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植物的根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根还吸收了什么》教案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根还吸收了什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7e3ea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4.png)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根还吸收了什么》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植物的需求的第3节《根还吸收了什么》。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到根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过程,了解根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了解根的结构和功能;b. 掌握根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过程;c. 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c.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根的结构和功能,根的吸收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植物的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根的吸收过程和根的结构还不够清楚。
学生具有好奇心,喜欢进行实践探究。
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老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这是植物的根,它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养分。
”3. 老师鼓励学生提出更多关于根的问题,激发他们对根的兴趣。
第二环节:导入新知1. 老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根的形状和结构。
比如,胡萝卜的根是长而粗的,白菜的根是扁平的。
2. 老师解释根的结构和功能,比如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等。
3.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根,并帮助他们理解根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通过观察豌豆的根,学生可以看到细小的毛细根,这些根可以吸收水分和养分。
第三环节:实验探究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验材料包括:小花盆、土壤、小型植物、透明塑料袋、水。
2. 学生将小型植物种在小花盆中,加入适量的土壤。
3. 学生观察植物的根,并用透明塑料袋将根部包裹起来。
这样可以使根部的吸收过程更清晰可见。
4. 学生每天观察根部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青岛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6植物的根
![青岛版小学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6植物的根](https://img.taocdn.com/s3/m/4204ecc7a26925c52dc5bf70.png)
A 甘薯
B葱
C 香菜
青岛版
主根 侧根
有些植物的根由明显而发达 的主根和各级侧根组成,叫做 直根。
有些植物没有明显的主根, 只有许多细长、像胡须一样的根, 叫做须根。
根都有根尖、根毛,一般都生长在地下,根有主根、 侧根、支根、小根、根毛等组成。 根主要靠根毛伸进土壤里吸收水分
直根
须根
有趣的“根”
活动二:探究根的作用
狂风吹来,大树却没有被 吹倒,这是为什么?
小朋友努力地拔草,可小 草没有被拔出来,这是为什么?
植物的根具有 固定植物 的作用。
试验探究:
根除了固定这个作用,根还有什么作用?我们怎样证明?
实验步骤: 1. 在玻璃杯内加入适量的水,把植物放入
杯中。 2. 玻璃杯内滴入花生油(或用棉花、胶塞
等把杯口密封),防止水分蒸发,同时 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水面处做标记。 3. 植物放在向阳的地方,观察玻璃杯中液 面的变化。
汇报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 过段时间玻璃杯里的水面降低了。 实验结论: 这说明根具有 吸收水分 的作用。
总结提升
植物的根能固定植物。 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拓展延伸
观察园林工人移栽植物时是怎样保护植物根部 的?
填空题
1.大多数植物的根生长在 土壤 里。 2.植物的根主要有 直根 、 须根 、 贮藏根 三种。 3.拔草的时候很费力,这是因为根具有 固定 植物的
观察记录植物名称根的形状根的长度根的数量小组讨论交流并记录菠菜大葱有些植物的根由明显而发达的主根和各级侧根组成叫做直根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活动一:探究根的分类
我们来观察植物的根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交流并记录
小学科学14《植物的根》(教案)
![小学科学14《植物的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6ce6c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3.png)
小学科学14《植物的根》(教案)植物的根教案引言:植物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物之一,它们以一种神奇的方式从土壤中吸取营养和水分,这是由它们的根完成的。
了解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我们理解植物的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以小学科学课程的第14节《植物的根》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植物的根枝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教学目标:1. 学会描述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植物根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存的重要性。
3. 能够观察和绘制不同类型的根。
4. 发展学生观察、推理和记录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幻灯片展示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
2. 根、茎和叶的实物样本。
3. 绘图纸和颜色笔。
4. 水和容器。
5. 学生参考书籍和互联网资源(不包含链接)。
6. 黑板或白板和彩色粉笔/马克笔。
