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送检率包括哪些项目

合集下载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病原微生物得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微生物检查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等。

这对于查明致病原因与选择用药十分重要.但除细菌与真菌外,直接查找方法比较复杂.细菌培养,采集血、痰、咽试子、大便、小便、创面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培养,瞧有无致病菌生长,正常应为阴性或少量非致病菌;真菌检查,标本涂片或培养,检出真菌为不正常.病原微生物得检验主要就是检测与l临床患者致病性有关得病原性微生物,对感染性疾病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得治疗方案,防止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与医院内感染得发生。

基础知识1、什么就是微生物?什么就是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就是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y:显微镜放大观察到得结构简单,个体微小得生物得总称。

微生物得种类很多,医学微生物尤其就是临床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与人类与自然界其她生物共生共存,绝大多数对人类与自然界就是有益得,只有少部分可以引起人类与动植物发生疾病,这部分微生物才称为病原微生物,比如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结核病,痢疾杆菌可以引起痢疾等。

2、什么就是细菌?细菌分哪几种?细菌就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得有机体,就是大自然物质循环得主要参与者。

其体积微小,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无色半透明,只有经过染色才能观察到细菌得轮廓及其结构。

经革兰染色,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

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得细菌还有夹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

根据形状则可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与螺旋菌(包括弧形菌)。

3、什么就是病毒?病毒分哪几种?病毒就是结构最简单、体积最微小(纳米)得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介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得一种物质形式,其必须严格寄生在活细胞内,含有单一种核酸即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得基因组与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于干扰素敏感。

血培养规范送检

血培养规范送检
.
采血指征
患者出现以下体症时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 1、发热(38C)或低温(36C),寒战 2、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10109/L) 3、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形核白细胞 <1109/L) 4、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出血 5、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 6、移植病人发热 7、放置深静脉管或导尿管后发热 8、CRP 或PCT升高,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体症时 9、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之前
台湾北部医学 中心
25800 11.6% 89600 40.3% 55000 24.8% 13500 6.1%
中国医药大学 附设医院(台湾)
18000
13.3%
63600
47.1%
24000
17.8%
6000
4.4%
.
.
血培养 Blood Culture
. 2020/5/23
• 血培养: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香港玛丽医院 • 台湾荣总医院
2015年10月限制类抗菌药物
使用人数
送检人数
未送检人数
9
4
5
14
6
8
7
3
4
7
3
4
41
15
26
21
7
14
6
2
4
13
4
9
7
2
5
13
3
10
19
4
15
10
2
8
.
6
1
5
按照60%指标考核 送检率(%)
44.44
42.86 42.86
42.86
36.59 33.33 33.33 30.77 28.57 23.08 21.05

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微生物送检率

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微生物送检率

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微生物送检率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为了更好地指导治疗和保护患者的健康,应该进行微生物送检以确定感染的病原菌和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这种做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然而,目前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后进行微生物送检的比例仍然较低。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该比例的方法。

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是评估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送检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菌和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指导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这样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治疗失败和复发的风险,同时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和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然而,目前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后进行微生物送检的比例仍然较低。

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首先,医生和患者对微生物送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他们可能认为抗生素的选择与治疗效果无关,或者认为送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金钱。

其次,医院可能缺乏完善的送检制度和流程,导致送检操作繁琐和不顺畅。

此外,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或药物引起的并发症,这也可能使他们不愿意接受微生物送检。

为了提高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有几个方法可以采取。

首先,医院应该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微生物送检的认识和重要性的认识。

医生要充分了解微生物送检的优势,以便在治疗过程中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患者也应该了解微生物送检对保护自己的健康的重要性,以便积极主动地要求送检。

其次,医院应该建立和完善送检制度和流程,提供方便快捷且高效的送检服务。

可以通过减少送检所需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提高患者和医生的参与度。

此外,医院还应该积极搜集、整理和发布有关送检的指南和临床路径,以便医生和患者可以遵循。

最后,医院还应该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处理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的问题,以提高患者接受微生物送检的积极性。

