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经济和日本70年代的经济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日本70年代后的泡沫经济破灭对我国的警示

日本70年代后的泡沫经济破灭对我国的警示

日本70年代后的泡沫经济破灭对我国的警示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大量剩余资本引发泡沫,宏观政策失误,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土地神话”,投机之风席卷列岛,政治体制不健全;泡沫经济的破灭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

对我国的启示有: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实施泡沫经济风险教育,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日本;泡沫经济;启示日本上世纪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形成及破灭,教训深刻,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诸多启示。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从1956年至1975年,日本经济举世瞩目,GDP年平均增速9.5%,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以来,日本经济出现了“外向化”的趋势,即从高速增长时期的“投资主导型经济”转向了“出口主导型经济”。

日本政府实施了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以及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积极财政政策,造成大量资本过剩。

过剩资本集中流向了投机性较强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造成股价、地价及房价暴涨。

房地产、股票价格节节攀升,资产效应使得日本经济表象极度繁荣,股票、土地等资产价格的异常上升,明显脱离了实体并远远超过其实际价值,过热的泡沫经济给日本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潜在危机。

由于土地价格太高,个人住宅用地、企业商业用地均无法得到满足。

为降低土地价格,日本政府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

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

日本股市大幅下挫,到2003年,已跌破8000点,创20年来新低。

紧随其后,日本地价也开始急剧下跌,跌幅超过46%。

1994年,东京、大阪等的房价跌幅已经超过了50%。

由此,房地产泡沫破灭了。

泡沫经济的破灭,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

至2001年,由于股市和地价等资产价格的缩水,日本经济累计资产损失就达1330万亿日元,并且,造成了长达10年的经济萧条。

二、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客观判断我国经济状况。

论现今中国与当年日本房价

论现今中国与当年日本房价

论现今中国与当年日本房价、股市对比中国和日本在经济发展上有着相似的历程,都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

然而,两国在房价和股市的发展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今天,我们将对比一下中国和当年的日本房价、股市的情况。

首先来看看房价。

当年的日本在经历了一轮高速经济增长后,房价出现了惊人的增长。

特别是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房价更是涨得离谱。

如今的中国,同样也经历了一轮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许多城市中心地段的房价也是节节攀升。

但是与当年的日本相比,中国的房价增长速度还是相对较慢的。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较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再来看看股市。

当年的日本股市经历了泡沫经济时期,股价一度飙升至历史新高。

而如今的中国股市,虽然也有一些泡沫现象,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稳健的。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对股市的监管力度较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防范股市风险。

此外,中国投资者结构也相对较为稳健,散户投资者相对较少,机构投资者占比相对较高,这也为股市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然而,虽然中国房价和股市的发展与当年的日本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比如,在经济发展初期,房价和股市的增长都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随着经济的增长,房价和股市也相应地增长。

此外,房价和股市的增长也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当年日本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宽松政策导致了房价的暴涨,而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也使得房价增长较为平稳。

总之,虽然中国和当年的日本在房价和股市的发展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仍然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而房价和股市的发展也将逐渐回归理性。

我们相信,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中国的房价和股市将保持稳定增长,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与当年的日本相比,中国的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今的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将更加注重民生福祉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与此同时,中国还大力发展科技、环保等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经济大萧条,对于中国有何借鉴和启发?

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经济大萧条,对于中国有何借鉴和启发?

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经济大萧条,对于中国有何借鉴和启发?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经济大萧条,对于中国有何借鉴和启发?1、从发展阶段、宏观经济状况来看,我国目前经济现状与日本上世纪70年代存在很多接近的地方。

1)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模式相近。

A. 首先,处在较为相似的发展阶段。

日本从1955年到1973年保持18年之久的长期高速增长。

1968年,日本从数量上完成了追赶欧美的任务。

上世纪70年代初,GDP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人均GDP是4000美元。

实际上,70年代初日本已经完成工业化目标,跨入了成熟阶段的门槛,要比我国现在所处的阶段还要前进一步。

但是,从整体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质量上看,当时日本仅仅是在;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体制下,实现了大路货生产的世界一流水平。

一些高端的产品,比如计算机、高级精密仪器、精密机床、高级汽车等还无法和美国、欧洲相比。

B. 其次,增长模式也差不多,都比较粗放。

当时日本的增长主要依靠设备投资和出口牵引。

民间企业设备投资增长率在1973年和1974年曾高达20%。

外贸出口增长率,1971年为19.8%,1973年~1974年受石油危机的影响增速减缓,但1975年又达到17%。

这一点和我国现在的状况也比较类似。

C.再者,就是严重的公害问题。

日本由于长期追求高速增长,结果导致环境的破坏和公害的泛滥,以至于在70年代初出现了震惊世界的;四大公害诉讼;事件。

我国现在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甚至比日本当时的状况还要糟。

2) 面临的国际环境比较接近A. 首先,是对美贸易顺差增大并在外压之下汇率升值。

自1965年以来,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外汇储备从1970年的44亿美元猛升到1971年的154亿美元,一年增长了约4倍。

