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器的工作原理讲解(课堂PPT)

合集下载

激光器工作原理 ppt课件

激光器工作原理  ppt课件

q c 2 L
1, 2 , 3.....
g 0 gth
ppt课件
gth
a
1 2l
0
t0
t
ppt课件
2
E3
S32 E2 w13 A31 S31
W13(t) w13
A21 S21 w21 w12
0
t0
t
E1
S31 S32 S21 A21
A31 S32
n1 n2 n3 n
从泵浦→阈值附近(尚未形成自激 振荡),可忽略受激辐射跃迁过程
dn3
dt
n1W13
n3
S 32

A31
S32 W13, n3 0
n1W13 n3
S32 A31
n3S32
1
dn2 dt
n2

f2 f1
n1 21 , 0 vNl
n2 S21

A21 n3S32
泵浦效率 1 S32 S32 A31
荧光效率 2 A21 A21 S21
ppt课件
3
dn2
dt
n1W131 n2 A21
2
n n2
W131 n2 A21
2
可解得 当 0 t t0 时,
讨论:
n2
t

1W13n
1

e
A21
2
1W13
t

Nl
Al

Nl Al
N 'l
t Rl
A(L
l)
光子寿命:
t Rl

l

激光原理(课堂PPT)

激光原理(课堂PPT)

二反射面组成的谐振腔的谐振频率 为入射光频率
(1)当 c 时: Gmax11r1r1 1r 2G r2sG 2s激-光原最理大与增技术益
(2)当
G
1 2
Gm
ax
时:
c
41l r1rr12rG 2G s2S
v
14
讨论:①可见,仅当入射光频率在谐振腔本征 频率附近时,才能得到有效放大。
② l、Gs、r 越大,
要求:入射光需在谐振腔本 征频率附近,保证频率匹配。
r1
r2
I0 P0
g>0 I
1
I
2
I
1
I束干涉处理
工作物质单程传 输的增益为:
经过复杂的推算后得:
GS
I
2
I1
I1
I
2
G 1r1r2G s 2 1 4 r1 r1 r2 1 G srs 2G i2 sn 2 lvvc
曲线的平坦部分对应于小信号工作区, 增益较小信号增益下降3dB所对应的输出
功率称作光放大器的饱和输出功率,它表
征光放大器的高功率输出能力。
激光原理与技术
图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增益饱和特性
激光原理与技术
当泵浦光功率一定时,若光纤长度等 于最佳长度,则光放大器具有最大增益 G0,相应的最大输出光功率为Pm,由此 可求出Gm及相应的Pm和输入信号光 功率P0及泵浦光功率Pp的关系。
脉冲放大器输出能 量和长度的关系
三、功率增益与脉冲宽度变窄
激光原理与技术
激光原理与技术
2、最大输出光强
激光原理与技术
dI(z) gm 0
I(z)dz 1 I(z) Is
Im
Is
(

激光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激光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激光治疗
通过激光照射病变组织,达到治 疗目的,如激光治疗近视、祛斑
等。
激光手术
利用激光进行微创手术,具有出 血少、恢复快、精度高等优点, 如激光心脏手术、激光眼科手术
等。
激光诊断
利用激光光谱技术对人体组织进 行检测和分析,为疾病诊断提供
依据。
军事国防领域应用
激光雷达
利用激光雷达进行目标探测、识别和跟踪,具有高分辨率、抗干 扰能力强等特点。
微型化与集成化
发展微型激光器,实现与其他光电器件的集成,推动光电子集成技 术的发展。
新型激光技术
研究新型激光技术,如光纤激光器、化学激光器等,拓展激光器的 应用领域。
高功率、高效率、高稳定性挑战
高功率激光器
提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满足高能激光武器、激光聚变等领域的 需求。
高效率激光器
优化激光器的能量转换效率,降低能耗,提高激光器的实用性。
02
03
工作原理
通过激励固体增益介质 (如晶体、玻璃等)中的 粒子,实现粒子数反转并 产生激光。
特点
结构紧凑、效率高、光束 质量好。
应用领域
工业加工、医疗、科研等。
气体激光器
工作原理
利用气体放电激励气体分子或原子, 使其产生能级跃迁并辐射出激光。
特点
应用领域
激光切割、焊接、打孔等工业应用。
输出功率大、光束质量好、效率高。
激光原理及应用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激光原理基本概念 • 激光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 • 激光器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 激光在各领域应用案例分析 • 激光安全问题及防护措施探讨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
激光原理基本概念

