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b496d04d4d8d15abe234eca.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大纲192学时12学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设计初步(BASES OF DESIGN)课,适用于建筑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是学生必修的主干型专业基础课。
课内参考时数为212学时(含1个教学专用周20个学时),课内外学时比例控制在1:1以内,课程学分数为13。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运用过程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系统性的基础模块和综合模块的单元教学,在观察、分析、构思、图示表达、模型实验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初步掌握建筑与环境方案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研究基本技能,完成向专业设计课的过渡。
教学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受到设计启蒙教育,启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为后修课程的学习打下较宽厚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一)先修课程1、素描与色彩。
重点掌握设计素描、线描、速写、色彩(水彩、水粉)写生等基本知识与技能。
2、建筑制图。
掌握三视图、轴测图、透视图(一点、两点透视)、阴影图等的基本知识与求作方法,初步掌握建筑工程图字体书写和线条图配景的画法,以及建筑方案设计图绘制的基本规范。
3、建筑概论。
初步了解建筑的基本概念、类型、发展简史、建筑营造的一般过程、建筑师的工作和职责、建筑师的知识结构与学习。
(二)基本要求依据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按照建筑与环境方案设计所需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类型,以及认知顺序,将设计初步课分为基础和综合两类教学模块。
基础模块M1:形象化思考基础。
调动提出设计新概念、新形式的潜力,激发和培养其形象化思考能力。
通过单元教学,初步掌握概念设计与传达、铅笔和钢笔基本图示、形象记忆等的基本技能,初步达到能较规范地运用方案设计常用图示,概要地表达建筑与环境形象的水平。
M2:表达基础。
以相关基本理论教学为指导,通过单元教学,初步掌握碳笔、水彩、水粉等效果图基本技法,并以钢笔淡彩效果图为重点,初步掌握建筑与环境的空间、光影、质感与色彩的图示表达技法。
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0951e9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4.png)
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建筑初步课程是为建筑专业的学生设计的一门基础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清晰的指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并能准确运用;2. 掌握建筑学的基本原理,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规律;3. 能够熟练运用建筑学的基本方法,进行初步的建筑设计;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1 建筑学的定义和范畴1.2 建筑学的发展历史及流派2. 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2.1 空间组织原则2.2 材料与结构原理2.3 光线与色彩原理2.4 比例与尺度原理3. 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3.1 形态分析与表达3.2 功能分析与规划3.3 建筑构造设计3.4 建筑样板设计4. 建筑学实践案例分析4.1 国内外优秀建筑作品案例分析 4.2 城市建筑环境问题分析4.3 建筑设计竞赛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建筑设计实践,并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
3. 个案分析:以经典的建筑案例为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团队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5. 评估考核:通过作业、课堂讨论和项目评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3. 期末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小型建筑设计项目,并进行展示和评估。
六、参考教材1. 《建筑设计基础》李玲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 《建筑学概论》汤松江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行业标准,中国建筑出版社通过建筑初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为日后的建筑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建筑初步》教学大纲
![《建筑初步》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4ed0dc6bb4cf7ec4afed0e4.png)
《建筑初步》教学大纲课程总体介绍《建筑初步》是建筑学专业与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一门启蒙教育课与基础性专业课程,主要分为设计理论和课程设计作业两部分,理论教学加强对基本知识的讲解,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加大教学的信息量和教学的直观效果,课程设计部分采用个别辅导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绘图的基本功训练,以达到课程教学的任务要求,直接为今后设计课程所服务。
学分及学时:3学分 64学时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建筑的基本知识有初步了解,对建筑的本质和中外古典建筑及我国传统民居的主要特征有初步了解,初步掌握建筑设计表现的常用技法。
二、教学方法教学以练习为主、讲课为辅,通过大量练习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三、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时数位64课时,讲授28课时,实践操作36课时理论讲授第一章认识建筑第一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第三节建筑设计的内容第四节建筑设计程序第二章建筑基本知识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的基本知识部分1、中国古代建筑概述2、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3、清式建筑做法名称第二节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部分1、西方古典建筑概述2、西方古典柱式第三节现代建筑第三章建筑设计理念第一节建筑绘图第二节设计方法第三节形态构成第四章建筑表现技法第五章经典建筑的实例欣赏实践环节(作业安排)1、字体练习(必做)2、铅笔、钢笔线条图练习(必做)3、工具墨线线条图练习(必做)4、建筑工程图纸表达练习(必做)5、建筑表现图技法练习(选做)6、建筑模型制作(选做)四、该课程为考查科目成绩评定为平时考勤20%+平时作业80%。
