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思维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思维
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思维
蔡映云
【期刊名称】《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3(004)003
【摘要】@@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和心肺功能不全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引起肺出血或坏死即称为肺梗死.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蔡映云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科,20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
【相关文献】
1.肺栓塞诊断的临床思维 [J], 蔡映云
2.急性肺栓塞患者急诊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J], 钟远芹;谢志海
3.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肺栓塞的临床特点 [J], 姜淑娟
4.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断思维要点文献学习 [J], 魏爱东
5.肺栓塞诊断及治疗的临床研究 [J], 高艳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思维
・继续教育园地・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思维蔡映云作者单位: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科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9057(2003)0520279202[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临床思维 诊断和鉴别诊断往往从一个或几个异常发现而展开,而异常发现通常是症状或体征,有时并无症状或体征,只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发现,如体检摄胸片发现右上肺块影。
如果同时存在几个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异常发现,可以选择一个突破口展开,如发热、胸痛、右侧胸腔积液可以从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着手。
有时将几个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发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也可以从几个角度分别分析,最后殊途同归。
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思维的基础1.异常发现的特点: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异常发现反映了疾病所引起的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掌握这些异常发现的特点十分重要。
呼吸困难患者必须区别以下几点:是吸气困难还是呼气困难;是活动时呼吸困难还是安静时呼吸困难;呼吸节律规则与否,浅快呼吸还是深慢呼吸;起病急骤或缓慢;诱发加重或缓解的因素。
对于肺部罗音应该注意是干罗音或湿罗音,吸气相罗音或呼气相罗音,吸气或呼气相早期中期或末期罗音,音调高或低,广泛或局限,部位固定或游走等。
如有1例青年女性,诊断支气管哮喘4年,经治疗无效转来我院。
仔细询问病史,该患者是吸气性呼吸困难而不是呼气性呼吸困难,在左肺听到干罗音,而不是两肺弥漫性干罗音,干罗音在吸气相明显,而不是呼气相明显。
因此怀疑局部气道阻塞,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并活检确诊为左上支气管淀粉样变。
实验室检查异常发现的特点若以肺部肿块为例,应注意肿块的大小、部位形态、密度边缘和周边病灶等特点,如有无分叶,有无毛刺,有无空洞,有无钙化形成。
2.伴随的症状和体征:伴随症状和体征对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如呼吸困难伴四肢肌力减退很可能是神经肌肉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或重症肌无力等。
肺部感染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思维
肺部感染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思维
严雪敏;蔡映云
【期刊名称】《上海医学》
【年(卷),期】2005(28)5
【总页数】3页(P438-440)
【关键词】肺部感染;抗生素;临床思维;病原学;氯霉素;药物剂型;给药途径
【作者】严雪敏;蔡映云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研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R978.1
【相关文献】
1.分析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利奈唑胺结合常规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 [J], 周兵; 余娟
2.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对老年卒中后肺部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研究 [J], 张海珍
3.降钙素原指导抗生素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崔建
4.分析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利奈唑胺结合常规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 [J], 周兵; 余娟
5.血必净与抗生素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J], 陈世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人照顾”——全科医生临床新思维
“全人照顾”——全科医生临床新思维作者:李晓雅周仲华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38期天津社区卫生协会一项对天津、南京、武汉3个城市6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调查显示,在全科诊室的257名医生中,注册范围为全科医生仅有45名,占17.5%,其他医生多注册为内外妇儿等专业。