在这种背景下,日美贸易摩擦不断,美国强烈要求日本开放市场,提高日元汇率。

1971年8月中旬,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突然宣布美元对黄金不挂钩,要求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各国货币升值,结果导致布雷顿森体系崩溃。

70年代日本经济与股市走势

70年代日本经济与股市走势

70年代日本经济与股市走势分类:股票当前以美国经济为中心的世界经济共生模式正面临着美国信用危机的威胁,国际金融动荡的趋势可能被美国经济减速的进程所左右,这从根本上决定了2008年全球资本市场的走势。

而现阶段国内通货膨胀和本币升值的共存、央行调控政策对实体经济所带来的累积效应,也将打破2008年中国经济的高位平衡。

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的种种动荡,我们需要一个框架和一个长期的视角,从而在纷繁的因素中梳理出本质的线索,否则,纷乱的经济数据与政策将使投资者无所适从,而对经济现象的研究最基本的就是经济周期的框架。

世界经济的长周期波动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加清晰的视角,如果将上个世纪70年代发生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动荡置于长波周期的框架下来看,即是资本主义黄金增长20年后经济转向衰退的一种反映,日本正当其时崛起。

当前,世界经济中发生的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流动性泛滥等现象,与上一个周期发生的一样,无论从国际经济环境还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看,中国都与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境况颇为相似。

20世纪70年代日本牛市的前因后果1970年后,经济增长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美元信用出现危机、全球通货膨胀到来。

1971年8月的尼克松冲击更导致了世界货币体制的震荡,日元兑美元从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日元由原来的1美元兑360日元区间大幅升值,年末升值达16.88%,基本稳定在1美元兑300日元水平。

为了抑制高通胀,日本银行实施了史无前例的货币紧缩政策,1973年一年内连续5次提高利率(共4.75%),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强对城市银行、农村信用社的窗口指导,实行融资方案的区别对待,同时从行政上直接抑制设备投资,强化公共投资等。

虽然以上措施基本消除了流动性过剩,对企业融资状况也更为严格,但见效还是晚于预期,1973年后期才正式见效。

然而在日元升值的背景下,其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却增加了。

日本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此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泡沫”和“失去的十年”是日本学界讨论最多的问题,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讨论之后,这些争论终于尘嚣落定,不再成为研究的焦点。

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的阴影,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对“泡沫”和“失去的十年”的研究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共识。

中国今天的情况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极其相似。

对于日本经济来说,再谈泡沫显然已经过时,而对中国经济而言,如何对发生在日本的情况能有清醒认识,则是当务之急一、日本经济泡沫回顾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

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此后日元迅速升值。

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20日元。

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帐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本国内市场。

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于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

由于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

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

银行则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向债务人大量贷款,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

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迎来了最高峰。

当时日本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随着中央政府金融缓和政策的结束,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维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

由于土地价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担保的贷款也出现了极大风险。

当时日本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纷纷暴露,日本金融遭受严重打击。

二、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相似之处从日本泡沫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日本在泡沫形成过程中的宏观经济呈现如下一些特征:依赖外向型经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本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并且出现了大幅升值;经济高速增长、宽松的货币环境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房地产价格和股指快速上涨。

中国和日本在金融领域上存在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中国和日本在金融领域上存在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中国和日本在金融领域上存在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作为亚洲两大经济体,中国和日本的金融领域备受关注。

两国虽然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但在一些方面也有相似之处。

本文将介绍中国和日本在金融领域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1. 金融市场中国和日本都拥有庞大的金融市场,但两国的市场结构却存在一些不同。

中国市场主要由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组成,而日本市场除了股票和债券,还有实物市场等其它市场形式。

此外,两国的市场监管体系也存在差异,中国的监管权力较为集中,而日本则偏向于分散管制。

2. 银行业务在银行业务方面,中国和日本的差距较为明显。

日本的银行系统发达,具备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业务,如保险、证券等,且日本银行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较高。

