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行政管理
第一章第二讲 部队基层行政管理概述
部队基层行政管理
第二节 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一、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基本任务 二、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
部队基层行政管理
作业题
1、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2、部队基层正规秩序有哪些? 3、武器装备管理的“四会”指什么? 4、如何理解基层行政管理的思想性和经常性?
小案例:
部队基层行政管理
二、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
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
以战斗力为标准、以人为重点、以纪律为核心、以条令条例为依据等。
(五)以条令条例为依据
条令条例作为军事法规的主体,是为调整人们在军事实践活动中
的社会关系制定的行为规范,是全体军人的行为准则,也是部队管理 的基本依据,这是人们在长期治军实践中得出的一个规律性的认识。
以战斗力为标准、以人为重点、以纪律为核心、以条令条例为依据等。
(一)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
我军的优良传统体现在管理教育方面主要有:服从命令,听从指
挥;官兵一致,尊干爱兵;发扬民主,依靠群众;严格要求,赏罚分 明;说服教育,启发自觉;公道正派,不分亲疏;艰苦朴素,廉洁奉 公;干部带头,以身作则;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军民团结,拥政爱 民。
正规秩序,就是在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中,按照条令条例
部队基层行政管理
一、 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基本任务
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督促履行职责、建立正规
秩序、严格作风纪律、密切内部关系、管好武器装备、做好安全工作等
内容。
(二)建立正规秩序
正规的战备秩序,主要是部队保持常备不懈的状态,做到一声令下立 即出动,保证随时能够完成作战、执勤、抢险救灾以及应付突发事件等任 务。 正规的训练秩序,主要是落实军委、总部规定的训练方针、原则和指 导思想,确保训练内容、时间、人员、效果的“四落实”。 正规的工作秩序,主要是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的运行程序,明确岗位 责任,按级负责,按职尽责,提高工作效率。 正规的生活秩序,主要是按照条令规范部队的一日生活和军人的言行 举止。
企业中基层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中基层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在许多企业中,基层行政管理是公司运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基层行政管理是指企业中的中层管理人员,他们负责协调和监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员工管理工作。
然而,很多企业中的基层行政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本文将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许多企业中的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技能和经验。
这些管理人员可能是由于在公司中工作了很长时间或是凭借个人关系晋升的,而并非因为他们具备了相关的管理技能。
缺乏管理技能和经验的管理人员可能无法有效地指导员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和员工不满情绪。
其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在处理困难情况时常常缺乏应对能力。
面对员工之间的冲突、工作任务的紧迫或是公司政策的调整,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导致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甚至恶化。
这种缺乏应对能力的问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环境。
此外,一些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可能存在权力滥用的问题。
他们可能会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对员工进行恶意打压或是利用公司资源谋取个人私利。
这种权力滥用不仅会损害员工的利益,还会影响公司的形象和声誉,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另外,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不畅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或是个人之间的矛盾,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之间可能存在沟通障碍,导致信息无法有效传达,协作效率降低,进而影响整个团队的运作。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基层行政管理的状况。
首先,企业可以加强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培养。
通过培训和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和应对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和员工的工作情况。
其次,企业可以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管理机制和监督体系,以防止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权力滥用行为。
通过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估和监督机制,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和行为进行评估,有效地限制权力滥用的发生。
此外,企业可以促进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汇报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社区建设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近年来,针对农村基层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其中包括简化农村行政管理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农村治理能力等。
现在,很多农村地区设立了村级委员会,实行村级干部选举制度,村民自治意识得到大幅提升。
这些改革举措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和优化。
其次,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为了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
目前,很多农村社区建起了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社区活动中心和公共服务设施。
这些社区设施不仅满足了农村居民的日常需求,还促进了农村社区居民的交流和互动。
同时,农村社区建设还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和公益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和文明程度。
然而,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社区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资源相对匮乏,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持不足。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导致改革和建设成效不理想。
此外,农村社区居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仍然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
综上所述,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社区建设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层行政管理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农村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基层行政机构的管理与改革
基层行政机构的管理与改革作为国家行政体系的基础,基层行政机构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进现代化行政管理,提高基层行政效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我国需要进行基层行政机构的管理与改革。
基层行政机构的管理需要强调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
科学化管理要求通过科学的方法论和数据分析来制定决策,提高行政效率。
规范化管理要求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的行政程序和规章制度,确保行政活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人性化管理要求注重服务民生,将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积极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基层行政机构的改革需要深化简政放权,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