2023年度抗微生物药物培训考核试题

2023年度抗微生物药物培训考核试题

2023年度抗微生物药物培训考核试题一、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60)1、抗菌药物应用指征是:A、诊断为细菌、真菌感染、或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

(正确答案)B、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C、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患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患者D、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2、预防用药目的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不包括:A、浅表切口感染B、深部切口感染C、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D、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正确答案)3、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DDDS以下。

A、20B、30C、40(正确答案)D、504、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不正确的是()A、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多种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C、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炎症(正确答案)D、需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者5、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预防性应用应在手术前多长时间内开始首次给药()A、6-8小时B、4-6小时C、1-2小时D、0.5-1小时(正确答案)6、引起幼儿牙釉质发育不全的是:()A、红霉素B、青霉素C、林可霉素D、四环素(正确答案)7、下列哪项不是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措施?()A、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牌选择(正确答案)B、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C、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D、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8、下列哪项是易被肾脱氢肽酶(DHP-1)水解而失效?()A、亚胺培南(正确答案)B、美罗培南C、厄他培南D、比阿培南9、ICU发生院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A、革兰阴性杆菌(正确答案)B、肠球菌属C、铜绿假单胞菌D、肺炎克雷伯菌10、清洁手术的下列情况不考虑预防用药()A、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B、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易造成严重后果者C、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D、术野为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无污染,且不涉及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正确答案)11、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应用下列抗菌药物,但哪项应除外:()A、头孢菌素类(正确答案)B、万古霉素C、去甲万古霉素D、氨基糖苷类12、具有最强抗铜绿假单细胞菌作用的头孢菌素是A、头孢孟多B、头孢他定(正确答案)C、头孢哌酮D、头孢呋辛13、喹诺酮类抗菌药可能会对()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微生物检验项目与临床意义

微生物检验项目与临床意义

微生物检验项目与临床意义卫生部规定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特介绍那些属于微生物检验项目,方便统计。

细菌检验为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目标性治疗:提高微生物的送检率与检出率,有利于诊断与使用抗菌药。

经验治疗:根据本地区病原菌类型时间、区域、耐药谱等使用抗菌药。

调整治疗方案针对性用药:获得准确病原菌和细菌药敏结果。

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细菌培养与其它检验项目不同,由于其样本采集易受杂菌的干扰和培养条件的限制,因而造成检测结果有时与临床不完全一致,故在分析细菌培养报告时应明白:细菌培养阴性不代表无细菌感染、细菌培养阳性不代表该菌一定是病原菌,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1、血液和骨髓培养目前血液培养仍然是菌血症和败血症的细菌学检验的基本方法,并且广泛地应用于伤寒、副伤寒及其它细菌引起的败血症的诊断。

菌血症系病原菌一时性或间断地由局部进入血流,但并不在血中繁殖,无明显血液感染临床征象。

常可发生在病灶感染或牙齿感染,尤以拔牙、扁桃体切除及脊髓炎手术后等多见。

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身体的严重损害,引起显著的全身症状(如不规则高热与全身中毒等症状),它多继发于组织器官感染,尤其是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及烧伤等。

单次的血培养结果,对临床无鉴别指导意义,应多次多部位采集血液进行培养,才可判定检出菌究竟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

抽血时应特别注意皮肤消毒和培养瓶口的灭菌。

2、脑脊液培养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故在脑脊液中检出细菌(排除操作中的污染)应视为病原菌。

引起脑膜炎的细菌种类不同,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多为脑膜炎奈瑟菌,除此之外尚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3、尿液培养尿液细菌培养对于膀胱和肾脏感染的及早发现和病原学诊断很有价值,对于尿道、前列腺以及内外生殖器的炎症也有一定价值。

