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营养学基础(4~5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能量消耗计算法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中国成年人身体活动水平分级
活动水平 PAL 1.5 生活方式 静态生活方式/坐位工作,很少或没有重体力的休闲 但很少有重体力的休闲活动 1.75 主要是站着或走着工作 从事的职业或人群 办公室职员或精密仪器机械师;实 人 家庭主妇、销售人员、侍应生、机 械师、交易员 2.0 (+0.3) 重体力职业工作或重体力休闲活动方式;体育运动量 建筑工人、农民、林业工人、矿工; 较大或重体力休闲活动次数多且持续时间较长 运动员
非蛋白呼吸商与氧热价
注:1kJ=0.239 kcal 摘自:王庭槐. 生理学(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17.
第五节 能量
四、人体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基础能量消耗计算法
膳食调查
第五节 能量
四、人体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基础能量消耗计算法
按体重计算基础能量消耗的公式 年龄(岁) 18~30 30~60 >60 男 kcal /d MJ/d kcal /d 14.818W+486.6 8.126W +845.6 女 MJ/d 0.0619W+2.03 0.0340W+3.53 0.0379W+2.753
第五节 能量
三、人体总能量消耗的测定
间接测热法
间接测热法(indirect calorimetry)是基于三大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分解代谢过程中,必须
消耗O2和产生CO2的原理,测量受试者安静状态下一定时间内人体的CO2产生量(VCO2)和 O2消耗量(VO2),获得人体的基础能量消耗(BEE)的方法。 一定时间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氧化时CO2产生量和O2消耗量之比称为非蛋白呼吸商 (non-protein respiratory quotient, NPRQ)。 间接测热法测定结果准确、可信,尤其是改进后的测定装置体积小,便于携带,更有利于人 群现场的使用。
第五节 能量
三、人体总能量消耗的测定
计算法
直接测热法 间接测热法 双标水法 心率监测联合运动感应器法
行为记录法
第五节 能量
三、人体总能量消耗的测定
计算法 直接测热法
直接测热法(direct calorimetry)是通过特殊的封闭隔热装置,直接收集并测量人体一 定时间内向环境的散热量,直接获得总能量消耗量(total energy expenditure,TEE)的 方法。 直接测热法测定原理简单,所得数据准确,但测定装置结构复杂且昂贵,操作繁琐, 不适合人群现场的实际检测,主要用于代谢性相关疾病的研究,实际应用受到限制。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及功能
(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主要经消化变为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单糖被 细胞吸收
小肠上皮细胞中葡萄糖的主动吸收过程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及功能
(三)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提供能量 可消化碳水化合物:16.7 kJ(4 kcal)/g 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0~3 kcal/g,平均为2 kcal/g。 构成组织结构及生理活性物质 血糖调节作用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杨月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碳水化合物概念及特点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氢、氧比例恰为2:1; 如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C6H12O6(6C+6H2O),蔗糖分子式为C12H22O11 (12C+11H2O)等; 但后来发现一些不属于碳水化合物的分子也有同样的元素组成比例,如甲 醛(CH2O)、醋酸(C2H4O2)等;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 构成其结构的骨架物质如膳食纤维、果胶、黏多糖和几丁质,及为能量代谢 提供原料的物质如淀粉、糊精和糖原等;
15.057W +692.2 0.0629W +2.89 11.472W +873.1 0.0479W +3.65
11.711W +587.7 0.0490W +2.457 9.082W +658.5
W =体重(kg) 1 kcal=4.18kJ;1000 kcal= 4.18MJ
第五节 能量
四、人体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第五节 能量
三、人体总能量消耗的测定
非蛋白 呼吸商 0.71 0.72 0.73 0.74 0.75 0.76 0.77 0.78 0.79 0.80 0.81 0.82 0.83 0.84 0.85 碳水化合物(%) 1.10 4.75 8.40 12.00 15.60 19.20 22.80 26.30 29.00 33.40 36.90 40.30 43.80 47.20 50.70 脂肪 (%) 98.90 95.20 91.60 88.00 84.40 80.80 77.20 73.70 70.10 66.60 63.10 59.70 56.20 52.80 49.30 氧热价 (kJ/L) 19.64 19.69 19.74 19.79 19.84 19.89 19.95 19.99 20.05 20.10 20.15 20.20 20.26 20.31 20.36 非蛋白 呼吸商 0.86 0.87 0.88 0.89 0.90 0.91 0.92 0.93 0.94 0.95 0.96 0.97 0.98 0.99 1.00 碳水化合物(%) 54.10 57.50 60.80 64.20 67.50 70.80 74.10 77.40 80.70 84.00 87.20 90.40 93.60 96.80 100.00 脂肪 (%) 45.90 42.50 39.20 35.80 32.50 29.20 25.90 22.60 19.30 16.00 12.80 9.58 6.37 3.18 0.00 氧热价 (kJ/L) 20.41 20.46 20.51 20.56 20.61 20.67 20.71 20.77 20.82 20.87 20.93 20.98 21.03 21.08 21.13