理论知识部分可进行随堂测试,也可在结课时进行全面总测试。
五、主要参考书目《建筑初步》清华大学,田学哲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方法入门》,贾新年、徐鹏飞,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设计手法》,沈福煦,同济大学出版社《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初步[Ⅰ]》教学大纲
![《建筑初步[Ⅰ]》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689ae7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e.png)
《建筑初步[Ⅰ]》教学大纲第一篇:《建筑初步[Ⅰ]》教学大纲《建筑初步[Ⅰ]》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建筑初步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编号:02040815 开课教研室:建筑设计教研室授课对象:建筑学专业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建筑初步[Ⅱ] 执笔人:刘汝晶二、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 任务:具有一定水准的绘图表现技能。
形成初步的设计概念及思想方法。
地位:建筑初步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讲课和课内反复的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建筑学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表现方法和基本理论,为以后的建筑设计做好准备。
2、知识要求:(1)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绘图工具、仪器、制品。
(2)正确掌握各种表现方法和表达技巧。
(3)初步理解各种造型因素和构图规律的特点和关系。
(4)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基本艺术设计理论与知识。
3、能力要求:(1)观察能力:培养善于观察环境、建筑及各种事物的习惯,逐步提高观察、辨别和抽象事物的能力。
(2)审美能力:能从美学角度去分析环境、建筑,注重培养艺术素养及审美能力。
(3)分析能力:培养对事物进行观察、理性分析及判断的能力。
(4)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己查阅、搜集资料,阅读教材、参考书的习惯,逐渐养成有目的地自学能力。
(5)表达能力:通过课程训练掌握各种表达方法和技巧,能够清晰、准确严谨地表达空间环境、建筑以及运用模型表达空间环境、建筑形体关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1、水彩渲染要求: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学时数:60学时学分数:3.5学分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1)线条流畅,每一条线要粗细均匀、光滑。
(2)不同种类的线条要粗细分明,交接准确,层次清楚。
(3)图纸规格:白图纸 A3(297 X 420)2、仿宋字(铅笔、钢笔)、美术字练习要求::(1)字体笔法正确,结构均衡、规范、清楚.(2)图面干净、整洁、构图完整。
(3)数字、字母要比例适当,间距适中,平滑完整。
建筑初步 教学大纲
![建筑初步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c4728e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b.png)
建筑初步教学大纲建筑初步教学大纲导言:建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设计、结构、材料、施工等多个方面。
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建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制定一份完整的建筑初步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建筑初步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
一、课程目标建筑初步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建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对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技能的掌握。
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分析和评估建筑设计方案,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掌握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以及理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流程。
二、课程内容1. 建筑概论- 建筑学的定义和范畴- 建筑的历史发展-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2. 建筑设计基础- 设计原理和方法- 建筑风格和表达- 建筑规划和布局3. 建筑结构基础- 结构力学基础- 建筑结构体系- 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 建筑材料与技术- 建筑材料的分类和性能-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建筑施工技术和工艺5. 建筑施工管理- 施工组织和流程- 施工图纸的理解和应用- 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必要的。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实践和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 课堂作业:包括理论分析、设计练习和案例研究等,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课程项目:通过实践项目,评估学生的设计和施工能力。
五、课程参考资料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可以提供以下参考资料:1. 建筑学教材:包括建筑学原理、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等方面的教材。
2. 建筑案例集:收集一些优秀的建筑案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3. 建筑技术手册:介绍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手册,为学生提供实用的指导。
六、课程进度安排为了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可以将课程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安排一定的学时。
