有严格的条件。

首先,研发的项目必须具有创新性,即与现有的产品或技术有显著的差别。

其次,研发的项目必须具有可行性,即有可能在未来产生经济利益。

最后,研发的项目必须有足够的技术资料支持,以便对项目的进展和结果进行可靠的计量。

研发费用资本化有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可以减轻企业的当期负担,降低企业的税收支出。

其次,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最后,可以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

然而,研发费用资本化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研发项目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资本化的费用在未来无法实现预期的经济利益,从而造成资产的虚高。

其次,由于会计准则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可能导致企业在资本化研发费用时存在主观随意性,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我国对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态度是积极的,并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

例如,我国在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企业的研发费用可以按照当期实际发生的额度加计扣除,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研发费用资本化五个条件

研发费用资本化五个条件

研发费用资本化五个条件研发费用资本化是指将企业花费的研发费用转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未来通过摊销的方式逐步消耗。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企业当前的财务负担,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可比性,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面我们将会具体阐述。

1. 项目的可预计性研发项目必须有可预测性,即项目的研发费用可以被合理、准确地预测,能够根据合理的技术和市场信息,预计项目的最终产出和市场前景,从而支持该项目对研发费用进行资本化。

2. 技术可行性要对研发费用进行资本化,必须确保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并使项目最终能够转化为商业产品,否则企业将面临不必要的风险和潜在的财务危机。

因此,在决定研发费用的资本化时,必须评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以确保该项目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3. 未来能否产生经济价值对于资本化的研发项目,必须评估其未来能否产生经济价值,是否有足够多的市场需求和潜在客户,以支持企业在未来收回研发投资。

这涉及到预测市场需求的稳定性、项目的竞争优势、未来盈利能力等。

4. 严格的预算和监管在研发费用资本化的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预算和监管机制,以确保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不会导致过度花费和监督不力等问题。

这要求企业把控研发费用,预算研发项目的费用,并建立有效的审核机制,以确保研发预算与实际支出相符。

5. 与企业核心业务相关最后,对于研发费用的资本化,必须确保其与企业核心业务相关联。

只有与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业务相关联的研发项目,才能为企业带来可持续的价值和长期的竞争优势,这也是企业决定进行研发费用资本化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研发费用的资本化决策中,必须考虑到企业战略和长期规划。

研发费用应当如何进行费用化和资本化处理?

研发费用应当如何进行费用化和资本化处理?

研发费用应当如何进行费用化和资本化处理?一、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处理方式企业为了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所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科技型中小企业按75%加计扣除、175%摊销)。

企业的研发费用以是否形成无形资产为标准,划分为费用化和资本化两种方式加计扣除。

两种方式准予税前扣除的总额是一样的。

企业需要注意的是,研发费用的核算无论是计入当期损益还是形成无形资产,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都应属于财税〔2015〕119号文件及97号公告、40号公告规定的范围,同时应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财税部门税前扣除的相关规定,即不得税前扣除的项目也不得加计扣除。

对于研发支出形成无形资产的,其摊销年限应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合同约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二、研发费用的费用化或资本化处理规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其税收上资本化的时点应与会计处理保持一致。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7条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1.研究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主要是指为获取相关知识而进行的活动。

考虑到研究阶段的探索性及其成果的不确定性,企业无法证明其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的存在,因此,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应当在发生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2.开发阶段支出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包括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小试、中试和试生产设施等。

考虑到进入开发阶段的研发项目往往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如果企业能够证明开发支出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相关确认条件,则可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

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三个条件

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三个条件

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三个条件研发费用资本化,这个词听起来像是从某个高大上的金融杂志里蹦出来的,实际上,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息息相关。

想象一下,你家里有一只小狗,它每天都在院子里疯跑,恨不得把每一根草都玩个遍。

那么,研发费用资本化,简单来说就是把这些看似“耗费”的小玩意儿,变成能够“赚钱”的“资产”。

那么,想要把研发费用资本化,咱们得满足哪些条件呢?来,咱们慢慢说。

1. 可识别的经济利益首先,咱们得有个明确的目标,得能看出未来能“赚”到啥。

比如,你打算开发一款新软件,想让它能在市场上“风生水起”。

这时候,你就得好好考虑一下,那个软件到底能给你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

就像咱们买股票,得先分析一下公司的前景,别买了以后发现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想要把研发费用资本化,第一条就是要有可识别的经济利益,确保你的“狗”能给你带来“骨头”。

