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埋片观察法

合集下载

土壤微生物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测定土壤微生物活性表示土壤中整个微生物群落或其中的一些特殊种群状态,可以反映自然或农田生态系统的微小变化。

土壤微生物活性的表征量有:微生物量、C/N、土壤呼吸强度和纤维呼吸强度、微生物区系、磷酸酶活性、酶活性等。

测定指标:1、土壤微生物量(MierobialBiomass,MB)能代表参与调控土壤能量和养分循环以及有机物质转化相对应微生物的数量,一般指土壤中体积小于5Χ103um3的生物总量。

它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

目前,熏蒸法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的方法阎,它是将待测土壤经药剂熏蒸后,土壤中微生物被杀死,被杀死的微生物体被新加人原土样的微生物分解(矿化)而放出CO2,根据释放出的CO2:的量和微生物体矿化率常数Kc可计算出该土样微生物中的碳量。

因此碳量的大小就反映了微生物量的大小。

此外,还有平板计(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成份分析法、底物诱导呼吸法、熏蒸培养法(测定油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量—碳。

受土壤水分状况影响较大,不适用强酸性土壤及刚施用过大量有机肥的土壤等)、熏蒸提取法等,均可用来测定土壤微生物量。

熏蒸提取-容量分析法操作步骤:(1)土壤前处理和熏蒸(2)提取-1K2SO4(图将熏蒸土壤无损地转移到200mL聚乙烯塑料瓶中,加入100mL0.5mol·L水比为1:4;w:v),振荡30min(300rev·min-1),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于125mL塑料瓶中。

熏蒸开始的同时,另称取等量的3份土壤于200mL聚乙烯塑料瓶中,直接加入100mlL0.5mol·L -1K2SO4提取;另作3个无土壤空白。

提取液应立即分析。

(3)测定吸取10mL上述土壤提取液于150mL消化管(24mmх295mm)中,准确加入10mL0.018 mol·L -1K2Cr2O7—12mol·L-1H2SO4溶液,加入2~3玻璃珠或瓷片,混匀后置于175±1℃磷酸浴中煮沸10min(放入消化管前,磷酸浴温度应调至179℃,放入后温度恰好为175℃)。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

Sdu微生物大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实验目的】1、从各地区土壤中筛选含几丁质酶的真菌及含果胶酶的菌株;2、通过从土壤中分离纯化菌株,掌握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技术、微生物的筛选、分离纯化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

3、复习以前学过的各种染色方法,掌握生理生化试验的原理与方法。

4、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技术、菌种保藏技术。

【实验原理】1、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此次实验采取平板分离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大部分不需要的微生物。

b.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可以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

获得单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等技术来完成。

微生物的观察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形态,也可以用肉眼观察其菌落形态。

前者是微生物的显微镜观察技术,后者是微生物的肉眼观察技术。

2、霉菌:霉菌可产生复什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 3-10μm ),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观察霉菌的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直接制片观察法、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和玻璃培养观察法三种方法,本实验采用载玻片培养观察法。

3、果胶酶筛选培养基:配制以果胶为唯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利用果胶的菌株才能够生长,依此来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产果胶酶的菌株。

刚果红(Congo Red,简称CR)是一种染料,它可与果胶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果胶水解后的产物发生这种显色反应,在含有果胶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果胶形成红色复合物。

观察土壤的方法

观察土壤的方法

观察土壤的方法篇11.引言:介绍土壤观察的重要性2.观察土壤的基本方法2.1 视觉观察2.2 触觉观察2.3 嗅觉观察3.使用工具进行土壤观察3.1 放大镜3.2 显微镜3.3 土壤pH试纸4.土壤的分层观察5.记录观察结果6.结论:总结土壤观察的方法及其意义正文1.引言:介绍土壤观察的重要性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它提供了植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因此,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状况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壤,我们需要掌握观察土壤的方法。

2.观察土壤的基本方法2.1 视觉观察:通过观察土壤的颜色、质地和结构,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的性质。

