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功能锻炼方法
四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四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方法1 .骨折早期的功能锻炼:在伤后2周内,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主动地使肌肉收缩和舒张,以锻炼肌肉。
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是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以及活动踝关节、伸屈足趾。
2 .骨折中期的功能锻炼:伤后3~6周,此期可作较大幅度关节活动,但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仍须限制。
3 .骨折后期的功能锻炼:6周后要通过全面的肌肉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肢体功能,对活动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和肌肉要继续锻炼。
4 .骨折后功能锻炼须循序渐进,功能锻炼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活动强度以不感到剧烈痛为准。
脊柱骨折功能锻炼的方法1 .体位:应取硬板床加软床垫不超过IOCm,给予仰卧位以保持平直。
2 .翻身方法要正确,保持“一”字形翻身,并应在护理人员帮助下翻身。
3 .功能锻炼:脊柱损伤后如果不锻炼活动,就会增加软组织粘连的机会,还可使脊柱各关节活动性减退,影响以后的脊柱运动,导致腰背部慢性疼痛及腰背肌的废用性萎缩。
一般在局部疼痛减轻后开始,如伤后第二天。
锻炼腰背肌的方法有:1)挺胸:仰卧于硬板床上,用两肘关节支起胸部,使腰背部悬空,于伤后1~2天可进行(2)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用头部、双肘、双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伤后1周可练此法。
(3)三点支法:让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双足部撑在床上,全身腾空背伸,伤后2~3周可进行锻炼此法。
(4)弓桥支撑法(四点支撑法):用双手及双足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现出一拱桥状,伤后3~4周可练习。
(5)背伸法:患者俯卧,受伤早期,在护士帮助下取得俯位,在护士指导下进行锻炼,先练颈部后伸,待稍有力再抬起胸部,上肢向后背伸,以至抬起上身,以后同时抬两腿,最后头胸,下肢一起抬,身体翘起两臂后伸,腹部成力支点。
伤后5~6周可练此法。
(6)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第一天在他人帮助下作直腿抬高,第六天抬高30~70度,术后第三天患者应主动直腿抬高,并在他人帮助下屈膝、屈髅及活动踝关节。
四肢骨折患者固定后怎样进行功能锻炼
健康答人四肢骨折患者固定后怎样进行功能锻炼范江 (四川省南部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南部 637300)四肢骨折是最为常见的骨创伤。
患者在发生骨折创伤之后,需要长时间休养,但因其活动受限,极易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四肢功能,也增加了并发症发生风险。
因此,对于四肢骨折患者开展功能锻炼十分必要。
通过科学、合理、安全的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提升患者骨折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骨折位置尽早恢复。
1四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四肢骨折后,患者除了骨质损伤之外,也会造成软组织损伤,包括肌肉、血管、神经等,患者患肢肿胀严重,通过固定方式对其骨折端进行对合,以便于骨痂生长,是保障其骨折位置恢复的重要措施。
但是,由于患者需要卧床静养,患者长时间卧床极易造成关节黏连、压疮、血液循环下降等问题,不仅不利于四肢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发生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预后效果。
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提升患者患肢血液循环,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能够促进患者四肢骨折尽早恢复。
2四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措施2.1 四肢骨折后1~2周的功能锻炼在四肢骨折后1~2周,此时患者骨折位置固定,需对其骨折断面对合,如受到撞击、扭曲,极易造成其骨折断面对合不良问题,轻则会发生水肿、延长患者骨愈合时间,重则会造成患者骨愈合不良、二次手术问题。
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一般多需注意患肢的固定,有效的固定是保障这一时期骨折位置骨愈合的重要措施。
针对于上肢骨折的患者,应注意在骨折后1~2周不要活动骨折位置近心端、远心端的关节,肱骨骨折的患者,尽量避免肩关节、肘关节活动,可针对腕关节、指关节进行活动锻炼,通过屈曲、伸展等活动方式,保证其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每日功能锻炼2次,每次20~30 min。
小臂骨折的患者,尽量避免腕关节、肘关节活动,可针对指关节、肩关节进行活动锻炼,以屈曲、伸展、旋转为主,每日活动2次,每次20~30 min。
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肢体骨折经过手术内固定或石膏外固定,疼痛等症状会逐渐消失,就进入了长达几个月的骨折愈合期,期间注重康复锻炼可以加速和软组织的愈合,缩短病程,促进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早日重返工作岗位。
尽管各部位骨折后康复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有:
1、未固定的关节:等张运动训练,即肌肉均匀用力收缩使关节匀速运动
2、固定的关节:周围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即肌肉收缩、张力增加,但关节不产生运动。
3、关节的无负荷活动:涉及关节面的骨折,经过3~4周的固定,如果骨折稳定,可临时取下外固定物,做关节无负荷(下肢不负重,上肢不携物)下的主动运动,以尽早恢复关节的功能。
4、健侧肢体:需要坚持每日训练,促进心肺等全身功能改善。
以上功能康复均需注意事项:
1、无痛原则。
2、自我控制、循序渐进。
3、避免增加不良应力。
4、谁能够给你安全、正确的指导:只有主刀医生知道你骨折固定牢靠的程度,从而给你正确指导您掌握锻炼的力度,进行既安全又积极的功能锻炼。
5、重点部位: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掌指关节容易僵硬,尤其需要重视,而髋关节锻炼的原则是“早活动、晚负重”。
骨科常见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一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一) 锁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图1握拳、分指、伸指图2 前臂内外旋转图3 腕、肘屈伸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图4捏小球练习图5 抗阻力腕屈伸图6抗阻力肩外展、旋转运动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图7双肘支撑挺胸练习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图8肩前后摆动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图9 爬肩梯图10 抗阻牵拉肩、肘屈伸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二)肱骨干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11)。
