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数据的描述分析
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
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在当今信息时代,数据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决策的重要依据。
而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常见的数据来源,其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过程,并讨论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
1. 数据采集与整理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采集与整理。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进行。
采集到的数据应当具有代表性和客观性,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在整理数据时,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筛选,去除异常值和重复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大量的数据以图表、图形等形式呈现出来,使人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式包括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
通过数据可视化,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趋势,进而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3. 数据分析方法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
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基本情况,包括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
相关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而回归分析则可以用来预测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4. 数据解读与应用数据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决策中。
在解读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以避免过度解读或误导决策。
5. 数据隐私与保护在进行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也要关注数据隐私和保护的问题。
尤其是在涉及个人隐私的调查报告中,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以保护被调查对象的权益。
综上所述,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通过数据采集与整理、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方法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调查报告中的数据。
然而,数据分析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够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
调研报告数据分析方法
调研报告数据分析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决策工具,调研报告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数据分析作为调研报告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方法和技巧对于得出准确且可靠的结论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处理和解读调研数据。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在进行数据分析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数据收集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获取。
一般来说,问卷调查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之一。
在收集问卷数据时,需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并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整理数据包括数据输入、清洗和编码等步骤。
数据输入是指将纸质或电子问卷中的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
在进行数据清洗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初步检查,发现并处理异常或缺失值。
数据编码是指为数据添加标签或代码,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
在进行数据整理时,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是对数据进行描述、总结和展示的方法。
常用的描述统计方法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频数分布表、直方图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得有关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离散程度等特征的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
例如,在一份关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调研报告中,我们可以使用平均数来描述消费者的平均购买金额;使用频数分布表或直方图来展示不同消费额的人数分布;使用标准差来衡量消费金额的波动程度。
这些数据分析结果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些关键特点。
三、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通过统计方法来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相关分析方法包括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
相关系数可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常用的指标有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回归分析则可以用来预测一个变量和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例如,在一份市场调研报告中,我们可能会对产品销量进行相关分析。
我们可以使用相关系数来衡量销售量与价格、促销活动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来预测销售量对这些因素的响应程度。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报告怎么写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报告怎么写引言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对受访者进行调查,收集大量的定量和定性数据。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数据,必须进行数据分析,并撰写一份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
本文将介绍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的写作方法和要点。
数据概况在报告的开始部分,应提供对调查数据的概况。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调查对象说明调查对象的背景和特征,例如受访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
数据收集过程描述问卷调查的具体过程,包括调查方法、调查时间、样本大小等。
数据清洗提及对数据进行清洗的步骤,包括删除无效或重复数据,处理缺失值等。
数据分析结果在这一部分,需要对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包括统计描述、交叉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内容:统计描述首先,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频率分布等。
这些分析可以提供对数据的整体认识。
交叉分析在进行交叉分析时,可以将不同变量进行组合,并生成交叉表。
通过分析交叉表,可以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可以分析受访者的性别与其对某个问题的回答之间的关系。
