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谱分析技术
铁谱分析技术及其在设备故障诊断上的应用

铁谱分析技术及其在设备故障诊断上的应用摘要:本文阐述了铁谱技术的原理、检测方法、磨粒类别。
结合与铁谱类似的检测分析技术(光谱、颗粒计数)进行原理及检测范围的对比分析,明确说明了三种检测技术的利弊。
着重介绍了铁谱分析技术的原理与检测方法,并叙述了铁谱技术在武钢炼钢厂某设备的故障分析中起到的作用。
铁谱分析技术能够很直观的发现设备故障类型,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铁谱技术;光谱技术;颗粒计数;炼钢;设备;故障;微粒;磨损前言铁谱分析技术是通过对油润介质中的各类微粒的观测、分析来判断机械的润滑、摩擦、磨损工况正常与否,是进行设备润滑工况故障诊断的有力工具之一。
由于润滑故障占机械故障的50%以上,因此铁谱分析技术就有了发挥作用的天地。
在磨粒识别分析数字化还未能成功地应用于实际的今天,采取铁谱图谱分析软件来满足现实的需求就成为一种途径。
1.微粒检测方法——铁谱、光谱、颗粒计数1.1 铁谱、光谱、颗粒计数三种技术原理虽然这三种分析技术都是用来检测油液污染程度的,但原理截然不同。
1.1.1 颗粒计数技术原理油液中的微粒经过颗粒计数仪的激光照射区,将通过照射区的某一截面尺寸记录下来,作为该微粒的粒度计数,记录尺寸范围是1~100微米,大于100微米者没有具体数字显示,从数量上了解油液中微粒数量和粒度分布即油的清洁状况。
以国际标准NAS1638输出测试数据。
1.1.2 光谱技术原理高压电弧将油液中的金属微粒熔化,成为金属元素,通过光谱的作用,以ppm作为(百万分之一)计量各种金属元素浓度含量的单位,由于高压电弧不能熔化较大的金属颗粒,故测试数据主要表达了油液中10微米以下金属微粒的元素含量1.1.3 铁谱分析原理通过高梯度磁场的作用,将油液中的各类微粒以一定的规律有序排列,在高倍显微镜下,能观测到各类微粒的表面形态,能看到的微粒粒度范围在5~300微米之间,这个尺寸范围的微粒群与润滑、摩擦、磨损有关,通过微粒的形态不同来判断磨损类型。
铁谱分析技术在石化行业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B V n a rma ,G S n aaaa .T e sdn el eaiu f 3 e kt a n ud rr n h l ig w a a j i "bh v r o o
AI S C a tc lt o o i s I . e c a a trz to fs b u fc — i p riu a e c mp st — I Th h r c e ai n o u s ra e e i
1 0
中国设备工程 f 21年l月 01 2
_ 专题报
器的可靠性和延长寿命 ,减少维修 费用具有重大 的意义 。
油液监 测是机器 状态监测 的重要 手段 之一 , 目前 油液
离 出有 价值 的磨 粒 ;同时 ,铁谱分析 还可 以观 察磨粒 的表 面形貌 、颜色 等 ,从而 能获得更 为丰富的关 于机器磨损状 态及其 机理 的信 息 ,以实现 机器磨损状 态 的有 效监测与诊 断 。这些优点 ,是其他油样分 析方法所无法 比拟的 。因此 ,
监测分 析方法包 括磁塞检 测法 、光谱 分析 法和铁 谱分 析法 等。其主要检测范围见表1 。
表 1 各 种 油样 分 析 法主 要 检 测 范 围
方法 可检测粒子特征 尺寸检测范围/ 数量 粒度分布 形态 成分 tm x >O 10 、 /
利用铁谱 分析技 术对石化设 备磨损进行 故障诊 断是十分合
展 ,根据谱 片上磨粒 的数量 、形状 、粒径 、表面形貌及 颜
色综 合进行判 断 ,这 种方法将磨粒进 行分类并 给 出了产 生
磨粒 的原 因 ,只要根据 观测到 的磨粒 类型就 可 以判 断设 备 故 障原 因及其 部位 ,但该 方法最主要 的缺点就 是如果设 备 中含有 大量 的摩 擦副 ,那 么正常磨损 时也会产 生较多 的异
铁谱分析技术在商业化实验室油液监测活动中的作用

铁谱分析技术在商业化实验室油液监测活动中的作用摘要通过油液分析对特定摩擦学系统的润滑和磨损状态进行合理评估,是油液监测活动的核心内容。
本文简要介绍了商业化油液分析实验室状态监测活动的特点,通过具体案例重点介绍了铁谱分析技术在设备磨损状态监测中的独特作用。
1 前言油液分析商业实验室的日常任务包括油液检测与油液监测两种类型。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着眼于油液本身,而后者的服务对象则是以油液为润滑或工作介质的摩擦学系统;前者重在提供准确的测试数据,后者则要针对特定的摩擦学系统,合理选择和进行有关油液分析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润滑和磨损状态进行评估。
然而,要实现对某一特定设备润滑和磨损状态的评估,首先需要建立有关油液分析参数及信息与相应摩擦学系统状态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一般来说,一方面要求对有关摩擦学系统的结构和边界条件具有足够的了解,同时需要在及时获取设备故障和维修信息的基础上对大量的油液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建立有效的监测模型。
但作为商业化的油液分析实验室,面临的客户五花八门,既有相对稳定的老客户,又有零散客户和新客户,而不同客户的要求和所能提供的信息也千差万别;监测对象更是种类繁多,既有高、中、低速不同类型、不同功率范围、不同用途、不同制造商生产的柴油机和各种型号的汽油机,也有各种液压设备、工程机械、压缩机和传动装置等。
面对如此众多且各具特色的客户和服务对象,如何建立油液分析结果与设备状态之间的关系,怎样才能有效开展油液监测工作,实在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般来说,通过油液分析进行机械设备状态监测,首先需要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监测目的制定合理的监测计划,包括选择测试项目和方法、确定取样方法和周期等;然后根据监测计划按周期连续取样、测试,并根据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对设备状态做出评价和提出维修(保养)建议;而有关设备维修和运行情况的及时反馈对于修正下一步的判断至关重要,是整个监测计划的重要一环。
油样铁谱分析技术