《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4bb229a27284b73f342507c.png)
《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Design Rudiment课程编码:082820061总学时:16 学分:1适用专业及年级: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一年级先修课程: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建筑设计课程的准备及入门阶段,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基本知识及理论的讲授,结合大量的作业练习,使学生在思维方式、构思能力、表现技巧上得到基本训练,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本课程的任务:1.引导初学者对建筑的基本认知,广泛接触一些建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启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2.熟练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表现技法,使学生在思维方式、构思能力、表现技巧上得到基本训练。
3.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建筑认识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1-1对建筑的基本认识,了解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与社会、环境的联系以及专业学习。
1-2掌握人体尺度、空间知识和环境行为心理分析重点: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难点:人体尺度、空间知识第二章建筑的基本知识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2-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西方古典建筑的特征、体系及代表建筑。
2-2了解现代建筑的产生、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与代表建筑。
重点:现代建筑的产生、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与代表建筑难点:中国古代建筑,西方古典建筑的特征第三章建筑抄绘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3-1熟练掌握建筑工具图、徒手图等建筑图的基本表现技法。
3-2掌握建筑空间、建筑设计图的基本表达。
重点:建筑工具图、徒手图等建筑图的基本表现技法难点:建筑空间、建筑设计图的基本表达第四章建筑测绘与空间体验分析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4-1掌握建筑设计图的绘图技巧,通过建筑测绘训练,掌握建筑设计图平面、立面、剖面、效果图的表现,使学生把建筑实物和建筑图纸对应起来。
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444cb3ffab069dc502201ea.png)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的?3、试着分析身边的建筑空间的处理手法。
4、体会人对空间有哪些感受?5、用自己居住的建筑分析建筑与社会的关系。
6、建筑空间的开敞与封闭有哪些类型?7、用自己喜欢的建筑分析建筑环境与文脉有哪些关联性?说明建筑二要素如何在该建筑中体现,并分析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3、绘制武昌火车站的人流动向流程图,分析建筑空间序列和使用功能的关系。
4、用“母度”的概念绘制古希腊陶立科柱式柱身与额枋的比例关系,分析该比例关系的特征。
5、建筑结构的选择依据有哪些?6、分析卢浮宫改造项目说明玻璃金字塔的存在理由及此结构形式的优点。
筑的场所感和空间感的营造。
2、制作一份对自己身边的建筑空间的体会和分析报告,分析该建筑的优缺点(可从功能、形式、技术措施、人文底蕴等方面入手;同时制作一份自己梦想的建筑策划书,可用草图表达该建筑的形式、周边环境、平面布局等并用文字说明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方法。
第二章建筑基本知识1收集雅典卫城、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罗马万神庙、圣马可广场的建筑资料,了解西1用图形语言分析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建筑形态与空间的特征及表达手法。
2、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说1绘制西方各柱式的立面图和透视图,掌握各种柱式的形态和特征。
要求:A3幅面,墨线《建筑初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及表达技能,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改革与完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基础知识的培养。
本课程为考查课程,以体现理论知识应用的科技论文和设计作品作为平时作业成绩,综合考查平时的考勤、交流能力、图样表达能力,以体现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小型建筑设计作为课程设计成绩,体现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以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性、真实性和灵活性为考察对象,打破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死记硬背的应试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通过考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六、答疑安排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初步》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需求《建筑初步》课程的教学质量,制定了相应的辅导答疑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1 •答疑内容主要包括需求建筑设计及相近课程的知识的问题答疑、学习方法指导、专业方向的选择、就业咨询以及所有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问题的讨论。
环艺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大纲
![环艺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0a6700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a.png)
课程代码
136108
课程名称
建筑初步
英文名称
PreliminaryArchitecture
课程类别
专业领域课
课程性质
必修
学时
总学时:64上机学时:0实验学时:0实践学时:0实创学时:32
学分
4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开课单位
设计学院
适用专业
环境设计
授课语言
中文授课
先修课程
模型设计与制作
毕业要求(专业培养能力)
Credits
4
Semester
3rdSemester
Institute
School of Design