1.1 具体的商业计划光有梦想可不行,得有个切实可行的商业计划。

你得写个详细的计划书,告诉别人你这个研发项目到底是个什么鬼,怎么才能盈利,风险在哪里。

这就像你去外面吃饭,老板不会随便给你上菜,得先知道你点了啥,对吧?所以,把研发费用资本化之前,确保你有个清晰的商业蓝图,这样才能让人相信你真有实力。

1.2 明确的市场需求再来,就是要明确市场上有没有需求。

就像你做饭,别做了个大盘子凉拌菜,却没人爱吃,这样不就白忙活了吗?所以,市场调研必不可少!你得看看同行业里有没有类似的产品,消费者的反馈又如何。

如果你的研发项目正好满足了市场需求,那就是如鱼得水,真是天上掉下个馅饼!2. 研发阶段的明确性接下来,咱们得聊聊研发的具体阶段。

别光想着一开始就能大获全胜,研发往往是个漫长的过程。

你得有个清楚的时间表,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成果。

比如,第一阶段是做个原型,第二阶段是测试,再到最后的产品上线,这个过程就像攀登一座大山,一步一步往上走,不能心急。

每一步都要踏实,才能确保最后的“山顶风光”。

2.1 可重复性和规范性而且,研发的过程还得有可重复性和规范性。

干货研发费用资本化如何把握?审核要点有哪些?内附具体案例!

干货研发费用资本化如何把握?审核要点有哪些?内附具体案例!

干货研发费用资本化如何把握?审核要点有哪些?内附具体案例!来源:尚普IPO咨询,作者:尚普君研发投入为当期费用化的研发费用与资本化的开发支出之和。

其中,研发费用的资本化由于其存在作为调节利润的重要手段之嫌,一直被作为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关注重点。

在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IPO项目的操作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调节利润之嫌,一般将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或尽量减少资本化的比例。

鉴于科创板高研发投入的特点,以及试点注册制度的大背景下,科创板在一定程度上将资本化的比例有所宽松。

那么,如何确认研发费用是资本化支出还是费用化支出?这两种方式之间存在什么差异?证监会审核时的关注重点有哪些?今天我们就这些问题做一个梳理。

●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企业内部研究开发(研发)项目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研究阶段主要是研发的前期基础工作,项目处于前景未卜的研究阶段,花的钱可能全部都打水漂,这阶段的研发投入只能计入当期损益,作为费用。

开发阶段则是将研究成果进行商业生产前的应用开发,每一分投入都可以带来效益时,研发投入就可以进行资本化处理。

一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区别费用化的研发投入,计入利润表里的研发费用科目,然后在每年年报里转入管理费用科目,直接计入营业成本,降低公司的利润,影响公司当期的损益。

计入损益的话,可以按照当年实际发生额的75%抵扣所得税,会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

所以,一般稳定型的、保守型的公司会采取这种账务处理,同时,此种账务处理可能会造成对企业成长性的误判,从而使得资产负债表部分失真。

而资本化的研发投入,则计入资产负债表里的开发支出科目,项目顺利落地后转入无形资产科目。

相应的,那就会使当期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利润。

如若进行资本化处理,则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所得税的税前进行摊销。

从长远来看,无形资产照样需要进行摊销处理,其实对损益的影响并不会太多,而且还需要多缴税。

从现金流角度考虑,如若资本化,则无形资产的现金流该计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而不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就会让公司的造血能力看起来虚高。

研发费用资本化会计准则

研发费用资本化会计准则

研发费用资本化会计准则摘要:一、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概念和意义二、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关于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异同三、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法四、研发费用资本化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五、结论正文:一、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概念和意义研发费用资本化是指将企业研发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将其计入资产,随后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逐步摊销,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

这种做法有助于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关于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异同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在研发费用资本化方面的基本理念和目的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操作和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程序不同: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相对复杂,需要经过多个阶段的讨论和审议,而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相对简单,主要由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发布。

