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结构的对话——佛教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的比较

合集下载

唯识与中观:这两种执着,空、有的执着都不对。执空也不对,你认为是空,也不对;认为是有,也不对。

唯识与中观:这两种执着,空、有的执着都不对。执空也不对,你认为是空,也不对;认为是有,也不对。

唯识与中观:这两种执着,空、有的执着都不对。

执空也不对,你认为是空,也不对;认为是有,也不对。

“由此”,由于这个道理;“便遮增减二执。

”我们凡夫众生对于本体这个观念,不是把它增加上去——譬如讲有一个本体,我们一定把它想成月亮那么大、汤圆那么大、或者是我们看到的虚空那么大,或者讲到空,就把它想成像洋火(火柴)一样烧了就没有;不是增,就是减。

他说这个东西是寂然不动的,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这两种执着,空、有的执着都不对。

执空也不对,你认为是空,也不对;认为是有,也不对。

因此大家有个了解,你们用功打坐各种的境界都是心识所变。

但是心识,你说我现在打坐什么都没有想哎,它出来一个菩萨、出来个光,这个总是了不起啊!然后“我什么也没有想。

”那已经在想。

很简单嘛!这个逻辑很简单,你没有想你怎么晓得你有光啊?怎么看到有个光?那个没有觉得动念,那个就是心识的作用,此其一。

第二,它也毕竟是因缘所生。

譬如你看到光吧,你身体的内部这个“物”,物质这个身体生理,内部在变化。

譬如我们静坐在那里,不管你哪一种,道家、密宗、乃至各种瑜伽密宗的方法在做,你坐在那里静,是心念的、外形的静态。

因为人真定下来,那个血液的循环,生理机能的照轨道的那个活动,比我们现在平常有规律,而且能够循环得更好更快。

因此在这个内在就是行阴方面,我们身体这个动态;譬如你打坐在这里入定了,你心脏还在活动不在活动呢?还在活动,你的血液循环照样在动,在某一种情况动得比平常还要快,比跑步还要快,不过但是不累。

在某一种情况,慢得很慢,如果做心电图的研究,它很久时间才跳动一下。

时间延长了、速度迟缓了,可是不能说完全没有动;这个完全还要加上时间的。

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内在各种境界的变化,都还是所谓“内识非无”,从因缘所生的。

因此我们由这个了解了,所以学佛学道,追究生命的真谛,不会落在增减两边,或者自己把它加上许多观念。

譬如这个东西加上宗教外衣,就变出一个上帝、一个神,或者印度人……各方面,变出三头六臂,又是三个眼睛,或者是几个头,各种各样的花样——都是你心识所变,都是你心识里头有。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在浩如烟海的佛学经纶中,唯识学可算是最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的,最有哲学意味的一脉。

本贴将所接触的各位法师、学者的有关唯识学讲义、文章,摘要编辑如下,以便大家对唯识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为感。

在此,向释正刚、郭元兴等法师和前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一、唯识大意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山川日月、草木云霞、流水落花、飞禽走兽,本都是无情之物,然而奇妙的是,在诗人或作家的眼中笔下,草木有忧乐,飞星能传情,明月伴人舞,春风知别苦,落红叹流年,流水似浓愁,蜡炬况垂泪……如此等等,这些自然万物,生气洋溢,处处都表现了人的生命与活力,如郑板桥竟与院中翠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贵也无多也。

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石竹,即石竹亦爱我也。

那么,试问,是什么使得这没有性灵的自然事物有了性灵,没有人情的事物有了人情呢?是什么使得大自然仿佛受到一种生气的贯注,成了有灵有肉的生命体?很明显,这是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当时所凸显出来的心理,是人内在的感情向大自然放射的结果。

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及社会人群之中的。

我们对于自然界及他人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心来感知来了解的。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生活了几十年,而这个世界所给与大家的感受,有时是带有负值的极为短暂的喜悦,有时是充满着烦恼与苦痛;其内心,时常受着外在的环境的挤压与煎熬。

于是这就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现实的世界,给了我们如此多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取决于外在环境,抑或我们凡夫的自身的心理问题?关于此问题,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因为绝大多数的环境,在当时,凡夫的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其心,只能随境而转。

然而,唯识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的种种感受乃是由于“情执”作祟而出现的产物,具体体现是烦恼心所与有漏的善心所,或者说是人法二执、烦恼障。

这“情执”是凡夫众生的心理,也可以说成是,那能感受的心,附着有污秽的东西,于是都有了种种多样色彩的感受。

《法相唯识学》太虚读后感

《法相唯识学》太虚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修行的意义和重要性。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努力调伏心念,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解脱并非来自外界的改变,而是来自于内心的转变。我希望能够继续学习和实践唯识学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
第四篇范文
《法相唯识学》是太虚大师的杰作,其独特的写作风格、鲜明的人物塑造和深刻主题深度使这部作品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各个方面进行的分析和评论。
首先,太虚大师在书中提出的心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人类认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一观点使我们意识到,世界并非客观存在,而是由我们的心所塑造。在这个视角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人类的认知过程,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心念塑造自己的世界。
其次,太虚大师对修行问题的探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他认为,修行就是要认识自己的心,通过观察、分析和调伏心念,最终实现解脱。这一观点使我们明白了修行的本质,即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认知方式,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其次,书中的人物塑造也十分鲜明。太虚大师在书中扮演了一位智慧的导师,他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读者认识自己的心性,追求内心的解脱。他的角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自己生命的导师,通过认识和调伏自己的心性,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此外,书中的其他角色,如被太虚大师所指导的学者和修行者,也通过他们的思考和体验,展现了唯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这个全新的视角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心灵、认知和修行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使我们认识到,我们的世界并非如我们所见,而是由我们的心所塑造。这一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心念影响自己的生活。
其次,这个视角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以及我们如何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认知方式,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一理解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扰和挑战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心灵之约:佛学与现代心理学