Program Oriented
Environmental Design
Teaching Language
Chinese
Prerequisites
Model design andManufacture
[6]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PreliminaryArchitecture”Syllabus
Course Code
136108
Course Title
PreliminaryArchitecture
Course Category
Specialty-related Course
4学时
(3)了解外部空间设计所涉及的常用素材4学时
(4)训练以模型和铅笔徒手线条等手段表现设计意图和成果的能力
4学时
(5)系统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4学时
(四)初步设计--综合建筑空间/茶室设计32学时
建筑设计初步I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初步I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f0202d0b14e852458fb57d1.png)
《建筑设计初步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93142010【英文译名】:Basi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Ⅰ【适用专业】:建筑学【学分数】:3【总学时】:48【实践学时】: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之一,是建筑设计课程的准备及起步阶段。
其主要是通过讲课及反复的作业练习,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为后一阶段的课程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为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建筑观奠定基础。
2、通过建筑表现技法、抽象造型设计和建筑体验分析三部分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方案表达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动手、创造的能力,掌握空间分析的方法,提高理性认识建筑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为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开端,无前修课程。
后续课程有:建筑设计初步Ⅱ、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城市规划系列课程以及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四、课程内容1、首先了解基础理论部分包括:认识建筑,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表现基本原理与技法,建筑形态构成理论及造型法,建筑设计基本知识与方法。
2.课程作业部分提供与基础理论相适应的系列作业设置,作业配有作业指导书,掌握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表现、建筑形态构成、建筑美学和建筑设计入门训练。
3、*本课程的重点在建筑表现基本原理与技法及其训练,建筑形态构成理论及造型法及其训练上。
4、△本课程的难点建筑表现训练上,基本来说,重要理念的输入、重要技能的训练,重在反复输入和反复训练,持之以恒。
五、教学方法建议每一部分的理论教学后,相应布置课程作业,作业追求综合性、多功能、高效益,本着重要理念反复输入和重要技能反复训练的思想,每个作业包含多种训练内容。
建筑表现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图纸模型进行建筑表达的原理和方法;建筑形态构成训练对建筑的基本形式(点、线、面、体)及各种建筑形式要素(形状、色彩、尺度、质地、方位、位置、空间)的直觉及相关性认识,训练用形式语言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建筑美学训练培养审美感觉和构图,即运用美学原理组织形式因素的能力;建筑设计入门训练通过实际题目使学生初步了解建筑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67fd85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1.png)
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建筑初步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向学生介绍
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建筑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
析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
技能。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包括建筑风格、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
2. 理解建筑设计的原理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空间感
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手绘、建模和施工技能;
4.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其创新和团队合
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建筑学基本概念
- 建筑学的定义与分类
- 建筑风格与流派
- 建筑元素与构成原理2. 建筑构造与材料
- 结构形式与力学原理
- 建筑材料与性能介绍
- 建筑施工工艺与标准3. 建筑设计原理
- 空间规划与布局
- 比例与形式
- 光线与环境
4. 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 国内外优秀建筑作品欣赏。
建筑设计初步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初步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08eeae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4b.png)
