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新定义计算 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专题训练-第13节:浓度问题 人教新课标(2014秋)(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专题训练-第13节:浓度问题 人教新课标(2014秋)(含答案)

第13节:浓度问题我们知道,将糖溶于水得到糖水,将盐溶于水得到盐水,将纯酒精溶千水得到酒精溶液......通常把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如糖、盐、纯酒精等;把溶解这些溶质的液体称为溶剂,如水;溶质和溶剂的混合液体称为溶液,如糖水、盐水、酒精溶液等.一般地,有下面的关系式:例如:50克纯酒精和150克水混合得到200克酒精溶液. 通常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往白水中加入更多的糖时,糖水就会越来越甜.为了表征糖水的甜度并且量化这种表征,我们引入浓度这一概念.也就是浓度越大,糖水就越甜.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定义浓度呢?浓度就是溶质重量与溶液重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即:与溶液浓度有关的应用题叫做浓度问题.为了计算溶液的浓度我们常常可以利用定义来计算。

【练一练】1.小高将50克糖放入200克水中,小高得到 克糖水.糖水的浓度是 。

2.妈妈给卡莉娅准备了一瓶500克的果汁,如果其中有50克纯果汁,那么果汁的浓度是 ,其中有水 克,水占果汁的百分比是 。

3.一瓶盐水共有300克,如果其中的水有225克,那么这瓶盐水中的盐有 克,那么盐水的浓度是 。

4.一瓶40克的糖水,浓度是32%,那么这瓶糖水中含糖 克,,含水 克。

5.(1)一瓶浓度为24%的墨水,如果其中纯墨水有48克,那么这瓶墨水共有 克. (2)一瓶60%的酒精溶液中,含水30克,那么溶液有 克。

【例1】一天,阿呆和阿瓜的妈妈给他俩每人配制了一杯100克浓度为20%的糖水.阿呆觉得不够甜,于是在糖水中又加入了25克糖.阿瓜觉得太甜了,于是在糖水中加入了100克水,那么他们得到的新糖水的浓度分别是多少? 模块一: 基础练习模块二:基本题型计算【例2】新疆盛产葡萄干,假如有1000千克葡萄,含水率为96.5%,晾晒一周后,含水率降为95%,那么这些葡萄的质量减少了多少千克?1.判断题(1)把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含盐率是25%。

()(2)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6克盐14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的百分比小于30%。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毕业考试数学试卷1人教新课标有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毕业考试数学试卷1人教新课标有答案