三、教学过程:导入:1. 通过展示一张植物的图片或幻灯片,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生长的,植物的哪些部分对生长和生存非常重要。
探究:1. 向学生介绍植物根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根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 展示植物根的实物样本,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外形和结构特征。
3. 导出学生观察到的共同特征,引导学生发现植物根的主要组成部分。
讲解:1. 使用黑板或白板,绘制一棵植物并标出根、茎和叶。
2. 向学生讲解植物根的结构,包括主根、侧根和毛根。
3. 详细讲解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例如主根负责固定植物并吸收营养,侧根帮助植物稳定,并帮助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毛根增加根表面积以提供更多的吸收区域。
实验:1. 给每个学生提供一颗小型的植物,例如豌豆植物。
2. 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条件变量,例如水的供应量、阳光的强度等。
3. 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在不同条件下根的生长状况,并绘制根的示意图。
4. 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思考为什么根的生长受到不同条件的影响。
巩固:1. 回顾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口头描述每个部分的作用。
小学科学活动研究植物的根系和吸收水分的能力
![小学科学活动研究植物的根系和吸收水分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9ec1e6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8.png)
小学科学活动研究植物的根系和吸收水分的能力根系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之一,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系不仅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还能稳定植物的体型,并起到固定植物在土壤中的位置的作用。
因此,研究植物的根系和吸收水分的能力对于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培育良好的植物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根系的结构和类型植物的根系主要由根和分枝构成。
根的结构包括根冠、次生根和毛细根。
根冠是根的上部,具有吸收、贮存和固定植物的功能;次生根是从根冠发出的根,能够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毛细根是植物根系的最细的部分,可通过根毛吸收水分和养分。
根系根据其结构和形态可以分为主根和侧根两种类型。
主根生长于种子胚的下方,负责植物的吸收和贮存水分;而侧根是从主根上生长出来的细小根,提供额外的吸水和营养吸收功能。
二. 植物根系的吸收水分能力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主要与根毛和根的解剖结构有关。
植物根毛是根毛发达的植物的吸收主要结构,它们是根表皮细胞的伸长形成的,能够大幅增加根的表面积,进而增强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根毛通过活性转运蛋白将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吸收到植物体内,满足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需求。
另外,根系的解剖结构也影响了植物吸收水分的能力。
例如,鸢尾科植物的根系中有一种称为心材根的结构,它们在根部储存水分,并通过引发所谓的根压力将水分送达到植物的上部,以满足植物的需求。
三.小学科学活动研究植物的根系和吸收水分的能力小学科学活动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来研究植物的根系和吸收水分的能力。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实施步骤供参考:1. 准备材料:小麦种子、芦苇茎或类似材料、花盆、泥土、黄色染液。
2. 实施步骤:a) 将芦苇茎或类似材料放入花盆中,填充泥土。
b) 在花盆中埋入一颗小麦种子,确保种子与泥土紧密接触。
c) 将黄色染液加入水中,使其呈浅黄色。
d) 每天给花盆中的小麦种子浇水,同时加入染液。
e) 观察几天后,可以注意到小麦种子变黄的茎与根部区域。
《植物的根》作业设计方案
![《植物的根》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f8874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e.png)
《植物的根》作业设计方案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作业设计,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根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二、适用对象: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
三、作业内容:1. 观察实验:要求学生自备一株植物(最好是家里的盆栽植物),仔细观察植物的根部结构,包括根茎、根毛等。
记录观察到的特点和结构。
2. 走进植物世界:让学生在植物园或者校园里寻找不同植物的根部结构,观察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拍摄照片或者绘制草图记录下来。
3. 制作植物根模型:引导学生利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植物的根模型,标明根茎、根毛等结构,并在模型上进行标注。
4. 根的功能: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植物的根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并设计海报或者PPT展示出来。
四、作业要求:1. 作业提交时间为一个月内,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任务。
2. 完成观察实验和走进植物世界任务的学生将获得相应的成绩奖励。
3. 制作植物根模型和设计展板任务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意和表现能力,对作业质量有一定的要求。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环节,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评价标准:1. 观察实验和走进植物世界任务的完成情况。
2. 制作植物根模型的质量和创意。
3. 根的功能展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参与讨论和展示的积极程度。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对植物的根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断探索生命的奥秘,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植物的根、茎和叶——小学科学知识学习