激光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激光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 声光调Q是一种广泛使用的 Q开关方式,其有重复频率高、性能可靠的优点。
激光调制前
激光调制后
4.机械运动系统
• 基片送入后,高精度伺服电机在微机的控制下转动振镜的角度;
• 激光束通过扫描镜的反射,由f-θ场镜聚焦到基片的边缘位置上;
• 在微机上通过专用的控制软件输入总的清边面积、激光束的行走速度 和需要重复的次数;
E2
E2
E1
E1
自发辐射跃迁
自发辐射光子
c. 受激辐射(激光): 当频率为=ν(E2-E1)/h的光子入射时,会引发粒子以一定的概率,迅 速地从能级E2跃迁到能级E1,同时辐射一个与外来光子频率、相位、偏振态以及传播方向都 相同的光子。
E2
E2
入射光子
E1
E1
受激辐射光子 入射光子
受激辐射跃迁 3-2 粒子数反转
(Top flat)
高斯
多元高斯
• 减少脉冲时间,高的峰值能量,更多的能量密度
Less pulse time, high peak power more energy density
能量密度=功率/频率/光斑面积
pulse
1.1uW/um=220W/20KHz/900um2
Hz
4.重叠率计算——Overlap
全反光镜
反光镜: (越75%

Shutter
激光器外形 接光纤
Q-Switch
晶体腔
功率计
激光器内部分解图(P4)
Q-Switch 半反镜
晶体腔 光纤耦合器
镜头聚焦原理——凸透镜
激光刻划原理——以P1为例
光斑
1.Beam Shaping (激光束形状)
• 一般的激光都为高斯分布的波形,即高斯光束,为实现特殊的制程需求,需要转变 成为扁平式波形的平顶光束,即Top Hat,通过透镜组改变光束质量和形状产生。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课件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课件
应用领域 工业领域 军事领域 医疗领域 科研领域
具体应用举例 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标等 激光制导、激光测距、激光干扰等 激光手术、激光治疗、激光诊断等 量子光学、激光制备材料、光学信息处理等
激光器的发展趋势
1 新型激发剂的出现
新型激发剂的研究成果使得激活介质可以更 高效率地吸收能量,也扩大了激光器的工作 范围。
激光器的能级图
当一个原子或分子被能量激发后,其原本处于低能
激光器的工作过程
在谐振腔内,同种介质的两个反射镜夹持住闪烁的
激发剂
常见的激发剂种类
常见的激发剂有日光灯,放电管,半导体激光器等。
激发剂的选择与影响
不同的激发剂对激光器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包括 输出功率、波长、光束质量以及寿命等。
激光器的分类
总结
激光器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激光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将会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改变。
学习和掌握激光器的重要性
深入了解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对于应用激光器进行工程设计和科研具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
2 激光器的小型化
激光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小型化,在便 携性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使其在更多场合得 以应用。
3 激光器的高功率化
大功率激光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材料 加工、医疗治疗等领域,提高了激光器材料 加工的效率和加工质量。
4 激光器的多波长化
多波长激光器可以同时输出多种波长的激光, 扩大了激光器的应用领域。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激光器已经成为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本 课件将详细介绍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以及发展趋势。让我们一起来 深入了解吧!
概述
什么是激光器?