2019年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一.计算题(共4小题,满分20分)1.(4分)直接写出得数.==44×=4÷0.05==1﹣0.9===12= 5.7﹣4.3=15﹣=40×50=17×6=16+7=3÷100= 3.0×0.6===2.(6分)怎样简便怎样算.2.71﹣4.5+7.29﹣5.5×9912.5×0.32×253.(6分)解方程.x+5.6=9.73:x=5:7x﹣5%x=17.54.(4分)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二.填空题(共18小题,满分29分)5.(2分)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一亿四千九百五十九万七千八百七十千米,这个数写作千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千米,省略“亿”位后的尾数约是千米.6.(2分)一个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个数是.7.(1分)陆良县自来水公司为了鼓励人们节约用水,实行阶梯式计费,计费标准如下:月用水量(立方米/户)价格(元/立方米)15立方米以下(包括15立方米) 2.5从16立方米开始到20立方米 3.0020立方米以上(不包括20立方米) 3.50说明:水的计量单位“立方米”,就是平常我们说的“方”.张叔叔家5月份用水19立方米,应付水费元;6月份用水22立方米,应付水费元.8.(1分)小明的语文和英语的平均成绩是83分,数学成绩比语文、英语、数学三门的平均成绩还高6分,小明的数学成绩是分.9.(1分)若等腰三角形其中两条边长分别为4厘米和10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另一条边长厘米.10.(1分)在六年级的数学测验中,及格的人数是不及格人数19倍,六年级数学测验的及格率是.11.(2分)将10g白糖溶解在90g水中,然后取出糖水的,取出了糖水g.12.(2分)16公顷=平方米40公顷=平方千米0.5千米=米2800克=千克13.(1分)在1﹣20的数字中,任意摸取一张,摸到质数的可能性是,摸出合数的可能性是.14.(2分)如图是淘气星期日的作息时间.(1)早上11:10淘气在.(2)淘气做作业用了时分.(3)淘气下午2时30分去踢足球,踢了50分钟,请用24时记时法把图中的括号补充完整.15.(1分)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天津到南京的距离是19cm,天津到南京的实际距离是千米.16.(2分)A、B是不为0的自然数,A=B﹣1,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A.A B.B C.1 D.AB.17.(2分)教室里王明的位置用(3,2)表示,小磊坐在他的正前方,同桌小敏坐在他的左边,小磊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小敏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18.(4分)如果3X+3.6=18.6,那么4X﹣12.5=.19.(1分)把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把它剪开,照图的样子拼起来,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增加厘米.20.(2分)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请你仔细观察,找出下面图形与算式的关系,再直接填空.(1)推算:1+3+5+…+19=2(2)概括:=2(3)拓展应用:1+3+5+7+9+11+13+15+13+11+9+7+5+3+1=21.(1分)王叔叔要把30千克橙子装进箱子里,每个箱子最多可装 5.5千克橙子,至少需要准备个这样的箱子.22.(1分)一根铁丝围成60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是,体积是.三.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23.(2分)下面的数中,()读的“零”最多.A..506060B.5060606C.500660624.(2分)如图是用27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拿掉其中一个小正方体(用阴影表示),表面积不发生变化的是()A.B.C.25.(2分)把一根铁丝截成同样长的小段,截成的段数和每段的长度()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6.(2分)如图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A.B.C.D.27.(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①对于任意自然数x,x+0.7一定大于0.7x.②因为2020能被4整除,所以2020年一定是闰年.③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的内角和是95°,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A.0B.1C.2D.328.(2分)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底面积与体积分别相等,圆柱的高是9厘米,圆锥的高是()A.3厘米B.27厘米C.18厘米29.(2分)与4%不相等的是()A.0.04B.4C.30.(2分)一件衣服X元,比一条裤子的2倍还少30元.一条裤子()元.A.2X﹣30B.(X+30)÷2C.(X﹣30)÷231.(2分)3x+4,4,2x+6,23+6,0中一定是偶数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32.(2分)小红家在学校的东偏南30度方向,学校在小红家()方向.A.东偏南30度B.南偏东30度C.西偏北30度D.西偏北60度四.应用题(共5小题,满分31分)33.(5分)小明看一本书,已经看了120页,还剩40%没看,这本书共多少页?34.(5分)如图,一个内直径是20cm的纯净水水桶里装有纯净水,水的高度是22cm.将水桶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是3cm,无水部分是圆柱形.这个纯净水水桶的容积是多少升?35.(5分)甲乙两人同时加工一批零件,已知甲乙两人工作效率的比是4:5,完成任务时,乙比甲多加工120个零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36.(9分)玲玲家距离学校1200米,她每天早上7:20从家出发,以48米/分的速度去学校,正好能按时到校.今天早上起床晚了,她7:25才从家出发,她要保证不迟到,行走的速度至少是多少?37.(7分)学校食堂2个星期共用了224升食用油.(1)平均每天用多少升油?(2)照这样计算,把下表填写完整.食用油的升数480升864升可使用天数45天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计算题(共4小题,满分20分)1.解:==44×=334÷0.05=80=1﹣0.9=0.1=10=12=1 5.7﹣4.3=1.415﹣=1440×50=2000 17×6=10216+7=233÷100=0.03 3.0×0.6=1.8=2=2.解:(1)2.71﹣4.5+7.29﹣5.5=(2.71+7.29)﹣(4.5+5.5)=10﹣10=0(2)×99=×(97+2)=×97+×2=43+=43(3)12.5×0.32×25=1.25×8×0.4×25=(1.25×8)×(0.4×25)=10×10=1003.解:(1)x+5.6=9.7x+5.6﹣5.6=9.7﹣5.6x=4.1(2)3:x=5:75x=215x÷4=21÷5x=4.2(3)x﹣5%x=17.50.7x=17.50.7x÷0.7=17.5÷0.7x=254.解:202 ﹣3.14×(20÷2)2=400﹣314=86(cm2)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6平方厘米.