例如,深色土壤可能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而浅色土壤则可能较为贫瘠。

2.2 触觉观察:通过触摸土壤,我们可以感受其湿度、松紧度和颗粒大小。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2.3 嗅觉观察:通过嗅闻土壤,我们可以判断其是否有异味,如腥味或霉味,这可能暗示着土壤存在某些问题。

3.使用工具进行土壤观察3.1 放大镜:对于细小的土壤结构或生物,我们可以使用放大镜进行更仔细的观察。

3.2 显微镜: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微小颗粒,我们可以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3.3 土壤pH试纸:通过测试土壤的酸碱性,我们可以了解土壤的pH值,这对于确定适合种植的植物类型非常重要。

4.土壤的分层观察在观察土壤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土壤的分层情况。

不同土层的性质和成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分别观察并记录各层的情况。

5.记录观察结果在观察土壤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记录观察到的情况,包括土壤的颜色、质地、结构、湿度、酸碱度等。

这有助于我们分析和比较不同土壤的性质和状况。

6.结论:总结土壤观察的方法及其意义通过观察土壤,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状况,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篇21.引言:介绍观察土壤的重要性2.材料准备:列出所需的观察工具3.观察步骤:详细阐述观察土壤的方法3.1 土壤颜色3.2 土壤质地3.3 土壤结构3.4 土壤湿度3.5 土壤气味4.观察记录:描述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5.结论:总结观察土壤的主要方法和重要性正文1.引言:介绍观察土壤的重要性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它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观察及保藏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观察及保藏

番红 G-
显微镜下菌体呈红色者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 (常以G-表示),呈深蓝紫色者为革兰氏染色阳性 反应细菌(常以G+表示)。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实验步骤
制片:取菌种培养液常规涂片,干燥,固定。 初染:滴加结晶紫,染色1-2min,水洗; 媒染:用碘液冲去残水,并用碘液覆盖约1min,
相关理论知识(2)
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天然培养基 ,是 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
✓不同类型的土壤、同一类型土壤的不同深 度或不同水平位置,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变 化很大。
✓由于表层土壤比较干燥,且接受大量紫外 线照射,所以微生物主要分布在营养条件 良好、氧气含量比较丰富的浅土层
每克耕作层土壤含菌量十倍递减 细菌(~108)
细菌细胞的生理生化反应
目的要求
1、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分子水解能力不同,说明 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酶系统。
2、掌握微生物大分子水解实验的原理及方法。 3、了解糖发酵原理及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作用。 4、了解并掌握细菌鉴定中常用生理生化反应的实验
原理和方法。 5、了解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及其代谢产物



炭疽芽胞杆菌 3-10 μm
大肠埃希菌 2-3 μm
布鲁菌 0.6-1.5 μm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注意事项
1. 涂片务求均匀,切忌过厚。 2.在染色过程中,不可使染液干涸。 火焰固定不
宜过热。 3.脱色时间十分重要,过长,则脱色过度,会使阳
性菌被染成阴性菌;脱色不够,则会使阴性菌被 染成阳性菌。 4.不能选用老龄菌。
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细菌细胞的生理生化反应
实验原理(1)
各种细菌在代谢类型上表现了很大的差异。不同的细 菌分解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能力不同,所 能发酵的类型和最终产物也不一样。不同细菌对营养的要 求不同也说明了它们有不同的合成能力。所有这些都反映 了它们有不同的酶系统。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观察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观察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和观察[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

[实验学时] 3学时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观察,理解无菌操作原理,了解微生物的普遍存在性。

2、通过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预习与参考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混杂生活在一起,即使取很少量的样品也是许多微生物共存的群体。