图11肩、肘关节前屈、后伸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12)。
图12肘关节屈曲,旋转肩关节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图13)。
图13上臂外展,外旋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
四肢骨折功能锻炼方法
上肢骨骨折手术临床康复的临床体会1锁骨骨折的康复患者受伤后,对骨折行妥善固定,保持功能位置,整复固定后行患侧部位远端及对侧健康肢体有计划活动,从手指、手掌、手腕前臂到肘关节,按照这个顺序由远向近,活动次数由少逐渐增多练习。
姿势挺胸提肩,肩关节外展后伸,如挺胸双手交插动作。
增加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可以带动患处肌肉血管收缩、舒张、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
先在医生护士指导下被动活动,逐渐形成主动训练,训练中手法轻柔,力度适中。
正常肩关节姿位:外展50。
,前屈20。
,外旋25。
,肩前屈、肩关节环转活动、两臂作划船动作等,关节功能如不能得到充分恢复,则必须保证其最有效的起码的活动范围。
即以关节的功能位为中心,扩大活动范围。
如果锁骨骨折伴合并伤不能立即整复的情况下,只能平卧保持复位和固定,在指导早期功能锻炼时,禁忌作肩前屈、内收等动作。
定期机能评价,为下步活动调整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2肩胛骨骨折的康复一般情况下提倡早日伤肢功能锻炼。
在使用颈腕带或三角巾悬吊固定伤肢2~3周内进行伤肢远端手指抓握.手腕旋转端杯子、端碗、拿筷子.肘关节前屈等活动,配合按摩,恢复肌肉张力,协调肌肉间支能力配。
固定2~3周后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首先由患者自己掌握,一般开始不过分活动,双手叉腰外展、前屈、后伸、内收、双手放下来。
避免急于求成,过分牵拉肌肉,又防止放任自流,一味轻视功能锻炼,注意心理寻视。
按照正确指导方式循序渐进,每天指导、检查信息反馈,以便调整方案。
3肱骨上端骨折的康复首先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作用和意义,在思想上认识,在行动上合作。
早期:一般在伤后2周内,此时损伤部位肿胀消退,骨痂尚未形成,锻炼方式主要限于肢体原位不动,自主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练习握拳、伸指及腕、肘关节活动,练习次数由少到多,频率由慢到快,主要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体力而定。
手术病人术后在伤肢无痛苦的情况下,即可开始伤肢未固定部位功能锻炼。
骨科的常见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一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一) 锁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图1握拳、分指、伸指图2 前臂内外旋转图3 腕、肘屈伸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图4捏小球练习图5 抗阻力腕屈伸图6抗阻力肩外展、旋转运动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图7双肘支撑挺胸练习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图8肩前后摆动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图9 爬肩梯图10 抗阻牵拉肩、肘屈伸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二)肱骨干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11)。
图11肩、肘关节前屈、后伸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12)。
图12肘关节屈曲,旋转肩关节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图13)。
图13上臂外展,外旋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
四肢骨折功能锻炼的指导
早期功能锻炼 是极其 必要 的 。功 能锻 炼 的原则是 在不 影 响
骨折对位 和愈合 的条 件下 ,在 医护 人员 的指 导下 ,尽 早开 展功能性活动 。本文 浅谈 我院收集 2 0 1 0年 3月至 2 0 1 2年 5
胫前动脉损伤 2例 ,针 对骨 折患 者 的不 同时期 ,指 导其 进
行功能锻 。
2 护理措施
2 . 4 第 四期
骨折后 7—1 0周 ,有临床愈 合征 象。此期鼓
励患者做_ - 些力 所能 及的轻 微动 作 ,使各 关节 得到 全面锻
炼 。下肢扶双 拐者 ,应逐 步改 成单 拐 ,继 而弃 拐行 走。并
节屈 伸活动… 。下肢 骨折 整复 固定 后 ,即鼓 励病 人作 脚趾
医 疗 论 坛
Me d i c i a l T r e a t me n t F o r u m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性关节屈 伸 活动 。由一 个 开始 ,继 而 几个 关 节 协 同锻 炼。
并可放下悬 吊带 , 自主抬举 上臂 。下 肢骨 折 ,鼓励 病人 练
习患肢足部轻度蹬床及直腿抬举 动作 。小夹板 固定 的病人 , 鼓励并协助病人扶双拐下床 ,做患肢逐 步负重训 练。 2 . 2 . 2 饮食指 导 此 时 的饮食 应 由开 始 的清 淡 改 为高 营 养 、高蛋 白、高热量 饮食 ,用 于增 加全 身 营养 ,满 足骨 痂
四肢骨折病人应该如何锻炼
视点锦囊·妙计-32 - Family life guide巫桂兵(合江县人民医院骨科)什么是四肢骨折呢?首先四肢指的就是人体的上肢以及下肢。
而上肢分为3大部位:第一部位为锁骨;第二部位为肩锁关节;第三部位为肱骨外科颈。
肱骨外科颈又分为肘关节、尺桡骨、桡骨远端以及手指的掌骨以及指骨。
通常情况下人体上肢骨折的部位有锁骨、肱骨干、尺桡骨干以及桡骨远端等部位的骨折。
而下肢则指的是人体腹部以下的部位,下肢包括5大部位:第一部位为臀部;第二部位为股部;第三部位为膝部;第四部位为胫部;第五部位为足部。
常见的下肢骨折部位有股骨干、股骨颈、股骨髁、骨盆、胫腓骨以及踝关节等部位的骨折,上述所说部位的骨折就叫做四肢骨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虽然无时无刻都充满着快乐与精细,但同时也时时刻刻充满着意外。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就会由于意外或者是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了四肢骨折的情况。
像姑姑家的表弟就是在日常上体育课的时候发生了意外骨折。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发生了四肢骨折的情况,那么广大患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医,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那么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日常生活水平,甚至还会对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现阶段在临床医学上针对四肢骨折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康复锻炼,因为锻炼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身体局部的血液循环,帮助患者尽快痊愈。