影响人体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的因素:①体型与体质;②生理与病理状况;③生活和作
业环境。
禁食10 ~ 12小时 恒温 (22 ~ 26℃) 良好睡眠 清醒仰卧 能量消耗 仅维持 最基本 生命活动 体温 呼吸 心脏搏动 血液循环 器官组织细胞的 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第五节 能量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身体活动
肌肉越发达者,活动时消耗能量越多; 体重越重者,做相同的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也越多; 工作越不熟练者,消耗能量就越多。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化合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类
寡糖
又称低聚糖,是由3~10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 功能性低聚糖:低聚果糖、异麦芽低聚糖、海藻糖、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 等,一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 多数低聚糖不能或部分被消化吸收,在结肠被益生菌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第五节 能量
一、概述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4kcal
9kcal
4kcal
第五节 能量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又称基础能量消耗(basic energy expenditure, BEE)是 指维持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消耗,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60%~70%。
节约蛋白质作用和抗生酮作用
膳食纤维的促进肠道健康功能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三、碳水化合物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参考摄入量制定常用其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百分比表示:
许多国家推荐不少于55%;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结合中国膳食实际,建议除2岁以下婴幼 儿(<2岁),碳水化合物应提供55%~65%膳食总能量; 应包括淀粉、抗性淀粉、非淀粉多糖和低聚糖类等不同来源,还 应限制纯热能食物摄入量如糖。
GI=
×100%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食物名称 馒头 熟甘薯 马铃薯(煮) 面条 大米饭 烙饼 GI 食物名称 玉米面 玉米片 大麦粉 菠萝 闲趣饼干 荞麦 GI 食物名称 葡萄 柚子 梨 苹果 藕粉 鲜桃 GI
88.1 76.7 66.4 81.6 83.2 79.6
68.0 78.5 66.0 66.0 47.1 54.0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糖 包括单糖、双糖、糖醇
单糖:不能被水解的最简单碳水化合物,如食物中最常见的葡萄糖、果糖等; 双糖:蔗糖——最具商业意义,主要来源甘蔗和甜菜;乳糖——仅存在于乳品中的 双糖;麦芽糖由两个分子葡萄糖结合构成; 糖醇:单糖还原后的产物,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特别是在植物中。
是人类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对人类营养有着重要作用。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一)根据化学结构和生理作用分类
据FAO/WHO,1998年《碳水化合物和人类营养》专家报告,分三大类: 分类(DP) 糖(1~2个单糖) 寡糖(3~9个单糖) 多糖(≥10个单糖) 亚组 单糖 双糖 糖醇 异麦芽低聚寡糖 其他寡糖 淀粉 非淀粉多糖 组成 单糖葡萄糖,半乳糖 蔗糖,乳糖,麦芽糖 山梨醇,甘露糖醇 麦芽糊精 棉子糖,水苏糖,低聚果糖 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变性淀粉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亲水胶质物
第五节 能量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食物热效应
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是指人体在摄食过程中所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 是摄食后发生的一系列消化、吸收利用与营养素及其代谢产物之间相互转化过程中所消耗
的能量,又称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SDA)。
第五节 能量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不同产能营养素的食物热效应
营养素 蛋白质 脂肪 食物热效应 (占自身产能的比例 %) 30~40 4~5
碳水化合物
5~6
第五节 能量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特殊生理阶段的能量消耗