![植物的根、茎和叶——小学科学知识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7033eb2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f.png)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叶脉:由叶柄向叶片延伸,为叶片 提供养分
叶序:叶片在茎上的排列方式,如 互生、对生、轮生等
叶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叶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氧气。 呼吸作用:叶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能量。 叶绿体:叶中的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气孔:叶表面的小孔,控制气体交换,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效率。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
侧根:从主根上长出,随着 植物生长逐渐形成庞大根系
须根:从侧根上长出,吸收 水分和养分
主根:从种子萌发时形成, 是植物体最早出现的部分
根毛:须根上的一种特殊结 构,具有吸收功能
根的生长与环境因素
土壤:影响根系的生长和 分布
水分:根系吸收水分的主 要器官
温度:影响根系的生长速 度和分布范围
光照:影响植物的向光性 和根系的生长方向
根的吸收作用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固定植物体 吸收养分 合成有机物
植物的茎
茎的形态和结构
形态:圆柱形、扁圆形、具棱等
结构:木质部、韧皮部、髓等
茎的支撑和运输作用
支撑作用:茎能够支撑植物体,使其保持直立,并维持一定的形态。
运输作用:茎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将水分和营养物质从根部运输到叶片和花朵等部位,同时通过韧皮部将叶 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分。
茎的生长与环境因素
光照:影响茎的长度和生长速度,充足的光照促进茎的伸长和发育 温度:适宜的温度范围促进茎的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制茎的生长 水分:适量的水分供应是茎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缺水会导致茎生长受阻 养分:茎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缺乏必要的养分会影响茎的发育和健康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植物的根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植物的根](https://img.taocdn.com/s3/m/f326873c31126edb6f1a1038.png)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植物的根【教学目标】1、能认真观察植物的根,并能利用简单的表格进行记录;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时,能自行设计并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2、愿意与同学交流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方法,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善实验设计;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证据。
3、通过实物识别和多媒体展示,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主要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
4、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识别两种植物的根和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实验材料:烧杯、量筒、植物油、放大镜、尺子、镊子等。
学生准备:1、课下实践活动:拔草、晃一晃树(体验根的作用),要求不要晃动刚栽的小树,以免影响其生长。
2、材料准备:葱、麦苗、菠菜、香菜、油菜、狗尾巴草、萝卜、甘薯等常见植物并初步观察它们的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出示两种植物:我手里拿得是什么植物?提出问题:植物有哪几部分组成?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2.植物的根二、探究植物的根的分类1、认识直根和须根。
(1)师出示菠菜和葱两种植物,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提出问题:菠菜的根和葱的根有什么不同?(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观察边讨论,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我的观察记录第------小组 -----年------月------日(3)学生小组汇报。
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我的观察记录”,按照记录内容汇报观察结果。
(4)教师小结:①直根:菠菜的根中间比较粗壮,周围比较细,这样的根叫做直根。
同时板书:1、根的分类:直根。
②课件出示直根的特点:直根的主要特点是主根明显比侧根粗而长,从主根上生出侧根,主次分明。
指名读一读。
③须根:像葱这样各条根的粗细都差不多,像一把胡须,我们称它为须根。
(板书:须根)④课件出示须根的特点:须根的特点是根有些像人的胡须一样,没有主根和侧根之分。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4课《植物的根》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4课《植物的根》](https://img.taocdn.com/s3/m/01f7cf1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69.png)
草原植物
沙漠植物
沙漠类植物
仙人柱
骆驼刺
根系扩展很宽
根系入土较深
由于沙漠干旱少雨,植物发达的根系既有利于 较好地固定植株,又有利于根充分吸收水分。
草原类植物
植株的根较浅、扩展 范围较小、彼此交错
由于草原的水源比较充足,植物生长茂盛,根密密麻麻 联成网状,将植株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 植物根系在土壤里的分布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关。
在线分享与交流。
也有利于根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扎根土壤的秘密
根系受损,根对植 株的固定作用减弱。
植物主要依靠根系固定在地上, 根系在土壤里是怎样分布的呢?