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是研究不同变量之间关联程度的方法。
可以使用相关系数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趋势。
结论与讨论在这一部分,总结并讨论数据分析的结果。
具体来说,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结果总结总结数据分析的结果,强调关键发现和重要趋势。
结果解释解释数据分析的结果,提供可能的原因和解释。
例如,如果某个问题的回答存在性别差异,可以解释可能的原因,如社会角色、文化差异等。
结果讨论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其实际意义和影响,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案。
结束语在报告的结束部分,对整个数据分析过程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结果的关键点。
此外,还可以提供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在报告的最后,列出所有使用的参考文献和数据来源,确保报告的可信度和可复制性。
统计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统计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引言统计调查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来揭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统计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统计调查研究。
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是统计调查的第一步,它决定了后续分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设计等。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向被调查者发放问卷,收集他们的观点、态度、行为等信息。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设计合理的问卷:问卷应该具有良好的结构和逻辑,问题应该清晰明了,避免使用含混或引导性的问题。
•确定合适的样本:样本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总体的特征。
可以通过随机抽样或分层抽样等方法来获得样本。
•提高回收率:回收率是衡量问卷调查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可以通过提供奖励、提高问卷的可读性等方式来提高回收率。
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通过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环境来收集数据。
在进行实地观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制定观察方案:明确观察对象、观察的时间和地点,制定观察表格或记录表,确保观察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实施观察:根据观察方案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被观察对象的行为、态度和环境等信息。
•提高观察的客观性:观察者应该尽量客观公正地进行观察,避免主观偏见的干扰。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一种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来获取数据。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根据目的选择适当的实验设计方法。
•设计合理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应该具有相似的特性,只在某一变量上存在差异,以便进行比较。
•控制变量:除了要比较的变量外,其他变量应该尽可能保持一致,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整理是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和整理,使其更加便于分析和描述。
数据的整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编码和数据归纳等步骤。
调研报告数据分析方法
调研报告数据分析方法调研报告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计算数据的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统计指标,对数据进行总体描述,从而提供客观的参考数据。
2. 相关性分析:通过计算不同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来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可以使用相关系数矩阵、散点图等方法进行分析,评估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
3. 回归分析:用以确定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进行预测和控制。
回归分析可以分为简单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和预测。
4. 聚类分析:将数据集中相似的样本归类到同一个类别中,将不相似的样本归类到不同的类别中。
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发现数据中的内在规律,并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
5. 判别分析:判别分析是一种特征鉴别方法,用于确定一组输入变量对于区分不同类别的输出变量的有效性。
通过判别分析,可以确定哪些变量最适合用于区分不同类别。
6. 时间序列分析:主要针对有时间序列变化的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
通过分析数据的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等特征,来进行时间序列的拟合和预测。
7. 因子分析:将相关性较高的一组观测值归结为一个共同的因素,并通过因子载荷矩阵来解释观测变量与公共因素之间的关系。
因子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维度或变量,从而简化数据分析。
8. 置信度分析:通过计算样本的置信区间,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真实值,并进行推断性的统计分析。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数据分析方法,例如决策树分析、神经网络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等。
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到准确和有意义的结果。
调查数据的分析
调查数据的分析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数据无处不在。
无论是企业的市场调研、政府的政策制定,还是学术研究,都离不开对调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调查数据就像是一座蕴藏着丰富信息的矿山,而数据分析则是挖掘这座矿山的工具,帮助我们从中提取有价值的见解和知识。
那么,什么是调查数据的分析呢?简单来说,它是对通过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解释和总结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回答特定的问题、发现趋势、揭示关系以及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进行调查数据的分析之前,首先要确保数据的质量。
这就好比建造房屋需要坚实的基础,数据质量就是分析的基础。
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如果数据存在错误、缺失或偏差,那么分析的结果就可能会产生误导。
因此,在收集数据时,要制定明确的收集方法和标准,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筛选,以确保其质量。
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数据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
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是对数据进行概括和描述。
例如,计算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来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计算标准差、方差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绘制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通过这些描述性统计量和图表,我们可以对数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把握数据的基本特征。