但大多数患者都不知道该怎么进行锻炼,那么到底四肢骨折的病人该如何进行康复锻炼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四肢骨折病人锻炼的原则第一:锻炼的目的是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广大患者应明确认识到这一点,锻炼的进行应贯彻执行这一目标,且锻炼活动的开展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
针对有利于促进骨折部位愈合的锻炼活动,四肢骨折病人应积极进行,并在护理人员的辅助下进行活动。
针对不利于骨折部位愈合的活动,四肢骨折的患者应尽量避免。
第二:锻炼活动的进行应以帮助肢体恢复以及增强肢体原有的生理功能为重点。
四肢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
50医药健闻四肢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杨培营 (费县探沂中心卫生院,山东临沂 273400)四肢骨折在临床很常见,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要对受伤的骨关节进行制动、固定,但可能引发肌力降低、肌肉萎缩。
所谓功能锻炼,指的是在不对患者患侧肢体固定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关节囊、韧带、肌腱以及肌肉等软组织的舒缩运动,避免出现肌腱挛缩、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畸形、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本文主要介绍四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相关内容。
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在对四肢骨折患者开展功能锻炼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或家属应严密观察患者上肢是否存在肿胀,并及时探寻原因。
比如,早期肿胀很可能由骨折局部发生出血及血液循环障碍引发。
此外,还应观察患者上肢是否存在麻木感、肿胀感、疼痛感,同时测定局部皮温,检查是否存在温度下降、皮肤颜色是否青紫或苍白等。
上抬患者患肢至略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淋巴回流。
如果下肢骨折患者发生肢体肿胀,同时伴有小腿触痛、疼痛等不良情况,需警惕是否为深静脉血栓。
当完成外固定术后需要回家休养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诊。
医护人员需结合患者的锻炼计划以及实际情况,给予其科学指导。
同时,仔细察看患者上肢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全面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四肢骨折患者更为主动积极地配合功能训练格外重要。
要想做到这一点,医护人员一定要深入了解患者当前心理状态。
(1)急躁心理。
这种情况一般见于求治心切、性格急躁的患者。
这些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过程中,通常会强行活动四肢关节,不但无益于肢体功能恢复,还可能加重肢体创伤程度,甚至引发再次骨折。
(2)恐惧心理。
很多四肢骨折患者发病时内心处于恐惧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了解不深,丧失治疗信心;有的患者因担心活动会导致身体不适以及骨折移位而拒绝锻炼。
(3)罹病心理。
由于斗殴打架、工伤以及车祸等原因引发的四肢骨折,涉及了某些社会因素,如司法纠纷、经济索赔等,让患者产生消极心理。
患者所出现的临床症状与实际病情不符,通常重于实际病情。
四肢骨折后功能锻炼的护理方式
四肢骨折后功能锻炼的护理方式骨折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外力因素或是病理因素而导致的骨关节疾病,在四肢骨折属于很常见的一种表现,一般在四肢骨折后,初期会呈现出骨擦音、畸形或是异常活动等症状,四肢骨折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患者在出现症状后要及时就医,并且进行骨折后功能锻炼,在进行功能锻炼时,要注重患者的护理方式,避免其他并发症带来的严重危害。
1.四肢骨折后有哪些症状四肢骨折后常见的症状表现主要有五种,第一是畸形的表现,畸形主要发生在四肢骨折初期,主要是指骨关节在折断以后会导致外观发生改变,骨头缩短变形就是最为常见的症状,一旦发现这种症状,患者应当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第二是骨擦音的表现症状,在骨折发生后,骨头间形成不规律的排列,骨头在相互摩擦时,会出现骨擦音,一旦出现骨擦音,说明骨折已经形成,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避免骨折带来的其他隐患。
第三是异常活动,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某些部位是不能够进行自由活动的,而在发生四肢骨折后,某些部位却是相当灵活的,可以进行自由活动,但这种活动往往是不正常的,这是骨折后最直观的症状表现,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四是出现发热的症状,这是由于骨折后,身体会出现大量出血情况,当血肿被吸收,身体的温度就会不断升高,为了避免感染的风险,出现骨折症状后,就应当立即就医观察。
第五是发生休克的症状,骨折后身体不会立马出现太明显的症状,休克一般是多发性骨折的症症状,如果是广泛软组织受损,就会出现大量出血和剧烈疼痛的感觉,从而导致患者休克,或是出现神智不清晰的状态,出现休克说明骨折的情况已经发生,要及时对症进行治疗。
2.四肢骨折后功能锻炼有哪些骨折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骨折患者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这时候需要对患者进行骨折后的功能锻炼,从骨折发生后的不同时期为主,以促进患者的痊愈。
2.1骨折早期功能锻炼在骨折发生早期,不宜进行太强烈的锻炼活动,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锻炼。
四肢功能锻炼
上肢骨折的功能锻炼•肩关节凡是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部位的骨折部位的骨折都要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方法:根据骨折类型、是否脱位以及术中固定方法牢固程度决定功能锻炼的方法:(1) 钟摆或划圈活动: 弯腰, 上肢下垂与地面垂直, 作悬重回旋动作(划圈) , 或作钟摆样两侧摆动; (2) 仰卧位:双手放在头部枕后, 两肘向前、后活动, 作肩关节外展,外旋活动; (3) 双手扶椅背, 背朝椅背, 缓慢下蹲, 练习肩关节后伸; (4) 患侧手扶墙壁, 练习患肢上举; (5) 双手持一木棍作上举动作, 或用健手握住患手上举, 利用腱肢带动患肢外展, 上举、前屈; (6) 用健手手背摸背部最高点, 摸到肩胛骨处, 再以患手手背向健侧手手背靠拢。
练习肩关节后伸、屈曲。
•肘关节凡肱骨髁上骨折、肱骨下骨折、前臂上骨折及肘关节挫伤固定术后, 均需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
方法是将前臂平放于桌面上, 以健手固定患肢上臂, 作肘关节屈伸活动。
注意事项: 为了有利于复位, 对于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要先开始练习伸肘功能, 对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要先开始练习屈肘功能。
每次练习后, 将患肢固定悬吊在最大屈伸位。
•前臂凡前臂骨折患者均需作前臂旋转运动。
方法是将肘关节屈曲90°将上臂贴于身体两侧, 作主动旋前, 旋后动作。
腕关节凡前臂下骨折, 腕关节挫伤骨折, 均需作腕关节功能锻炼。
方法是将两手相握, 用健手带动患手作腕部背伸, 掌屈、内收、外展等动作。