铁谱分析技术铁谱分析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一种新的机械磨损测试方法,借助磁力将油液中的金属颗粒分离出来,按颗粒大小排列在谱片上,观察颗粒的相对浓度,进一步分析颗粒的物理性能。
铁谱仪分析广泛用于各行业的内燃机、齿轮箱、轴承、液压系统等大型设备、零部件有效的磨损监测,统计表明,应用铁谱技术,保证重大设备安全运行,减少故障发生,降低维修费用,已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一、铁谱分析的内容1、磨粒浓度和大小,可以反映磨损的严重程度;2、磨粒形貌,可以反应磨粒产生的原因、机理;3、磨粒成分,可以反应磨损部位;二、铁谱分析的特点:有较宽的尺寸检验范围、同时获得磨粒的多种信息,全面判断磨损故障部位、严重程度、发展趋势、产生原因。
三、铁谱分析的原理铁谱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就是用铁谱仪把油品中的磨粒和碎屑分离出来,并按其尺寸大小依次沉淀到一片透明基片上(即制作谱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进行定性分析,也可用计算机对磨粒进行图像处理,获取磨屑的有关参数。
摩擦学的研究表明,磨粒数量、递增速度与磨损程度有直接的关系,磨粒的形态、颜色、尺寸等则与磨损类型、进程、材质有关,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状态监测或故障诊断结论,是制定设备维护措施的重要依据。
四、铁谱分析仪生产商:维克森(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磨粒分离、检测的不同方法,铁谱仪主要有四种类型:分析铁谱仪、旋转式铁谱仪、直读式铁谱仪和蓟管式铁谱仪。
1、分析式铁谱仪VIC-T是最先研制出来的铁谱仪器,油样流经处于高梯度磁场中的倾斜玻璃基片,磨粒按一定规律排列沉积,借助高倍显微镜观察谱片,可看到磨损颗粒的材料、尺寸、特征和数量。
分析铁谱仪对检测人员的技术经验要求较高。
产品优势:(1)能直接观察粒度尺寸在2um至数百微米范围内的磨粒;(2)以表面特征为依据迅速判断机械的运行和磨损状态;(3)体积较小,操作简便,具有功能强大的分析软件;(4)装箱、搬运要求不高,随行性较好。
2、旋转式铁谱仪VIC-XT将油样滴到旋转磁台中心,高速旋转时受离心力作用,油样向四周流散,在环形的高梯度磁场作用下,磨粒以同心同环的形式,沉积在谱片上。
铁谱分析技术在油液监测中的应用

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磨粒和获得更多的磨粒信息,将显微镜的 放大倍数调至500倍,此时磨粒形态如图6所示。图中既有表 面呈现红色的磨粒,又有表面呈现黑色的磨粒。从沉积方式 上看,它们沉积在磁力链上,说明磨粒都具有磁性,所以可 以判断这两种磨粒为铁系磨粒。从颜色上可以看出磨粒发生 了氧化反应,据此可以更进一步地确定磨粒是铁系氧化物磨 粒:红色的为Fe2O3团粒,黑色的为Fe3O4团粒,因发生粘 着磨损而产生。前者是因为油样中有水分,后者是因为系统 润滑不良,而发生了粘着磨损所产生的。
3、铁谱技术的特点 (1)具有较宽的磨粒尺寸检测范围和较高的检测效率
(2)能同时进行磨粒的定性检测和定量分析 (3)能够准确监测机器中一些不正常磨损的轻微症兆,具 有磨损故障早期诊断的效果。
铁谱分析技术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 (1)对润滑油中非铁系颗粒的检测能力较低,故在对 如柴油机这种含有多种材质摩擦副的设备进行故障断时, 往往感到有所欠缺; (2)作为一门新兴技术,铁谱分析的规范化不够,分 析结果对操作人员的经验有较大的依赖性,若缺乏经验, 往往会造成误诊或漏诊。
(2)磨合中期 图4和图5是采用蓝色投射光、红色反射光的照明方式,在 显微镜下放大200倍时的磨粒形态图。由谱片图上的磨粒 形态可以看出:磨粒分布均匀,具有高度抛光的表面,沿 磁力线呈链状分布,说明磨损主要元素为金属元素,异常 磨粒很少,磨粒视场清晰可见,虽然谱片上仍可见到大的 金属磨粒,但是磨粒大小差异较磨合早期要小的多。
磨粒数量分析 磨粒数量变化可以利用PODS磨损颗粒分析仪进行分析。下 图为变速箱传动装置磨合过程中的磨损颗粒数量变化规律。
磨损颗粒数量变化
由图中可知,在磨合开始阶段,润滑油中磨粒很少, 此时磨损刚开始,产生的磨粒很少,经过一段时间 后,润滑油中磨粒急剧增多,说明各个零件都开始 进入磨合期。但随着磨合时间的推移,油液中磨损 颗粒在过滤器的作用下数目逐渐减少,磨合进行到 60min左右时,颗粒数目趋于平稳,磨损浓度达到平 衡。这与铁谱分析的结果一致。
铁谱分析技术在柴油机故障监测和诊断中的应用