心灵之约:佛学与现代心理学

心灵之约:佛学与现代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精神生活为对象的学科,其源头包括医学、哲学、科学、宗教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等,后来也被应用于各种学科、事业之中。

今日社会中,举凡教育、工业、商业、医学、军事、法律、政治、社会、科学、艺术、运动等,无一不与心理学有关,因此心理学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心理学是观察意识形态的心理作用及行为模式,西方心理学家能研究人格的发展过程以及行为的潜在因素,但却无法做到人格的改造,因为它有一定的范围限度。

佛教能对人类心理有充分的了解,并提供对治方法。

如《华严经》云:“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灭者生死尽。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譬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足见佛教心理学凌驾于西方心理学之上。

佛教对心的看法“心理学”一词,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

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

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

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唯识学是佛教心理学的教科书,将人的心识分为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称为“心法”。

佛教讲心含八识,表示心并非单一元素,而是各种因的聚集,这些因来自眼、耳、鼻、舌、身、意人体六根的作为,又以末那识紧持“我”的意识,须臾不断,因此收集各种心识种子的阿赖耶识,便伴随着众生生死轮回不已。

所以佛教说此刻的“我”是从过去累积至今而成的,而“我”未来的发展,就决定于此刻的所作所为了,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在我们的心里不过是八识所变现的假相而已。

荣格心理学与佛教唯识学思想之异同

荣格心理学与佛教唯识学思想之异同

荣格心理学与佛教唯识学思想之异同
林国良;管文仙
【期刊名称】《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15)003
【摘要】按荣格的意识阈下的心理内容属无意识的定义,唯识学的第七识、第八识和种子,以及处于率尔心、寻求心状态的前六识,都属无意识范畴.荣格的无意识的心理内容与意识大都无关,无意识常成为非正常人格的根源;唯识学的意识就是种子的现行,而第七识与第八识中的二执种子,决定了众生的有漏性和凡夫性.两种理论差异的根源在于:荣格心理学是心理实在论,认为神话和宗教都是心理活动的产物,具有无意识的原型;唯识学则认为轮回和解脱都具有实在性,解脱是可以实现的目标.从唯识学立场看,荣格心理学的理论是假设性的,其原型和自性等范畴都属假设,并不成熟完备其治疗非正常人格的实用目标虽有相当价值,但其自性实现的超越性目标恐怕是难以实现的.
【总页数】12页(P120-131)
【作者】林国良;管文仙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6.3
【相关文献】
1.唯识学思想与东亚佛教传统 [J], 夏志前
2.意识和无意识的解剖——从佛教唯识学和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角度解析 [J], 阮功信
3.通往佛陀的自性之路——荣格视角下的佛教生态思想探析 [J], 常如瑜
4.荣格分析心理学与佛教唯识学的比较研究 [J], 张海滨;
5.荣格精神分析心理学中的道家思想 [J], 张瑜;王景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佛教唯识学的心理结构和功能规律

佛教唯识学的心理结构和功能规律

佛教唯识学的心理结构和功能规律唯识学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内容,但唯识心理学的基本范畴,既有与现代心理学的范畴同义的一面,也有与后者不尽相同之处。

有人认为佛教的唯识学才是真正的佛学心理学,这个观念实在不敢苟同。

因为唯识学虽然是从心理的体验开始入手,但它的终极理论,却是透过人们的心理现状而笼罩身心一体,进入心物一元的形而上的本体论。

在一定意义上讲,唯识学包含的心理学知识和修行实践,或许可以弥补现代心理学知识的过度支离和机械抽象,更好的运用于人类心理的整合和实践,提供宝贵的财富。

一、唯识学心理的基本范畴唯识学将心理范畴分为二大类,即心与心所。

心包括八识,其中前六识大体与现代心理学的五种感觉以及意识相仿。

生理感官如眼睛、耳朵、鼻子、口舌以及整个的身体,具有视、听、嗅、味、触觉等感觉功能,各自具有对外界事物反应接触的识别作用,而以"前五识"称之。

"前五识"是"第六意识"的先驱,譬如用兵,"意识"是全权的指挥官,"前五识"犹如各个不同兵种的前哨。

"第六意识"主要的任务是前通于"前五识",后接于"第七识"、"第八识"。

一切思维分别和情绪等等的作用,都受它的支配左右。

一个婴儿的入胎之初,和生下来成为婴儿的时候,"第六意识"的功能虽然存在,但并未成长而发生作用。

到了成童以后,"意识"受"前五识"的影响逐渐形成,而且愈老愈形坚固,便构成为固定心理形态的一种力量--"业力"。

"第七识",在唯识学上的译名,叫作"末那识"。

它是"第六意识"之根,也可以说便是真正"意识"的泉源。

例如一个人天生的个性(秉赋的特性),以及与生命俱来而莫名其妙的习惯、思想、天才等,就是它的作用。

佛教辩论赛辩题汇总大全(3篇)

佛教辩论赛辩题汇总大全(3篇)

