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发展历程表

合集下载

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

SAR合成孔径原理-波束形成
Md sin( sin ) | | d sin( sin )
显然, 上式的形状由分子决定, 其中:
式中, R为目标的距离, x 为目标的横向分辨距离
x sin R
SAR合成孔径原理-波束形成
求第一零点位置确定半功率点分辨率, 令:
x
接收机
SAR
天线 子系 统
高功
率微 波电 路 发射机 校准系统
定时与 数据处 理
磁波
记录器 传输
载荷
系统
计算
电源分配单元
SAR 基本组成
输入数 据接口
方位 预处理 距离 压缩 距离走 动校正
方位 压缩
幅度 检测
多视 相加
参考函 数产生
控制 单元
运动参 数提取
几何幅 度校正
输出数 据调节
控制指令
惯性导航系统
2 x RA R 2 x 2 R 2R
SAR合成孔径原理-非聚焦与聚焦处理
则对于目标A, 回波信号的双程相位差为:
4 x 2 4 vs2t 2 1 (t ) 2R 2R
同理, 对于目标B, 回波信号的双程相位差为:
4 ( x y) 2 4 (vs t y) 2 4 (vs2t 2 2vsty y 2 ) 2 (t ) 2R 2R 2R
SAR合成孔径原理-非聚焦与聚焦处理
则对任意位置y, 在整个孔径时间内积分可以得到
目标在所有y位置上的信号包络. 当对雷达载体沿直线 飞行产生的二次相位误差不补偿时
4 x 2 4 vs2t 2 1 (t ) 2R 2R
这时的积分处理称非聚焦处理, 否则称为聚焦处理.

科技前沿▏合成孔径成像的应用及发展

科技前沿▏合成孔径成像的应用及发展

科技前沿▏合成孔径成像的应用及发展一、引言合成孔径成像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应用于雷达成像,历经70年的研发,已经日趋成熟,成功地用于环境资源监测、灾害监测、海事管理及军事等领域。

受物理环境制约,合成孔径在声呐成像中的研发与应用起步稍迟,滞后于雷达,近年来在民用及军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加速。

此外,近年来合成孔径成像在声学无损检测、医学超声成像等领域的研发也有长足进步,并扩展到其他领域如光学、微波成像等。

本文简要介绍了条带合成孔径成像的原理及其在雷达、声呐、无损检测及医学影像等方面的应用及发展。

二、合成孔径成像原理条带合成孔径成像利用小孔径基阵,在直线运动轨迹上均速移动,并在确定位置顺序发射,接收并存储回波信号。

根据空间位置和相位关系对不同位置的回波信号进行相干叠加处理,合成虚拟大孔径的基阵,从而获得沿运动方向的高分辨率。

在1985年的先驱奖故事中,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发明者Wiley 谦逊地说:我有幸想到了一个基本想法,我称之为多普勒波束锐化(DBS),而不是合成孔径雷达。

和所有信号处理一样,有一个双重理论:一个是频域解释,这是多普勒分析;在时域内分析系统,这就是合成孔径雷达。

在时间域对合成孔径成像的“合成阵列”的解释如图1所示。

图1 合成阵列原理其中,阵元或天线水平长度为L,水平波束开角为θ==λ/L。

工作频率时,波长为λ。

阵元行进轨迹为直线,点目标与行进轨迹的垂直距离为R。

阵元在位置1时,目标进入波束;阵元在位置N时,目标退出波束。

合成孔径阵元数为N,合成孔径长为D=R×θ==R×λ/ L,合成孔径波束开角为θsyn=λ/D=λ/(R×(λ/L))=L/R。

采样结束,合成孔径波束形成后处理时,对不同位置的回波信号进行相干叠加,需要计算阵元发射信号至目标、目标反射信号返回阵元的往返声程2R。

因此,合成孔径波束开角实际应为θsyn=λ/2D=λ/(2R×(λ/L)) =L/2R。

合成孔径雷达发展历程表

合成孔径雷达发展历程表

合成孔径雷达发展历程表1951年6月美国古德依尔宇航公司的威利首先提出最初的频率分析的方法改善雷达的角分辨力,他将其称为多谱勒波束锐化。

与此同时,伊里诺斯大学控制系统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小组采用相干机载侧视面雷达数据,研究运动目标检测技术。

1952年,C. W. Shervin第一次提出了采用相位校正的全聚焦阵列概念,另外他还提出了运动补偿概念。

正是这些新思想最终导致了X-波段相干雷达的研制。

1953年获得第一幅SAR图像。

1957年美国密歇根大学雷达和光学实验室研制的SAR系统获得第一张全聚焦的SAR图像。

1958年,美国密执安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雷达和光学实验室在L. J. Cutrona的领导下,用他们研制的雷达进行飞行试验,用光学相关器件将相干雷达视频信号变成了高分辨的图像。

在1967年Greenberg首先提出在卫星上安装SAR的设想。

由于卫星飞行高度高测绘带宽,可以大面积成像等优点,科学家开始着手进行航天飞机、卫星等作为载体的空载SAR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进展。

直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宇航局NASA主持了一些民用SAR系统的研制,主要研究单位是密西根环境研究所(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chigan, ERIM)和喷气动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

20世纪70年代美国密歇根环境研究所(ERMI)和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研制出1.25GHz和9GHz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1972年JPL进行了L波段星载SAR的机载校飞。