《激光器介绍》课件

《激光器介绍》课件

激光器与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结合,创造更多智能化和多样化的应用。
结论和总结
激光器是一项伟大的科技创新,它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我们必须充 分了解其原理和注意事项,推动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激光器介绍》PPT课件
欢迎来到《激光器介绍》的PPT课件! 本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激光器的定义和 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让我们一起探索激光技术的无限潜力!
激光器的定义和原理
激光器是通过受激辐射产生的一种具有高度相干性、高照射强度和直行性的 光源。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子的双能态能级跃迁。
不同类型的激光器
戴眼镜
在使用激光器时,务必佩戴适当的激光安全眼镜以保护视力。
避免直射
避免将激光束直接照射到人体和易燃物上,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操作规范
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激光器使用安全可靠。
激光器的发展趋势
1
更小更强
激光器体积将进一步缩小,但功率将持续增强,提供更多应用领域。
2
更高效更环保
激光器的效率将提高,能源消耗将减少,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1 气体激光器
使用气体作为激发介质, 例如二氧化碳激光器和氩 离子激光器。
2 固体激光器
使用固态材料作为激发介 质,例如Nd:YAG激光器和 钛宝石激光器。
3 半导体激光器
使用半导体材料作为激发 介质,例如激光二极管和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激光器的应用领域
医疗行业
激光器在手术、皮肤治疗和眼 科手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通信领域
激光信号传输在光纤通信和激 光雷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制造业
激光切割、激光焊接和激光打 印等技术在制造业中得到广泛 应用。
激光器的优点与限制

《激光原理》PPT课件

《激光原理》PPT课件

2024/1/28
28
前沿动态及发展趋势预测
超快激光技术
实现飞秒、皮秒级超短脉冲输出,用 于精密加工、生物医学等领域。
高功率激光技术
发展高能量、高效率的激光器,应用 于国防、能源等领域。
2024/1/28
激光显示技术
利用激光作为光源的显示技术,具有 色域广、亮度高等优点,是未来显示 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概述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优势及在通信、传感等领域的 应用前景。
其他典型固体激光器
简要介绍其他类型的固体激光 器,如半导体激光器、拉曼激
光器等。
10
03
气体激光器原理与技术
2024/1/28
11
气体放电过程及发光机制
01
02
03
气体放电基本概念
电子与气体原子或分子碰 撞,引发电离和激发过程 ,产生带电粒子和光子。
液体染料激光器技术特点பைடு நூலகம்
具有宽调谐范围、高转换效率、短脉冲输出等优点。同时 ,液体染料激光器也存在染料稳定性差、需要定期更换等 缺点。
液体染料激光器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光谱学、生物医学、光化学等领域。例如,可 用于荧光光谱分析、激光医疗、光动力疗法等。
16
半导体材料发光机制及器件结构
2024/1/28
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实现受激辐射,具有 体积小、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 于通信、显示等领域。
2024/1/28
6
02
固体激光器原理与技术
2024/1/28
7
固体激光材料及其发光机制
2024/1/28
固体激光材料种类与特性
01
包括晶体、玻璃、陶瓷等,具有不同的发光特性和应用场景。

激光原理与技术PPT课件

激光原理与技术PPT课件

激光手术
阐述激光手术在眼科、神 经外科等领域的应用及优 势,如精度高、创伤小等 。
05
CATALOGUE
激光测量与检测技术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1 2
干涉测量原理
利用激光的相干性,通过干涉条纹的变化来测量 长度、角度等物理量。
干涉测量系统组成
包括激光器、分束器、反射镜、探测器等部分。
3
干涉测量技术应用
时间特性
激光束的时间特性包括脉冲宽度、重复频率和稳定性等。其中,脉冲宽度决定 了激光的峰值功率和能量,重复频率则影响了激光的平均功率。稳定性则是确 保激光束在长时间内保持一致性的关键因素。
激光束的调制与偏转技术
调制技术
通过对激光束进行幅度、频率或相位等调制,可以实现信息 的加载和传输。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 相位调制等。这些调制技术使得激光束能够携带更多的信息 ,并在通信、传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对皮肤的危害
长时间或高强度激光照射皮肤, 可能导致皮肤烧伤、色素沉着、 皮肤癌等严重后果。
激光安全标准与防护措施
激光安全标准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美国激光产品安全标准(ANSI)等制定了激光产品的 安全标准,包括激光等级分类、安全警示标识、使用说明等。
防护措施
使用激光产品时,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或面罩,避免直接照射眼睛或皮肤;同 时,应在激光工作区域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偏转技术
激光束的偏转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激光束的传播方向来实现 。常见的偏转方式包括机械偏转、电光偏转和声光偏转等。 这些偏转技术使得激光束能够灵活地指向目标,并在激光雷 达、光学扫描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激光束的聚焦与整形技术