实验步骤:
1.把一株植物的根完整地挖出来, 洗去根上的泥土,尽量按照根 的自然生长状态舒展开。
2.用尺子测量根系的长度和宽度, 并记录数据。
我的发现: 大多数植物的根在地下分 布得深而广,形成了发达 的根系。
实验记录:
我发现:
分享与交流
分享与交流
扎根土壤的秘密
我的发现:
1.根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2.当根的数量比较多、伸展的范围比较大或者 埋得比较深的时候,植株容易被固定。
讨论:根固定植株的功能与其形态有什么关系?
兰花
桑树
根长短粗细相近、数量多
根深、伸展范围大、主根发达
不同形态的根均有发达的根。 2.每条根的粗细、长短都相近, 看上去就像一把胡子。 3.没有明显的主根。
1.有一条发达的主根。 2.在主根上长着侧根。
樟树 樟树能固定在地面,是根的作用吗?
扎根土壤的秘密
植物的根
探究工具与材料: 剪刀、透明胶(纸巾筒)、旧报纸、细沙和托盘
植物的根,教案
![植物的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0eb65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7c.png)
植物的根,教案篇一:小学科学《植物的根》教案《植物的根》教案【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观察植物的根,并能利用简单的表格进行记录;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时,能自行设计并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2、愿意与同学交流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方法,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善实验设计;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证据。
3、通过实物识别和多媒体展示,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主要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
4、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识别两种植物的根和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实验材料:烧杯、量筒、植物油、放大镜、尺子、镊子等。
学生准备:1、课下实践活动:拔草、晃一晃树(体验根的作用),要求不要晃动刚栽的小树,以免影响其生长。
2、材料准备:葱、麦苗、菠菜、香菜、油菜、狗尾巴草、萝卜、甘薯等常见植物并初步观察它们的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出示两种植物:我手里拿得是什么植物?提出问题:植物有哪几部分组成?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探究植物的根的分类1、认识直根和须根。
(1)师出示菠菜和葱两种植物,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提出问题:菠菜的根和葱的根有什么不同?(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观察边讨论,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我的观察记录第小组年月日(3)学生小组汇报。
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我的观察记录”,按照记录内容汇报观察结果。
(4)教师小结:①直根:菠菜的根中间比较粗壮,周围比较细,这样的根叫做直根。
同时板书:1、根的分类:直根。
②课件出示直根的特点:直根的主要特点是主根明显比侧根粗而长,从主根上生出侧根,主次分明。
指名读一读。
③须根:像葱这样各条根的粗细都差不多,像一把胡须,我们称它为须根。
(板书:须根)④课件出示须根的特点:须根的特点是根有些像人的胡须一样,没有主根和侧根之分。
1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三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学设计
![1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三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de7c2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66.png)
1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三年级上册.《植物的根》教学设计《植物的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植物的根》是青岛版五·四学制三年级上册《植物的“躯体”》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课以观看植物的根为线索,认识别同根系的特点,让学生探索植物根的吸水作用,体验到交流合作的开心及尊重实验中观看到的事实依照。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观看凤仙花,看它的“躯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再观看其他植物,是别是和凤仙花一样,从而懂了别同的植物它们的“躯体”组成部分并别彻底相同;第二部分观看菠菜、葱的根,引导学生从根的形状、粗细、多少等方面认真观看,明确直根系、须根系的别同特点,并对周围常见植物的根举行分类,拓展学生对其它特别根的简单了解;第三部分经过课下的实践活动和课上的实验探索活动,让学生懂根有固定植物、汲取水分等作用,懂了根对植物的生存有非常大的作用;第四部分“拓展活动”,学生观看园林工人移栽植物时是怎么样爱护植物根部的,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分析】学生对周围的植物并别陌生,在二年级科学《我们身边的植物》一课中也有所了解,但对植物的“躯体”懂的别全面,可能不过看到的部分。
由于大部分植物的根是埋在地里的,它到底是啥模样的,学生知之甚少,课前要让学生预备尽可能多的带根的植物,让他们加以观看,懂直根系和须根系的别同特点,并能付诸行动,对周围常见的植物的根能准确分类。
关于植物的根的作用,学生也不过含糊懂根有汲取水分的作用,课下的实践活动(动手拔草、摇晃树干等)和课上的实验探索活动依然很有必要的。
至于其它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点拨,最好是学生能经过周围的日子经验来明白,为往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经过观看周围常见的植物,懂植物的“躯体”有哪几部分组成。
2.经过实物识不和多媒体展示,仔细观看植物的根,懂植物的根依照形状要紧分成两大类:直根系和须根系。