二.填空题(共18小题,满分29分)5.解:一亿四千九百五十九万七千八百七十,这个数写作: 1 4959 78701 4959 7870=14959.787万1 4959 7870≈1亿故答案为: 1 4959 7870,14959.787万,1亿.6.解:一个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个数是0;故答案为0.7.解:15×2.5+(19﹣15)×3.00=37.5+12=49.5(元)15×2.5+(20﹣15)×3.00+(22﹣20)×3.50=37.5+15+7=59.5(元)答:张叔叔家5月份用水19立方米,应付水费49.5元;6月份用水22立方米,应付水费59.5元.故答案为:49.5,59.5.8.解:设数学X分,由题意得,x﹣[(83×2+x)÷3]=6x﹣[(166+x)×]=6x=x=92;答:小明的数学成绩为92分.故答案为:92.9.解:当腰是4厘米时,则4+4=8<10,不能组成三角形,应舍去;当腰是10厘米时,则第三条边长为10厘米,10+4>14,能围成三角形,所以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0.10.解:19÷(19+1)×100%=19÷20×100%=95%答:六年级数学测验的及格率是95%.故答案为:95%.11.解:(10+90)×=100×=20(克)答:取出了糖水20g.故答案为:20.12.解:(1)16公顷=160000平方米(2)40公顷=0.4平方千米(3)0.5千米=500米(4)2800克=2.8千克.故答案为:160000,0.4,500,2.8.13.解:因为1﹣20的数字中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所以摸到质数的可能性是:8÷20=;因为1﹣20中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20.所以摸到合数的可能性是:11÷20=答:摸到质数的可能性是,摸出合数的可能性是.故答案为:,.14.解:(1)早上11:10淘气在做家务.(2)9时50分﹣8时30分=1小时20分答:淘气做作业用了1时20分.(3)下午2时30分是14时30分14时30分+50分钟=15时20分故答案为:做家务,1,20.15.解:19÷=95000000(厘米)95000000厘米=950千米答:天津到南京的实际距离是950千米.故答案为:950.16.解:如果A=B﹣1(A、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则A和B互质,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AB.故答案为:C,D.17.解:教室里王明的位置用(3,2)表示,小磊坐在他的正前方,同桌小敏坐在他的左边,小磊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1)表示,小敏的位置可以用数对(4,2)表示.故答案为:(3,1),(4,2)18.解:3X+3.6=18.63X+3.6﹣3.6=18.6﹣3.63X÷3=15÷3X=5则4X﹣12.5=4×5﹣12.5=20﹣12.5=7.5.故答案为:7.5.19.解:因为将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就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就等于圆的半径,所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多出了两个半径的长度,即多出了一个直径的长度,也就是6厘米.故答案为:6.20.解:(1)1+3+5+…+19=(19+1)÷2=10(个),即1+3+5+…+19由10个加数其和是102即1+3+5+…+19=102(2)=n2(3)1+3+5+7+9+11+13+15+13+11+9+7+5+3+1=(1+3+5+7+9+11+13+15)+(1+3+5+7+9+11+13)=82+72=64+49=113故答案为:10,n,113.21.解:30÷5.5=5(箱)…… 2.5(千克)5+1=6(个)答:需要准备6个箱子.故答案为:6.22.解:60÷12=5(厘米)5×5×6=150(平方厘米)5×5×5=25×5=125(立方厘米)答:表面积是150平方厘米,体积是125立方厘米.故答案为:150平方厘米,125立方厘米.三.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23.解:506060读作:五十万六千零六十;5060606读作:五百零六万零六百零六;5006606读作:五百万六千六百零六;故选:B.24.解:因为每个小正方体都在不同处,如果任意拿走1个小正方体,就会外露面的个数不相同,A,拿掉其中一个小正方体,增加4个面,所以表面积变大了;B.拿掉其中一个小正方体,增加2个面,所以表面积变大了;C拿掉其中一个小正方体,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面,所以表面积不变.所以表面积不发生变化的是C.故选:C.25.解:因为截成的段数×每段的长度=铁丝的长度(一定),是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把一根铁丝截成同样长的小段,截成的段数和每段的长度成反比例;故选:B.26.解:如图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27.解:①因为对于任意自然数x,x+0.7>x,0.7x≤x,所以x+0.7一定大于0.7x;原题说法正确;②2020÷4=505,所以,2020年一定是闰年;原题说法正确;③如果有两个角的内角和是95°,这两个角中可能含有钝角,也可能含有锐角,还有可能含有直角;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可知:这个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可能是钝角三角形;原题说法错误.所以只有2句是正确的.故选:C.28.解:因为V圆锥=Sh,V圆柱=SH,所以V圆锥÷S=h,V圆柱÷s=H,又因为V圆锥=V圆柱,s=s,所以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高是9厘米,圆锥的高:9×3=27(厘米).故选:B.29.解:4%=0.04=4%≠4.故选:B.30.解:(X+30)÷2(元)答:一条裤子(X+30)÷2元.故选:B.31.解:根据分析可知,当x为奇数时,3x+4的结果一定是奇数.当x为偶数时,3x+4,2x+6的结果一定是偶数.所以是2的整数倍的有:4,2x+6,0,这三个数.故选:B.32.解:根据分析可知:东偏南的相反方向是西偏北,角度是30°,所以小红家在学校的东偏南30度方向,学校在小红家的西偏北30度方向.故选:C.四.应用题(共5小题,满分31分)33.解:120÷(1﹣40%)=200(页)答:这本书共200页.34.解:3.14×(20÷2)2×22+3.14×(20÷2)2×3=3.14×100×(22+3)=3.14×100×25=7850(立方厘米)7850立方厘米=7.85升答:这个纯净水水桶的容积是7.85升.35.解:120÷(5﹣4)×(5+4)=120×9=1080(个)答:这批零件共有1080个.36.解:1200÷48=25(分钟)7:20+25分=7时45分7:45﹣7::25=20(分钟)1200÷20=60(米/分)答:行走的速度至少是60米/分才不会迟到.37.解:(1)224÷(7×2)=224÷14=16(升)答:平均每天用16升油;(2)480÷16=30(天)16×45=720(升)864÷16=54(天)填表如下:食用油的升数480升720升864升可使用天数30天45天54天。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专题训练-第1节-速算与巧算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专题训练-第1节-速算与巧算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第1节:速算与巧算在进行运算时,除了牢记运算定律、性质外,还要仔细审题、仔细观察预算符号和数字的特点,合理地把参与运算的数字进行相应处理,使其变成符合运算定律的模式,便于口算,从而简化运算。

