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国外街道案例 新加坡乌节路共16页文档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发展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发展

新加坡公共事务对外合作局 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发展40年前的新加坡面对着城市过度拥挤、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等困难。

但是今天,新加坡已经焕然一新,俨然成为一个繁荣的都市和商业中心,人们在清洁、绿化的环境中享受着高水平的生活。

成功得之不易。

新加坡的繁荣是在这些基础上建立的:稳定而强有力的政府,辛勤劳动的人民,以及能够高瞻远瞩、协调一致、制定长远政策的高效公共部门。

包括基础设施发展在内的城市规划,是新加坡进步的显著标志。

新加坡是一个生态友好、规划有序的现代化城市,它通过持续添加绿地取得均衡发展,来宾常常会对此赞叹不已。

土地规划新加坡可用于居住和工作的土地面积较小,所以土地规划至关重要。

我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水 平、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

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规划尤其重要。

新加坡在1959年实现自治时,只有9% 国人居住在公共住宅,大部分的国人住在环境不卫生,处 处都有潜在危险的 非法住宅或贫民窟。

现在,85% 的国人住在98万7,419个公共住宅单位里, 这些单位分布于23个市镇和组屋区,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上住房拥有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政府在2001年推出“2001年概念规划”(Concept Plan2001),目标是在21世纪将新加坡发展 成为一个繁荣都市。

这一概念规划以550万人口为假设,预计未来40至50年内共需要180万个住宅单位,即在现有100万个单位的基础上新增80万个。

负责管理新加坡的城市基础设施的两个政府机构是建屋发展局(HDB)和市区重建局(URA)。

建屋发展局负责解决全国的住房需求,市区重建局的主要任务则是确保土地物尽其用和进行城市重建。

建屋发展局接下来计划建造新一代公共住宅,并为现有的公共住宅区注入新活力。

当局目前正在探讨 “园林住宅(Housing in a Park)”这一概念,这和新加坡发展成为花园城市的愿景相辅相成。

“园林住宅(Housing in a Park)”将有创意地将绿化和生态友好等特征融入公共住宅中,不仅提高生活素质,也为国人提供让人松懈身心的理想家园。

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分析引言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好的城市规划能够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然而,城市规划与建设并非易事,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土地利用、交通、环境保护、社会文化等。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探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实施中的一些挑战和解决办法。

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一: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不大的城市国家,然而它以其出色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而闻名世界。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上注重发展可持续性,追求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其中一个成功的案例是滨海湾花园城市规划,这个规划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绿化设计,将一个废弃的码头区域转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公园。

这个规划不仅提供了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交通问题,新加坡还大力发展了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和巴士。

这些交通工具通达城市的各个角落,方便居民出行,同时减少了私人汽车的使用,缓解了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此外,新加坡还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开展绿化计划,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平。

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二:东京东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它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压力和有限的土地资源。

然而,东京通过精确的城市规划和高效的建设管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挑战。

东京的城市规划注重功能分区,例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另外,东京注重绿化和公共空间的规划,以提供一个舒适宜居的环境。

例如,他们建造了很多公园和广场,供居民休闲娱乐和聚会活动。

在建设方面,东京利用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管理手段,快速建设起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这些措施为东京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品质提供了保障。

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三:中国广州广州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城市,它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广州积极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问题。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

案例分析: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尽管受资源约束,最大的约束是土地,因为这个国家的一切都要在641.4平方公里的土地内获得,通过良好的规划以及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新加坡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品质在过去三十年内得到了飞速提高。

它的自然环境高度城市化,但它仍是一个典型的热带花园城市。

1989年人口危机委员会所作的一个调查显示,新加坡居民的生活质量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我们追溯新加坡过去三十年的自然开发,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实质开发的过程;作为一项关键性的要素和重要的政策方针,它对新加坡城市规划和再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它的城市战略规划目标简而言之,就是使新加坡成为一个“怡人的热带城市”。

开发阶段——现代新加坡的城市开发的四个阶段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令人窒息的拥挤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新加坡的城市问题已经到了难以解决的地步。

过度拥挤、住房短缺以及不卫生的生活条件在城市中心区随处可见。

市中心到处拥挤,满是贫民窟。

四分之一的居民挤在岛上百分之一的地区里。

常常是五十多个人挤在一个二、三层楼的商铺房间内,或是住在临时搭设在肮脏的下水道的小屋里。

失业频繁使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

传染病如肺结核四处蔓延。

犯罪行为极其猖獗。

这些就是英国人在开始成立规划委员会时看到的情况。

1958年第一个总体规划诞生,提出了一个行动计划,强调要通过土地规划来实现合理的土地利用,这标志着全方位持续改造时代的到来。

所有的城市土地逐步分区,划出了绿色地带和新城镇区域。

1959年新当选的新加坡政府取代了英国政府,提高生活质量和解决拥挤问题成了政治议程上首需解决的问题。

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国家的住房供给和现代城市的初步形成这一阶段新加坡城市发展有一个特征公共住房计划迅速解决了城市的拥挤问题。