2.费用化与资本化的界限不同:美国会计准则对于研发费用的资本化条件较为宽松,而国际会计准则则较为严格。

在国际会计准则下,只有当研发项目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才能将研发费用资本化;而在美国会计准则下,只要研发项目有可能产生未来的经济利益,就可以将研发费用资本化。

三、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直接计入资产:将研发费用直接计入相关资产科目,如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随后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逐步摊销。

2.费用化:将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企业的净利润产生直接影响。

四、研发费用资本化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研发费用资本化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研发费用资本化可以增加企业的资产总额,降低企业的负债比率,提高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

2.影响企业的净利润:研发费用资本化将研发费用计入资产,可以降低当期的费用,提高企业的净利润。

3.影响企业的现金流:研发费用资本化可能导致企业在前期投入较多资金,影响企业的现金流,但在后期可以逐步摊销,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资本化的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准则要求

资本化的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准则要求

资本化的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准则要求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为了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活动,许多公司都会在研发上投入大量的资金。

然而,在会计处理上,对于这些研发费用,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即资本化和费用化。

本文将对资本化的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准则要求进行探讨。

一、资本化的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资本化是指将研发费用纳入企业的资本结构中,作为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处理。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IAS)的规定,只有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研发费用才能够被资本化处理:1. 可以明确确认的将来经济利益:企业进行研发活动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以提高其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并增加将来的经济利益。

因此,只有当企业可以明确确认到将来能够获得经济利益时,才能够资本化相应的研发费用。

2. 成本可以可靠计量:企业进行研发活动时,需要明确记录和测量研发费用。

只有当研发费用的成本可以可靠计量时,才能够被资本化。

3. 能够区分与其他费用的关联性:企业需要能够清楚地区分出与研发活动相关的费用,并将其与其他费用进行区分。

只有当费用可以明确地与研发活动相关联时,才能够资本化。

基于上述要求,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研发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

资本化的研发费用将出现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披露,并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摊销。

二、准则要求除了上述的会计处理方法,国际会计准则还对资本化的研发费用有进一步的要求,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 披露要求:根据国际会计准则,企业需要在其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资本化的研发费用的相关信息。

这包括披露研发活动的性质、金额、期限以及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等。

2. 审计要求:资本化的研发费用通常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需要对企业资本化的研发费用进行审计,并对其进行合理性和准确性的评估。

3. 摊销计算方法:资本化的研发费用需要在一定期限内摊销。

国际会计准则通常要求企业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计算,以准确反映资本化的研发费用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研发费用资本化操作细则

研发费用资本化操作细则

研发费用资本化操作细则一、会计准则要求: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其中第6号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对研发费用处理做出了明确规定,对研发费用处理实行有条件资本化。

会计准则将无形资产的开发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可进行资本化处理,计入无形资产。

二、研发费用资本化阶段的界定:1、研究阶段: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比如,意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均属于研究活动。

2、开发阶段: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

比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

三、项目实施规划及步骤:1、项目计划(示例)2018.XX.XX2018.XX.XX2018.XX.XX2019.XX.XX费用化有条件资本化2、实施的主要步骤:(1)出具《XX项目立项报告》,标志XX项目正式开始,进入研究阶段。

市场部经过相关市场调研,发现商机,编写《XX项目产品立项建议书》,提交公司研发部,要求进行研发。

研发部收到请求后,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测评,然后向公司项目管理委员会提交《XX项目立项报告》。

项目管理委员会批准后,XX项目正式立项。

(2)编写《XX项目评审报告》标志着研究阶段结束,进入开发阶段。

会计操作技能教案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与资本化

会计操作技能教案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与资本化

会计操作技能教案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与资本化在现代教育领域,研发新的教学教案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为了保证教案的质量和实用性,往往需要进行研发工作,并产生相应的费用。

本文将围绕会计操作技能教案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与资本化展开讨论。

一、会计处理原则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所有的费用应当按照相关会计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在教案研发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属于研发成本,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进行适当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处理方法1.直接费用教案研发过程中,直接与研发活动相关的费用可以直接确认为研发成本。

比如,研发人员的工资、材料的采购费用等,均可以直接计入研发成本,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相关科目中。