1975年,NASA将SAR作为Seasat任务的一部分。

由于SAR在Seasat任务中的突出表现,使得星载SAR得到高度重视,成为合成孔径雷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978年5月美国宇航局(NASA)成功地发射了全球第一颗装载了空间合成孔径雷达的人造地球卫星(Seasat-a) ,对地球表面1亿平方公里的面积进行了测绘。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雷达(Radar)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目标探测和测距的技术。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以下是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1. 早期实验(20世纪初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雷达技术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无线电实验。

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无线电波在空中传播时会受到反射和散射,这为雷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雷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

雷达系统被用于探测敌方飞机、舰船和潜艇,有效地提高了军事作战的效率。

这一时期的雷达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包括脉冲雷达、连续波雷达和相控阵雷达的发展。

3. 后战时期(1945年至今):战后,雷达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雷达系统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还在民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雷达在航空、航海、气象、地质勘探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雷达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以下是雷达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1. 多波束雷达:多波束雷达是指能够同时发射和接收多个波束的雷达系统。

它可以提高雷达的探测效率和目标定位精度,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目标探测和跟踪。

2. 超高频雷达:超高频雷达是指工作频率超过30 GHz的雷达系统。

相比传统的雷达系统,超高频雷达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探测灵敏度,可以更好地探测小型目标,如无人机和导弹。

3. 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是指工作波长在毫米级别的雷达系统。

毫米波雷达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穿透能力,可以用于人体成像、安全检测和无人驾驶等领域。

4. 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利用雷达系统与目标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合成一个大孔径,从而提高雷达图像的分辨率。

合成孔径雷达可以应用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和目标识别等领域。

5. 雷达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雷达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将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雷达数据处理和目标识别,可以提高雷达的自动化程度和目标识别的准确性。

我国sar发展历程

我国sar发展历程

我国sar发展历程我国SAR发展历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推广,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阶段和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从我国SAR发展的起始阶段开始,逐步介绍我国SAR的发展历程。

一、起始阶段我国SAR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当时,由于我国对于SAR技术的需求以及技术实力的限制,我国开始了SAR技术的引进和研究工作。

通过引进国外的SAR技术和设备,我国逐渐建立了自己的SAR研发团队,并开始进行相关的实验和研究工作。

二、自主研发阶段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逐渐具备了自主研发SAR技术的能力。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科研人员开始针对我国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SAR技术的自主研发工作。

经过多次的实验和改进,我国成功研制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AR系统,并开始在一些特定领域进行应用。

三、应用拓展阶段进入21世纪,我国的SAR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SAR系统不仅在军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还开始在民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环境监测、资源勘探、灾害监测等方面,SAR技术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国的SAR技术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了我国SAR技术的不断发展。

四、创新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的SAR技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我国科研人员积极探索新的SAR技术和应用领域,推动了我国SAR技术的快速发展。

例如,通过引入新的成像算法和数据处理技术,我国的SAR系统在分辨率和精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与此同时,我国还积极推动SAR技术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进一步拓展了SAR技术的应用范围。

五、展望未来展望未来,我国的SAR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我国的SAR系统将会越来越先进和完善。

同时,我国还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SAR技术的发展。

8.5合成孔径雷达

8.5合成孔径雷达

关于合成孔径雷达,我们就 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3镜4f实验系统简介
)2
)]
§5 合成孔径雷达
b.航向信息的记录
2)图像记录 用阴极射线管转换成实 时图像,并对屏幕成像, 用摄影胶片连续同步记 录
视频信号用于调制示波管 的扫描栅,扫描栅值沿一 条线扫描,用聚焦透镜将 示波管屏上的像投射到摄影胶片上,该胶片沿着垂直于扫描 方向移动,用发射脉冲的时间同步信号控制扫描栅开始扫描, 由S点移向Q点,实现回波信号的记录
§5 合成孔径雷达
a.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
3. 合成孔径雷达发射的波形: 合成孔径雷达发射的最简单波形为时间τ极短的矩形脉冲:
1)由微波连续正弦波做为载波发射 2)距离向上利用了其脉冲性质,航向上利用了连续正弦波 性质
§5 合成孔径雷达
b.航向信息的记录
1. 信号发射与接收回波
设x代表航线的距离,x1处有一点
散射体,雷达频率为νr发射机发射
连续正弦信号c:os(2 rt)
则散射体返回的回波信号为
S1(t) a1 cos[(2r (t
2r c
)]
对r做近似: r r02 ( x x1 ) 2
所以:
r0
( x x1 )2 2 r0
S1(t)
a1 (r0 ,
x1) cos[(2rt
4r0 r
2(x x1)2 r r0
1)提高地形测量空间分辨率
如果一个线度为D的天线在距离为 r0高空上获取地形反射率地图,沿 航行方向的分辨率大致为:λrr0/D
由于微波波长比光波波长要大几个数量
级,要想获得与光学测量系统相比拟的分 辨率,要求天线线度D为数百米甚至数 千米,采用机载雷达是不可能实现的

合成孔径雷达SAR综述

合成孔径雷达SAR综述

合成孔径雷达SAR综述合成孔径雷达(SAR) 是一种高分辨机载和星载遥感技术,用于对地形等场景上的远程目标进行成像。

1951 年,Carl Wiley 意识到,如果在雷达沿直线路径移动时收集回波信号,则接收信号的多普勒频谱可用于合成更长的孔径,以便提高沿轨道维度的分辨率。

1953 年,当一架 C-46 飞机绘制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的一段地图时,形成了第一张实测SAR 图像。

第一个星载卫星SAR 系统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的研究人员开发并于 1978 年投入 Seasat。