计划的贯彻执行是由1960年依法成立的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来承担的。

到1970年底,建屋发展局共完成了120669套公寓和店铺。

新加坡的有效土地重新利用政策以及使新加坡人拥有自己住房的政策推动了建筑的快速进展。

新加坡的历史街道保护策略_以Chinatown历史街区为例

新加坡的历史街道保护策略_以Chinatown历史街区为例

120□ 方 榕目前,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建设进程中,历史街区的肌理被破坏、传统街道大量丧失成为不少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老城保护的呼声中,一些历史建筑或建筑群组被保留下来,然而老城保护绝不仅仅是保护几幢历史建筑,更重要的是延续历史街区的结构、肌理,以及以街道为代表的公共空间的形态和氛围。

新加坡城市规划和设计针对城市的特色历史街区,制定了相关保护和更新策略,并通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卓有成效地延续了历史街区的物质形态,并使历史街区成为城市中极富特色的吸引点。

本文以新加坡Chinatown历史街区的保护为例,探讨新加坡历史街区保护政策、策略、控制要素等,以期为我国提供借鉴。

新加坡的历史街道保护策略—以Chinatown历史街区为例[摘 要]街道作为参与构架城市形态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历史街区保护中处于不容忽视的位置。

对城市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绝不仅仅是保护几幢历史建筑,更重要的是要延续历史街区形态特色。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高效的历史街道保护策略。

其策略从历史街区保护政策保障、街区物质形态解读、规划策略制定及规划控制实施等方面对历史街道保护和建设进行指导,在保护与发展中求得了平衡,良好地延续并加强了极富特色的街道氛围。

[关键词]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保护策略;封套控制;新加坡[文章编号]1006-0022(2011)09-0120-06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BHistorical Street Preservation in Chinatown, Singapore/Fang Rong[Abstract] Street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urban morphology. Its preservation deals not only with architecture,but also with historical street form continuation. Singapore’s Chinatown preservation strategies include histori-cal district preservation policy, street form analysis,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planning guidance. A balance between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achieved for characteristic street form continuation.[Key words] Historical district, Physical form, Preservation strategies, Cover control, Singapore1历史街区保护政策背景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主要由城市再发展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简称URA)负责[1]。

【学习分享】—新加坡城市新区开发时序案例(16P)

【学习分享】—新加坡城市新区开发时序案例(16P)

城市新区开发时序案例新加坡滨海湾同策咨询中心2017.06基本信息B a c k g r o u n d&L o c a t i o n 新加坡滨海湾开发至今20年,从填海区,目前已成为成为新加坡的经济文化中心新加坡滨海湾M a r i n a B a y物业类型住宅、公园、商业、商务、休闲娱乐、行政和文化艺术地址新加坡南端,原莱弗士坊,距市中心5km左右开发由新加坡重建局主导的造心工程占地面积360公顷介绍1996年李光耀时代两次“新都心”计划的开展,政府填海造城,滨海湾逐渐由一个历史中心城区转变成为本土服务的“生活、工作与休闲娱乐相结合的新城市核心区”“,随后又逐渐升级为全球性的“24 小时全球商业、生活、工作与娱乐中心”。

阶段一城市规划阶段1992-1996年城市郊区,未知陌生区域新加坡滨海湾M a r i n a B a y1983年,新加坡重建局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将滨海湾定位成新加坡“花园城市”发展战略的示范区域 1992年,滨海湾的改造已初步成形,约360公顷的土地得到了整理与生态恢复,形成4.5公里围绕湾区的滨水空间1992年滨海湾区填海工作完成,形成滨水空间。

1996年“新都心”计划在滨海湾开展阶段二鱼尾狮时代2002-2008年导入标致性景观,提高区域识别度2008年新加坡政府花费了3500万美元,完成了围绕于滨海湾周围,长3.5公里的滨海步道(Waterfront Promenade ),还包括环保主题的游客中心以及滨海中心的双螺旋桥2002年鱼尾狮公园由市中心搬至滨海湾区,10月滨海湾艺术中心落成。

随后鱼尾狮公园周边商业依次开业鱼尾狮公园及周边滨海步道鱼尾狮公园滨海步道(Waterfront Promenade )2003年滨海湾规划101公顷滨海花园2006年,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以其商业导向的开发计划赢得滨海湾东部片区开发权。

阶段三金沙时代2010-2015年产业入驻,景观、配套升级2010年滨海步道全线贯通2010年,连接滨水湾东部南北两岸的双螺旋步行桥(the Helix )建成,标志着环绕滨海湾的开放步行空间全线贯通。