当前,我国的基层行政机构中存在一些行政许可事项和审批权限过多、程序繁琐的问题,制约了市场主体的发展和创新。
因此,需要深化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干预,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的创新,释放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基层行政机构的改革也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和运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对于基层行政机构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基层行政机构应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信息系统,通过数据共享和信息共享,提高行政效能,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公共服务。
同时,基层行政机构的改革还需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
基层行政人员作为公务员队伍的骨干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基层行政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效能。
因此,需要加大对基层行政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还需要建立健全基层行政人员的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基层行政机构的改革还需要积极推进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是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基石,可以有效提高行政透明度,加强政府与市民的互动和沟通。
基层行政机构应积极将相关信息和数据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提供更好的服务,增强公共信任度。
综上所述,基层行政机构的管理与改革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强调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深化简政放权,加强信息化建设和运用,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以及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将有助于提高行政效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推进现代化行政管理。
基层行政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基层行政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在基层行政管理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给社会治理和行政效能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有时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提升基层行政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基层行政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之一是人员流动性大。
由于基层行政管理岗位普遍工作环境压力较大,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导致了人员流动性较大的问题。
这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需要频繁进行培训,重新适应新人的工作节奏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采取多种对策。
应提高基层行政管理岗位的薪资待遇,增加福利保障,提高员工的归属感。
要加强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职业发展空间。
还可以鼓励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参加一些专业学习和交流活动,以增加他们的专业性和自我提升。
基层行政管理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工作压力大。
基层行政管理是与社会直接接触的一线工作,工作内容繁杂,任务量大,工作压力不容忽视。
由于长期面对复杂的工作任务和人际关系,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容易出现工作疲劳和心理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
可以通过加强组织和领导的关怀与支持,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人文关怀,帮助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有效应对工作压力。
应鼓励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社交活动,进行适度的娱乐和休闲,以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可以引入一些工作时间管理和任务分配的制度,合理规划工作,减轻工作压力。
基层行政管理中的第三个突出问题是效率低下。
基层行政管理是社会治理的前沿工作,直接面对民众的需求和问题,因此必须高效地进行管理和服务。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信息流通不畅、决策权限不明确等问题,往往导致了效率低下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
可以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基层行政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和电子化,提高信息流通的速度和效率。
可以加强基层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分工和决策权限,避免出现决策滞后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基层行政管理创新策略浅析
2、展望
2、展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乡镇基层行政管理将 面临更多新的挑战与机遇。未来,乡镇基层行政管理应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创 新管理模式,强化服务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以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同时,应更加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干部队伍, 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新型城镇化对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新要求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要求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首先,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更高效、公正的行政管理体系。其次,需要构建适应城乡 统筹发展的行政管理体系。此外,适应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行政管理体制也是 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需求。
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挑 战
二、乡镇基层行政管理创新策略
1、管理理念创新
பைடு நூலகம்
1、管理理念创新
首先,乡镇基层行政管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民生,满足群众需求。 在具体工作中,应重视群众的参与和诉求表达,推动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科学性和 民主性。同时,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品质,实现从“管理型” 向“服务型”的转变。
六、展望
六、展望
未来,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将会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乡镇行 政管理体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我们也希望各级政府能够更 加重视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和研究,为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1、优化管理机制:建立现代化的乡镇行政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公 正性和透明度。例如,可以引入企业化管理理念,实施绩效评估等措施。
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策略
2、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乡镇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以满足新 型城镇化对人才的需求。
基层行政管理制度演变
基层行政管理制度演变一、基层行政管理制度的起源和演变封建社会时期,我国基层行政管理制度主要是以县为基本单位,实行严格的官僚体系。
在清朝政府以及之前的历朝历代,县官们对于辖区内的政务、财政、军事等方面拥有绝对的权力。