SAR 模式根据雷达天线的扫描方式,SAR 的模式可分为三种。

如下图所示,当雷达收集其行进区域的电磁 (EM) 反射波,观察与飞行路径平行的地形带时,这种模式称为侧视 SAR或带状 SAR。

当雷达跟踪并将其电磁波聚焦到一个固定的、特定的感兴趣区域时,这种模式称为聚束 SAR,如下图所示。

SAR 操作的另一种模式称为扫描SAR,它适用于雷达在高空飞行并获得比模糊范围更宽的条带时。

条带的这种增强会导致距离分辨率的下降。

如下图所示。

对于这种模式,照射区域被划分为几段,每段被分配到不同的条带的观察。

随着雷达平台的移动,雷达在一段时间内照射一个段,然后切换到另一个段。

这种切换是在特定的方法中完成的,使得所需的条带宽度被覆盖,并且当平台在其轨道上前进时没有留下任何空白段。

SAR 系统设计通用 SAR 系统框图如下图所示。

所有的定时和控制信号都由处理器控制单元产生。

首先,SAR 信号(线性频率调制(LFM)脉冲或阶跃频率波形)由波形发生器生成并传递到发射机。

大多数 SAR 系统使用单个天线或两个紧密放置的天线进行发射和接收,这样系统通常在单站配置下工作。

SAR 天线、转换器和天线波束形成器可沿场景或目标方向形成和引导主波束。

发射的 SAR 信号从场景或目标反射回来后,接收到的信号由 SAR 天线收集并传递给接收机。

接收机输出后的信号被模数转换器采样和数字化。

合成孔径雷达概述(SAR)

合成孔径雷达概述(SAR)

合成孔径雷达概述1合成孔径雷达简介 (2)1.1 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 (2)1.2 合成孔径雷达的分类 (3)1.3 合成孔径雷达(SAR)的特点 (4)2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历史 (5)2.1 国外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5)2.1.1 合成孔径雷达发展历程表 (6)2.1.2 世界各国的SAR系统 (9)2.2 我国的发展概况 (11)2.2.1 我国SAR研究历程表 (11)2.2.2 国内各单位的研究现状 (12)2.2.2.1 电子科技大学 (12)2.2.2.2 中科院电子所 (12)2.2.2.3 国防科技大学 (13)2.2.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3 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 (13)4 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趋势 (14)4.1 多参数SAR系统 (15)4.2 聚束SAR (15)4.3极化干涉SAR(POLINSAR) (16)4.4合成孔径激光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Ladar) (16)4.5 小型化成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发展的主要趋势 (17)4.6 性能技术指标不断提高 (17)4.7 多功能、多模式是未来星载SAR的主要特征 (18)4.8 雷达与可见光卫星的多星组网是主要的使用模式 (18)4.9 分布SAR成为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18)4.10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扰与反干扰成为电子战的重要内容 (19)4.11 军用和民用卫星的界线越来越不明显 (19)5 与SAR相关技术的研究动态 (20)5.1 国内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的研究现状 (20)5.2 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20)5.3 SAR图像目标检测与识别 (22)5.4 恒虚警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 (25)5.5 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27)5.6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31)5.7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发展动态 (33)5.8 SAR图像地理编码技术的发展状况 (35)5.9 星载SAR天线方向图在轨测试的发展状况 (37)5.10 逆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动态 (38)5.11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简史与应用 (38)合成孔径雷达概述1合成孔径雷达简介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是一种全天候、全天时的现代高分辨率微波成像雷达。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一、引言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天气预报、地质勘探等领域。

本文将从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雷达技术发展历程1. 早期雷达技术早期的雷达技术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军事目的,用于探测敌方飞机和船只。

早期雷达系统采用的是连续波雷达,其原理是通过发送连续的电磁波并接收回波来探测目标。

2. 脉冲雷达技术的出现20世纪30年代,脉冲雷达技术的出现使得雷达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脉冲雷达通过发送短脉冲信号并接收回波来实现目标的探测和测量。

这种技术的出现使得雷达系统的探测距离和分辨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 雷达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二战期间,雷达技术在航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雷达系统被用于飞机导航、目标识别和防空等方面。

此时的雷达系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动化和信息处理能力。

4. 雷达技术的数字化和计算机化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雷达系统开始实现数字化和计算机化。

数字化和计算机化的雷达系统具备了更高的信号处理能力和目标识别能力,大大提高了雷达系统的性能。

5. 雷达技术的微波化和多功能化20世纪70年代,雷达技术开始向微波频段发展,并且实现了多功能化。

微波雷达系统具备了更高的工作频率和分辨率,可以实现更远距离的目标探测。

同时,雷达系统还可以实现天气预报、地质勘探等多种功能。

6. 雷达技术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和相控阵雷达(AESA)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SAR)和相控阵雷达(AESA)等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雷达技术的发展。

合成孔径雷达通过合成多个脉冲信号的回波来实现高分辨率的图像重建,具有很高的目标识别能力。

相控阵雷达则通过多个发射和接收模块的组合来实现波束的电子扫描,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抗干扰能力。

三、雷达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 高分辨率和远距离探测未来的雷达技术将继续追求更高的分辨率和更远距离的目标探测能力。

