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奈静物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静物画家——马奈

陈晗韩亮

摘要: 20世纪60年代,法国官方博览会展出的两幅作品《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将马奈推到了风口浪尖处,一方面,官方沙龙的保守派一时难以接受他的“惊世骇俗”,另一方面,马奈却被新兴的印象派画家们追奉为印象派之父。时至今日,马奈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已毋庸置疑,但他在静物画上的成就还未被众人熟知,本文从静物画的角度,剖析了马奈静物画中的深刻寓意和艺术成就,还原一个全面的艺术家——爱德华·马奈。

关键词:马奈静物画主题笔触

1832年1月23日,马奈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富有的家庭。18岁正式学习美术,接受了扎实的绘画基础训练,同时,他还潜心专研了前人和同时代画家的作品,曾去过各国的各大博物馆研究和临摹大师的作品。1863年因展出了《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两幅作品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挑战世俗的题材内容和强烈的色彩对比使他成为备受争议的先锋派领头人物,他对光和色彩的研究影响了印象派的画家们,尽管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画家的联合展览,仍被认为是印象主义画派的奠基人。但鲜为人知的是,马奈还是一位伟大的静物画画家,马奈的那些以身边题材为创作主题的静物画,以及一些含有静物的肖像画,足以引发观众对艺术表现传统惯例的反思。一、深刻的主题

1864年,马奈画了一系列表现牡丹的画,牡丹是他的最爱,但是很难画,因为它凋谢得很快,马奈曾在一幅画中把不同成熟度的牡丹花放在一只花瓶中,来表现从花蕾至花瓣凋谢的生命周期。此后,他又画了一幅较小的画,画中只有两朵牡丹花,被剪枝后放在桌上,画家选择的深色背景烘托出轮廓朦胧的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瓣,更衬

托出花瓣的娇嫩和质感,颜料浓厚、一挥而就,简明的绿叶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但是剪下来的花注定要死亡,这里突出的主题就是死亡。短暂的生命让人不免感到惆怅。《折枝牡丹》里正渐渐枯萎的牡丹面向墙内耷拉着花头,不免一死的涵义油然而生。《一束折枝牡丹》(1864年)里苍白的花瓣已枯萎、凋谢,由辉煌逐步走向衰败,花瓣的边缘刻画简略,微微染有玫瑰色或黄色的奶白色花瓣轻轻卷起,与坚挺的葱翠的绿叶对比鲜明,马奈用画笔魔术般地展现一束行将枯朽的花朵。他的晚期作品中充斥着芬芳花香和腐烂之气的混合味道,难以琢磨的阴影笼罩着即将步入死亡的灰色气氛,他的作品中蕴藏了一个极为深奥,非言语所能表达的观念:静物画中一个看似肤浅,的生活场景,却蕴涵着有关生和死的态度——一个必将死亡的自然法则。

《白色牡丹花》1864年马奈的其它作品中也蕴涵着关于死亡的比喻。《兔子》(1866),那惹人怜爱的小脑袋、交错的前肢,蓬松的腹部,更像是一张特写,伤感、拨人心弦,一八八一年创作的《野兔》的情感基调更为灰暗,它的身体僵硬地垂吊着,后脚爪被残忍地钉在门框上;马奈从未像籍里柯那样在画中赋予死亡题材的作品更多的文学性内容,同时,也未如荷兰画派与塞尚晚年静物作品那样采取更明显的空洞乏味的修辞,可以说,马奈是一位“民主”地从平民角度描绘死亡的画家。

晚年的创作中,马奈力图避免结构层次,就像他回避“表现性”与“趣味性”一样,这在后期的花卉作品里尤为明显,例如他死前不久完成的名作《瓶中的玫瑰和郁金香》(1882),花瓶孤立、冷傲,光滑的茎干、花根相互穿插于透明的玻璃瓶中,水里盘曲着一条难以理解的类似龙的动物,花朵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璀璨艳丽,这些花

朵与凡高的《向日葵》所展现的喧嚣的痛苦形成强有力的对比,平静、简约,减弱了画面的绘画性与庄重性,马奈追求的是一种自信的冷静,单就这一点上看,凡高等画家的作品似乎有一些过火,有一点强迫性。同样,马奈笔下的桌布也没有塞尚静物画中的几何学含义,亦未寻求“更高的”结构抽象效果,白色的亚麻布上面保留了熨斗留下的微妙的矩形折痕,从中可以感受到温暖的宁静。

二、轻柔却极富表现力的笔触

马奈的作品中充满了浓郁的女性气质,他的静物画更像出自女性之手,无论题材(瓶子里的桃子、牡丹、丁香等),还是风格上,马奈的静物画均流露出柔弱的女性气质,他用笔轻柔、技巧熟练,笔触肯定、自信,在刻画细节时,常常追随自己的直觉。凋零的花朵、飘落的花瓣,如此令人心旷神怡,正像马拉美的颂词所言:“这是牧歌的情调,却生动逼真,因光的存在而处处生辉……如同无法忘怀的暗语……图像语言创造了诗歌,它们直接呈现给观众,没有多余的赘饰,正是那光唤醒了艺术最深处的秘密。”有些人认为这些描绘水果与花卉的作品毫无技巧可言,其实则不然,马奈的伟大之处是让这一切看起来非常自然,并不着眼于技法创造。触手可及的肌理,饱满的笔触,明亮的高光都是他的表现手法。

同时,力求写实的传统视觉理论被马奈富有表现力的笔触完全打败了,《牡蛎》(1862)、《有鱼的静物》(1864)、《桌上的水果》(1864)、《有鲑鱼的静物》(1866),还有《鳗鲡与鲻鱼》(1864),多数作品在水平线上斜放着一把小刀,它成为联系画面与显示世界的桥梁,并且打破了构图的稳定,避免了构图的四平八稳带给人们的唏嘘平常感。《鳗鲡和鲻鱼》以其干练、简约的构图吸引了众多目光,桌子左方一把锋利的尖刀暗示了一场“厨房中的谋杀”,这些东两摆在一块白色的台布上或地毯上。静物正如传统所定义的,从未被降低为对实物的简单模仿,而总是表达隐含的哲学思想或宗教思想。很多荷兰的画中出现完全成熟的花和水果,它们在堆积的材料和颜料下坍塌了,还常常与其他凋谢的花或被虫子吞食的水果并排着。实物的短暂的美只有通过画

家的画笔才能够长久保留下来,提醒人们死亡的境遇。

《鳗鲡与鲻鱼》(1864)马奈的静物画成就斐然,他利用纯熟轻柔的笔触来表现寓意深刻的主题,将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用生动的画笔平静地展示在观众的面前,令人在欣赏的同时又陷入深层次的思考之中,这些画也引发观众对艺术表现传统惯例的反思。作为伟大的静物画家,马奈当之无愧。

参考文献:

1.《马奈静物画中的“死亡”和“性别暗示”》《美国艺术》2001年5月刊

2. 《马奈》[英]史彭斯著长春出版社 2001年4月

3. 《马奈》[英]De Agostini 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1年1月

4. 《西欧近代画家(从马奈到劳特累克)》 [意]文杜里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9年1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