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故事之三十四:豕虱濡需
庄子的自然生命观及其价值
2021年1月第36卷第1期内江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N e i j i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J a n .2021V o l .36N o .1庄子的自然生命观及其价值丁 庆 社*(安徽大学哲学系, 安徽 合肥 230039) 摘 要:面对自然生命的困境,庄子从道家角度对生命进行了系统思考,回答了自然生命的形成㊁自然生命的去向以及对待自然生命的态度,从而形成了庄子独有的自然生命观:自然生命气聚散观㊁自然生命形式转换观㊁自然生命生死齐一观㊂从庄子自然生命观中汲取积极的㊁有价值的哲学观点,对人类社会发展来讲必定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㊂庄子的自然生命观蕴含巨大的价值,对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㊁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树立人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都有着积极㊁有效的价值㊂关键词:庄子;生命;自然生命观;精神;生死;转换D O I :10.13603/j .c n k i .51-1621/z .2021.01.022中图分类号:B 2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785(2021)1-0120-05庄子是先秦时期继老子之后的另一位道家代表人物,其思想一般呈现出人生哲学的基调[1],生命观就属于庄子人生哲学的内容㊂可以说,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把生命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系统思考的哲学家㊂而对于庄子的生命观,有学者将其分为包括自然生命观㊁社会生命观在内的形而下生命观和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形而上生命观[2],这个形而上生命观可称为精神生命观㊂庄子热心关注自然生命[3],而庄子的自然生命观,并不是绝对地与社会生命观㊁精神生命观完全隔离开的,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系统关联㊂对庄子的自然生命观进行研究,未尝不是研究庄子生命观的一个良好开端㊂本研究对庄子自然生命观进行系统研究,希望从中获取庄子关于自然生命的形成㊁自然生命的去向以及对待自然生命的态度㊂庄子的生命观,可以说是庄子面对生命的困境而提出的解救方案㊂那么,庄子的生命观,必然能帮助世人寻求生命困境的解救办法㊂千百年来,庄子的人生生命观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士人,为其安然生命提供了帮助㊂而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或远非至此㊂一㊁自然生命气聚散观守气神全庄子对自然生命的形成有其特有的认知㊂庄子的妻子去世,惠子吊唁时,庄子说: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㊂ (‘庄子㊃至乐“)可见,庄子认为自然生命的形成,在于 气 ㊂他把生命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描述: 气 变化产生形体,形体进一步变化就产生了生命㊂庄子更是直接借黄帝之口说道: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㊂(‘庄子㊃知北游“)即气聚而生,气散而死㊂气,是支撑庄子生命观的基础概念[4]㊂所以,气,是生命存在的关键所在㊂那么, 气 从何来,谁主导 气 之变化, 气 与 形 神 关系如何,这些问题关系到对庄子自然生命 气 聚散观的理解,庄子也都给出了解释㊂关于形成自然生命的 气 ,庄子说: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㊂ ‘庄子㊃至乐“也就是讲,在生命形式存在之前本无气 ㊂而生命起于气聚,那么 气 是从何而来呢?‘庄子㊃庚桑楚“间接给出了回答: 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㊂ 收稿日期:2020-09-30作者简介:丁庆社(1984 ),男,安徽砀山人,安徽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道家与中国哲学㊂第1期丁庆社:庄子的自然生命观及其价值天门者,无有也㊂万物出乎无有㊂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㊂ 这里明确讲出,万物都是从 无有 产生,不能把 有 作为 有 的根本,必定从 无有 中产生㊂这也正是老子所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㊂ (‘老子㊃四十章“)那么可以推理出, 气 自然产生于 无 ㊂而 气 又是区别于天地万物的,它是比较接近于 道 的哲学概念,它是宇宙中的普遍存在,正如孔子在回答颜回心斋时所言: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㊂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㊂ (‘庄子㊃人间世“)所以, 气 如 道 一样,是不生不灭的, 道 在则 气 在㊂庄子认为,自然生命的产生,关键在于 气 变㊂而 气 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㊂这个规律的控制主体,无疑就是 道 ㊂孔子在回答冉求天地产生之前的情形时说: 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㊂犹其有物也,无已㊂ (‘庄子㊃知北游“)以及庄子说: 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㊂ (‘庄子㊃知北游“)其中的 物物者 根 就是指的 道 ㊂万物的产生没有先于道的,万物的生死都是由道运化的㊂同样形成自然生命的 气 ,也是依据 道 而变化的㊂庄子借女偊答南伯子葵问 道 时所说: 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㊂ (‘庄子㊃大宗师“)就是在讲, 道 能使万物死灭而自己不死,能使万物生息而自己却不生㊂所以,不生不死的 道 能够决定 气 的聚与散,决定生命形式的存亡㊂气 聚是否意味着进入世俗所谓的自然生命状态?庄子讲: 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㊂ (‘庄子㊃至乐“)即 气 的变化而产生形体,有了形体之后,才有可能进入生命状态㊂所以, 气 聚仅仅是自然生命发端之前提㊂‘庄子㊃达生“有载: 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 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㊂ 也就是说,虽然有形体存在,但不一定有自然生命的存在㊂形体得到保全,精神得到凝聚,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㊂所以,真正进入生命状态,应该是形神皆具㊂而在庄子那里,神更是尤为重要,‘庄子㊃齐物论“有载: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苔焉似丧其耦㊂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 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㊂ 子綦曰: 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这里体现了庄子的精神超脱于形体之外的思想,从而也表现了:离开神,形体就犹如枯枝,心就犹如死灰一般㊂庄子认为,生命的形体由 气 变化而来,那么精神从何而来?