人们要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首先须从混杂的群体中分离得到该微生物的纯培养。

也就是说培养物中说有细胞只是微生物的某一个种或株,它们有着共同的来源,是同一种细胞的后代。

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是分离纯化微生物和微生物计数的常规方法。

这几种方法均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一般情况下都能顺利进行,达到好的效果。

三、实验内容1、配制肉汤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平板(每组15个)(1)牛肉膏5g;(2)蛋白胨10g;(3)NaCl 5g;(4)琼脂20g;(5)自来水1000mL pH 7.5,0.1MPa,121℃来菌20min。

2、无菌生理盐水(1)250mL三角瓶中加入99mL 0.9% NaCl (加20个左右的玻璃珠);(2)25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 0.9% NaCl (作10倍稀释用)。

3、从土壤中分离和纯化微生物(1)采土样选择较肥沃的土壤,铲去表土层,挖5-20cm深度的或特殊要求的地方土壤数10g,装入灭过菌的牛皮纸袋内,封好袋口,做好编号记录,携回实验室供分离用。

(2)制备土壤稀释液称取土样1.0g放入盛99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瓶中,置摇床振荡5min使土样均匀分散在稀释液中成为土壤悬液(10-2)。

用1mL的无菌吸头从中吸取0.5mL土壤悬液注入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3次,振荡混匀(10-3)。

然后再用同一支1mL吸头,从此管中吸取0.5mL注入另一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中(10-4),依此类推制成10-5,10-6,10-7各种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4、涂布用一支1mL无菌吸头分别从稀释度10-7、10-6和10-5的土壤稀释液中各吸取0.1mL对号放入已写好稀释度的肉汤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用无菌玻璃涂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

土壤微生物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测定方法
目前常用的土壤微生物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计数法、培养法、DNA
分析法和生化方法等。

1.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指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土壤中微生物
的数量。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可以快速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

但是,
由于土壤微生物数量庞大,直接计数方法需要大量的样品和时间,且对操
作者的要求较高。

2.培养法:培养法是指通过将土壤样品接种在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培养一段时间,通过观察和计数可见的菌落来
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测定土壤中常见的
细菌和真菌等,但是对于无法培养的微生物种类相对有限。

3.DNA分析法:DNA分析法是指通过提取土壤中微生物的DNA,并通
过PCR扩增和DNA测序等技术来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多样性。

这种
方法可以检测到所有存在的微生物,无论是否可以培养。

因此,DNA分析
法可以更全面地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种类。

但是,这种方法对实
验条件和技术要求较高。

4.生化方法:生化方法是指通过测定土壤中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含量或
活性来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

例如,通过测定脲酶、葡萄糖酶、氧化
还原酶等土壤微生物常见的酶活性来评估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

生化方法
可以快速测定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但是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较大。

总之,以上所述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
法或多种方法相结合来测定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

此外,测定方法
的选择还要考虑实验所需的样品数量、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

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

第二节 土壤微生物的计数与分析
• 一、培养计数法

根据培养基上所生长微生物的数量来 估算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的方法
(一)一般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 稀释平板法
• 最大或然数法(MPN稀释法) • 土粒法
• 稀释平板法:

用已知质量的土壤在适量的溶液中搅拌的时候,微生 物和土壤分离,这些分开的微生物细胞在营养琼脂平板上 生长成为分散的菌落,根据菌落数换算得单位重量土壤中 微生物的数量。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很多,因此必须取少 量样品制成土壤悬液,然后稀释,使发育在培养皿中的菌 落可以很好地分散开
测定是微生物在与野外环境完全不同的溶液 中的代谢活性,因此,也不能确定它的结果能 否反映土壤区系的实际代谢情况;
二、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分析
• 磷脂脂肪酸法也称为PLEA法 •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法); • 磷酸脂肪酸是所有微生物细胞膜磷脂的组分,具有结构多 样性和较高的生物学特异性,用磷酸脂肪酸作为标记物来 研究鉴别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
?土壤微生物细胞利用31种碳源进行代谢以代谢过程产生的酶与四唑类显色物质如种碳源进行代谢以代谢过程产生的酶与四唑类显色物质如ttctv发生颜色反应的浊度差异为基础运用独有的显性排列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的代谢特征指纹图谱反映不同环境条件引起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发生颜色反应的浊度差异为基础运用独有的显性排列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的代谢特征指纹图谱反映不同环境条件引起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biolog测试板含有96个小孔除对照外其余孔内分别含有不同的有机碳源和一种指示剂通过接种菌悬液根据微生物对碳源利用时指示剂颜色变化差异来鉴定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个小孔除对照外其余孔内分别含有不同的有机碳源和一种指示剂通过接种菌悬液根据微生物对碳源利用时指示剂颜色变化差异来鉴定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该法优点?灵敏度高分辨力强?无需分离培养纯种微生物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微生物群落原有的代谢特征无需分离培养纯种微生物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微生物群落原有的代谢特征?测定简便数据读取与记录可以由计算机辅助完成测定简便数据读取与记录可以由计算机辅助完成?可以连续监测微生物的变化可批量分析该法缺点?特别依赖于群体生理活性不能监测休眠体也不能检测那些不能利用特别依赖于群体生理活性不能监测休眠体也不能检测那些不能利用biolog碳源底物的群体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一般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测定方法。

直接测定方法包括:
1. 水解法:将土壤样品经过水解处理,然后通过高密度离心和显微镜观察计数获得微生物生物量。

2. 利用滴定法:通过向土壤中添加抑制剂或适宜的滴定液,测定细菌和真菌的数量以确定生物量。

3. 融解法:将土壤样品与溶解剂混合,在特定温度下溶解土壤中的微生物,然后通过测定溶液中的生物量来计算土壤中的微生物生物量。

间接测定方法包括:
1. 培养基测定法:将土壤样品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中,利用培养基中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测定微生物生物量。

2. 脂肪酸测定法:通过提取土壤样品中的脂肪酸,并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来确定微生物的生物量。

3. 磷脂酸测定法:通过提取土壤中的磷脂酸,并利用色谱或质谱仪测定磷脂酸来估计微生物生物量。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适合的方法需要考虑实验条件、样品处理的方便程度
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研究法

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研究法

第七章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 (92)第一节一般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92)一、稀释平板法 (92)二、MPN稀释法 (94)三、土粒法 (96)第二节厌氧微生物的分离 (96)一、充氮厌氧培养法 (96)二、焦性没食子酸吸氧法 (97)三、专性厌氧细菌的分离法 (98)第三节土壤主要类群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99)一、好氧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99)二、丝状真菌的分离与计数 (100)三、放线菌的分离与计数 (100)第四节土壤中功能微生物的测定 (101)一、氨化细菌的测定 (101)二、硝化细菌的测定 (102)三、反硝化细菌的测定 (104)四、好氧性自生固氮细菌的测定 (105)十一、纤维分解菌的测定 (106)十二、光合细菌的测定 (108)十三、甲烷产生菌的测定 (109)十四、有机污染物降解菌的测定 (110)十五、重金属抗性菌的测定 (111)第八章根圈微生物分析 (111)第一节根圈细菌的分析 (112)一、根圈的分区 (112)二、根圈细菌的分离 (112)三、根圈优势菌株的分群 (114)第二节植物组织内微生物的分离 (115)一、植物材料的选择 (116)二、组织表面消毒 (116)三、分离方法 (117)第十五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119)第一节土壤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119)第二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分析 (120)一、熏蒸提取——容量分析法 (120)第三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分析 (124)一、熏蒸提取——全氮测定法 (125)二、熏蒸提取——茚三酮比色法 (127)第四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分析 (129)一、熏蒸提取——全磷测定法 (129)第十七章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强度测定 (130)第一节土壤呼吸作用 (130)一、密闭静置培养测CO2法 (130)二、通气培养测002法 (131)三、田间收集C02法 (132)第二节土壤氨化作用 (133)一、土壤培养法 (133)二、氨化菌培养液培养法 (134)第三节土壤硝化作用 (135)一、土壤培养法 (136)二、培养基接种土壤悬液法 (137)三、纯菌培养法 (138)四、环流法 (139)第四节土壤反硝化作用 (140)一、硝酸盐消失法 (140)二、气相色谱法 (142)第五节土壤固氮作用 (145)一、土壤培养测全氮法 (145)二、无氮培养液培养法 (146)三、乙炔还原法 (147)第六节土壤磷素的转化作用 (151)第十八章土壤酶活性测定 (152)第一节氧化还原酶 (153)一、脱氢酶 (153)二、多酚氧化酶 (154)三、过氧化氢酶 (155)四、过氧化物酶 (156)五、硝酸还原酶 (158)六、亚硝酸还原酶 (159)七、硫酸盐还原酶 (160)第二节水解酶 (161)一、脲酶 (161)二、蛋白酶 (163)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 (164)四、脂肪酸 (165)五、转化酶(蔗糖酶) (166)第七章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也是人类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