或双手对掌, 前臂与身体平行、两手用力推。
下肢部位的功能锻炼•髋关节凡髋部股骨颈骨折, 粗隆间骨折, 均需进行功能锻炼。
方法是给患肢脚穿上丁字鞋, 木板置于患者床上, 在木板上水平位练习髋部外展、内收。
膝关节凡股骨干、粗隆间及髌骨肌折, 半月板切除术后, 及骨牵引患者, 均需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1)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肢体静止情况下收缩肌肉)。
将下肢平放于床上, 伸直膝关节, 足跟用力下蹬, 足背屈, 反复动作。
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骨折术后功效锻炼之五兆芳芳创作周荣复位,固定,功效锻炼骨折早期伤后1-2周,伤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此期功效锻炼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舒缩运动,如前臂骨折时做握拳和手指屈伸勾当,股骨骨折做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不勾当,身体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勾当.此期间功效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骨折中期伤后2周后伤肢肿胀消退,疼痛加重,骨折端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趋于稳定.此期锻炼的形式除持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勾当外,在医护人员或健肢的帮忙下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勾当,并逐渐由主动勾当转为主动勾当.伤后5-6周,骨折部有足够的骨痂时,可以进一步扩大勾当围和力量,避免肌肉萎缩,避免关节生硬.骨折前期伤后6-8周骨折临近愈合后,功效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增强患肢关节的主动勾当和负重锻炼,使各关节迅速恢复正常勾当围和肢体正常力量.功效锻炼以病人不感应疲劳,骨折部位不产生疼痛为度.锻炼时患肢轻度肿胀,经晚间休息后能够消肿的可以保持锻炼,如果肿胀较重并伴随疼痛,则应削减勾当,抬高患肢,待肿胀疼痛消失后再恢复锻炼.如果疼痛肿胀逐渐加重,经对症治疗无明显恶化并伴关节勾当围减小;或骨折部位突发的疼痛时,均应警惕产生新的损伤,暂时停止锻炼并实时做进一步的查抄处理.功效锻炼以恢复肢体的固有生理功效为中心.上肢要围绕增强手的握力进行勾当;下肢重点在训练负重行走能力.功效锻炼不克不及搅扰骨折的固定,更不克不及做倒霉于骨折愈合的勾当,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不克不及做上肢外展运动;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不克不及做上肢收运动;尺桡主干骨折不克不及做前臂旋转勾当;痉腓主干骨折不克不及做足的外旋转运动.骨科罕有疾病的术后功效锻炼一四肢骨折后的功效锻炼(一) 锁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避免上肢肌肉萎缩、关节生硬等并发症.2功效锻炼的办法: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外旋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主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等. 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勾当:患肢上举爬肩梯(手指爬墙法),抗阻牵拉(手拉滑车)法;反掌上举法;肩、肘屈伸法;.但在骨折2周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收与前屈练习.3注意事项:功效锻炼时要保持锻炼,勾当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收动作.(二)肱主干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快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避免上肢肌肉萎缩、关节生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避免骨断端别离,促进骨折愈合,避免脱钙.2功效锻炼的办法:固定后便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勾当,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勾当,伤后2-4周除持续以上训练外,应逐渐做肩、肘关节勾当,其办法是:肩、肘关节勾当: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患肢向外上方经外下方再向划弧圈,回至原处;同时健侧上肢向下经上标的目的外划弧圈,回至原处.如此循环往复.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可得到锻炼.以上锻炼办法每次15分钟,每天3-4次.3注意事项:同锁骨骨折功效锻炼时要保持锻炼,勾当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收动作.(三)尺桡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快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避免上肢肌肉萎缩、关节生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轴线上的挤压力,避免骨断端别离,促进骨折愈合,避免脱钙.2功效锻炼的办法:固定后便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勾当,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勾当肩、肘关节的勾当:伤后2-4周肿胀消除后除持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勾当,其办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骨折愈合后的锻炼:骨折愈合后,增加前臂旋转勾当及用手推墙动作,使上、下骨折端产生纵轴挤压力.3注意事项:功效锻炼时要保持锻炼,勾当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肿胀消除后可行肩、肘伸屈勾当,但不宜做旋转勾当.(四)腕指关节功效锻炼:办法:腕屈伸法;腕侧偏法;腕部盘旋法;抓空握拳法;手捻双球法;等.(五)股骨颈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快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避免下肢肌肉萎缩、关节生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避免骨断端别离,促进骨折愈合,避免脱钙.2功效锻炼办法:骨折复位固定后便可早期做趾与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旋转勾当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每天3-4次,每次10下. 术后第2周开始在保持股骨不旋转、不收情况下做髋与膝关节主动屈伸勾当.3周后可主动做屈伸患肢练习,办法是坐在床边,小腿下垂,双脚踩地或脚蹬地,练习用双臂撑起上身和抬起臀部.在骨折恢复期,术后1个月要增强髋、膝、踝部的肌力,以恢复行走能力,增强下肢的稳定性.主要办法是进行坐位与站位转换勾当练习,以锻炼髋关节,踝关节.主动屈伸、旋转勾当.