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原因范文

合集下载

汶川大地震作文

汶川大地震作文

汶川大地震作文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自然灾害事件,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境内。

这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难。

下面将从震前的情况、地震发生过程、地震造成的影响以及灾后的重建等方面来进行详细的介绍。

震前,汶川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被誉为“水乡山城”,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汶川县地处川西高原腹地,四周山势陡峭,河流纵横交错。

这里有原始森林、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探险。

当时的汶川县城是一个热闹的地方,人们生活得安居乐业,幸福与快乐的面庞洋溢着笑容。

然而,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突然发生,仅仅几秒钟的时间,就把这个紧张而美丽的地方变成了灾难现场。

地震持续了数十秒,威力之大令人不敢想象。

将近90%的建筑物被完全或部分摧毁,无数的人受伤和失踪。

在这一刻,人们被切割的建筑物压在了下面,有些人被埋在废墟里数天,甚至周。

整个县城地面上裂开一道道巨大的裂痕,水泥砖瓦、车辆房屋碎片散落一地。

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汶川县,它波及了四川乃至整个中国。

短短几秒钟,中国几乎所有的省份都能感受到地震的力量。

地震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坍塌,导致道路中断、通信中断、供水中断等,给抗震救灾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随后,国家迅速启动了抗震救灾应急预案,调集了大量的救援力量,人们纷纷奔赴灾区,为受灾群众提供救援和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汶川县的情况开始逐渐好转。

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汶川人民勇敢地面对着灾区无法设想的情况和困境,他们不畏艰难,倾尽全力重建家园。

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汶川的重建工作,逐步恢复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的生活。

十年过去了,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在这场灾难中,我们看到了汶川人民的坚韧勇敢和团结进取精神。

我们看到了全国各地人民伸出援手的温暖和关爱。

汶川地震的说明文

汶川地震的说明文

汶川地震的说明文汶川地震是中国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也是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地震。

下面将对汶川地震进行详细的说明。

汶川地震,即2024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中国四川省汶川县的一次里氏7.9级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深度为19公里。

这次地震引发了严重的次生灾害,包括山体滑坡、岩层滑塌、泥石流等,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伤亡。

根据官方数据,这次地震造成了近十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成千上万人失去家园。

地震破坏了大量的建筑物、道路、桥梁和水利设施,给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长期的影响。

不仅如此,这次地震还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点。

汶川地震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伤亡和破坏,一方面是因为地震本身的威力极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另一方面,当时中国在抗震减灾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地震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的措施不够完善。

加之当时正值午休时间,很多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人员都在室内,无法及时逃生。

然而,汶川地震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和警示。

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展开抗震救灾行动,出动大量的军警和救援人员,调动各方力量展开紧急救援和物资支援。

这次地震也成为中国政府加强抗震减灾工作、提高公共安全意识的重要契机,推动了中国抗震减灾能力的全面提升。

灾难过后,中国政府立刻展开了大规模的重建工作。

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对受灾地区进行了全面的重建。

从地震后的教育体制,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再到生态环境的恢复,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让汶川地震灾区实现全面的恢复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地震也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关注和慈善行动。

民间和各界纷纷捐款捐物,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

同时,这次地震也让中国社会对充分关注公共安全、提高人们自救互救能力、建设更加安全的城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汶川地震是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地震灾害,它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引发了中国社会在抗震减灾方面的重大变革。

汶川地震的三分钟演讲稿

汶川地震的三分钟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沉重的心情,向大家讲述一场让我们永远铭记的灾难——汶川地震。

三分钟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述,能让你们深刻体会到这场地震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伤痛,以及我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

一、灾难降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公里。

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瞬间将汶川、北川、茂县等地区夷为平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统计,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受灾群众超过1500万人。

二、众志成城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了抗震救灾一级响应。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在这场抗震救灾的战斗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 救援队伍的英勇无畏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救援队伍纷纷奔赴灾区,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营救被困群众。

消防官兵、医护人员、志愿者等,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废墟中寻找生命的希望。

其中,有这样一个感人故事:一位消防队员在救援过程中,发现了一具遗体,但遗体身边有一个小女孩,她紧紧地抱着一个玩具熊,脸上带着微笑。

消防队员被这一幕深深打动,决定将小女孩带出废墟,给她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2. 群众的顽强拼搏在地震灾区,广大受灾群众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他们互相搀扶,共度难关。

有的群众在废墟中挖出食物和水,分给其他被困人员;有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开展自救互救。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父子情深”、“母女相依”等。

3. 国际友人的援助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向我国伸出援手。

许多国家派出了救援队伍,提供了大量物资援助。

在灾区,国际救援队伍与我国救援队伍并肩作战,共同营救被困群众。

这种国际友谊,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战胜灾难的信心。

三、重建家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灾区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重建工作。

汶川地震作文800字(通用25篇)

汶川地震作文800字(通用25篇)

汶川地震作文800字汶川地震作文800字(通用25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汶川地震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汶川地震作文800字篇1地震,这是一个一直在教课书里静静地呆着词语,我们想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离我们很远很远,那是文字里的知识不是可见可闻的生活。