铁谱分析技术在柴油机故障监测和诊断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了铁谱分析技术的工作原理、分类以及柴油机常见故障的磨粒图谱特征,运用铁谱分析技术对舰船柴油机运行故障进行监测与故障诊断,预先发现柴油机早期缺陷与故障,逐步实现柴油机状态的预先维修,为舰船柴油机的使用与维修提供可靠依据,可以有效保证舰船柴油机的安全可靠运行。
标签:铁谱分析技术;柴油机使用与维修;故障监测1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装备管理的理念已经从常规管理向综合管理的方向发展,形成了装备管理的现代模式。
油液分析技术的主要作用[1,2]包括:(1)确定设备合理的换油时机;(2)检验设备用油品质,防止假油或油错用对设备造成损害;(3)确定设备主要磨损机理及磨损程度,实现设备资源合理调度;(4)诊断正在发生或潜在故障,为设备维修决策提供依据;(5)对设备的合理润滑提供技术支持,实现设备的科学维护与保养;(6)为润滑油、摩擦副等相关零部件的改进和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2 铁谱分析仪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实施铁谱分析技术的重要工具之一是铁谱仪,铁谱仪运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有四类[1,2]:(1)分析式铁谱仪;(2)直读式铁谱仪;(3)旋转式铁谱仪;(4)在线式铁谱仪。
2.1 分析式式铁谱仪分析式铁谱仪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微量空气泵以极小的流量将试管内的油样压滴在以一定角度倾斜放置的高梯度强磁铁上方的铁谱基片上(倾斜角度为1?~2?左右)。
在铁谱基片上有一U 形憎油性限流带,限制油样在基片上沿垂直于磁铁磁力线的方向由上向下流动。
借助于显微镜,分析磨粒的数量、尺寸分布、成分、类型等特征信息,这些磨粒能够传递出机械摩擦副磨损状态的重要信息。
2.2 旋转式铁谱仪旋转式铁谱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和磁场的联合作用,将油液中的磨损颗粒分离出来,按规则排列沉积在铁谱基片上;借助于显微镜,分析磨粒的数量、尺寸分布、成分、类型等,测得内圈大磨粒读数Di和外圈小磨粒讀数Do,从而确定设备磨损的状况。
铁谱分析技术简介及电力系统应用展望

铁谱分析技术简介及电力系统应用展望董志乾1,杨燕1,栾银环1,刘永良1,曹鸿雁2(1.内蒙古京海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乌海016000;2.大庆油田热电厂,黑龙江大庆163314)摘要铁谱分析技术是鉴定和预防各类转动机械设备滚动疲劳的一种方法,是将设备中润滑油作为试样,利用高剃度磁场使流过该磁场的油样中所含的固体物质,按大小比例沉积在基片上,通过对异物颗粒的形态、大小、色泽和材质的观察,预告转动机械设备的运转状态,判别磨损程度以及发生的原因,是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新兴的重要支持手段。
关键词电力润滑油摩擦铁谱应用1前言电力机械设备如汽轮机、一二次风机、电动给水泵等是一个摩擦副在运行中往往伴随几个甚至几十个副摩擦的发生,在设备运行和故障诊断中迫切需要一种更为直观的磨损状态和故障诊断方法,铁谱分析技术以摩擦产物分离的简便性,沉积的有序性,观测的多样性以及对大磨粒的敏感性等优点而在国内电力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暂露头角,并在电力科研院所和一些超大规模电厂中得以初步应用。
在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中,它可以满足机械设备诊断的4个基本要求:指出故障发生的部位;确定故障的类型;解释故障产生的原因;预告故障恶化的时间。
它最能体现现代机械设备状态监测的发展趋势特点。
2铁谱分析方法种类2.1铁谱定性分析铁谱定性分析是使用铁谱显微镜对铁谱片上沉淀的颗粒进行形状、尺寸大小、形貌和成分的分析,建立磨损状态类型与磨损颗粒形态的相互关系,判别摩擦副的磨损程度以确定失效情况和磨损部位。
2.2铁谱定量分析铁谱定量分析是用一个或几个参数值来描述设备磨损特征和磨损状态的方法。
由于铁谱分析技术影响因素较多,尚无统一的论述。
磨损颗粒的最大尺寸与磨损方式有关,如果测量出或计算出铁谱片上大颗粒的尺寸以及它们在颗粒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就可以推断抽取油样时机器所处的磨损方式和程度,这是定量铁谱的第一个理论依据[1]。
其二,机械的磨损率是磨损工况的重要指标,机械磨损率的改变,必然导致润滑油中磨屑生成和沉积的平衡浓度改变,因此可以把铁谱片上磨屑的总数作为定量铁谱分析的另一个指标。
铁谱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

铁谱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铁谱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摘要铁谱图像分析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铁谱图像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探讨了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分析铁谱图像,可以获取铁基合金中的晶粒尺寸、相对含量和晶态组织等信息,从而为材料的设计、制造和加工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同时,在表面分析、金属腐蚀和纳米颗粒制备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铁谱图像分析技术;晶粒尺寸;相对含量;晶态组织;材料设计Introduction铁谱图像分析技术是一种在材料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等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分析和评估方法。
它通常使用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来对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结构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铁谱图像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物质的特殊性质,例如,晶体结构、相变行为、微观组织等。
在不同领域中,铁谱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涵盖了纳米材料、合金、涂层、构造陶瓷和高强度材料等。
Principle and Method铁谱图像分析技术是基于显微镜和相应的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
该技术使用电子束或X射线束扫描样品表面,然后将示图的能谱和扫描电镜图像拼接起来。
然后在图像上进行自动成像采集和分析,从而评估组成、微观组织和结构特征,如晶界、晶粒、小晶体等。
成像的精度和图像视觉化的质量,对于实现高质量的铁谱图像分析技术至关重要。
Applications铁谱图像分析技术在材料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中的应用可归结为材料设计、制造和加工。
铁谱图像分析技术可用于检测材料中的结构性问题,如晶界、晶粒尺寸、相对含量、晶态组织等,从而确定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此外,该技术还提供了用于表面分析、金属腐蚀以及纳米颗粒制备等领域的新工具。
In the field of materials design, the analysis of iron spectra images is useful to identify the crystalline phase, and determine the crystal structure, size and orientation of the grain. It allow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and the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that can meet the desired properties. In the field of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iron spectra image analysis is crucial to understanding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hich helps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Furthermore, the technology can also be used to identify defects in the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and to observe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metals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In the field of nanotechnology, the analysis of iron spectra images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noscale materials.This process relies on the ability to manufacture nanoparticles with a high level of control over their size, composition and shape, which can then be used in a range of applications from healthcareto electronics. Iron spectra image analysis is also useful in the field of corrosion science. It allows for the observation of corrosion behavior in metal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corrosion process.Conclusion铁谱图像分析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应用广泛。
铁谱分析技术在油液监测中的应用