3.懂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和汲取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等作用。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制三年级上册6《植物的根》教学设计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制三年级上册6《植物的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ee6560cc17552707220873.png)
《植物的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植物的根》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植物的生活》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以观察植物的根为线索,认识不同根系的特点,让学生探究植物根的吸水作用,体验到交流合作的快乐及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根据。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观察植物的根,找出它们的特点。
让学生从根的形状、粗细、多少等方面仔细观察,明确直根系、须根系的不同特点;第二部分通过课下的实践活动和课上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等作用;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学生观察园林工人移栽植物时是怎样保护植物根部的,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在二年级科学课上已经对身边的常见植物有了了解,通过前一课《植物的“身体”》知道了植物“身体”的组成部分。
但由于大部分植物的根是埋在地里的,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知之甚少,所以,课前要让学生准备尽量多的带根的植物,让他们加以观察,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的不同特点,并能付诸行动,对身边常见的植物的根能准确分类。
对于植物的根的作用,学生也只是模糊知道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所以,课下的实践活动(动手拔草、摇晃树干等)和课上的实验探究活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至于其它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点拨,最好是学生能通过身边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通过实物识别和多媒体展示,认真观察植物的根,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主要分成两大类:直根系和须根系。
2.知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等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植物的根有哪些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同学交流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方法,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善实验设计;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根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识别植物的根的两种类型、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 第三单元《9. 植物的根》 青岛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 第三单元《9. 植物的根》 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2e49b70066f5335b81218b.png)
《植物的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的内容【教学目标】1、能认真观察植物的根,并能利用简单的表格进行记录,在研究植物根的作用时,能自行设计并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2、愿意与同学交流,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方法,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善实验设计,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证据3、通过实物识别和多媒体展示,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主要分为两大类,直根和须根。
4、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教学重点】认识植物的根和探究跟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教学难点】探究根吸收水分的实验设计【学具、教具】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2、实验材料:烧杯、量筒、植物油、放大镜、尺子、镊子等等。
学生准备1、课下实践活动:拔草、晃一晃树(要求不要妄动刚栽的小树),以免影响其生长2、材料准备:葱、麦苗、菠菜、香菜、甘薯等常见植物,并初步观察它们的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孩子们,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你知道小草埋藏在土里的是它身体的哪一部分吗?预设:根。
谈话:你的生活经验真丰富,大部分植物的根都是深深的扎进土壤里,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植物的根。
(出示课题)关于植物的根,你想知道哪些关于植物根的科学知识呢?预设:根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所有的根都一样吗?评价:大家提出的问题都有研究的价值,质疑是迈向真理的第一步。
带着大家的疑问,我们首先来研究一下根是什么样的?即根的形状是什么?可是,你打算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呢?预设:可以观察,用放大镜来看。
评价:观察是我们科学上最常用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在大家的桌子上都放有多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植物,请大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交流合作,并且完成观察记录表,在开始之前请一位同学帮老师认真阅读一下温馨提示。