《合成孔径雷达原》课件

《合成孔径雷达原》课件
《合成孔径雷达原理》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合成孔径雷达简介 • 合成孔径雷达工作原理 • 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组成 • 合成孔径雷达性能参数 •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前沿与发展趋势
01
合成孔径雷达简介
合成孔径雷达的定义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利用雷达与目标 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信号处理技术 实现高分辨率成像的主动式微波传感 器。
精度
雷达的定位精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信号处理算法、接收机 性能和大气条件等。高精度雷达对于目标跟踪和识别至关重 要。
03
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组成
发射机
功能
产生雷达发射信号
关键参数
发射信号的频率、脉冲宽度、重复周期等
作用
将电磁能量转换为雷达发射信号,提供目标照射 能量
接收机
功能
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
关键参数
02
合成孔径雷达工作原理
雷达发射信号与接收
雷达发射信号
合成孔径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信 号来探测目标。这些信号可以是 调频连续波或脉冲信号,具体取 决于雷达型号和应用场景。
信号接收和处理
发射的信号遇到目标后会被反射 回来,被雷达接收。反射信号会 携带有关目标位置、距离、速度 和形状等信息。
信号处理与成像
信号处理
接收到的原始信号需要经过一系列的 信号处理技术,如滤波、放大、混频 和去调频等,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成像算法
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成像算法转换为图 像,这些算法包括傅里叶变换、逆合 成孔径雷达成像等。
分辨率与精度
分辨率
合成孔径雷达的分辨率取决于发射信号的波长、天线尺寸和 目标距离。分辨率越高,图像中能够分辨出的细节越多。
关键参数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一、雷达技术发展历程雷达(Radar)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量的技术。

它最初是在20世纪初由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沃森-瓦特发明的。

自那时起,雷达技术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不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

1. 早期阶段(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早期的雷达系统主要用于军事目的,用于探测敌方飞机、船只和地面目标。

这些系统使用的是连续波雷达技术,通过发送连续的电磁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来实现目标探测。

然而,由于技术限制,这些系统的分辨率和探测距离都比较有限。

2. 脉冲雷达技术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脉冲雷达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脉冲雷达通过发送短脉冲的电磁波来实现目标探测,能够提高分辨率和探测距离。

此外,脉冲雷达还能够测量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角等参数,进一步提高了雷达系统的功能。

3. 连续波雷达技术的改进(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连续波雷达技术经历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创新。

引入了相干雷达技术,通过在发送和接收信号之间保持相位关系,可以提高雷达系统的分辨率和探测灵敏度。

此外,还浮现了多普勒雷达技术,可以测量目标的速度信息,广泛应用于气象雷达和交通雷达等领域。

4. 雷达图象处理和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雷达图象处理和目标识别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引入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对雷达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复杂的处理和分析,从而提取出目标的特征信息。

此外,还浮现了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和雷达散射截面(RCS)测量技术等新的应用领域。

5. 现代雷达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雷达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随着微波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雷达系统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现代雷达系统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远的探测距离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广泛应用于军事、气象、航空、海洋等领域。

中国sar卫星发展历程

中国sar卫星发展历程

中国sar卫星发展历程中国SAR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

在那个时候,中国意识到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远程侦察和土地遥感方面的重要性。

为了满足国家军事和经济安全需求,中国开始致力于自主研发和生产这种先进技术的卫星系统。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的SAR卫星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里程碑:1.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成功地开展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基础研究。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科研人员主要关注SAR信号的处理算法和系统设计。

2.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开始推动SAR卫星的实际研制工作。

1996年,中国成功发射了首颗实验性质的SAR卫星——"试验星"。

这个项目证明了中国在合成孔径雷达领域的技术能力。

3. 随着试验星的成功发射,中国进一步加大了SAR卫星的研发力度。

1999年,中国成功发射了具有更高分辨率和更大幅宽的"葵花一号"。

这颗卫星在农业资源调查、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 2007年,中国发射了首颗全球覆盖SAR卫星——"高景一号(Gaofen-1)"。

该卫星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为中国在土地遥感和资源调查方面提供了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5. 随后的几年里,中国陆续发射了多颗高景卫星,如高景二号、高景三号等,以进一步提升SAR卫星技术的性能和覆盖能力。

中国的SAR卫星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通过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中国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为国家的军事、经济和环境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sar卫星发展历程

中国sar卫星发展历程

中国sar卫星发展历程中国的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是一种使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卫星,可以通过发射雷达波束对地表进行成像和探测。

中国的SAR卫星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的阶段:起步、迅速发展、实现突破和进一步提升。

起步阶段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中国决定培养自己的雷达技术,以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

在这个阶段,中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测试,并于1987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实验性SAR卫星。

虽然这部分实验性卫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为中国的SAR卫星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

1999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搭载高分辨率SAR系统的卫星,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多模式成像能力。

这一重要的成果标志着中国SAR卫星进入了实用化阶段,并在军事、农业、气象、地质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实现突破阶段开始于2007年,当时中国成功发射了一颗具备极高分辨率和广域覆盖能力的SAR卫星。

这颗卫星在地雷检测、灾害监测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并将中国的SAR卫星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度。