相比之下,中国的银行系统则存在缺陷,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改善。

3. 投融资在投融资方面,中国和日本都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市场。

但两国在投资方式存在差异,中国投资更加注重产业化与基础设施建设等,而日本则更为注重海外直接投资。

4. 金融科技在金融科技方面,中国和日本的发展速度都很快,但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中国的移动金融服务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形成了支付、资产管理、保险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业务,而日本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5. 金融监管在金融监管方面,中国和日本的监管机构都十分严格,但存在一定差异。

例如,中国的证监会和银保监会曾在2018年合并,成为中国银保监会,而日本则分别成立金融厅和金融服务厅,分别监管金融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

结语综上所述,中国和日本在金融领域上存在着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之处在于两国均有庞大的金融市场和金融科技快速发展。

而不同之处则体现在市场结构、银行业务、投融资、金融科技和金融监管等方面。

未来,两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将为亚洲的经济合作和互动提供更多机会和挑战。

日本经济的兴衰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的兴衰及对中国的启示

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研究——日本经济的兴衰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当中国从世界经济大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的时候,我们不禁想到三十年前高速发展的日本经济。

当前中国的经济状态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有着很多的相似点。

本文将通过对日本经济成长和衰退的研究以及与中国经济的类比,反思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得到一些处理经济问题的启示。

一、日本经济的成长1.1日本经济崛起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撇开政治因素不谈,单从经济发展立场来考虑,按照罗斯托《经济成长的过程》中的界定,日本在十九世纪末的二十五年里就已经进入了经济的起飞阶段。

那些阻碍经济增长的问题得到解决,增长成为各部门的正常现象。

农业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解脱出来,进入城市劳动,人均收入大大提高。

经过了六十年的发展,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成功的进入了经济成熟阶段。

经济中已经有效地吸收了当时技术的先进成果,并有能力生产自己想要生产的产品。

新的主导部门逐步建立,代替旧的主导部门,国民收入中有10%~20%稳定地用于投资。

经济成长所依靠的是对工业设备部门的投资,并由此带动了经济成长。

在这个阶段里,对外贸易对整个经济的作用加强,而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下降。

到了二十世纪50年代,即日本经济崛起的前夕,日本已经达到了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此阶段工业高度发达,经济的主导部门转向耐用消费品的生产,社会对高额耐用消费品的使用普遍化。

越来越多的资源用来生产耐用消费品;技术工人和城市人口的比重都比前阶段有一定提高;用来供社会福利和保障之用的一部分资源逐渐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日本经济崛起的前夕,它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上了,因而为它之后的迅速崛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1.2日本经济的崛起1.高速增长阶段日本从1955年开始进入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

1956~1973年日本保持了年均约10%的高速增长,这与日本池田内阁在1960年出台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有着很大的关系。

日本经济发展三个时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日本经济发展三个时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日本经济发展三个时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马 世 杰(昆明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 昆明 650093)摘 要:就发展阶段而言,中国经济现状与日本70年代的初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以此为参考,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在70年代初期解决一些经济问题的可行之处。

进入对日本80年代中后期泡沫经济的研究则引发了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80年代覆辙的思考。

随后,简介90年代日本的长期萧条来看待已经出现的中国萧条论。

最后,整体回顾日本经济发展经历的过程:从70年代初期的繁荣到80年代中后期的泡沫形成、破裂到90年代的长期萧条,我们能得到一些关于宏观调控、金融安全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相似; 泡沫经济; 萧条; 宏观调控目前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出现了泡沫,并且和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泡沫经济相似,这种判断的潜台词认为,中国如果不防止泡沫的出现,将可能出现类似日本的长期萧条。

但是,通过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三个具有特点的时期进行研究分析,我们会发现:首先,当前中国经济现状与日本80年代中后期存在的差异太大,具有明显的不可比性,相反,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倒更像日本上世纪70年代初的经济状况;其次,由于发展阶段和宏观调控政策的不同,中国不会重蹈日本80年代的覆辙;再次,我们现阶段讨论中国经济萧条有些杞人忧天,为时过早。

最后,我们纵观从繁荣到泡沫到萧条日本经济走过的轨迹,我们能得到了一些启示和思考,比如:宏观调控的教训,金融危机的预防还有对当前一些问题应抱有的积极看法。

一、与我国经济现状相似的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一)、我国经济现状与70年代初期的日本经济更为相似。

首先,不可否认当前我国与日本80年代中后期的泡沫经济,有某些相同之处。

例如,从表面上看来,宏观经济都表现良好,投资和出口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重处于较高水平,汇率升值、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猛涨等。