推断性统计分析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和估计。
例如,通过假设检验来判断两个或多个群体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回归分析来研究变量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
推断性统计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从有限的样本数据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数据挖掘则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分析方法,它旨在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模式、关联和趋势。
常见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聚类分析、分类算法、关联规则挖掘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客户群体、预测市场趋势,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实际的数据分析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取决于研究的问题和数据的特点。
比如,如果我们想了解某个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分布情况,那么描述性统计分析可能就足够了;如果要比较不同城市的房价差异,并判断这种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就需要用到推断性统计分析;而如果要挖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以便进行精准营销,数据挖掘技术可能更为适用。
问卷调研报告数据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问卷调查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收集方法,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了解某一特定领域或问题的现状、趋势和潜在需求,为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以下是对本次问卷调研报告的数据分析。
二、调研背景本次调研以某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居民在生活各方面的满意程度,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调研对象为该城市居民,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三、数据分析方法本次调研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交叉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1.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问卷数据进行频数分析、百分比分析、均值分析等,以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2. 交叉分析:通过交叉表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3. 相关性分析: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找出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4. 因子分析:将多个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因子,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数据分析结果1. 描述性统计分析(1)性别比例:男性占比52%,女性占比48%。
(2)年龄分布:18-25岁占比20%,26-35岁占比30%,36-45岁占比25%,46-55岁占比15%,56岁以上占比10%。
(3)婚姻状况:已婚占比60%,未婚占比40%。
2. 交叉分析(1)性别与生活满意度:男性生活满意度均值为3.5,女性生活满意度均值为3.6,女性满意度略高于男性。
(2)年龄与生活满意度:随着年龄增长,生活满意度呈现上升趋势,46-55岁年龄段满意度最高。
(3)婚姻状况与生活满意度:已婚人群生活满意度均值为3.7,未婚人群生活满意度均值为3.4,已婚人群满意度高于未婚人群。
3. 相关性分析(1)性别与生活满意度:性别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2,表明性别对生活满意度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方法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方法标题: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方法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问卷调查已经成为研究和了解人们意见、态度和行为的常用方法之一。
然而,仅仅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并不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分析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以助于更好地理解问卷调查结果。
一、数据整理与预处理在开始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需要进行数据整理与预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首先,我们应该检查数据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缺失值或异常值。
其次,对于多选题或开放式问题,我们需要对回答进行分类和编码,以便后续的统计和分析。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方法,通常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绘制条形图、饼图、频率分布图等图表来直观地展示数据特征。
三、关联分析关联分析是研究不同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一般利用相关系数或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计算。
通过关联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强弱程度,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关联。
这对于了解问题的核心因素、解释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非常重要。
四、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和解释。
常见的回归方法包括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等。
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原因。
五、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将相似的个体归为一类,不相似的个体归为不同类别的方法。
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可以进行数据的分类与整理,发现数据集中的分组结构和内部规律。
对于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聚类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数据的复杂性,提取出主要特征。
六、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是一种降维方法,通过将原始变量进行线性组合,得到新的综合指标(主成分),从而降低数据维度并保留较多信息。
主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潜在因素。
调查数据分析--描述性统计结果
描述性统计结果1、 性别结构样本中深圳高校毕业生男性占67%,明显高于女性所占比例。
但由于此次样本容量较小,故没有什么代表性。
深圳高校毕业生男女所占比例百分比图01020304050607080男女2、就业信心样本中,只有6%的人对自己毕业后找到理想工作表示没有信心,而28%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51%的人表示比较有信心,15%的人表示有些信心。
可见大多数深圳高校毕业生对自己毕业后找到理想工作有信心。
深圳市高校毕业生对找到理想工作的信心情况百分比图102030405060非常有信心比较有信心有些信心比较没有信心3、接受学校或政府提供的就业辅导或培训的情况样本中,66%的人表示没有接受过学校或政府提供的就业辅导或培训,人数比例明显高于有接受过此类培训的。
深圳市高校毕业生接受就业辅导或培训的情况百分比图010203040506070接受过没有接受过4、薪酬要求样本中,一半人找工作对月薪的要求不高于3000元,深圳市高校毕业生对工作月薪要求的平均水平为3653元。
对月薪的要求主要集中在3000-5000元,最低要求为2000元,最高要求为10000元。