此外,中国还开发了一系列具备不同成像模式和能力的SAR卫星,包括极化SAR卫星和海洋环境监测卫星,拓宽了应用领域。

进一步提升阶段始于2018年,当时中国成功发射了一颗具备较高空间分辨率和较大覆盖区域的SAR卫星。

这颗卫星采用了新的形态和技术,并在应对自然灾害、地质勘探、军事侦察和资源管理等方面具备了更高的能力。

此外,中国还计划发射更多新一代的SAR卫星,并进一步提升卫星的性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在中国SAR卫星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自主研发能力,还积极与国际合作,与多个国家、地区共同开展卫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的SAR卫星技术已经成为了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重要支撑,并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来,中国SAR卫星发展的重点将继续放在提高空间分辨率、多模式成像、数据处理能力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上。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科学研究动态监测快报2007年11月1日第10期(总第10期)空间光电科技专辑(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专题)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市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编:100080 电话:(010) 82629178 电子邮件:liud@空间光电科技专辑2007年第10期(总10期)出版日期:2007年11月1日专题编者按:合成孔径雷达(SAR)能够克服云雾雨雪和夜暗条件的限制对地面目标成像,可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大幅面对地观测,在军事侦察、军事测绘及诸多民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

本期专题对SAR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做以简要介绍,详细介绍美、德等国的SAR计划进展及相关技术,以及近期国际上关于SAR的最新情况。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SAR是一种二维微波遥感成像雷达,由于具有远距离全天候高分辨力成像、自动目标识别、先进的数字处理能力等优点,使其拥有广泛的用途。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最先提出来“合成孔径”的概念,主要是为了满足军事侦察雷达对高分辨率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发展,SAR从开始的单波段、单极化、固定入射角、单工作模式,逐渐向多波段、多极化、多入射角和多工作模式方向发展,天线也经历了固定波束视角、机械扫描、一维电扫描及二维相控阵的发展过程。

未来几年SAR的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是:多参数(多频段,多极化和多视角)SAR系统,聚束SAR,极化干涉SAR及合成孔径激光雷达。

1.应用范围1.1军事应用美国的“长曲棍球”(Lacrosse)军用雷达卫星,自1988年至2005年已先后发射了5颗,分辨率从最初的1 m提高到0.3 m,这是目前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天基合成孔径雷达。

美国正在发展的“天基雷达”计划是为美国空军实施的一项具有空间力量增强战略的计划,该计划是一个由8~10颗成像卫星组成的星座,星上的主要有效载荷是SAR,且具有地面运动目标指示(GMTI)的功能。

雷达发展史

雷达发展史
随着定标方法研究的深入和定标精度的提高,技术上可以克服高空飞行引起的地球曲率变化以及行在传感器系统参数不稳定所造成的误差。20世纪90年代以来,极化雷达开始装载在航天飞机平台上,观测宽度更广,逐渐显示全球成像的能力,1994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德国宇航局(DLR)和意大利航天局 (ASI)共同进行了航天飞机成像雷达飞行任务(SIR-C/X-SAR),分别在1994年4月9日至20日、9月30日至10月11日进行了两次飞行,SIR-C是由NASA/JPL共同建造的,为双频雷达(L波段和C波段),采用全极化(即HH、HV、VH、VV)方式,X-SAR是由 DLR和 ASI共同建造的,为单频雷达(X波段),采用VV极化方式。SIR-C/X-SAR首次实现了利用多频、多极化雷达信号从空中对地球进行观测,SIR-C图像数据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现象背后的物理机理,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雷达数据研究植被、土壤湿度、海洋动力学、火山活动、土壤侵蚀和沙化等多项科学研究。
2002年欧洲空间局(ESA)成功发射了其最新研制的环境卫星ENVISAT-1。ENVISAT-1上搭载的有效载荷之一——先进和成孔径雷达(advanc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ASAR)涉及为多模式工作方式,其中包括交替极化模式,可使目标同时以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方式成像,以便更好地支持地球科学的研究,监测环境和研究气候变化的演化过程,并促进遥感想这实用化,商业化应用的方向发展,相对于上一代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而言,新一代星载SAR系统在图像分辨率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多极化的工作模式是各个系统重要工作模式之一,2006年1月24日,日本成功发射其对地观测卫星(advanced land observing satellite,ALOS),ALOS上搭载的PALSAR(phased array type l b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系统比JERS-1卫星所携带的SAR传感器性能更优越,改传感器具有精细、扫描(ScanSAR)和极化三种观测模式,其中极化模式属于实验性质,可提供全极化数据,具有5种观测角度,其空间分辨率为24-89米,2007年6月15日当地时间8点14分德国雷达卫星TerraSAR-X于俄罗斯拜克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该卫星在条带成像模式下可提供单极化或双极化(HH/VV,VH/VV,HV/HH)的SAR数据产品,2007年12月14日,俄罗斯“联盟”火箭成功发射加拿大雷达成像卫星radarsat-1的后续星radasat-2.该星几乎保留了radasat-1的所有优点,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功能更强大,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商用SAபைடு நூலகம்卫星。它提供的多极化成像模式大大增加了可识别地物活着目标的类别。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发展1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发展1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发展1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发展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五十年代末研制成功的一种微波传感器,是微波传感器中发展最为迅速、最有成效的一种对地观测系统[1]。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是SAR应用中较晚出现的一个方向,或者说是一个新的领域。

该技术具有测绘带宽,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获得的地表三维信息具有较高的空间精度和高程精度,是目前雷达遥感研究的热点。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应用的领域不断扩展,成为SAR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是以合成孔径雷达复数据提取的相位信息为信息源获取地表的三维信息和变化信息的一项技术。

干涉雷达早在1969年就被用于从地球上观测火星,1972年被用于观测月球的地形。

Graham1974年提出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进行地形测绘。

1986年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Zebker和Goldstein发表了用机载双天线SAR进行地形测绘的结果,真正拉开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研究的序幕[2]。