无论是拥有全科医生资格的医生,还是注册为其他科别的医生,目前接受的多为大型医院培训,在各专科科室中轮转,并没有系统学习全科临床思维。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学术年会上,有专家在报告中指出,人类疾病谱与医学模式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要求所有医生的临床思维要做出相应转变。
在国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全人(生物-心理-社会)照顾会使患者满意度增高,使医生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增高,对患者治疗效果更佳。
那么,全科医生应该具备怎样的临床思维?应该如何将全科临床思维运用到临床具体实践中呢?我们先来看看以下这个案例。
案例2天前,一名26岁的农村小伙子在田间割麦子时突然感到右侧腰部疼痛,疼痛越来越重,以至于他不得不放下田间的活儿前往医院看病。
他既往都很健康,从未出现过腰痛的问题,且不吸烟、喝酒,作息时间规律。
其妻子也是农民,儿子4岁,健康,家庭和睦,但经济较拮据。
骨科医生诊断通过查体发现,患者右侧腰骶部有弥漫性触痛;腰部活动范围受限,但患者可以从躺下到坐起到站立再到行走;两腿肌肉力量均衡正常;膝腱反射与跟腱反射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由于“腰痛”常见病因的鉴别诊断清单有肌肉韧带拉伤、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折、肿瘤、感染等,开出了X线平片、CT、MRI等辅助检查。
全科医生诊断健康的小伙在连续弯腰时感到腰痛,最可能的原因是腰部肌肉韧带拉伤。
给患者做X线平片检查对于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意义不大,因为正常的椎间隙不能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狭窄的椎间隙也无法判断是腰椎间盘突出还是退行性变。
临床药师心得体会
临床药师心得体会临床药师心得体会篇1一年前,带着医院的重托和自己的希望,我来到了卫生部指定的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参加了我国首批临床药师培训,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顺利的完成了一年的进修任务。
一、对临床药师的认识1.何为临床药师所谓临床药师就是跟随临床医师查房、病例讨论、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在临床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专业药技人员。
离开临床实践的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只能说是纸上谈兵。
2.临床药师心态要端正,定位要中肯临床药学开展的初级阶段,因为药师初下临床,与医师、护士及患者交往,往往会存在自信心不足、定位不明确的现象,不能正确处理药、医、护三者之间的关系,而造成临床药师缺乏自信,甚至出现被医护有临床药师“不务正业、影响诊疗秩序”的印象。
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的定位,世界卫生组织1957年在温哥华的一个咨询会上给出了明确的定位,将临床药师定位为:照护者、决策者、沟通者、领导者、管理者、终生学习者、教育者。
临床药师都应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保持积极、严谨的工作态度,主动和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在合理用药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
3.临床药师服务的对象是用药者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实践,我觉得自己应该改变临床药师是为医师、护士服务,为临床、为医院服务的观念,我认为临床药师服务的对象是所有用药者,包括患者。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新的医疗服务理念。
4.临床药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药物治疗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是参与药物治疗,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评价和干预,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
疾病千变万化,药物成千上万,药物治疗方案,因患而异,因医而异,这就要求临床药师有自己的思维,不能盲从,要进行判断,敢于质疑,要有自己的洞察能力,应从药物实际应用中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和潜在的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培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1.采取画树的学习方法现代教育比较推崇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即从某个问题开始,从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渐拓开。
影响诊断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影响诊断的主客观因素分析袁颖;叶晓芬;金美玲;顾宇彤;吕迁洲;蔡映云【摘要】由于受到客观因素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医务工作者对疾病的诊断可以发生偏差.客观因素是医疗行为主体不能把控的,包括疾病、病情与患者因素;主观因素是行为主体可以把控和提高的,包括医务工作者的临床知识、临床技能、临床思维、临床经验等.因此,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影响疾病诊断的客观因素,并不断改善或积累临床知识、临床技能、临床思维和临床经验,才能提高对疾病的诊断能力.【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年(卷),期】2018(039)024【总页数】6页(P1-5,52)【关键词】诊断;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作者】袁颖;叶晓芬;金美玲;顾宇彤;吕迁洲;蔡映云【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病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在临床工作中,有些疾病的确难以明确诊断;而有些疾病其实并不难诊断。
临床上经常会发现一种现象,一位患者到处寻医,长期得不到明确诊断,结果到某个医生手里,一次就医就解决了问题。