然而,2008年5月12日,这文字里的知识变成了残酷的生活,残酷的鲜血淋漓,残酷的悲痛欲绝。

那些废墟里的课本,那些从断砖乱石下伸出的小手,那些惊恐、无奈、绝望的眼神,那些消失的生命,痛苦的面容,让我们泪流满面。

然而,还有那些日夜不舍的坚持,那些生死不离的牵手,那些爱的救助,强大的能量,却剧烈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再坚如磐石的心脏此刻也化为泪和血,化为坚持和抗争。

转眼间,5.12大地震已过去1年了。

回首往事,有很多的人和事,让我们无法忘怀。

我们无法忘记可爱的郎铮在担架上稚嫩而严肃的敬礼,我们无法忘记杨云芬老人含泪吞金的悲怆之举;我们无法忘记在废墟下坚持了66个小时却在获救后突然离去的陈坚,我们也无法忘记废墟中唱着儿歌的任思雨,无法忘记坚持了216个小时最终得救得崔昌会女士……那些带着悲伤也充斥着坚强的故事,在我们的回眸中从未模糊过。

日子那么无情地走着,那些因灾难死去的同胞们不知在天的国度是否安然?那些可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岁月无情划开裂痕,那些处在无忧中的人们是否能够想起昨日的那一场暴风雨的袭击?那些死去的亡魂,那些曾经匆匆在世间走过的生命,被一场无情的灾难覆灭了理想,覆灭了所有,路还没有走到尽头,甚至还没有出生的生命,被那场突然降临的灾难深深埋入泥土,那么的深,那么的深…...让人看不清它到底有多深……黑暗像全球性的毁灭笼罩了那一片天,如果能够分担,我们愿共同平分那场灾难,一起生,一起亡,也许世界会将你们遗忘,可我们并没有,我们这些同胞在远方深深为你们悼念,深深为你们祈祷,深深为你们祝福,安息吧,死去的亡魂!说不定我们会在哪天升入你们的天堂,但我们依然手足相连,相信你们没有被我们遗忘。

汶川大地震事件作文

汶川大地震事件作文

汶川大地震事件作文
2008 年 5 月 12 日,那是一个让全中国人民都刻骨铭心的日子。

那天下午,地动山摇,汶川这个美丽的地方遭遇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大地震。

当时我还在上小学,记得那天下午正在上课呢,突然就感觉到桌椅在晃动。

一开始大家都没当回事儿,还以为是后面的同学在捣乱。

可后来,晃动越来越
厉害,老师一下子反应过来,大喊着:“地震啦,同学们快往外跑!”
大家一下子慌了神,你推我搡地往教室外面冲。

那场面,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我当时心里那叫一个害怕呀,只想着赶紧跑到安全的地方去。

后来才知道,汶川那边的情况可比我们这儿严重多了。

好多房子一瞬间就
倒了,好多人被埋在了下面。

那场景,光是想想都让人觉得难受。

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很快就行动起来了,解放军叔叔们第一时间赶到了灾区。

他们不怕危险,不怕辛苦,拼命地救人。

那场面,真的让人感动得想哭。

还有好多志愿者也去了,送吃的、送喝的、帮忙照顾伤员。

大家都想尽自
己的一份力,帮助汶川的同胞们度过难关。

虽然这场地震给汶川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团
结和坚强。

大家齐心协力,一起面对困难,一起重建家园。

这么多年过去了,汶川已经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
场灾难,也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愿世间再无灾难,愿所有人都能平平安安!。

512汶川地震作文

512汶川地震作文

512汶川地震作文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一场令人痛心的大地震——512汶川地震。

这场地震不仅给四川汶川县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更让全国上下都为之震惊。

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天里,全国各地展开了一场抗震救灾的战斗,众多感人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勇敢。

地震发生时,汶川县受到了最大的影响,整个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

大批房屋倒塌,道路受损,校舍崩塌,水电供应中断,通讯系统瘫痪,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不管是老百姓,还是政府部门,都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动中。

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全国各地纷纷行动起来。

当地政府、军队、医疗队、救援队等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投入到抢救被困人员的行动中。

救援队员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地挖掘废墟,寻找幸存者。

他们的辛勤努力,挽救了许多生命。

同时,各地也纷纷组织捐款和物资,援助灾区的人民。

这场地震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精神。

在这场地震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有一位叫做小明的中学生,在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学校上课。

当地震发生时,他忍着疼痛,勇敢地保护着同学们,不让他们受到伤害。

虽然地震给他造成了严重的骨折,但他的勇敢行为感动了全国人民。

还有一位叫做李大妈的普通农民,她在地震发生后,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存款,捐助灾区的人民。

她说:“虽然我们不富裕,但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勇敢,512汶川地震还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强大和凝聚力。

政府迅速行动,组织了大规模的抗震救灾行动。

大批军队、医生、护士、工程师等各行各业的人员纷纷前往灾区,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同时,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建设防震抗灾的体系,以保护人民的安全。

512汶川地震是一次痛苦的经历,但也是一次对于中国人民团结和勇敢的考验。

在这场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了无数感人的故事,他们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和勇敢。

地震过去了,但我们不能忘记这场灾难带给我们的教训。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防震抗灾的建设,提高抗震能力,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汶川大地震作文600