第1篇一、佛教教义与人生观1. 佛教教义对现代人的意义2. 佛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3. 佛教对人际关系的影响4. 佛教如何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5. 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二、佛教修行与修行者1. 佛教修行者的心态与行为2. 佛教修行对个人成长的影响3. 佛教修行与现代社会生活4. 佛教修行中的道德规范5. 佛教修行与心理健康三、佛教经典与解读1. 《心经》对现代人的启示2. 《金刚经》对人生的意义3. 《阿弥陀经》对修行者的指导4. 《道德经》与佛教思想的交融5. 佛教经典中的寓言故事及其寓意四、佛教与宗教、哲学、文化1.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比较2. 佛教与印度教的关系3. 佛教与儒家的融合4. 佛教与西方哲学的对话5. 佛教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五、佛教与社会问题1. 佛教对环境保护的启示2. 佛教对贫困地区的援助3. 佛教对犯罪问题的思考4. 佛教对家庭伦理的引导5. 佛教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六、佛教与科技、艺术1. 佛教与人工智能的关系2. 佛教对现代艺术的启示3. 佛教与电影、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结合4. 佛教对科技发展的反思5. 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与传承七、佛教与其他宗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对话2. 佛教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3. 佛教与西方文化的交流4. 佛教在亚洲地区的传播与影响5. 佛教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八、佛教与国家、民族1. 佛教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启示2. 佛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 佛教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4. 佛教对国家政策的影响5. 佛教在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繁荣九、佛教与教育、慈善1. 佛教与教育的关系2. 佛教在慈善事业中的作用3. 佛教对青少年成长的启示4. 佛教与贫困地区的教育援助5. 佛教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作用十、佛教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1. 佛教与科技、医学的跨界合作2. 佛教与旅游、文化产业的结合3. 佛教与媒体、网络传播的互动4. 佛教与公益、环保事业的合作5. 佛教在跨界合作中的机遇与挑战以上辩题涵盖了佛教教义、修行、经典、文化、社会、科技、艺术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辩论赛的形式,促进佛教研究与交流,提高人们对佛教的认识和理解。

认知心理学及佛教思想比较对话

认知心理学及佛教思想比较对话

认知心理学与佛教思想比较对话作者简介:依莲娜.罗许博士Eleanor Rosch, .以她在颜色类别知觉color categorical perception 方面前驱性之研究着称于认知科学界,她而且也是许多学术论文之作者。

她于目前之教学与写作中,踊跃推介心理学与佛教传统间之对话。

罗许博士为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心理学系教授。

我所从事的认知心理学,是处于试图以科学方式处置心智问题这一近代研究领域的核心。

因此,既然佛学也是有关切智的,认知心理学可提供与佛学对话的特殊机遇。

这不单是因为认知心理学可能做的奉献,也是因为它的一些弱点。

譬如在生物学方面,在咱们昨天所听到的介绍里,有通过协议的数据与说明,实验也相互借镜,这是科学不同于艺术应有的做法。

而在西方关于心智的研究方面,却完全不是这回事。

认知心理学界有各类不同的试探方式,许多种方式、理论、问题、实验,也有一大堆争辩。

做为一门科学,认知心理学需要救援。

也正因为此一领域的开放性,使它具有与佛教双向沟通的力。

尤其因为嘉措喇嘛阁下在第一天说过,佛教与科学的一起理想都是以观看与体会做为基础,这更令人对双向沟通增加了信心。

若是你想明白马有几颗牙齿,方法确实是去看、去数就好了。

若是你看到的与你以前的理论或适应的方式不符,你应该相信观看而抛弃先前的方式。

但是这理想在佛教与西方科学的方式上,表现专门大的不同,二者可能有互可借镜的地方。

我还应该说明,正如生物学不以为它能够归入物理学,心理学也不以为它是生物学的一支。

认知心理学家时常将此视为方式上的问题他们以为心理学家的工作是正确、有效地描述心智做些什么、它如何运作,而不去理会躯体的机制mechanisms。

而当生物学家明白得够多时,他们能够解答,是如何的机制能够做出心理学家所描述的各类。

认知心理学的历史本源第一我想追溯一下心智的现代化研究如何演变到现今的情形。

这门学问只只是一百岁出头的年纪,因为约在一百年前,人们才兴起了能够用科学方式处置心智的念头。

唯识的结构——《成唯识论》初读

唯识的结构——《成唯识论》初读

唯识的结构——《成唯识论》初读《成唯识论》是中国唯识学派著名代表慧觉所著的唯识理论著作,被誉为唯识学派的经典之作。

它系统阐述了唯识学派的核心思想和学说,对于理解唯识学派的结构和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成唯识论》初读的一些思考和理解。

首先,《成唯识论》主要探讨了唯识学派的核心概念,唯识。

唯识学派认为,“唯”是指唯心主义,强调心识的主体性和内在性;“识”是指知觉、认识,强调心识的能动性和活动性。

唯识学派认为一切存在都是心识所构成的,并且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自身心识的活动,可以揭示事物的真实本质。

在对唯识的理解上,慧觉提出了三个层面的结构,即识量、识境和识分。

首先是识量,指的是心识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慧觉认为,心识是无边无际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它包含了一切事物的存在和活动,可以涵盖宇宙间的一切。

其次是识境,指的是心识的对象。

慧觉认为,心识可以认识到各种各样的对象,包括外界的物质事物和内心的感受、想法等。

慧觉提出了“心外境”和“心内境”的概念,指的是外界的事物和内心的活动。

他认为,外境和内境都是心识的构成要素,不能断言其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更加真实或者重要。

最后是识分,指的是心识在认识对象时的分辨和区分。

慧觉认为,心识具有辨别事物的能力,可以识别和判别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

他将识分分为“观分”和“说分”两个层次,观分指的是心识直接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感知,说分指的是心识通过语言和概念对事物进行归类和描述。