有直腿抬高法,举屈登空法,侧卧展腿法,以及下蹲起立法等.3注意事项:要保持锻炼,勾当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六)股骨粗隆间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快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避免下肢肌肉萎缩、关节生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纵轴上的挤压力,避免骨断端别离,促进骨折愈合,避免脱钙. 2功效锻炼的办法: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功效锻炼程序与股骨颈骨折的锻炼办法相同,但进程可适当放慢.3注意事项:功效锻炼时要保持锻炼,勾当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六)股主干骨折1目的:股主干骨折越靠近膝关节,对膝关节功效的损害越大,血肿易使股中间肌粘连引起膝关节功效障碍,因此须早期开始功效锻炼,以促进血肿吸收,削减粘连形成,增强肌力.2功效锻炼办法:骨折早期,做下肢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踝关节伸屈勾当. 4周后可以练习坐在床边进行髋、膝、踝部的主动运动(锻炼办法同股骨颈骨折).3注意事项:功效锻炼时要保持锻炼,勾当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七)髌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快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避免下肢肌肉萎缩、关节生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2功效锻炼的办法:术后早期疼痛稍加重后,病人便可开始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髋、膝、踝、趾关节主动运动. 固定后3-5天可两腿直腿抬高和膝关节屈伸运动,扶拐进行患肢负重练习. 石膏固定的病人,4-8周可去除石膏,此时可做髌骨倾向主动勾当,做主动屈膝勾当练习,6-8周可负重行走.3注意事项:功效锻炼时要保持锻炼,勾当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术后初下床行走的病人应注意庇护,以防摔倒、摔伤.(八)胫腓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快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避免下肢肌肉萎缩、关节生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2功效锻炼办法:外固定后早期,疼痛加重即刻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运动,髌骨主动勾当及足部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勾当. 外固定去除后,伤口愈合,可充分练习下肢各个关节勾当,并逐步去拐行走.增加髋、膝、踝关节勾当练习,可做起立与坐下练习,健肢站立,患肢做髋屈伸、收.外展勾当,膝、踝关节去说勾当,踝关节外翻抗阻勾当.3注意事项:功效锻炼时要保持锻炼,勾当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外固定早期禁止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旋转大腿,以免影响骨折稳定.(九)肩关节脱位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避免上肢肌肉萎缩、关节生硬等并发症.2功效锻炼办法:本日开始在胸前固定位做指、腕、肘关节的主动练习,每个动作重复5-6次,可每天增加抗阻练习和在悬吊带做肩前屈、收和旋的摆动练习,即病人用健侧肢体迟缓推动患肢做外展与收勾当,勾当围以不引起患肩疼痛为限. 去除悬吊带后:①肩外展、后伸和外旋的主动运动练习,动作应迟缓、柔和,幅度逐渐扩大;②肩前屈、收、旋的练习.3周后病人可进行弯腰、垂臂、甩肩锻炼,即病人弯腰90°,患肢自然下垂,以肩为顶点作圆锥形环转运动,开始围小,逐渐扩大划环的围. 4周后病人可作手指爬墙和手高举摸头顶锻炼.即病人面对或健侧身体对墙而立,患手摸墙,用手指瓜代上爬直至肩关节上举完全正常.手高举摸头顶是指患侧手摸头顶后逐渐向对侧移动,患侧手越过火顶触到对侧耳朵,或锻炼用患手触摸对侧肩胛骨,使肩关节功效完全恢复正常.3注意事项:功效锻炼时要保持锻炼,勾当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勾当围以不引起患肩疼痛为限.(十)肘关节脱位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避免上肢肌肉萎缩、关节生硬等并发症.2功效锻炼办法:固定期间可做伸指、握拳等锻炼,同时在外固定庇护下做肩、腕关节的勾当. 外固定去除后,练习肘关节的屈伸勾当,增强肘关节周围肌力.可利用握小球帮忙锻炼.3注意事项:功效锻炼时要保持锻炼,勾当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锻炼时应注意以主动锻炼为主,主动勾当时动作应轻柔,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以免引起骨化性肌炎而加重肘关节生硬.二骨关节置换术后的功效锻炼(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效锻炼1目的:术后功效锻炼,可促进患肢血肿吸收,避免肌肉神经粘连,增强肌力,避免肌肉萎缩.2功效锻炼的办法:术后肌力训练是关节置换术后功效锻炼的重要容.应该在手术后即刻开始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踝关节背伸、跖屈等运动.术后第2、3天,髋外展并增加髋、膝关节的屈伸训练,并可以开始练习直腿抬高锻炼.一开始患者也许不克不及完成上述动作,可在患肢下垫一软枕. 对于骨水泥全髋假体固定可在术后24小时就可以达到完全固定.所以,对于此类患者,可在术后第1天就开始站立训练.患者在进行站立训练时,每侧肢体伸直练习脚趾、脚后根的抬高离地锻炼,手术侧逐渐部分负重,练习股四头肌、臀肌收缩舒,伸直髋、膝关节.下肢关节主动运动器(CPM机)帮助训练: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主动练习训练经常使用CPM机帮助完成.其勾当围可随时调节并逐步增加.一般将CPM机开始的最大的勾当角度定为40°,此时髋关节勾当围为25°~45°,以后每日增加5°~10°.每日可训练3~4h.至术后1周左右,CPM机最大勾当角度为900,髋关节勾当围为25°~85°,以后可逐步停用CPM机,而逐步以主动勾当为主. 坐位训练:指导和协作患者把患侧肢体移近床旁,靠近床沿放下后坐起,坐起时双手后撑,髋关节屈曲不超出80°.由于坐位是髋关节最容易出现脱位和半脱位的体位,因此,术后早期患者以躺、站或行走为主,坐的时间不克不及超出半小时.坐位时的练习包含伸髋练习、屈髋练习和屈髋位外旋练习.3注意事项:功效练习时应教育接受全髋置换术的患者避免使其假体超出自身的极限.为了维持股骨头在髋臼及预防关节损伤,应注意以下几点:1.屈髋不克不及超出90°,上身不要向前弯腰超出90°;2. 髋关节的收不克不及超出中线,膝关节或踝关节不要穿插;3. 髋关节不克不及外旋,卧位及翻身时患腿应保持在外展位,坐位时不要向患侧方弯腰;(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效锻炼1目的: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效锻炼有助与增强膝关节伸屈肌群的肌力,可使膝关节稳定,又可取得膝关节的满意勾当度,还可促进患肢血肿吸收,避免肌肉神经粘连,增强肌力,避免肌肉萎缩.2功效锻炼的办法:⑴术后第1-3天股四头肌静止收缩练习:足用力做上勾和下踩的动作,每隔1小时10下,每个动作持续3秒.健膝屈曲,患膝充分伸直做压床动作,此时股四头肌收缩、膝关节展平,髌骨可轻微上下移动,每2小时练习1组,每组30次,每次持续10-15秒.(2)术后第4-7天主动练习:患者双手抱住大腿上提,呈屈膝勾当,每隔2小时5-10下.患者侧身,患肢在上,做无重力屈伸膝关节的动作,每隔2小时5-10下.患者仰卧于床边,将患侧小腿悬于床沿下,通过自我调节髋关节的位置及外展角度来调整膝关节屈曲度,以完成膝关节自我控制下的主动屈曲,角度逐渐增大.患者坐于床沿练习:将健侧(或一侧)足与小腿压于患侧(或另一侧)足踝上,做向下悠压的动作;健侧(或一侧)足勾于患侧(或另一侧)足根部,协助患侧(或另一侧)小腿做上举的动作.)