庄子借老子答孔子 至道 之问时言: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㊂ (‘庄子㊃知北游“)这里明确讲到了,精神是从大道中产生的[5]660,即神随道生㊂按庄子的思想,神可以理解为 无有 所产生的 有 ㊂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超脱形体之外㊂庄子就是依据精神的超脱达到自由逍遥的状态的㊂生命在于 气 变,神也离不开 气 ㊂‘庄子㊃达生“篇中强调 纯气之守 ,即守 气 以全神,至人的 气 守神全㊁桓公的 气 荡神摇㊁斗鸡的 气 守神藏㊁梓庆的 不敢耗气 ,都是在说明气运载精神的作用[6],即气是运载精神的工具㊂所以, 气 可以变化成形体,也可以运载精神,使生命达到真正完全的状态㊂因此,通过对庄子自然生命 气 聚散观的研究,可以发现:对庄子来说,真正的自然生命是形神皆具的;而不生不灭的恒常的 气 ,在形㊁神存在中发挥重要作用㊂ 气 可以形成形体,也可以运载精神,从而使形体保全,精神凝聚㊂因此, 气 聚便能成为自然生命产生的开端, 气 散就能使自然生命走向终结㊂而在 有 的世界里, 气 不存在消亡,只要 道 在, 气 聚㊁ 气 散始终发生,自然生命也永远不会断续㊂二㊁自然生命形式转换观 始卒若环庄子喜欢通过一些动物来表情达意㊂‘庄子“开篇就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拉开了其‘逍遥游“的大幕㊂‘庄子“一书中,由动物形成的经典成语也多得不胜枚举,诸如鹏程万里㊁朝三暮四㊁沉鱼落雁㊁庖丁解牛㊁目无全牛㊁泽雉啄饮㊁庄周梦蝶㊁螳臂当车㊁泉涸之鱼㊁相濡以沫㊁鼠肝虫臂㊁鹤长凫短㊁伯乐治马㊁尸居龙见㊁雀跃不已㊁鹑居鷇食㊁呼牛呼马㊁熊经鸟申㊁井蛙之见㊁坎井之蛙㊁鵷鶵之志㊁濠梁欢鱼㊁呆若木鸡㊁螳螂捕蝉㊁黄雀在后㊁唐肆求马㊁白驹过隙㊁豕虱苟安㊁枯鱼之肆㊁得鱼忘筌㊁以珠弹雀等等㊂据统计,‘庄子“一书中共提到飞鸟22种,水中生物15种,陆上生物32种,虫类18种[7]㊂从‘庄子“书中,可以看到物种的多样性㊂再抽象一点讲,就是庄子再现了自然生命的多种形式㊂研究庄子所言自然生命的形式,多数学者都会从‘庄子㊃至乐“中引用到 种有几,得水则为,得水土之际则为鼃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㊂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㊂胡㊃121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36卷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鸲掇㊂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乾馀骨㊂乾馀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㊂颐辂生乎食醯,黄軦生乎九猷,瞀芮生乎腐蠸,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㊂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㊂正所谓 变化种数,不可胜计 [8]339,这里庄子再现了生命形式的多样性,也谈及了自然生命形式的转换㊂在此,庄子表达了生命形式从低到高的递变,所以,有学者认为这反映了庄子的朴素的生物进化论㊂笔者对此不作评价,但可以明确的是,庄子确实是肯定生命形式的转换㊂成玄英说: 润气生物,从无生有,故更相继续也 [8]339更相继续 就是指生命形式的转换㊂庄子认为: 万物以形相生㊂ (‘庄子㊃知北游“)就是在讲,万物都是以形体蜕变而生㊂而形体蜕变,也就是自然生命形式的转换㊂郭象讲一气而万形 [8]340,正是庄子自然生命形式转换观的佐证㊂庄子所说的自然生命形式是如何实现转换的呢庄子的自然生命 气 聚散观,其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㊂一个生命形式的消亡,就是 气 散的过程㊂当散乱的 气 ,混杂于 芒芴之间 时,又会进入下一个 气 聚的过程,从而 气 聚载神形成新的生命形式㊂生命形式转换的发生,取决于 气 的依 道 而行㊂在因顺自然中,现实生命形式会定向转换,变换成另一种生命形式㊂‘庄子㊃至乐“讲道: 种有几,得水则为,得水土之际则为鼃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㊂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㊂ 篇中 得水 得水土 生于陵屯 得郁栖 等,这些都是外部的自然环境㊂环境不同,生命形式有所区别㊂所以说,生命形式的转换,是 气 依 道 而变,在适宜的环境下实现的 气 聚过程㊂那么,自然生命形式的转换,就落脚到了自然生命 气 聚散观上了,从而使得庄子的自然生命观体现出了系统性㊂生命形式的转换在不停地发生㊂‘庄子㊃寓言“中讲道: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㊂ 万物,以不同的生命形式相传续,始终像圆环一样循环,没有尽头㊂这也正是生命形式转换永恒进行的例证㊂庄子说: 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㊂ (‘庄子㊃至乐“)也是在讲,生命循环不止,生命形式转换不休㊂正所谓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㊂ (‘庄子㊃齐物论“)一个生命形式刚刚诞生,同时也就开始走向死亡;一个生命形式刚刚死亡,同时就意味着另一个新的生命形式的开始诞生㊂‘庄子㊃庚桑楚“有言: 有生,黬也,披然曰移是㊂ 生命忽然产生,就像锅底结出一块烟灰,顷刻之间离散而死,就又会移此生命到他处㊂生命就是这样不停地转换着形式㊂任继愈认为,庄子特别强调运动的绝对性㊂其在解读‘庄子㊃秋水“时讲到: 物总是有生有死,不能一成不变 一切事物都处在生长消亡㊁终而复始的运动变化之中㊂ [9]这里的 有生有死 就是指生命形式的转换,是绝对地㊁不停地进行着的㊂而某一生命形式的阶段性意义,又是如何?‘庄子㊃达生“讲到: 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 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㊂ 对此,成玄英认为,精之又精,是以反本还元,辅于自然之道也[8]342-343㊂‘庄子发微“曰: 相 者助也㊂ 相天,‘中庸“所谓 赞助天地之化育 也㊂ [10]即在某一生命形式阶段,保养精神到极点,就可以反过来赞助天地的化育,这就回答了生命形式的阶段性意义㊂守气以全神,让精神不亏损,就可以用接近于 道 的方式与造物者一起推移变化,从而可以帮助天地万物的变化发展,也同样有助于生命形式进行不断地转换㊂因此,庄子自然生命形式的转换观,揭示了生命的不息,生命形式不停地进行着转换㊂生命形式,在 道 的推动下,通过 气 的聚散,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着转换㊂而在相对有限的某一生命形式阶段,需要做的就是守 气 以全神,达到精神的保全,从而与造物者一同推动天地万物的化育,也有利于生命形式不断转换的发生㊂三㊁自然生命生死齐一观 无生无死生死问题,是庄子面对的一大人生困境㊂正如‘庄子㊃大宗师“所说: 死生,命也㊂其有夜旦之常,天也㊂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㊂ 