常见的方法有: 1、拆开或者进行重新组合。

2、扩大或缩小。

3、再乘除法混合运算时,通常先把除号变为乘号,除数变为倒数。

【例1】 77779999998888+++【例2】0.90.990.9990.999999999+++⋅⋅⋅+【例3】410.125 6.2512.5118÷+⨯-%【例4】计算411155544⎛⎫-⨯÷= ⎪⎝⎭ 。

A.320 B.35 C.15 D.115模块一:运算定律【例5】5712251225⎛⎫⨯+⨯⎪⎝⎭【例6】9.810.10.598.10.049981⨯+⨯+⨯【例7】99999777783333366666⨯+⨯【例8】2016×2.5+2017×0.5-2012×l.251.77779999998888+++= 。

2.495+4995+49995+35= 。

3.41310.257474⨯+⨯-= 。

4.44.2457.612.55⨯+÷= 。

5.201.61420.165020160.1⨯-⨯+⨯= 。

6.50.25132254⨯+⨯%-= 。

7.1143.511251425⨯+%+÷= 。

8.9.810.10.598.10.049981⨯+⨯+⨯= 。

9.310.1258.2512.548⨯+⨯+%= 。

10.212(1.5)363+÷- = 。

11.32()2011201220112012-⨯⨯= 。

12.888911128⨯+⨯= 。

13.670.250.251313÷+÷= 。

14.34199⨯= 。

15.1331617476712⨯+⨯+⨯= 。

【例1】15992416⨯【例2】199199199200÷【例3】121314151631415161712334455667⨯+⨯+⨯+⨯+⨯模块二:变形约分【例4】1202505051313131321212121212121212121+++【例5】350241349350241109+⨯⨯+【例6】1579591513116759131113911⎛⎫⎛⎫+-÷+- ⎪ ⎪⎝⎭⎝⎭【例7】66666666666999999⨯÷1.520162017⨯= 。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小升初专题二:数的运算 (含解析)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小升初专题二:数的运算 (含解析)

小学数学小升初专题二:数的运算一、填空。

1.5÷11的商用分数表示是________,用循环小数表示是________。

2.26除以6的商是4,余数是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扩大10倍,那么商是________,余数是________。

3.如果m>0,那么m÷________ =1;________×m=0;m÷________ =m; m×________ =m2。

4.一本故事书有400页,小亮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30%,第二天接着看,小亮第二天要从第________页开始看。

5.在横线上里填上“>””<”或“一”。

2016X 0.095 ________ 2016X 0.093 130X 0.3 ________130×1.25× ________1.25 X 3÷5 4 ÷1.07 ________4120×________120÷ 110×0.9________110÷6.计算,最合适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它们的和共有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7.两个因数的积是13.2,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6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则得到新的积是________。

8.在7÷3,7÷,÷7与7×这四个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________,得数最小的是________,得数相等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9.比60多________%的数是84。

10.甲数比乙数多12.5,乙数比丙数少7.6,甲数比丙数多________。

11.一个数的的是1,这个数是________。

12.甲数的是30,乙数是600的,乙数是甲数的________。

13.甲数除以乙数,商是,甲数与乙数的和是35,甲数是________,乙数是________。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专题训练-第13节-浓度问题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专题训练-第13节-浓度问题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第13节:浓度问题我们知道,将糖溶于水得到糖水,将盐溶于水得到盐水,将纯酒精溶千水得到酒精溶液......通常把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如糖、盐、纯酒精等;把溶解这些溶质的液体称为溶剂,如水;溶质和溶剂的混合液体称为溶液,如糖水、盐水、酒精溶液等.一般地,有下面的关系式:例如:50克纯酒精和150克水混合得到200克酒精溶液. 通常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往白水中加入更多的糖时,糖水就会越来越甜.为了表征糖水的甜度并且量化这种表征,我们引入浓度这一概念.也就是浓度越大,糖水就越甜.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定义浓度呢?浓度就是溶质重量与溶液重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即:与溶液浓度有关的应用题叫做浓度问题.为了计算溶液的浓度我们常常可以利用定义来计算。

