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生物实验高考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更加注
重对学生应用生物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从历年的高考来看,实验往往是学生答题的一个瓶颈,是决定学生得
分高低的关键,因此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研究,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
掌握知识的能力,更有利于应对高考。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使学生
主动获取感性知识,进行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因此,抓好实验教学对生物教学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一、加强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活跃的思维方式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新课程中要改变过去片面强调知识
传授的方式,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只注重个别人的发展向重视全面的人转变,
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有关学习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视觉收获的知识占83%,听觉获得的占11%,嗅觉获得的占3.5%,触觉获得的占
1.5%,味觉获得的占1%。
这说明视觉在学习活动中起主要的作用。
观察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能力,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有独到作用。
因此凡是应该让学生看到的,要尽量让他们看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而另外有关注意比率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使用视觉媒体,起注意力集中的比率为81.7%;而使用听觉媒体,其注意力集中的比率为54.6%。
例如:讲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渗透作用两个具备条件”之前,在长颈漏斗口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半透),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液面的高度相等。
实验开始后,漏斗管内液面逐渐上升。
这时摆出另外四个装置:一是在装置中的漏斗中加入清水;二是把装置中烧杯内的清水换成是与漏斗内一样的等渗蔗糖溶液;三是把装置中的玻璃纸换成呢绒布(全透),四是把装置中的玻璃纸换成塑料膜(不透);让学生观察对比,并分析三个装置出现的现象,从而得出结论。
教学实践证明,效果非常良好。
二、边讲课边实验,尽量做到先做实验后才得出结论
先做实验后才得出结论,让学生目睹得出结论的整个过程,从而对实验结论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会根据看到的实验结果进行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智力开发的原动力。
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乐意接受观察的具体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启发者。
启发学生积极
思维,进行积极自觉的观察,才能使他们获取正确的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进而认识生物的自然变化规律。
例如:讲“酶的特性”之前,向学生说明每滴fecl3溶液中的数,大约是肝脏研磨液中h2o2酶分子数的25万倍,按以下步骤操作:
结果发现1号试管中顿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这时向两支试管同时插入带火星的卫生香,即可看到1号试管卫生香燃烧剧烈现象(比2号试管剧烈的多)。
用这个演示实验导入酶的高效性的讲解,教学效果真是事半功倍。
三、增加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
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增加实验,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验并动手操作。
中国有句谚语: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学生在自己操作过程中,培养其动手能力等实验技能,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因此,除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外,我们还应该开辟第二课堂,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
如在高中二年级上学期,为了增加学生对生物的兴趣,让学生在网上查询“怎样制作叶脉书签”,然后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在把叶脉制成以后,引导学生用叶脉制成手工制作品,根据自己的构思,设计不同的图案和花纹,举办一个“叶脉书签制作比赛”的活动。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设计等综合能力,同时也增加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再如,处理高二下学期第六章课外读“abo血型浅析”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实验室,亲自动手验一验自己的血型,同时统计本班、本年级、甚至本校的a型、b型、o型、ab型各血型所占的比例,让学生明白输血原则,同时培养学生无偿献血的意识。
教学实践证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起到积极作用。
四、在实验教学中,注重改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最能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也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探索和改进。
教师具有亲自实践的经验,力求经过自己的研究和努力,或通过与同事的合作,解决教学中遇到的
问题。
因此,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去,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由于地区间办学条件存在差异,学生水平不一,很多实验可以进行改进,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材提供的方法去做。
例如:“渗透作用与水分运动”实验中,如果没有玻璃纸,可以用洋葱内表皮或鸡蛋外膜代替。
在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让学生取自己的唾液稀释后来做,效果非常明显,而且水温不用烧到600c,节约酒精的用量,这样一个改变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不同的酶需要的条件是不一样的。
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实践证明,制备的滤纸条应该长7-8cm、宽1.2cm为
最佳(教科书要求长6cm、宽1cm)。
在要求学生思考实验改进的同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实验操作正确和规范。
在演示实验中,一是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仪器的使用规则、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个细节以至全过程,并学会解释实验现象;二是使学生明确所要观察的内容和范围,通过观察要获得哪些资料,解决哪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拟定好观察计划,制定观察程序,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层次清晰的观察,防止主次不分、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