生与死,是人生无法避免的生命活动,它就像昼夜一样不停地运行,乃是自然规律㊂而人对自然生命的规律是不可干预的㊂所以,死亡就成为自然生命的必然结果㊂然而,世人是喜欢活着,害怕死亡的,‘庄子㊃齐物论“就有言: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世人喜欢活着或许就是一种迷惑,世人害怕死亡或许就像自幼迷失在外而不知回家那样[5]104㊂如何消除对死亡恐惧,庄子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提出了生死齐一的认识观㊂死生,命也 道出了:生与死皆自然,是 道 在㊃221㊃第1期丁庆社:庄子的自然生命观及其价值生命体上的体现㊂所以,庄子借子舆之口道出: 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㊂ (‘庄子㊃大宗师“)就是应时而生㊁顺时而死,顺应自然,悲哀与快乐的情绪就不能侵入内心㊂这就是齐生死的一个层次 有生必有死,生死一体,这似乎是一种自我的心理安慰㊂‘庄子㊃大宗师“讲道: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 ,其入不距㊂ 将庄子齐生死推向第二个层次,那就是不知生死,忘记生死㊂这种所谓不知道悦生 ,不知道 恶死 ,似乎是通过回避或 坐忘 ,达到解决现实的生死问题㊂最后,庄子将其齐生死进行了进一步升华为了第三个层次 无生无死㊂庄子通过列子之口说: 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㊂ (‘庄子㊃至乐“)直接道出了,其齐生死的最高层次,那就是无生无死㊁不生不死㊂郭象对‘庄子㊃至乐“中 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的解读为 此言一气而万形,有变化而无死生也 [8]340,更是道出了庄子的无生无死思想观念㊂庄子对其 无生无死 的齐生死观进行了论证㊂无生无死,就意味着生命的永恒㊂卿希泰认为,人的生命是宇宙自然生命的一部分,人只要融入自然,将其个体生命置于整个宇宙生生不息的变动之中,也就获得了永恒不朽的生命[11]㊂而如何将个体生命置于宇宙生命变动之中,庄子给出了哲学层面的回答㊂同样,庄子的自然生命 气 聚散观可以给出答案,这就再次确证了庄子自然生命观的系统性㊂世人多以形㊁神来界定生命的状态㊂形神皆具,谓之生;形消神离,谓之死㊂以此界定,自然就存在生与死了㊂庄子,从更为广阔视野,从纵向上拉大的生命的范围㊂ 气 聚,是生命形式产生的前提; 气 散,是生命形式消亡的必然㊂ 气 虽然有聚有散,但是 气 始终存在,没有消亡㊂那么所谓的生死就可以被消解掉,生命只是随着 气 发生了生命形式的变换㊂当然,对于某一生命形式而言,生㊁死概念还是存在的,但只是形式上的生与死,其实质还是无生无死㊂正所谓 未尝死㊁未尝生 ,在 有 的世界里,生命就是一种永恒的存在㊂因此,庄子面对世俗生命生死的必然与世俗的悦生恶死,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生死齐一论,从生死一体,到不知生死,再到无生无死㊂而最能从根本上化解世俗悦生恶死的烦忧,就是无生无死的齐生死观㊂它反映了生命以 气 的方式的永恒存在性㊂在庄子的世界里,无生无死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绝对,有生有死是人为界定的相对㊂庄子自然生命生死齐一观,可谓就是无生无死观,生命永恒观㊂四、庄子自然生命观的价值从对庄子自然生命观的研究中,梳理出庄子关于自然生命的三大观点:自然生命 气 聚散观㊁自然生命形式转换观㊁自然生命生死齐一观㊂这三大观点,反映了庄子关于自然生命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产生了几千年的影响,其中也蕴含了积极的价值㊂自然生命气聚散观,是庄子对生命的形成给出的哲学解释㊂生与死都是相对某一生命形式而言的, 气 聚而生, 气 散而死㊂气聚是生的前提㊂真正世俗意义上的生,是形神皆具㊂形体来于 气 变,精神来于大道,可谓 气 不生不死㊂ 气 可载神,守 气 自然可以全神㊂神全而有助于万物相生㊂所以,精神在生命形式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价值是重大的㊂庄子不仅把精神的价值凸显了出来,还给出了如何保养精神的方法: 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庄子㊃刻意“)㊂即纯净而不混杂,虚静专一而不随物随意变化,恬淡而无为,依据自然之理而活动㊂所以,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里,每个人都应让自己的精神纯洁,不应混杂太多的私欲,做事要专一㊁有常性,按照规则不妄为㊁不乱为,使内心纯洁,外化于行㊂可以说,庄子保养精神的方法,有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可以使整个社会自然人个体的道德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社会生活自然也会更加和谐有序,生命个体也会得到安然㊂这正是庄子自然生命观中精神的价值所在㊂自然生命形式转换观,是庄子大胆提出的自然生命形式的去向㊂庄子认为,一个自然生命形式的消亡,并不是生命的完全终止㊂生命形式的消亡,仅仅是 气 散的过程㊂ 气 虽散,但 气 尚在,会再次聚集㊁凝聚, 气 聚㊁神凝,新的生命形式就会再次出现㊂庄子认为,生命形式是从低到高的递变,虽然不能确证,但其生命形式的转换是明确的㊂‘庄子㊃齐物论“有载: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㊂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㊂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㊂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㊂此之谓物化㊂ 不知庄子做梦化为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化为了庄子,这里就把庄子和蝴蝶两种生命形式进行了关联㊂所以,庄子肯定生命形式的转换,可以理解为,此生为庄子,彼生或为蝴蝶;此生为蝴蝶,彼生或为庄子㊂那么庄子的这一生命㊃321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36卷形式转换观的价值就得到了体现,那就是善待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有利于健康文明生态观的形成㊂花㊁草㊁鱼㊁虫㊁鸟㊁兽等生命形式,都应该得到保护㊂保护它们㊁善待它们,也就是善待人类自己㊂从庄子角度来讲,下一个生命形式的你,或许就是那一花一草㊁一鸟一兽㊂所以,庄子能感 笼中雉之不自在 ㊁能体 鱼之乐 ㊁能 梦中化蝶 等等㊂自然生命生死齐一观,是庄子针对世俗的悦生恶死而提出的㊂庄子给出了三个层次上的齐生死方法:生死一体㊁不知生死㊁无生无死㊂生死一体,似乎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安慰;不知生死,似乎是一种刻意的回避;无生无死,给出了根本性的解决方法㊂庄子从开阔的哲学视角,通过 气 的不生不死,将生死消解掉,使生命在 有 的世界中成为一种永恒的存在状态,从而从根本上化解了悦生恶死㊂庄子在齐生死方面的努力,为人类如何正确对待生死提供了价值依据㊂所以, 老聃死,秦失 三号而出 ‘庄子㊃养生主“㊁ 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 (‘庄子㊃大宗师“)㊁ 庄子妻死 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庄子㊃至乐“)㊂庄子的生死齐一观,让人们明白:生死自然,有生必有死,更何况从大宇宙来讲无生无死㊂这样,人们面对生死,更加坦然和安然,不会为之过度悲伤,使人们更加乐观㊁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㊂当生命形式的消亡来临时,从心理上能够坦然接受,消除对死亡的恐惧㊂这都是庄子生死齐一观的价值所在㊂作为感性和理性兼具的人,往往会在面临现实问题时,选择相信他们认为是对的思想和观点㊂而庄子的自然生命观,就为人们面对生命困境时,打开了一扇窗,人们可以去选择相信庄子的理论㊂一旦人们选择相信,庄子的自然生命观,必然影响到人们,庄子的自然生命观的价值就会得到体现㊂庄子面对自然生命,以道家的思维对生命进行了系统思考,回答了生命的形成㊁生命的去向以及对待生命的态度,从而形成了其自然生命 