实验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观察

实验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观察

实验结果
➢ 详细描述实验中各种微生物在斜面上、半固体和液体 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思考题
➢ 一个好氧的具周生鞭毛的菌株分别在斜面、半固体和 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 用斜面检测微生物的培养特征接种时,为什么不要划 多条线或蛇形,而只要划一条直线?
➢ 接种环(针)接种前后灼烧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在 接种前一定要将其冷却?如何判断灼烧过的接种环已 冷却?
法和步骤; ➢ 掌握干热灭菌法和加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及其使用方
法。
培养基的种类
➢ 按成分不同分 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 半合成培养基
➢ 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 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 按培养基的用途分 基础培养基 营养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步骤
➢ 称量:按照配方正确称取各种原料置于搪瓷杯中; ➢ 溶化:在搪瓷杯中加入所需水量,玻棒搅匀,加热溶解,补足水
(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存 在),再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使其均匀分布于培 养皿中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内,最后根据在平板上长 出的菌落数计算出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
实验器材 ➢ 土壤稀释液的三种不同培养基的培养平板 ➢ 菌种:大肠杆菌菌悬液 ➢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 仪器或其他用具:1mL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
灭菌
干热灭菌 ➢ 火焰灼烧法 ➢ 干热灭菌法(烘箱内热空气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 加压蒸汽灭菌法 紫外线灭菌法 微孔滤膜过滤除菌
火焰灼烧法
直接在火焰上灼烧灭菌 主要用于实验室接种针(环)、试管口、三角瓶口和金属小 工具等的灭菌。
干热灭菌法
设备:电热烘箱 适用于耐高温器皿,160-170℃,维持2小时 注意事项:

实验二 从土壤中分离纯培养微生物并作初步观察鉴定

实验二  从土壤中分离纯培养微生物并作初步观察鉴定

实验二从土壤中分离纯培养微生物并作初步观察鉴定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极其丰富,从土壤中可分离、纯化得到许多有价值的菌株。

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即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常用平板分离法,为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一般是根据该微生物对营养、酸碱度、T、氧气等条件要求不同,而供给它适宜的培养条件,或加入某些抑制剂抑制其他菌生长,从而淘汰其他不需要的微生物,如高氏一号,加酚液为抗菌药物,抑制细菌,马丁氏加孟加拉红、氯霉素(类抗生素,还有红霉素、磺胺,抑制细菌和放线菌,不抑真菌),再用平板划线分离,纯化该微生物,直至得到纯菌株。

第一部分培养基的配制一、实验目的和内容目的:学习和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内容: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2、高氏一号培养基的配制;3、马丁氏培养基的配制。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孟加拉红、氯霉素、1mol/L NaOH、1mol/LHCl、KNO3、NaCl、K2HPO4.3H2O、MgSO4.7H2O、FeSO4.7H2O。

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天平、牛角匙、pH试纸、棉花、牛皮纸、记号笔、线绳、纱布。

三、操作步骤(一)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

配方: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琼脂15~20g、水1000ml、pH7.4~7.6。