《建筑初步》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初步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建筑学学时与学分:课程总学时:52课程总学分:3理论教学学时:4实践(验)教学学时:0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2010级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基础课,涉及面广,应用领域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必要的人体测量数据及查表方法,并学会将其与设计相结合,使设计符合人体工程,提高学生的设计理论素质.(二)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与空间设计存在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从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出发,发现在空间设计中存在的人体工程问题,并且能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人体工程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能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章认识建筑【教学内容】人体工程学的由来与发展;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历史以及其发展,理解人体工程学的概念,掌握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教学重点】理解人体工程学的概念;掌握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第二章建筑文脉【教学内容】人体生理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人体测量学知识.【教学要求】了解人体生理知识基本内容;理解心理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掌握人体测量学知识。
【教学重点】人体测量学知识。
【教学难点】人体测量学知识。
第三章设计理念【教学内容】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行为与环境;视觉与环境;听觉与环境;肤觉与环境;嗅觉与环境;人体气场与环境;人和环境质量评价。
【教学要求】了解嗅觉与环境的具体内容;理解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掌握人行为与环境、视觉与环境、听觉与环境的具体内容了解人肤觉与环境、人体气场与环境的内容以及人和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掌握人行为与环境.视觉与环境.听觉与环境的具体的内容。
2024年大学建筑学基础课程大纲
![2024年大学建筑学基础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d02dd7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b.png)
2024年大学建筑学基础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2024年大学建筑学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建筑学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程将涵盖建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历史、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1. 培养学生对建筑学的兴趣和理解,使他们能够理解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流程;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提出创新的建筑设计方案;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进行合作与交流;4.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专业人才。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1. 建筑设计原理本部分将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建筑形式与空间布局、功能与美学的平衡、建筑材料与结构的选择等。
学生将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项目来理解和应用这些原理。
2. 建筑历史本部分将介绍建筑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包括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建筑样式、建筑师和建筑派系等内容。
学生将通过观摩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来了解和分析建筑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作品。
3. 建筑技术本部分将介绍建筑设计与施工的相关技术,包括建筑构造、建筑系统与设备、建筑施工和工艺等。
学生将通过学习建筑制图、模型制作和技术实践来掌握这些技术知识。
4. 建筑材料本部分将介绍建筑中常用的材料和其性能特点,包括木材、石材、钢材、玻璃等。
学生将通过实验室实践和材料选用案例研究来了解和评估不同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5. 建筑实践本部分将通过实践项目和实地考察来加强学生对建筑实践的理解和体验,包括建筑设计竞赛、规划与设计方案的论证和展示等。
学生将通过团队合作和个人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建筑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基础知识体系。
2. 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和讨论具体的建筑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建筑设计原理和技术。
3. 实践项目:通过实践项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c9cf4cac1c708a1294a441d.png)
《建筑设计初步A1》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2213102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初步1英文名称:Basic Architectural DesignⅠ课程类型: 必修课总学时:112 讲课学时:112 实验学时:0学分:7适用对象: 建筑学专业先修课程:美术执笔人:李慧勇审定人:崔诗才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自学能力、设计表达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
主要任务是通过基本知识及理论的讲授,结合相关的课程作业练习,使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提高对建筑及其设计的基本认识;培养与专业学习特点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构思能力;并在建筑表现技能等方面得到基本的训练。
为后续的专业设计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课程教学的内容和课程作业的设置主要体现出以下指导思想:重视专业基础教育,更新扩充系统的建筑认识内容,从专业的角度,来提高学生对建筑及其设计的认识;针对专业特点,强化设计构思意识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基本表现技法的内容中,注重与计算机辅助手段相配合的设计表达技能的学习;完善视知觉及形态构成的系统训练;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按计划实施能力的培养;结合注册制度对职业建筑师的要求,适当增加建筑制图的标准化要求,使学生了解更广泛的建筑知识,培养综合素质,为以后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教改的基本要求:改以前以表现技巧为主的基本功训练为创造性与表现、表达技巧相结和的培养模式;尽可能将设计构思、审美感觉和表现技巧三方面综合在每一个作业的教学内容之中,以期达到较高的教学效益。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1)通过对建筑认识的学习,使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来欣赏和了解建筑,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和建筑认识素养。