新加坡--以地铁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及商业设计

新加坡--以地铁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及商业设计

新加坡--以地铁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及商业设计新加坡--以地铁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及商业设计一,新加坡以地铁为核心的交通网络新加坡国土面积704平方公里,人IZl459万,目前日出行量为845万人次,而道路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2%左右,已经形成了以地铁为核心,包括公共汽车,地铁,轻轨,出租车在内的公共交通系统.(一)以地铁为核心地铁线路成环状网络,总长度达109kin,以地铁为核心将居住区,轻轨,商业楼,巴士站,德士站,地铁,地下停车场按照从上而下的顺序,布置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一方面将整个城市的交通网连成体系,相互衔接,形成了”一站式”有效的交通网络,满足了不同人的出行及换乘需要;另一方面,将一个完整的空间进行多种功能综合利用.在人1:3稠密的商业中心或住宅区多设地铁站,地铁线路与公交车站以搭有顶棚的行人天桥或专用道路连接,可以提供从各个组屋住宅区(政府出资兴建的大型高层居民住宅楼群)到市区,商业中心及各个旅游景点的快捷交通服务.每一个地铁站同时也是多条公交车线路的转换站,而且这些站点通常都建有人行通道与附近的组屋住宅区相连,搭有可防El 晒雨淋的顶棚.此外,为了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搭乘公交汽车,政府特意在地铁站附近建有大型购物商场,电影院,小吃中心和夜市摊位等.新加坡地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如突出城市历史,文化,艺术特色,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交通建筑满足乘客深层次的文化要求;在重要车站进行艺术展示,提升品位,搭建艺术展现的舞台;充分考虑无障碍设施,设置垂直升降电梯等.另外,还采取了地铁车站风亭设置与建筑结合,地铁车辆段设置在地下,减少项王春娟目用地等措施.新加坡23个新市镇都与轨道交通系统相辅相成,几乎所有的新市镇都是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兴建,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办公楼,住宅依次以轻轨站为圆心向外延展.出了车站下到地面,人行道宽敞平坦,人车分离.最细致的就是轻轨站和公交站完全是一体设计,出了轻轨就是通透明亮,宽敞大方的公交车站.首先是紧紧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周围的商业中心,其与轻轨互相支持保证各自的客流,并解决新市镇居民的休闲, 娱乐,消费等各式各样的需求.商业中心通常有1到4个大型的旗舰百货公司,再搭配相当数量的小型商店,服务能力与20万的人口规划是相对应的.再往外围一些, 就是办公区和无污染的工业区.其余地区就是纯粹的住宅区.这样的规划,可以保证每一个新市镇都能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这样居民就不必全部挤到市中心工作, 也降低了道路的交通负荷.(二)公共交通方便快捷新加坡公共交通网以83公里地铁线为纲,240多条巴士线和轻轨线为目,3800多个站点为结.每个站点每15分钟必须有一辆车到达,早不能超过1分钟,晚不能迟到2分钟.任何一个居民,从家里走出来,不出400米,必定能到达一个”站”.新加坡的城市主干道都有公共汽车专用道,但这只保证公交车在高峰期及规定的时段内有优先通行权,十字路口的专用道是允许其他车辆进入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路口通行能力.(三)道路层级分明动静分离新市镇内有3个层级的道路系统,最外围的是快速道路,两侧均有宽达30米的绿化隔离带.隔离带隆起,并种上了好几层茂密的乔木,既创造了快速路与新市镇BEIJING@BUSINESS的绿化景观,也确保了住宅区居民的安宁与安全.在绿化带内侧,根本听不到快速路上的噪音.第二层级是新镇中心与各个住宅区之间的主要干道,第三层级是住宅区内的慢车道和人行步道.这三种道路层级分明,使新市镇交通方便,住宅区内宁静安全,车行速度由外而内渐减,秩序井然.另外,新加坡街道几乎有一半都是单行线,有效地减少了堵车.新加坡的每一个十字路口,都有很多高低错落的红绿灯,方便各个角度和各种高低不同的车辆的驾驶员和行人更方便地观察.新加坡任何一个路口的车道都是虚线,允许车辆变道.二.新加坡以地铁为核心的综合开发模式新加坡以地铁为核心,地铁站周围的建筑和地铁站周边地块普遍采用多功能的组合式开发方式,即综合集成模式,商业集成模式,商务集成模式和居住集成模式等四种主要模式.(一)综合集成模式综合集成模式是一种将办公,商业,地铁站,公交和换乘枢纽集成于一体的站体开发方式.新大巴窑镇车站(ToaPayohstation)位于市郊新镇——大巴窑镇的中心,它将办公,商业,地铁车站和新加坡第一个安装有空调的公交总站进行综合集成开发.整个综合体有约1.7万m2的零售商业空间,提供了银行,餐饮,超市等服务;商业区上面是办公区;另外还设有一些教育,家政服务,个人健康护理等机构和休闲娱乐设施.位于该站体地面层的大巴窑公共汽车换乘站(ToaPayohBusInterchange)可以实现公共汽车和地铁之间的换乘.整个综合体不但实现了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 也提供了多种功能的组合开发,集聚了大量人流. (二)商业集成模式商业集成模式是一种仅将商业街与地铁站集成开发的方式.在新加坡的中央商务区,南北线和东西线共线运行.该区段设市政厅站和莱福士站两个地铁车站,是新加坡最中心的地区,有高档的酒店和写字楼,繁华的购物中心和会展旅游服务等.这里的地下空间有一个商业网络,形成地下商业街.从地铁站到SUNTEC会展中心,是一条500m的商业地下通道.地下通道很长,但设计得十分有趣味,商业档次也较高,充分发挥了地下商铺的潜力.这是一种商业集成的开发模式.(三)商务集成模式商务集成模式是一种仅将商务办公楼与地铁站集成开发的方式.如:东北线所建的新多美哥综合地铁换乘站(DhobyGhautstati0n)位于中心商业区非常繁忙的乌节路(OrchardRoad)东端,规划为新加坡整个地铁网络的换乘中心.该车站也是新加坡第一个地铁车站完全与商务办公楼整体开发的项目,优化了土地使用结构.另外,它和南北线,在建的环线,规划中的轻轨Marina线的车站都可以方便地进行换乘.该车站整体结构如下:地面建筑分别为10层和7层的商务综合建筑体;地下12层为站台,商业设施和停车场(其中商业设施不但联系两个地铁车站,而且也延伸到周边其他办公楼,扩大了整个商务集成的范围);地下3层为南北线,地下4层为环线,地下5层为东北线,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换乘.(四)居住集成模式居住集成模式是一种仅将住宅与地铁站集成开发的方式.盛港新镇是新加坡北面一个小镇,面积约10km2,2006年居住人口达13.85万,其中居住用地面积约5km2.