•酒钢科技2019年第3期•铁谱分析技术在油液监测中的应用安燕(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公司检修工程部,甘肃,嘉峪关,735100)摘要:本文重点对铁谱技术的发展和制作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结合企业实例对铁谱技术如何在油液监测中应用进行分析,实践验证铁谱制作工艺如能与油液监测要求现结合,可以对油液现状进行精准分析和判断,并以此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
关键词:油液监测;铁谱;磨损颗粒Application of Ferrography Analysis Technology in Oil MonitoringAn Yan(Maintenanc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Hongxing Iron&Steel Co.Ltd.,Jiuquan Iron and Steel(Group)Corporation,Jiayuguan,Gansu,735100)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ferrography technologyare discussed in bined with an enterprise example,the application of ferrography technology in oil monitoring is analyzed.It is proved that if the ferrography technology can he 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oil monitoring,the oil status can he accurately analyzed and judged to judge the operation of the equipment.Key words:oil monitoring;ferrography;wear particles1前言来自美国核电站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设备状态诊断中振动分析能检测3个月以内润滑轴承的失效,而油液磨损监测分析能检测18个月以内早期润滑轴承的失效,在多数情况下,油液监测是设备状态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铁谱分析技术在轴承检测中的应用123

3.1.2 严重滑动磨粒
严重滑动磨损颗粒产生的原因同样 有两种:擦伤和粘着磨损。擦伤磨 粒是在高负荷和速度的情况下,磨 损表面应力过高而产生的。其长轴 尺寸在15μm 以上,形状因子约为 10:1,磨粒表面有划痕,且有直棱 边;粘着磨损产生的磨粒是由于过 高的载荷或速度产生过热而击穿油膜,使零部件表面发生粘 着而产生的,大多具有表面局部氧化迹象,通常还伴有大量 的氧化物存在。
3.磨粒种类、尺寸、形貌特征和故障类型 的关系
不同的磨损形式会产生不同种类的磨粒,而 不同种类的磨粒具有相对固定的特征。以下是对 各类磨粒的分类:
3.1 不同磨损形式磨粒形貌特征
3.1.1 正常滑动磨粒 正常滑动磨损磨粒主要来源于:机器的正常磨损期和 磨合期。 正常磨损期产生的磨粒是由于运动零部件表面的切混 层发生局部剥落而形成的。通常这种磨粒呈薄片状,表面 光滑,尺寸较小,棱角较少,其长轴尺寸从0.5~15μm, 厚度在0.15~1μm 之间。磨粒形状因子,较大的磨粒约 10:1, 而磨合期产生的磨粒,一般尺寸较大,形状不规则, 是由零部件加工表面残留的磨削波纹和突起在磨损过程中 被破碎而形成的。
4.3.2 提高磨粒识别的措施
(3)针对公司设备的特点,编制主要设备磨粒图 谱。从而对一些典型金属(铸铁、低合金钢、 中合金钢、铜合金、铝合金)的磨损颗粒的识 别水平得以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故障的诊断能 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论
1、根据磨损颗粒大小和浓度的分析来推断设备的磨损 程度; 2、根据磨粒的大小和外形来推断磨粒产生的原因和类 型; 3、根据磨粒的成分来推断磨粒产生的部位; 4、根据长期和短期磨损趋势分析,能预测出设备中将 要发生失效的主要部件位置,可以使设备减少维修费 用、减少设备配件库存、减少设备大修次数。 铁谱技术是监测设备故障和运行状态的一项有效的监测 技术。
铁谱分析技术简介

4、在线式铁谱仪简介
在线式铁谱仪实际上就是直流式铁谱仪用于在线测量的一 种改进变形。由于在线铁谱仪直接装在被检测的机械设备 润滑系统中,能自动连续监测设备磨粒情况,既保证了监 测的及时性,对设备的早期磨损及时发出预报,同时又避 免了采取油样的麻烦,提高了监测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为了提高在线监测的准确度,在线铁谱仪应安装在被监测 润滑系统最能收集到主要磨损零部件信息的部位,这样就 可以比较可靠地对设备的 磨损故障给出早期预报。 目前,在线铁谱仪已可由 微机自动对油样标定、校 准与操作,使用更为方便。
(3)观察与分析 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①定性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谱片上颗粒的尺寸大小、形 状、颜色,根据颗粒特征来定性分析设备运转润滑状态, 判断磨损类型和磨损部位。直读式铁谱仪不宜做定性分 析,因为直读式铁谱仪不能提供关于磨屑形貌、磨屑来 源的信息。 ②定量分析 用光密度测量仪与显微镜配套使用,测出 谱片上不同区域的磨屑颗粒覆盖面积,再通过公式算出 磨损指数。 对于旋转式铁谱仪,其定量分析式为 IS=AL2-(AM+AS)2 式中 IS——磨损烈度; AL、AM、AS——大、中、小磨粒 浓度的光密度读数。
• 制作好的谱片可拿到双色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 镜上进行形貌和成分的观察,还可将光密度读数 器与双色显微镜相连,进行光密度测量,以判断 磨损程度。传统的光密度测试方法是测离出口 50mm和55mm两处的光密度读数,并以AL和AS 做各种定量计算。
分析铁谱主要是借助高倍显微镜来观察磨损颗粒的 材料(颜色不同)、尺寸、特征和数量,从而分析 零件的磨损状态。分析铁谱也是一种强烈依赖个人 经验的技术,结论的正确与否与分析者的个人经验 关系极大,这也是这项技术仍在推广之中的原因之 一。
•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研究出用计算机对铁 谱片磨粒图像处理的定量分析方法。它使用扫描摄影机将 铁谱显微镜里的图像输入图像分析仪,按照给定的灰度反 差对几何图形进行定量分析。其测量的基本参数有面积、 周长、弦长、方位、投影长度和计数等。利用计算机软件 对这些基本参数按照一定的数字模型进行处理,就可以再 派生出一系列所需要的参数,这样就为探索与磨损机理有 关的磨损微粒几何形态的内在规律,并进一步发现能反映 磨损特征的参数提供充分的依据,目前已使用的数学模型 有线性回归法、中心取矩法和概率分布法等。 • (4)结论 • 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状态监测或 • 故障诊断结论,为制定设备维 • 护措施提供依据。
铁谱分析