深圳市高校毕业生对工作月薪要求的情况表变量关系检验的描述5、不同性别的人对找到理想工作的信心情况对比 (注,因为样本容量不够,所以“非常有信心”“比较有信心”合并为“有信心”;将“有些信心”“比较没有信心”“合并为“比较没有信心”;“非常没有信心”没有人选故省去该选项。
)男女对找到工作的信心指数被分为“有信心”“比较没有信心”两项,采用两个独立样本卡方检验的统计方法,对比就业信心情况在不同性别上的凸显度。
F 检验结果为0.629,在0.05水平上不显著,说明男女在这个问题上总体的方差没有显著性差异。
可以推断,不同性别的人在就业信心情况上没有显著差异。
(由图表也可分析出同一结果)不同性别的人对照到理想工作的信心情况比较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有信心比较没有信心6、不同性别的人接受学校或政府提供的就业辅导或培训的情况对比根据有没有接受过学校或政府提供的就业辅导或培训的情况分为两个选项,采用两个独立样本卡方检验的统计方法,对比接受就业辅导或培训的情况在不同性别上的凸显度。
市场调查中的数据分析方法
市场调查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在市场调查中,数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市场趋势、消费者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市场调查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读调查结果。
一、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法问卷调查是市场调查中最常用的数据收集方式之一,通过分析问卷调查数据,我们可以获取大量的消费者意见和反馈。
在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利用统计指标,如频数、百分比、均值、中位数等,对调查结果进行总体描述和概括,帮助我们了解样本的基本特征。
2. 交叉分析:将问卷调查中的各个问题进行交叉组合分析,比如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地区等特征群体在某个问题上的差异,帮助我们找出目标消费群体的特点和需求。
3. 因子分析:将多个相关变量综合考虑,通过构建综合指标或者提取隐含因子,来分析不同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帮助我们找出影响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关键因素。
二、市场竞争分析方法市场竞争分析是了解竞争对手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竞争对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他们的竞争优势、市场定位以及产品特点。
常用的市场竞争分析方法包括:1. SWOT分析: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评估,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寻找应对策略。
2. 市场份额分析:通过收集竞争对手的销售数据或者市场调查数据,计算各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帮助我们了解市场格局以及各竞争对手在市场中的地位。
3. 品牌比较分析:对多个竞争对手的品牌形象、产品特点、定价策略等进行比较分析,帮助我们了解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和目标消费群体。
三、市场趋势分析方法市场趋势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市场的发展走向,及时抓住市场机遇。
常用的市场趋势分析方法包括:1. 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寻找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和趋势,如季节性销售波动、年度销售增长趋势等。
2. 多元回归分析:将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分析,找出对市场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从而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向。
调研报告数据分析方法
调研报告数据分析方法调研报告是一种对特定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文献报告,主要通过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来得出研究结论和建议。
数据分析是调研报告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有效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和潜在规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它们在调研报告中的应用。
1.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是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的方法,主要包括计算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统计指标,以及绘制直方图、饼图等图表。
在调研报告中,可以使用描述统计分析来描述样本的特征和分布情况。
比如,可以计算消费者对某品牌产品的满意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来描述品牌形象的好坏程度。
2.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用来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以得出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在调研报告中,可以使用相关分析来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比如,可以研究广告投入和销售额之间的相关性,以确定广告对销售的影响程度。
3. 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变量分析方法,它可以用来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
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将一组相关变量归纳为更少的几个综合因子,从而简化数据的处理和解读。
在调研报告中,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来降维和提取数据的关键特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比如,可以将多个消费者行为变量归纳为几个综合因子,来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潜在动因。
4. 群组分析:群组分析是一种将数据样本划分为不同群组的方法,以便研究不同群组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
在调研报告中,可以使用群组分析将调查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目标群体,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特征和需求。
比如,可以将消费者根据购买偏好划分为高价值和低价值群体,以便进行精准营销。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许多其他的数据分析方法,如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等,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需求来选择和应用。
在调研报告中,数据分析是对研究结果的重要支撑和解释,通过合理地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统计学描述性统计分析报告
统计学描述性统计分析报告引言描述性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中最基础的分析方法之一,它旨在通过统计量来描述和总结数据的特征和分布情况。
描述性统计分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帮助人们理解观察数据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本报告将对某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揭示数据的关键特征和变量之间的关系。
数据来源我们的研究数据来自一项关于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调查。
该调查采集了1000份有效问卷,涵盖了消费者基本信息以及其购买偏好、消费习惯等方面的数据。
下文将对调查数据进行详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基本信息统计分析我们首先对参与调查的消费者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参与者的年龄分布范围在18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岁;性别比例大致相等,男性占52%;另外,我们还统计了参与者的教育水平,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35%,大专及本科学历者占4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25%。