然而,这种封建官僚制度由于旧式的官僚作风、官员腐败等问题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治理难题。
因此,我国基层行政管理制度在古代一直处于封建官僚制度的体制下,一直到近代社会的变革。
近代,我国基层行政管理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基层行政管理制度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推动了基层行政管理制度的深刻变革。
基层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制度体系化建设随着我国现代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基层行政管理制度也得到了体系化的建设。
1993年,我国颁布了《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白皮书》,这标志着我国基层行政管理制度正式迈入现代化的轨道。
这批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设立县级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等基层政权组织,建立了各级政权组织的正式层次和归属关系,使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
这一系列的制度体系化建设,为强化基层行政管理制度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 开展基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作为现代国家,不断推进基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必然的任务。
当前,我国基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加大基层政权组织权力和资源的下移力度。
二是推进基层政权组织职能转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扩大基层政权组织的自主权。
三是加强基层政权组织管理,加强对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管理的监督制约,推进村务公开,推进干部选拔制度改革。
四是完善基层政权组织的组织机构,加强基层政权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推行干部职务任职制度。
总的来看,我国基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在不断深化中不断完善。
3. 推行基层行政管理创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基层行政管理制度也上演了一场场的改革和创新。
基层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基层行政管理是政府机关层级中最底层的行政管理层次,负责具体实施国家、地区或机构的政策和决策。
然而,在实践中,基层行政管理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基层行政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基层行政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人员问题。
由于基层单位通常拥有有限的人力资源,人员配备可能不足以胜任工作任务。
一些基层干部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导致管理困难和效果不佳。
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使其能够胜任工作任务。
优化人员配备,确保人员的数量与基层工作任务相适应,避免人员不足或过剩的情况。
建立人员流动机制,促进人员在不同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增强管理经验和互通有无。
基层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信息和沟通问题。
由于信息不畅通和沟通渠道不畅,导致信息传递延误、沟通交流不顺畅,从而影响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建立健全信息化系统,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这可以包括建设电子政务平台、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等。
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如定期召开会议、开展沟通培训等,以促进信息的流动和沟通的顺畅。
应鼓励基层干部主动与上级机关和其他单位进行交流合作,以提高信息的获取和沟通的效率。
第三,基层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监督和问责机制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可能导致基层行政管理的腐败和权力滥用问题。
缺乏问责机制可能导致责任逃避和不作为现象。
为应对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包括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等。
外部监督可以通过加强公众参与、设立独立的监察机构等方式来实现。
建立健全的问责制度,明确权责边界和责任追究机制,以确保行政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加强对干部行为的监督和审查,建立纪律约束和惩罚机制,以防止腐败和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
基层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与创新解决方案
基层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与创新解决方案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行政管理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组织结构、人员管理、决策制定、信息流动等方面。
为了提高基层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创新解决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基层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创新解决方案。
第一个问题是组织结构不合理。
许多基层行政单位的组织结构过于庞大,层级繁多,导致决策缓慢、流程繁琐。
对此,可以尝试采取扁平化管理的方式,减少层级,缩短决策路径。
同时,可以通过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二个问题是人员管理存在困难。
基层行政管理单位通常面临着人员流动频繁、培训机会有限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制定一套完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基层行政管理工作。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第三个问题是决策制定不透明。
由于信息不畅通或者权力集中,很多基层行政管理单位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着不透明的情况,导致决策结果难以被监督和评估。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建立信息共享和透明机制,确保决策过程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还可以加强对决策的跟踪与评估,及时修正和改进不合理的决策。
第四个问题是信息流动不畅。
在很多基层行政管理单位中,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存在着许多障碍,导致信息无法及时传达到各个层级和部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在基层行政管理单位之间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通。
同时,加强对员工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和提升,提高信息处理和传递的效率。
除了解决上述问题,还可以通过一些创新的方式来提高基层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比如,可以引入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供在线服务和数据支持,方便居民和企业办理相关事务。
同时,可以鼓励基层行政管理单位开展创新实践,推行科学管理,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综上所述,基层行政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创新解决方案来解决的。
基层行政管理与社区治理
基层行政管理与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是指通过居民参与、自治和公共行政等手段,实现社区问题的协商、决策和解决的过程。
而基层行政管理是指政府机关在基层的公共管理活动,包括规划、组织、协调、监督等一系列行政管理职能。
基层行政管理和社区治理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层行政管理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保障。
不论是规划社区设施,还是组织社区活动,都离不开行政管理的支持。
基层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行政政策、管理公共资源和服务,保障社区居民的基本权益,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
例如,提供社区医疗、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以及保障社区环境安全和社会治安的管理工作。
在基层行政管理的支持下,社区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提高社区的发展水平。
社区治理促进了基层行政管理的转型升级。