微生物送检PDCA项目汇报ppt课件

微生物送检PDCA项目汇报ppt课件

设定说明: 全院22各科室,每个科室3个考核目标值。2012年全院各科室有效考核指标 56个,达标34个,不达标22个,科室考核目标达标率为61%。
10
拟定改进措施(Plan)
+ 加强培训:微生物送检项目、意义;标本采集与运送;相关
标准和要求
+ 规范采样:采样时机、采样过程、标本采集容器、运送环节
11.54 17.46
妇科
耳鼻 喉科
17.83 29.03
普外 科
20.29 20.93
肝胆 科
22.71 25.79
骨科
肿瘤 科
胸外 科
10.92 13.85
神经 外科
53.85 83.33
眼科
泌尿 科
产科
43.33 55.56
70 79.41
34.62 0
7.14 9.09
7.14 20
限制级送检率% 特殊使用级送检率%
22, 39%
重 症 医 学 科 肿 瘤 科 呼 吸 科 肾 内 新 科 生 儿 科 中 医 神 科 经 外 科 感 染 神 科 经 内 科 心 内 科
骨 科 消 化 科
儿 科 肝 胆 科 普 外 耳 科 鼻 喉 科
妇 科 胸 外 科 泌 尿 科
达标项
未达标项
治疗用药总送检率%
限制级送检率%
特殊使用级送检率%
院感科
院感科
院感科 院感科 院感科、相关科室 院感科、相关科室 院感科、临床科室 院感科 院感科、相关科室 院感科、相关科室
标准化
检讨与改进
9
目标设定(Plan)


1、全院总体送检率符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要求( ≥30%、 ≥50% 、≥80% 考核指标,逐步实现各科室达标,科室考核 目 标达标率由2012年的61%,上升到≥80%。

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的探讨

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的探讨
– 除XX医院、XX医院外,均达到卫生部要 求的30%送检率
• 细菌耐药监测报告及公布 • 多重耐药菌隔离制度及执行 • 参加全国或上海市细菌耐药监测网
2021/4/4
Dr.HU Bijie
7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 率监控指标有歧义吗? 如何计算?
2021/4/4
Dr.HU Bijie
8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其中送检微生物检验标本的病人数 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总数 ×100%
2021/4/4
Dr.HU Bijie
15
2010年度上海市感染管理督查方案
内容
分 评估方法
扣分标准
1.正确掌握血培养指征:住 10 院病人发热>38℃,考虑感 染所致,伴有以下一种情况, 应抽血培养:(1) 留置深静 脉导管>=5天;(2)医院内肺 炎。
2.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 4 怀疑有血流感染时,应在不 同部位采血,至少2次。
13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检验项目 vs 抗菌药物
• 淋巴瘤化疗患者,胸CT怀疑肺曲霉感染
– 如果送了一次咽拭子真菌培养,念珠菌+++, 结果用了伏立康唑或卡泊芬净
– 困惑:计算公式中,分子和分母是多少?
2021/4/4
Dr.HU Bijie
14
如何让监控指标微生物 检验样本送检率科学、 客观、可行和提升质量?
• 要以例次感染作为分母计算 • 要以所治感染相对应的微生物标本做为分子计算 • 要重点监控抗菌药物使用前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 • 要重点监控无菌部位微生物标本的送检率 • 要重点监控限制使用或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
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 • 要关注检验项目选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确性的监控 • 要调研和设计合理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具体数值 • 要借鉴相关的国际监控指标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