1、称药品按实际用量计算后,按配方称取各种药品放入大烧杯中。

牛肉膏和蛋白胨可分别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解后倒入大烧杯。

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并及时把试剂瓶盖紧.2、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所需量。

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解的药品中,再加热融化,在此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最后补充所失水分。

实验(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观察

实验(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观察

实验结果
(P34 五、1.(2、3)
你所做的涂布平板法和划线法是否较好地得到了单菌 落?如果不是,请分析其原因。
在不同的平板上你分离得到了哪些类群的微生物?简 述它们的菌落特征。
思考题
如何确定平板上某个单菌落是否为纯培养?请写出实 验的主要步骤。(P34 五.2.(1)) 如果一项科学研究内容需从自然界中筛选到能产高温 蛋白酶的菌株,你将如何完成?请写出简明的实验方 案。
(二)、平板菌落计数法
目的要求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基本原理
通过将样品制成均匀的一系列不同稀释度的稀释液,使
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存在,再取 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使其均匀分布于培养皿中特定的 选择性培养基内。
统计数量时,根据稀释倍数与取样量、平板上长出的菌
落数计算出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的微生物数(CFU)。
7、挑菌落 将培养出的单菌落进行斜面接种, 并分别置37℃和28℃温室中培养,此后镜 检是否为单一微生物。若有杂菌,继续分 离纯化。
二、平板划线分离法(个人完成)
1、倒平板:将3种培养基溶化后,各倒一皿。并用记
号笔标明培养基名称、样品编号、个人学号等。
2、划线:分别挑取土壤样品中10-1的土壤悬液一环, 在三种平板上划线,以分离细菌、放线菌、霉菌。
5.培养:37℃倒置培养48h。
6 .计数: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30~300个菌落数的 稀释度计算样品含菌量。
实验结果 P34表格
依据实验结果,分析本次数据是否可靠。 计算每毫升大肠杆菌菌悬液的含菌量。
思考题( P34(3)(5)(6)(7))
为什么融化后的培养基要冷却至45℃左右才能倒平板? 要使平板菌落计数准确,需要掌握哪几个关键?为什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与应用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与应用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与应用土壤微生物是指土壤中的一种微小生物,经过千百年的演化,形成了生态系统这一整体。

土壤微生物具有调节土壤质量的作用,尤其是其中的细菌和真菌,可以分解和吸收有机物,促进植物生长。

因此,对于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调查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就成为了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大重点。

一、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方法目前,针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方法主要有现场调查、分子生态学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等多种方法。

1. 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是一种传统的调查方法,也是许多生态学研究者经常使用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取样分析来确定土壤中生物的活动情况。

在土壤中选择样本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在基因型和表型上进行生物学分类,以确定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生态性状。

2. 分子生态学分析法分子生态学分析法是一种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分离DNA或RNA并进行放大、序列化,来确定微生物中特殊引物的种群结构和理解微生物之间的生物学关系。

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更为准确,可以发现更多的微生物群落,同时也提高了调查效率和准确度。

3. 计算机仿真法计算机仿真法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微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其对科学学者进行详细的观察,不同的模拟形式可以得出不同的模拟结果。

该方法主要通过模拟计算机程序对微生物多样性数据的模拟分析,可以得到研究结果和结论,对研究微生物多样性的分析和比较,提高了研究快速性和深度。

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意义1. 保护生态系统健康通过调查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可以评估土壤的生态质量,对于土壤生态疾病、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可以对土壤质量进行科学监测,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2. 提高土地利用率对于开发和利用耕地资源,了解土壤中存在的微生物的特征和生长情况,可以对其进行指导,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也可以保护土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 促进精准农业了解土壤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况,可以更好地利用先进的土壤检测技术,制定更为合理的农作物种植和肥料施用方案,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大实验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微生物大实验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研究一、实验目的1.学习微生物纯系分离、培养方法。

2.掌握划线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3.掌握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的研究方法。