本文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来阐述疾病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对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
1 影响疾病诊断的客观因素所谓客观因素就是行为主体不能把控的原因,它们客观地公平地横亘于每个行为人面前,成为做出正确全面诊断的障碍。
而诊断的行为主体主要是指医生。
也就是说医生如果遇到干扰诊断的客观原因,云遮雾障,的确会带来不小的困难。
当然遇到这种患者,如果能够发现这些因素,并且认真对待,也并非是束手无策的。
1.1 疾病因素1.1.1 罕见病:对于罕见病的认知度较低,医务人员缺乏警惕,也没有经验,容易延误诊断和误诊[1]。
医院年度进修总结汇报(3篇)
第1篇尊敬的院领导、各位同仁:时光荏苒,转眼间,本年度的进修工作已圆满结束。
在此,我代表全体进修人员,向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各位同仁汇报本年度进修工作的成果和收获。
一、进修背景及目标本年度,我院积极响应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号召,根据医院发展需要,组织了多批次、多学科的进修学习。
本次进修旨在提高我院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拓展临床思维,学习先进医疗技术,提升医院整体诊疗能力。
二、进修成果及收获1. 业务能力提升:通过在进修医院的深入学习,全体进修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在进修期间,我们系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了先进的诊疗技术,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 学术交流与分享:进修期间,我们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与进修医院的专家、同仁进行深入探讨,分享临床经验,拓宽了学术视野。
3.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进修过程中,我们充分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与进修医院的同事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4. 管理能力提升:部分进修人员在进修期间担任管理职务,通过参与医院管理工作,提升了自身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进修经验总结1. 明确进修目标:在进修前,我们明确了进修目标,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任务去实践,确保进修学习取得实效。
2. 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进修过程中,我们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水平。
3. 严谨治学,勤奋学习:我们严格遵守进修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4. 加强团队协作,共同进步:在进修期间,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医院发展贡献力量。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将进修所学应用于临床实践,提升我院诊疗水平。
2. 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分享进修经验,为医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 加强与进修医院的联系,深化合作,共同提高医疗水平。
4. 继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咳嗽治疗的临床思维
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引起的必须停用 ACEI;胃食管返流引起的咳嗽应在高蛋白低脂肪饮 食、避免酸性或油腻食物、避免饮用咖啡或吸烟及高 枕卧位基础上,应用制酸药和促胃动力药;支气管哮 喘或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引起的应避免接触过敏 原,并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鼻后滴 流综合征(PND)引起的针对不同病因采取减鼻充血 剂、抗组胺药、吸人糖皮质激素或抗感染治疗;嗜酸 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用糖皮质激素;变应性咳嗽 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肺炎引起的咳嗽必须经 过有效抗感染治疗后才能真正缓解咳嗽症状。肺结 核引起的咳嗽首先应抗结核治疗。 2.1.2对症治疗 目的在于减轻咳嗽咳痰症状。 咳嗽咳痰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但频繁的咳嗽 会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睡眠,所以应适当应用止 咳药。痰黏稠的患者要应用祛痰剂以利痰液的清 除。 2.1.3并发症处理 剧烈咳嗽可引起气胸或肋骨 骨折,痰潴留可引起气道阻塞甚至呼吸衰竭,应及时 给予相应的处理。 2.2止咳祛痰药物的选择 2.2.1根据引起咳嗽的病因和病情 CVA选择糖 皮质激素+吸入B。一受体兴奋剂;PND选择抗组胺药 +减充血剂;胃食管返流引起的咳嗽选择制酸药和 促胃动力药;肺结核引起的抗结核药物治疗。 2.2.2根据咳嗽咳痰性质和程度 轻中度咳嗽,痰 量较少,可选用止咳化痰的复方制剂。剧烈干咳,应 选用镇咳为主的药物,但咳嗽伴咯血的患者要慎用 强镇咳剂。痰量较多或者痰比较黏稠,应选用黏液 溶解药和黏液调节剂,慎用镇咳药。 2.2.3根据患者特点用药 根据患者生理状况、伴 发症、伴随用药、职业等情况个性化用药。如孕妇要 避免应用对胎儿有损害的药物。哺乳期妇女应避免 使用经乳汁分泌可被婴儿消化道吸收且有害的药 物。驾驶机动车、高空作业和操作机器者慎用可引 起嗜睡的抗组胺药。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慎用 含麻黄碱的复方止咳祛痰剂。 2.3止咳祛痰药的用法 2.3.1剂量 特别要注意两种复方之制剂或一种 单方与一种复方制剂联合时,可能剂量会过大。如 阿斯美和惠菲宁联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的量过大,容 易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 2.3.2给药途径主要通过口服摄人,祛痰药也可 采用静脉或气雾吸入。如盐酸氨溴索可静脉给药。
临床思维特点6个方面
临床思维特点6个方面
以下是 8 条关于临床思维特点 6 个方面的内容:
1. 临床思维的全面性呀,就像拼图一样!你看,医生面对一个患者,不能只关注某个症状或部位,要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考虑到。
比如说遇到一个头疼的病人,难道就只想着是脑袋出问题啦?会不会是其他地方引起的呀!