气 聚散观㊁自然生命形式转换观㊁自然生命生死齐一观㊂自然生命气聚散观凸显了精神的地位,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对净化人的精神㊁提高人的道德素质㊁构建和谐有序社会有一定的现实价值;自然生命形式转换观展现了生命形式的多样性转换,把人们导向对自然生命的关注,从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文明生态观;自然生命生死齐一观解决了人们面对生死的困苦,对人们对待㊁处理生死问题,有较为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人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㊂从庄子自然生命观中汲取积极的㊁有价值的哲学观点,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必定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㊂参考文献:[1]陆建华.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29.[2]胡伟力.庄子生命观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6 (11):86.[3]肖捷飞.从‘庄子“寓言看庄子自我形象:睿智冷眼热心肠[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3):66.[4]陈小阳.王船山‘庄子解“对庄子生死观的继承与改造[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3):126.[5]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8.[6]庄子[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20:294.[7]刘成纪.物象美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381.[8]郭象,成玄英.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9]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408.[10]钟泰.庄子发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412.[11]卿希泰.中国道教思想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7.Z H U A N GZ i sV i e wo fN a t u r a l L i f e a n d I t sV a l u eD I N GQ i n g s h e(D e p a r t m e n t o fP h i l o s o p h y,A n h u iU n i v e r s i t y,H e f e i,A n h u i,230039,C h i n a)A b s t r a c t:F a c e dw i t h t h e d i l e mm a o f t h en a t u r a l l i f e,Z HU A N GZ im a d e a s y s t e m a t i c t h i n k i n g o f l i f e f r o mt h eT a o i s t p e r s p e c t i v e,e x p l a i n e d t h e f o r m a t i o n,f u t u r e a n da t t i t u d e t o w a r d t h en a t u r a l l i f e a n d t h e n f o r m e dh i s o w nv i e w so f n a t u r a l l i f e a s t h eQ i s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a n d e v a p o r a t i o n,n a t u r a l l i f e s c o n v e r s i o n o f f o r m s a n du n i f i c a t i o nb e t w e e nb i r t h a n d d e a t h o f t h e n a t-u r a l l i f e.I t i s o f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o t a k e t h e p o s i t i v e a n d v a l u a b l e e l e m e n t s f r o mh i s v i e w s o f l i f e f o r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h u m a n s o c i e t y.T h e r e i m p l i e d t h e g r e a t v a l u e i nZ HU A N GZ i s v i e w sw h i c h a r e p o s i t i v e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t o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h e s o c i a l s p i r i t u a l a n de c o l o g i c a l c i v i l i z a t i o na n d f o r m a t i o no f t h e p e o p l e s p o s i t i v e a n do p t i m i s t i c a t t i t u d e t o w a r d t h e i r l i v e s.K e y W o r d s:Z HU A N GZ i;l i f e;v i e w s o f n a t u r a l l i f e;s p i r i t;b i r t ha n dd e a t h;c o n v e r s i o n(责任编辑:王长安)㊃421㊃。
《韩非子·三虱争讼》全文、注释和鉴赏
《韩非子·三虱争讼》全文、注释和鉴赏
展开全文
三虱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
”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
彘臞,人乃弗杀。
(《说林下》)
【鉴赏】三只吸食猪血的虱子相互之间争吵起来。
另外一只虱子从旁边经过,问道:“你们为什么要争吵呢?”三只虱子说道:“为了争夺肥美血多的地方。
”从旁边经过的虱子忠告他们说:“腊祭的日子就要到了,到时杀猪后将用茅草烧掉猪毛,这样的事情你们都不怕,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于是三只虱子停止争吵,聚在一起吸食猪血。
猪变瘦了,腊祭时主人因此而没有杀它。
吸食他人血肉的虱子,其损人利己的行为也许会为人所不齿,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当面临种种矛盾时,外部矛盾往往会缓解内部矛盾,而使人们团结一致。
理解这则寓言,不能仅仅从正义与非正义的角度来看待,更要深入地发现当中所蕴含的生存哲学,譬如说长远的眼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使利益最大化等。