2.间接费用除了直接费用外,教案研发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间接费用,例如管理费用、行政费用等。

这些费用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教案,因此需要进行分摊处理。

常见的分摊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研发人员人力成本比例分摊。

根据研发人员在整个研发项目中的工作时间比例,将间接费用按比例分摊到各个教案研发成本中。

(2)按研发项目的资源消耗比例分摊。

根据不同教案研发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如材料、设备等,计算各个教案在资源消耗方面的比例,再进行费用的分摊。

无论采用哪种分摊方法,分摊的结果需要合理、公正,并且符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定。

三、资本化与摊销教案研发费用在会计处理中,可以选择资本化或者摊销的方式进行。

1.资本化如果教案研发具有长期效益,并且可以明确界定其未来经济利益可以被确认和计量,那么可以选择将教案研发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

资本化的具体操作是将研发费用分摊到教案的使用寿命期间,形成无形资产,并通过摊销的方式逐年转化为费用,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2.摊销如果教案研发费用对未来的经济利益无法明确界定,或者其效益周期较短,那么应该选择通过摊销的方式进行会计处理。

摊销的具体操作是将研发费用在一定的期限内平均分摊,并以费用的形式体现在财务报表中。

四、会计记账处理对于教案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记账:1.直接费用借:研发成本或无形资产(根据资本化与否)贷:应付账款、现金、银行存款等2.间接费用借:管理费用、行政费用等贷:应付账款、现金、银行存款等五、例外情况处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例外情况,需要特别处理。

研发费用资本化研发费用资本化条件完整版

研发费用资本化研发费用资本化条件完整版

研发费用资本化研发费用资本化条件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研发费用资本化研发费用资本化条件——研发费用资本化操作浅析旧准则费用化与新准则有条件资本化的适用性区别在计划经济时代,整个社会开展研发活动的主体并不是企业,而是国家的专业部门及一些专业的科研机构,企业研发项目不多,投入相对较少,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也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实现创新的主要方式不是自创,而是购买已经开发成功的科研成果,并将其购买的费用一次性入账。

因此,在计划经济时代将企业的研发支出费用化是符合实际的。

但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一种会计理论是与特定的经济、文化环境相适应的,一旦经济、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相应的会计理论也就有所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研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和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创新是企业的竞争之源,研发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研发支出数额巨大,已成为企业一项制度化、经常性开支。

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符合我国发展现状从我国企业发展现状和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看,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比全部费用化更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对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评价以经营业绩的好坏、实现利税的多少为标准,企业管理当局的个人收入通常也与企业的当期利润直接相关,如果采用全部费用化,必然会使企业利润下降。

这样,企业高层人员很可能消减研究与开发支出,以保证短期利润,这对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最终全部费用化处理在我国将不能起到鼓励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的作用。

新准则的变更考虑了我国在高科技行业,如IT、生物物理、医药保健、航天航海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允许企业将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支出资本化的做法,既反映了政府部门对企业自主研发的支持与鼓励,又对企业加大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在研发费用投入L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利。

由于这些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十分巨大,这种变更将会刺激我国的科技创新,有利于克服企业管理者在研发费用支出上的短视行为,增强企业的持久竞争力。

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五个条件

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五个条件

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五个条件研发费用资本化是指将企业的研发费用纳入资产负债表,作为长期资产进行核算。

相对于将研发费用作为费用支出进行摊销或全额计入损益表,研发费用资本化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投资价值和长期发展潜力。

然而,研发费用资本化并非适用于所有企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探讨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条件。

首先,研发费用资本化的第一个条件是能够准确确定研发费用的金额。

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需要投入一系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研发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如研发人员的工资、研发设备的购买和维护费用等。

为了能够准确确定研发费用的金额,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对研发过程进行有效的预算和成本控制。

只有在准确确定研发费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研发费用的资本化。

其次,研发费用资本化的第二个条件是能够判断研发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需要对研发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预测,包括市场需求、技术水平、投资规模等因素的考虑。

只有在判断研发项目具有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才能将研发费用资本化。

这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和技术评估的能力,并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第三,研发费用资本化的第三个条件是能够确保研发成果的未来经济利益。