2. 动态性就如同观察风云变幻呐!病情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哟,可能随时会有新情况出现。
就像一个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也可能突然加重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呢,得时刻留意着呀!
3. 独立性那可太重要啦!医生得有自己的判断,不能人云亦云呐。
就好比面对一种疑难杂症,别人都觉得没希望了,但有经验的医生就敢凭借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尝试新的方法,说不定就能创造奇迹呢!
4. 临床思维的灵活性,哎呀呀,就好像是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不能死板地套用固定模式。
比如有时候常规治疗效果不好,就得赶紧调整思路,换个法子呀,不灵活应变怎么行呢!
5. 逻辑性就像是构建大厦的根基呀!诊断和治疗都得有合理的逻辑。
比如说通过一系列检查和分析,找出最可能的病因,然后有针对性地治疗,这环环相扣的,多严谨!
6. 批判性也不能少哇!不能盲目相信所有的检查结果和诊断。
假设一个检查结果有点可疑,就得多想想,会不会有其他因素干扰呀,这可不就是要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嘛!
我的观点结论是:临床思维的这 6 个特点真的太关键啦!它们相辅相成,缺了哪个都不行,只有把这些特点都运用好,医生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呀!。
【PPT】临床医生应重视三基的修养
40
▪ 心内科医生“回归临床”。我的体会是 诊治疾病回到重视临床资料的采集,规范 体格检查和有关实验室检查,结合自己的 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作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并付诸实施,而不是越过基本技能的应用, 直接依靠或过度地依靠高尖诊断和治疗技 术来作出诊断和提供治疗。
2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随着上述这些应用物理学因子诊断心脏 病技术的发展,临床医生得以较为明确而 且多数无创伤地诊断出一些器质性心脏病。 使得有些医生诊病时过度重视辅助检查而 忽视体格检查。
27
▪ 在一次专家门诊中,我接诊了一位病人, 在完成病史的询问和体格检查后,我伏案 在门诊卡上书写结果,这时候病人颇为惊 讶地对我说:“我这次患病后已经在不同 医院的门诊部就诊过三次,诊病的医生只 叫我到这个或那个实验室做检查,却没有 遇到一位像您这样给我做体格检查的医 生”。
29
▪ 然而,诊病不做体格检查是违反操作规程 的,体格检查可以直接帮助诊断一些疾病 (例如腹部触诊诊断急性阑尾炎,胸部听诊 诊断先心病和瓣膜病),或可以提供进一步 作何种辅助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的线索。再 说体格检查时病人与医生面对面会感到温暖, 而一些辅助检查时病人被放在有限的空间里, 面对的只是机器(如X线CT、磁共振CT) 会感到冰冷,不那么好受。
9
临床医生——要终身不断学习的 职业
▪ 医学永恒不变的规律是它不断地在变化。 医学模式逐步更替,理论不断转变,知识 不断扩展,技术不断创新。在这样的环境 下,在高等医学院校学习几年,毕业成为 医生之后,学到的知识足够当一辈子医生 的时代已经远去
临床思维和药物治疗
症状和体征的临床思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蔡映云我们今天要进行的是系列讲座临床资料与药物治疗的第一讲,症状和体征的临床思维。
为什么要从症状和体征着手?在药物治疗的时候要不要注意到症状和体征?答案肯定的。
在药物治疗的时候,你肯定要关注到症状和体征的,因为病人来看病往往是有症状而来看病的,而医生在问了病史和症状以后还要做进一步的体格检查,接下来才是辅助检查,因为症状和体征是我们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系列讲座我们要讲的是临床资料和药物治疗。
临床资料包括什么?病史,当然主要是现病史,还有过去史、个人史、家属史等。
病史要不要?当然要。
你比如说他有吸烟史,他有职业病的这个环境工作的职业史,这都是病史。
比如他有过旅游史,他到某个地方去旅游过的,这都是病史。
还有他以前有过一个药物不良反应史,有一个药物的过敏史,这都叫病史。
症状,症状我们也要讲,就是症状是病人主观感觉,不舒服的感觉。
体征是客观上检查出来的。
