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20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一单元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

A. 建立大宗小宗体系

B.拱卫王室统治

C.明确宗室血缘亲疏

D.扩大统治范围

解析:B 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

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 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解析:B “庶出,不得立” “虽幼,以嫡立”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地位间的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3. 商(朝)人对神灵崇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立于宗庙的先王的神主,称之为“示”。“示”有大小之别,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

A. 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B. 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

C. 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疏的权力运作

D. 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

解析:C 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出现在西周而非商朝时期,故A项错误;宗法制度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出现而非迟至商朝才出现,故B 项错误;从祭祀规格、礼仪、等级秩序到继承制度,它们之间无一不是以血缘关系作为权力纽带的,这就表明了商朝统治阶级重视血缘继承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力运作,故C项正确;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同样出现于西周而非商朝时期,故D项错误。

4. 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在众多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 两个基本原则。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

A. 浓厚的宗族色彩

B.强烈的等级意识

C.浓重的神权色彩

D.发达的礼乐制度

解析:B周代礼制的“亲亲”和“尊尊”意为要亲近应该亲近的人,尊重应该尊重的人。“亲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互相爱护团结,体现出带有浓厚宗族色彩;“尊尊”不仅要求在家庭内部执行,

贵族之间、贵族和平民之间,都要讲尊卑关系,讲秩序和等级,故B项正确。

5.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道:“秦……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 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

C. 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D.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

解析:D 材料体现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但题目的要求是回答背景,A项错误;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是该制度实施的影响,不是背景,B项错误;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现象,C项错误;秦实现统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前提,D项正确。

6. 某学者指出,秦代的郡县制构成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

标志”。他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秦代()

A.地方长官的选拔方式

B.皇权的至高无上

C.三公九卿各司其职

D.疆域规模的扩大

解析:A 秦朝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打破了贵族政治下的血缘传承,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A项正确;皇权的至高无上是皇帝制度的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郡县制是地方制度,而三公

九卿是中央官制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疆域规模的扩大是

推行郡县制度的因素,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无关, 故D项错误。

7.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指()

A. 统一度量衡

B. 嬴政自称始皇帝

C. 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 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解析:D 材料中“秦,虽死犹存”说明秦朝虽然灭亡,但秦朝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这种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8•《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为达到“人人喜得所愿”,主父偃向皇帝建议()

A.实施削藩政策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颁布“推恩令”

D.废除分封制

解析:C根据材料“不削而稍弱矣”,强调不使用削藩的手段而使诸侯国实力减弱,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材料意在解决汉代郡国并行制引发的社会问题,故B项错误;汉武帝在主父偃的建议下,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人人喜得所愿” “不削而稍弱矣”,故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主父偃主张削弱诸侯国的措施,而非废除封国,故D 项错误。

9. 唐朝前期,地方上的死刑要报大理寺和刑部复核,还要在处决犯人

之前向皇帝请示三次,以确保没有冤判和错判;唐朝后期,各地方的武将在其藩镇内判处的死刑不向皇帝上奏,更不交刑部和大理寺复核。这种变化反映()

A.政府谨慎对待死刑判决

B.唐政府死刑审核权下放

C.唐朝后期中央集权削弱

D.唐朝地方郡县各自为政

解析:C根据材料,这种变化产生在唐朝后期,结合所学知识,这段时间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削弱,故出现材料中地方武将越过中央擅寻死刑的变化,C项正确。A项材料中虽有涉及但没有体现变化,排除。“审核权下放”材料无从体现,B项排除。唐朝中后期节度使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地方郡县受中央管辖,“各自为政”与史实不符,D 项错误。

10. 如图是中国古代的某一中央行政制度示意图。该制度的设立

( )

A.简化了决策过程

B.降低了监察效能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确立了三权分立

解析:C 根据题目中的示意图可以得知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均是宰相,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故A 项错误;门下省负责审议,与监察无关,故B项错误;三省的长官均是宰相,分工明确,彼此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C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