【练一练】1.小高将50克糖放入200克水中,小高得到 克糖水.糖水的浓度是 。

2.妈妈给卡莉娅准备了一瓶500克的果汁,如果其中有50克纯果汁,那么果汁的浓度是 ,其中有水 克,水占果汁的百分比是 。

3.一瓶盐水共有300克,如果其中的水有225克,那么这瓶盐水中的盐有 克,那么盐水的浓度是 。

4.一瓶40克的糖水,浓度是32%,那么这瓶糖水中含糖 克,,含水 克。

5.(1)一瓶浓度为24%的墨水,如果其中纯墨水有48克,那么这瓶墨水共有 克. (2)一瓶60%的酒精溶液中,含水30克,那么溶液有 克。

【例1】一天,阿呆和阿瓜的妈妈给他俩每人配制了一杯100克浓度为20%的糖水.阿呆觉得不够甜,于是在糖水中又加入了25克糖.阿瓜觉得太甜了,于是在糖水中加入了100克水,那么他们得到的新糖水的浓度分别是多少? 模块一: 基础练习模块二:基本题型计算【例2】新疆盛产葡萄干,假如有1000千克葡萄,含水率为96.5%,晾晒一周后,含水率降为95%,那么这些葡萄的质量减少了多少千克?1.判断题(1)把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含盐率是25%。

()(2)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6克盐14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的百分比小于30%。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数学思维训练第2讲 计算(二) 比较大小、估算、定义新运算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数学思维训练第2讲  计算(二) 比较大小、估算、定义新运算   全国通用

小升初数学思维训练第2讲 计算(二) 比较大小、估算、定义新运算一:知识地图:二:基础知识(一):比较大小1、分数的大小比较1)通分:a ) 通分母: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分子小的分数小;b ) 通分子: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分母小的分数大。

2)比倒数:倒数大的分数小。

3)与1相减比较法:a ) 真分数:与1相减,差大的分数小;b ) 假分数:与1相减,差大的分数大。

4)经典结论:a ) 对于两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分母都大的分数比较大;b ) 对于两个假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相差相同的数,则分子分母都小的分数比较大。

对于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和原分数进行比较: (a b >,且,,a b c 为非零自然数时) (1),b b c b b ca a c a a c+-<>+- 即“真分数越加越大,越减越小”(0a c -≠)如331331,551551+-<>+-; (2),a a c a a cb bc b b c+->>+-即“假分数越加越小,越减越大”。

5)放缩法。

6)化成小数比较:小数比较大小的关键是小数点对齐,从高位比起。

切记! 7)两个数相除进行比较。

如:34和57,352114720÷=>,所以3547>。

2、小数的大小比较常用方法:将小数排成一个竖列,并在它们的末尾添上适当的“0”,使它们都变成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然后比较。

比较大小分数的大小比较通分 比倒数 与1相减比较法 经典结论放缩法 化成小数比较两个数相除进行比较 对于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和原分数进行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估算常用方法经典步骤 定义新运算(二)估算问题1、常用方法1) 放缩法:为求出某数的整数部分,设法放大或缩小,将结果确定在两个接近数之间,从而估算出结果。