或用一根绷带一头绑于足部,另一头牵于病人手中,自行牵引使小腿抬起,膝关节伸直.两者瓜代进行,每2小时练习20-30分钟,以增加关节勾当围.手牵绑于足部的绷带向上牵引抬起小腿(3)术后第8-14天卧床直腿抬高练习:抬30°便可,包管膝关节伸直及背部展平,保持5-7秒,每天练习3-4组,每组30次.一开始患者也许不克不及完成上述动作,可在患肢下垫一软枕帮忙,逐渐下降枕头高度.卧床直腿抬高练习:扶栏杆做下蹲练习:蹲下后保持5-7秒,每天3-4组,每组30次,逐渐增加扶栏杆做下蹲练习:渐进式膝踝屈伸练习:慢慢地同时抬起脚跟,直到脚尖着地,然后放回直到脚随着地;两脚瓜代练习.抬脚练习:将两只脚轮流拉向臀部标的目的,要让整个脚掌在地面上滑动,一定要用力压地板并要有绷紧肌肉的感到;两脚瓜代练习.将两只脚轮流拉向臀部:将一条腿向前伸,勾起脚尖,让腿完全伸直.拉回腿的时候让脚掌完全贴在地面上;两腿瓜代练习.将一条腿伸开,离开地面一段距离.保持7秒钟,慢慢放下腿,让脚后着地,然后脚掌着地,慢慢拉回腿;将一条腿伸开,离开地面一段距离􀂾 一条腿尽量向臀部的标的目的拉,另一条腿尽可能向前伸直,次在做最后一个动作时保持7秒钟.图45一条腿尽量向臀部的标的目的拉,另一条腿尽可能向前伸直􀁺 在医护人员的陪护下搀扶帮助行器练习平路行走,膝关节负重约10千克,每天练习3-4次,每次10-20分钟.搀扶帮助行器练习平路行走主动练习:术后第4-7天可增加CPM机的练习,有200-300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每天3-4次,每次30分钟.3注意事项:功效锻炼应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依照个别化、力量、平安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及护理措施
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及护理措施在骨科患者诊治过程中,功能锻炼逐渐成为治疗骨折的重要环节,是加快骨折愈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一项重要护理工作。
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
下面是几种骨折功能锻炼方面的经验交流四肢骨折病人术后根据骨折类型、损伤程度,在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如:胫腓骨或股骨干,股骨颈骨折应术后早期进行踝关节屈伸及末端足趾屈伸活动,根据骨折程度部位不同,在不影响骨折稳定的情况下做上下关节屈伸活动。
例如,股骨下端骨折术后早期进行有限的、循序渐进的膝关节屈伸活动,这有利于防止肌肉、韧带、滑膜、关节囊的黏连。
尺桡骨骨折时,可做轻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动,肱骨踝上骨折早期末端手指屈伸活动,晚期需进行肘关节屈伸运动。
四肢骨折除了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逐渐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活动,并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活动,但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仍须限制,对于上肢骨折可做举臂抬肩、屈肘、握拳伸指等主动关节活动,可由一个关节开始继而几个关节协同锻炼,对于下肢骨折鼓励患者做平卧,抬腿蹬床等活动,骨折晚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坚固,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此期可鼓励并协助患者双拐下床,作患肢逐步负重锻炼。
锁骨骨折术后局部肩关节制动,患肢抬高,末端手指及腕关节屈伸活动,3周后逐渐活动肩关节如:肩关节前后活动及上下活动1个月以后整个肩关节环绕1圈活动。
肩胛骨骨折术后早期鼓励患者做肩关节上下抬高及逐步环绕运动。
膝关节骨折后患肢末端足趾锻炼、1个月后逐渐活动膝关节。
内外踝骨折石膏固定后早期足趾屈伸活动及膝关节屈伸活动,2~3个月内不准患肢负重并逐步下地负重。
腰椎压缩性骨折需硬板床,护理上要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及时协助更换体位,多做皮肤按摩,以防止褥疮的发生,但需要护师家属帮助翻身,要保持整个身体呈直线或板状翻动,切不可扭动,以免加重骨折。
骨折术后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局部伤口有无渗血、有无烦躁、呼吸困难,胸痛甚至意识障碍等表现,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四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详解(ppt)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功能锻炼的方法:与股骨颈骨折的锻炼方法 相同,但进程可适当加快。
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功能锻炼方法: (1)骨折早期,做下肢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踝
关节伸屈活动。 (2)4 周后可以练习坐在床边进行髋、膝、
踝部的主动运动(锻炼方法同股骨颈骨折)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功能锻炼的方法: ⑴术后早期疼痛稍减轻后,病人即可开始 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髋、膝、踝、趾 关节主动运动。)
一、功能锻炼
1、作用: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损伤 修复,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预防肌肉萎缩, 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原则:遵循循序渐进、动静结合、主动与 被动相结合的原则
3、方法:图表、视频,现场教导等方法。 4、功能锻炼三阶段:
二、四肢骨折分类
1、上肢骨折: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尺桡 骨骨折
2、下肢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骨折、 股骨干骨折、髌骨骨折、胫腓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功能锻炼方法: (1)、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早期做趾与踝关节的主动伸屈、
旋转活动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每天 3-4 次,每次 10 下。 (2)术后第二周开始在保持股骨不旋转、不内收情况下做 髋与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 (3)3 周后可主动做屈伸患肢练习,方法是坐在床边,小 腿下垂,双脚踩地或脚蹬地,练习用双臂撑起上身和抬起 臀部。 (4)在骨折恢复期,术后 1 个月要加强髋、膝、踝部的肌 力,以恢复行走能力,加强下肢的稳定性。主要方法是进 行坐位与站位转换活动练习,以锻炼髋关节;踝关节主动 屈伸、旋转活动,以及下蹲起立。
功能锻炼三阶段
(1)、初期:术防止失用综合 征。以肌肉等长舒缩运动为主,身体其他部位 应加强各关节的主动运动。
四肢骨折不同时期功能锻炼方法
前屈、后伸、内 收、外展、内旋、 外旋
上肢骨折
早期 握拳伸指、分指 前臂内外旋转 腕、肘屈伸
(除手部骨折外均适用) (除前臂骨折外均适用) (除腕部、肘部骨折外均适 用)
上肢骨折
中期 捏小球练习 抗阻力腕屈伸 抗阻力肩外展、旋转
(以上适用于肩部骨折)
上肢骨折
后期 肩肘关节前屈后伸 肘关节屈曲 旋转肩关节
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
中期 髋膝屈伸 后期 扶拐→弃柺→ 下蹲起立
谢谢!