整个新镇有盛港轻轨环绕,并连接地铁东北线.盛港新镇的综合开发采用住宅与地铁站结合的模式,并配有一定规模的商业,以形成整个新镇的商业中心.三,新加坡以地铁为核心的商业开发(一)多管齐下的商业规划新加坡城市规划分为中心区,城区,及邻近区域,卫星镇,邻里街坊等几级,商业网点也相应设立在中央商务区,城区中心,镇中心,邻里中心等.新加坡商业发展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分为中央商务区,区域商业中心,市镇中心,邻里中心.中央商务区是商业中心的最高层次,辐射全岛;区域中心距离市中心大约?公里,共规划4个,已完成3 个,其中以淡滨尼最为成功;小型中心距离市中心有大约6公里,共规划5个,其中以碧山最为成功;边缘中心距离市中心大约2.5公里,共规划6个,已完成3个;邻里中心分布于各住宅区内.各级商业中心都有明确的功能和要求,对网点的选址,布局,规模都有明确的规定.对网点的选址,布局,规模具体到卖何类商品均有细则规定,而且新增商业设施不能影响已有商业设施的经营,使城市商业网络有序发展.中央商务区既有政府机构,写字楼,酒店及购物商场等核心部分,还有文化,餐饮,医疗等配套辅助设施等,以多种功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重要的是,新加坡在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建设方面是非常谨慎的,牛车水一带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建造的,桑顿大道金融区一带则是20世纪下半叶建造的,滨海南综合娱乐场一带在21世纪建造,它们连贯,有序,构成了一幅新加坡城市发展变迁的美丽图画.BEIJINGBUSINESS北京商业新加坡商业区规划也与住宅区的规划相配套的.在每一个邻里街坊都有综合性商业网点和超市,柴米油盐日常商品等出了家门就能买到.在每一个社区,都有大型的商业中心.新加坡的社区商业,主要必备12种基本业态,例如:菜场,银行,邮政,卫生所,洗衣房,理发店,快餐店,超市,新华书店,修理铺,公共厕所和社区活动中心;并有13种推荐业态,例如:服装店,鞋店,礼品店,鲜花店,摄影店,音像制品店等.新加坡社区规划为三个层面,分别配置和设置相应的商业,三个层面的划分为:1,1000--2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商店(相当于街坊级).邻里商店以经营生活必须品为主,商店组合为:普通Et用品商店和餐厅2,6000--8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中心(相当于居住小区级).邻里中心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小贩中心.一个典型的邻里中心设置35个商店和2个食阁,1个超级市场,1家菜市场,1—2台自动提款机.必备功能有:诊疗所及牙医,面包店,文具店,中西药行,托儿所,服装店,眼镜店,理发店,家庭用品,书局,家庭娱乐中心等3,4000-6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新镇中心(相当于居住区级).新镇中心以经营高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娱乐设施,银行,邮政局,超级市场,百货公司及高档商品,商店,餐馆,快餐店.新加坡兴起的邻里中心建设其本质上也是社区便利商业的重要表现形式,其目的是为居民提供便捷,安全,有效的消费场所.其强调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配套的设施,具体为:在一个典型的邻里中心设置35个便利商店,二处社区餐饮,一处超级市场,一个菜市场.l一2台自动提款机.必备功能有:诊疗所及牙医,面包店,文具店,中西药行,托儿所,服装店,眼镜店,理发店,家庭用品,书局,家庭娱乐中心.是以不断满足人民在物质,文化生活上的需求.(二)以地铁为核心的商业开发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寸土寸金,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新加坡采取地铁站与商业集成开发的模式,除了地铁正常的交通功能外,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行综合立体的开发.地下商业城使担负交通功能的地下空间与周边地块商业融为一体.与地铁车站相邻的地下通道连接到周边道路,将人群直接疏散,减少地面交通压力,同时在通道内大力发展地下商业.”地下管廊”在内的同步建设和整体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城市绿化景观建设的生态效应.地下高速公路大部分建于地下,地下停车场规模庞大,设施先进.下面以新加坡最着名的乌节路为例介绍乌节路是新加坡的最大商业街,最摩登的街道,是全球着名的购物天堂.乌节路中间是汽车道,两侧各有宽阔的步行街,休息座椅,公共电话等,供购物人群的流动.有盖走廊,高空连廊,有盖长廊等市区长廊将各购物中心及巴士站全面连通.乌节路地铁站像一座地下宫殿,又像一座迷宫,四通八达,各种标识明显.地铁站与商业机构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划过地铁卡走出自动门便是大型商业中心.宽阔的地下通道两侧是各种时尚精品屋,无限地延伸,扩展.除此之外,户外饮食区,时尚服装展览与综艺大游行随处可见.其中位于新加坡着名乌节路地铁站核心地带的ION Orchard商场,为八层高大型商场,共有逾64万平方叹的出租面积,云集400间零售,食品和饮料店,包括国际顶级豪华品牌及精品和年轻潮流及生活品味商户,凭借创新独特的设计及零售概念,优越的地理位置,成功吸引国际级着名品牌进驻,营造划时代的购物新风格,带领新加坡零售界潮流,缔造新一代的生活时尚品味,为新加坡本地及国际游客带来崭新的旅游购物体验. IONOrchard位处乌节路地铁站(MRT)正上方,地理位置优越,从地下通道能直接前往地铁站,商场的左右两侧分别是乌节路和乌节林荫道,亦有区内主要公共巴士路线直达IONOrchard,交通便利快捷.遍布八个零售层面,四个以上的地下室和地上四层,融合周边环境,连接附近购物中心及设施.游人可以在全新加坡最大的有盖公众广场ION2享受宽敞的休闲空间,还能通过地下通道网络往返附近建筑物,非常方便. IONOrchard具有多项独特设计及规划,适合举办各类活动.沿乌节路117米的临街建筑采用全新互动多媒体幕墙设计成墙身覆盖整个门面,成为展示零售品牌,全球活动,多媒体艺术,商场事件的个平台.有盖公众场所ION2可举办大型活动,聚会和庆典;嘹望台ION Sky~360度饱览全市美景;九楼拥有一个75000平方英尺的花园;IONArt5300平方英尺,专门用作艺术及文化活动展览,展出亚洲和新加坡最杰出新晋艺术工作者和设计师的现代作品.商场内亦设有多个会合点供顾客选择,包括一楼的中央庭院及地下四楼的IONStation. IONOrchard提供最佳的顾客服务,进一步提升商场的优越品质.除了四个客户服务台之外,ION顾客服务员也会随时随地提供协助,让顾客享受快乐难忘的购物之旅.新加坡旅游局更在商场一楼设立新加坡旅客询问中心.(作者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BEIJING@BUSINESS。