社区治理强调居民参与、自治和公共行政的原则,突破了传统的行政机构主导模式。
社区居民作为治理主体的参与,使基层行政管理更加注重民主、透明和效能。
通过居民议事会、社区委员会等机制的建立,基层行政管理得以倾听居民的意见和需求,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务。
同时,社区自治的理念也促进了基层行政管理机构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要求,推动了基层行政管理转型升级的步伐。
再次,基层行政管理与社区治理相互协作,构建和谐社区。
社区治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理模式,需要政府、市民组织、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
基层行政管理与社区治理的协作,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社区治理的有效运作。
政府作为社区治理的主导者和组织者,提供资源和政策支持;而社区居民作为参与者和受益者,发挥主体作用,共同参与社区决策和问题解决。
同时,社会组织和市民团体作为中介,协调各方利益,促进社区的发展和和谐。
这种协作模式的建立,有利于社区问题的及时解决,提高社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基层行政管理与社区治理的完善需要加强相关的培训和研究。
政府和社区组织应注重基层行政管理和社区治理的人才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有哪些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有哪些一、基层行政管理理论的内涵和特点基层行政管理理论是指研究基层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层行政管理的功能定位、组织架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服务于基层行政管理实践。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是以服务基层行政管理为宗旨的理论体系,其研究成果要能够指导和规范基层行政管理工作的实践。
(二)关注基层行政管理的问题和特点。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必须深入研究基层行政管理的问题和特点,摸清基层行政管理的底层逻辑和规律,找出解决基层行政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融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形成综合性的基层行政管理理论。
二、基层行政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容基层行政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权责一致、工作绩效、优化决策、公正服务等,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权责一致。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强调权责一致的原则,要求行政机关赋予基层组织适当的行使职权,明确其责任和义务,使权力的行使和责任的追究相互对应,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二)工作绩效。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倡导以绩效为导向,以工作绩效为评价标准,激励公务员和基层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优质、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
(三)优化决策。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提倡在决策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公众利益和基层实际情况,尊重基层组织和公民的意见,推动决策程序的公开、透明和公正。
(四)公正服务。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要求基层行政机关要提供公正、平等、便民、高效的服务,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
三、基层行政管理理论的新发展趋势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基层行政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基层行政管理理论将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的发展趋势:(一)坚持问题导向。
未来基层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解决基层行政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关注基层行政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不断完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关于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调查报告范文
社区基层行政管理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开展,社区作为城市的根本单元,其基层行政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深化理解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现状,我们对XX社区进展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旨在发现问题、总结经历、提出建议,以期提升社区管理程度,促进社区和谐开展。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广泛搜集了社区管理者、居民、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社区根本情况XX社区位于XX市XX区,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常住人口XX万,共有XX 个居民小区,XX个社区效劳中心。
社区管理____社区设有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社区效劳中心等管理机构,根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局部社区工作人员业务才能不强,效劳意识不浓。
管理机制不健全:社区管理缺乏有效的监视和鼓励机制,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居民参与度低: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社区管理的优势效劳设施完善:社区内建有便民效劳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医疗卫生站等,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效劳。
文化活动丰富:社区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书画展览、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原因分析人员素质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多为兼职或临时聘用,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导致业务才能不强。
管理机制问题社区管理缺乏有效的监视和鼓励机制,工作人员缺乏工作动力,导致管理效率不高。
居民参与度问题社区管理缺乏有效的宣传和发动,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理解和参与度不高。
五、改良建议进步人员素质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进步其业务才能和效劳意识。
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监视和鼓励机制,进步社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进步居民参与度加大社区管理的宣传力度,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进步其归属感和认同感。
六、结语社区基层行政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区、居民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可以为社区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社区管理程度的不断提升,为构建和谐社区、促进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奉献。