铁谱分析技术的缺点:
①对于润滑油中非铁磁性颗粒检测能力低,对于柴油机等含有多种材质摩擦副的 故障诊断时不准确; ②分析的规范化不够,分析结果对于操作人员的经验有较大的依赖性,若缺乏经
验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铁谱技术的发展
铁谱技术的产生---197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W.W.Setfert和超音公司 (Tran-sonic Inc)的V. C. Weatcott开始合作探索一种新的机械磨损观测方法,并在 1972年取得成功。这项成果发表在《Wear》上“A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wear particles in lubricating oil”。
分析所有颗粒物(磨粒) 浓度、形状
分析油中所含化学元素 油中磨粒的尺寸、形状、 磨损种类,材质成分
大于4-10 μm
0.1-10μm 大于1μm 故障的早期检 测与预防 正常到故障状 态的整个过程
不能识别磨粒尺寸分 布
不能识别单个磨粒的 化学组成、不能识别 磨粒形状和大小 不能识别磨粒的化学 成分
诊断结果可靠性分析
外来纤维状物
黑色块状物为聚合物
但是比分析式铁谱仪的定量分析更准确, 检测过程行分析。
分析式铁谱仪
经稀释处理的油样,经微量泵输送到安 放在磁场装置上方的玻璃基片的上端, 基片的安装与水平面成一定倾斜角,便 于沿油流动方向形成逐步增强的磁场, 同时又便于油液的流动。可磁化金属磨 粒在高梯度磁力、液体黏性阻力和重力 联合作用下,按磨粒尺寸大小有序地沉 积在玻璃基片上,并沿垂直于油样流动 方向形成链状排列。
① 白色有色金属磨粒---具有非铁磁性沉积特征,沉积方向随机,长轴不一定与磁力方向一 致,可能沉积在铁磁性磨粒沉积链之间,不服从铁磁性沉积尺寸的分布规律,主要有Al、 Ag、Cr、Cd、Mo、Ti和Zn; ② 铜合金磨粒---在白色反光下呈微红的黄色; ③ 铅锡合金磨粒---低倍镜下呈黑色,400或1000倍镜下可见蓝色或桔黄色的氧化斑,没有清 晰的轮廓。
铁谱分析.ppt

绝密★启用前黑龙江省大庆市2019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语 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全卷共三道大题,25小题,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2分)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成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y 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su ō)的摆舞。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龟.(gu ī)裂 翩跹.(xi ān ) 跌宕.(d àng ) 退避三舍.(sh ě) B .龌龊.(chu ò) 渊薮.(s ǒu ) 畸.(j ī)形 焚膏继晷.(gu ǐ) C .睥睨.(n ì) 聒.(gu ō)噪濒.(p ín )危 锱.(z ī)铢必较 D .驯.(x ùn )良 粗犷.(ku àng ) 苔藓.(xi ǎn )探骊.(l í)得珠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一个民族要想飞速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B .三个月前,我看过电影《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C .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男同学,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D .在学生的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学习有三忌:一忌上课不可分心,二忌课后不能巩固,三忌不能学以致用。
B .通过观看世界女排联赛中国女排战胜了意大利这场比赛,使我受到很大鼓舞。
浅析铁谱分析技术在舰艇设备监测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铁谱分析技术在舰艇设备监测诊断中的应用作者:曹奇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第10期摘要:铁谱分析仪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该仪器在舰艇机电设备监测诊断方面的应用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铁谱分析;监测诊断;磨粒机械的摩擦、磨损和润滑是极为普遍的自然和工程现象,也是十分重要的古老和现代课题。
其中零部件的磨损是船舶设备最常见、最主要的失效形式。
为了减少设备中因摩擦副相对运动引起的摩擦能量消耗和磨损材料消耗,通常是向运动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它既在船舶机电设备起着密封、润滑、冷却、清洗和防腐作用,同时也带来大量的由摩擦副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磨损颗粒。
尽管磨损颗粒的尺寸极其微小,但其数量、尺寸、外貌、成分反映了不同的磨损方式和磨损过程,这些为分析研究摩擦过程和颗粒的形成提供了直接信息,为分析诊断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提供了依据。
借助铁谱分析仪对润滑油油样进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掌握船舶机电设备的磨损情况和运行状态。
本文立足于油液监测工作,就铁谱分析仪在舰艇机电设备监测诊断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
1铁谱分析技术在国内外应用现状197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W.W.Seifert和超音公司(Trans-sonic Inc)的V.C.Westcott开始合作探索一种新的机械磨损观测方法,并在1972年取得成功。
这项成果在《Wear》期刊上面世,被命名为Ferrography。
1976年,美国福克斯伯罗公司(Foxboro Company)以此为基础生产的分析式铁谱仪(Analytival Ferrograph)开始供应市场。
此后不久,该公司又开发了直读式铁谱仪(Direct Reading Ferrgraph)。
几乎在同时,作为使用该仪器必不可少的参照标准,第一卷磨粒图谱也有V.C.Westcott编撰成集。
随着铁谱技术在英国、美国、挪威等工业发达国家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特别是国防军事领域的迅速推广应用,更多的典型磨粒得以发现和积累。
铁谱分析技术