研发活动的核心目标是为企业创造未来的经济利益,即通过研发成果的应用实现产品的创新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只有能够明确判断研发成果的未来经济利益,并能够合理预测和估计这些利益的大小,才能将研发费用资本化。

企业需要具备市场营销和战略规划的能力,对研发成果的商业价值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

第四,研发费用资本化的第四个条件是能够进行研发项目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研发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研发项目管理团队,对研发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只有能够确保研发项目按计划进行,预算和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并能够有效地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才能进行研发费用的资本化。

研发支出资本化核算制度

研发支出资本化核算制度

研发支出资本化核算制度背景研发费用是企业为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等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支出的费用,意味着企业必须承担风险并投入大量资金。

在财务方面,研发支出在会计准则下通常被视为费用,从而缩减了企业的净利润和税收基础。

因此,为了更好地激励企业进行创新性活动,许多国家和地区允许企业将一部分研发支出合法化为资本支出并进行资本化。

在中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不得将研究和开发活动及与该项活动密切相关的开发成果的支出,资本化,应当立即确认为费用。

” 这个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研发支出的资本化程度。

在许多行业,具有技术壁垒的企业会面临较高的研发支出成本,因此公平、合理的资本化核算制度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定义研发支出资本化核算制度,是指将研究和开发活动及与该项活动密切相关的开发成果支出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按照资本化标准,计算折旧或摊销,将支出逐步转化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基本原则企业应遵守如下基本原则:1.合法合规: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资本化核算,如合同、协议、证明、备案等。

2.可比性:参考同行业企业的资本化比例,将企业自身认定的部分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与同行业进行对比,使资本化比例更具参考性,并符合竞争原则。

3.实质与形式一致:对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按照资本化标准进行计量,维护资产价值,并确保统计数据一致。

资本化条件下面是一些通用的资本化条件,适用于大多数企业:1.完成度高:研发项目的实施计划、资金预算、任务分配、人员配备、物料采购、试验设备的采购和配备等备忘录或合同,应当具有较好的完整性。

2.投入的可辨认性:应当可以具体地确认该部分支出是否与特定的项目相关。

3.可量化的收益: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如减少成本、提高市场份额、提高技术创新等。

4.成本合理:研发项目支出的总成本应当合理控制。

资本化标准对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还需要按下列资本化标准进行计算:1.值得信赖的未来经济利益:需要具有未来经济利益,如技术前途、专利权、品牌影响力等。

4、研发费用资本化研究

4、研发费用资本化研究

企业研发费用资本化研究在企业粉饰财务报表的手段中,研发费用资本化是比较隐蔽的手段之一。

企业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资本化的规定往往需要较多的管理层判断,因此,从企业角度,怎样才能将研发费用资本化做到既符合准则,又符合监管和审计的要求呢?一、准则要求:1、研发行为定义:研究阶段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研究阶段基本上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开发阶段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

例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

2、研发费用资本化条件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a) 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b)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c)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d)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e)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3、会计处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在开发阶段,可将有关支出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但必须同时满足相关条件。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作为管理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4、其他注意事项在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可直接归属于无形资产开发活动的其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可辨认的无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运行该无形资产发生的培训支出等,不构成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

研发费用资本化5个条件

研发费用资本化5个条件

研发费用资本化5个条件
研发费用资本化是将企业的研发费用转化为有价证券和有形资产来提升财务稳定性,减轻流动负债压力。

它有五个条件,分别是:
一、需要到位的研发费用。

企业在进行资本化前后,首先需要投入一定的注册研发费,尤其是一些技术难度很大的项目,更要认真的考虑一下投入的费用和研发项目的成本。

二、具有一定的财务安全性。

企业在资本化之前,要在企业的金融报表上进行细致的财务分析,以便确保企业具有一定的财务安全性,以及基本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潜力。

三、有效的把控和风险控制措施。

资本化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企业必须对研发费用有效把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手段,以避免因投入过多外部资金而影响财务的安全性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四、有可支付的投资收益率。