农村基层行政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农村基层行政管理能力的调查研究xx年xx月xx日•引言•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系概述•农村基层行政管理的现状调查•农村基层行政管理能力的评价研究目•提升农村基层行政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1研究背景与意义23中国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系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农村基层行政管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前国内外对于农村基层行政管理能力的评价研究尚不充分,亟待深入探讨通过对农村基层行政管理能力的评价研究,为提升我国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研究目的如何科学评价农村基层行政管理的综合能力?影响农村基层行政管理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有效提升农村基层行政管理能力?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问题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实证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研究框架首先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农村基层行政管理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其次通过实证调研,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对农村基层行政管理能力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提升农村基层行政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研究方法与框架02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系概述定义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系是指在县级以下行政区域,以乡镇政府为核心,村级组织为辅助,通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决策机制,实现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管理的体系。
特点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系具有直接面对群众、管理方式灵活、资源利用合理等特点。
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系的定义与特点目前,我国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组织不健全、职责不清、服务不到位等。
现状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管理方式单一,管理效率低下,公共服务质量不高。
问题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系的现状与问题03具体措施加强基层干部培训,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发展01改革方向加强组织建设,明确职责分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02发展方向推进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第一章 基层行政管理基础理论
附录一:基层管理的科学依据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系统原理
管理的系统原理是指从管理组织整体的系统性质出发,按照系统特征的要求,对 管理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和优化,从而实现最佳化管理的理论。系统原理为管理者从事管 理活动提供了一种正确的思维逻辑,即如何系统地考虑问题,如何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 系,从而为管理者正确决策提供了优化技术。
(一)管理 2.管理的对象
(1)人 (2)财 (3)物
(4)时间 (5)空间
(6)信息
(一)管理 3.管理的职能 (1)计划职能 (2)组织职能 (3)指挥职能
(4)协调职能
(5)控制职能
(一)管理 4.管理的属性 (1)自然属性
人与自然、人与物质的关系
管理的自然属性,反映了生产力的要求,它强调管理必 须符合社会协作劳动或活动本身的客观规律。
(2)古典科学管理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推动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是管理理论形成和作为知识体 系独立化的阶段。它确立了以企业现场管理为重点,同时涉及管理理论各个 方面的古典管理理论,为后来各种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全面的基础。
(一)管理 附录: 管理的历史发展
(3)行为科学管理阶段
20世纪20年代末兴起的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 和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环境的关系,来探索影响生产率 因素的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叫做人际关系学说,后期叫行为科学 (1949年第一次提出,1953年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管理以人为核心,突破了古典管理模式的框架,大大推动了管理理 论和实践的发展,开创了管理科学的新领域。
(四) 密切内外关系 (五) 管好器材装备 (六) 预防事故案件
基层行政管理体制
基层行政管理体制一、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构成基层政府组织基层政府是行政体制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包括乡镇(街道)人民政府、社区管理委员会等组织。
它们是国家权力在地方的延伸,负责地方事务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基层政府的组织形式通常包括政府领导班子、各职能部门以及下属事业单位等。
行政机关的职能部门基层行政机关下设多个职能部门,如财政所、教育局、卫生院、工商所等。
这些部门负责具体的行政职能,包括财税管理、教育服务、公共卫生、市场监管等。
各职能部门在各自领域内执行政策、法规和地方政府的决定。
社区与村委会在城市,社区居委会负责居民日常事务的管理与服务;在农村,村委会则承担着村民自治和地方事务的管理职责。
社区和村委会是基层行政管理的基本单元,直接与居民互动,反映居民需求与意见。
执法机构包括基层公安机关、环保部门、城管执法局等。
这些机构负责维护社会秩序、执行法律法规、处理突发事件等任务,是保证行政命令和法律法规得以执行的重要力量。
二、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功能政策执行与落实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首要功能是将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法律法规贯彻实施到基层。
这包括将政策要求细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开展政策宣传和实施工作,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
公共服务提供基层政府负责为公众提供各种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交通、环保等。
通过这些服务,基层行政体制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管理与调解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在社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负责社会秩序的维护、纠纷的调解、社区关系的协调等,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信息反馈与需求反映基层行政管理体制作为政策的执行者和服务者,负责从居民和社会各方面收集反馈信息,将基层的问题、需求和建议传递到上级政府,为政策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公共资源的配置与监督基层政府负责本地区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进行财务管理、预算编制与执行等。
对公共资源的使用进行监督,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确保资源的高效运用。
关于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调查报告范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调查报告范文社区基层行政管理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及意义社区基层行政管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利益和福祉。
本调查旨在深入了解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改进社区管理提供依据和建议,以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社区居民进行,内容包括对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满意度、对社区服务的评价和对社区事务处理的意见等。
访谈主要针对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了解社区管理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对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社区居民对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相对满意,认为社区工作人员态度友好,服务周到,处理问题及时。
但也有少部分居民表示社区基层行政管理存在不足,如服务差异化、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
2. 对社区服务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认为社区提供的服务内容丰富多样,能满足基本需求。
然而,也有个别居民反映社区服务内容不够完善,希望能增加一些更具实际需求的服务项目。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对社区事务处理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普遍认为社区事务处理相对较好,在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方面做得比较到位。
然而,也有少数居民对某些重要问题的处理结果表示不满意,认为不够公正和透明。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1. 社区服务差异化问题:部分居民表示社区服务存在差异化,不同居民获得的服务质量不一致。