上肢骨折概论
肩部:肱骨近端(肱骨大、小结节,肱骨解剖颈、外科 颈骨折)、锁骨骨折等 上臂:肱骨干骨折 肘部:肱骨下端(肱骨髁上骨折、髁间骨折、肱骨外髁 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尺桡骨近端(尺骨鹰嘴骨折、 桡骨头骨折)等 前臂:尺、桡骨干双骨折,尺、桡骨干单骨折,尺骨上 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桡骨下1/3骨折合并桡尺关节 脱位等 腕部:尺桡骨远端骨折,腕骨骨折等 手部:掌骨骨折、指骨骨折等
各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
手关节 手关节
用力握拳和充分伸
展手指
手腕做掌屈和背屈
运动
各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
肘关节
交替进行伸直与屈 曲运动
各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
肩关节
依次做外展、内 旋、上举运动
各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踝关节来自跖屈、背伸、内 翻、外翻
各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
膝关节
屈曲、伸展、髌 骨推移
各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
各期功能锻炼的方法和原则
后期:加强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恢 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的正常力量。 原则: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 使肢体功能恢复。
四肢骨骨折的各期功能锻炼护理
四肢骨骨折的各期功能锻炼护理顾名思义,骨折是由于骨头断裂发生异常。
对于骨折患者来讲,因为骨折会对伤肢功能造成直接影响,无法保证肢体正常活动,所以,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后,加强功能锻炼在患者恢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可以保证其原有功能。
因此,骨科护理中加强功能锻炼发挥重要作用,四肢骨骨折恢复属于治疗主要目的。
通常情况下,卧床休息三周后患者体力与工作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直至21天后恢复正常标准,尽早展开功能锻炼显得至关重要。
在功能锻炼基础上,以不影响患者骨折对位、愈合条件为前提,通过医护人员正确指导,全面展开功能锻炼活动。
由此可见,早期科学展开功能锻炼,有利于加快患肢的血液循环,降低肌肉萎缩,保证肌肉力量,避免关节僵硬,以加快骨折愈合速度。
对于被固定肢体,需要适当展开肌肉收缩与放松锻炼,确保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正常。
1四肢骨骨折各期功能锻炼护理1.1.第一阶段在上肢骨折进行整复固定处理后,对于骨折部位关节无法正常活动,未进行固定关节应该尝试进行背伸屈运动,引导患者进行握拳和伸指,上臂骨折是以握拳和伸指运动等为主。
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整复固定处理后,引导患者进行脚趾活动,科学展开踝关节的背屈活动和古四头肌的收缩运动。
在进行髌骨按摩时,每日进行3-4次,可以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牵引患者需要叮嘱手拉吊环,积极展开抬臀运动,锻炼初期以每日3-4次为标准,每次持续5-10分钟。
在此期间,因为创伤刺激胃肠道,患者短期内会发生肠蠕动减缓或腹胀等症状。
在日常饮食方面,需要将清淡和易消化类食物作为重点,选择丰富营养和软食,例如:蔬菜与瘦肉做成软面食与豆制品等,切忌辛辣与油腻食物,避免影响患者早日恢复。
1.1.第二阶段在患者骨折后的3-4周,经临床治疗后内外骨痂已经形成,且骨折端呈逐渐稳定状态,在此期间除了需要展开肌肉收缩运动之外,也可以展开伸屈关节运动。
在上肢骨折时,告知患者展开握拳与松开动作,同时进行自主关节屈曲锻炼,初始为一个关节锻炼,然后调整为几个关节相互协同锻炼,再放悬吊带,尝试展开抬举上臂锻炼。
骨科常见康复锻炼方法
骨科常见康复锻炼方法当我们的骨骼受到损伤或经历手术后,康复锻炼就成为了恢复健康和功能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康复锻炼不仅能够加速伤口愈合,还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骨科常见的康复锻炼方法。
一、骨折后的康复锻炼骨折是骨科中常见的损伤类型。
在骨折后的不同阶段,康复锻炼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1、早期(骨折后 1 2 周)此时骨折部位还处于固定阶段,主要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
例如,手臂骨折的患者可以握拳、放松,反复进行,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腿部骨折的患者可以做股四头肌的收缩运动,即伸直腿部,用力收缩大腿前侧肌肉,保持 5 10 秒后放松。
2、中期(骨折后 3 6 周)随着骨折的初步愈合,可以开始进行一些关节的被动活动。
比如,在医护人员或家人的帮助下,轻轻屈伸受伤的关节,但要注意活动幅度不能过大,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3、后期(骨折 6 周以后)骨折基本愈合,此时要加强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
可以逐渐增加关节活动的范围和力量,进行一些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如穿衣、洗漱等,以恢复正常的功能。
二、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关节置换术常用于治疗严重的关节疾病,如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
1、术后第 1 2 天主要是进行深呼吸、咳嗽等练习,预防肺部感染。
同时,可以进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2、术后 3 7 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直腿抬高练习。
患者仰卧,伸直下肢,抬高 30 45 度,保持 5 10 秒后放下,重复多次。
3、术后 2 3 周可以在助行器的辅助下逐渐下地行走,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
同时,进行关节的屈伸和旋转练习,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4、术后 4 6 周加强力量训练,如深蹲、上下楼梯等,但要注意动作的规范和安全。
三、脊柱疾病术后的康复锻炼脊柱手术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脊柱融合术后的康复也非常重要。
1、卧床期间进行腹部呼吸练习,增强腹肌力量。
还可以进行四肢的屈伸、抬高练习,防止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四肢骨折功能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健教处方三折彩页(2016.5)
标头(单位)四肢骨折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能起到推动气血的流通和加速祛瘀生新的过程,能使关节经络得到濡养,防止筋肉萎缩、关节僵硬,有利于功能恢复。
练功活动是贯穿骨折治疗的始终,一般按骨折三期进行活动。
(-)骨折早期:此期淤血凝滞,络道阻塞不通而致疼痛肿胀。