初步了解建筑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基本属性和相关技术要素。
2)通过对建筑表现技能的学习,重点掌握建筑制图原理与方法、常用建筑绘图工具的使用、常用字体的书写,并初步掌握钢笔徒手画及建筑配景的画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初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40283(240284)课程名称:建筑初步英文名称:Preliminary Architecture Design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学时:90学分:4.0适用对象:城市规划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包括设计原理部分和设计基础训练两部分。
设计原理部分包括:建筑概论,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的基本知识,建筑(方案)设计的步骤,形态构成。
设计基础训练部分包括:建筑表现基本技能,建筑设计基本步骤,建筑创作的基本方法,建筑空间组合基本规律。
The course is the basic specialty class for bachelors of city planning major. It includes design theory and basic exercises of design. The design theory consists of architecture conspectus, basic elements, basic knowledge, and steps of the design and conformation structure. The basic exercises have basic skills of architecture illustration, the methods and steps, basic methods and basic disciplines for its space combinati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城规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初步的建筑概念和理论以及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提供循序渐进的设计思维体系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建筑概论目的与要求?使学生对建筑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
?熟悉建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空间的功能和处理手法,?筑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怎样认识建筑主要内容:建筑及其范围,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建筑和社会的关系?建筑包括技建筑的范围,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建筑”的词义及其来源,?社会思想意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发展,术艺术两方面内容,民族文化特征对建筑的影响,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
熟悉建筑和问题与应用:了解建筑的范围,熟悉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关系,?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内容:建筑的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体活动尺度、生理、使用过程和特点的要求,主要?建筑形式美的原建筑材料的发展对结构的影响,的建筑结构类型和特点,则问题与应用:了解人体活动尺度、生理、使用过程和特点的要求,掌握常?掌握建筑形式美的原见的建筑结构类型及其特点,了解基本的建筑材料,则第三节建筑空间1.主要内容:空间和人对空间的感受,建筑空间,建筑空间与建筑功能,建筑空间处理手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空间”的概念,空间的大小与形状的关系,空间组织,空间限定,空间形状与界面处理,空间的围与透,空间的穿插与贯通,空间的导向与序列.问题与应用:了解建筑空间的特点,掌握建筑空间与功能的关系,掌握建筑3.空间的处理手法第四节建筑与环境1.主要内容:聚居需要环境,建筑环境,建筑与生态环境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类早期聚落遗址中反映出的对环境的要求,建筑环境的相对性和整体性,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关系,建筑环境的内与外的关系,物理环境与行为环境的关系,环境与地区的关系,建筑环境与文脉的关系,环境艺术的多样统一,生态建筑的基本目标3.问题与应用:熟悉建筑环境的各种特点,掌握生态建筑的基本目标,了解一些典型生态建筑的类型。
第五节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自学)1.主要内容:建筑设计工作、建筑学专业的学习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建筑工程的步骤,建筑设计工作的专业分工3.问题与应用:掌握建筑工程设计的具体步骤,了解建筑设计工作的专业分工课后练习?建筑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建筑形式美的原则是什么??建筑空间和功能的关系??建筑空间组织的类型有集中,分别是什么??建筑空间处理的手法有那些??生态建筑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powerpoint演示,选择大量实例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同时配合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教学手法。
第二章建筑基本知识(一)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对中西方古典建筑、西方进现代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
2.掌握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特征、西方古典柱式、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现代建筑的发展倾向。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概述1.主要内容: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我国古代建筑的地方特点和多民族风格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我国古代重要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古代建筑的地方特色,古典建筑的民族特色3.问题与应用:熟悉我国古典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了解古代建筑的地域民族特色。