汶川大地震作文600

篇一:《有关地震的作文(600-1000字)》1.年前的那场雪灾酿成的伤痛逐渐被春风吹散,暖阳蒸融的今日,不过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汶川这场惊天动地的地震又一次排山倒海般地刺激摧毁着人脆弱的生命和神经。

2008年5月12日,天摇地动,犹如行驶在大海上的船只飘摇不定!忽然感觉人在生活中的挫折磨难又是多么微不足道,继而从心底发出一声纯真的呐喊:活着真好!每个人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生命显得是多么的脆弱!那么的如此之轻!在地震中多少人沉浸在沉重的悲痛中。

“”四川汶川地区发生级地震的消息,犹如百枚原子弹爆炸一样,打破了人民原本平静的生活。

从电视上看到那一具具并排躺放的尸体,有老人,有年轻人,还有那些天真淳朴的孩子们,你们曾经多么幸福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啊!你们曾经和自己的爱人一起看夕阳西下,你们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不断进取,还有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还没体验美丽的人生就说再见。

从灾区传来的一条条消息,一幅幅画面,让人们焦虑着。

“地震一方,情牵八方!”全国人民的心都系于震区,每时每刻都在电视或网上关注着灾区的动向。

脆弱的我已经不忍目视惨状,耳听悲泣,镜头上一群群难民们渴求生命的表情让我忍不住落泪。

这几天一直通过网络和电视了解地震情况,观看央视直播。

听到一次次播报,观看一条条新闻,主持人与前方记者的一次次连线,我的心跳,我的脉搏,我紧张的神经,都随之一次次起伏,一次次振动,一次次激昂,一次次揪心,一次次忧心忡忡。

“”强烈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在第一时间里,果断采取积极的营救措施,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布署,温家宝总理亲临震区总指挥抗震救灾,想人民之所想,给受难人民带去的不止是积极的营救和问候,还有那鼓励和信心!还有那广大的干部群众都积极投入到抢救之中,中央领导迅速反映,地方政府立即应对,国家有关部委紧随其后,各级各部门应急预案纷纷起动,温总理在地震发生后2个小时就到达成都,晚上8点过又赶赴都江堰灾区现场,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际友人致电慰问。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相关推荐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对地震特点研究发现,汶川地震地震能量巨大,震级大,烈度超强,震源深度较浅,破裂长度大,地震持续时间长,这是造成巨大损失的内因。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篇11 引言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M8.0级特大地震。

这次地震震级大,余震也很多,地表破裂十分严重,同时也带来了次生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建国以来唐山大地震后的又一震害严重的特大地震。

我国处于西亚地中海和环太平洋的地震带交汇地区,是个受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然而我国对地震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尤其是对房屋抗震研究也是十分缓慢。

而且对地震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和室内试验着手,但室内试验却很难模拟出现实的地震作用,再加上地震发生本身的复杂性,地震作用很难预测。

所以地震的作用机制及震害还很难准确确定。

因此对地震特点及震害分析就十分必要,这对我们研究地震作用机理,进行抗震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汶川地震特点根据房屋的破坏特征和实地研究,我们发现汶川地震具有以下特点:1、地震能量巨大、烈度超强。

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为7级地震的32倍,本次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约为1023.7尔格,有专家称相当于当年上千颗二战时美国在广岛扔的原子弹的能量。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汶川卧龙获取的峰值加速度记录达0.9g(地震烈度10度强),在江油获取的峰值加速度记录达0.7g(地震烈度接近10度)。

此次地震所产生的峰值加速度大于0.4g(地震烈度9度)的区域尺度达到350公里,震中烈度高达到11度。

2、震源深度浅、破裂长度大。

汶川地震震源发生在地表以下19千米处,所产生的地面运动十分剧烈,地震破裂面从震中汶川开始向北偏东49度方向传播,破裂长度达240千米。

3、发震方式特殊、震动持续时间长。

汶川地震作文

汶川地震作文

汶川地震作文一、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剧烈地震,这次被称为汶川地震。

它是我国自1976年唐山地震以来破坏最为严重、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

这场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也震撼了世界。

当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正值放学回家的时间。

突然,大地开始摇晃起来,建筑物纷纷倒塌,街道上的车辆互相撞击,人们被吓得四处奔逃。

我也跟着同学们一起躲避,而在这一瞬间,我脑海中想到的只有家人和亲人的安全。

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伤亡。

据统计,汶川地震共造成近7.9万人死亡,18万人受伤,超过300万人无家可归。

在重灾区汶川县,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被夷为平地,成千上万的生命消失在废墟之中。

这一切的一切,使整个中国人民心痛不已。

然而,在灾难之中,我们也看到了人性的伟大。

全国范围内的群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各地救援队伍迅速集结,带着救援装备和医疗物资,奋勇前往灾区,投入到抢救和救助工作中。

无论是搜救队员、医护人员,还是普通民众,尽其所能地为灾区人民提供帮助。

灾难之中,爱与勇气的力量得到了最好的彰显。

国家也高度重视此次地震,迅速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救援和灾后重建。

政府向灾区派遣了大量的救援队伍和装备,组织了大规模的搜救行动,同时还调动了各方资源,为灾区提供食品、水和医疗援助。

而在灾后重建方面,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修建了许多安全牢固的房屋和设施,帮助灾区人民重新站起来。