这则寓言中的三只虱子,在没有被路过的虱子提醒前,为了争夺眼下的利益,而吵得不可开交,却没有察觉到腊祭之日马上就要大难临头。
像这三只虱子一样,只能看到眼前利益,而不能做长远规划的人,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经常都可以发现。
他们的命运通常都会比这三只虱子更悲惨,因为三只虱子在同类的提醒下幡然醒悟,提前采取了必要的应对措施;而他们只有等到危机已经到来、不可避免之时,才惊恐地等着不幸结局的出现。
从这则寓言中,还可以得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竞争的关系,更可以在竞争的同时,通过相互合作而使彼此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赢。
小学语文-庄子寓言选读——说彘(附译文)
小学语文-庄子寓言选读——说彘(附译文)祝宗人玄端以临牢筴,说彘曰:“汝奚恶死?吾将三月豢汝,十曰戒,三日齐,藉白茅,如汝肩尻乎彫俎之上,则汝为之乎?”为彘谋,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错之牢筴之中,自为谋,则苟生有轩冕之尊,死得于腞楯之上、聚偻之中则为之。
为彘谋则去之,自为谋则取之,所异彘者何也!(外篇•达生第十九)[参考译文]主持宗庙祭祀的官吏穿好礼服戴上礼帽来到猪圈边,对着栅栏里的猪说:“你为什么要讨厌死呢?我将用好食喂养你三个月,用十天为你上戒,用三天为你作斋,铺垫上白茅,然后把你的肩胛和臀部放在雕有花纹的祭器上,你愿意这样吗?”要是为猪打算,当然会说“还不如吃糠咽糟而关在猪圈里”,但为自己打算,却希望活在世上有高贵荣华的地位,死后能盛装在绘有文采的柩车上和棺椁中。
为猪打算就会舍弃白茅、雕俎之类的东西,为自己打算却想获取这些东西,人不同于替猪的打算是什么道理呢?”(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汝奚恶死?译文:你为什么要讨厌死呢?②为彘谋则去之,自为谋则取之,所异彘者何也!译文:为猪打算就会舍弃白茅、雕俎之类的东西,为自己打算却想求取这些东西,所不同于猪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提示:贪图富贵之人,智愚颠倒。
不管这则寓言真正用意何在,人们至少可以从这几方面理解:其一,祝宗人对猪的一番安抚之语,活脱脱地表现出祝宗人自己的心态要求,生要享尊贵,死要显荣华。
其二,既要杀猪,又要说些娓娓动听之言,祝宗人是想让将死于自己屠刀之下的猪对自己还感恩戴德,伪善、荒唐。
其三,自古有“对牛弹琴”之说,祝宗人对猪说话,痴在祝宗人。
庄子哲学思想体系
庄子哲学的思想体系张京华(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副教授)一、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道兼有无。
“无”是天地万物的根据,是天地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统一,是抽象的绝对的本体论概念。
形而上学本体论在老子中还只是他哲学学说的一部分,在庄子中则成为庄子哲学的唯一逻辑线索。
庄子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使道家在形而上学本体论这一重要方面具有了空前绝后的进展。
不过,绝对、抽象的“无”还并不是庄子哲学的顶点,庄子哲学的顶点是“矛盾”。
儒家的思想体系是封闭的思想体系,道家的思想体系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兼有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
封闭与开放的双重性,即由庄子哲学中内在的、并且又是由庄子自己提出来的矛盾现象表现出来。
庄子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不断地提出一系列的矛盾问题。
这些矛盾问题庄子自己没有解决。
庄子的理想和出发点有可能是想找到宇宙万物中统一的、封闭的“道”的所在,但庄子哲学探索的实际结果则带有明显的矛盾和开放的性质。
庄子自己很可能没有识意到他是要表达“道”的封闭和开放的双重性,但在他的哲学探索过程中实际上是确实表现出了“道”的兼有开放性的双重性。
儒家的思想体系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因而也是实用的、现实可行的思想体系。
庄子的思想体系具有封闭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因此就不是实用的和现实可行的思想体系,因此就空前绝后,往而不返,不为后世学者所继承,尤其是“不为王公大人所器”。
但是时过二千数百年之后,从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的角度上看,从现代开放环境的背景上看,庄子哲学以揭示矛盾、表现为开放,而不是以涵括矛盾、表现为封闭作为结束,就并不比儒家的提出一个完备、实用、但却封闭的体系缺少意义。
认识到哲学史上的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封闭性,是体系内部不存在内在矛盾,体系对其内部的所有内容都可以涵括、覆盖,体系内部的所有内容都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开放性,是体系内部存在内在矛盾,体系对其内部的所有内容不可以涵括、覆盖,体系内部的所有内容不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最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题库
最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题库最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题库在汉字听写大会上,你有哪些词义不懂的呢?下面跟店铺一起来看看最新的汉字词语释义,仅供参考!最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题库篇11.【编纂】拼音:biān zuǎn释义:多指编辑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著作。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58%2.【薄幸】拼音:bó xìng释义:即薄情,形容无情或情意淡薄。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55%3.【更迭】拼音:gēng dié释义:轮流更替。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85%4.【万顷之陂】拼音:wàn qǐng zhī bēi释义:十分宽广的池塘。
比喻人的气度宽广。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
”意思是:黄叔度好比汪洋之水,广阔、深邃,不可能澄清,也不可能搅浑。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24%5.【毋庸置疑】拼音:wú yōng zhì yí释义:无须怀疑。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44%6.【襞积】拼音:bì jī释义:聚集。
出处:尤袤《寄友人》“胸中襞积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语无。
”意思是:内心深处有千万件事情想要跟朋友倾诉,可是等到见了面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5%7.【维楫】拼音:wéi jí释义:系船的绳与划船的桨,比喻法度。