第二节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1.主要内容:建筑外形上的特征,建筑结构的特征,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建筑装饰及色彩特征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建筑外形的组成部分,“间”的概念,结构形式,斗拱构件,群体布局的组合方式,建筑色彩的特征及彩画的类型。
3.问题与应用: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在外形、结构、群体布局上的特征,熟悉建筑装饰和色彩特征第三节清式建筑做法名称1.主要内容:平面,木构架,装修,台基、台阶,墙壁,屋顶瓦作,彩画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建筑的平面形式,群体布局各个建筑物的名称,柱的名称,各种形式的屋顶,檐角起翘和出翘,斗拱,门窗,须弥座,脊饰,彩画3.问题与应用:掌握平面,柱,各种形式屋顶,须弥座,熟悉斗拱、脊饰,了解装修、墙壁等内容第二部分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第一节西方古典建筑概述1.主要内容: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哥特与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古典复兴建筑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雅典卫城,古罗马建筑的结构特点,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代表,希腊复兴、罗马复兴。
.问题与应用:掌握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古罗马建筑的结构特点,3.文艺复兴的代表建筑,熟悉哥特式建筑、古典复兴建筑第二节西方古典柱式1.主要内容:柱式的组成,柱式的性格和比例,柱式与雕刻,柱式和线脚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柱式的三个组成部分,“母度”的概念,希腊的三种柱式,罗马的五种柱式,雕刻的题材3.问题与应用:掌握柱式的组成部分、希腊的三种柱式、罗马的五种柱式,了解柱式的雕刻和线脚第三节柱式的组合1.主要内容:列柱,壁柱和倚柱,券柱式和帕拉第奥母题,巨柱、双柱和叠柱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列柱、壁柱、倚柱、券柱式、帕拉第奥母题、巨柱、双柱和叠柱的概念3.问题与应用:掌握列柱、壁柱、倚柱、券柱式、帕拉第奥母题、巨柱、双柱和叠柱的概念第三部分西方现代建筑简介第一节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1.主要内容: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功能要求的多样化、复杂化,新材料、新结构与新形式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形式与内容的矛盾的表现,新的建筑类型和功能要求,新的建筑材料引起建筑的变化,新的建筑技术和结构引起的变化3.问题与应用:了解建筑形式与内容的矛盾以及功能要求的多样化、复杂化,熟悉新材料、新结构与新形式所引起建筑的发展第二节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1.主要内容: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德国包豪斯工艺学校新校舍,勒·柯布西耶的建筑理论,马赛公寓,萨伏伊别墅,密斯·凡·德·罗的建筑理论,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赖特的建筑理论,流水别墅.问题与应用:掌握现代主义建筑四位代表人物的理论及其代表作品3.第三节现代建筑的多样发展1.主要内容: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建筑发展的主要倾向,后现代建筑,解构建筑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技术精美倾向,野性主义倾向,典雅主义倾向,高技术派倾向,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几何形体构成的运用,“象征”意义的运用, 后现代建筑,解构建筑3.问题与应用:掌握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建筑发展的主要倾向,熟悉后现代建筑,了解解构建筑(三)课后练习1、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雅典卫城的布局?3、西方古典柱式有哪三部分组成?4、古希腊、罗马的柱式?5、柱式的组合包括什么?6、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理论和代表作品分别是?7、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建筑发展的主要倾向有哪几种?(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powerpoint演示,选择大量实例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同时配合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教学手法。
第三章表现技法初步(一)目的与要求1.通过讲授以及大量的动手练习使学生掌握建筑画的表现技法和模型制作。
2.掌握工具线条图、水墨和水彩渲染,钢笔徒手画的要领,了解模型制作。
(二)教学内容线条图第一节.1.主要内容:工具线条图的工具使用和作图要领,运笔和线条,字体写法简介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常用绘图工具的种类,丁子尺、三角板、圆规比例尺、铅笔、针管笔等工具的用法,铅笔线条、墨线条绘制时的注意事项,仿宋字的特点,比例结构3.问题与应用:掌握工具线条图的工具使用和作图要领,掌握运笔方法和线条绘制,掌握仿宋字的书写方法第二节水墨渲染图1.主要内容:工具和辅助工作,运笔和渲染方法,大面积渲染方法,光影分析和光影变化的渲染,渲染步骤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裱纸方法,墨和毛笔等工具的使用,渲染的运笔方法,大面积渲染的方法,光影的变化、分析及渲染要领,渲染的步骤3.问题与应用: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裱纸的方法、渲染的运笔方法以及大面积渲染的方法,理解光影的变化及其渲染要领,掌握渲染步骤第三节水彩渲染图1.主要内容:色彩的基本知识,水彩渲染的辅助工作,水彩渲染的方法步骤,建筑局部水彩渲染技法要领,水彩渲染常见病例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色相,色度,冷暖,颜料的特点,水彩渲染的方法步骤,建筑局部的水彩渲染技法3.问题与应用: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熟悉水彩颜料的特点,掌握水彩渲染的方法步骤以及建筑局部的水彩渲染技法第四节钢笔徒手画1.主要内容:钢笔画的特点,钢笔线条的表现力,钢笔徒手画的几种不同画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钢笔画的优点,钢笔线条的技法要领,退晕以及不同材质的质感表现,树木山石等配景的表现,白描、写实以及比较程式化的钢笔画法的特点。
3.问题与应用:了解钢笔画的特点,掌握钢笔线条的技法要领,掌握退晕以及不同材质的质感表现、树木山石等配景的表现,熟悉白描、写实以及比较程式化的钢笔画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