新加坡——乌节路2

新加坡——乌节路2

DFS--DUTY FREE SHOP
美食信息
• 除去购物以外,没有什么比饮食更贴近新 加坡人的心了。乌节路有最好的五星级酒 店的国际化烹饪方法,大型或小型购物中 心里空调环境下的餐饮摊 位,或者沿街闲 逛时碰到露天咖啡座,果酒或啤酒花园, 可以坐下小憩观赏景色。对于所有人,对 于各种口味来说,乌节路都可以满足你的 需求林志源。
Giraffe
空间开阔的玻璃餐厅
商圈主体
• 商圈内的消费者
• 主要面对的人群:除了接待 当地的本地人外,每年接待 着700万之多慕名而来的海外 游客。
商圈客体
• 每一家店都独具特色,如义安城(NgeeAnnCity)乌 节路391号:义安城很难在一天内逛完,因为城 中一百多间各式的日本商店“间间都精彩,所所 皆特殊”。里面还有许多画廊和艺术馆、DFS-DUTY FREE SHOP大型免税店、还有一处是一栋56 层高的住宅塔楼(TheOrchardResidences)和一 座商业裙房(IONOrchard)组成。塔楼的55-56 层是一个全景式的双层观光平台(IONSky), IONOrchard项目则包括入口处3,000m2的市民广 场(IONSquare)、地下四层和地上四层组成的 商业空间以及位于四楼的艺术画廊(IONArt),
商圈环境
• 新加坡著名的商业一条街—乌节路, 近日以优美的环境、洁净的街道以及 出色的接待服务,击败了全球其他30 个参与调查的城市商业街,夺得最佳 商业街的桂冠。
角色定位
• 引领时尚型商圈
产业结构
• 著名商业购物区乌节路新加坡的经济传统 上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 航运等,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 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 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独立后的新加坡经济 发展引人瞩目,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旅游业是新加坡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三大 经济支柱产业:国际贸易,加工业,旅游 业)。