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我们要时刻警醒,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人们的防护意识,做好灾害准备工作。

同时,我们也要铭记这次地震中人道主义的精神,让爱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熄灭。

二、汶川地震的启示汶川地震是我国近年来最严重的地震之一,这场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伤痛,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首先,汶川地震教会了我们,自然的力量是巨大而无情的。

地震是地壳的一种自然活动,它的来临无法预测和避免,只能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尽量减少损失。

汶川大地震的作文

汶川大地震的作文

汶川大地震的作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这场地震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损失。

当地的房屋、学校、工厂等建筑物被毁坏,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家园,许多无辜的生命也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

这场地震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地震对人类的威胁,也让人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工作。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的发生往往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伤害。

汶川大地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地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人失去了家园,生活陷入了困境。

在这场灾难中,人们纷纷伸出援手,展现了人间大爱。

无论是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还是普通民众,都积极参与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受灾群众,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地震对人类的威胁是巨大的,但是我们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应对。

在汶川大地震之后,人们更加重视了地震防灾减灾工作,加强了对地震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了更加坚固的建筑物,提高了人们的地震安全意识。

同时,人们也意识到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在灾难面前战胜困难。

这场灾难让人们更加
珍惜生命,更加关心他人,更加珍视和平与安宁。

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损失,但是它也让我们更加坚强和团结。

在这场灾难中,人们展现了人间大爱,彰显了团结互助的力量。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我们无法改变它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共同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512汶川大地震作文

512汶川大地震作文

512汶川大地震作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这场地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伸出援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力量。

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罕见的大地震,地震瞬间造成了大量的房屋倒塌,道路中断,通讯中断等严重后果。

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无数家庭破碎,让人们心痛不已。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迅速出动,向灾区运送物资,救助灾民,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力量。

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地震是自然灾害,其破坏力是巨大的,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提高自救能力。

其次,地震发生后,灾区的救援工作需要全国各地的支援,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同抗灾,共渡难关。

最后,地震发生后,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全国各地人民的齐心协力,看到了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捐款捐物,向灾区伸出援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力量。

在灾难面前,我们团结一心,共渡难关,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

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自救能力,同时也要团结一心,共同抗灾,共渡难关。

让我们铭记汶川大地震,珍爱生命,珍爱幸福。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

汶川地震作文800字范文3篇

汶川地震作文800字范文3篇

汶川地震作文800字范文3篇汶川八级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

下面一起随店铺来欣赏关于“汶川地震”的作文吧。

汶川地震作文800字范文1:感悟2008年汶川地震二零零八年在我们看来,不知应说是祸,还是应说是福呢?还记得在五月十二号十四点二十八分,在汶川发生了一次8级的大地震,这次地震波及的范围很大,都江堰、绵竹市、卧龙等地区有三分之二的房屋倒塌,许多人被埋在了废墟之中。

汶川八级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

不过这次的地震也让我看到了13亿中国人民的团结。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个紧急时刻,全中国人和政府都伸出了双手去帮助他们,十万大军,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大家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温家宝亲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

各国领导都给予了我国灾区最诚挚的问候... ...在那次2008汶川大地震中一些战士的行为让我至今难忘。

消防队员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余震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就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命令让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几个孩子,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钻的战士马上让其他的战士给死死拖住,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即使现在看到这篇故事,我还是会潸然泪下。

“患难见真情”,海外侨胞、上至、下至百姓,都对祖国都怀有一份真挚深沉的爱,情况越是困难,这爱便越温暖。

我不知道在这次地震中,有多少孩子成为孤儿,又有多少人失去生命,但我只知道,每一个生命曙光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词语.这个词语无需用精美的画笔修饰,却依然光亮耀眼,那就是爱!我们全国人民的爱!不管怎么样,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四川汶川大地震总结6篇

四川汶川大地震总结6篇

四川汶川大地震总结6篇篇1一、引言四川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灾难性的自然灾害,发生在2024年5月12日,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本文将对这次地震进行全面的总结,包括震灾背景、震灾情况、救援措施以及后续影响等方面。

二、震灾背景四川汶川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该地区已经发生了多次较大规模的地震。

因此,当地居民对地震有一定的警觉和防范意识。

三、震灾情况1. 人员伤亡: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十分惨重。

据统计,地震导致数十万人受伤,其中数万人不幸丧生。

许多家庭因此失去了亲人,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2. 房屋损坏:地震对当地房屋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大量房屋倒塌,许多居民失去了家园。

据估计,地震造成的房屋损坏和损失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

3. 基础设施损坏:地震还对当地的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

道路、桥梁、水电设施等遭到严重损坏,给当地的交通和电力供应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4. 生态环境破坏:地震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大量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发生,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四、救援措施1. 政府救援:政府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调动了大量救援力量前往灾区。