但是通过关键的发展阶段对比,体现出来的更多是差异。

2024年粤人版高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4年粤人版高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2024年粤人版高一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A. 河外星系B. 银河系C. 总星系D. 地月系2、【题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 流动人口大量增加B.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支援西部建设C. 四川人口支援沿海地区经济建设D. 人口迁移和流动主要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3、【题文】垃圾回收再利用是世界性的潮流和时尚;推广“分类垃圾箱”的好处有()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利用②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③减少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④减少大气污染;保护臭氧层⑤美化城市街道环境A. ①②③⑤B. ②③④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4、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A. 绿化面积不断减少B. 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C. 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D.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5、关于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夏季北移B. 冬季南移C. 与太阳直射点的方向一致D. 不发生移动6、下列哪一个洲淡水资源最为丰富()A. 亚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南极洲7、如图为某区域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读图完成下列19~20题。

关于图中等温线的说法正确的()①此时该地为夏季。

②此时该地为冬季。

③此时湖泊水位为a④此时湖泊水位为b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8、下列日期中,北京最接近昼、夜长短相等的是A. 国庆节B. 八一节C. 五一节D. 春节9、【题文】西亚和北非最重要的牲畜是()A. 骆驼B. 马C. 牛D. 羊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9题,共18分)10、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三角洲上,经常受到洪水侵袭。

图为“孟加拉国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题。

1. 孟加拉国经常受到洪水袭击的原因有A.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河网密布,河流径流量大D.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弱2. 孟加拉国推行的洪水防御行动计划,应包括A.加强洪水预报和预警系统的建设B.在河流上游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C.在河流下游修建水库,减少泥沙淤积D.成立管理机构,建立河道定期清淤制度11、【题文】下列有关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的现象正确的是( )。

中日经济实力对比心得体会

中日经济实力对比心得体会

中日经济实力对比心得体会中国与日本在经济方面的惊人对比看完之后不得不沉默中国的经济和日本的经济有高度的依存度。

虽说最近两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但是现在两国经济都遇到了不同的问题。

日本方面主要是由于国内长期的通货紧缩,日元一直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对于外向型经济的日本来说极大的不利于产品的出口,现在日本的老龄化加剧,人口每年都在减少,国内的市场越来越小,加之主要出口地欧洲和美国经济不景气,与中国的领土矛盾,导致最近些年出口一直在下降,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现在经济处于一个停滞的状况,现在日本政府负债累累。

中国方面的问题主要是长期一直处于国际市场的最底端,几乎所有的核心部件都需要进口,绝大部分的利润都是外国企业创造,近些年来人口不断的老龄化,劳动力开始缺失,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世界各国的工厂开始向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南美洲和东南亚转移。

中国近些年来一直承担着世界各国的加工工厂的角色,产品主要外销各国,由于主要贸易对象经济不景气(和上边的日本一样),出口遇到困难,只能转向国内市场,但是国内贫富差距巨大,上层消费有限,下层不敢消费,房地产吃掉了大量的未来消费力,未来几年可能会迎来一个经济放缓的时期。

对中日两国间的经济实力进行比较非常复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比较将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例如,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城市建设、市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已经接近日本,我国在航天技术等领域以及外汇储备方面甚至超过了日本,但我国在更多领域仍落后于日本。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日本现代经济制度、金融制度、法律体系、现代企业制度等已经相当完善成熟,而且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尽管目前由于财政困难导致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其基础并未动摇。

而我国的现代经济制度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医疗与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要达到覆盖全社会的程度尚需时日。

从发展阶段看,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目前城市化率高达70%以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几乎不存在差距,国内市场处于饱和状态。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征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征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征
自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惊人的发展
成就。

过去的40多年间,中国经济迈过了许多关键的发展阶段,从
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服务业经济。

如今,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显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首先,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不是仅仅追求数量上的增长。

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中国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其次,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时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中国经济开始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这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例如,在数字化时代,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之一。

第三,中国经济正在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展现出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特征。

这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将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 1 -。

人民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人民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人民版历史高二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项不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A、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D、以阶级斗争为纲2、以下哪项不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A、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B、成功发射嫦娥一号、二号、三号等月球探测器C、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D、成功研制并发射神舟系列飞船3、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C. 政治和经济D.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需求4、以下哪项不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A.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B.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5、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6、《马关条约》签订后,哪个国家通过干涉还辽而获得了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7、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抗日战争8、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取得了哪些重大胜利?A. 抗日战争胜利和解放战争胜利B. 土地改革胜利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C.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改革开放D. 上述都是9、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0、洋务运动时期,清朝为增强海军力量而建立的第一个近代化海军舰队是:A. 北洋水师B. 南洋水师C. 福建水师D. 广东水师11、在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中,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A. 革命战争时期B. 乔治三世统治时期C. 拿破仑战争时期D. 维多利亚时期12、以下哪项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要军事同盟?A. 反法西斯同盟B. 苏德同盟C. 英法同盟D. 美英同盟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条约?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北京条约E. 联合国宪章14、五四运动期间,学生们提出的主要口号是什么?A. “民主与科学”B. “打倒列强,除军阀”C.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15、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束?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抗日战争胜利16、在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 《共产党宣言》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B. 《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首次发表C.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D. 《共产党宣言》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永恒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日本和中国的经济体系有何异同?