辅助检查,所以临床资料还包括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相对于我们物理检查,望、触、叩、听是基本检查,辅助检查那就包括化验检查和器械检查。
所以现在有一种倾向,重视了辅助检查,而轻视了物理检查,轻视了问病史和症状,这都是不对的。
你做了辅助检查,如果没有病史、症状、体征的一个全面掌握,你这个辅助检查很空、很容易犯错误的。
我们比如一个病人,纵隔淋巴结肿大,病史、症状、体征没有全面掌握的情况下就做了一个纵隔镜,因为医生认为纵隔镜很重要,一做病理就出来了,最后纵隔镜的报告是肉芽肿,纵隔镜病理报告肉芽肿,肉芽肿怎么办,结核病也是肉芽肿。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病史、症状、体征,然后才是辅助检查,记住这是辅助的,化验检查和器械检查有什么区别?化验检查就是拿一个人身上的一些材料的标本来进行的,比如血、痰、大便、小便这些标本。
器械检查是整个人体做,比如超声波、X光、CT、PET、心电图、肺功能,这叫器械检查,这都是临床资料。
那么症状、体征的临床思维,我们这个讲座要讲什么?就是讲我们临床医生怎么样从病人的一种主观的不适感觉和客观的体征为出发点,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推理,而且要用,一方面有风险,最后是要用于临床,用于临床最主要用于什么?诊断和治疗。
机械通气参数设置和调整的临床思维
机械通气参数设置和调整的临床思维陈建荣1 , 蔡映云2[作者单位] 11 南通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 2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科,上海200032[作者简介] 陈建荣,男,1961 年诞生,1984 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副主任医师,急诊科主任,要紧研究方向:呼吸衰竭的诊治。
要想达到既能充分发挥机械通气的效能,又幸免和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映的目的,必需对机械通气的参数进行合理设置。
这是一门艺术,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临床思维并付诸实施的进程。
1 临床思维的基础在设置机械通气参数时,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的资料:①患者的一样状况; ②呼吸衰竭发生前基础肺功能状况; ③致使呼吸衰竭的基础疾病; ④机械通气相关的情形; ⑤病情转变和监测结果。
1.1 患者的一样状况1.1.1 身高和体重高身材和重体重者能量消耗大,所需的通气量也较大。
1.1.2 代谢状态发烧、抽搐等可引发机体代谢增加,需增加通气量。
而机体代谢率降低时,通气量应相应降低,如体温每下降1℃,二氧化碳产生量下降10 %~15 % ,故通气量应相应降低。
1.2 呼吸衰竭发生前基础肺功能状况1.2.1 肺功能正常各类通气参数按常规设置,如潮气量8~12 mL/ kg、呼吸频率14~20次/ min、吸气流速30~60 L/ min及吸呼气时刻比( I∶E) 为1∶1.5~1∶2。
1.2.2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支气管哮喘等应选择较大的潮气量、较慢的呼吸频率,并延长呼气时刻。
1.2.3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胸廓畸形、肺间质纤维化和大量胸腔积液等需选择较小的潮气量和较快的呼吸频率,并使吸呼比增大。
1.3 致使呼吸衰竭的基础疾病1.3.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于脑出血或缺血性疾病、脑外伤及炎症等引发急性呼吸衰竭,在纠正缺氧的前提下,维持轻度过度通气致使的呼吸性碱中毒,有助于减轻脑血管扩张,降低颅内压,呼吸机参数设置和调剂应知足上述两条原那么的要求。
呼吸衰竭治疗的临床思维
呼吸衰 竭是 临床 常见 的危 重 病 症 , 死 率 高 , 病 其 有影 响 , 如缺 氧情 况 下使 用洋 地 黄 容 易 中毒 , 选择 宜 预后好 坏 与是否得 到 及 时合理 的治 疗有 关 。本 文 从 起 效 快 、 衰期 短 的药 物 , 适 当减 少 剂 量 。另 一方 半 并 临床 思维 的基础 和 临床思维 的要 点两 方 面 阐 述 呼吸 面伴 随用 药 对 呼 吸衰 竭 治 疗 也 会 产 生 影 响 , 长期 如 衰竭 治疗 的临床思 维 。 使 用 糖 皮 质 激 素 会 影 响 肺 部 感 染 的 控 制 , 容 易继 并
前 者如氧 疗和 机械通 气 , 者 如心 功 能 支持 、 后 肾功 能 2 3 治疗 过程 的监测 . 支持 、 功能支 持和 营养支 持 等 。 肝 2 15 并发症治 疗 ..