采集时机:
应在病人发病初期或发热高峰到来之前采集。一般情况下应 尽量选择在使用抗菌药之前进行,在24h内采集2-3份血培养
(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份血培养)。
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 血培养。
采血套数
检测灵敏度
血培养瓶的运送
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立即送检(室温<24h) 如不能立即送检,需室温保存或置35°~37°孵箱中, 切勿冷藏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 转运与处理
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的重要性
正确采集、处理与运送细菌培养的标本直接关系到致病菌培养的正确性 与阳性率的高低,是临床细菌检验成功的关键。 标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正误,不当的标本可导致假阴性、
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因此标本采集与处理的规范化是准确、及时地向临
床提供重要的临床感染信息的基础。 好的微生物检验标本可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及病患照顾质量,降低医疗 成本。
临床标本的分类
带菌体液 无菌体液
痰液
咽拭子 尿液 粪便
血液
脑脊液 关节腔积液 胸腹水、胆汁
其他类别
其他类别
1. 发现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二、三级医院微生物标本 送 检率不应低于70%。 2. 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血培养
采集的临床指征
一般患者出现以下一种体征时可作为采血的重要指征:
发热(≥38℃)或(低温≤36℃)
寒战 白细胞增多(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杆状核白细胞) 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RP升高及呼吸快 特殊患者(如血液病)出现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形核白细胞<1000×109/L)、 血小板减少等,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体征的临床可疑菌血症应采集血培养 新生儿菌血症,进行血培养同时应增加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在未进行系统性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及时采集血培养

202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全文)

202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全文)

2021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全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是指住院患者中治疗前送检的人数所占比例。

该指标反映了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送检及管理情况。

该指标的来源和计算方法可以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中找到。

该指标的计算方法是将治疗前送检的人数除以同期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人数,并将结果乘以100%。

在全院和病区两个层面上,分别需要确定时段内治疗前送检的人数和同期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人数。

送检项目包括指向某一病原体的病原学检验项目,如细菌培养、真菌培养、降钙素原、白介素-6、G试验等感染相关标记物项目。

抗菌药物的用药目的应是必填项,且只有“预防”、“治疗”两个选项。

仅计算全身给药的抗菌药物使用医嘱,包括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滴注、静脉注射等。

只计算确定时间段内给药的医嘱,时间段之前的抗菌药物使用医嘱不计算。

临时抗菌药物使用医嘱的开始时间应为护士实际给药的时间,医疗机构应有工作机制保障真实时间点的记录和电子化,临时抗菌药物使用医嘱的结束时间与开始时间一致。

长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医嘱应该记录护士首次实际给药的时间作为“抗菌药物使用开始日期时间”,如果没有记录,就应该采用医师下医嘱的开始时间。

同样,记录护士末次实际给药的时间作为“抗菌药物使用结束日期时间”,如果没有记录,就应该采用医师医嘱结束的时间。

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开始日期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结束日期时间”应该在住院期间内,即从“入院日期时间”到“出院日期时间”的时间段内,否则将被视为错误数据。

对于住院患者,在统计时段的首次应用抗菌药物的“抗菌药物使用开始日期时间”记为T2,若在该时段之前进行了指向某一病原体的病原学检验项目,那么该检验项目的“病原学检验标本采集日期时间”记为T1.如果统计时段是2015-03-01到2015-03-31,且患者甲在2015-02-15和2015-03-02两次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而在2015-02-20进行了病原学检验,那么患者甲在该时段算使用前送检患者;如果统计时段是2015-02-01到2015-02-28,那么患者甲在该时段不算使用前送检患者。

药品微生物检测项目

药品微生物检测项目

药品微生物检测项目
微生物检测分为染菌量检测和控制菌检测,其中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测的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细菌数检测:细菌数测定是衡量药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

-真菌数检测:包括霉菌、酵母菌数检测。

细菌、真菌数测定是对染菌量检测,是检测单位质量、体积或面积(g、ml或10cm²)的药品中所污染活菌数量。

其测定结果可用于判断药品被污染的程度,用于评价药品卫生质量。

-控制菌检测:非规定灭菌制剂不但要控制微生物的数量,同时不允许含有致病菌。

此外,无菌检查、微生物无限度检查、细菌内毒素、热原质检查也是药品微生物检测的重要项目。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送检规范(试行)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送检规范(试行)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送检规范(试行)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送检是临床实验室诊断质量保证中的关键环节,影响着感染样本中致病菌的分离培养的阳性率和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控。