新加坡综合开发项目案例

新加坡综合开发项目案例

新加坡综合开发项目案例今儿个就跟您唠唠新加坡超酷的综合开发项目——滨海湾。

一、项目背景。

新加坡这地儿啊,地方不大,但人家那志向可不小。

这滨海湾以前呢,也就是一片普普通通的滨海区域,没啥特别出彩的。

不过新加坡政府就想啊,咱得把这地儿打造成一个能让全世界都惊艳的地方,为啥呢?一来呢,新加坡想在国际上展示自己的现代化形象,就像一个超级明星想在红毯上艳压群芳似的。

二来呢,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增多,需要更多的商业、居住和休闲空间。

二、规划设计。

1. 多功能融合。

滨海湾那规划可真是绝了。

首先是把商业、住宅、休闲娱乐啥的全揉到一块儿了。

就像一个大杂烩,但可不是那种乱炖,而是精心搭配的满汉全席。

比如说吧,那高耸入云的写字楼,里面全是国际大公司。

上班族们白天在里面忙得晕头转向,一到下班,出门就是商场、餐厅。

那些商场里啥大牌都有,能让购物狂们逛到腿软。

还有那豪华住宅,从窗户往外看,就是美轮美奂的滨海湾景色。

住在那儿的人就像住在画里一样,早上一睁眼,看到那蓝天白云下的海湾,心情倍儿爽。

2. 独特的建筑风格。

滨海湾的建筑各个都是颜值担当。

就拿滨海湾金沙酒店来说吧,那三个巨大的塔楼上面顶着一艘“大船”,看起来就像是从外太空飞来的一艘超级飞船落在了海边。

这个酒店里面那是超级奢华,有赌场、酒店客房、餐厅,还有个超级大的无边泳池。

在那泳池里游泳,感觉就像是在海天之间畅游,酷毙了。

三、基础设施建设。

1. 交通。

滨海湾的交通那叫一个方便。

地铁直接就通到这儿,而且还有好多公交线路。

道路规划也很合理,不管是开车还是骑车,都能很顺畅地到达各个地方。

对于那些来旅游的人来说,从机场到滨海湾,就像串门儿一样方便。

2. 公共设施。

公共厕所干净得不像话,还有免费的Wi Fi覆盖整个滨海湾。

在广场上有很多休息的长椅,垃圾桶也到处都是,而且分类特别明确。

这就像一个贴心的管家,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让人感觉特别舒适。

四、项目成果。

1. 经济带动。

滨海湾这一开发啊,就像给新加坡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

新加坡乌节路

新加坡乌节路

新加坡乌节路简介不同于新加坡的其他街道,乌节路并不是因为某位特别的人物而命名的。

相反,它的名字来自于19世纪40年代沿街道种植的肉豆蔻和辣椒。

少量的居住在这里象SCOTTS,DAIRNHILL,和CUPPAGE一样的种植主,他们就对现在街道的名字很熟悉。

这里是新加坡绝对的中央购物区,每年接待着700万之多慕名而来的海外游客。

而如今,新加坡政府耗资4000万新元重新打造的乌节路将不再只是购物的天堂,它也将与世界级著名街道媲美,为人们提供一站式生活、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位置乌节路(Orchard Road)位于新加坡的中心位置,在中心商业区上方。

尽管据发现认为,它以前的终结点是DHOBY GHAUT地区,现在它的范围已从Tanglin Road一直延伸到Bras Basah Road。

乌节路的名字并不是因为某位特别的人物而命名的。

相反,它的名字来自于19世纪40年代沿街道种植的肉豆蔻和辣椒。

历史乌节路的南部没有房屋建筑。

由于城市从PADANG地区向内地发展和进步,乌节地区的种植业让步给了住宅的发展。

很多私人住宅,主要是PERANAKAN形式的平房开始在苏格兰路和唐林路地区占据主导地位。

城市发展过程中,乌节路和SOMEREST 路的商业住宅修建得离DHOBY GHAUT更近了。

乌节路上两旁原本种满了各式各样的热带水果树,直到1900年代初期,一场果树病变使得这片广大的果园都遭受侵袭,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

果园从此停产,荒芜一片。

直到1965年新加坡独立,乌节路上开始有了第一个购物商场,就在乌节路和Scott路交叉口的附近。

1970年代,在总理李光耀的倡议下,第一座地标性的购物广场落成,那就是董氏大厦(C.K.Tang Plaza Sigapore),再加上文华酒店驻进乌节路,奠定了日后发展的潜力。