InSAR的飞行平台可以是飞机,称为机载InSAR,也可以是卫星或航天飞机,称为星载InSAR。

根据SAR影像对获取方式的不同,主要区分为单航过和双航过两类InSAR系统。

按照干涉模式的不同,InSAR主要区分为交轨干涉(XTI)、顺轨干涉(ATI)和重复轨道干涉测量(RTI)三种干涉测量模式。

交轨干涉模式是利用图像对的相位差来获取地表的数字高程模型信息;重复轨道干涉测量既可以用于测量地形高程,也可以用于监测地表运动(又称D-InSAR);顺轨干涉模式是通过测量图像对的相位差来确定目标的运动状况,常用于水流制图、动目标检测以及定向波谱的测量。

目前可提供InSAR数据源的星载SAR系统有:日本的JERS-1、美国的SIR-C/X-SAR、加拿大的RADARSAT-1和欧空局的ENVISAT等,未来计划中的系统如日本的ALOS PALSAR和加拿大的RADARSAT-2等,也都考虑了InSAR的能力,如前文所述。

《LynxSAR简介》课件

《LynxSAR简介》课件
《LynxSAR简介》PPT课件
LynxSAR是一种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通过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实现 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面目标探测和监测。
LynxSAR的背景和历史
1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起源
从二战时期的雷达技术发展而来,通过利用雷达波束合成来提高分辨率。
2 SAR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航空SAR系统,到今天的卫星和无人机SAR系统,技术不断演进。
环境监测
利用LynxSAR监测森林火灾、海洋 污染和冰川退缩等环境变化,为 生态保护做出贡献。
军事侦察
军方广泛应用LynxSAR进行目标侦 查、巡航导弹监测和情报收集, 提高军事行动效率。
城市规划
通过LynxSAR分析城市建筑发展、 交通拥堵和土地利用,为城市规 划提供科学指导。
LynxSAR的未来发展方向
3 LynxSAR的创新
将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应用于小型无人机平台,提供更灵活和高效的目标监测解决 方案。
LynxSAR的核心技术
多通道AR成像
利用多通道雷达接收机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高分辨率的地面成像和目标探测。
运动补偿技术
通过精确测量和补偿无人机运动,消除成像中的运动模糊。
高效数据处理
利用先进的算法和计算平台,快速处理大量的雷达数据,实时提供监测结果。
1
精确探测
进一步提高雷达系统的分辨率和探测精度,实现更精确的目标识别和跟踪。
2
多平台应用
将LynxSAR技术应用于多种平台,如卫星、海洋监测船和机器人,扩大应用范围。
3
智能处理
引入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提高数据处理和目标分析的自动化能力。
结论和要点
1 LynxSAR是一种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

合成孔径数字成像技术及应用算法设计

合成孔径数字成像技术及应用算法设计

合成孔径数字成像技术及应用算法设计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是一种通过飞行器或卫星上的雷达传感器来获取地面目标信息的技术。

在军事、民用和科学研究领域,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合成孔径数字成像技术以及应用算法设计在这一技术领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多个方面对合成孔径数字成像技术及应用算法设计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技术。

一、合成孔径数字成像技术简介1. 合成孔径雷达原理及发展历程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主动微波成像系统,它通过在目标上运动并合成波束来实现高分辨率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美国军方实验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高分辨率遥感成像技术。

2.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是通过飞行器或卫星上的雷达传感器对地面目标进行多次观测,再通过合成这些多次观测数据来达到高分辨率成像的目的。

这种多次观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雷达天线的尺寸,从而实现高分辨率成像,同时还可以克服地面目标对雷达波长的散射效应,提高成像质量。

3. 合成孔径数字成像技术特点合成孔径雷达具有成像距离远、对地观测无受天气和夜晚等因素影响、成像分辨率高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遥感成像、地质勘探、海洋监测、农业资源调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合成孔径数字成像应用算法设计1. SAR成像算法SAR成像算法是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常见的SAR成像算法包括Range-Doppler算法、Chirp Scaling算法、Omega-K算法等,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成像场景,并且在成像质量、计算效率等方面有所差异。

2. SAR图像处理算法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中,图像处理算法是对成像数据进行预处理、滤波、去斑点、去噪音等操作的关键环节。

常用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小波变换、自适应滤波、多视角合成等,它们可以有效提高成像质量和提取目标信息。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雷达技术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一、雷达技术发展历程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量的无线通信技术。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早期探索阶段(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20世纪初,人们开始探索电磁波的性质和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雷达技术逐渐成为可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达技术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用于探测和追踪敌方飞机和导弹,成为战争中的重要武器。

2.发展成熟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雷达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雷达系统的频率范围不断扩大,从射频雷达发展到毫米波雷达和光学雷达。

雷达的探测距离和分辨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此外,雷达系统的体积和分量也得到了减小,便于安装和使用。

3.现代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雷达技术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雷达系统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现代雷达系统具有更高的探测距离、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同时,雷达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得到了提高,能够实现自动目标识别和跟踪。

二、雷达技术未来发展趋势1.多波段雷达技术的发展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多波段雷达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多波段雷达技术可以同时利用不同频段的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量,可以提高雷达系统的探测能力和分辨率。

例如,利用毫米波和红外波段的雷达可以实现对目标的更精确探测和识别。

2.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应用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是一种利用雷达波束合成的方法来提高雷达系统的分辨率。

未来,SAR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SAR技术可以用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海洋观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无人机雷达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雷达技术是指将雷达系统集成到无人机上,实现对空中、地面和水面目标的探测和监测。