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送检和检验方法对于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菌的产生、提高感染的治愈率以及预测和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希望临床各科能按照本操作规范采样送检。

在医院感染标本的采集和运送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发现医院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我院总的医院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应不低于40%。

2.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集标本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他杂菌污染。

4.采集标本后应立即送至实验室,床旁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5.以棉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子、肛拭子或伤口拭子,应立即送检。

6.盛标本须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7.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必要时应注明选用何种抗菌药物。

常见的医院感染标本送检方法包括:1.血液与骨髓:通常采血部位为肘静脉,但疑似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

采血前应严格消毒,每次采血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采血后应立即送至实验室。

2.尿液:采集中段尿时,女性应先冲洗外阴部及尿道口,男性须翻转包皮冲洗,采集前应用消毒液消毒尿道口。

灭菌纱布擦干后收集标本。

以上是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送检的一些基本规范和方法,希望医务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以提高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导尿管导尿采样是减少污染的有效方法。

对于留置导尿者,可以用碘酒消毒尿道口处的导尿管壁,用空针细针头斜穿管壁抽吸尿液。

或消毒后解开接口,弃去导尿管前段尿液,留无污染的膀胱内尿液数毫升送检。

不可从集尿袋的下端管口留取标本。

对于尿厌氧菌培养、婴幼儿中段尿采集困难或培养结果与病情不符的情况,可以经耻骨上皮肤穿刺采集无污染的膀胱内尿液。

微生物送检率知识

微生物送检率知识

微生物知识送检率送检率%=送标本的病例数/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数*100%我院也没有电子病历,我是这样做的:1、翻阅病例统计抗生素使用率,包含预防使用和治疗使用两类。

2、由病原微生物室统计各科室送检例数。

3、各科室送检例数/治疗用抗生素例数,就计算出送检率。

胡教授的《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新政解读与应对措施-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医疗机构按照要求向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信息,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

2011年的督查方案,关于微生物标本的送检率要求是30%。

对于很多医院来说,没有起到改进和提高的作用。

不像“DDD要控制在40以内”,给临床医生和医院领导以很大的触动。

2012年卫生部修改了这项要求,应该说比较严厉,没有相关行动的话,很多医院都不能过关。

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请注意2个要点:1. 不同抗菌药物对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的要求不同了。

非限制类,没有要求了。

限制类,则要求50%而特殊使用类,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必须达80%。

去年在全国会议上,我与香港和台湾专家讨论,他们认为,对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要求应该是100%啦。

2. 微生物标本的送检率,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

这个压力不小呀。

估计今年这个要求,对个方面的触动会是比较大的。

但是,对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感染控制,是有好处的。

关于抗菌药物管理监控指标-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的探讨 PPT课件

关于抗菌药物管理监控指标-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的探讨 PPT课件
• 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 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 耐药水平采取相应措施
• 医疗机构按照要求向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 测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相关数据信息
2020/3/31
3
良好监测指标(indicators)的基本要 素
• 重要性
• 监测指标类型
• 客观性(不易作假) • 科学性 • 可操作性
内容
分 评估方法
扣分标准
1.正确掌握血培养指征:住 10 院病人发热>38℃,考虑感 染所致,伴有以下一种情况, 应抽血培养:(1) 留置深静 脉导管>=5天;(2)医院内肺 炎。
2.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 4 怀疑有血流感染时,应在不 同部位采血,至少2次。
到ICU或病区,查找发热 病人,同时伴深静脉留 置导管>=5天,或医院内 肺炎,10例。如果缺少 病例,可以从出院病例 中查找。
• 淋巴瘤化疗患者,胸CT怀疑肺曲霉感染
– 如果送了一次咽拭子真菌培养,念珠菌+++, 结果用了伏立康唑或卡泊芬净
– 困惑:计算公式中,分子和分母是多少?
2020/3/31
15
如何让监控指标微生物 检验样本送检率科学、 客观、可行和提升质量?
2020/3/31
16
2010年度上海市感染管理督查方案
2020/3/31
8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其中送检微生物检验标本的病人数 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总数
×100%
2020/3/31
9
什么是微生物检验标本?
• 培养:细菌,真菌,结核,病毒… • 涂片:Gram染色,抗酸,直接镜检…. • 微生物核酸检测:PCR…. • 抗原检测:血隐球菌抗原,尿军团菌抗原… • 抗体检测:呼吸道病毒IgM检测… • 其他:G试验,GM试验,鲎试验,T-Spot