政府还协调了军队、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力量,共同参与救援工作。

2. 社会救援:社会各界在地震发生后也积极参与救援工作。

许多志愿者组织和个人纷纷前往灾区,为受灾居民提供食品、衣物、住所等物资援助和精神支持。

3. 国际救援:国际社会也对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向中国提供了救援物资和资金支持,帮助中国政府共同应对这场灾难。

五、后续影响1. 灾后重建: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展开了灾后重建工作。

经过几年的努力,许多受灾居民已经重新拥有了家园,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也得到了逐步恢复。

2. 防灾减灾:四川汶川大地震也引起了人们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

汶川抗震总结汇报稿子范文

汶川抗震总结汇报稿子范文

汶川抗震总结汇报稿子范文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次特大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在这次特大灾害中,汶川人民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展现出了巨大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以下是对汶川抗震救灾的总结汇报。

一、地震背景介绍汶川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震级达到了8.0级,震中位于四川汶川县映秀镇附近。

这次地震引起了巨大的破坏,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和失踪,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悲伤。

二、抗震救灾过程1. 发生地震后,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组织人员和物资投入救援工作。

2. 全国各地纷纷派出救援队伍前往汶川进行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各地民众纷纷捐款捐物,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持。

3. 救援队伍经过艰苦的努力,成功地营救和疏散了大量被困的群众,保障了他们的安全。

4. 灾后重建工作开始进行,包括房屋重建、基础设施修复和灾后心理辅导等。

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力争让灾区尽快重建。

三、抗震救灾的成果1. 救援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成功挽救了大量生命。

2. 灾后重建进展顺利,灾区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灾民们得到了妥善安置。

3. 国内外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积极支持灾区重建工作。

4. 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展现出了中国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坚定意志。

四、抗震救灾的启示1. 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地震无法预测,但我们可以提前做好预案和准备工作,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2. 加强救援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

在地震发生后,救援能力的高度集中和快速响应至关重要。

3. 进一步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社会力量的作用十分重要,我们应该充分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成全社会共同应对灾害的合力。

4. 加强灾后重建工作的长远规划和科学指导。

灾后重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指导。

五、今后的工作展望1. 深入总结抗震救灾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提高抗灾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关于汶川大地震的范文

关于汶川大地震的范文

关于汶川大地震的范文你知道吗?2008年那场汶川大地震,就像一场噩梦突然降临到四川那片美丽的土地上。

那时候,地动山摇啊,就好像有个超级大力士在底下疯狂地摇晃地球这个大摇篮。

房子就像纸糊的一样,哗啦啦地倒了一大片。

好多人正在家里做饭呢,或者在教室里上课,一下子就被埋在了废墟底下。

那场面,真是乱成了一锅粥,哭声、喊声、求救声混在一起。

可是呢,咱中国人就是有种不服输的劲儿。

你看那些救援人员,就像超级英雄一样火速赶到现场。

他们有的是解放军叔叔,背着大大的包,里面装着各种救援工具,跑得气喘吁吁的,但是眼睛里透着坚定。

还有各地赶来的志愿者,有医生、有普通的工人,他们就像一群小蜜蜂,忙前忙后,没有一个人喊累。

有个大叔被埋了好长时间,大家都没有放弃他。

救援人员一边挖一边和他聊天,鼓励他坚持住。

大叔也很乐观,还开玩笑说等出去了要吃一大碗热辣辣的面条。

最后大叔被救出来的时候,虽然灰头土脸的,但是满脸都是笑容,那笑容里都是对生命的热爱和重生的喜悦。

那些孩子们也特别坚强。

有个小女孩,在废墟下面唱着歌给自己打气。

她的歌声虽然微弱,但是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周围黑暗的废墟。

还有那些失去了亲人的小朋友,他们眼睛里虽然含着泪,但是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去帮助其他受伤的人,就像个小大人一样。

全国人民也都行动起来了。

大家纷纷捐款捐物,那时候感觉全中国都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想着能为汶川出一份力。

我还记得我们学校那时候组织捐款,大家把自己的零花钱都拿了出来,虽然钱不多,但是那是满满的爱心。

汶川大地震虽然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是它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现在的汶川,已经重新建起来了,房子又漂亮又结实,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就像凤凰涅槃一样,从废墟中重生,这就是咱们中国人的力量,啥困难都打不倒咱!。

汶川汶川作文范文

汶川汶川作文范文

汶川,是一座位于四川省北部的小城市,在2008年5月12日的一场地震中,这个安静的城市被摧毁了。

这次地震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和援助,所有人都心痛于汶川的不幸。

这场地震造成的伤害是难以描述的,四川成都的地震烈度达到了11级,在汶川,房屋倒塌、道路被封闭、人们生命体征 slowly的一切都出现了,灾难的规模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当天的地震共造成了69,228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无家可归的人有400万之多,汶川的救援工作也立即启动,这场灾难引发了全国的哀悼和关注。

然而,在灾难中却闪耀着人性光辉,人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爱,他们成为了有情有义的一道风景线,展现了伟大的人民力量。

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的是解放军,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遇难者打开一条生命的救援通路,用他们赤诚和刚毅的人格,震慑着灾难中最无畏、最冷酷、最卑劣的抢险者。