激光原理与技术PPT(很全面)

激光原理与技术PPT(很全面)

04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
激光束在物质中的传播
包括反射、折射、吸收和散射等现象。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
包括光热作用、光电效应、光化学效应等。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点
如高能量密度、高亮度、高方向性等。
激光加工原理及应用
1 2
激光加工的基本原理
通过高能激光束对材料进行加热、熔化、汽化或 达到其他物理或化学变化,以实现加工目的。
应用领域
适用于气体、液体和固体等多种介质的流速测量,如风速测量、 血流速度测量等。
激光光谱分析技术
光谱原理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通过测量物质的光谱信息可以分析 其成分和性质。
分析方法
包括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激光荧光光谱分析等,可用于物质的定性、 定量分析。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环境等领域,如药物分析、环境监测 等。
液体激光器
染料激光器
使用有机染料作为增益介质,通过 泵浦光激发染料分子产生激光,具 有宽调谐范围和短脉冲输出能力。
液体激光核聚变
利用高功率激光束照射含有氘、氚 等聚变燃料的靶丸,实现核聚变反 应,是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重要手 段。
半导体激光器
边发射半导体激光器
电流注入半导体PN结,电子与空穴复 合释放能量形成激光输出,具有体积 小、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
特性
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 性好,相干性好。
应用领域
激光加工、激光测距、激 光雷达、激光通信、激光 治疗等。
02
激光器类型及技术
固体激光器
晶体激光器
使用掺杂稀土元素的晶体 作为增益介质,如Nd:YAG 激光器。

激光原理与技术ppt课件2024新版

激光原理与技术ppt课件2024新版

激光束的传输与变换
激光束的传输特性
探讨激光束在自由空间和光学系统中 的传输特性,包括光束的发散、聚焦 和像差等。
激光束的质量控制
阐述激光束质量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以及提高激光束质量的措施和技术。
激光束的变换方法
介绍常见的激光束变换方法,如透镜 变换、反射镜变换和光纤传输等,并 分析它们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激光原理与技术 ppt课件
目录
• 激光原理概述 • 激光技术基础 • 固体激光器 • 气体激光器 • 液体激光器与光纤激光器 • 激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01
激光原理概述
激光的产生与发展
01
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 “受激辐射”理论
02
03
1954年,美国物理学家 汤斯和肖洛提出激光原 理
1960年,梅曼制成世界 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03
固体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固体激光器的组成
工作物质、泵浦源、光学谐振腔
工作原理
通过泵浦源提供能量,使工作物 质中的粒子实现粒子数反转,然 后在光学谐振腔的作用下产生激
光振荡,输出激光。
光学谐振腔的作用
提供正反馈,使受激辐射光不断 放大,同时控制激光输出的方向
和质量。
固体激光器的性能特点
液体激光器与光纤激光器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液体激光器
主要应用于可调谐激光光谱学、生物 医学成像等领域。
光纤激光器
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通信、医疗等 领域,如激光切割、焊接、打标等。
06
激光技术的应用与发 展趋势
激光加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激光切割
高精度、高效率的切割方法,广泛应用于金 属、非金属材料的加工。