出处:《盐铁论·刑德》:“执法者国之辔衔,刑罚者国之维楫也。
”意思是:法律如同国家的马缰绳和马嚼子,刑罚好比是国家的缆绳和船桨。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6%8.【蟾宫】拼音:chán gōng释义:指月亮。
现场媒体竞赛团书写正确率:65%9.【盱衡】拼音:xū héng释义:扬起眉毛,睁大眼睛。
出处:刘孝标《广绝交论》:“见一善则盱衡扼腕,遇一才则扬眉抵掌。
”意思是:见到有德行的人不禁眉开眼笑、扼腕振奋。
庄子寓言全集
庄子寓言全集(哈哈..很全)庄子寓言全集1、望洋兴叹 (2)2、屠龙之技 (2)3、随珠弹雀 (2)4、鹏程万里 (3)5、庖丁解牛 (3)6、鲁侯养鸟 (4)7、老汉粘蝉 (4)8、井底之蛙 (5)9、匠石运斧 (6)10、猴子逞能 (6)11、邯郸学步 (7)12、防冻手的药 (7)13、东施效颦 (8)14、触蛮之战蜗角之争 (8)15、魏王召见庄子 (9)16、楚王聘庄子为相 (9)17、庄子论天地初,不信神鬼 (9)18、与惠施论鱼 (10)19、庄子论美女不美 (10)20、尧舜卑劣 (10)21、庄子轻相位鸱得腐鼠 (11)22、庄子论儒士鲁国少儒 (11)23、庄子和果园主 (12)24、庄子借粮涸辙之鲋 (13)25、呆若木鸡选自《庄子.外篇.达生》。
(14)26、越俎代庖 (14)27、拊马不时 (15)28、浑沌凿窍 (15)29、月去箧探囊 (15)30、已陈刍狗 (16)31、腾猿处势 (16)32、见利忘危① (17)33、列子为射 (17)34、豕虱濡需 (18)35、任公垂钓 (18)36、二儒发冢 (19)37、畏影恶迹 (19)38、曹商得车 (20)39、探骊得珠 (20)40、牺牛衣食 (21)1、望洋兴叹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矣清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 ——庄子《庄子·秋水》译文: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
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
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
《韩非-三虱食彘》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韩非-三虱食彘》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韩非-三虱食彘》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先秦韩非三虱食彘亦题《三虱争讼》。
庄子寓言故事:豕虱濡需
庄子寓言故事:豕虱濡需
濡需者,豕虱是也。
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
《庄子徐无思》
【译文】
有种苟且偷安的东西,就是寄生在猪身上的那些虱子。
它们选择在粗疏的毛鬃之间回旋,自以为占据的是帝王宽广的宫廷和园林,洋洋自得;拥挤在股胯蹄脚和乳房之间曲深隐蔽的地方,还以为得天独厚地生活在宁静富饶的乐园而欢天喜地。
却不知,一旦屠夫到来,动手屠宰,点火燎毛,自己将和猪一起同归于尽。
【题旨】苟且偷生,自我陶醉,命运可悲。
庄子小故事断句练习
庄子小故事断句练习1.屠龙之技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列御寇》[译文]:[寓意]:2.随珠弹雀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庄子〃让王》[译文]:[寓意]:3.邯郸学步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庄子〃秋水》[译文]:[寓意]:4.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膑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膑美而不知膑之所以美。
——《庄子〃天运》[译文]:1庄子小故事断句练习[寓意]:5.畏影恶迹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
——《庄子〃渔文》[译文]:[寓意]:6.鲁侯养鸟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至乐》[译文]:[寓意]:1.触蛮之战蜗角之争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2庄子小故事断句练习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忘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庄子〃则阳》[译文]:[寓意]:2.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鸡已乎曰未也方虚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子〃外篇〃达生》[译文]:[寓意]:3.濠梁之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3庄子小故事断句练习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释《庄子》“股脚”
书》 原文中及其注释 中检得用例约 13条 , 0 考查其 用法 与结构 , 综该 其义 , 释如 下 : 训
一
到答案。今人用 现代汉语 翻译 《 庄子》 , 者 或者 照 录, 如陈鼓 应 的《 庄子 今注 今译 》 把 “ 就 奎蹄 曲隈 , 乳 间 股脚 ” 作 :在蹄边 跨下 , 译 “ 乳腹 股 脚 之 间” 。这 …
关键词 :庄子》;股脚 ; 《 解释 ;下肢
中 图分 类号 : 1 1 H 3 文 献标 识 码 : B
“ 股脚” 一词首见《 庄子 ・ 徐无鬼》 “ :濡需者 , 豕 虱是也 。择疏 鬣 自以 为广宫大 囿 , 奎蹄 曲隈 , 间股 乳 脚, 自以为 安 室 利 处 , …… 而 已与 豕 俱 焦 也 。 对 于 ”
这 样 的词 义 , 为什 么 可 以指 “ 下 腹边 , 足 相 近 它 腰 与 之 处” 这样 的部 位 呢?从 林 希夷 的解 释 中仍 然 得 不
为 了对《 子》以及 《 子》 后诸 多其 他 著作 庄 庄 之
中的“ 股脚 ” 一词 的语义 求得 准 确解 释 , 者特 从 上 笔
海人 民 出 版 社 出版 的 电 子 版 的文 渊 阁 的 《四库 全
《 庄子今注今译》 陆永品 的《 、 庄子通 释》 等都是如
此 。也 有一些 学注 做 了注 释 , 其 释 也 只是 对 语 义 但
略作疏通, 而不对 “ 股脚” 一词作 出确切解 释。如 ,
宋 褚伯 秀 的《 南华真 经 义海纂 微 》 “ : 奎形 象蹄 , 身之
曲处 , 间股 脚 , 暖之所 , 赖豕存 , 乳 温 虱 濡润 需待 以为 安利 。 这个 解 释 只是 说 明 , 股 脚 ”同 “ 间 ” ” “ 乳 一
形容陶醉其中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陶醉其中的成语有哪些
【酒不醉人人自醉】:指人因喝酒而自我陶醉。
【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如痴似醉】:①形容因惊恐而发呆。
②形容陶醉的精神状态。
亦作“如醉如痴”。
【三杯通大道】:三杯:指饮了三杯酒;大道:宽广的道谨悄庆路。
三杯酒下肚,可达理想境界。
形容旧时文人因政治上不得意,靠饮酒来安慰自己,自我陶醉。
【神怡心醉】:精神愉快,内心陶醉。
【神醉心往】:心神陶醉向往。
【豕虱濡濡】:豕:猪;濡濡:苟且偷安。
猪身上的,苟且偷安。
比喻在个祥握人小天运扮地里苟且偷安,自我陶醉。
庄子寓言故事(原文、译文及答案).