他们的举动表明了军人的责任和担当,更表达了人们的爱国情怀。

国内地震专家也展现出了他们的职业精神,他们不辞辛苦,日夜坚持着对地震的监测和调查,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地震的发生原因,还指导了我们在以后如何有效地预防地震的发生。

还有无数的志愿者,他们忘我奉献的伟大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光辉的真谛。

他们在灾区生活的困难和不堪,每一天的不眠不休换来了灾区居民的微笑和感激。

从救灾物资的捐赠,到抢险救灾的行动,志愿者们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表现了出来,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拼搏、奉献的优良品质。

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的时间,汶川已经重建,人们和房屋都已经恢复了往昔的安宁。

虽然时间可以淡化一切,但是,人们对于这场灾难、对于汶川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记忆中。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缅怀那些为了生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人们,向那些无私奉献、勇敢坚强的解放军士兵致敬,向所有的志愿者表示崇敬和谢意。

十年前的汶川伤痛,未来的我们或许有力量拯救。

让我们从中吸取教训,做好预防工作,同时也要珍惜这个美好的时代,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我们自己的生命。

汶川大地震地震报告

汶川大地震地震报告

汶川大地震地震报告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属于7.9级地震。

这次地震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然而,灾难发生之后,人们立即就开始研究该次地震,以期能够了解地震的原因和发展规律,为今后更好地应对类似灾难提供参考。

地震的起因与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汶川大地震则是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

在地壳活动的过程中,板块之间出现相对运动,而近代重大地震则是因为板块边界发生了过错滑动和断裂,导致地震释放能量。

而在汶川地震中,印度板块向北相对欧亚板块运动,两板块边缘发生了滑动和压缩,最终在汶川附近断裂并释放了巨大的能量。

这一地震对于四川地区来说,乃至整个中国,都是近年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地震的强度和震级被广泛用于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

强度是根据地震震感反应的强弱来进行划分的,而震级则是根据地震能量来进行评估的。

在汶川大地震中,震中附近的地面震感非常强烈,许多建筑物倒塌,道路破坏严重,土石流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也造成了更多的破坏。

根据专家们的测算,这次地震的震级为7.9级,能量释放相当于24颗“大威力原子弹”。

可见,这一次地震的威力是相当可观的。

地震灾害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中国政府的统计,这次地震造成了约7.6万人死亡、37.6万人受伤,另有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废墟中的悲痛和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人心碎。

此外,地震还造成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受损,道路中断、桥梁塌陷、房屋倒塌等都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但是,面对这次突发的地震,中国政府采取了迅速行动,派出了大批救援人员和物资参与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为地震灾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和支持。

回顾这次地震,我们还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

地震的发生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人们无法预测地震,但是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地震监测体系来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汶川大地震历史论文

汶川大地震历史论文

汶川大地震历史论文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城以西19公里处。

这场地震造成了近7.7万人丧生,其中包括数千名儿童,另有数十万人受伤。

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地震之一,也是自唐山大地震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

这场地震的规模为里氏8.0级,其造成的震后灾害也是十分严重的。

大批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被摧毁,导致了严重的交通瘫痪和物资匮乏。

此外,地震还引发了多次次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给灾区救援和重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汶川大地震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援助。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向中国提供了援助,并派遣了医疗队和搜救队前往灾区。

中国政府也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救援和重建工作,投入了巨额资金和物资。

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对地震预警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并加强了地震监测和防灾减灾工作。

此外,全国范围内还开展了地震知识教育和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自救能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汶川大地震灾区已经完成了重建工作,废墟上重新崛起了新的城镇和村庄。

大批受灾群众也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汶川大地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也让我们更加注重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减轻。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地震科研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抗震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质量,促进地震灾害的减轻和防范,为人们创造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生活环境。

此次汶川大地震的教训和反思将对中国乃至全球地震预警和防灾减灾工作产生深远意义。

地震科学家和工程师将加强对地震规律和地质构造的研究,以提高对地震的预测和监测能力。

此外,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也将成为重要任务,及时准确地发出地震预警信息,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疏散和自救。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抗震设计和建筑标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

对于旧城区和农村地区的建筑,也需要进行加固和改造,提高其抗震能力。

汶川大地震作文

汶川大地震作文

汶川大地震作文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波及范围较广,灾情极其严重,给汶川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这场大地震发生时,四川省汶川县正处于春耕季节,正处于播种季节,正处于全县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被大地震重创,汶川变成了一片废墟。

全县的房屋、路桥、建筑物被地震摧毁,几乎没有一栋建筑物能够经受住地震的冲击。

更可怕的是,地震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

据估计,这场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 6.5万人,受伤人数超过3.3万人,失踪人数超过18.5万人,给汶川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此次大地震不仅给汶川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也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震惊。

为此,全国各地的人们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赠款物,赶赴汶川,帮助汶川人民度过难关。

受到汶川人民的感激和热情款待,这份爱心在汶川不断传递,让汶川人民渐渐接受灾难,重新建设家园。

至今,汶川的灾害仍在持续,已有十年之久。

但是,汶川人民在经历了多年的艰苦努力之后,慢慢恢复了家园,重建了文化,恢复了经济,恢复了政治,这里也变得更加美丽。

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剧的一次灾难,也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考验。