应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保障服务公平公正。
2. 办事效率不高问题:有居民反映社区办事效率不高,需要等待时间过长。
建议社区加强工作流程优化,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居民等待时间。
3. 社区服务项目不够完善问题:个别居民认为社区服务项目不够全面,希望能增加一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服务项目。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一、基层行政管理概述基层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在各级行政区划内对事务的管理工作。
它是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基础,并且是联系国家与社会的纽带。
基层行政管理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府形象与政府服务质量。
基层行政管理涉及范围辽阔,包括公共安全、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基层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政府具备广泛的管理技能和知识。
随着社会发展的变革,基层行政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提高,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本文将从基层行政管理的理论基础、管理模式创新、政府服务质量、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基层行政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二、基层行政管理的理论基础1. 行政管理科学是基层行政管理的理论基础行政管理科学是对行政活动的规律性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包括行政活动的实际工作、行政组织和行政管理等内容。
行政管理科学的研究对基层行政管理至关重要,它为基层行政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指导和经验总结。
在基层行政管理中,行政管理科学主要负责对基层行政管理工作规律的探讨和研究,为政府提供决策和政策制定的理论支持,为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实践指导和管理经验,为基层行政管理工作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2. 现代管理理论对基层行政管理的指导作用现代管理理论包括了各种管理学派的学说,如科学管理学派、社会学派、人力资源学派等。
现代管理理论在基层行政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从科学管理学派来看,基层行政管理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其次,从社会学派的角度来看,基层行政管理需要适应社会变革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最后,从人力资源学派的观点来看,基层行政管理需要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
现代管理理论为基层行政管理提供了许多新的管理技术和理念,使得基层行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三、基层行政管理的管理模式创新1. “互联网+”时代下的基层行政管理模式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基层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指在国家机构的基层部门中进行的管理活动。
基层行政管理是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环节,是政府治理中最为密切接触和最为直接的一环。
在中国,基层行政管理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因为基层行政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成效,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是基层行政管理的理论基础,它是关于基层行政管理模式、方法和技术的总结和概括,是对基层行政管理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在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是为指导基层行政管理实践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基层行政管理规律的概括和抽象。
基层行政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我国基层行政管理实践和改革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
我国基层行政管理理论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国基层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基层行政管理实践的积极变革与进步。
一、我国基层行政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国基层行政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基层行政管理理论主要集中在政治学、法学等领域,是以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为主要理论基础的。
在古代,基层行政管理理论主要围绕国家政权的建立和维护、政治道德与文化建设、行政法制建设等方面展开,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实践的特点。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出现了新的基层行政管理理论,这主要是受到西方现代管理学思想的影响。
当时,中国开始接受并吸收了西方的行政管理学理论,学习了西方国家的行政管理模式和方法,这为中国的基层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基层行政管理理论逐渐形成,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1978年以后,我国基层行政管理理论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进行了改革开放,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基层行政管理理论开始深入研究和探索,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关于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调查报告一、引言社区基层行政管理在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通过深入分析数据和实地调研,对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运作机制、人员结构、工作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将提出改善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建议,为社区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三、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个针对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的问卷,通过在线和纸质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共有500份有效问卷被回收。
2.深度访谈:我们选择了10个不同类型的社区,对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代表进行了深入访谈,获取更为详细的信息。
3.数据分析: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现状进行客观评估。
四、调查结果1.社区基层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社区都设立了类似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基层行政管理机构,这些机构起到了居民代表和社会服务的桥梁作用。
然而,一些社区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和经费支持,导致行政管理机构的运作不够高效。
2.社区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结构社区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主要由社区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拥有不同的职责和岗位。
在一些调查的社区中,存在人员过剩的情况,同时也有一些社区由于人员不足而工作不力的问题。
3.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工作内容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居民服务、治安维护、环境整治、社会组织管理等方面。
调查发现,社区基层行政管理在开展居民服务和维护社会秩序方面表现较好,但在环境整治和社会组织管理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4.社区基层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缺乏专业人才:一些社区由于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限制,缺乏专业化、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影响了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2)信息化建设滞后: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导致信息交流和管理的不便捷,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