孕期额外能量消耗的增加。 哺乳期乳母产生乳汁及乳汁自身含有的能量等也需要额外的能量消耗。 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生长发育额外能量的消耗。
多糖
一般不溶于水,无甜味,不形成结晶,无还原性;
淀粉多糖——人类的主要能量物质,存在于谷类、根茎类等;
膳食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木质素、抗性低聚糖、果胶、抗性淀 粉以及其他不消化碳水化合物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二)其他术语
可消化和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益生元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GI) 某食物食后2小时血糖曲线下面积 相当含量葡萄糖食后2小时血糖曲线下面积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
目录
04 05
第四节:碳水化合物 第五节:能量
重点难点
※营养素种类及分类;合理膳食与合理营养的概念和要求;营养失衡造成
的危害;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
※主要营养素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营养学评价、膳食参考摄入量及 主要食物来源; ※膳食纤维的定义及生理功能;人体的能量平衡。
第五节 能量
麻微微 肖荣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第五节 能量
一、概述
(一)能量单位
1 kJ=0.239 kcal
1 MJ=239 kcal 1kcal=4.184 kJ。
(二)产能营养素及其能量系数
产能营养素:食物来源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通过被氧化释放能量 能量系数:把每1g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
第五节 能量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身体运动强度的判别
运动强度 低活动强度 中等活动强度 高活动强度 极高活动强度 自觉疲劳程度 (RPE) 较轻 稍累 累 很累 相当于最大心率 百分数(%) 40~60 60~70 71~85 >85 代谢当量 (MET) 1.1~2.9 3~6 7~9 10~11
注:最大心率=220-年龄;MET代谢当量:1MET=1kcal/(kg · bw · h)
43.0 25.0 36.0 36.0 32.6 28.0
常见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及功能
(一)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从口腔开始:唾液中含有α -淀粉酶 胃:很少 主要是在小肠进行,极少部分非淀粉多糖可在结肠内通过发酵消化 肠腔消化:α -淀粉酶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上的消化:丰富的消化酶
男 轻度 女 中等 重度 男 女 男 女
活动;静态生活方式/坐位工作,有时需走动或站立, 验室助理、司机、学生、装配线工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中国成年人身体活动水平分级
活动水平 PAL 1.5 生活方式 静态生活方式/坐位工作,很少或没有重体力的休闲 但很少有重体力的休闲活动 1.75 主要是站着或走着工作 从事的职业或人群 办公室职员或精密仪器机械师;实 人 家庭主妇、销售人员、侍应生、机 械师、交易员 2.0 (+0.3) 重体力职业工作或重体力休闲活动方式;体育运动量 建筑工人、农民、林业工人、矿工; 较大或重体力休闲活动次数多且持续时间较长 运动员
非蛋白呼吸商与氧热价
注:1kJ=0.239 kcal 摘自:王庭槐. 生理学(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17.
第五节 能量
四、人体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基础能量消耗计算法
膳食调查
第五节 能量
四、人体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基础能量消耗计算法
按体重计算基础能量消耗的公式 年龄(岁) 18~30 30~60 >60 男 kcal /d MJ/d kcal /d 14.818W+486.6 8.126W +845.6 女 MJ/d 0.0619W+2.03 0.0340W+3.53 0.0379W+2.753
第五节 能量
三、人体总能量消耗的测定
间接测热法
间接测热法(indirect calorimetry)是基于三大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分解代谢过程中,必须
消耗O2和产生CO2的原理,测量受试者安静状态下一定时间内人体的CO2产生量(VCO2)和 O2消耗量(VO2),获得人体的基础能量消耗(BEE)的方法。 一定时间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氧化时CO2产生量和O2消耗量之比称为非蛋白呼吸商 (non-protein respiratory quotient, NPRQ)。 间接测热法测定结果准确、可信,尤其是改进后的测定装置体积小,便于携带,更有利于人 群现场的使用。
第五节 能量
三、人体总能量消耗的测定
计算法
直接测热法 间接测热法 双标水法 心率监测联合运动感应器法
行为记录法
第五节 能量
三、人体总能量消耗的测定
计算法 直接测热法
直接测热法(direct calorimetry)是通过特殊的封闭隔热装置,直接收集并测量人体一 定时间内向环境的散热量,直接获得总能量消耗量(total energy expenditure,TEE)的 方法。 直接测热法测定原理简单,所得数据准确,但测定装置结构复杂且昂贵,操作繁琐, 不适合人群现场的实际检测,主要用于代谢性相关疾病的研究,实际应用受到限制。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及功能
(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主要经消化变为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单糖被 细胞吸收