这些统计结果可用表格展示如下:统计指标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平均值38岁- -最小值18岁- -最大值60岁- -比例- 52%男35%高中及以下,40%大专及本科,25%研究生及以上购买偏好统计分析在购买偏好方面,我们统计了参与者对不同产品类别的喜好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在电子产品方面,参与者对手机的兴趣最高,占比达45%,其次为电视(30%),电脑(20%)和音响(5%)。
在服装类别中,参与者对休闲服装的关注度最高,占比为40%,紧随其后的是正装(30%),运动装(20%)和内衣(10%)。
这些统计结果可用表格展示如下:产品类别感兴趣程度电子产品-手机45%电视30%电脑20%音响5%服装-休闲服装40%正装30%运动装20%内衣10%消费习惯统计分析除了购买偏好,我们还对参与者的消费习惯和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
我们关注的指标包括每月购买产品的次数、每次购物的预算以及喜欢采购的渠道。
调查数据显示,参与者每月平均购买产品的次数为8次,每次购物的平均预算为¥500,最喜欢的采购渠道为线上购物(60%),其次是实体店(40%)。
报告中如何描述和分析调查问卷和实证数据
报告中如何描述和分析调查问卷和实证数据一、引言介绍报告的背景和目的,以及调查问卷和实证数据的来源和摘要。
二、调查问卷设计1. 调查目标和研究问题说明调查问卷的目标和研究问题,描述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2. 样本设计解释样本的选择方法,并说明样本规模和特征。
3. 题目设计讨论调查问卷中的题目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开放性题目和封闭性题目的使用。
4. 问卷的测试与修订描述对问卷进行测试和修订的过程,并解释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三、调查问卷结果分析1. 数据收集和调整解释数据的收集过程,包括调查问卷的分发和收集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数据缺失和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2. 数据整理与汇总描述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的过程,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格式化等步骤。
3. 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频数分析、平均值分析和标准差分析等,以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异情况。
4. 相关性分析进行变量之间相关性的计算和分析,包括 Pearson 相关系数和 Spearman 相关系数的计算,以及相关系数矩阵的解释。
四、实证数据分析1. 数据采集和处理解释实证数据采集的方法和过程,包括数据源、数据获取和数据清洗等步骤。
2. 数据探索性分析进行数据的探索性分析,包括数据可视化和数据摘要等方法,以发现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3. 假设检验根据研究问题和实证数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假设检验方法,包括t 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以验证研究假设。
五、调查问卷和实证数据的综合分析1. 对比分析将调查问卷和实证数据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数据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原因分析。
2. 结果解读根据调查问卷和实证数据的分析结果,对研究问题进行解读,并给出结论和建议。
六、结论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强调研究的贡献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后续研究的建议。
在报告中描述和分析调查问卷和实证数据时,应通过合理的论述和数据展示,客观地描绘调查问卷和实证数据的特征和结果,引导读者对研究问题形成准确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调查报告中的数据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购物行为逐渐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和行为规律,本报告通过对某大型电商平台的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揭示消费者购物行为的特点、趋势以及影响因素,为电商平台提供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大型电商平台,包括用户购买行为数据、用户画像数据、市场销售数据等。
2. 数据处理: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剔除异常值和缺失值;其次,对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形成可供分析的数据集;最后,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数据分析1. 消费者基本特征分析(1)年龄分布:根据数据分析,消费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8-35岁之间,占比超过60%。
这表明年轻消费者是电商平台的主要用户群体。
(2)性别比例:在性别比例方面,女性消费者占比略高于男性,说明电商平台在女性消费者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3)地域分布:消费者地域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
一线城市消费者购买力较强,对品质要求较高;二线城市消费者则更加注重性价比。
2. 购物行为分析(1)购物频率:消费者购物频率较高,平均每月购买3-5次。
其中,30%的消费者每周至少购物一次。
(2)购物渠道:消费者主要通过电脑端和移动端进行购物。
其中,移动端购物占比超过60%,说明移动购物已成为消费者主要的购物方式。
(3)购物品类:消费者购物品类丰富,主要包括服装、鞋帽、化妆品、食品、家居用品等。
其中,服装类产品购买量最大,占比超过30%。
(4)购物偏好:消费者购物偏好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趋势。
在服装类产品中,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时尚、潮流的品牌;在食品类产品中,消费者更注重品质和健康。
3. 影响消费者购物行为因素分析(1)价格因素: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物行为的重要因素。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首先关注的是价格是否合理。
(2)品牌因素:消费者对品牌具有较高的忠诚度。
在购买商品时,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品牌。
调查数据报告分析怎么写
调查数据报告分析
在进行数据分析和撰写调查数据报告时,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清晰地描述数据收集过程、分析方法和结论,可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以供参考。
1. 简介
•在报告的开始部分,应该简要介绍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描述研究对象以及调查所涉及的变量和假设。
2. 数据收集
•在这一部分,为读者提供关于数据来源、样本选择和调查设计的详细信息。
这有助于读者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3. 数据分析方法
•描述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过程,例如数据清洗、变量转换和统计方法的选择。
确保解释清楚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意义。
4. 结果分析
•在这一部分,报告调查结果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使用图表和统计数据来支持你的观点,并确保结果与研究问题相关联。
5. 结论
•总结报告的主要发现,并讨论对研究领域的意义。
提出可能的建议或未来研究方向,以便读者能够进一步思考调查的影响。
6. 参考文献
•最后,列出在报告中引用的参考文献,以便读者查阅相关资料。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清晰、系统地撰写调查数据报告分析,让读者更容易理解研究的目的和结论。
持续练习和反馈可以帮助提升数据分析和写作的水平,让每一份报告都更加完喲。