慧觉认为,观分和说分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将它们分离开来看待。

总体而言,慧觉对唯识的理解是一种精细入微的观察与思考,试图探索心识活动的本质和机制,并通过这种观察来寻找真实性与智慧。

他强调了心识的主体性、能动性和活动性,认为心识无处不在,可以认识一切存在。

他把心识的广泛性、对象性和分辩性作为解释心识的重要维度,同时,他强调了“唯识无差别”的观点,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心识的分形,没有差异和隔阂。

这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深奥,读者在初次阅读时可能会感到困惑。

唯识学

唯识学
[我们所运用的深层沟通技术,就是透过这种深层的心灵沟通技巧,让人进入第八识里,去清除一个人在过去的时间轨迹中,所储存的识种,把那些会影响人的坏种子清除掉,而所谓心灵是如何影响到过去的时间轨迹绝对不只是这一世的时间而已,其中包括了无数个前世。事实上在清除那些种子时,就如佛家所言消业障一样,因为确实那些莫名其妙的种子资讯,会无形的障碍一个人的行为能力及各种成长,甚至走偏,而导致向下沉沦堕落以至于灭亡。]
第七识,末那识。就是一个执著于自我的识体,它的作用是恒番思量,它会执著于第八识,阿赖耶识所见到、所听到的,它会以为是[我],产生我执。所以末那识又名[我爱执识]意即它执著于第八识一切法的种子都视为[我],而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什么?阿赖耶梵文名为alaya是[藏]、[库藏]储存之意,故又名[藏识]。这第八识,阿赖耶识有如电脑的记忆库一样,会储存所有资料包括过去一生中所有善、恶、业力的资料。
第二位就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树(Nagarjuna)菩萨,大乘佛教由他提倡发扬,可说是光芒万丈,他的学说大有超乎释迦牟尼佛的气概,他可说是印度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因此他把佛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的论著中有甚多是说明唯识之理。
再来就是无著(Asanga)、世亲(Vasubandnu)两兄弟,他们生于公元三一0~~三四0年之间,一开始他们是从小乘有部出家,后来再宏扬大乘佛学的。他们提倡法相唯识,无著从《瑜珈师地论》起才开始有了第七识——末那识,及第八识——阿赖耶识之说。后来世亲又统摄大乘论,并以《百法明门论》为其纲要,才创下了那不朽之作——唯识二十论与唯识三十论。所以建立唯识学派,就是世亲菩萨。到这时期唯识学的思想与组织系统才算完成。当时的名流学者无不钻研其著述,成了一种新学说,即有力的学派。在印度哲学方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时真是风靡一时,日后有很多的知名人士学者研究唯识学,后来在中国初唐时期由玄奘大师留学东归,自印度引进唯识学,并在中国广为流传至今,这就是唯恐天下不乱识学整个发展的过程。

惟心唯心论与唯识论探讨意识本质

惟心唯心论与唯识论探讨意识本质

惟心唯心论与唯识论探讨意识本质心是人类思维、感觉和意识所产生的中心,它是人类意识活动的核心。

关于心的本质和意识的起源,惟心唯心论与唯识论是两种重要的哲学思想流派。

本文将探讨惟心唯心论与唯识论对于意识本质的不同理解。

首先,惟心唯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观点,强调心识的主导地位。

惟心唯心论认为意识的本质是心所产生的,意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

此观点源于儒家文化和佛教禅宗的影响,强调人类心灵的纯净和自我觉知的重要性。

在儒家思想中,心被看作是人的本性和道德心的根源,强调人应通过修养自己的心来达到完善。

在佛教禅宗理论中,心是可以通过修行和禅定来觉知和超越世俗欲望的工具。

因此,惟心唯心论关注个体内心的体验和认知,在探讨意识本质时,强调主体性和个体差异。

相比之下,唯识论是佛教哲学的一种观点,强调依照心识来认识世界。

唯识论认为意识的本质是依存于心识的运行,意识现象是由心识的活动所构成。

唯识论将意识看作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觉知、思维等方面。

唯识论强调心识与外部事物相互依存的关系,认为意识的存在需要外界的刺激和条件。

因此,唯识论关注意识的普遍性和共性,强调个体心识与外界存在的互动和交流。

在对意识本质的探讨中,惟心唯心论与唯识论有着各自的贡献。

惟心唯心论强调个体心理的体验和感知,提供了从主观角度理解意识本质的视角。

个体的心理活动、情感体验和认知过程对于意识的形成和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体的觉知和意识活动是对外部事物的主观反映和内在表达。

从这个角度来看,意识本质可以理解为个体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感受。

唯识论则强调了意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突出了意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意识是一种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是认识和理解外界事物的媒介。

唯识论将意识的本质与外界的现象相联系,认为意识的存在和运作都依赖于客观世界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来看,意识本质可以理解为人与世界相互作用和交流的结果。

尽管惟心唯心论和唯识论在对意识本质的解释上存在差异,但二者并不完全互斥。

大乘楞伽经唯识论 校对 (2)

大乘楞伽经唯识论 校对 (2)

大乘楞伽经唯识论校对
引言概述:
大乘楞伽经唯识论是佛教中的一部重要经典,它探讨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方式。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大乘楞伽经唯识论的内容。