4.了解该菌种的生物学特征。

二、实验原理土壤是微生物的良好生境,土壤中有多种类群的微生物,它们对自然界物质的转化和循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特别密切,不同的土壤和植物对根际微生物产生显著影响,而不同的根际微生物由于其生理活性和代谢产物的不同,也将对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因土壤类型、季节、土层深度与层次等不同而异。

一般地说,在土壤表面,由于日光照射及干燥等因素的影响,微生物不易生存,离地表10 cm~30 cm的土层中菌数最多,随土层加深,菌数减少。

土壤中微生物以细菌数量最多,为几百万个/克土至几亿个/克土,有各种生理类群,营养类型多属异养型,鉴别染色多为革兰氏阳性。

放线菌含量为几万个/克土至几百万个/克土,但其生物量不比细菌低,因为菌丝体积较大。

土壤中真菌含量为几千个/克土至几十万个/克土,而其生物量常比细菌的大。

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及划线纯化,涂布分离长出的单菌落,须经划线纯化,再转斜面培养后保藏备用。

涂布分离细菌的平板,温箱培养1d~2d后,然后挑取各单菌落的部分培养物,在预先制备好的平板上划线纯化。

根据所得纯种菌,依次进行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确定菌种的形态特征。

然后根据伯杰手册确定菌种的大体范围,有针对性的进行生理生化实验,从而最终确定菌种所在的属。

三、实验材料1.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PDA培养基、固体油脂培养基、固体淀粉培养基、葡萄糖发酵培养基、乳糖发酵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2.染液和试剂:5%孔雀绿水溶液、0.5%番红水溶液、1%结晶紫水溶液、20%硫酸铜水溶液、95%乙醇、卢戈氏碘液、甲基红指示剂、乙醚、吲哚试剂等等。

实验十四 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埋片观察法

实验十四 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埋片观察法

实验十四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埋片观察法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埋片观察法•目的要求•实验材料•实验程序•思考题目的要求•学习观察和鉴别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了解土壤环境中某些微生物的排列和空间分布状态,微生物之间以及微生物与土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实验材料•供试土壤。

•直径为10cm高为8—10cm左右的瓷钵2个。

•洁净的载玻片,4片。

•加入土壤的有机质(如蛋白胨、豆饼粉或其他)。

•剖面刀•孟加拉红酚染色液:称取1.0g孟加拉红和0.3g CaCl2加入100mL5%酚水溶液内。

•显微镜、镜头油、二甲苯等。

•电炉、水浴锅、载玻片支架。

实验程序•埋片制备•取出埋片并染色•显微镜观察实验程序Ⅰ(埋片制备)•制备土样称取待测土壤100g,每组2份,其中1份加入有机质1g,充分混匀后装入瓷钵,另一份作对照,并调节湿度。

•用剖面刀在土壤中划一缝,将清洁的载玻片垂直地插入土内,露出土面2cm左右。

每钵插2片,贴好标签,用塑料布覆盖,以防土壤干燥,放入280C恒温室培养。

实验程序Ⅱ(取出埋片并观察)•上述材料培养1星期后取出载玻片。

•用水浸洗载玻片,以去除大的土粒,将载玻片风干。

•将风干载玻片置于沸水浴上,用孟加拉红染液热染10min,边蒸边染,以防染液蒸干。

•水洗、晾干载片,待镜检。

实验程序Ⅲ(显微镜观察)•在油镜下,检出细菌和其它微生物,凡是深红色和红色的为微生物菌体;呈黄色、浅粉红色的或褐色的为惰性有机物;而矿物颗粒不着色,•在油镜下仔细观察微生物细胞的密度,特有的群体,微生物间相互关系,微生物和土壤间的关系。

•比较加与不加有机质土壤,埋片观察微生物外貌的差异。

思考题•进行埋片观察土壤生物区系应注意哪些问题?实验十四结束。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一.摘要:通过稀释涂布、划线分离等微生物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步骤,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与纯化,再根据实验中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试验等结果对所分离细菌和霉菌的分类进行鉴定。