调查报告中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调查报告中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在调查研究中,数据统计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调查报告中常用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一、数据统计方法1.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概括和描述的方法。
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等。
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
2. 频数分析:频数分析是对数据进行分类和计数的方法。
通过频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类别的数据出现的频率和比例。
例如,在一项市场调查中,我们可以统计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人数,以及各年龄段的比例。
3.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用来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相关分析方法有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通过相关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从而判断它们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二、数据分析方法1. 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对总体的推断结论的方法。
常用的统计推断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取值,假设检验用来检验总体参数的假设。
2.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的方法。
方差分析将总体方差分解为组内方差和组间方差,通过比较组间方差与组内方差的大小,来判断样本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用来研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预测模型。
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有线性回归分析、逻辑回归分析等。
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并进行预测和解释。
三、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1. 应用场景: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调查研究中。
例如,在市场调研中,我们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偏好;在医学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了解疾病的发病率和风险因素。
调研报告数据分析怎么写
调研报告数据分析怎么写在进行调研工作后,面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如何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调研报告中的数据分析部分不仅是对调研结果的呈现,更是为了得出结论、提出建议的关键依据。
以下将详细阐述调研报告数据分析的写法。
一、明确分析目的在开始数据分析之前,首先要明确分析的目的。
是为了了解市场趋势、评估产品满意度、探究消费者行为,还是其他特定的研究目标?明确目的能够帮助我们确定需要分析的数据类型和采用的分析方法。
例如,如果调研目的是了解某款新产品在市场上的接受程度,那么重点关注的数据可能包括销售数据、消费者评价、市场份额等;如果是为了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那么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信息获取渠道、决策影响因素等数据则更为关键。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数据的来源要广泛且可靠。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二手数据等方式收集。
确保收集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和有效性,能够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情况。
2、数据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往往是杂乱无章的,需要进行整理和清洗。
这包括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剔除无效或错误的数据,对缺失值进行处理(如删除、填充等),并将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码,以便后续的分析。
例如,如果是问卷调查的数据,可能需要检查是否存在漏答、逻辑矛盾等问题;对于数值型数据,要检查是否有异常值。
三、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1、描述性统计分析这是最基础的分析方法,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如均值、中位数)、离散程度(如标准差、方差)、分布形态(如正态分布、偏态分布)等。
通过描述性统计,可以对数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相关性分析用于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研究消费者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相关性,产品价格与销量之间的相关性等。
3、差异性分析比较不同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如男性和女性消费者对某产品的评价差异,不同地区市场份额的差异等。
4、因子分析将多个相关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以简化数据结构和发现潜在的结构关系。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怎么写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怎么写调查问卷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问卷数据,我们可以获得对调查对象的了解,从而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
然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何进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步骤,帮助你有效地进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1. 数据清理与预处理在进行问卷数据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数据清理和预处理。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清理和预处理任务:1.1 数据检查与缺失值处理在进行数据清理时,首先需要检查数据的完整性,确保所有问题都得到了回答。
对于有缺失值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删除缺失值或者进行数据插补。
删除缺失值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丢失,而数据插补可能会带来估计误差。
因此,我们需要权衡利弊,并选择合适的方法。
1.2 数据转换与标准化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有时需要对数据进行转换和标准化。
例如,将分类变量转换为数值变量,或者将数值变量进行标准化以便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差异。
这样可以使数据更易于分析和解释。
1.3 异常值处理除了缺失值之外,有时还会存在异常值。
异常值可能是由于数据输入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它们可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对异常值进行识别和处理。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如均值加减3倍标准差或箱线图等来识别异常值,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删除或修正这些异常值。
2. 数据描述与总结统计数据清理和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数据描述和总结统计。
这一步是为了对数据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描述和总结统计方法:2.1 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直观的描述和总结。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中心位置和离散程度等。