企业在付出投资成本的同时,要确保给自己一定的投资收益率。

对于一些高风险高投资额的研发项目,企业要做好投资风险的分析,确保获得足够的投资收益率。

五、有效的技术开发流程控制和供应链管理。

研发费用资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需要进行有效的技术开发流程控制和供应链管理。

企业要确定合理的研发投资计划,合理安排研发费用支出,有效控制供应链,确保研发费用的有效使用。

总而言之,研发费用资本化是企业在研发费用内进行转化提升财务稳定性,减轻流动负债压力的一种财务方式,其中需要满足五大条件:投入到位的研发费用、具有一定的财务安全性、有效的把控和风险控制、有可支付的费用投资收益率、以及有效的技术开发流程控制和供应链管理。

只要企业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基础上,能有效利用研发费用拓展市场,以及增加市场竞争实力,从而取得满意的经济收益,资本化就将起到关键作用。

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处理

研发费用的费用化和资本化处理

企业的研发费用以是否形成无形资产为标准,划分为费用化和资本化两种方式加计扣除。

两种方式准予税前扣除的总额是一样的。

对于研发支出形成无形资产的,其摊销年限应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合同约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其税收上资本化的时点应与会计处理保持一致。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7条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査,主要是指为获取相关知识而进行的活动。

考虑到研究阶段的探索性及其成果的不确定性,企业无法证明其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的存在,因此,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应当在发生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开发阶段支出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包括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小试、中试和试生产设施等。

考虑到进入开发阶段的研发项目往往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如果企业能够证明开发支出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及相关确认条件,则可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

具体来讲,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了下列条件的才能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否则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下转第13页)2019年第2期111的仪器、设备、无形资产的费用分配说明(包括工作使用情况记录);(5)集中研发项目研发费用决算表、集中研发项目费用分摊明细情况表和实际分享收益比例等资料;⑹“研发支出”辅助账;(7)企业如果已取得地市级(含)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鉴定意见,应作为资料留存备查;(8)省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研发费用化资本化

研发费用化资本化

1,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2,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实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3,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4,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

5,4)有足够的技术、财物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6,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五个条件,研发费用才可以计入无形资产。

赞同上述各位意见。

因为涉及的会计主体是上市公司,所涉及的内容又是包含高度主观和复杂的判断的领域,所以会非常谨慎。

如果是连续承接审计业务的事务所,一般不会轻易同意对自己以前年度已经发表过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表数据再进行调整的。

如果确实前期费用化不合理的,则只能以差错更正的名义进行,这种情况在换所的情况下较为多见。

但鉴于现在对上市公司监管严格,审计风险较高,所以即使是后任事务所对此也会非常谨慎的。

再者,由于研发支出的加计扣除和无形资产的加计摊销,会计和税务上基本上是同样的标准,所以会计上如果进行了差错更正,则必然涉及到以前年度的补税问题,可能需要缴纳滞纳金和罚款等。

另外,如果做差错更正,则调整增加的是以前年度的净利润,并不会增加本年度的收益。

如果追溯调整出来的无形资产延续到本期,其在本期和以后年度的摊销反而会增加本期和以后年度的利润压力。

是说首次执行研发费用的资本化问题?关于2001年<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与2006年版新旧衔接的问题,企业应分别如下情况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分别以下情况处理:(一)首次执行日处于开发阶段的内部开发项目,首次执行日之前已经费用化的开发支出,不应追溯调整;首次执行日及以后发生的开发支出,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予以资本化。

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与资本化方法

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与资本化方法

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与资本化方法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是企业为了创新、改进产品或技术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研发费用作为企业的重要支出,其会计核算和资本化方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和资本化方法展开讨论。

一、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有两种方法,分别是费用支出法和资本化法。

1. 费用支出法费用支出法是将研发费用当作期间费用予以实时扣除的方法,即在发生研发费用时立即计入当期的损益中。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能够反映企业短期的经营状况,但其缺点是无法准确反映研发活动对企业长期价值的贡献。

2. 资本化法资本化法是将研发费用纳入资本成本,通过摊销的方式将其分摊到后续的几个会计期间中。

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研发活动对企业长期价值的影响,但其核算复杂,需要进行判断和估计,容易引发操纵账目的风险。

二、研发费用的资本化方法资本化方法是将研发费用纳入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中,可以采用两种主要的资本化方法,分别是全额资本化法和阈值资本化法。

1. 全额资本化法全额资本化法是将所有的研发费用都资本化,无论其对企业产生的效益大小。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发项目的风险较小、效益明确、回报周期较短的情况。