2024版激光原理与技术PPT精品文档

2024版激光原理与技术PPT精品文档
8
气体激光器
构成
主要由放电管、反射镜和电源三 部分组成。
工作原理
在放电管中充入一定种类和压强 的气体,通过高压放电激励气体 分子或原子,使其产生受激辐射 并放大,形成激光输出。
特点
具有光束质量好、输出功率大、 效率高、结构简单等优点,常用 于高精度测量、光谱分析等领域。
2024/1/25
9
液体激光器
01 02
高功率激光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功率激光器已经成为激光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高 功率激光器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远的传输距离,可广泛应用于工业 加工、军事、医疗等领域。
高效率激光技术
提高激光器的效率是激光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高效率激光器可 以减少能源浪费,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激光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激光特性参数
波长
激光的波长决定了其颜色和应用领域, 不同波长的激光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光束质量
2024/1/25
激光的光束质量决定了其聚焦能力和 传输效率,优质的光束质量可以提高
激光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功率
激光的功率决定了其能量大小和输出 能力,高功率激光具有更强的穿透力 和加工能力。
稳定性 激光的稳定性决定了其长期运行的可 靠性和稳定性,对于高精度、高稳定 性的应用尤为重要。
构成
主要由半导体材料(如GaAs、InP等)制成的PN结或异质结构成。
工作原理
通过正向偏置电压注入电流,使电子和空穴在半导体材料中复合并 释放出能量,形成受激辐射并放大,产生激光输出。
特点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易于调制等优点,广泛应 用于通信、光存储、打印等领域。
11
PART 03
激光技术应用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L R2
0
所以 g1 g2<0
11
其二为: R1+R2<L
可以证明: g1 g2>1 (证明略)
2.平凹非稳腔 稳定条件: R1<L , R2= ∞
证明 : ∵g2=1, g1<0 ∴ g1 g2<0
R1
R2
L
R1 L
12
3.凹凸非稳腔 凹凸非稳腔的非稳定条件也有两种:
其一是: R2<0, 0<R1<L
R1
L
7
同理:g2<0 ,∴g1g2>0 ;又∵ L<R1+R2
∴ L2 < R1 R2 L