正文内容:
1. 第一大点:唯识论的基本概念
1.1 唯识论的起源和发展
1.2 唯识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
1.3 唯识论对于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影响
2. 第二大点:唯识论中的识与境的关系
2.1 识与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2.2 识与境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2.3 识与境的关系对于人们的认知和体验的影响
3. 第三大点:唯识论中的八识和六识
3.1 八识的概念和分类
3.2 六识的功能和作用
3.3 八识和六识对于人们认知和心理的影响
4. 第四大点:唯识论中的烦恼和解脱
4.1 烦恼的产生和消除
4.2 唯识论中的解脱和觉悟
4.3 唯识论对于个人修行和解脱的指导意义
5. 第五大点:唯识论中的实相和虚妄
5.1 实相的概念和本质
5.2 虚妄的产生和消除
5.3 唯识论对于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方式的启示
总结:
综上所述,大乘楞伽经唯识论是佛教中一部重要的经典,它对于人们的认知和理解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唯识论的基本概念、识与境的关系、八识和六识、烦恼和解脱,以及实相和虚妄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唯识论的核心观点和理论体系。

同时,唯识论也对于个人修行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与佛教心学的比较

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与佛教心学的比较

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与佛教心学的比较
张海滨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研究》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通过对意识的直观分析,探讨的是人的意识的普遍本质,希望由此获得真正的心理学的知识,奠定科学心理学的真实基础.现象学心理学拒绝形而上的思辨,主张在"看"、在"直观"中把握事实本身;佛教通过禅观修行,探索的是心的体性,由此领悟诸法实相,获得如实知见的智慧.二者对比,现象学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与佛教禅观有很多共同之处,并且对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均有重要的启发.【总页数】4页(P131-134)
【作者】张海滨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上海20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05
【相关文献】
1.唯识无境与现象学还原——佛教唯识学与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比较
2.从描述心理学到现象学——论布伦塔诺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
3.现象学心理学与佛教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比较
4.认识论的奠基与心理逻辑的统一——兼谈胡塞尔由现象学心理学向先验现象学转变的意义
5.胡塞尔的心理学情怀——现象学心理学思想对西方主流心理学的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佛学与心理分析的思考.doc

佛学与心理分析的思考.doc

佛学与心理分析的思考ﻭﻭ摘要:《僧侣与哲学家》记录了一对分别以西方哲学家和在方受过佛学训练的僧侣身份的父子展开的一场西方文化比较的深入对话,内容恢弘而细腻。

文章分别从科学研究与心灵探索、人类深层意识、人格结构、人性之善恶四个层面对其与西方心理分析比较的视角进行了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佛学;精神分析学;无我;心理分析ﻭ著名哲学家及治评论家、法兰西院士让弗朗索瓦何维勒遇到了人生中一个特殊的难题,他的儿子马修理查德在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老师的教导下,以极优异的成绩拿下博士学位,已经开始走向生物学界性的突破,却突然去到遥远的不丹,选择了一条剃度修行的僧侣之路。

原本在有机会周旋于各种著名思想家、艺术家以及科学家等学界名流中的马修为什么决心移居亚洲,潜心、成为一名的僧侣呢?在已经成就斐然的哲学家父亲作为一名坚定的无神论者,渡过了最初对儿子的极度失望后,开始尝试着接触儿子二十多年里进行着的另一份迥异不同的人生成绩。

到底什么是?父子二人分别以西方哲学家和在方受过佛学训练的僧侣的身份,在展开了一场两种不同文化之间比较的深入对话,由此也给世间贡献了一份瑰丽的思想财富。

《僧侣与哲学家》法文版出版后,已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影响甚大。

该书包括十八,从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探讨到涉及、哲学、心理学各个领域与的内在关系分析,内容恢弘而细腻,本文关注的是其中与心理分析的部分,并且尝试着将马修的心灵之旅以及他对与西方心理分析比较的视角,给予了思考与研究.被梁漱溟先生称为心理主义、并称为非迷信乃智信的经由传出后,已经流变成南传、汉传和三个分支.佛学以心为要,目的是探究人之究竟本性。

教义以心之缘为刚宗,其理论探讨的重点在心,其三学、六度等修行之道,皆是调伏、净化、庄严自心的技术,其实质皆是修治自心.全体佛学实际上可以看作专门究心、治心的内学(18)因此被西方学者称为第一个研究心理创伤与复原之道的伟大精神医师 .(19)二十世纪以后,西方在新的科学技术迅猛的大背景下,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格同样遭受着冲突与挑战,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等问题成为心理学、学、教育学等学科普遍关注的话题,其中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是当时心理分析流派中重要代表。

佛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对话

佛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对话

佛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对话摘要:宗教与科学,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讨论的重要问题。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损益兼并现状以及宗教在新时代的发展给二者带来了新的对话空间,由于佛学是宗教里与科学争端最少且最具科学性的宗教,佛学与科学的对话就日益成为焦点。

本文从佛学与科学关于精神这个基本立场对话为讨论角度,通过类比得到二者在精神对话中的合而道同、异而互启的关系。

关键词:佛学科学精神对话佛学与科学这分属两个不同范畴的领域何以对话?在学术界中认为二者有对话可能且对话很必要的学者占很大一部分。

关于对话,首先就要从二者的基本立场进行比较分析,精神层面便是一个很好对话桥梁。

一、佛学精神佛学的精神大致可分别表现在六个方面:(一)随顺觉性的客观精神:佛学其实最根本的真理观是一种对宇宙人生真相的认识,而“觉”是对人远离颠倒妄想最基础的要求,佛陀是最究竟圆满的觉者,佛教就是这种觉的教育,以成佛为目标,强调对世界能有一种随顺的客观认识。

所谓的随顺觉性,即人以自我的觉性观照自我内心的变化,这种起心动念是缘何外境之因,察觉之后,便随顺个人的成见将这些起心动念的心识转变成清净智慧,由此智慧悟到的世界与内心都是清净的境界。