希望汶川人民能够坚强地抗击灾害,重建家园,再
次繁荣起来。

汶川地震原因

汶川地震原因

汶川地震原因篇一:汶川地震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发展趋势及注意的问题昨日,国家地震局有关专家对此次地震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发展趋势和今后应注意的问题作出了初步分析。

本次地震属浅源地震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

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四川周边可能发生余震在地震学中,一般发生的震级越高,其破坏力度越大。

这次汶川地震7.8级,其震中地区的破坏力度在10度左右,会造成房倒屋塌、地质滑坡和地面裂缝等灾害。

由于一般地震不可能一次释放所有能量,剩余能量还要继续释放,连续余震应该是正常现象,因此四川周边地区有可能发生余震。

张国民说,一般情况下,余震要比主震低1级以上,但有可能在附近地区,也可能造成新的灾害,要防备余震造成的灾害影响。

因此,目前需要提防山区发生滚石、滑坡、交通堵塞、地面破坏等次生灾害,避免引发更大的灾害。

有震感地区≠本地发生地震近期某地区不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国家地震局表示,有震感地区,并不等同于本地发生地震。

国家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张宏卫形容此次地震强度大,波及面广,宁夏、青海、甘肃、河南、山西、陕西、山东、云南、湖南、湖北、某、某等省区市均有震感。

震感不等同于地震,但有些地区群众最先以为本地发生了地震。

释放能量大导致有震感地区广国家地震局应急搜救中心总工程师曲国胜表示,此次地震波及面广,震源较浅、震级大是最关键的原因。

国家地震局专家指出,有感地区不是本地发生地震,而是地震波及造成的。

篇二:汶川地震成因分析中新网5月18日电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中国地质调查局日前召开汶川地震及其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情况分析会,航遥中心、环境监测院、地科院、地质所、地质力学所等单位的专家根据各自调查监测和评价研究的结果对灾情进行“会诊”。

初步认为,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惹的祸,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汶川地震原因范文昨日,国家地震局有关专家对此次地震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发展趋势和今后应注意的问题作出了初步分析。

本次地震属浅源地震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

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四川周边可能发生余震在地震学中,一般发生的震级越高,其破坏力度越大。

这次汶川地震7.8级,其震中地区的破坏力度在10度左右,会造成房倒屋塌、地质滑坡和地面裂缝等灾害。

由于一般地震不可能一次释放所有能量,剩余能量还要继续释放,连续余震应该是正常现象,因此四川周边地区有可能发生余震。

张国民说,一般情况下,余震要比主震低1级以上,但有可能在附近地区,也可能造成新的灾害,要防备余震造成的灾害影响。

因此,目前需要提防山区发生滚石、滑坡、交通堵塞、地面破坏等次生灾害,避免引发更大的灾害。

有震感地区≠本地发生地震近期某地区不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国家地震局表示,有震感地区,并不等同于本地发生地震。

释放能量大导致有震感地区广国家地震局应急搜救中心总工程师曲国胜表示,此次地震波及面广,震源较浅、震级大是最关键的原因。

国家地震局专家指出,有感地区不是本地发生地震,而是地震波及造成的。

中新网5月18日电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中国地质调查局日前召开汶川地震及其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情况分析会,航遥中心、环境监测院、地科院、地质所、地质力学所等单位的专家根据各自调查监测和评价研究的结果对灾情进行“会诊”。

初步认为,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惹的祸,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惹的祸: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汶川地震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第一,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

第二,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

第三,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汶川地震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xx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东部龙门山构造带汶川附近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

此次地震不仅在震中区附近造成灾难性的破坏,而且在四川省和邻近省市大范围造成破坏,其影响更是波及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乃至境外,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震。

汶川地震发生在四川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上。

该构造带是青藏高原内部巴颜喀喇地块和中国东部华南地块的边界构造带,经历了长期的地质演化历史,具有十分复杂的结构和构造。

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主要集中在灌县-江油断裂(前山断裂)、映秀-北川断裂(中央断裂)和汶川-茂县(后山断裂)及其相关褶皱之上,这次8级强震发生在映秀-北川断裂之上,是龙门山逆冲推覆体向东南方向推挤并伴随顺时针剪切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和2)。

图1 龙门山断裂带及强震分布映秀-北川断裂全新世(10000年)以来具有明显的活动性,其长期地质滑动速率小于每年1毫米。

GPS观测表明龙门山构造带的现今构造变形也是以逆冲和右旋剪切为特征,但变形速度不大(图2)。

因而,龙门山构造带及其内部断裂属于地震活动频度低但具有发生超强地震的潜在危险的特殊断裂。

图2 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的主要活动断裂及地壳运动速度场汶川地震的发生及龙门山向东南方向推覆的动力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及其向北的推挤,这一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导致了亚洲大陆内部大规模的构造变形,造成了青藏高原的地壳缩短、地貌隆升和向东挤出(图3)。

由于青藏四川汶川地震原因一二三xx-05-30 11:19中国地质调查局最新分析提出,二00八年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地震活动的机理,可能是印度板块向北东方向持续的挤压引起。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四川地震灾区地质简图,并进行分析评价表示,二00八年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一带的八级地震发生在著名的龙门山断裂带上。