机械设备的油液监测技术周文新(北京泰迪迈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100073)摘要:简要介绍了油液监测的基本方法,并用案例说明油液监测所获得的状态参数能很好反映设备的润滑磨损状态,实现设备的预知性维修和主动性维修。
关键词:机械设备油液监测维修前言随着机械设备日益向高速、大型、自动化与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对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备运行后,对其进行合理的维修保养至关重要。
为满足现代大型机械设备的维修需求,工业界提出了视情维修的概念。
为实现设备的视情维修,必须依托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
根据国外相关统计数据,机械设备70%以上的故障与磨损有关,而油液分析所获得状态参数能很好地判断设备的润滑磨损状态,因而在国外被广泛采用。
油液监测技术能有效判断机械设备产生磨损故障的原因及部位,从而使设备劣化趋势及时得到矫正,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和发展,实现设备的预知性维修。
另一方面,油液监测能及时发现油质劣变原因和污染状态,及时采取对应措施,使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减少故障发生概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实现设备的主动性维护[1]。
1 油液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机械设备的磨损总是不可避免的。
磨损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磨合磨损、稳定磨损和剧烈磨损。
如果过快或过早出现异常磨损,则应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引发设备出现异常磨损的主要原因[2]如下:(1) 零部件材料加工及装配质量(如不平衡、不对中);(2) 用油不当(如牌号不对、添加了与在用油不相溶的油液);(3) 油液劣变导致品质下降,不能满足设备润滑要求;(4) 环境应力(如温度、湿度等)或机械应力过大;(5) 设备维护不当(如空气滤效率下降导致进入粉尘增加)。
油液监测的目的是控制设备的磨损速率,因此应能涵盖引发异常磨损的所有因素,油液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磨损颗粒分析(简称WDA)● 污染监测与控制● 润滑油品质监测磨损颗粒分析目的是了解设备的磨损状态及原因,属于预知性维修范畴,其它两方面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属于主动性维修范畴。
铁谱分析技术的特点

铁谱分析技术的特点就在于它不但能定量测量润滑油系统中大、小磨粒的相对浓度,而且能直接考察磨粒的形态、大小和成分,后者则更是它的长处。
因此,在铁谱片上从数以百万计的千姿百态微观物质中准确地识别各类磨粒,便是每个运用铁谱技术开展设备故障诊断工作的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独特技术。
试验表明:任何机器部件的磨损过程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中产生的磨粒各具特征。
(1)磨合阶段:在一定载荷作用下,摩擦表面逐渐磨平,实际接触面积逐渐增大,磨损速度开始很快,然后减慢。
这一阶段的磨屑是各种各样的。
(2)稳定磨损阶段:经过跑合后,摩擦表面几何形状发生改变,形成了正常的磨合,磨合面形成剪切混合层,此时的磨损已稳定,摩擦表面的总磨损量与时间成正比地增加,但是单位时间的磨损量(或称磨损率)不随时间而变,此时部件磨损称为正常摩擦磨损,磨粒为正常摩擦磨损颗粒。
(3)急剧磨损阶段:磨损过程后期,磨损速度急剧增加,摩擦表面温度往往急剧增高,金属组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机械部件精度大大降低,很快导致失效,此时机器运转还伴随着异常的噪声和振动,这一阶段是故障诊断和失效预报的关键阶段。
由于磨损的形式不同,磨屑颗粒也不同。
识别磨粒可以判断摩擦副所处的状态,在此介绍几种主要磨屑类型的识别方法。
1.正常摩擦磨损颗粒正常摩擦指机器在正常运转状态下所产生的磨损颗粒,这时的磨屑是指一些具有光滑表面的“鳞片”状颗粒,其尺寸范围为长轴尺寸从15μm到0. 5μm甚至更小,厚度在1~0.15μm 之间。
较大的磨屑长轴尺寸与厚度之比约为10:1;小磨屑长轴尺寸与厚度之比约为3:1。
鳞片状摩擦磨损颗粒的形成机理如下:在机器正常运转中,当摩擦面正常磨合时,两摩擦面上都会形成一层特殊的表层,这一表层是由两摩擦面的金属结晶组织被“打碎”再“混合”而成的。
该层厚约1μm,微晶范围约为30nm,该层显示出极高的延展性,它可沿表面滑动的距离为其厚度的数百倍,这一特殊表层被称为剪切混合层。
铁谱仪定量分析的依据和相关参数