抗 心律失 常等治 疗 。
2 3 1 执行情 况 的监测 治疗 方 案能 否 得 到及 时 、 .. 通过 症状 、 体征 和相 关 实验 室 检
维普资讯
国外 医 学 呼 吸 系统 分 册
20 0 5年
第2 5卷 第 1 期 Sc s iS sF rinMe e, v 0 5 Vo. 5No 1 1 et Repr y Oeg dSiNo .2 0 , 12 . . 1
呼吸 衰竭 的基 础 疾病 如 果 是 重 症肺 炎 , 给予 抗 感 物 。 肾功 能不 全 的患者 应根 据 肌酐 清 除率 调 整药 物 应 染治疗 ; 如果 是危 重哮 喘 , 应 给予 抗 炎 、 痉 、 喘 剂 量 , 避免 使 用 有 肾 毒性 的药 物 如 氨 基 糖 甙类 抗 则 解 平 并
2 3 3 不 良反 应 的监 测 针对 治疗 措 施 选 择 适 当 ..
他汀类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思维
他汀类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思维2011年05月28日18:55 来源:好医生网站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病科;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科;4.瑞金集团闵行医院药剂科;5.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剂科朱斌1 蔡映云2 陆国平3 余波4 翟青5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除可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治疗高脂血症外,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用于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
如何正确选择与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需以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为基础,全面掌握病情、患者和药物的情况,因病制宜,因人制宜,制定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
1 他汀类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思维基础掌握病情在药物治疗之前需进行:①检测血脂水平,明确诊断高脂血症的类型(包括临床诊断与病因诊断);②询问是否有冠心病及其等危症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③划分危险等级和确立调脂治疗的目标,可遵循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见表1)。
掌握患者情况患者的背景资料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密切相关。
①生理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妊娠和哺乳等生理情况。
尤其是妊娠孕妇应避免使用致畸药物、老年人应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明显毒性的药物。
②病理情况:包括患者的肝、肾功能,血浆蛋白水平及对药物代谢的快慢类型。
③伴发症与伴随用药:高脂血症患者往往还常伴有其他系统的疾病并长期或短期使用其他药物,如伴胃溃疡患者长期服用H受体拮抗药西咪替丁,抑郁症患者长期服用氟西汀,心律失常患者服用胺碘酮,这些药物均可使他汀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增加不良反应。
因此,在调脂治疗方案制定之前需仔细询问患者疾病史和用药史,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别注意有些药物在体内消除半衰期较长(如氟西汀),即使停止服药,其药物相互作用的危险性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掌握他汀类药物目前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1o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及瑞苏伐他汀(rosuvastat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简化思维程序原则
– 简捷地把多种诊断倾向迅速归纳到一个最小 范围中去选择最大可能的诊断,这就是简化 思维程序。
– 简化思维方式,有利于更快地抓住临床表现 的因果关系。
突发呼吸困难、胸痛、不易纠正的低氧血症病人,考虑肺栓塞
– 预后是一种可能性,主要指病人群体,必须 建立在正确诊断基础上,掌握疾病的性质和 病情的轻重,治疗方法、时机和条件都是不 可忽视的因素。
表1 不同T分期患者的生存率
表4 M1期患者的生存率
表2 不同cN分期(临床N分期)患者的生存率 表3 不同pN分期(病理N分期)患者的生存率
表5 ⅢA期亚型
诊断步骤
临床误诊原因
病史资料不完整、准确 观察不细致 检验结果有误差 先入为主,主观臆断 医学知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 症状、体征不明显 伪病
临床诊断内容和格式