全额资本化法的优点是简单明了,不需要过多判断和估计,但缺点是可能过于乐观地估计研发项目的效益,存在风险。

2. 阈值资本化法阈值资本化法是设定一个特定的阈值,只有研发项目的费用超过该阈值时,才予以资本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发项目的风险较大、效益不确定、回报周期较长的情况。

阈值资本化法能够更准确地衡量研发项目的效益,减少了风险,但其核算和判断相对复杂。

三、合理选择与慎重对待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研发费用会计核算和资本化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资本化方法时应慎重对待,避免出现操纵账目等不当行为。

同时,企业应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研发费用的正确核算和合法资本化。

研发费用如何资本化

研发费用如何资本化

研发费用如何资本化在公司日常财务处理活动中,会计人员常常纠结于何时对研发支出进行费用化和资本化问题,既要确保净利润最大化,又要会计操作合法、合规,笔者根据工作实践,总结出如下心得,以资参考。

一、区分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财务人员应当根据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

(一)研究阶段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比如,意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均属于研究活动。

(二)开发阶段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

比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

在实务工作中,具体划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以及是否符合资本化的条件,应根据不同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信息进行判断。

出于这种主观性,财务人员在针对研发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的问题上,基于不同经济利益的因素以及自身能力素质差距,处理结果也往往不太一致。

故可考虑按上述规定,将开发阶段金额适当做大,增加资本化金额,减少费用化金额。

二、实际案例比如甲公司2018年1月5日开始自行研发无形资产,12月26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合计发生研发费用300万。

其中,研究阶段发生原材料40万,职工薪酬40万,计提相关设备折旧30万;进入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前的原材料30万,职工薪酬30万,相关设备折旧20万;符合资本化后的原材料50万,职工薪酬30万,相关设备折旧30万。

以上研发活动如果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应予以资本化的金额为符合资本化后:原材料50万+职工薪酬30万+相关设备折旧30万=110万,出于增加本期净利润的考虑,财务人员把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前的研发费用(原材料30万,职工薪酬30万,相关设备折旧20万)也进行资本化。

研发费用如何合理资本化

研发费用如何合理资本化

研发费用如何合理资本化新三板项目以中小企业为主,部分特定行业如互联网企业、软件企业等,在特定阶段内收入尚未体现、研发投入较大,财务数据较为尴尬,对股改产生较大影响,执行研发支出资本化可以实现增加资产、减少费用并增加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双重目的。

研发费用资本化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

因此,是否将研发费用资本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自主选择。

一、开发支出资本化的范围内部开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其成本由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组成。

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成本包括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该无形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资本化的利息支出,以及为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费用。

在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可直接归属于无形资产开发活动的其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可辨认的无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运行该无形资产发生的培训支出等不构成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

二、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的条件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同研发支出的核算,后文详细展开。

准则中的上述表述是对企业的开发活动和财务核算提出的要求,对开发阶段的五个资本化条件的判断存在主观性。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就应该按要求设定规则并有效执行,构成“事先”的判断和条件。

从会计师的角度,至少应获取以下资料:1、研究开发项目申报立项文件,至少包括公司董事会或管理层关于研究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资本化条件1、2、3、4)2、各研发项目的预算、计划进度表,据以定义和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资本化条件4)3、账簿记录的研究开发费用除按成本项目、研发项目分别归集核算外,还要能够分别归集和确认研究阶段、开发阶段;(资本化条件5)4、研究开发项目与最终研究开发成果的对应关系,除一一对应之外,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情况下,需要予以区分或确定开发阶段的支出在不同研究开发成果之间分配的标准;(资本化条件中5)5、除取得的相关证书外,能够证明该等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确实展现了技术或产品上的创新之处。

研发费用资本化应具备的条件

研发费用资本化应具备的条件

研发费用资本化应具备的条件
企业的研发活动可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根据研发活动不同阶段其产生的费用归集方式也有所区别,在研究阶段产生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即按费用化进行处理,而开发阶段产生的费用可进行资本化处理。