功能锻炼能推动气血的流通,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
1、骨折经过整复固定后,上肢可作握掌促指动作,腕关节作轻度的背促掌屈动作,每日可进行2~3次。
2、骨折经过整复固定后,下肢可作股四投肌收缩和踝趾关节背屈活动,牵引病人可酌情嘱其拉吊环作抬臀动作。
(二)骨折中期:此期为骨痂形成期,功能锻炼既能活血化瘀,又能生新,改善气血循环有利于接骨,防止关节粘连和筋肉萎缩。
1、上肢除以上活动外,应加强关节伸屈活动,如前臂旋转、抓空握拳、背促拳出等功能锻炼。
2、下肢加强膝关节伸出和踝部活动,练习抬腿,提臀或轻度蹬床,搓滚舒筋等功能锻炼。
(三)骨折后期:此期约在骨折后6~8周。
在正常情况下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
通过功能锻炼调节整个机体、促使气血充盈、肝血肾精旺盛、驱邪扶正,有利于康复。
此期可上下肢结合,在病人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加大活动范围、强度和次数。
上肢可练提物、持物等,下肢可练习举屈蹲腿、下地站立,扶拐行走或轻度负重活动。
2016年5月制标头(单位)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健康教育出院指导1.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能力,根据不同体质进行饮食调护,如肾阳虚者多食温补之品,羊肉、猪肉、桂圆等;肝肾阴虚者多食清补之品,如山药、鸭肉、牛肉、百合、枸杞等;一般病人可食胡桃、瘦肉、骨头汤、山萸肉、黑芝麻等补肝肾强筋骨之食品。
2.手法复位后卧床1-2周,手术后卧床3-4周,下地练习活动,需佩戴腰围3个月,宜多卧硬板床。
3.继续双下肢及腰背肌锻炼,进行倒走锻炼,3个月内避免弯腰、拾取低处物品,应屈髋、屈膝、下蹲,6个月内避免挑抬重物。
4.慎起居,避风寒,避免久坐久站及弯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肢骨骨折手术临床康复的临床体会
1锁骨骨折的康复
患者受伤后,对骨折行妥善固定,保持功能位置,整复固定后行患侧部位远端及对侧健康肢体有计划活动,从手指、手掌、手腕前臂到肘关节,按照这个顺序由远向近,活动次数由少逐渐增多练习。
姿势挺胸提肩,肩关节外展后伸,如挺胸双手交插动作。
增加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可以带动患处肌肉血管收缩、舒张、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
先在医生护士指导下被动活动,逐渐形成主动训练,训练中手法轻柔,力度适中。
正常肩关节姿位:外展50。
,前屈20。
,外旋25。
,肩前屈、肩关节环转活动、两臂作划船动作等,关节功能如不能得到充分恢复,则必须保证其最有效的起码的活动范围。
即以关节的功能位为中心,扩大活动范围。
如果锁骨骨折伴合并伤不能立即整复的情况下,只能平卧保持复位和固定,在指导早期功能锻炼时,禁忌作肩前屈、内收等动作。
定期机能评价,为下步活动调整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2肩胛骨骨折的康复
一般情况下提倡早日伤肢功能锻炼。
在使用颈腕带或三角巾悬吊固定伤肢2~3周内进行伤肢远端手指抓握.手腕旋转端杯子、端碗、拿筷子.肘关节前屈等活动,配合按摩,恢复肌肉张力,协调肌肉间支能力配。
固定2~3周后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首先由患者自己掌握,一般开始不过分活动,双手叉腰外展、前屈、后伸、内收、双手放下来。
避免急于求成,过分牵拉肌肉,又防止放任自流,一味轻视功能锻炼,注意心理寻视。
按照正确指导方式循序渐进,每天指导、检查信息反馈,以便调整方案。
3肱骨上端骨折的康复
首先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作用和意义,在思想上认识,在行动上合作。
早期:一般在伤后2周内,此时损伤部位肿胀消退,骨痂尚未形成,锻炼方式主要限于肢体原位不动,自主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练习握拳、伸指及腕、肘关节活动,练习次数由少到多,频率由慢到快,主要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体力而定。
手术病人术后在伤肢无痛苦的情况下,即可开始伤肢未固定部位功能锻炼。
中期:骨折后3~4周,损伤反应消失,骨痂逐步生长成熟,开始
练习肩部前屈、后伸。
伴外展型骨折禁止外展,内收型骨折禁止内收。
练习活动度由小到大,以病人逐渐适应为准。
晚期:骨折愈合坚固,解除固定,进行全面锻炼,直到功能恢复。
练习动作如划圆圈,向前弯腰,使上臂自然下垂,活动上肢,顺时针或逆时针在水平面划圆圈;将患侧手置于背后,然后用健侧手托扶患侧手去触摸健侧肩胛骨(肩内旋);举臂摸头后部(肩外展外旋);反臂摸腰部,即用患侧手指背侧触摸腰部;患侧手摸过面部,去触摸健侧耳朵(肩内收、肩外旋);划船动作。
功能锻炼是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骨折疏松、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在病人无痛苦的情况下,可积极开展全身及伤肢肘腕功能锻炼,以利骨折愈合。
4肱骨干骨折的康复
首先患者所处体位,肘部屈曲90。
,前臂稍旋前,吊带悬挂于胸前。
骨折固定后2周内,练习指、掌、腕关节活动,并做上臂肌肉的主动舒缩练习,禁止做上臂旋转活动。
固定2—3周后练习肩、肘关节活动;伸屈肩、肘关节,如健侧手握住患侧腕部使患肢向前伸展,再屈肘后伸上臂。
解除外固定后.行肩、肘全面锻炼;如肩关节环转,肩内旋屈肘肩外旋,上臂旋转肩外展、内旋、后伸等动作。
以上上肢、肩部的各种活动,以增强手的功能为主。
任何练习都不应引起剧痛,不应急于施行手法牵拉,有时练习可产生轻微疼痛,但停止活动后,疼痛应消失。
对于合并桡神经损伤时,一般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观察2~3个月后桡神经仍无功能恢复的表现时,再行手术探查。
在观察期间将腕关节置于功能位置,或使用可牵引手指伸直的活支架,自行活动伤侧手指各关节,以防畸形及僵硬。
对于老年人应尽早加强肌肉、关节功能活动,防止肩肘关节功能障碍,若已经发生肩或肘关节功能障碍,更要加强其功能活动锻炼,并辅助以理疗和体疗,使之尽快恢复关节功能。
5尺桡骨干双骨折的康复
复位固定后,即可开始功能锻炼。
初期可练习上臂和前臂肌肉舒缩活动,用力握掌,充分屈伸手指的动作。
2周后局部肿胀消退,开始进行练习肩、肘、腕诸关节活动,频率和范围逐渐增加。
但禁忌做前臂旋转活动。
4周后练习前臂旋转及用手推墙动作,使两骨折端之间产生纵轴挤压力。
其练习方法利用器械
做旋转活动练习使患者屈肘90。
和手拿火炬棒做前臂的旋前及旋后练习等。
7~9周后,如X线显示骨折已临床愈合,即可拆除外固定,充分锻炼各关节功能。
6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
复位固定后即指导病人开始功能锻炼,帮助制定短期锻炼计划,指导正确的锻炼方法,并督促检查完成情况。
复位固定后早期指导病人用力握拳,充分伸屈五指,以练习手指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及锻炼前臂肌肉的主动舒缩;指导患者练习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及环转活动和肘关节屈伸活动。
2周后可进行腕关节背伸和桡侧偏斜活动及前臂旋转活动的练习。
开始轻度活动,如无不适,再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
切忌盲目活动,以免骨折再移位。
3~4周后解除外固定,充分练习腕关节的屈伸、旋转活动和尺侧、桡侧偏斜活动。
腕关节的功能是手的各种精细活动的基础,因此要特别重视。
利用健手帮助患侧腕部练习.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如以两手掌相对练习腕背伸,两手背相对练习掌屈或利用墙壁或桌面练习背伸和掌屈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