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偏振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分教师签
批改日期
名
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近代物理实验
实验名称:椭圆偏振法测量薄膜厚
度及折射率
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组号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
实验地点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1、 实验目的
1、利用椭偏仪测量硅衬底薄膜的折射率和厚度;提高物理推理与判别处理能力。
2、用自动椭偏仪再测量,进行比对;分析不同实验仪器两种方式的测量。提高误差分析与分配能力。
二、实验原理
椭偏法测量的基本思路是,起偏器产生的线偏振光经取向一定的1/4波片后成为特殊的椭圆偏振光,把它投射到待测样品表面时,只要起偏器取适当的透光方向,被待测样品表面反射出来的将是线偏振光。根据偏振光在反射前后的偏
振状态变化(包括振幅和相位的变化),便可以确定样品表面的许多光
学特性。
设待测样品是均匀涂镀在衬底上的透明同性膜层。如图3.5.1所示,
n1,n2和n3分别为环境介质、薄膜和衬底的折射率,d是薄膜的厚度,入射光束在膜层上的入射角为φ1,在薄膜及衬底中的折射角分别为φ2和φ3。按照折射定律有
(3.5.1)
光的电矢量分解为两个分量,即在入射面内的P分量及垂直于入射面的S 分量。根据折射定律及菲涅尔反射公式,可求得P分量和S分量在第一界面上的复振幅反射率分别为
而在第二个界面处则有
从图3.5.1可以看出,入射光在两个界面上会有很多次的反射和折射,总反射光束将是许多反射光束干涉的结果,利用多光束干涉的理论,得p分量和s分量的总反射系数
其中
是相邻反射光束之间的相位差,而λ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
光束在反射前后的偏振状态的变化可以用总反射系数比(Rp/Rs)来表征。在椭偏法中,用椭偏参量ψ和Δ来描述反射系数比,其定义为
分析上述格式可知,在 λ,φ1,n1,n3确定的条件下,ψ和Δ只是薄膜厚度d和折射率n2的函数,只要测量出ψ和Δ,原则上应能解出d和n2。然而,从上述格式却无法解析出d=(ψ,Δ)和n2=(ψ,Δ)的具体形式。因此,只能先按以上各式用电子计算机算出在λ,φ1,n1
和n3一定的条件下(ψ,Δ)~(d,n)的关系图表,待测出某一薄膜的ψ和Δ后再从图表上查出相应的d和n(即n2)的值。
测量样品的ψ和Δ的方法主要有光度法和消光法。下面介绍用椭偏消光法确定ψ和Δ的基本原理。设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电矢量的p分量和s分量分别为 Eip,Eis,Erp,Ers,则有
于是
为了使ψ和Δ成为比较容易测量的物理量,应该设法满足下面的两个条件:
1. 使入射光束满足
1. 使发射光束成为线偏振光,也就是令反射光两分量的位相差
为0或π。
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时,有
其中βip,βis,βrp,βrs分别是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的p分量和s分量的位相。
图3.5.2是本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在图中的坐标系中,x轴和x’面内且分别与入射光束或反射光速的传播方向垂直,而y和y’垂直于入射面。
起偏器和检偏器的透光轴t和t’ 与x轴或x’角分别为P和A。
下面将会看到,只需让1/4波片的快轴f与x轴的夹角π/4(即45°),便可以在1/4波片后面得到所需的满足条件| E-ip | = | Eis | 的特殊椭圆偏振入射光束。
图3.5.3中的Eip代表由方位角为P的起偏器出射的线偏振光。当它投射到快轴与x轴夹角为π/4的1/4波片时,将在波片的快轴f和慢轴s上分解为
通过1/4波片后,Ef将比Es超前π/2,于是在1/4波片之后应有
把这两个分量分别在x轴及y轴上投影并再合成为Ex和Ey,便得到
可见,Ex和Ey也就是即将投射到待测样品表面的入射光束的p分量和s分
量,即
显然,入射光束已经成为满足条件| E-ip | = | Eis |的特殊圆偏振光,其两分量的位相差为
由图3.5.4可以看出,当检偏器的透光轴t’与合成的反射线偏振光束的电矢量Eip垂直时,即反射光在检偏器后消光时,应该有
这样,由式(3.5.5)可得
可以约定,A在坐标系(x’,y’)中只在第一及第四象限内取值。下面分别讨论(βrp-βrs)为0或π时的情形。
(1)(βrp-βrs)=π. 此时P记为P1,合成的反射线偏振光的Er在第二及第四象限里,于是A在第一象限并记为A1。由式(3.5.7)可得到
(2)(βrp-βrs)=0. 此时的P记为P2,合成的放射线偏振光E-r在第一及第三象限里,于是A在第四象限并记为A2,由式(3.5.7)可得到
从式(3.5.8)和式(3.5.9)可得到(P1,A1)和(P2,A2)的关系为
因此,在图(3.5.2)的装置中只要使1/4波片的快轴f于x轴的夹角为π/4,然后测出检偏器后消光时的起、检偏器方位角(P1,A1)或
(P2,A2),便可按式(3.5.8)或式(3.5.9)求出(ψ,Δ),从而完成总反射系数比的测量。再借助已计算好的(ψ,Δ)~(d,n)的关系图表,即可查出待测薄膜的厚度d和折射率n2。 附带指出,当n1和n2均为实数时,
也是一个实数。d0称为一个厚度周期,因为从式(3.5.2)可见,薄膜的厚度d每增加一个d0,相应的位相差2δ也就改变2π,这将使厚度相差d0的整数倍的薄膜具有相同的(ψ,Δ)值,而(ψ,Δ)~(d,n)关系图表给出的d
都是以第一周期内的数值为准的,因此应根据其它方法来确定待测薄膜厚度究竟处在哪个周期怀中。不过,一般须用椭偏法测量的薄膜,其厚度多在第一周期内,即在0~d0之间。能够测量微小的厚度(纳米量级),正是椭偏法的优点。
用椭偏法也可以测量金属的复折射率。金属复射率n2可分解为实部和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