日本和中国的经济体系有何异同?

日本和中国的经济体系有何异同?日本和中国作为亚洲两个经济大国,其经济体系存在诸多差异和相似之处。

下面将针对日本和中国的经济体系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

一、制度日本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制度为自由市场经济。

中国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制度为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这两种制度的差异带来了两国在经济体系中的不同表现。

1. 日本的制度日本自1945年宣布战败并接受盟军建议之后,逐渐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1960年代和1970年代是其经济奇迹时期。

战后,日本经济由政府主持的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政府在发展经济中采取了大规模的支援政策,如发放补贴、调节利率等。

近年来日本提倡“三箭”政策,即通过货币扩大和财政政策鼓励消费,以促进经济增长。

2. 中国的制度中国由于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占主导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制度安排,包括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等。

同时,在改革开放中,中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和优秀产业,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

二、产业产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和中国的产业结构有很大差异。

1. 日本的产业日本的工业化速度非常快,这与日本的产业结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

日本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其中汽车、电子等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日本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成为世界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国的产业中国是一个广阔的发展中国家,其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以工业为基础,农业和服务业的比例比较小。

中国的产业结构主要包括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

其中,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包括高科技产业和新能源产业。

同时,中国的制造业也具有很大的优势,成为国内外企业及资本家投资的热门领域。

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国家经济之间的重要联系方式。

日本和中国在国际贸易方面也存在着不同之处。

1. 日本的国际贸易日本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出口,其贸易型经济使其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五张图对比:我们现在可能只相当于日本1994年

五张图对比:我们现在可能只相当于日本1994年

五张图对比:我们现在可能只相当于日本1994年
邻国日本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和日本当初非常相似(这已经被各种经济学研究者反复论证过了),另外,正是由于这种相似性,我国监管层和学术界对日本和“经验与教训”非常重视,也直接投射到监管行为上。

这对我们理解监管政策也是很有帮助的。

中国现在可能相当于1994-1995年的日本
日本破沫破灭其实是随着人口因素的下降而幻灭的,直接触发因素是长阶段的货币宽松后货币的骤然收紧。

简单比对的话,会发现我国过去几年的情况和日本80年代末的情况存在很相似的地方。

1、人口是相对核心的因素,日本劳动力自1991年开始中枢下滑,而我国劳动力增速中枢下滑的时间为2010年,目前来看,因为我国人口下滑部分属政策性原因,因此下滑得比日本更为剧烈,我国人口层面相当于日本1994年左右的情况。

简述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简述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简述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经典美文、教案大全、合同范本、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idioms, riddles, Chinese Pinyin, classic American, lesson plans, model contracts, topic composition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简述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现状社会主义经济从本质上说要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

2024-2025学年新世纪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917

2024-2025学年新世纪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917

2024-2025学年新世纪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91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丝绸之路作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世铭记,永远呵护.在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是一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西汉时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要贡献的是()A. 苏武B. 班超C. 甘英D. 张骞2、19世纪中期,印度各阶层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引发了反英民族大起义.领导这场民族大起义的是()A. 章西女王B. 玻利瓦尔C. 尼赫鲁D. 卡斯特罗3、下列属于为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抗争的历史事件是()①章西女王抗英斗争②左宗棠收复新疆③俄国十月革命④巴拿马政府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A. ②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4、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正式形成的标志()A.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B. 公元220年建立魏国C.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D. 公元222年建立吴国钱乘旦、徐杰明在《英国通史》中写道:“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这一现象开始于()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第一次工业革命C. 第二次工业革命D. 第三次科技革命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全球开始统一”始于()A. 文艺复兴B. 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C. 新航路的开辟D. 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7、扫一扫某历史词条二维码,结果出现“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民族融合”等内容.这一历史词条应是()A. 周平王迁都洛邑B. 楚庄王问鼎中原C. 北魏孝文帝改革D. 隋朝开凿大运河8、东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地区,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不得不重新调整其在亚洲的发展战略,提出要“重返亚洲”.历史上,体现了西方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争夺的是()A. 凡尔赛体系B. 华盛顿体系C. 慕尼黑阴谋D. 《蒙巴顿方案》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有()A.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经济建设上来C. 实行改革开放D.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下列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来势缓慢B. 破坏性强C. 范围广D. 时间长11、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是()A. 大国强权政治明显B. 重新确立战后亚欧政治版图C. 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D. 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做法12、在某班历史课上,讲到法国大革命时,同学提出了以下观点,你认为哪个观点是对的()A. 法国的国庆日是7月4日B. 《人权宣言》是以《独立宣言》为蓝本的C. 热月政变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D. 法国大革命是不彻底的13、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