屠龙之技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列御寇》[译文]: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
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
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随珠弹雀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庄子·让王》[译文]: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
人们看了,都嘲笑他。
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寓意]: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
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鲁侯养鸟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至乐》[译文]:从前,有只海鸟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以为这是只神鸟,令人把它捉住,亲自把它迎接到祖庙里,毕恭毕敬地设宴迎接,并将它供养起来,每天都演奏古时的音乐《九韶》给它听,安排牛羊猪三牲具备的“太牢”给它吃。
鲁侯的这种招待把海鸟搞得头晕目眩,惶恐不安,一点儿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过了三天就死了。
鲁侯是用他自己享乐的方式来养鸟的,而不是按照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啊。
这只鸟是被他吓死的。
[寓意]:办事不看对象,完全根据自己的好恶行事,好心也会把事情办糟。
老汉粘蝉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徐无鬼》原文、译文及注释
《徐无鬼》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徐无鬼先秦-庄子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
”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
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武侯超然不对。
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
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
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
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
天下马有成材,若卹若失,若丧其一。
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
”武侯大悦而笑。
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则以《金板》《六韬》,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
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马耳。
”女商曰:“若是乎?”曰:“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
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良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徐无鬼见武侯,武侯曰:“先生居山林,食芧栗,厌葱韭,以宾寡人,久矣夫!今老邪?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其寡人亦有社稷之福邪?”徐无鬼曰:“无鬼生于贫贱,未尝敢饮食君之酒肉,将来劳君也。
”君曰:“何哉!奚劳寡人?”曰:“劳君之神与形。
”武侯曰:“何谓邪?”徐无鬼曰:“天地之养也一,登高不可以为长,居下不可以为短。
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目鼻口,夫神者不自许也。
夫神者,好和而恶奸。
夫奸,病也,故劳之。
唯君所病之何也?”武侯曰:“欲见先生久矣!吾欲爱民而为义偃兵,其可乎?”徐无鬼曰:“不可。
爱民,害民之始也;为义偃兵,造兵之本也。
君自此为之,则殆不成。
凡成美,恶器也。
《庄子寓言二则》原文、注释、译文
《庄子寓言二则》原文、注释、译文【原文】《庄子寓言二则》《庄子》(一)匠石①之②齐,至于曲辕③,见栎④社树。
其大蔽⑤数千牛,絜⑥之百围⑦,其高临山⑧,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⑨十数。
观者如市,匠伯⑩不顾,遂行不辍(11)。
弟子厌观(12)之,走(13)及(14)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15),勿言之矣! 散木(16)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17)椁(18)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19),以为柱则蠹(20)。
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苦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21)曰:“女(22)将恶乎比予哉? 若(23)将比予于文木(24)邪?夫柤(25)梨橘柚,果蓏(26)之属,实熟则剥(27),剥则辱(28);大枝折,小枝泄(29)。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30),自掊击(31)于世俗者也。
物莫不若是。
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
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32)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匠石觉而诊(33)其梦。
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曰:“密(34)! 若无言! 彼(35)亦直(36)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37)也。
不为社者,且几(38)有翦(39)乎! 且也彼其所保(40)与众异,而以义(41)喻(42)之,不亦远乎?”(二)宋元君(43)夜半而梦人被(44)发窥阿门(45),曰:“予(46)自(47)宰路(48)之渊,予为(49)清江(50)使河伯(51)之所,渔者(52)余且(53)得予。
”元君觉,使人占(54)之,曰:“此神龟也。
” 君曰:“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
”君曰:“令余且会朝。
”明日,余且朝。
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其圆五尺。
”君曰:“献若之龟。
”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
《汉语大词典》几个刑罚词语注释的商榷
《汉语大词典》几个刑罚词语注释的商榷彭文芳【摘要】The Great Chinese Dictionary is an authority dictionary. However, there still some annotations are not completely accurate, such as several entries about ancient Chinese punishment.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and correct these annotations by using of Chinese, history and documents. Therefore, the annotations could be more accurate.%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比较权威的汉语词典。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释义存在不准确之处。
对列举出的几条古代刑罚词语,利用文献史料,对词条释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补正,以使其更为准确严密。
【期刊名称】《保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4页(P89-92)【关键词】腐;断(斮)趾;杖刑;膑(髌)脚;五刑【作者】彭文芳【作者单位】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64《汉语大词典》[1]是比较权威的汉语工具书,收录词条广,释义力求科学严密。
尽管如此,待商榷之处仍然难免。
下面列出几条古代刑罚词语及其释义,与方家探讨。
【腐】古代宫刑或男子割势之称。
笔者按:“宫刑”最初之义与帝王贵族所居之“宫”有关。