未来,无人机雷达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无人机雷达可以用于军事侦察、边境监控、灾害救援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合成孔径雷达文献综述

合成孔径雷达文献综述

合成孔径雷达文献综述一、前言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 )是一种高分辨力成像雷达,可以在能见度极低的气象条件下得到类似光学照相的高分辨雷达图像。

由于其具有克服云、雾、雨、雪的限制对地面目标成像,可以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力、大幅面对地观测的特点,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的不断发展,SAR 成像分辨力不断提高、信号处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据传输速率不断增加、设备体积不断减小、质量不断降低,SAR 在军事侦察,打击效果评估和国民经济等领域上尽显优势。

本文主要介绍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技术热点和发展趋势,并对合成孔径雷达在民用及军事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述。

二、概述1、基本原理普通雷达的方位分辨力取决于天线的方位波束宽度,但由于方位波束宽度与天线口径成反比,与雷达工作频率成正比,而天线的尺寸和工作频按距离率均受实际工程实现的限制,因此常规雷达的方位分辨力较低,特别是远距离处的横向距离分辨力更低,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合成孔径雷达就是为提高方位分辨力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技术,即通过雷达平台的移动,把一段时间内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干合成,从而获得高的方位分辨力。

1)实孔径成像雷达在实孔径成像时,是利用实际天线口径产生的窄波束来直接得到方位分辨力的。

假设天线长为x L 的天线,接受来自满足远场条件且偏离视轴α的点源的回波信号,如图1所示。

其中,3dB α∆为单程半功率波束宽度,λ为雷达工作波长。

则在距离R 处的方位向距离(横向距离)分辨力为30.88/a dB x R R L ραλ≈∆≈由上式可以看出此时方位向距离分辨力与实际孔径天线的长度成反比,与雷达工作波长、雷达斜距成正比,因此要获得高的分辨力,必须利用大口径天线和高的工作频率。

但实际工程中,实孔径成像时的方位分辨力即横向距离分辨力是非常差的,需寻找改善方位分辨力的方法。

2)非聚焦合成孔径成像利用雷达平台产生的虚拟天线则可解决实孔径天线长度有限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孔径雷达发展历程表
1951年6月美国古德依尔宇航公司的威利首先提出最初的频率分析的方法改善雷达的角分辨力,他将其称为多谱勒波束锐化。

与此同时,伊里诺斯大学控制系统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小组采用相干机载侧视面雷达数据,研究运动目标检测技术。

1952年,C. W. Shervin第一次提出了采用相位校正的全聚焦阵列概念,另外他还提出了运动补偿概念。

正是这些新思想最终导致了X-波段相干雷达的研制。

1953年获得第一幅SAR图像。

1957年美国密歇根大学雷达和光学实验室研制的SAR系统获得第一张全聚焦的SAR图像。

1958年,美国密执安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雷达和光学实验室在L. J. Cutrona的领导下,用他们研制的雷达进行飞行试验,用光学相关器件将相干雷达视频信号变成了高分辨的图像。

在1967年Greenberg首先提出在卫星上安装SAR的设想。

由于卫星飞行高度高测绘带宽,可以大面积成像等优点,科学家开始着手进行航天飞机、卫星等作为载体的空载SAR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进展。

直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宇航局NASA主持了一些民用SAR系统的研制,主要研究单位是密西根环境研究所(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chigan, ERIM)和喷气动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

20世纪70年代美国密歇根环境研究所(ERMI)和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研制出1.25GHz和9GHz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1972年JPL进行了L波段星载SAR的机载校飞。

1975年,NASA将SAR作为Seasat任务的一部分。

由于SAR在Seasat任务中的突出表现,使得星载SAR得到高度重视,成为合成孔径雷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978年5月美国宇航局(NASA)成功地发射了全球第一颗装载了空间合成孔径雷达的人造地球卫星(Seasat-a) ,对地球表面1亿平方公里的面积进行了测绘。

Seasat卫星的高度约800公里,工作波段为L波段,测绘带宽为100公里。

Seasat 卫星具有很大的全球覆盖率,转发了不同地形特征的SAR数据,获得了大量过去未曾有过的信息,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重视。

标志着星载SAR己成功进入了太空时代。

1981年11月12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搭载SIR-A顺利升空。

雷达影像上成功观测到撒哈拉沙漠的地下古河道,显示了SAR具有穿透地表的能力,引起国际科技界的震动。

1984年10月5日美国进行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搭载SIR-B的实验。

SIR-A和SIR-B都源于SEASAT-A,都工作于L波段。

其中SIR-A于1981年11月发射,轨道高度为252公里,分辨率为37米,而SIR-B于1984年7月发射,轨道高度为250-326公里,倾角为570,测绘带宽为50公里,分辨率为
35米。

与SIR-A的主要不同点在于SIR-B的波束俯视角可变,而且SIR-B可采用光学和数字两种方式记录和处理图像,比SEASAT的非实时数字处理的成像速度要快。

1987年7月原苏联发射的“COSMOS-1870”卫星上配备了一部分辨率为25米的S波段ALMAZ- ISAR系统。

该雷达的特点是天线双侧视,运行时间长达2年,是第一部长期运行的空间合成孔径雷达。

主要对人类无法进入的地区进行雷达成像测绘,监测海洋表面污染,鉴别海冰和对厚冰区的舰船进行导航等。

美国NASAIJPL实验室于1988年研制的AIR SAR,功能齐全,有P, L, C三个波段。

具有全极化能力,能同时产生12个数据通道的分辨率为10×10米的SAR 图像。

1988年12月2日,美国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将“长曲棍球(Lacrosse)”军事侦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世界上第一颗高分辨率雷达成像卫星。