(二)慧解与实践并重:佛学本就是一门强调慧解与实践并重的知识体系,其中“信愿行”是修行人必须落实的三个步骤,即闻到佛学后并相信它,相信后要发愿修持它,最后落实到身体力行,这样就能亲证佛学教理中的究竟之义了。

(三)普利一切有情众生:佛教的对真理的求证是面相一切有情众生的。

佛学的基本要义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论其何种根机,处于哪个众生道中,一切众生皆有根本佛性,佛陀为了方便众生会因他们的不同根机对其因材施教地宣说佛法,这就显示了佛学的普利一切有情众生的精神。

(四)圆融其他学问:佛学不排斥任何一门学问,反而佛陀鼓励去向五明处学,除了佛学的内明外,同样应该学习声明、工巧明、医方明以及因明等知识,以便用这些知识利益不同的众生。

唯识学第七识理论对情绪的解析[策划]

唯识学第七识理论对情绪的解析[策划]

唯识学第七识理论对情绪的解析原作者在原发博客上的提示:在苏州西园寺参加了戒幢论坛,交了一篇文章,在大会上提供给大家。

现在放到博客上来,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

摘要:本文对佛家唯识学的第七识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佛家高度禅定下的精细观察结果与总结为基础,从情绪的来源、情绪的生起、情绪的根本认知、情绪冲突之源、情绪的表象与情绪的对治这几方面,用唯识学的烦恼理论进行了阐述,以期对现代心理学的情绪研究与心理治疗中的情绪对治有所助益。

关键词:唯识第七识烦恼情绪情绪是心理治疗的核心,一切的心理问题及障碍,其表现就是某种程度上情绪的失控、心境的沉溺。

看起来,我们要解决的是来访者(患者)的症状,而实际上,我们如果仅从症状上入手,那是事倍而功半的。

只有从症状背后的情绪入手,一切才有所改变。

各心理治疗流派都提出了自己的治疗理论与模型,无论是精神分析还是行为主义,其根本之处在于,人类的行为(症状)源于情感,而情感源于最初类似情境下的身心体验与处理方式烙下的印痕。

精神分析从分析情感关系是如何从过去转移到现在来的这个机理,让来访者对自己的情感不再有迷惑,从而远离内心的冲突。

此外,也通过咨询室里的情感转移关系让来访者通过与咨询师的互动来直接体会情绪的觉察与对治;行为治疗则是立足于当下,让来访者体验情绪当下来访者的认知、感觉、身体变化、行为、结果等等几方面同时是怎样的状态,这是一种当下的觉察训练。

两者实际上都肯定了情感的来源是创伤或习得,至于为什么孩子会产生情绪体验?这归于本能。

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里,更引入了集体潜意识概念及原型,对情绪的更深层次的原理进行探讨。

佛教是目前知道的,最早对人类心理特别是情感进行系统研究、改造实践的文化。

情也是佛教的立足点,没有情,就没有人类,就没有佛教。

在佛家看来,情是一切生命的特征,所以佛家呼之为“有情众生”。

而且佛家也认为,生命是以“情”之执着的轻重来决定其生存状态与生命轨迹的[i]。

所以佛家对情的研究是最为深刻而广泛的。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

唯识学的意趣宗承法师唯识学是研究心识变化和作用的一门精神科学,它以「唯识无境」为一贯之道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本质都不离心识而有。

缘起现象是讲业果唯识的道理,空性本质是明清净法界的原理。

依据《华严经》所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

业果缘起的十二有支,是依於一心而有,所以证知缘起事相唯是心识所现的,离於能现的心识,没有所现的诸法。

事相既是依心而存,则似乎离心而有外在的境界,全是出於虚妄心识的幻现,绝对没有客观存在的独立性。

现在,从三个方面来研讨一番其意趣所在,以饷读者。

一、点悟空性的方法论我们从二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课题。

其一,从自然科学来看事物的现象关系,有的物理变化,有的化学变化。

譬如生活当中饮用的水,通过冷却到华氏三十二度时,水就会结冰。

若把它加热到华氏二百二十度,则水会变成蒸气,散发到空中。

蒸气在空中遇到寒流,又会形成雨水,雪花或冰雹等。

要知结冰或蒸气是水的相状变了,也即是方式不同,但H20是不变的。

像这样事物的形状变了,其性质不变的作用,就叫做物理变化。

若将H20化解,它的分子式是H20→H2+0。

根据科学的发展,H2和0分子还可再细分为原子、核子、电子、中子、光子、量子、微子、粒子…到了粒子,那已经是无色、无相、无体、无形、无质的空虚了。

这种作用,就叫化学变化。

我们能否从以上二种变化作用启迪到某种真理呢?从物理作用上看,形式变了,但其性质不变。

有情的业力不也是一样吗!有因必有果,因彻果该,果彻因缘,因果不昧。

有情的生死酬报皆受业力所牵,不同的业力创造不同的人生,六道生活形式不一,但是有情各自生命的主体不变。

有情自身的业力作用却类似於自然科学的物理变化。

这是否意味著因果作用也是一种物理缘起。

因果千差万别,盘根错节,繁多复杂,就像蜘蛛网一样,网网相关互联。

因果性能不灭,但随助缘条件不同,使其形式相状也随之出现千变万化。

再者,缘起作用的本身是当体即空,自然科学虽未完全证实到事物的毕竟空,但已了知事物的生灭变化,迁流不住。

荣格心理学和佛教唯识学思想异同分析

荣格心理学和佛教唯识学思想异同分析

荣格心理学和佛教唯识学思想异同分析作者:范琳来源:《卷宗》2016年第01期摘要:作为对“人”这一整体的描述,荣格心理学和佛教唯识学从不同的角度对“人”进行了丰富而复杂的描述。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荣格心理学对“人”的描述是荣格在搜集了大量对人的经验认识的基础上对整体的人的研究,而佛教唯识学是对个体人的研究。