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一、前言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是指针对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工作所建立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
在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中,包括了高校基层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各方面内容,目的是为了规范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工作,保障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保障高校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推动改革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只有建立健全的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才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基层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保障高校的学术权威和声誉。
因此,建立健全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对于高校的稳定发展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我们将结合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建立方式以及效果进行探讨。
二、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的存在与稳定发展,对高校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
首先,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提高高校的行政管理效率。
一个好的行政管理制度,能够规范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工作,使得高校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其次,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能够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公信力。
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的健全,会使得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更加公正、透明,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公信力,有效地保护高校师生的合法权益。
再次,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对于高校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的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可以保障高校的正常运转,撑起高校的发展根基,为高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的存在与健全,对于高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三、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的建立方式建立健全的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制度,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高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立高校基层行政管理组织结构。
作为高校的基层行政管理组织,必须根据高校的组织架构和行政管理工作需要,设立相应的部门和岗位,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工作流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乡镇政权,组织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弊端。
对乡镇政权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本文针对当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弊端以及采用的改革措施作了初步的分析。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接着分析了我国农村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并分析了现行体制存在的弊端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改革我国农村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对策。
关键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引言乡镇政府在我国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皇粮国税”,给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使得乡镇政权组织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弊端。
对乡镇政权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正文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共和国政权大厦的基石,它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要靠乡镇贯彻落实,事关全局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之休戚相关。
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面对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的现实,乡镇行政管理中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
作为一名乡镇工作者,对此深有体会。
工作的实际需要迫使自己就现代乡镇行政管理去思考、去研究。
本文《现代乡镇行政管理研究》,分乡镇行政管理及其特点、当代乡镇行政管理现状、优化乡镇行政管理的原则与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乡镇行政管理作为最基层的行政管理,具有执行性、直接性和不完整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和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暴露了当前乡镇行政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党政不分、党委权利过分集中;人浮于事、管理方式陈旧;机构条块分割,政府职能被肢解;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责任错位;财政体制不完善、乡镇财政举步维艰;人民代表大会功能柔弱,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政府与村委会矛盾加剧,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等等。
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传统体制、行政环境的影响和队伍素质、法制建设的不适应。
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我国农业税费的全面免除于与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使得农村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乡镇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一)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费改革从2000年以安徽省为试点单位,并逐步扩大到四川、重庆、甘肃、青海、山东等16个省份。
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
农业税费新农村建设中乡镇行政管理创新研究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
农业税费取消以后,乡镇政府从下乡催收税费这一项工作中得以解脱,但随之而来的是乡镇财政的短缺,乡镇债务无力偿还,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匾乏。
乡镇政府除了配合税费改革的需要进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之外,必须应对处理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偿还乡镇债务等一系列问题。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因此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义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新农村建设的总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应该说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丰富,涵义十分深刻。