二.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划线分离,纯化,芽孢染色,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穿刺,生理生化鉴定三.前言:土壤微生物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

土壤中尤以细菌最多,约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土壤中不同类型的细菌有不同的作用。

有的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合成细胞中的蛋白质;有的能够分解农作物的秸杆,它们大多是异养菌。

除了细菌以外,土壤中数量较多的其它微生物是放线菌和真菌,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较少。

土壤中的微生物混杂生活在一起,即使取很少量的样品也是许多微生物共存的群体。

要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或要确定某些微生物菌株的分类地位,首先须使该微生物为纯培养。

也就是说培养物中所有的细胞只是微生物的某一个或株,它们有着共同的来源,是同一细胞的后代。

从复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一种或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单细胞挑取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混合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是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规方法。

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在平板上获得单菌落,再通过挑取单菌落进行平板划线分离可获得纯培养。

在稀释涂布平板法中还可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推算单位重量土壤样品含有微生物的数量。

对微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有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性等。

形态特征包括个体形态和培养形态。

细胞形状、大小、排列,革兰氏染色反应,运动性,鞭毛位置、数目,芽孢有无、形状和部位都是个体形态的特点。

培养形态指微生物在培养基(包括固体和液体培养)中生长的形态特征。

通过细菌的形态特征可以对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

各种微生物在代谢类型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表现在对大分子糖类和蛋白质的分解能力以及分解代谢的终产物的不同,反应出它们具有不同的酶系和不同的生理特性,这些特性可被用作为细菌鉴定和分类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
• 剖面刀 • 孟加拉红酚染色液:称取1.0g孟加拉红和
0.3g CaCl2加入100mL5%酚水溶液内。 • 显微镜、镜头油、二甲苯等。 • 电炉、水浴锅、载玻片支架。
2020/7/25
实验程序
• 埋片制备 • 取出埋片并染色 • 显微镜观察
2020/7/25
实验程序Ⅰ
(埋片制备)
• 制备土样 称取待测土壤100g,每组2份,其中1份加入有 机质1g,充分混匀后装入瓷钵,另一份作对照 ,并调节湿度。
• 用剖面刀在土壤中划一缝,将清洁的载玻片垂 直地插入土内,露出土面2cm左右。每钵插2 片,贴好标签,用塑料布覆盖,以防土壤干燥 ,放入280C恒温室培养。
2020/7/25
实验程序Ⅱ
(取出埋片并观察)
• 上述材料培养1星期后取出载玻片。 • 用水浸洗载玻片,以去除大的土粒,将载玻
片风干。 • 将风干载玻片置于沸水浴上,用孟加拉红染
2020/7/25
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埋片观察法
• 目的要求 • 实验材料 • 实验程序 • 思考题
2020/7/25
目的要求
• 学习观察和鉴别土壤环境中微生物 的一种方法。
• 了解土壤环境中某些微生物的排列 和空间分布状态,微生物之间以及 微生物与土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2020/7/25
实验材料
• 供试土壤。 • 直径为10cm高为8—10cm左右的瓷钵2个。 • 洁净的载玻片,4片。 • 加入土壤的有机质(如蛋白胨、豆饼粉或其
• 比较加与不加有机质土壤,埋片观察微生物 外貌的差异。
2020/7/25
思考题
• 进行埋片观察土壤生物区系应注意哪 些
液热染10min,边蒸边染,以防染液蒸干。 • 水洗、晾干载片,待镜检。
2020/7/25
实验程序Ⅲ
(显微镜观察)
• 在油镜下,检出细菌和其它微生物,凡是深 红色和红色的为微生物菌体;呈黄色、浅粉 红色的或褐色的为惰性有机物;而矿物颗粒 不着色,
• 在油镜下仔细观察微生物细胞的密度,特有 的群体,微生物间相互关系,微生物和土壤 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