该断裂带是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的结合部,也是一个大型的重力异常梯度带,两侧地块的基底深度和厚度都有数十公里的差异。

该断裂带有大量的断裂及活动断裂组成,后续的地应力释放造成的断裂活动,形成余震。

该次地震活动的机理可能是印度板块向北东方向持续的挤压引起。

资料表明,历史上,这个断裂带曾经发生过多次大的地震。

如: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川西发生了七点五级地震,九千三百余人遇难;一九七六年八月十六日,四川松潘、甘孜发生七点三级大地震。

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分析认为,根据观测,印度板块现正以每年五十毫米的速度向亚洲俯冲。

这个地质活动在造成青藏高原隆升的同时,因东侧四川、鄂尔多斯低地形形成的位势和重力势差,还造成了高原向东的侧向流动和挤压。

四川、鄂尔多斯地块比较稳定,自一点六亿年以前的晚侏罗纪以来,深深地扎根于地球的深部。

青藏高原向东的挤压,在这个稳定地块突然受阻,必然在两个地块接触地带发生应力集中和变形。

汶川地震是青藏高原向东巨大挤压应力持续释放的结果。

二00一年十一月十四日,昆仑山八点一级大地震显示出青藏高原北部的应力大释放。

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分析认为,汶川地震表明,青藏高原的挤压应力集中区已经由北部转向东部,沿中央龙门山断裂带约两百公里长的地带释放,能量巨大,波及范围广。

汶川地震最大的特点是传统认识的龙门山冲断层,发生了明显的右行水平位移,正因为此,沿龙门山断裂带,震中的汶川,北东方向的茂县、绵竹、北川等县市,都遭受了重大损失。

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的精细分析结果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监测结果都显示,汶川地震震源深度十公里,属浅层地震,具有巨大的破坏性。

通常认为,两个板块的界面摩擦作用形成地震。

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到亚洲板块之下,主俯冲面一般深达四十至八十公里。

而汶川地震震源深度只有十公里。

这个现象引发了中国地质科学家新的探讨,并在地球物理数据支持下,提出青藏高原向东分层流出的观点。

原来以为,青藏高原是整体的地壳地幔物质向东流动,现在看来,这个流动不是整体发生的,而是分很多层发生,而且不同层之间,流动的速度也不一样广东天文学会专家分析,这次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日期与时间,可能与天文因素有关。

大地震日期恰好发生在上弦(农历四月初八)。

这天,上弦时刻出现在中午11时47分。

上弦时,太阳、地球和月球排列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的角度恰好等于90度,上弦这天,有两个不同方向的引潮力对地球施加影响。

历史上有些大地震出现在上弦或下弦的前后:如里氏9.1级的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发生在1957年3月9日(农历二月初八),这天恰好是上弦;里氏8.8级的南美洲厄瓜多尔大地震,发生在1906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七),次日为上弦;里氏8级的我国甘肃古浪大地震,出现在1927年5月23日(农历四月廿三),次日为下弦;里氏7.3级的我国辽宁省海城县大地震,出现在1975年2月4日(农历十二月廿四),下弦为2月3日。

太阳月球地球处于同一平面汶川大地震时刻恰好出现在太阳月球地球3个天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在平时,月球与太阳地球的运行不是处于同一个平面,而是有一个5度多的夹角。

当3个天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可能对地球地壳的某些板块产生特殊的或共振的影响。

月球和太阳位于同一条纬线汶川大地震前夕,月球和太阳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5月11日,太阳位于天空北纬18度,而月亮由北往南掠过北纬18度。

也就是说,5月11日有一瞬间,太阳和月球位于同一条纬线(北纬18度)上。

日月两天体位于天空同一条纬线上,这种合力可能对地球的地震起引发作用。

地震的地点和强度主要地球的内部,而地震的时间可能受地球外天体的引潮力及辐射和磁场等外因影响。

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在空间的排列状况处于特殊的位置,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合力将会出现一个临界点或转折点时,就有可能触发地震,这就是地震的天文外因。

两个强天文潮汐值得注意据广东天文学会表示,今年6月初,有两个强天文潮汐值得有关方面注意。

一个出现在6月3日21时,这时月球距离地球最近,只有357251公里,这是xx年11月24日以来月球与地球相距最近的时刻;另一个是6月4日凌晨3时23分,太阳、月球和地球排列成一条直线(朔)。

如果这两个强天文潮汐的时间间隔较长,那只属于一般的孤立的天文现象,但它俩相距只有6个小时,将会形成叠加的强天文潮汐,就有可能对地球的气体潮(大气潮)、液体潮(海洋潮)和固体潮(地壳潮)产生显著影响。

目前,四川汶川里氏8级大地震后,还存在地壳板块错动,还有余震能量释放不彻底等因素的存在。

因此,6月4日前后,这两个强天文潮汐相继出现,值得地震工作者和相关部门关注。

5月15日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召集国内权威专家,对四川特大地震进行“会诊”,初步形成三个结论。

一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

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二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第一,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

第二,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

第三,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三是浅源地震。

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