它可以全天候、全天时监视前苏联装甲部队的活动,分辨率以达到1米左右。

1989年NASA开展了一项星球雷达任务——Magellan雷达观测金星计划,将SAR拓展到研究其他星球的重要工具之一。

德国宇航局于80年代中期开发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并于1988年和1989年先后研制成功线性极化C波段和X波段SAR系统,1990年又扩展到L波段。

该雷达系统具有全极化方式,分辨率为2.4×4米,测绘带宽为4公里,投射角为200—270。

丹麦于1989年研制成功C波段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该系统具有灵活的性能指标,其分辨率、测绘带宽、和成像几何布局均可调节。

测绘带宽分别为12、24、48公里,距离向和方位分辨率分别为2、4、8米,最大作用距离为80公里,该系统的性能指标接近于美国的J-STARS。

从九十年代起,对能够提供三维信息的干涉式SAR的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格外关注,成为SAR技术发展的新热点。

1990年8月美国又成功地发射了“麦哲伦号”太空飞船,装备有SAR系统以用于对金星表面进行成像研究;同时在机载SAR方面,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

在美国发展SAR技术的同时,前苏联、欧空局及日本也相继发射了星载SAR卫星,其中ERS-1和ERS-2就是欧空局成员国共同研制的,具有全系统校准能力,提高了图像质量。

1991年3月8日,NASA发射长曲棍球-2。

1991年3月31日COSMOS-1870的改进型ALMAZ-1由前苏联发射上天,搭载S波段SAR。

1991年7月1日,欧空局发射了ERS-1空间合成孔径雷达,运行3年,该雷达系统采用准极地轨道,平均高度为785公里。

测绘带宽为100公里,分辨率为30米,工作于C波段,垂直极化方式,该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实现了平台姿态的动态控制。

根据ERS-1的特性,可获得大量的星载SAR三维成像试验的数据,许多科学家利用ERS-1的数据进行三维SAR成像研究,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它可提供全球气候变化情况,并对近海水域和陆地进行观测。

1991年3月前苏联发射了ALMAZ- II合成孔径雷达,其轨道高度为300公里,投射角可变,范围为300—600。

双侧视,每侧的测绘带宽为350公里,分辨率为15—30米,工作于S波段,水平极化方式。

1992年2月,日本发射了JERS-A空间合成孔径雷达,L波段,运行2年,轨道高度为568公里,投射角为38.50。

测绘带宽为75公里,分辨率为18×24米,工作于L波段,水平极化。

1993年9月,美国宇航局航天飞机成像雷达SIR-C/X-SAR发射成功,该雷达是全世界第一部多波段(L,C, X波段)、多极化、多投射角空间合成孔径雷达。

轨道高度为250--325公里,投射角在170—630范围内可变,测绘带可在15 —90公里范围内可变,分辨率为25米。

其中SIR-C工作于L, C波段,有4种极化方式,X-SAR工作于X波段,只有一种(VV)极化方式。

采用多波段工作可以研究地物对不同频率的响应,以此来区分和鉴别地物目标。

1994年NASA、DLR(德国空间局)和ASI(意大利空间局)共同进行了航天飞机成像雷达飞行任务SIR-C/X-SAR,分别在1994年4月9日到20日和9月30日到10月11日进行了两次飞行。

SIR-C由NASA负责完成,是一部双频(L波段、C波段)全极化雷达。

X-SAR由DLR和ASI共同建造,为单频X波段,单极化VV雷达。

SIR-C/X-SAR首次实现了利用多频、多极化雷达信号从空中对地球进行观测,SIR-C图像数据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现象背后的物理机理,深入开展植被、土壤湿度、海洋动力学、火山活动、土壤侵蚀和沙化等多项科学研究工作。

1995年4月21日年ERS-2发射升空。

1995年11月4日加拿大成功发射了其第一颗资源调查卫星RADARSAT-1,轨道高度800公里,投射角为100—600。

测绘带宽为45—500公里,分辨率为10—100米,工作于C波段,水平极化方式。

该星为商业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全球冰情、海洋和地球资源数据。

1996年NASA开展了第二项星球雷达任务——观测土星的Cassini任务,用于开展观测Titan表面的物理状态、地形和组成成分等多项任务,进而推测其内部构造。

1997年10月24日,NASA发射长曲棍球-3。

2000年2月11日NASA和NIMA(美国国家测绘局)联合进行了为期11天的航天飞机地形测绘任务(SRTM)。

采用60米长的可展开天线杆进行干涉测量。

2000年8月17日,NASA发射长曲棍球-4。

2002年3月1日,ESA发射Envisat卫星,搭载ASAR。

2005年4月30日,NASA发射长曲棍球-5。

2006年1月24日,日本发射ALOS,搭载PALSAR。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正在筹划和研制新的可长期进行观测的各种技术先进的空间雷达卫星。

如欧洲空间局预计发射的ASAR是到目前为止正在研制的最先进的星载SAR;美国下一个计划是发射SIR-D,预计2005年将研制成功,投入实用,它将是多频段(可能有4个)、多极化的星载成像雷达。

目前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己经达到0.lm 数量级。

纵观国外空间SAR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
的不断进步,SAR的水平和功能也在不断提高。

可以相信,科学家们将不断地挖掘SAR的技术潜力,为人类的需要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