2024-2025学年人民版选修5历史下册月考试卷373

2024-2025学年人民版选修5历史下册月考试卷373

2024-2025学年人民版选修5历史下册月考试卷37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面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柴达木盆地所出土的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物简况。

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唐朝实现了对青海地区全面有效的统治B. 柴达木盆地是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C. 佛教必定是经由西域传人中原地区D. 道教受到当地商人的热烈追捧2、在秦始皇陵西侧出了大量秦时期的器物;如图中的金骆驼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

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表述最准确的是A. 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B. 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C. 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D. 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史料出处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唐会要·卷三五》,唐玄宗诏令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

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加封……颜子兖国复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元史·卷三四》,元文宗诏令A. 颜子亚圣地位仅为民间说法B. 颜子贤能不及孟子是历代共识C. 理学的盛行使孟子地位提升D. 儒家圣人地位完全由政府左右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雄伟壮丽的阿房宫被项羽军队焚毁。

但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并未建成更没有遭受大规模焚烧。

由此可见A. 考古发现比古人的记述更为真实B. 史事的真实性需要考古的确证C. 考古发掘是还原史事的重要手段D. 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5、王国维曾说过:“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

”今“清华简”出,则先秦历史之认识,别有洞天。

2021年岁末,一篇名为《五纪》的清华简,因其文有“黄帝有子曰蚩尤”的内容,故而一经媒体报道,立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讨论。

中国目前经济和日本70年代的经济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

中国目前经济和日本70年代的经济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

中国目前经济和日本70年代的经济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转)中国目前经济和日本70年代的经济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如何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国民收入也能同步增长,是当前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透过日本池田内阁1960年12月制定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1970年度),日本高速发展时期的一些经验教训也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1.理论根据以下村治为代表“高速增长论”作为“代表并体现了战后日本高速度发展期的经济政策构想”的“国民倍增计划”,诞生于激烈的争论之中。

如何解决过剩的生产能力与市场销路之间的矛盾?当时的理论界有两派观点:一是“稳定成长论”,以后藤誉之助为代表,认为日本经济已经结束战争后的恢复时期,不可能再有新的高速发展,今后只能“稳定”增长。

一是“高速增长论”,下村治为代表,认为日本正处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基础都处于技术改造时期,只要采取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就可以继续高涨,并精密计算出国民收入在今后10年可增加一倍。

池田勇人组阁后,内阁会议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权衡下村11%与经济企画厅7.2%两个对立的方案,池田内阁以头三年9%的增长率落定。

这一计划更主要的意义,是作为计划背景的对高速增长的自信,为政府和经济界提供了日本经济看好的前景。

2.“经济增长”为手段,“国民增收”是目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目标是10年,计划以“高速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完全就业”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增长;计划国民生产年增长率平均7.2%;到1970年度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倍以上,最终达到26兆日元目标。

为此,计划雄心勃勃地提出了5个中心议题:充实社会资本;引导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提高人的能力和振兴科学技术;缓和双重结构和确保社会稳定。

计划的正文分为四部:总论、政府公共部门的计划、民间部分的预测与诱导政策、国民生活的将来。

在计划目的的阐述中,明确指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目的必须是,迅速地把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一倍,从而谋求通过增加雇用实现完全雇用,大幅度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经济转型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经济转型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经济转型
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经济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日本经历了从战后恢复期到高经济增长期的经济转型。

在这个阶段,日本经历了许多重大的政策和结构性改变,这些改变使得日本成为了一个经济大国。

1. 对外开放
1971年,日本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实现了对外开放。

这个开放促进了日本的贸易和投资,并为日本的经济增长打下了基础。

2. 货币政策改革
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实施了一项货币政策改革,旨在控制通胀。

这项政策包括限制信贷和货币扩张,以及加强货币紧缩政策。

这些措施有助于抑制日本的通货膨胀率。

3. 产业转移
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实施了一项产业政策,旨在促进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这项政策鼓励企业朝技术创新和高附加值领域转移。