【设计意图】以朱自清的《春》引入本节课所学新知,导入自然流畅,学生体会到学科之间的联系,知识之间的关联,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
小学科学植物的根(教案)
![小学科学植物的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82c7a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b.png)
小学科学植物的根(教案)小学科学教案:植物的根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了解植物的根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探究,学生将更好地理解植物根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常见植物根的形态特征;3. 了解植物根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
教学准备:1. 小白菜/豌豆种子2. 手电筒3. 放大镜4. 植物根的照片5. 白纸6. 彩色铅笔7. 实验报告表格教学过程:Step 1: 探究植物根的结构(20分钟)1. 将小白菜或豌豆种子种植于透明花盆中,保持水分适当;2. 观察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根的形成和延长;3. 利用手电筒和放大镜观察植物根的结构细节;4. 将观察结果与根的照片进行对比,让学生描述植物根的结构特征。
Step 2: 讨论植物根的功能(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根的作用是什么;2. 让学生形成小组,共同讨论植物根的功能,并记录在白纸上;3. 每个小组从中选一名代表汇报其小组的观点。
Step 3: 实验验证植物根的功能(30分钟)1. 将一些小白菜盆栽植物取出,并轻轻清洗掉土壤,保持根系完整;2. 将盆栽植物放入彩色荧光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让根系吸收溶液;3. 通过观察植物根变色来判断根的吸收功能;4. 让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并填写实验报告表格;5.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及自己的观察和推理。
Step 4: 分享和总结(15分钟)1. 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分享和讨论;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3.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植物器官与根的关系。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植物的根的形态特征;2. 让学生在家庭附近的公园或花坛中观察和采集植物根,并填写观察报告;3. 扩大实验范围,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根的生长情况,并比较实验结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汇报中的参与程度;3. 对学生的实验结论进行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小学科学_9.植物的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9.植物的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3d1492402d276a201292e82.png)
《植物的根》教学设计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植物的根,设计并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善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直根、须根、变态根+图片);二、每组一个葱根,一个青蒿根三、观察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上节课知识,引出本节课知识,学习根的作用和分类。
二、课中体验,探索求知(一)观察根的特点1、小组内观察根的样子,并完成《观察记录表》2、汇报交流,教师梳理,引导发现总结。
(结合学生的汇报适时播放课件:直根、须根、变态根)3、小组内把根分类,全班汇报交流。
(二)研究根的作用(固定植物)1、看图片,引发学生猜想:根的作用—固定植物。
(根、树倒、拔草)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谈谈根的“固定植物”的作用。
(三)研究根的作用(吸收水分、养分)1、看图片,引发学生猜想:吸收水分、养分。
(给花草浇水、施肥)给花(庄稼)浇的水、施的肥到哪里去了?2、设计实验验证。
(吸收水分)用老师准备的材料,小组内设计实验。
(带根的植物、集气瓶、橡皮泥、皮筋或彩笔)三、应用拓展结合本课所学知识,你能否从下列成语中看出根的作用?说说看。
1、根深蒂固(蒂:瓜、果与茎、枝相连的部分)2、根深叶茂3、斩草除根四、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证明根毛与植物吸收水分有关系吗?《植物的根》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植物的整体有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植物的各个部分的作用和功能还是不了解。
特别是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学生没有了解。
今天学生学生通过探究根的作业研究根的作用。
《植物的根》效果分析科学课堂教学既要高效,又要让孩子们感到学习科学的快乐。
在科学学习环节中,主要要联系生活来落实。
因此我分小组让小组观察实物,葱根和青蒿根来区别不同根的特点,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根的分类。
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根的作用,我在制作课件时采用递进的方式,由浅渐深,遵循学生认识知识的客观规律。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6 植物的根 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6 植物的根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6aa48c941ea76e59fa0402.png)
6、植物的根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根的形态,了解根的功能。