铁谱仪定量分析的依据和相关参数铁谱技术的定量分析是用一个或几个参数值来描述设备磨损特征和磨损状态的方法。
由于铁谱分析技术影响因素较多,所以至今尚无一套完整、统一的论述,下面介绍下铁谱仪定量分析的依据和相关参数。
1.定量铁谱的理论依据磨损颗粒的最大尺寸与磨损方式有关,如果测量出或计算出铁谱片上大颗粒的尺寸以及它们在颗粒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就可以推断抽取油样时机器所处的磨损方式和程度,这是定量铁谱的第一个理论依据。
第二,机械的磨损率是磨损工况的重要指标,机械磨损率的改变,必然导致润滑油中磨屑生成和沉积的平衡浓度改变,因此可以把铁谱片上磨屑的总数作为定量铁谱分析的另一个指标。
铁谱定量的可靠性主要与铁谱仪的线性响应、颗粒的沉淀效率和铁谱仪的重复性这三个参数有关。
(1)铁谱仪读数的线性响应影响定量读数与磨损颗粒间线性响应的原因是摩擦颗粒的重叠。
颗粒如果发生重叠,则沉淀的磨损颗粒数量与它的遮光量之间不呈线性关系。
实验表明,直读式铁谱仪的最佳线性关系区在0~50,YTF分析式铁谱仪的最佳线性关系区在0~70。
因此,当油样的定量铁谱值超过最佳线性范围时,应将高磨损颗粒浓度的油样稀释至适当的浓度。
(2)颗粒的沉淀效率颗粒的沉淀效率是指油样通过铁谱仪时能沉淀下来的颗粒与全部颗粒之比。
铁谱仪对大颗粒有较高的沉淀效率。
例如油样第一次通过谱片时,大于2μm 的颗粒能沉淀80%,而0.1μm的颗粒只能沉淀50%。
而大颗粒正是设备磨损状态的灵敏反映,这为铁谱仪技术准确地监测设备磨损状态提供了基础。
(3)仪器的重复性铁谱定量数据重复性较差,这与磨损颗粒沉淀过程的随机性有很大关系。
对分析式铁谱仪,AL的误差系数可达38%,As的误差系数在0.1-0.18之间波动;直读式铁谱仪DL的误差系数在0.1~0.15之间,Ds不超过0.06。
铁谱定量重复性差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仪器(如分析式铁谱仪)中液体流动速度不恒定,进入谱片的位置不确定等;二是沉淀粒子对磁场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备的油液监测技术周文新(北京泰迪迈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100073)摘要:简要介绍了油液监测的基本方法,并用案例说明油液监测所获得的状态参数能很好反映设备的润滑磨损状态,实现设备的预知性维修和主动性维修。
关键词:机械设备油液监测维修前言随着机械设备日益向高速、大型、自动化与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对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备运行后,对其进行合理的维修保养至关重要。
为满足现代大型机械设备的维修需求,工业界提出了视情维修的概念。
为实现设备的视情维修,必须依托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
根据国外相关统计数据,机械设备70%以上的故障与磨损有关,而油液分析所获得状态参数能很好地判断设备的润滑磨损状态,因而在国外被广泛采用。
油液监测技术能有效判断机械设备产生磨损故障的原因及部位,从而使设备劣化趋势及时得到矫正,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和发展,实现设备的预知性维修。
另一方面,油液监测能及时发现油质劣变原因和污染状态,及时采取对应措施,使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减少故障发生概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实现设备的主动性维护[1]。
1 油液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机械设备的磨损总是不可避免的。
磨损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磨合磨损、稳定磨损和剧烈磨损。
如果过快或过早出现异常磨损,则应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引发设备出现异常磨损的主要原因[2]如下:(1) 零部件材料加工及装配质量(如不平衡、不对中);(2) 用油不当(如牌号不对、添加了与在用油不相溶的油液);(3) 油液劣变导致品质下降,不能满足设备润滑要求;(4) 环境应力(如温度、湿度等)或机械应力过大;(5) 设备维护不当(如空气滤效率下降导致进入粉尘增加)。
油液监测的目的是控制设备的磨损速率,因此应能涵盖引发异常磨损的所有因素,油液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磨损颗粒分析(简称WDA)● 污染监测与控制● 润滑油品质监测磨损颗粒分析目的是了解设备的磨损状态及原因,属于预知性维修范畴,其它两方面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属于主动性维修范畴。
1.1 磨损颗粒分析磨损颗粒分析是通过分析油样、过滤器、磁塞中固体颗粒的成分、含量及尺寸等信息,探究设备的磨损机理、磨损部位、磨损原因及预测磨损发展趋势。
磨损监测的主要手段包括利用光谱元素分析、PQ指数及铁谱分析等。
必要时,还可借助扫描电镜进行分析。
光谱元素分析可测量油液中磨损金属、污染元素及添加剂的成分及含量。
连续监测可以得出部件摩擦副的磨损趋势及润滑油添加剂的消耗情况。
PQ指数可测量油液中铁磁性颗粒的含量,一般与光谱元素分析配合使用,提高故障探测率。
常用铁谱仪主要有直读铁谱和分析式铁谱。
直读铁谱分析可以获得大磨粒读数D L 、小磨粒读数D S 及组合参数磨粒浓度WPC和磨损烈度指数I S,用于判断润滑油中铁磁性颗粒变化趋势。
分析式铁谱通过在双色显微镜下观察油中磨粒图像,判断磨损类型和磨损原因。
1.2 污染监测与控制导致润滑油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污染。
如发动机油污染主要包括:燃油混入、冷却液渗漏、固体颗粒污染等。
采用粘度与闪点等方法可检测出燃油混入;冷却液进入润滑油中会影响油品的润滑性能,加速滑油的衰变,造成腐蚀磨损。
常用水分测定器可检测油中水分含量。
在所有润滑油污染物中,危害最大的是固体颗粒,研究表明80%以上的磨损故障与固体颗粒污染物有关。
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对固体颗粒污染物的监测与控制非常重视,制定了设备用油的污染度等级控制标准。
常用的控制方法是三步污染控制法[3]:● 综合考虑预期使用寿命、使用环境等因素,制定设备的目标污染度等级;● 选择过滤元件,合理布置过滤系统,实现预期的油液清洁度目标;● 通过颗粒计数器定期监测污染度等级,并采取对应措施;1.3 润滑油品质监测润滑油品质监测包括油品理化分析及添加剂使用性能变化趋势监测,以确保润滑油能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
润滑油的物理稳定性常用粘度来评估。
粘度如果超出规定的范围,则加速装备的磨损、流体渗漏、压力下降、控制精度降低等。