常见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包括计数、频率分布、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最小值和最大值等。
2.2 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用来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我们可以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强弱和方向。
调研数据分析报告(通用7篇)
调研数据分析报告(通用7篇)调查报告篇一一篇调查报告的主要价值就在于最后的对策建议部分,但是情况也很重要,因为调查报告需要以情动人。
调查报告不仅需要提供客观情况,而且要想使报告动人,就必须要有生动的情况,以情况动人,所以生动的情况是调查报告成功的前提。
但是,调查报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策建议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到底是什么?不能光是口号,不能是空洞的话。
例如,我调查包产到户时就碰到一个问题。
比如上水耕田的时候,先耕田先发,先上水先发,家家都要先耕田,怎么办?我想不出办法来。
然后一个老太太就说,你这个同志怎么这么笨,我们农村里这个问题很好办,碰到问题就抓阉。
我开始时还觉得用抓阉解决问题不妥,不太科学,拿到决策建议里不好写。
后来一个中学生说,抓阉就是机率的概念,就是概率论,就是运筹中的机率论。
现在如体育比赛怕强强相遇,种子选手分组抽签,抽签就是抓阉,抓阉就是抽签。
这番话马上就把我点拨了。
我当时立即写了一篇题目叫“不可一概否定抓阉”的文章,登在《新华日报》上。
农村遇到尖锐矛盾怎么办?抓阉。
抓阉用科学上的解释就是体育比赛的抽签,抽签与抓阉本质上是相通的,不要认为抓阉就是迷信、愚昧、落后,应该说是一种农民的智慧。
抓阉这个对策建议这们就写入了调查报告中,而这个对策建议是书本上所没有的。
前年,《读书周报》登了美国人写的一篇文章,说中国人往往用非常古老而简便的方法解决他们认为的一些很复杂的问题,抓阉就是其中之一。
美国人也肯定了这个办法。
有些决策建议,正如奈斯比特所说,华盛顿没有,在下面;我们也有类似情况,北京没有,在下面。
说,领导是加工厂。
办法在群众之中,所以,要到群众中去,虚心求教,把他们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提炼出来。
比较法对对策建议也很重要。
我到宜兴看当地的杜鹃大王,她说自己一亩山丘地的杜鹃花可卖十万块人民币,能比她高的很少。
我告诉她,的确很高,但也不要满足,我到台湾去看种植蝴蝶兰,一亩地的销售收入是十万美元。
一比较,就知道天外有天。
调研报告分析法
调研报告分析法调研报告是指通过一定方法和手段对特定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的报告。
其主要目的是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分析,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对于调研报告的分析,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1. 描述分析法:描述分析法是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客观、准确和全面的描述,包括调查对象、调查地区、时间周期、调查方法、样本数量等信息。
在描述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来源、调查方法的科学性和样本的代表性,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种数值指标、比率、比例等,从而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频数分析、频率分析、平均数、百分比、相关系数等。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从大量的调研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发现问题的本质和主要矛盾,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将不同组织、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调研数据进行比较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的差异和共性。
比较分析可以通过对不同样本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比较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全面地认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4. 实地调研法:实地调研是指通过直接观察和实践,收集并分析调研数据。
通过实地调研可以深入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和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实地调研方法一般包括参观、观察、访谈、座谈会、实验等。
实地调研法能够获得更直观和深入的调研数据,提高调研报告的可信度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调研报告的分析是对调研数据进行科学、系统和全面的分析,以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为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描述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等。
不同的分析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和协调,提高调研报告的可信度和决策的科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调查数据的描述分析对整理后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是认识数据的特征。
由于指标是描述总体数量特征的具体表现,故调查数据特征的认识表现为指标的设计与计算。
设计什么样的指标取决于所要认识的数据特征。
本章讨论的数据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数据间的数量关系特征、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特征和离中趋势特征,相应地,设计的指标有三类,分别为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变异程度指标。
这些指标的计算和运用构成了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相对指标分析一、相对指标的概念与作用将两个有联系的数据值进行对比形成的相对数,称为相对指标,它反映着事物内部或事物间的数量关系特征。
例如:将实际完成的数值与计划任务数值对比,可反映计划执行的进度和完成的程度;将不同时间上的同类数据值对比,可反映现象变化的快慢程度,等等。
相对指标通过对比不同数据值,将现象总体数量上的绝对差异抽象化,从而使那些由于规模不同,条件不同,无法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可比较的基础,化不可比为可比。
从这个意义上讲,相对指标在统计分析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比较分析中。
多数相对指标采用无名数如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等表示;但也有相对指标采用名数表示,如流动资金周转率指标用“次”表示。
二、常用相对指标及其计算方法(一)反映数据结构特征的相对指标1.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的比值,需在数据值分组的基础上计算,通常又称为比重,习惯用百分数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100⨯=总体的全部数值总体的各组数值结构相对指标【例3.1】某一项城市住房问题的研究中,调查数据值统计整理如表3-1所示:表3-1 甲城市家庭对住房状况的评价应该注意到,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数值之和等于100%。
在调查数据的分析中,结构相对指标除了能够反映总体内部的结构状态特征,揭示事物的性质外,还可用来说明总体中各个部分对总体的影响程度,即可以用来寻找主要影响因素。
2.比例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某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的比值,也是在数据分组的基础上计算。
如果说结构相对指标反映的是部分与整体的数量关系,那么,比例相对指标反映的则是部分与部分间的数量关系。
比例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为: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比例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既可用百分数表示,也可用一比几或几比几的形式表示。
若总体中多于两个部分对比,通常采用连比的形式来表现,如a:b:c 。
在调查数据的分析中,比例相对指标主要用于对具有结构规律的现象进行探索性分析以及评价各种比例关系是否协调。
(二)用于比较分析的相对指标1.比较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时间上不同总体的某一项指标对比的结果,它反映同类现象变化的均衡与否。