此外,政府也提供了税收减免和研发支持等方面的支持。

4. 贸易政策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实施了一项贸易政策,旨在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这项政策包括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在国内市场保护本地产业。

这个政策使得日本的产业规模逐渐扩大。

5. 金融市场改革
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实施了一些金融市场改革,旨在提高市场透明度。

这些改革包括建立证券交易所和证券清算中心,增强金融监管力度,以及规范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经营行为。

在以上政策的推动下,日本的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得到了改善。

截至1979年,日本的GDP已经超越了英国和法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此外,这个时期日本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也逐渐加快,许多日本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进一步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目前经济和日本70年代的经济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转)中国目前经济和日本70年代的经济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如何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国民收入也能同步增长,是当前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透过日本池田内阁1960年12月制定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1970年度),日本高速发展时期的一些经验教训也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1.理论根据以下村治为代表“高速增长论” 作为“代表并体现了战后日本高速度发展期的经济政策构想”的“国民倍增计划”,诞生于激烈的争论之中。

如何解决过剩的生产能力与市场销路之间的矛盾?当时的理论界有两派观点:一是“稳定成长论”,以后藤誉之助为代表,认为日本经济已经结束战争后的恢复时期,不可能再有新的高速发展,今后只能“稳定”增长。

一是“高速增长论”,下村治为代表,认为日本正处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基础都处于技术改造时期,只要采取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就可以继续高涨,并精密计算出国民收入在今后10年可增加一倍。

池田勇人组阁后,内阁会议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权衡下村11%与经济企画厅7.2%两个对立的方案,池田内阁以头三年9%的增长率落定。

这一计划更主要的意义,是作为计划背景的对高速增长的自信,为政府和经济界提供了日本经济看好的前景。

 2.“经济增长”为手段,“国民增收”是目的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目标是10年,计划以“高速增长、提高生活水平、完全就业”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增长;计划国民生产年增长率平均7.2%;到1970年度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倍以上,最终达到26兆日元目标。

为此,计划雄心勃勃地提出了5个中心议题:充实社会资本;引导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提高人的能力和振兴科学技术;缓和双重结构和确保社会稳定。

计划的正文分为四部:总论、政府公共部门的计划、民间部分的预测与诱导政策、国民生活的将来。

在计划目的的阐述中,明确指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目的必须是,迅速地把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一倍,从而谋求通过增加雇用实现完全雇用,大幅度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致力于纠正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地区相互之间以及收入阶层之间的生活上的收入上的差距,以期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得到均衡发展".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日本政府制定的第一项政策,就是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工人、农民的购买力。

对于工人,明确规定了进一步推行“最低工资制度”,以在“国民收入的第一阶段,就使收入差别不致扩大”。

1961-1970年日本工人的工资指数增长了近1.7倍。

(见表1)对于农民,政府规定了“生产者米价”,它远高于国际市场,是美国的2.7倍。

米价带动整个农产品价格上涨,结果1960-1969年,农产品价格上涨为95%左右,而农村购入的工业品价格指数仅上涨30%左右。

(见表2)“剪刀差”的缩小,一方面使农民积极购买生产资料,农业的全面机械化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实现;另一方面,买得起、用得起的生活资料,使一般耐用消费品得以在农村普及。

这些都为工业品生产创造出了广泛的市场需求。

收入的全面提高,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高龄者与年轻人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

由于消费内容趋于均衡和一致,国民具有的“中流阶层意识”就形成于这个时期,后来近一亿人口的中产阶层成为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的重要因素。

3.“消费革命”刺激经济飞速发展 随着工资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比例下降,“恩格尔系数”稳定变化:1955年46.9%,1960年41.6%,1965年38.1%,1970年34.1%(到1988年仅为25.5%)。

日本在第一次消费革命(1956-1970)中,开始由“生活合理化”向“更加舒适化”、追求“实现物质需求欲望”发展,进而引发了战后日本第二次(1971-1980,)和第三次(1981-)的消费革命。

娱乐和交际费用或从无到有,或从少到多,比重也不断增加,保龄球、高尔夫球、旅行等休闲产业成为时尚。

日本进入了“大众消费社会”。

可以说,日本消费革命的不断升级,得益于“倍增计划”实施期间创造的“消费时代”所打下的物质基础。

更重要的是,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年增长11.6%(计划目标7.8%),而国民收入年增长率也达到11.5%(计划目标7.8%),二者实现了同步增长。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造就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20世纪60年代,它堪称日本的“黄金时代”。

战后日本的消费革命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5-1964年,黑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三大件是热门货,获得迅速普及,这是所谓的“旧三大件”,这些商品当时的价格平均在5万日元左右(按现在汇率约3000左右人民币),约相当于日本职工2-3个月的工资。