既要求经济发展,也要求社会发展;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为了更好的探讨当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及改革措施,先就当前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一)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乡镇一级设立的机构主要有:①党群机构:党委办公室(有的乡镇把党委办公室与政府办公室合在一起,称为党政办公室)、纪检监察室、政法委、人民武装部、团委、妇联;②政府机构:政府办公室(或党政办公室)、派出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工商局、计生办、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③司法机构:人民法庭、司法所(或司法助理);④下属企事业单位:计生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财政所、粮管所、烟草站、社会事务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林业站、卫生院、中学、中心校、邮电所等;⑤机构管理情况:在政府机构及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中,邮电所、工商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国土资源管理所、林业站、派出所、烟草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属于垂直管理单位,即人事权及财权都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
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有政府办、农业服务中心、计生办、计生服务站、文化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办、财政所、粮管所、卫生院、中学、中心校等单位。
不过,乡镇机构设置不是千篇一律,并非每个乡镇都建有人民法庭、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邮电所、工商所等机构,这些单位是按片区设立,一个单位负责管理几个乡镇的相关业务工作。
(二)行政运行模式乡镇办事处均建有相同的领导机构核内设机构,即均设有党委、人大、政府三大领导机构。
同时,不管是乡镇或办事处,均设有大体相同的党群部门和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
作为上连县、下连村的中间政权组织,乡镇主要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7条的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
同时,对村民委员会实施指导(宪法第110条规定:“农村按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此,乡镇人民政府与村的关系应为指导关系,但事实上几乎都是领导关系。
)这种行政运行模式,有的专家称之为“乡政村治”体制运行模式。
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原因现行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也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乡镇职能的发展,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
(一)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当前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主要是:(1)政府职能庞杂、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人代会有l3项职权、乡镇政府有7项职权,但实际落实并非如此。
一是乡镇职能泛化。
政府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收税收费、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如同一个全能的政府。
有的乡镇职能错位、政企不分,既是财产所有者代表、又是企业经营者代表和社会管理者代表,直接参与微观经营。
有的在发展经济中职能越位,强制农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有的代替农民决策去办企业、发展经济。
二是乡镇机构设置重叠。
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责任分工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越位或不到位,甚至产生违法行政行为。
三是由于权责不一致,弱化了乡镇应有的职能。
乡镇在职能职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在乡镇,而根源却在上级部门。
有的上级部门偏离了责权一致的原则,通过行政命令和资源配置权,把一些本该属于自己抓的工作下放给了乡镇,使乡镇疲于应对若干的“一票否决制”,弱化了应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权力与责任不对等,行政运作方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一是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
乡镇政府具有的七项职能中,乡镇政府主要做的工作却大部分是“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另一方面,税务、国土机构工作地点在乡镇,财物和业务管理权则属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而他们承担的业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却是由乡镇政府来帮助完成的。
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
被上划的站、所越来越多,乡镇管理不了,有责无权。
一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出现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事,农民找政府,乡镇政府除了做点解释工作外根本无能为力。
二是乡镇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之间处于两难境地。
对下,由于乡镇财政十分困难,乡镇政府该为农民办的事却无能为力。
直接影响了群众对乡镇政府的信任,他们看见乡镇干部就戏称为“催粮、催款”,因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
对上,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乡镇各种任务,并且实行目标考核,乡镇干部形象地称之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天应付每种事务喘不过气来。
三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行政命令式政权运作方式的矛盾难以解决。
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以直接的、微观的、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运行方式已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忽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行政运行成本高,市场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一些乡镇政府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直接插手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具体事务,干涉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和管理原则。
(3)财政不堪重负,体制不顺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温床一是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财政不堪重负。
个别缺编单位进人时,不是从超编单位选调,而是从下级选调或公开招考,造成缺编单位逐步满编,而超编单位继续超编的现象,财政供养人员的总量在不断增加。
二是财政供养人员与财力不相匹配。
三是财政体制不顺。
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由于财政支出远远高于财政收入,这就必然使得这些乡镇的财政为短缺型财政,只得靠吃上级定额补助解决诸如发工资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分税制,上级政府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将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乡镇,如义务教育、民兵训练、计划生育等纯公共产品,同时,这些财源不多或发展经济不力的乡镇为了完成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他们的财政税收考核任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所谓“协税”上。
协税事实上就是拉税买税,造成国家税收流失的同时,为腐败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温床。
(4)党政不分,政事不分党政不分,主要表现为党委一元化领导与乡镇长负责制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够好。
按照规定,乡镇行政工作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
党委对政府工作实施领导主要是把宏观、把方向,做好统揽和协调工作。
但事实上,在乡镇一级,党委与政府基本上是混在一起的,几乎所有的工作任务和指标对每一个干部都同等下达、同等考核。
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