其计算公式为:另一总体的该项指标值某总体的某项指标值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通常用系数或倍数表示。
【例3.2】2003年甲市和乙市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0284.6元和10464.0元,则可得017.16.102840.10464= 说明乙市的人均消费是甲市的1.017倍。
在调查数据的分析中,运用比较相对指标的分析,俗称横向比较分析。
它有助于揭露矛盾,找出差剧,挖掘潜力,促进事物进一步发展。
2.动态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是某一指标同空间、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对比的结果,用来反映同一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快慢程度,又称为发展速度。
其计算公式为:%100⨯=基期水平值报告期水平值动态相对指标 公式中,基期水平值是比较的标准,报告期是观察研究的时期。
【例3.3】某企业2000年的总产值为82067万元,2003年为89404万元,则2003年总产值的发展速度为: 总产值的发展速度89404100%108.94%82067=⨯= 说明2003年的总产值为2000年的108.94%,增长了8.94%。
在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动态相对指标用于反映现象动态变化的数量特征,所进行的分析俗称纵向比较分析。
(三)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某一时期实际完成的数值与该期计划数值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专门用来考核一项计划完成的情况。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100⨯=计划数值实际完成的数值计划完成程度 由于现象的不同特点,人们在制定计划时,有的以总量指标值和平均指标值作计划数值,有的则以相对指标值作计划数值;又由于不同表现形式的数值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导致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不尽相同。
下面结合例子分述如下:1.计划数值为总量指标值和平均指标值【例3.4】设某企业2004年第一季度A 产品计划产量为200台,实际为240台,则2004年第一季度A 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240100%120%200=⨯= 说明该企业A 产品产量计划完成了,超额完成计划20%。
【例3.5】设某企业2004年第一季度A 产品计划单位成本为650元/台,计划执行结果表明,实际为630元/台,则2004年第一季度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630100%96.9%650=⨯= 说明该企业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了,超额完成计划3.1%。
归纳以上两例,得一般计算公式为: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100⨯=平均指标值计划总量指标值平均指标值实际完成的总量指标值 还可知,对指标值越大越好的计划,计划完成程度不小于100%为完成计划,而对指标值越小越好的计划,计划完成程度不大于100%为完成计划。
2.计划数值为相对指标值【例3.6】某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2003年比2002年提高5%,实际提高8.5%,问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的完成情况如何?这个问题的解答有两种方式。
方式一:以报告期的计划为考核标准,计算公式为:计划变化率实际变化率计划完成程度±±=11 本例中,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18.5%100%103.33%15%+=⨯=+ 计算结果表明,2003年劳动生产率提高计划完成,超额完成了3.33%。
方式二:以基期水平为考核标准,计算公式为:计划完成程度=报告期实际变化率-报告期计划变化率本例中,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 = 8.5%-5% = 3.5(百分点)计算结果表明,在2002年的基础上,2003年劳动生产率实际比其计划多提高了3.5个百分点,2003年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
方式一的计算特点是包括基数在内,不能直接用报告期的变化率对比来说明计划的完成情况;方式二的特点在于报告期实际与计划变化率的差额为正,表示计划完成,差额为负,表示计划没有完成,而且差额不能用百分数表述,而要用百分点表述。
三、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1.分子数值与分母数值必须具备可比性相对指标分析用的是对比的方法,揭示的是现象间的联系程度,反映的是现象间的差异程度。
对比,当然应具有可比性,否则,必然会歪曲事实,导致判断错误。
分子与分母数值的可比性一般包括:计算内容、计算方法、计算范围、计算价格等。
2.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结合运用相对指标在用对比的方法揭示现象间数量关系的同时,因抽象掉了现象的绝对水平,故反映不出现象间绝对量上的差异;绝对指标虽可反映现象的绝对水平,但又不能反映出现象间的联系及数量关系。
因此,应将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结合起来运用。
在对数据作对比分析时,既要看到现象的变化程度,又要看到这一变化程度下的绝对水平差异,从而深刻认识现象变化的实质。
第二节集中趋势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指的是该组数据值的平均水平。
一组数据各不相等乃个性使然,抹杀个性方能表现共性,也就是说,消除数据间的具体差别才能得到平均值。
在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常用平均值描述一组数据的共性(集中趋势)。
平均值是一个代表性数值。
平均的实质在于消除差别。
如何消除数据间的数量差别?这既要考虑平均值是否敏感于数据中的极端值,即耐抗性问题,又要考虑各个数据值作为个量与其总量间的数量关系问题,故可将平均方法作如下分类。
平均方法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位置平均法众数法(加法模式)(乘法模式)分位数法一、数值平均法数值平均法是就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值进行平均的方法。
其优点是,数据信息利用得充分;缺点是,该组数据中若存在极端值,则平均值将会受其影响,从而失真,即耐抗性不好。
一笔钱存入银行,存期五年且年利息率不同。
若按单利计算利息,则各年的年利率与五年间的总年利率是和的关系,即个量与其总量呈加法模式,此情境下,算术平均法或调和平均法与年平均利率相匹配;若按复利计算利息,则各年的年利率与五年间的总年利率是乘积的关系,即个量与其总量呈乘法模式,此情境下,几何平均法与年平均利率相匹配,故数值平均法又分算术平均法、调和平均法与几何平均法。
1.算术平均法【例3.7】设某市2002年城市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如表3-2所示:表3-2 某市2002年城市住户收入抽样调查资料根据表3-2数据,计算平均每户月收入如下:=总收入户均月收入总户数350406509095011012501051550701850502150354090110105705035⨯+⨯+⨯+⨯+⨯+⨯+⨯=++++++=5845001169500=(元) 由上例的计算,不难抽象出算术平均值的一般计算公式:112212(3.1)n n n x f x f x f xfx f f f f+++∑==+++∑将3.1式改写为:1212nnf f f x x x x f ff=+++∑∑∑ 即()f xxf=∑∑ (3.2)由3.1及3.2式可知,算术平均值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一是组变量值水平(x );其二是组变量值所对应的组次数(f )或组次数所占比重()ff∑。
由于组次数的多少或组次数所占比重的大小能衡量相对应的组变量值对平均值的影响程度,即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故理论上将组次数或组次数所占比重称为权数。
权数有两种数值表现形式,一是绝对数形式(f ),二是相对数形式()ff∑,但权数的实质为相对数,即权数对平均值大小的影响不取决于其绝对数的多少,而取决于其所占比重的大小。
考虑到数据分组后的一种极端情形:12n f f f ===即各组权数相等(相当于数据未分组),此时,3.1式变为xx n∑=(3.3)其中:n 为数据个数。
3.3式告诉我们:平均值的大小只受一个因素——组变量值(x )的影响,且为3.1式的一个特例。
至此,我们可以给算术平均值下定义了。
一组数据值和与该组数据值个数的比值称为算术平均值。
分为简单平均(3.3式)和加权平均(3.1式、3.2式),且简单平均为加权平均的一个特例。
数据分组则加权平均,否则简单平均。
算术平均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数值平均的基本方法。
算术平均值有一条重要的数学性质,即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的离差之和等于零,数学表达式为:()0x x ∑-=2.调和平均法【例3.8】一批产品从甲、乙两个市场进货,有关调查资料见表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