关键词:荣格心理学;佛教唯识学;人格;意识;自我1 前言荣格被称为分析心理学科的开创者,他认为人的认识主要分为:意识、个体以及集体无意识、个性化的人格发展等多个层面。

佛教唯识学从“万物唯识”的角度来分析人的变化,从理论上讲,荣格心理学和佛教唯识学对人的深层次分析是有交叉点的——肯定心灵的强大力量、强调追寻生命的最初意义。

荣格将人的人格称之为心灵,心灵在荣格的语境当中包括人的所思、所想、包括人的感情以及受感情所影响的行为。

这些人格所包含的内容调节和控制着“人”,并决定人适应社会和自然的能力。

这种认识说明荣格自始至终都认为“人”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人”并非是多个部分的结合体。

佛教对人格的分析与荣格非常接近,佛教认为世间万物,从本质上看都源自于“心”,佛教理论中的心是具有实体概念和本体意味的绝对化的定义,它超越时空和主客观对立。

在佛教唯识学中,人的心识分为啊纳也识、摩呐识、意、眼、耳、鼻、身识等识。

2 荣格心理学和唯识论的统一性(一)意识与无意识荣格在分析心理学中的无意识是指未能达到可为人所认识标准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处于被意识所感知察觉的心理现象能量标准的阀值之下。

由此可以看出,荣格将心灵分为阀值之上的意识与阀值之下的无意识。

唯识学理论当中的心理认识分为啊纳也识、摩呐识、意、眼、耳、鼻、身识等识及其所相对应的心所,而物质世界本身也由心识来表现。

如果以荣格的阀值以上的意识和阀值以下的无意识为标准来研究分析唯识学理论,可以发现:荣格心理学理论中的在阀值标准以上的可以被察觉的意识对应唯识学中的前六识;而阀值标准以下的不能被差距的无意识则对应唯识学中的第七识和第八识。

佛教五重唯识心理观的认识论辨析

佛教五重唯识心理观的认识论辨析

佛教五重唯识心理观的认识论辨析
肖建原
【期刊名称】《人文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唯识学以其对心理活动的细致分析而构建成系统、庞大的独特理论体系。

从代表佛教思想的大乘唯识学理论方面进行剖析,以唯心之性相与诸心所流转变化的认识论切入心与心所相应的心理活动过程,依此显示唯识世界能成立之心理观。

心与心所相应,依据种子与诸转识流转还灭为缘起法门而摄持诸法,则以诸法缘起抉择为多重法界心理观的基础。

以认识论为基础,佛教唯识学依据诸法缘起逆转清净分的认识作用划分八种识,通过唯识一心观法证解和成立五重层次心理观。

通过对唯识变现之心的心理阐释显示佛教信仰能成立的“正理”,以五重心理观显示大乘唯识世界心理相的特征,引导当代佛教脱离偏失而归于中道,能够在适应时代的意义上趣入大乘的轨范。

【总页数】7页(P16-22)
【作者】肖建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6.3;B842
【相关文献】
1.佛教刹那缘起观与王夫之《相宗络索》唯识思想
2.意识和无意识的解剖——从佛教唯识学和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角度解析
3.荣格分析心理学与佛教唯识学的比较研究
4.佛教量论中的认识论哲学含义——从因明的现量观看晚期大乘佛教的本体观
5.王阳明“心外无物”与佛教“唯识无境”思想辨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 教 唯 识 论 与精 神 分 析 学 的 比较
夏 毅 榕
( 四川商 务职业 学 院 ,四川 成都 6 13 ) 1 1 1
[ 摘 要] 将 传 统 佛教 唯 识 论 与 西 方 精神 分析 学说 进 行 比较 研 究 , 用 精 神 分 析 的 成果 进 一 步理 解佛 教 及 利
其 它传 统 文化 , 并从 现 代 心 理 学 角 度 解释 传 统 文 化 中的 一 些 现 象 。 同 时 , 图利 用佛 教 理 论 的精 髓 解 读 和 阐发 试
西 方精 神 分 析 学 。
[ 关键 词 究 [ 图分 类 号 ] B 4 中 9

阿 赖 耶 , 为无 没 识 , 作 藏 识 、 八 识 、 刹 那 识 等 。 意 或 第 初 佛 学 认 为 , 识 持 执 诸 法 不 会 消失 , 是 诸 法 的根 本 , 储 该 又 它 存着 生命 的一 切 信 息 和 密 码 , 藏 宇 宙 万 有 , 之 存 而 不 含 使 失 , 能 含 藏生 长万 有 的种 子 。 又 阿赖 耶 识 的功 能 有 能藏 、 藏 和 执藏 , 所 能藏 意谓 能 够 接 受 现 在 和 未 来 与 之 相 关 的一 切 信 息 , 藏 意 谓 能 够 储 存 过 所 去 和 现 在 与 之 相关 的一 切 信 息 , 执藏 意 谓 把 过 去 、 在 和未 现 来 的 一 切 相 关 信息 接 受 并 储 存 起 来 , 能藏 和 所 藏 的可 能 把 性 变 为 现 实 性 。阿 赖 耶 识 不 仅 能 变 现 它 所 寄 居 的生 命 本 体 , 且 还 能 变 现 宇 宙 的万 事 万 物 。佛 教 的修 证 就 是 对 阿 而 赖 耶识 的 开发 , 证 的 层 次 越 高 , 阿赖 耶 识 开 发 得 越 多 。 修 对 旦 成 佛 , 是对 阿赖 耶 识 的全 部 开 发 , 大 智 慧 的实 现 , 就 是 不仅 对 过 去 、 现在 和未 来 无 所 不 知 , 且 对 宇 宙 内 的万 事 万 而