2)变换结构:将算式变形为便于估算的形式。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混合运算_人教新课标(含解析)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混合运算_人教新课标(含解析)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混合运算_人教新课标(含解析)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0.35= 35% 0.9=90% 0.45=45% 0.07=7% 8=800% 0.019=1.9%1.02=102%2.54=254% 0.036=3.6% 2=200% 0.009=0.9%9.55=955%1.7=170% 0.35=355 7.5=750% 10.25=1025% 一成=10%六成四=64% 九成半=95% 十五成=150% 八五折=85%对折=50% 四折=40% 七成=70% 九折=90%2、把下面各式化成小数或整数7%=0.07 135%=1.35 87.5%=0.875 0.05%=0.0005 20%=0.2 500%=5 100%=1 0.82%=0.0082 9%=0.09 750%=7.5 30%=0.3 0.04%=0.0004 0.2%=0.002 45%=0.45 71.5%=0.7153、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12 = 50% 38 = 37.5% 134 =175% 125 =4% 7 12 =750% 34 =75% 910 =90% 150 =2% 13 ≈33.3% 47 ≈57.1% 19 ≈11.1% 113 ≈7.7% 1111 ≈109.1% 3 16 ≈316.7% 313 ≈333.3%4、把下面个数化成分数 18%=950 25%=14 12.5%=18 120%=65 44%=11256.8%=17250 4%=125 135%=2720 0.02%=15000 116%=29255、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2里面有(200)个0.01,有(200)个1% (2)(2)÷5=0.4=(10 )25 =(40)%=(四)成 (3)15 =(4)20 =(20)%=(二)成 (4)40÷(50)=(40)50 =0.8=(80)% (5)135 里面有(32)个120 ,有24个1(15) ,有(160)1%。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试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试题一、计算题:(共38分)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6分)31/421/9×33/4×75%1/(4/5)0.68+2/3+0.322121/74/742、合理、灵活地计算(每小题4分,共16分)2.5×1.25/1115×201.3-20.13+2013×50%/2/9×(3/5-4/14)2.35/(1/4.75-(4.5×(1/3)+3/5))3/5÷((1/(-3))/4)-0.53、求未知数x(每小题3分,共6分)4x-6×(2/3)=3+2xx:24%=3:54、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解答(4分)96=(3/2)x+2.5x=59一、计算。

(共35分)1、直接写出得数。

(每题0.5分,共4分)7890.2531.532、用递等式计算。

(每题3分,共18分,多做不给分。

)①987+104×65-1747②86.4÷3.2-6.4×3.2③(xxxxxxxx7-16.8)/(1.8+7.2×6.3)-(+)×6.3-15÷((-)+0.5)3、求未知数X。

(每题2分,共6分)1313.532×0.4-0.4×10.8=20XX=3448.645一、计算。

(共26分)1.直接写出得数。

(每小题1分,共8分)63567.5220851/272.计算下面各题。

(第(1)(2)小题各3分,第(3)小题6分,共12分)1)36÷(3/4-1/2)2)(87.2+87.2+87.2×2)×253)765×(213/27+327/27)3.列式解答下列文字题。

(每小题3分,共6分)1) (2.7+4.5-14.4)×33.81+0.29=4.120的75%是15,这个数是12.5722-131.52=5590.481÷75%=1.33,+15=16.33X/5=X+60,X=75xxxxxxx÷29×4+114=0.25×3.2×1.25=1513-1684)×32=-4-(-2))/5×25.6-8.44-1.56=9.0485×54)/18+745=10953.4/((1.25+0.45)×23)=0.0435×(1-1/3)=23.33156×(-26))/42= -101.1442×29+71×42)/35+13=158.62x/3x=2/3,乙数是18.3.8+6.2=10,8.1÷3×2=5.4,11×33=363,568-198=370,0.65÷1.3=0.5.85×54÷18+745=1095,3.4/((1.25+0.45)×23)=0.04,35×(1-1/3)=23.33,(156×(-26))/42= -101.14,(42×29+71×42)/35+13=158.6,548/7=78.29.1) 2x+3x=5x,甲数是5,乙数是7.5.2) 1/x+1/(x+2)=1/6,x=2.3) 1/(x+2)-1/(x+4)=1/12,x=10.4) (x-3)/(x+1)+(x+3)/(x-1)=2,x=2.5) (x+3)/(x-1)-(x-2)/(x+1)=3,x=1.6) 3x-4y=2,2x+3y=5,x=11/17,y=-4/17.1.首先,这篇文章似乎是一些数学题的解答,但是缺少题目和题目之间的分隔符,使得阅读起来非常困难。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专项训练 四则运算和运算律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专项训练 四则运算和运算律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专项训练四则运算和运算律一、单选题1.1999+904=( )A. 3902B. 1904C. 4901D. 29032.已知△+口=○,下面不正确的算式是()。

A. 口+△=○B. ○+△=口C. ○-△=口3.8×25× 4×125=(25×4)×(8×125)运用了()。

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分配律D.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下面简便方法使用正确的是()。

A. 898-78-20=898-(78-20)B. 3×125×8=3×(8×125)C. 148×99+148=148×99×15.“45×12=12×45”,此等式应用的运算定律是()A. 乘法交换律B. 乘法结合律C. 加法结合律D. 乘法分配律6.一袋大米25千克,一袋面粉15千克,各55袋一共()千克。

A. 2100B. 2200C. 23007.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560,减数是80,差是()A. 200B. 280C. 480二、判断题8.28.6×101-28.6=28.6×(101-1)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9.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加法计算比较简便。