2、初步会根据根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3、培养探究植物根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根的形态和功能。
教学难点:根据根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丰富多彩,有很多的花草树木点缀着这个美丽的大自然。
我们也认识很多的植物,那么你认识老师手中的这棵植物吗?(教师出示一棵菠菜)教师提问:你能分清菠菜的那部分是茎,哪部分是叶,哪部分是根吗?今天,我就来学习植物的根教师出示课题:植物的根三、教授新课1.直根和须根教师把菠菜和葱分组发给学生。
(4人一组)(2)请学生观察菠菜与葱的根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3)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相互交换意见。
(4)请学生分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整个观察过程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两种植物根的不同点,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直根和须根的模式图,再结合直根与须根恶毒对比图,让学生能够明确的清楚两种植物的根的区别。
(6)教师概括象菠菜的根那样,粗而长的那一条叫主根,短而粗的那些叫侧根,我们把主根和侧根区别很明显的根叫做直根。
象大蒜那样,主根和侧根没有明显区别的根叫做须根。
2、几种植物根的分类青岛版三上科学教师通过实物投影,出示青菜、大蒜、水稻、狗尾草等植物的图片。
提问:a.哪些植物的根与菠菜的根一样,是直根?b.哪些植物的根与葱一样是须根?c.请学生同桌讨论,并说明为什么你是这样分的?(课后,有时间可以带学生到校园里观察蒲公英,狗尾草等植物的根各属于什么根?)3、根的功能和特殊功能(1)教师提问:a.大部分的植物的有根,那么植物的根在哪里?b.植物的根有什么用处?注意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根对植物自己的作用(2)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录象,观看其中的演示部分来了解,植物根的作用:把植物固定在土壤里,没有根,植物就会被风吹走;没有根植物就不能以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料,就会枯死。
小学科学1植物的根(教案)
![小学科学1植物的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aff19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c.png)
小学科学1植物的根(教案)植物的根(教案)导语:本节课将着重介绍植物的根,引导学生了解根的结构、功能及其重要性。
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植物根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根的定义和功能。
2. 了解植物根的结构组成。
3. 掌握常见的根的类型及其功能。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确定教学课文或教材。
2. 准备相关图片、实物或模型,以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
3. 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如种子、花盆、土壤等。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植物的种类和部分。
2. 引发学生对根的好奇,提出问题:“植物长在地里的时候,是从哪里吸取水分和养分的呢?”3. 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植物的根。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根的定义和功能:a. 根是植物体的一部分,生长在地下的植物器官。
b. 根的功能有固定植物、吸取水分和养分、储存养分等。
2. 展示实物或图片,讲解根的结构组成:a. 带领学生仔细观察根的外形和特征。
b. 介绍根的不同部位:主根、侧根、毛根等。
c. 解释根发育需要的环境和条件。
步骤三:巩固与拓展(20分钟)1. 实践操作:种植小白菜。
a. 学生分组在花盆里培育小白菜。
b. 引导学生观察根的生长情况,包括根的形状、长度和数量。
c.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与同组学生分享。
2. 分组讨论并展示:不同的植物根的类型和功能。
a.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相关知识,如胡萝卜的根、草的须根等。
b. 各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让其他同学提问和补充。
步骤四:归纳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植物的根重新起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植物根的重要性和功能。
四、教学延伸:1. 学生自行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不同植物的根的结构和特点。
小学科学《植物的根》教案
![小学科学《植物的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cccb4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5.png)
小学科学《植物的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掌握植物的根发生的位置、根头的结构、根形态及其功能的基本概念。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知植物的根,体会植物的根负责进行吸收和保持植物的功能,了解植物的根的养分、水和空气的重要作用。
3.情感目标:通过研究植物的根的位置、形态及功能,体会植物的根如何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和平衡植物的土壤中的水分,从而激发学生的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及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探究学习植物的根的位置、形态及功能。
三、教学难点探究学习植物的根的位置、形态及功能的发展和变化。
四、教学准备1.课堂实物:植物根头及根系样本。
2.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及照片。