临床诊断的种类、内容
(一)病因诊断 病因诊断是对致病因素及其所引起的疾病名称
的诊断。 (二)病理形态诊断
病理形态诊断是指诊断时指出病变的部位、范 围、性质及组织结构的改变。 (三)病理生理诊断 病理生理诊断又称功能诊断,指明疾病所引起 脏器的功能改变。
为了使思维结果在付诸实践的过程得以 顺利施行,必须多视角、多侧面、多因 素、多向度地进行思考和论证。
临床思维方法
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对现象采取最理智的态度从假 设开始,依靠逻辑认真解决,直至获得 问题的答案。
横向思维则是横向地向空间发展、向四 面八方扩散的思维。举一反三,对问题 本身不断地提出问题,重构问题,不断 探究、观察事物的不同方面。
诊断疾病的纲要
诊断是对疾病的探索。
临床医生将所获得的各种临床资料经过 分析、评价、整理后,对病人所患疾病 提出一种符合临床思维逻辑的判断。
逻辑判断符合疾病客观事实-诊断正确
不符合客观存在
--诊断错误
诊断疾病的纲要
诊断必需从实践出发,通过感性认识达 到理性认识,其正确与否还需实践来检 验。
临床思维的方法
推理
– 演绎推理 – 归纳推理 – 类比推理
缜密思维 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
临床思维方法
几种常用推理方法
演绎法:提出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 过实验验证演绎推理的结论。比 较病人临床表现是否符合诊断标 准。
渐进性活动后胸闷气促伴少尿、双下肢水肿1周, --右心功能不全 --心率、颈静脉、肝大,UCG、NT-proBNP
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可治性疾病诊断原则
– 当疾病诊断有两种可能时,一种是可治且疗 效好,而另一种是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且 预后甚差,这时在诊断上应首先考虑可治且 疗效好的疾病,有利于及时处理。
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 医师应客观对待临床现象,不能仅仅根据自 己的知识范围和局限的临床经验任意取舍。
医疗诊断书写时,一般将病因诊断写在最前面, 其次是病理形态诊断,然后为病理生理诊断,并发症列 于主要疾病之后,伴发病,排列在最后。
病因诊断 (分型与分期): 风湿性心脏病
病理形态诊断(病理解剖):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
病理生理诊断(功能诊断):心功能Ⅲ级
(心衰Ⅱ级)
并发症:
房颤
伴发疾病:
2型糖尿病
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常见病与多发病原则 一元论与多元论原则 器质性与功能性疾病原则 可治性疾病诊断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简化思维程序原则
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常见病与多发病原则
– 疾病的发病率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疾病谱 随不同年代、不同地区而变化。
– 对主要症状或体征进行分析做出诊断时,首 先应考虑产生该症状或体征的常见病或多发 病,同时必须结合病人的性别、年龄、职业、 发病季节与地域等具体分析。
咯血:男,35岁。反复的咳嗽伴大量黄脓痰史20年--支扩。-纵向 咯血常见原因:支扩、结核、肿瘤、肺脓肿、肺炎、肺栓塞 -横向
临床思维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一般先采用横向思维方 式找到诊断的线索、发现诊断的特征, 然后再采用纵向思维方式对疾病作出正 确的诊断。
临床思维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主要与次要的矛盾 局部与整体的结合 典型与不典型的区别
临床思维中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与次要的矛盾
– 分析资料时,要能抓住主要矛盾及关键层次, 分清哪些资料能反映疾病的缓急,有目的、 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
–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 可以互相转化。主要矛盾予以及早解决,次 要矛盾应注意观察、随访。
81岁女性,下肢水肿1月,轻咳1周,无痰,无发热。 检查发现白蛋白18.7g/l,尿蛋白4+,胸片双侧胸水。
– 初步分析不能确定诊断的病例,通过观察病情的发 展、重新体格检查或进行某些辅助检查项目的复查 和进一步特殊检查来搜寻各种有关的新资料。
–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查 阅文献资料,或是开展讨论等,在疑难病例的诊断 和修正诊断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诊断疾病的纲要
预后判断
– 在疾病诊断确定之后,医生对于病情的轻重 及其发展应有所估计。
综合、判断
– 通过对各种正、反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 征、各种辅助检查等),疾病的演变情况、 治疗效果等的整理、分析、综合,提出可能 构成的各种比较近似的假定,然后进行分析、 比较、摒除一些证据不足的疾病,找出一个 或几个可能性最大的疾病,为提出初步诊断 打下基础