10.啄木鸟诊室(判断正误)。

(1)(3.74+12.6)+143-4.3=16.34+100=116.34(2)39.9+(20.1-1.56)=39.9+4.5=44.411.78×99=78×100﹣112.25×(40+2)=25×40+2.三、填空题13.简便计算.175+268+325=________14.根据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减数=________,差=________。

15.5.38-2.34-1.66=5.38-(________ +________)16.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________。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04-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04-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04-人教新课标一、计算题(共1题;共15分)1.解比例。

(1):=x:0.9(2)10:x= :(3)x:1.25=8:【答案】(1):=x:0.9解:x=×0.9x=x=÷x=(2)10:x=:解:x=10×x=8x=8÷x=20(3)x:1.25=8:解:x=1.25×8x=10x=10÷x=80【考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解析】【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二、解答题(共8题;共72分)2.先分析问题,再解答。

李叔叔开车为相距715km的灾区运送救援物资,4小时行驶了260km。

照这样的速度,李叔叔将物资运送到灾区一共需要行驶多少小时?(1)在上述的时间、速度、路程三个量中,________是一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成________比例关系。

(2)试着用比例的方法解答问题。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检验。

【答案】(1)路程;速度;时间;反(2)解:设李叔叔将物资运送到灾区一共需要行驶x小时。

715:x=260:4260x=715×4260x=2860x=2860÷260x=11答:李叔叔将物资运送到灾区一共需要行驶11小时。

(3)解:715÷(260÷4)=715÷65=11(小时)答:李叔叔将物资运送到灾区一共需要行驶11小时。

【考点】正比例应用题【解析】【分析】(1)速度×时间=路程(一定),积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2)依据总路程:时间=4小时行的路程:时间=速度,列出比例,解比例;(3)李叔叔将物资运送到灾区一共需要行驶的时间=总路程÷(4小时行的路程÷时间)。

3.用比例的方法解答问题。

(1)同学们为了布置教室去商店购买彩带,买了12m,一共花了18元。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一、 计算题:(共38分)1、 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6分)=-2143 =⨯%7524=++32.03268.0 =⨯÷3319=⎪⎭⎫ ⎝⎛-÷4.0541 =⨯÷⨯41724172 2、 合理、灵活地计算(每小题4分,共16分)32125.15.2÷⨯ %502013100113.203.20115⨯+÷-⨯⎥⎦⎤⎢⎣⎡⎪⎭⎫ ⎝⎛--⨯411454392 ⎥⎦⎤⎢⎣⎡⎪⎭⎫ ⎝⎛+⨯-÷312.05.475.435.23、 求未知数x (每小题3分,共6分)323264=⨯-x 3.0:53%24:=x4、 列综合算式或方程解答(4分) 96的61比一个数的21多2.5,求这个数。

一、计算。

(共35分)1、直接写出得数。

(每题0.5分,共4分)1787-998= 58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25= 1021 ×35 =21÷37=59 ×15 ÷59 ×15 = 18 ÷18 ÷18 = 111 ×12.1-1= 35 +25 ÷15 = 2、用递等式计算。

(每题3分,共18分,多做不给分。

)① 987+104×65-1747 ② 86.4÷3.2-6.4×3.2 ③ 3763 ÷7 +17 ×266317-16.8÷(1.8+7.2×112 ) ( 79 +421 -37 )×6.3 15÷〔( 57 -12 )÷328 〕-0.53、求未知数X 。

(每題2分,共6分)0.4 X -0.4×10.8 =20 13 X +34 X =1348 56 : X = 34 : 25一、计算。

(共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

(每小题1分,共8分) 6.3÷0.1=65÷76= 97-(75-92)= 8×(2.5+0.25)= 3.37+6.73=65-91= (0.18+0.9)÷9= 7×61÷7×61=2.计算下面各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合集DOC(含试卷)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合集DOC(含试卷)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合集DOC P37~38第8~11题。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39~41成正比例的量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现思考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一、四顾旧知,复习铺垫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工作效率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1:出示:一列火车1小时行驶90千米,2小时行驶180千米,3小时行驶270千米,4小时行驶360千米,5小时行驶450千米,6小时行驶540千米,7小时行驶630千米,8小时行驶720千米……(1)出示下表,填表路程填表,思考:在填表中你发现了什么?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根据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一样或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

用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板书)(2)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填表,交流,知道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

即:路程/时间=速度(一定)2、教学例2:(1)花布的米数和总价表数量1234总价8.216.424.632.841.049.257.4……(2)观察图表,发现什么规律?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总价/米数=单价(一定)3、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1)比较例1、例2,思考并讨论:这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点?(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个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计算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计算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专项练习计算题人教新课标直截了当写出得数。