微生物检验报告内容10项

微生物检验报告内容10项

微生物检验报告内容10项引言微生物检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验方法,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微生物检验报告是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生成的,记录了样品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可能对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检验报告的常见内容,包括检验目的、样品信息、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等。

1. 检验目的检验目的是指进行微生物检验的原因和目标。

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检验报告可能会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样品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以监测环境的微生物污染水平。

- 检测食品、饮用水和药品等样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 评估医院或实验室中的卫生状况,以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 检验土壤或水样品中的微生物,以评估环境污染程度和生态系统健康情况。

2. 样品信息样品信息包括样品的标识、来源、采样日期、采样地点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检验人员对样品进行识别和分析,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在微生物检验报告中,样品信息应当清晰明确,并与样品的标签相对应。

3. 检验方法检验方法是指实验室进行微生物检验时所采用的技术和流程。

不同的检验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其中常见的方法包括:- 培养法:将样品接种在培养基上,以培养和筛选出不同的微生物种类。

- PCR法:通过扩增目标DNA片段,快速检测和鉴定微生物。

- 红外光谱法:利用红外线光谱技术,分析微生物的化学组成。

在微生物检验报告中,检验方法的描述应当详细准确,以便读者了解实验室的操作步骤和分析流程。

4. 微生物种类与数量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是微生物检验报告的核心内容。

检验人员根据样品的特点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计数。

报告中会列出检测到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相应的参考值。

一般来说,高于参考值的微生物数量可能表示样品存在微生物污染。

5. 判断与结论根据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检测结果,报告中会进行判断和结论。

判断与结论根据检验目的和参考标准进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估和分类。

定向病原学送检率计算公式

定向病原学送检率计算公式

定向病原学送检率计算公式定向病原学送检率是指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对潜在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实验室检测的比例。

其中,“定向病原学”指针对特定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不是非特异性的广谱检测。

送检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医疗机构评估其病原学检测工作的覆盖率和有效性,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支持和指导。

定向病原学送检率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确定研究对象和时间范围首先,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例如某一医疗机构的所有住院患者或门诊患者。

然后确定研究的时间范围,例如一年内或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数据。

步骤二:收集送检资料收集所选对象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病原学送检资料,包括病原学检测样本总数、阳性结果样本数和病原微生物种类。

步骤三:计算送检率定向病原学送检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送检率 = (定向病原学检测阳性结果的样本数 / 总送检样本数) × 100%步骤四:分析结果根据计算得到的送检率,医疗机构可以进行进一步分析,例如对不同病原微生物的送检率进行比较,发现送检率较低的病原微生物并寻找原因,以及评估送检率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相关性等。

上述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医疗机构了解其病原学检测工作的覆盖率和效果,对于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该公式也可作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和外部评估的指标之一,帮助机构不断改进和优化病原学检测工作,提升医疗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另外,在实际运用中,如果需要进一步评估不同临床科室或不同临床诊断项目的送检率,可以对计算公式进行细化,例如按照临床科室或诊断项目分类统计送检资料,这样可以更精确地评估不同领域的病原学送检工作。

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需求的变化,送检率的计算公式也可以不断优化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实际情况。

总之,定向病原学送检率的计算公式是医疗机构管理和临床诊断工作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疗机构评估病原学检测工作的效果和覆盖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支持和指导。

通过不断完善和应用该公式,可以提升病原学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治疗效果提供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