小肠上皮细胞中葡萄糖的主动吸收过程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及功能
(三)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提供能量 可消化碳水化合物:16.7 kJ(4 kcal)/g 不消化的碳水化合物:0~3 kcal/g,平均为2 kcal/g。 构成组织结构及生理活性物质 血糖调节作用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杨月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碳水化合物概念及特点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氢、氧比例恰为2:1; 如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式:C6H12O6(6C+6H2O),蔗糖分子式为C12H22O11 (12C+11H2O)等; 但后来发现一些不属于碳水化合物的分子也有同样的元素组成比例,如甲 醛(CH2O)、醋酸(C2H4O2)等;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 构成其结构的骨架物质如膳食纤维、果胶、黏多糖和几丁质,及为能量代谢 提供原料的物质如淀粉、糊精和糖原等;
15.057W +692.2 0.0629W +2.89 11.472W +873.1 0.0479W +3.65
11.711W +587.7 0.0490W +2.457 9.082W +658.5
W =体重(kg) 1 kcal=4.18kJ;1000 kcal= 4.18MJ
第五节 能量
四、人体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第五节 能量
三、人体总能量消耗的测定
非蛋白 呼吸商 0.71 0.72 0.73 0.74 0.75 0.76 0.77 0.78 0.79 0.80 0.81 0.82 0.83 0.84 0.85 碳水化合物(%) 1.10 4.75 8.40 12.00 15.60 19.20 22.80 26.30 29.00 33.40 36.90 40.30 43.80 47.20 50.70 脂肪 (%) 98.90 95.20 91.60 88.00 84.40 80.80 77.20 73.70 70.10 66.60 63.10 59.70 56.20 52.80 49.30 氧热价 (kJ/L) 19.64 19.69 19.74 19.79 19.84 19.89 19.95 19.99 20.05 20.10 20.15 20.20 20.26 20.31 20.36 非蛋白 呼吸商 0.86 0.87 0.88 0.89 0.90 0.91 0.92 0.93 0.94 0.95 0.96 0.97 0.98 0.99 1.00 碳水化合物(%) 54.10 57.50 60.80 64.20 67.50 70.80 74.10 77.40 80.70 84.00 87.20 90.40 93.60 96.80 100.00 脂肪 (%) 45.90 42.50 39.20 35.80 32.50 29.20 25.90 22.60 19.30 16.00 12.80 9.58 6.37 3.18 0.00 氧热价 (kJ/L) 20.41 20.46 20.51 20.56 20.61 20.67 20.71 20.77 20.82 20.87 20.93 20.98 21.03 21.08 21.13
影响人体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的因素:①体型与体质;②生理与病理状况;③生活和作
业环境。
禁食10 ~ 12小时 恒温 (22 ~ 26℃) 良好睡眠 清醒仰卧 能量消耗 仅维持 最基本 生命活动 体温 呼吸 心脏搏动 血液循环 器官组织细胞的 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第五节 能量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身体活动
肌肉越发达者,活动时消耗能量越多; 体重越重者,做相同的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也越多; 工作越不熟练者,消耗能量就越多。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化合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类
寡糖
又称低聚糖,是由3~10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 功能性低聚糖:低聚果糖、异麦芽低聚糖、海藻糖、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 等,一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 多数低聚糖不能或部分被消化吸收,在结肠被益生菌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第五节 能量
一、概述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4kcal
9kcal
4kcal
第五节 能量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又称基础能量消耗(basic energy expenditure, BEE)是 指维持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消耗,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60%~70%。
节约蛋白质作用和抗生酮作用
膳食纤维的促进肠道健康功能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三、碳水化合物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参考摄入量制定常用其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百分比表示:
许多国家推荐不少于55%;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结合中国膳食实际,建议除2岁以下婴幼 儿(<2岁),碳水化合物应提供55%~65%膳食总能量; 应包括淀粉、抗性淀粉、非淀粉多糖和低聚糖类等不同来源,还 应限制纯热能食物摄入量如糖。
GI=
×100%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食物名称 馒头 熟甘薯 马铃薯(煮) 面条 大米饭 烙饼 GI 食物名称 玉米面 玉米片 大麦粉 菠萝 闲趣饼干 荞麦 GI 食物名称 葡萄 柚子 梨 苹果 藕粉 鲜桃 GI
88.1 76.7 66.4 81.6 83.2 79.6
68.0 78.5 66.0 66.0 47.1 54.0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糖 包括单糖、双糖、糖醇
单糖:不能被水解的最简单碳水化合物,如食物中最常见的葡萄糖、果糖等; 双糖:蔗糖——最具商业意义,主要来源甘蔗和甜菜;乳糖——仅存在于乳品中的 双糖;麦芽糖由两个分子葡萄糖结合构成; 糖醇:单糖还原后的产物,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特别是在植物中。
是人类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对人类营养有着重要作用。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一)根据化学结构和生理作用分类
据FAO/WHO,1998年《碳水化合物和人类营养》专家报告,分三大类: 分类(DP) 糖(1~2个单糖) 寡糖(3~9个单糖) 多糖(≥10个单糖) 亚组 单糖 双糖 糖醇 异麦芽低聚寡糖 其他寡糖 淀粉 非淀粉多糖 组成 单糖葡萄糖,半乳糖 蔗糖,乳糖,麦芽糖 山梨醇,甘露糖醇 麦芽糊精 棉子糖,水苏糖,低聚果糖 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变性淀粉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亲水胶质物
第五节 能量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食物热效应
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是指人体在摄食过程中所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 是摄食后发生的一系列消化、吸收利用与营养素及其代谢产物之间相互转化过程中所消耗
的能量,又称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SDA)。
第五节 能量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不同产能营养素的食物热效应
营养素 蛋白质 脂肪 食物热效应 (占自身产能的比例 %) 30~40 4~5
碳水化合物
5~6
第五节 能量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特殊生理阶段的能量消耗
孕期额外能量消耗的增加。 哺乳期乳母产生乳汁及乳汁自身含有的能量等也需要额外的能量消耗。 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生长发育额外能量的消耗。
多糖
一般不溶于水,无甜味,不形成结晶,无还原性;
淀粉多糖——人类的主要能量物质,存在于谷类、根茎类等;
膳食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木质素、抗性低聚糖、果胶、抗性淀 粉以及其他不消化碳水化合物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二)其他术语
可消化和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益生元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GI) 某食物食后2小时血糖曲线下面积 相当含量葡萄糖食后2小时血糖曲线下面积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
目录
04 05
第四节:碳水化合物 第五节:能量
重点难点
※营养素种类及分类;合理膳食与合理营养的概念和要求;营养失衡造成
的危害;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
※主要营养素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营养学评价、膳食参考摄入量及 主要食物来源; ※膳食纤维的定义及生理功能;人体的能量平衡。
第五节 能量
麻微微 肖荣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第五节 能量
一、概述
(一)能量单位
1 kJ=0.239 kcal
1 MJ=239 kcal 1kcal=4.184 kJ。
(二)产能营养素及其能量系数
产能营养素:食物来源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通过被氧化释放能量 能量系数:把每1g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
第五节 能量
二、人体的能量消耗
身体运动强度的判别
运动强度 低活动强度 中等活动强度 高活动强度 极高活动强度 自觉疲劳程度 (RPE) 较轻 稍累 累 很累 相当于最大心率 百分数(%) 40~60 60~70 71~85 >85 代谢当量 (MET) 1.1~2.9 3~6 7~9 10~11
注:最大心率=220-年龄;MET代谢当量:1MET=1kcal/(kg · bw · h)
43.0 25.0 36.0 36.0 32.6 28.0
常见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及功能
(一)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从口腔开始:唾液中含有α -淀粉酶 胃:很少 主要是在小肠进行,极少部分非淀粉多糖可在结肠内通过发酵消化 肠腔消化:α -淀粉酶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上的消化:丰富的消化酶
男 轻度 女 中等 重度 男 女 男 女
活动;静态生活方式/坐位工作,有时需走动或站立, 验室助理、司机、学生、装配线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