3.教学媒体:录音设备、投影仪、计算机、互动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 Warming up1. Teacher show the pictures of the plants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describe what they can see in the pictures.2. Lead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what plants need to survive and grow.3. Teacher ask the students to name some of the body parts of the plants.Step 2 Presentation1. Teacher introduce the topic of this lesson and explain the main points of the lesson.2. Teacher demonstrate the position of the root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root head.3. Show the slides of the root forms and functions.4. Teacher talk about the important role of root in providing nutrition, water and air for plants.Step 3 Discussion1. Teacher ask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about the different roles of the roots in different soils.2. Divide the class into several groups. Ask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s and functions of the roots in different types of plants.Step 4 Consolidation1. Teacher lead the students to 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 of the lesson.2. Ask th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roots in plants.Step 5 HomeworkAsk the students to research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s and functions of root in different types of plant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教师概括象菠菜的根那样,粗而长的那一条叫主根,短而粗的那些叫侧根,我们把主根和侧根区别很明显的根叫做直根。象大蒜那样,主根和侧根没有明显区别的根叫做须根。
2、几种植物根的分类
1、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2、说说根是怎样分类的?
植物一般都有根,根分为直根的根还有细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
六、板书。
8、植物的根
一、植物有直根和须根。
二、根的作用:把植物固定在土壤里,
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料。
教师出示课题:植物的根
三、教授新课
1.直根和须根
(1)教师把菠菜和葱分组发给学生。(4人一组)
(2)请学生观察菠菜与葱的根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3)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相互交换意见。
(4)请学生分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整个观察过程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两种植物根的不同点,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认识番薯和萝卜也是植物的根,只是长的特别肥大可,里面储藏着大量的养料。(教师可以适当的介绍这些根的名称储藏根)b.教师提问:你见过南方得到榕树吗?榕树枝条上长出许多下垂的根,它们有什么作用你知道吗?(支柱作用)
教师介绍“一树成林”)
甘蔗的茎节上也会长出很多根,有什么作用?
四.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实物投影,出示青菜、大蒜、水稻、狗尾草等植物的图片。
提问:a.哪些植物的根与菠菜的根一样,是直根?
b.哪些植物的根与葱一样是须根?
c.请学生同桌讨论,并说明为什么你是这样分的?
(课后,有时间可以带学生到校园里观察蒲公英,狗尾草等植物的根各属于什么根?)
3、根的功能和特殊功能
(1)教师提问:a.大部分的植物的有根,那么植物的根在哪里?b.植物的根有什么用处?
注意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根对植物自己的作用
(2)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录象,观看其中的演示部分来了解,植物根的作用:
把植物固定在土壤里,没有根,植物就会被风吹走;没有根植物就不能以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料,就会枯死。
(3)根的特殊功能:a.教师提问:你吃过萝卜和番薯吗?好吃吗?你知道这是植物的那一部分吗?教师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和录象中的解说,引导学生
小学常识科课时计划
*******
课题
8.植物的根
教时
1
教
学
目
标
1.初步了解根的形态,了解根的功能。
2.初步会根据根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3.培养探究植物根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根的形态和功能。
难点:根据根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学法指导
教师利用课件,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根的形态和功能。
教具准备
与课文有关的挂图或幻灯片。菠菜、青菜、大蒜、水稻、狗尾草、棉花等连根的植株。三角烧瓶或其他无色透明的玻璃瓶两只。有关根的录象资料。
教
后
感
同学们对根的神奇作用感到非常惊讶。
课时教学过程
时间
备注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丰富多彩,有很多的花草树木点缀着这个美丽的大自然。我们也认识很多的植物,那么你认识老师手中的这棵植物吗?
(教师出示一棵菠菜)
教师提问:你能分清菠菜的那部分是茎,哪部分是叶,哪部分是根吗?今天,我就来学习植物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