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平区村级一事一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延平区村级一事一议

作者简介:徐行孝(1965.10-),男,民族汉,籍贯福建南平,学历大学,职称财政经济师。

摘要:对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成效肯定,分析我区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存在问题,从调整财政奖补人口结构,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和加快项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促进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公益事业建设健康发展。

关键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问题;思考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农民负担稳步下降,各项惠农政策层出不穷,广大农民享受到党的惠民政策阳光雨露,但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却存在资金投入不足。为激活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破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呈现出了村覆盖面广、受益人口多,资金投入加大、群众满意度高的新特点。本文就我区从2010年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谈些粗浅看法。

一、基本概况

延平区有13个镇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其中有4个带村的街道办事处),共244个行政村,有1487个村民小组,农村人口29.6万元。行政村有如下特点:①建制村人口少,自然村多,村民居住

分散。建制村人口结构为:1501人口以上的村有70个,占总村数的28.69%,801至1500人口的村有106个,占总村数的43.44%,800以下的村有68个,占27.87%;②村集体经济薄弱。以2011年为例,全区无经营性收入的村占27.87%,经营性收入在10万元以下村占48.36%,经营性收入减总支出后亏损的村占26.64%。在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方面,村级投入在10万元以下的村占总村数的42.62%,其中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在5万元的占63.46%.村级经济来源靠补助收入,具体表现在:全区村级经营性收入为3329.2

万元,各种财政补助收入达6513.23万元,全区经营性收入在10

万元以下的村占72.95%,尤其是人口在800人以下没有经营性收入,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占总村数的25%;③全省最大库区区,有库区村82个,占总村数33.61%。④老区村,拥有老区村56个,占总村数22.95%,总之是集库区和老区为一体的县级区。

二、主要成效

从2010年来,全区有19个乡(镇)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有236个村实施582项目个次,受益人口71.33万人次,项目工程决算总投资15247.29万元,其中村民筹资筹劳7456.56万元,村集体资金4051.96万元,整合部门资金65.90万元,财政奖补资金计划3672.87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2796.01万元、区级财政资金876.86万元。按项目类型分:①村内小型水利设施项目118

个投资金额2473.32万元,②村内道路项目258个投资金额6572.10

万元,③村内水渠项目30个投资金额765.78万元,④桥涵项目18个投资金额444.24万元,⑤村内环卫设施项目10个投资金额93.72万元,⑥村容美化亮化项目14个投资金额286.75万元,⑦村内公共活动场所55个投资金额1780.27万元,⑧村人饮设施项目51个投资金额1802.66万元,⑨其他公共设施项目20个投资金额879.34万元,⑩村内公厕项目8个投资金额149.11万元。

三、存在问题

1、村级公益事业需求矛盾突出。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薄弱因素制约,公益事业建设成本高,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广大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仍然未得到解决。一是随着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安全饮水建设历史欠帐多的影响,有47%以上村不同程度存在人畜饮水不安全或饮水困难问题;二是自然村多,行政村通自然村道路硬化及灾后安置重建道路硬化或院落道路建设任务繁重;三是50%以农田水利设施有待修道;四是多数村垃圾处理,畜牧业快速发展带来污水治理设施亟待完善;五是村级公益服务设施匮乏和社会化事业等民生问题普遍存在,农民群众要求加快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愿望迫切。

2、一事一议财政项目奖补不均衡。当前采取以村内人口筹资筹劳数量确定财政奖补资金量,这种不论项目大小,只按人口财政奖补资金的体制,对闽北山区村建制人口少的村公益性事业建设不利,导致小村无法实施大项目。我区村集体经济落后,贫困村多,

建制村人口在1500人以下的占71.31%,全区没有经营收入的村占27.87%,经营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村占48.36%,经营收入减总支出亏损村占26.64%。建制村人口少,筹资筹劳数量极为有限,限制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能力和规模,村内道路硬化,兴修水利等项目只能望事兴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标准低,急待解决的村内公益事业得不到实施,农民群众反映强烈,如:后洋源,更古、四朵洋、南洲、中坪、三楼、菖上等村连续三年没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还有村举债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制约身处偏远山区和人口少村的公益事业建设。

3、重项目建设轻管理现象普遍。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实施较为盲目,村干部和农民想起什么事情,就匆匆建什么项目,缺乏科学规划,不能充分体现“先基础后一般,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项目建设普遍存在“有人建无人管”的现象,村级道路、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工程缺少必要的维护费和管理养护措施,项目工程达不到使用年限就损毁,导致已建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

4、一事一议财务管理有待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在乡镇会计服务中心,乡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经费没有保障,很多工作被动难开展,更谈不上对乡镇会计服务中心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少数乡镇使用票据不统一,没有使用省财政厅和农业厅规定的统一票据,会计核算科目使用不当,还有少量乡镇会计帐务登记和

年终帐务结转拖拉等。

四、对策建议

1、调整财政奖补人口结构。我区建制村人口少,筹资筹劳额度少,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差,为推动人口少建制村公益事业建设,确保人口少的建制村广大民众真正享受到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

国家惠民政策愿望的实现,既解决筹资筹劳规模小无法兴办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问题,又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建议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人口划为三档次:即1501人以上、801至1500人、800人以下。提高人口少村财政奖补比例,以1501以上村为基数,801-1500人口村财政奖补比例提高5%,800人口以下村财政奖补比例提高10-15%。

2、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一是实行“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结合,以“普惠制”为主导,让更多村的老百姓尽快受益的基础上,安排一定比重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做到“普惠制”和“特惠制”齐驱并进两不误;二是加大财政奖补额度,省对县奖补要按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区别对待,实行沿海经济发达县(市)、区与闽西北山区经济困难县(市)、区不同的财政奖补标准,特别是对库区、老区、山区村为一体的县财政奖补比例从现行50%提高到70%-80%,加快其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发展;三是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向农村的财政转移力度,减少农民筹资筹劳,实现农民税费“零负担”目标;四是村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