宫刑的最初形式就是入宫服劳役,即为宫中奴隶。
《周礼》中就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宫中使役人员的名称、人数、职掌,如宫正、宫伯、阍人、酒人、浆人、幂人、缝人等。
这些服宫役者有男子,也有女子。
由于宫中服务对象有许多女眷,为保证帝王后代血统的纯正,一些服宫役男子还需“去势”,作为男子“宫役”的附加刑。
所谓濡需者也。卷娄者,舜也。羊肉不慕蚁,
所谓濡需者也。
卷娄者,舜也。
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羶也。
舜有羶行(11),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12),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13)。
尧闻舜之贤,举之童土之地(14),曰翼得其来之泽。
舜举乎童土之地,年齿长矣,聪明衰矣(15),而不得休归,所谓卷娄者也。
是以神人恶众至,众至则不比(16),不比则不利也。
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17),此谓真人。
于蚁弃知(18),于鱼得计,于羊弃意。
【译文】有沾沾自喜的人,不偷安矜持的人,有弯腰驼背、勤苦不堪的人。
所谓沾沾自喜的人,懂得了一家之言,就沾沾自喜地私下里暗自得意,自以为满足了,却不知道从未曾有过丝毫所得,所以称他为沾沾自喜的人。
所谓偷安矜持的人,就像猪身上的虱子一个样,选择稀疏的鬃毛当中自以为就是广阔的宫廷与园林,后腿和蹄子间弯曲的部位,乳房和腿脚间的夹缝,就认为是安宁的居室和美好的处所,殊不知屠夫一旦挥动双臂布下柴草生起烟火,便跟随猪身一块儿烧焦。
这就是依靠环境而安身,这又是因为环境而毁灭,而这也就是所说的偷安自得的人。
所谓弯腰驼背、勤苦不堪的人,就是舜那样的人。
羊肉不会爱慕蚂蚁,蚂蚁则喜爱羊肉,因为羊肉有羶腥味。
舜有羶腥的行为,百姓都十分喜欢他,所以他多次搬迁居处都自成都邑,去到邓的废址就聚合了头十万家人。
尧了解到舜的贤能,从荒芜的土地上举荐了他,说是希望他能把恩泽布施百姓。
舜从荒芜的土地上被举荐出来,年岁逐渐老了,敏捷的听力和视力衰退了,还不能退回来休息,这就是所说的弯腰驼背、勤苦不堪的人。
所以超凡脱俗的神人讨厌众人跟随,众人跟随就不会亲密和睦,不亲密和睦也就不会带来好处。
因此没有什么特别的亲密,没有什么格外的疏远,持守德行、温暖和气以顺应天下,这就叫做真人。
就像是,蚂蚁不再追慕羶腥,鱼儿得水似的悠闲自在,羊肉也清除了羶腥的气味。
【原文】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1)。
若然者,其平也绳(2),其变也循(3)。
古之真人,以天待人(4),不以人入天(5)。
《庄子》中的比喻类型
《庄子》中的比喻类型《庄子》被认为是一座语言艺术的丰碑,比喻艺术在《庄子》中得到了充分、自由、完满的运用。
由于巧妙地使用了明喻、暗喻、诘喻、反喻等比喻手法,文章更加含蓄蕴籍、富于变化,韵味无穷。
标签:《庄子》比喻类型《庄子》集道家思想之大成,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的哲学和文学著作,同时也是一座语言艺术的丰碑。
《庄子》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富有创造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和很高的美学价值。
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意出尘表地使用了怪生笔端的比喻艺术手法。
正如清代宣颖所言:“庄子之文,长于譬喻,其玄映空明,解脱变化,有水月镜花之妙。
且喻后出喻,喻中设喻,不啻峡云层起,海市幻生,从来无人及得。
”(宣颖《南华经解》)《庄子》中比喻艺术的运用,比之先前的史传散文、学术散文都要多,而且运用得更灵活、更新鲜、更贴切。
比喻,有本体,即被比喻的事物;有喻体,即用来比喻的事物;有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词;还有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以及喻体的延伸体等等。
人们根据这些要素的具备情况和变化情况,将比喻分成若干类别。
《庄子》中的比喻设喻方式灵活,巧妙地使用了明喻、暗喻、诘喻、反喻等巧比喻手法,从而使得庄子的文章含蓄蕴籍,富于变化,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仔细分析,《庄子》中的比喻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明喻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等三个要素完全具备的比喻。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2)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
(《齐物论》)(3)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养生主》)(4)若趎之闻大道,譬犹饮药以加病也。
(《庚桑楚》)(5)凄然似秋,暖然似春。
(《大宗师》)以上这几个明喻的比喻词都是“若”“犹”“如”“譬犹”“似”之类,它们本身就表示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关系。
因此说,明喻是一种明显的打比方,它具有明快、显豁的特点。
二、暗喻暗喻是把本体直接说成是喻体的比喻,在《庄子》中主要以判断句的形式出现,或者以“以……为……”“……为……”等句式的形式出现。
初中常考成语
初中常考成语1.四海为家:原指帝王占有全国。
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
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
2.漫天漫地:漫:满。
充满天地之间。
形容数量极多,到处都是。
3.袖里乾坤:乾坤:指天地。
袖中藏有天地。
比喻离奇的幻术。
4.离经叛道: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
5.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多。
6.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7.别有人间:犹别有天地。
8.德配天地: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
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9.纬地经天: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
规划天地。
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10.玄黄翻覆:玄黄:天地之色。
天翻地覆。
形容动乱极大。
11.顶天踵地:犹言顶天立地。
指生存于天地之间。
12.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比喻事情终止。
这里指停止竞选。
13.甘拜下风:真心佩服。
比喻自愿承认不如人家。
14.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15.钟灵毓秀:钟:凝聚,集中;毓:养育。
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
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16.天地不容:天地:天地之间,人世间。
容:宽容。
天地所不能容纳。
指大逆不道、罪孽深重的人与事。
17.天造地设:形容自然界的一切,都十分完美。
18.腼颜天壤:腼颜:厚着脸面。
天壤:天地,指人世间。
形容厚着脸皮活在人世间。
19.豕虱濡濡:豕:猪;濡濡:苟且偷安。
猪身上的虱子,苟且偷安。
比喻在个人小天地里苟且偷安,自我陶醉。
20.世道日衰:世道:社会风气;日:日益;衰:衰败。
社会风气一天天地败落。
21.天经地义: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
22.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拈:用手指拿东西。
23.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漠:冷淡。
24.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本课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25.一川风月:川:山间平地。
一片风景优美的天地。
26.龙投大海,虎奔高山:比喻摆脱困境,回到了自由自在的广阔天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寓言故事之三十四:豕虱濡需
豕虱濡需
濡需者,豕虱是也。
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
《庄子·徐无思》
【译文】
有种苟且偷安的东西,就是寄生在猪身上的那些虱子。
它们选择在粗疏的毛鬃之间回旋,自以为占据的是帝王宽广的宫廷和园林,洋洋自得;拥挤在股胯蹄脚和乳房之间曲深隐蔽的地方,还以为得天独厚地生活在宁静富饶的乐园而欢天喜地。
却不知,一旦屠夫到来,动手屠宰,点火燎毛,自己将和猪一起同归于尽。
【题旨】苟且偷生,自我陶醉,命运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