这也标志着乌节路开始向今天这个生机勃勃的经济区的发展进步。

1917年,新加坡冷藏公司开设了一家分配食物供给的商店。

新加坡行程分享0730

新加坡行程分享0730

入口区
出口区
等候时间
因为项目目前只售出24套,且绝大部分业主为周末或假期过来居住,因此虽然每次停车入户需 要5-7分钟,但目前没出现排长队情况。 目前大多数客户选择地下车库停车。
电梯运载能力
电梯对于汽车有条件限制,汽车参 数不能超过以下数据: 长:5250m 宽:2200m 高:2000m 重:2800KG 总结:劳斯莱斯等较长的车辆无法 运送,路虎揽胜等较重的SUV也无 法运送。
销售情况
项目卖点
1. 优越的位置。(靠近乌节路商业中心) 2. 独一无二的景观资源(面向12万平米别 墅区园林景观) ,且政府承诺绿化以 后不做其他用途 3. 永久的房屋产权。 4. 汽车入户的形象展示。 5. 靠近地铁站。 6. 周一到周五早8:00到10:00免费的自助 早餐
景观 项目
区域位置
总平面
主入口
主入口右侧道路
公寓入口
落客区
车库出入口
台阶解决高差
剖面示意
地上商业
立体车库
Orchard Central
概况
新加坡最高的垂直型商场 项目名称:Orchard Central 项目地点:新加坡乌节路 建筑高度:72m 设计师: DP 建筑师事务所
入口区
出口区
停车方式
汽车电梯
电梯操作区
汽车上电梯时从电梯操作区东侧开入
汽车出车库时从电梯操作区西侧开出
入口区
出口区
运行时间
经现场实测
1.汽车从操作区被送入电梯花费2 分钟。 2.电梯到达特定楼层花费20--60秒。 3.电梯把汽车送入户内花费2分钟。
总结:汽车从车库被运到户内至少
需要5--7分钟,大量的时间都 花费到电梯送入或送出汽车的过程。

新加坡城开发案例

新加坡城开发案例

新加坡城开发案例一:新加坡城市规划纵览:建造一个宜居的热带城市尽管受资源约束,最大的约束是土地,因为这个国家的一切都要在641.4平方公里的土地内获得,通过良好的规划以及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新加坡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品质在过去三十年内得到了飞速提高。

它的自然环境高度城市化,但它仍是一个典型的热带花园城市。

1989 年人口危机委员会所作的一个调查显示,新加坡居民的生活质量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我们追溯新加坡过去三十年的自然开发,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实质开发的过程;作为一项关键性的要素和重要的政策方针,它对新加坡城市规划和再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它的城市战略规划目标简而言之,就是使新加坡成为一个“怡人的热带城市”。

开发阶段现代新加坡的实质性城市开发分为四个阶段: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令人窒息的拥挤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新加坡的城市问题已经到了难以解决的地步。

过度拥挤、住房短缺以及不卫生的生活条件在城市中心区随处可见。

市中心到处拥挤,满是贫民窟。

四分之一的居民挤在岛上百分之一的地区里。

常常是五十多个人挤在一个二、三层楼的商铺房间内,或是住在临时搭设在肮脏的下水道的小屋里。

失业频繁使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

传染病如肺结核四处蔓延。

犯罪行为极其猖獗。

这些就是英国人在开始成立规划委员会时看到的情况。

1958 年第一个总体规划诞生,提出了一个行动计划,强调要通过土地规划来实现合理的土地利用,这标志着全方位持续改造时代的到来。

所有的城市土地逐步分区,划出了绿色地带和新城镇区域。

1959 年新当选的新加坡政府取代了英国政府,提高生活质量和解决拥挤问题成了政治议程上首需解决的问题。

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国家的住房供给和现代城市的初步形成这一阶段新加坡城市发展有一个特征:公共住房计划迅速解决了城市的拥挤问题。

计划的贯彻执行是由1960 年依法成立的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来承担的。

到1970 年底,建屋发展局共完成了120669 套公寓和店铺。

狮城营匠乌节路改造计划

狮城营匠乌节路改造计划

狮城营匠乌节路改造计划新加坡乌节路是世界十大购物街之一,和纽约的第五大道、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东京的银座齐名。

而繁华的背后,乌节路也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店铺重复率高,缺乏活力:昂贵的租金使得很多小品牌的经营者不得不退场,剩下的只有LVMH 这样的奢侈品巨头,路易威登、卡地亚、蒂芙尼、迪奥、芬迪等在这里都有至少3家专卖店。

缺乏新加坡特色:乌节路除了保留了原来的名字,和路边贩卖的面包夹冰淇淋,已经丝毫看不出任何新加坡印记了。

此外,国家发展部黄部长也表示,乌节路正面对着来自其他城市购物街的激烈竞争,必须适应快速变化的零售潮流。

于是,今年1月31日,新加坡旅游局、市区重建局和国家公园局联手公布了重振乌节路计划,主要包含两大策略:1. 时尚生活目的地2. 昔日果园·乌节再现1时尚生活目的地从东陵至多美歌,全长约3.2公里的乌节路未来将发展成生活时尚聚点,串联东陵、乌节、索美塞、多美歌四个独具个性的子区域,让访客在每个转角,都能享有新体验。