诊断疾病的纲要
实践验证
– 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初步诊断是否正确, 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验证。
– 在体格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核实和补充病史资 料,可以应边查边问,边查边思考。
诊断疾病的纲要
辅助检查
– 辅助检查是对每个病例体检的补充,是诊断 疾病的重要手段,在某些情况下可具有决定 性作用。
– 要善于在获得病史及体检结果基础上选择合 适的、必要的检查,
理性认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诊断疾病的纲要
理性认识是在思考过程中把所见现象等 感性资料予以罗列整理,并通过分析、 综合,正确判断疾病本质所在。
诊断疾病的纲要
整理、分析
– 对病史资料整理、分析,经过“弃粗取精、 去伪存真”使之条理分明,以便分析。
– 辅助检查结果必须与病史、体格检查结果结 合起来进行分析,切不可单靠某项检查结果 诊断疾病。 以主要的症状或体征为出发点,将构成 这种症状、体征或其它诊断条件的所有可能 信息,系统地归纳
诊断疾病的纲要
临床思维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王葆青
(wang.baoqing@)
outline
– 思维的定义 – 临床思维的概念 – 临床思维的要素 – 临床思维方法 – 临床思维中应注意的问题 – 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 诊断疾病的纲要 – 临床诊断的内容和格式
临床思维方法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手段:问诊 体格检查 特殊化验与检查
要求:真实性 系统性 完整性
诊断步骤
2. 归纳分析,形成印象
根据:病史询问 体格检查 化验、器械检查结果 治疗经过
结合:已学的理论知识 已往的临床经验
归纳临床特点 初步诊断
诊断步骤
3.验证或修正诊断
进一步检查 诊断性治疗
最后确诊(注意检查的针对性)
-William Osler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临床观察
临床思维方法
科学思维
临床思维方法
含义:指符合认识规律的思维、遵循逻 辑规则的思维、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 的思维。
对临床具体问题进行比较、推理、判断, 在此基础上建立疾病的诊断、治疗决策
临床思维方法
临床医生通过实践获得的资料越翔实、 知识越广博、经验越丰富,这一思维过 程就越快捷、越切中要害、越接近实际, 也就越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一元论与多元论原则
– 一元论观点是尽量用一种疾病去解释多种临 床表现,如有两种或几种疾病同时存在,则 不应受此限制,须将所患疾病分清主次,先 后排列,此为多元论。
鼻出血、咯血、肺内空洞病变、肾功能损害:wegener肉芽肿病。
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器质性与功能性疾病原则
– 在器质性疾病与功能性疾病鉴别有困难时, 首先考虑器质性疾病的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甚至给病人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感性认识
诊断疾病的纲要
感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感觉器官在与 对象发生实际的接触后产生的。反映事 物的具体特性、表面性。
感性认识是通过采集病史、体格检查、 必要的辅助检查等对病情进行调查和搜 集资料。
诊断疾病的纲要
病史
– 一个详细可靠、条理清楚的病史,在一般情况下已 经能解决诊断的基本问题或足以提供确诊的重要依 据。
临床思维中应注意的问题
局部与整体的结合 一切事物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
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其二者既相 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及相互影 响。
临床思维中应注意的问题
典型与不典型的区别
1.典型的心绞痛患者 (劳累性心绞痛),因劳累、受寒、饱餐或情绪激 动等因素,导致突发性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的 疼痛,放射至左肩、左上肢。 2.不典型肺结核,肺炎
临床思维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 从人的认识方面看,事物的现象可以为人的 感官直接感知;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由 于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只有借助于理性思 维才能把握。
– 在诊断过程中,应该透过现象(临床表现), 分析疾病的演变过程,以揭示疾病的本质 (疾病的病理改变)。
– 要求现象能反映本质,现象要与本质统一。
临床思维的要素
临床思维方法
临床实践:即床旁接触病人,通过问诊、体检 和诊疗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