影响粘度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压力、污染物、设备老化等。
润滑油化学稳定性通常采用总酸值(TAN)和总碱值(TBN)来评估。
如果TAN、TBN变化较大,则应更换或补充新油,避免磨损加剧。
影响润滑油化学稳定性的因素有:过热、机械应力和污染等。
润滑油添加剂用于改变滑油性能以满足使用要求。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添加剂会逐渐劣变,导致磨损加剧。
常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来检测在用油的添加剂变化趋势,指导设备正确选油与换油。
三种油液监测技术目标不同,可根据设备类型、工况条件、所采用的维修方式等多种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和配置。
2 油液分析的实现方式油液监测的一般流程是:取样、检测和提出维修建议。
目前油液监测主要有以下三种实现方式:(1)实验室分析。
依托油液监测实验室精密的测试仪器和专业经验,准确获得设备的润滑磨损状态参数,并给出相应的维修建议。
国外企业一般委托专业化的油液分析公司进行。
由于油样传递和分析时间较长,因此时效性较差。
(2)现场测试。
利用便携式设备在现场对油样进行测试,主要优点是:检测速度快,而且能结合现场工艺参数和故障信息,快速判断设备状态。
但由于现场检测手段的限制,深层次的故障原因不易查明。
(3)在线监测。
据国外统计,油液监测中95%以上的油样为正常。
为减少油样传递和分析费用,人们不断研发在线监测设备,实现重要设备的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4],如粘度传感器、Metalscan铁磁性颗粒探测器等。
油液监测成功的关键是取样必须有代表性,即油样中磨屑颗粒、油液性质和污染物与设备润滑系统在役油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理想状态下油样应该是设备在役油的“复制品”。
为获取有代表性油样,取样部位、取样时设备的状态、取样周期应严格遵守取样规范,油样瓶的清洁度也应符合要求,尽量避免外界污染给测试带来误差。
3 案例分析3.1案例一齿轮箱换油不当某公司一自动生产线齿轮箱大修换油后,设备运行出现异常。
如果故障不及时排除,每小时停机直接损失为4.8万元人民币。
应用户要求,对新油和旧油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综合新旧油的理化指标(见表1)可看出,新油与旧油属于两种不同牌号的齿轮油。
(2)从新油和旧油的硫元素含量,红外光谱图(见图1、2)中主添加剂成分的吸收峰位置分布(新旧油在1100至850cm-1区域间吸收峰有显著区别)和添加剂元素浓度对比分析来看,两种齿轮油所采用的添加剂种类有显著区别。
(3)四球机烧结负荷值测试结果表明,旧油属于中负荷齿轮油,新油属于重负荷齿轮油。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判断运行故障是由于错误换油引起的,新油粘度明显比原用油偏高。
若齿轮运行速度仍保持不变,则必然会导致油温升高,长期运行有可能造成齿轮胶合失效,因此建议重新换用原粘度等级的油品。
由于早期发现了事故苗头,并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设备运行状态恢复了正常。
表1 新油和旧油理化指标和添加剂元素含量的比较图1新油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图2旧油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3.2案例二发动机进气系统故障对某发动机进行定期监测,运行610h时发现油样中磨损元素Fe、Al、Cr含量急剧升高,污染元素Si含量明显超标(见图3),铁谱分析(见图4)发现油中有大量切削磨粒和沙粒。
由此判断,发动机进气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大量灰尘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引发钢套/活塞环切削磨损。
经检查发动机空气滤被击穿,如果继续运行,必然会导致发动机拉缸。
经及时维修后,发动机磨损状态恢复正常。
图3 磨损元素浓度随发动机工作小时的变化趋势油中的铁质切削磨粒 图4 典型磨粒图像.3 案例三 油液污染的控制换油后液压系统伺服阀运行失灵,多次换阀故障仍未消除,一个月内连续,发现油液污染度表2 油液污染度与设备使用寿命油中有大量沙粒污染物及红色氧化物3某包装生产自动线在一次损坏了三个伺服阀,每个阀价值8000美金。
停机后取样进行污染度测试,发现油液污染度为NAS 13(ISO 21/20/18),大大超出伺服阀对油液清洁度要求,导致阀工作故障。
污染来源于换油时设备清洗不当,建议对油液进行净化。
当油液清洁度提高至NAS 6-8级,故障随即消失。
在所有工业润滑油中,液压油是对油液清洁度要求最高的,液压系统工作故障90%以上来自液压油的污染。
某水轮发电机组故障频发,设备运行成本大幅增加。
对其使用的透平油进行测试等级为ISO25/22。
采取如下措施提高油液清洁度:(1)将系统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从原来的25µ提高到3µ;(2)加装旁通过滤系统(By-Pass ),不断地对油液进行净化,目前取得的效果如表2。
4 结论)机械设备70%以上的故障与磨损有关,而油液监测所获得的状态参数能很好地判断设备的备产生磨损的原因及部位,从而使设备劣化趋势得到矫正,避免油质劣变原因和污染状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使 (1润滑磨损状态,因而在国外被广泛采用;(2)磨损颗粒分析能有效判断机械设恶性事故的发生和发展,实现设备的预知性维修;(3)润滑油品质检测和污染监测与控制能及时发现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减少故障发生概率,延长其使用寿命,实现设备的主动性维护。
参考文献1 James C. Fitch. Proactive maintenance ca re than a 10-fold savings over conventional control. 1996 Diagnetics.monitoring n yield mo predictive/preventive maintenance program. Noria corporation 2000.2 周文新。
履带装备的三维油液分析。
2002全国摩擦学大会.3 James C. Fitch. Three-step implementation of fluid contamination4 Robert E. Kauffman. Development and 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on-board oil condition sensors for HMMWV diesel engines. JOAP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