第二个阶段是1965-1974年,“3C”时代终于到来了、所谓“3C”,指的就是汽车(car)、彩电(colorTV)和空调(cooler),这就是“新三大件”。

彩电、空调当时的平均价格为20万-25万日元,约为当时职工2-3个月的工资(按制造业平均月工资计算,上世纪60年代后半期为6万日元左右,70年代前半期为13万日元左右。

这10年间平均计算约为每月10万日元左右),小汽车的普及则是在70年代后半期,此时制造业工人工资在20-25万日元,当时每辆售价平均约为100万日元。

从日本经济史看我国的股市泡沫问题广场协议签署的背景、历史进程及其影响 1.日元存在较大的升值压力。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为了巩固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为冷战战略服务,积极扶持作为战败国日本的经济发展。

同时,为了尽快从废墟中爬起来,日本政府推行了“产业优先、发展优先、富国富民”的方针,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本国经济实力。

从1953年到1979年,日本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0.9%,同期联邦德国为5.6%、法国为4.2%、美国为4%、英国为2.4%。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从1950年的1.5%,猛增到1980年的13.3%,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7位跃升到第2位,仅次于美国。

至1985年,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对外净资产达1298亿美元。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元也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在各国外汇储备总额中日元所占比重达到8%。

与此同时,美国却面临着经济萧条,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压力。

面对双赤字,里根政府采取维持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吸引外部资金投向美国来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但是高利率进一步加剧了美元的强势,使美国的出口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始终处于劣势。

美国自1982年经常项目连续出现赤字,到1984年对外贸易赤字达到1224亿美元,其中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约占40%多。

为此,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等相关利益集团强烈要求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促使日元升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经济。

日本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日元资产需求的不断上升,以及美国经济的困境,都必然带来巨大的日元升值压力,广场协议不过是顺应必然趋势的一种实现模式。

2.广场协议的具体内容。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即G5国家)财长以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并达成一揽子协议,史称“广场’协议”(PlazaAccord)。

内容包括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减少贸易干预、“协作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序地下调。

广场协议自开始实施,日元汇率一路上扬,到1986年5月,美元对日元汇率突破160日元大关,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元贬值近40%,到1987年达120日元,美元贬值约50%。

为了防止美元过多过快地贬值,1987年2月22日,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召开了七国财长会议,决定保持美元汇率在当时水平上基本稳定,史称“卢浮宫协议”。

但是,日元升值却一直持续到1988年末,进入1989年才开始有所回落。

3.广场协议对日本股票市场的影响。

本币的升值必将导致以本币计价的资产的升值,特别是虚拟资产,其升值幅度将远远超过本币升值的幅度。

其主要原理是本币升值将增强对本国经济的信心,大量热钱将因追逐高额利润而流人本国,而投入到股票市场是热钱得到最快回笼、获得最高回报的主要手段,从而造成股市的上涨。

广场协议签订三个月后,1986年1月,日经225指数拉开了四年大牛市的序幕,起点为13000点,到年末升至16400点,相比1983年的平均水平升幅近一倍之多,到1987年底股价指数突破2万点。

1988年东京股市总成交额为286万亿日元,总市值为477万亿日元,分别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1.6倍和1.5倍。

到1989年底日经指数达到38957.44点的历史高点,日本股票总市值为GDP的1.6倍,占全球股市市价总额的42%,而在1980年这一比例仅为15%,股价平均市盈率也达到了250倍的惊人水平。

时任日本财长曾经放言,四年的时间,日本全国股民步入发达世界中产阶级行列。

可以说日元升值初期对股市的利好刺激作用极大,对指数的推动力度极为显著。

4.股市泡沫破灭。

1989年至1990年,面对房地产泡沫与愈演愈烈的投机之风,日本政府收缩银根,采取一系列紧缩性宏观政策,控制经济膨胀,最终却导致经济泡沫的破灭与崩溃。

泡沫经济的崩溃,使日本多年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问题和矛盾被集中释放出来,对日本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日经指数在1989年底高达近39000点,到了1992年,一路下滑到14000点,几乎跌掉了三分之二。

2001年3月13日,东京股市暴跌,日经平均股价最终以11819.70日元结束了当天的交易,跌破12000日元心理大关,创下1985年2月以来的新低。

据经济学家估计,日本泡沫经济带来的直接损失超过6万亿美元,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实际增长平均水平仅为1.3%,到2001年竟出现-1.4%,2002-2005年虽有一定的恢复,但是总体上仍处于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日本为泡沫经济付出了惨重代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