3 5×12= 1÷23= 45÷8= 7×27=38×12=1 5×1625= 14-15= 13+14910÷320=14÷78=2、如何样简便就如何样算。

(1)3-712-512(2)57×38+58×57(3)815×516+527÷109(4)18×(49+56)3、解方程。

(1)78χ=1116(2)χ×(34+23)=7244、列式运算。

(1)一个数的35是30,那个数(2)比一个数多12%的数是112,是多少?那个数是多少?二1、直截了当写出得数。

12÷12= 1÷1%= 9.5+0.5= 13+14= 0÷15×2=1-1112= 78×514= 712÷74= 45-12= 19×78×9=2、如何样简便就如何样算。

(1)23×7+23×5 (2)(16-112)×24-45)(3)(57×47+47)÷47(4)15÷[(23+15)×113]3、解方程。

(1)χ-35χ=65(2)6×112-12χ=124、列式运算。

1)12加上23的和,等于一个数的23,(2)一个数的35比它的2倍少那个数是多少?28,那个数是多少三1.直截了当写出得数。

4.9:6.3= 54+152= 87×74= 1―41―21= 83+43= 53÷103= 9÷43= 32×61×109= 2.解方程。

8x -41×3=445 (x -6)×65=25 x:107=2853.脱式运算(如何样算简便就如何样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定义计算
(★★)(迎春杯试题)
规定n※b=3×n-b÷2。

例如:1※2=1×3-2÷2=2。

根据以上的规定,10※6=()
两个不相等的自然数a、b(b≠0),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商为a△b,余数记为a◇b,如3△11=3、3◇11=2,那么6◇(2△7)=()。

⑴(★★★)(“从小爱数学”邀请赛)
设a※b表示a的3倍减去b的2倍,即a※b=3a-2b,例如,当a=6,b=5时,6※5=3×6-2×5=8。

①计算:(8※7)※9;
②已知:x※(4※1)=7,求:x。

规定a○b=(3a-2b),例如4○5=3×4-2×5=2,那么当x○5比5○x 大5时,x等于几?
规定a b=a×3+b÷2,其中a、b都是自然数。

①6 8的值;
②86的值。

定义运算※为a※b=a×b-(a+b),
①求12※(3※4),(12※3)※4;
②这个运算“※”有结合律吗?
③如果3※(5※x)=3,求x。

⑴(★★★)(“祖冲之杯”数学邀请赛)
如图是一个运算器的示意图,A、B是输入的两个数据,C是输出的结果,右下表是输入A、B数据后,运算器输出C的对应值,请你据此判断,当输入A值是2019,输入B值是9时,运算器输出的C值是_____。

⑵(★★★★)(中环杯试题)
已知A*B=A×B+A+B
则=__________。

定义a*b为a与b之间(包含a、b)所有与a奇偶性相同的自然数的平均数,例如:7*14=(7+9+11+13)÷4=10,18*10=(18+16+14+12+10)÷5=14。

在算式□*(19*99)=80的方格中填入恰当的自然数后可使等式成立,那么所填的数是多少?
测试题
温馨提示:请在线作答,以便及时反馈孩子的薄弱环节。

例1测:
(★★★) 设P⊙Q=-Q。

求⑴10⊙5,⑵5⊙10。

A.95、15 B.95、95 C.15、15 D.15、95
例2测:
(★★)“△”表示的是一种新运算,已知A△B=A+B-5,求:(5△6)△7。

A.5 B.6 C.7 D.8
例3测:
(★★★) 设C㊣D=3C-2D,解方程X㊣(12㊣X)=5。

A.10 B.11 C.12 D.13
例4测:
(★★)设、都表示数,规定△,求3△2和2△3的值。

A.5、5 B.0、0 C.5、0 D.0、5
例5测:
(第七届《小数报>数学竞赛初赛)一个特殊的计算器上面有个“※”键,当计算器上显示的数是时,按一下“※”键后,计算器上的立刻消失并显示一个新数。

现在这个计算器上显示5,那么连续按“※”键( )次后,会显示95;接着再按“※”键4次,计算器上显示的数将是( )。

A.4次,1225 B.4次,1535 C.3次,1535 D.5次、1435 例6测:
(第六届“祖冲之杯”数学邀请赛) 现有下列算式:
其中算术中所用的符号“+、-、×、÷、( )、=”与我们算术中的意义相同,进位也是十进制,只是每个数字虽然与我们写法相同,但代表的数却不同。

请你按该算术规则,完成下面算式:( )
A.8393 B.1020 C.3020 D.9383
例7测:
(★★★★★)表示成;
表示成。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试求下列的值:。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A.5 B.6 C.7 D.8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
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
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