图片来源: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官方网站东陵·艺术和手工区:从东陵路到乌节路转角处乌节·核心零售区:乌节路核心路段,包括ION、Tangs、百丽宫索美塞·娱乐区:313至多美歌地铁站附近多美歌·休闲时尚区:多美歌地铁站往东路段未来,针对每个子区域的发展方向及自身特点,也将对应不同的发展策略。

东陵·艺术和手工区东陵是一个综合地段,拥有浓厚的艺术和文化气息。

未来可以提供更多艺术、文化以及生活化的产品。

区域内的有盖运河将被转换成极具吸引力的庭院空间,成为公共艺术、户外用餐的场所,让本地居民和游客体验新的生活方式。

图片来源: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官方网站乌节·核心零售区作为购物区的心脏地带,乌节将推出更多街头活动(如快闪店面),带动街道活力,让人们有参与感,并提升步行体验。

此外,乌节路和巴德申路交界处将出现一座新的行人天桥提升连接性,这里将成为拍摄乌节路风景的绝佳地点。

新加坡乌商业街—乌节路考察研究报告

新加坡乌商业街—乌节路考察研究报告

170年风云际会世界级商业街——戏说新加坡乌节路1840年,“乌节路”名字诞生……1903年,乌节路第一个冷藏超市设立……1950年,乌节路CK Tang购物中心建立……1974年,新加坡第一家多层购物中心Plaza Singapure开业……2011年,超过5000家商店汇集在此,义安城、先得坊、伊势丹、诗家董,还有新加坡第二家免税商店(DFS)……半个多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商场集聚在乌节路,共同缔造了新加坡的中央购物区。

1908年的乌节路是一大片种植园乌节路1930年乌节路1975年如今的乌节路前世今生,乌节路被时间镌刻成了经典乌节路位于新加坡的中心位置,范围从唐林路一直延伸到Bras Basah路,是一条全长约为2.2公里的单行道,特色购物中心林立于道路两侧,各大购物中心外的主要通道则布满了这个花园城市无处不在的鲜花和绿叶。

每一个标志性的购物中心都是购物者的天堂,提供了拥有自己特色的零售,餐饮和娱乐服务。

这个购物带由近800,000平方米的商场、餐厅组成。

从世界名品定制到快速时尚,从高档餐厅到美食广场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要求。

如今,乌节路是新加坡最大的吸引游客的亮点之一。

与新加坡其它道路不同,这条路并不是因为某位特别的人物而命名,相反,它的名字来自于19世纪40年代沿街道种植的肉豆蔻和辣椒。

19世纪末,一种奇怪的疾病传播到了肉豆蔻的种植上,肉豆蔻价格下跌,与之同时,人口蓬勃发展,乌节地区的种植业让步给了住宅的发展,该地区很快转化为住宅区。

当地富豪被这一带苍翠宁静的环境所吸引,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豪宅。

周围的多条道路如Cairnhill, Cuppage, Oxley都是以当时各自的庄园主命名的。

在成为国家著名的购物场所之前,乌节路满是印度庙宇,犹太教和佛教的墓地,菜市场,户外小贩中心,甚至还是一个露天洗衣场所。

乌节路地图世界顶级的商业中心,中西文化的无隙糅合乌节路是东西文化融合得最有魅力的商业街区国际购物中心,有适合不同游客需求的专卖店、特产商店。

可持续的城市机动化:新加坡案例

可持续的城市机动化:新加坡案例

World MetropolitanTransport Development Forum 2012世界大城市交通发展论坛2012Beijing北京23rd May to 24th May 20122012年5月23~24日Mohinder SinghDean, LTA Academy新加坡交通学院院长Sustainable Urban Mobility : A Case of Singapore可持续的城市机动化: 新加坡案例⏹5.2 million people 520万人口⏹710 sq km 710平方公里 Singapore 新加坡Land Transport 陆路交通• Road Network - 3,400 Km (公里)道路网-Expressway Network - 161 Km (公里)快速路路网•Vehicle Population - 955,183 辆机动车保有量•Car Population - 602,779 辆小汽车保有量•MRT (地铁)-146.5 Km (千米)•LRT (轻轨)-28.8 Km (千米)•Buses (公共汽车) -4,000 辆 (342routes 线路)•Taxis (出租车)-26,073 辆数据截至2011年底Updated as at end 2011Travel Statistics 交通出行统计Daily Bus trips: 3.4 million公共汽车日客运量: 340 万人次/日Daily MRT/LRT trips: 2.4 million地铁/轻轨日客运量: 240 万人次/日Daily Taxi trips: 0.9 million出租车客运量: 90 万人次/日Total PT Trips: 6.7 million公共交通客运量总计: 670万人次/日Note: Average daily trips for the respective modes in 2011 (Jan- Nov 2011)说明:以上各数据为2011年1月至11月日均统计而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