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的阶段。

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的阶段。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可确认为无形资产,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应同时具备以下五个条件:(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能证明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无形资产在申请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时,应按照《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确定可加计扣除的无形资产计税基础,按照该计税基础的150%在各摊销年度税前摊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发费用如何合理资本化
新三板项目以中小企业为主,部分特定行业如互联网企业、软件企业等,在特定阶段内收入尚未体现、研发投入较大,财务数据较为尴尬,对股改产生较大影响,执行研发支出资本化可以实现增加资产、减少费用并增加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双重目的。

研发费用资本化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

因此,是否将研发费用资本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自主选择。

一、开发支出资本化的范围
内部开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其成本由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组成。

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成本包括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该无形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资本化的利息支出,以及为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费用。

在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可直接归属于无形资产开发活动的其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可辨认的无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运行该无形资产发生的培训支出等不构成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

二、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的条件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同研发支出的核算,后文详细展开。

准则中的上述表述是对企业的开发活动和财务核算提出的要求,对开发阶段的五个资本化条件的判断存在主观性。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就应该按要求设定规则并有效执行,构成“事先”的判断和条件。

从会计师的角度,至少应获取以下资料:
1、研究开发项目申报立项文件,至少包括公司董事会或管理层关于研究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资本化条件1、
2、
3、4)
2、各研发项目的预算、计划进度表,据以定义和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资本化条件4)
3、账簿记录的研究开发费用除按成本项目、研发项目分别归集核算外,还要能够分别归集和确认研究阶段、开发阶段;(资本化条件5)
4、研究开发项目与最终研究开发成果的对应关系,除一一对应之外,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情况下,需要予以区分或确定开发阶段的支出在不同研究开发成果之间分配的标准;(资本化条件中5)
5、除取得的相关证书外,能够证明该等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确实展现了技术或产品上的创新之处。

6、能够证明该等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确为本公司研究开发的知识成果,并且能够实际为公司业务经营做出贡献且带来收入的相关资料。

总之,在上市或挂牌之前,应谨慎实施这一处理,依赖研发支出资本化以满足股改甚至上市条件的方案并不可取。

根据上述无形资产准则的表述,研究开发费用一定是发生在研究和开发阶段的,即理论上已经进入成熟应用或批量生产阶段的相关支出,不得作为研究开发费用。

三、确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思路
首先,明确截至目前是处于准则规定的研究阶段还是开发阶段,如果已经进入开发阶段的,则进一步讨论确定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分界点,其次,列出研究开发进程中的若干主要节点,再对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九条及其相关应用指南的规定,分析应当以哪一个时点作为资本化的开始时点(即,从哪一个时点开始,可以认为该研发项目已经完全符合了资本化条件)。

最后,在开发过程中的立项、成本分摊与归集、验收等程序上准备齐全资料。

四、建议研发费用实行部分资本化
研发费用一般是指用于研发活动的设备设施费、材料费、人工费、合同服务费、外购无形资产费以及有关间接费用等。

目前国际上有关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全部费用化、全部资本化和部分资本化。

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全部费用化处理,即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时全部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这种处理方法符合谨慎性原则,核算比较简单,但是费用化会引起当期利润减少,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就可能减少研发投入,不利于企业创新发展。

实行全部资本化处理,研发费用发生时全部予以资本化,作为长期资产分期摊销,计入相关成本。

这种方法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但不符合谨慎性原则,并且可能导致企业高估资产和收益。

研发费用实行部分资本化,这种做法的特点是将符合某些特定“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予以资本化,其他研发费用则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也采用此法。

此种方法避免了全部费用化和全部资本化的缺点,但是在确定是否资本化时的界限不好把握,容易给管理者操纵利润的机会。

五、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税总局
公告2015年第97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规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本年度实际发生额的50%,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

对于企业研发项目获得的政府补助,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的,可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形成的研发费用不能加计扣除;不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加计扣除。

六、研发费用资本化会计处理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于研发费用采用有条件资本化。

并要求企业设置“研发支出”账户用来反映研发费用,在“研发支出”下分别设置“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用以反映费用化和资本化的研发费用。

按准则规定,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才能资本化,不符合条件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如果是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未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满足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研发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

新会计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中增设“开发支出”项目,用来反映企业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能够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成本的支出部分。

根据“研发支出”科目中所属的“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