R1R2
R1R2
(1 L )(1 L ) 1 R1 R2 L L2 <1
R1
R2
R1R2
R1R2

g1g2<1
0< g1g2<1
如果 R1=R2 ,则此双凹腔为对称双凹腔,上述的两种稳
定条件可以合并成一个,即: R1=R2=R>L/2
R1
g1
1
L R1
g2
1
L R2
L
其中 L ---- 腔长(二反射镜之间的距离) , L>0 ;
共轴 R2
Ri ---- 第i面的反射镜曲率半径(i = 1,2);
符号规则: 凹面向着腔内时(凹镜) Ri>0 , 凸面向着腔内时(凸镜) Ri<0。
对于平面镜, R , f
成像公式为:
1 1 1 s s f
2. 控制光束特性: 包括纵模数目、横模、损耗、输出功
率等。
1
二.光腔 —— 开放式共轴球面光学谐振腔的构成 1.构成:在激活介质两端设置两面反射镜(全反、部分反)。
R2 共轴
球面
R1
球面
R1
共轴 R2
球面 R1
共轴
球面 R1
共轴 R2
2
2. 开放式: 除二镜外其余部分开放 共轴: 二镜共轴 球面腔: 二镜都是球面反射镜(球面镜)
可以证明: g1 g2<0
其二是: R2<0, R1+R2>L
可以证明: g1 g2>1
4.双凸非稳腔 由两个凸面反射镜组成的共轴球
面腔称为双凸非稳腔.
∵ R1<0, R2<0 ∴g1 g2>1
R1
R2
L
R1
R2
L
R1
R2
L
13
5.平凸非稳腔
由一个凸面反射镜与平面反射镜
R
组成的共轴球面腔称为平凸腔。平
R1=R2=∞,g1=g2=1, g1 g2=1
L
16
4.共心腔—— 两个球面反射镜的曲率中心重合的共轴球
面腔
实共心腔——双凹腔 g1< 0 ,g2< 0
虚共心腔——凹凸腔 g1> 0 ,g2> 0
都有 R1+R2= L g1 g2 =1
三.光腔按几何损耗(几何反射逸出)的分类: 稳定腔 (光腔中存在着伴轴模,它可在腔内多次传播而不逸出腔外)
光腔 临界腔 (几何光学损耗介乎上二者之间) 非稳腔 (伴轴模在腔内经有限数往返必定由侧面逸出腔外,有很高的
几何光学损耗)
3
2.1.1共轴球面谐振腔的稳定性条件
一.光腔稳定条件:
球面
1.描述光腔稳定性的g参量,定义:
由两个凹面镜组成的共轴球面腔为双凹腔。这种腔的
稳定条件有两种情况。
R1
R2
其一为: R1 L 且 R2 L
证明:
∵ R1>L
∴ 0< L <1
R1
L
0<1 L <1
R1
即:0<g1<1 ,同理 0<g2<1
所以:0<g1g2<1
R1
R2
其二为: R1<L R2<L 且 R1+R2>L
证明:∵R1<L ∴ 1 L < 0即 g1<0
R1
R2
或者:R2>L ,
R1
>R 2
L
L
可以证明: 0<g1 g2<1. (方法同上)
10
(二).非稳腔 : g1 g2>1 或 g1 g2<0
1. 双凹非稳腔:
由两个凹面镜组成的共轴球面腔为双凹非稳腔.这种腔的稳定
条件有两种情况.
R1
R2
其一为: R1<L, R2>L
L
此时
g1
1
L R1
0
g2
第2章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回顾 ——产生激光的三个必要条件: 1. 工作物质 2. 激励能源 3. 光学谐振腔
前瞻 —— 研究谐振腔的几何理论和衍射理论 §2-1 光学谐振腔结构与稳定性 一.光腔的作用: 1.光学正反馈: 建立和维持自激振荡。 (提高间并度) 决定因素: 由两镜的反射率、几何形状及组—透镜焦距 4
2.光腔的稳定条件:
(1)条件:使傍轴模(即近轴光线)在腔内往返无限多次不逸 出腔外的条件, 即近轴光线几何光学损耗为零, 其 数学表达式为
0 g1 g2 1
(2)据稳定条件的数学形式,
稳定腔:
0 g1 g2 1
非稳腔: 临界腔:
g1 g或2 1
虚 14
1.对称共焦腔——腔中心是两镜公共焦 点且:
R1=L
R2=L
R1= R2= R = L=2F F——二镜焦距
F
L
∵ g1 = g2 = 0 ∴ g1 g2 = 0
可以证明,在对称共焦腔内,任意傍轴光线可往返多次而不
横向逸出,而且经两次往返后即可自行闭合。这称为对称共
焦腔中的简并光束。整个稳定球面腔的模式理论都可以建立
凸腔都满足g1 g2>1 。
L
(三)临界腔: g1 g2 = 0 , g1 g2= 1
临界腔属于一种极限情况,其稳定性视不同的腔而不同.
在谐振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临界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分类实虚共共焦焦腔腔
—— 共焦腔焦点在腔内,它是双凹腔 ——共焦腔焦点在腔外,它是凹凸腔
R1
R2
R1
R2
F

F
g1 g或2 g11g2=0
g1 g2 0
5
2.1.2 共轴球面谐振腔的稳定图及其分类
一。常见的几类光腔的构成: *(以下介绍常见光腔并学习用作 图方法来表示各种谐振腔)
g1 g2
(1
L R1
)(1
L R2
)
( R1
L)( R2 R1 R2
L)
6
(一)稳定腔: 0 g1 g2 1
1.双凹稳定腔:
在共焦腔振荡理论的基础上,因此,对称共焦腔是最重要和
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稳定腔。
15
2.半共焦腔——由共焦腔的任一个凹面反射镜与放在公共 焦点处的平面镜组成
R = 2L g1 = 1 , g2 = 1/2 故 g1 g2 =1/2<1 (稳定腔)
R = 2L
3.平行平面腔——由两个平面反射镜组成的共轴谐振腔
8
2.平凹稳定腔: 由一个凹面发射镜和一个平面发射镜组成的谐振腔称为平
凹腔。其稳定条件为:R>L
R
L
证明:∵ R1>L ,
g1
1
L
R1 ;
R2
∞, g2= 1

0<g1
1
L <1
R1
故有
0<g1
g

2
1
9
3.凹凸稳定腔:
由一个凹面反射镜和一个凸面反射镜组成的共轴球面
腔为凹凸腔.它的稳定条件是:
R1<0, R2>L , 且 R1+R2<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