[ 献 标识 码 ] A 文
[ 章编 号 ] 1 0—3 3 2 1 )40 2 —2 文 0 92 2 (0 00 —0 60
耶 识 。佛 教 唯识 学 的心 灵 结 构 , 以第 八 识 为 基础 展 开 的 。 是
( ) 赖 耶 识 与 集 体 无 意 识 的 相 似 一 阿

引言
10 9 0年 , 洛 伊 德 《 梦 》 书 出版 , 志 着 后 来 影 响 弗 释 一 标 巨大 的精 神 分 析学 正 式 形 成 。西 方学 者 把 弗 洛 伊 德 对 无 意 识 的发 现 比作 哥 白尼 发 现 太 阳 系 和 哥 伦 布 发 现 新 大 陆 , 然 而 精 神 分析 学 说 的基 本 观 点 , 在 5 纪 时 , 早 世 就在 佛 教 理 论 中有 了 相 当精 微 而 又 深 入 的 阐发 。 由 于东 西 方 传 统 意 识 、 维 方 式 等 的差 异 , 教唯 识 论 思 佛 与 精 神 分析 学 虽 然 可 以对 话 , 亦有 不 少 差 异 。如 果 缺 少 但 差异, 对话 就 失 去 了意 义 。 本 文 的宗 旨 , 是 通 过 比较 研 究 不 寻 找二 者 全 然 的 对应 , 在 选 取其 中几 个 主 要 的 同 、 之 处 意 异 进 行 比较 , 可 利 用 精 神 分 析 的 成 果 为 当代 人 理 解 佛 教 及 既 其 它传 统 文 化 提 供新 的 实 践 手 段 , 现 代 心理 学 角 度 解 释 从 传 统 文 化 中 一些 现 象 , 免盲 目信 仰 带 来 的危 害 , 试 图利 避 也 用 佛 教 的精 髓 消 化 吸 收 精 神 分 析 学 , 之 中 国 化 、 土 化 , 使 本 为 目前 理论 和方 法 都 非 常 有 限 的 中 国心 理 治 疗 、 校 学 生 高 心 理教 育提 供 一 种 有 力 的理 论 支 持 , 源 于 西 方 的 心 理 学 使 说 在 中华 本 土 上 移种 成 长 , 结 出东 西 方 文 化 互 化 与涵 化 并 的新 成 果 。 二 、 教 唯 识 论 与 精 神 分 析 学在 心 理 结 构 上 的异 同l 佛 1 ] 佛 教 与 精 神 分析 学 最 明 显 的相 似 处 , 发 掘 人 类 心 理 乃 结 构 这 一 出发 点 。在 西 方 , 洛 伊 德 首 次 证 明 了人 类 存 在 弗 个 未 被探 知 到 的无 意 识 世 界 , 格 则 更 深 入 地 将 无 意 识 荣 分 为个 人 无 意 识 和 集 体 无 意 识 两 个 概 念 。这 样 , 神 分 析 精 的 心灵 结 构 与 佛 教 唯 识 论 对 人 类 心 灵 的 认 知 越 来 越 接 近 了 。正 是 “ 意 识 ” 无 的概 念 , 佛 教 和 精 神 分 析 联 系起 来 。 使 广 义 上 , 教 唯 识 论 认 为 人 的 心 灵 结 构 即是 世 界 本 体 佛 的结 构 , 有 八 识 : 、 、 、 、 共 眼 耳 鼻 舌 身等 前 五 识 , 六 意 识 , 第 第 七 末 那 识 和第 八 阿赖 耶 识 。略 说起 来 , 三个 层 次 : 熟 识 是 异 ( 阿赖 耶 识 ) 末 那识 和 了别 境 识 ( 六 识 ) 这 与 弗 洛 伊 德 , 前 。 以及 荣 格 对心 理 结 构 的 划 分 相 近 。弗 洛 伊 德认 为人 的心 理 结 构 是 由无 意 识 、 意 识 和 意 识 三 个 层次 构 成 的 , 格 则 认 前 荣 为人 的心 理 结 构 是 由集 体 无 意 识 、 人 无 意 识 和 意 识 三 个 个 层次 构 成 的 。 需 要 说 明 的是 , 教 划 分 的心 灵 结 构 的 几 个 层 次 不 是 佛 同等 重 要 。“ ” 梵 语 中 , “ 析 ” 分 割 ” “ ” 合 成 识 在 是 分 “ 与 知 的 语 , 为 分 析 对 象后 获 得 的认 知 作 用 。 佛 法 十二 因缘 中的 意 “ ” 并 不 是 通 常所 说 的“ 识 ” 也 不 是 早期 佛 教 所 说 的 前 识 , 意 , 五识 或第 六 识 , 而是 隐 藏 在 心 灵 最 深 处 的第 八 识 —— 阿 赖
2 1 第 4期 0 0年 ( 第 1 期 ) 总 2 2
牡 丹 江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URNAI OF M UDANJ ANG I COLL EGE OF EDUCATI ON
N o. 4.2 0 01
Se il o 12 ra N . 2
心 灵 结构 的 对 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