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放大器 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率放大器的组装与设计
实验目的:培养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和巩固模电知识,熟悉常见的元器件,和基本焊接方法。
实验仪器:函数发生器,收音机(其他能发出声音的声音源均可),音响,焊接常用的器材如电烙铁,焊锡丝,吸锡泵,镊子等。
实验原理
第一部分:
1.作用与组成
声频放大器又称音频放大器,低频放大器或扩音机,顾名思义,它是放大电信号的装置。由于各种信号源(声源)输入的信号很弱(几毫伏到1-2伏),不足以推定扬声器放声,因此必须将这些微弱的信号进行放大。从高保真意义上讲,要求放大器如实地放大原信号,即原汁原味,但从广义上讲,为了使声明更动听,又常常对信号进行必要而适当的修饰与加工。按声频放大器中各部分的功能不同,可将其分成两部分:其一为前置放大器(还可细分为信号源前置放大和主控放大器)其二称为功率放大器(也称后级放大器)按类又可分为合并式(前置后级一体式)、与分体式(前置与后级分开),分体式一般为高档机。
2.前置放大电路
前置放大的作用是对调谐器、点唱机、录音机、传声器,激光唱机以及其它声源送来的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与放大,以便为功率放大器准备适宜的电信号,使后者顺利工作。
确切的说,前置的作用是对输入的某些信号进行频率均衡或阻抗变换,并对各种信号进行不同量的放大,使各种信号输出电压基本相同,以利于其后主控放大器进行工作。
前置放大器中的主控放大器也称放大器或线路放大器,主要作用是将前面送来的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修饰与放大,使之满足功率放大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并达到人们对音响效果的某些主观要求,比如,音量调节、响度控制、音调调节、噪声抑制、声道平衡、宽度展宽等功能都在此环节完成。
3.功率放大器
其本质是将交流的电能“转中换”为音频信号能。
其构成成分为输入级、前置激励级、功率输出级、保护电路和功率指示、电源。
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高保真立体声放大器广泛采用晶体管集成电路,随着人们对电声指标的更高要求,在民用放大器中甲类、超甲类、电流负反馈等其他类型的超低失真放大器逐渐增多,为了改善音质,人们对场效应管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第二部分:实验原理图如下所示
从原理图中可以看出该电路主要分成三部分:左边为前置放大电路,输入端的电容起到隔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中间部分为功率放大电路,Q8,Q9为功率管。右边的电路四个二极管组成一个整流桥,经过电容的滤波作用,使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源。在输出部分接一个RC电路起到滤波的作用。(凑字数,整个电路综合运用了模电的知识,包括电容的作用,差分放大电路,二极管整流桥,功率放大电路等。)
实验内容
第一部分:根据原理图选取材料
器件清单如下:
电解电容:100uF x4 , 10uF x1 , 10000uF(2200uF)x2;
瓷片电容:101 x2 ,104 x2;
电阻:33K x1 ,3K3 x2,51 x1,100 x4,22K x1, 1K x1,47K x1, 200 x2, 10 x1,水泥电阻0.5 x2; 三极管:2N5551 x4, 2N5401 x3, A1047 x2;
二极管:IN4001 x2,4148 x1, FR307 x4;
保险管: x2;
第二部分:根据实验原理图和实验室提供的洞洞板合理布局。元器件布局的时候要考虑到实际器件的情况,方便后面焊接。保证元器件的间距合理,避免发生短路等现象。布局图如下所示:
布局图
第三部分:元器件的焊接。
在第二步完成元器件的布局图后就可以进入焊接工作啦,焊接的时候注意不要把所有的器件都摆在洞洞板上一起去焊,这样容易焊错,而且效率也不高。正确的应该是对着布局图,一个一个的按一定的顺序依次焊接,在焊接三极管、二极管、以及电解电容的时候一定要先确定极性,电解电容的一端标有“—”号。注意三极管A1047暂时不接。
第四部分:检查
在完成之前的工作时,为了保证以后测试的顺利,一定要仔细地进行检查,包括元器件的引脚,极性有没有接错;是否有虚焊,少焊,多焊。实验后面出现有电容爆炸的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电路连接的问题,如电容的正负极性接反,二极管接反等等。
第五部分:局部测试
首先,断开原理图的①、②处,接上电源测试变压器的两端输出的对地电压是否在18V 左右(万用表调到交流档),以及①、②处的电压是否在18V左右(此时万用表调到直流档),在确定两部分的电压均没有问题,把①、②处重新焊好(一般在焊接的时候不知道此处要剪断检查,因此多了这一步)。其次,在输出端接一个8欧的电阻,将220欧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大值,用万用表测量③处也就是图中Q6的基级电压,接近零,此时再调节电位器,Q6的基级电压将保持在一个数值基本不变,0.6-1V之间均可(也有出现0.4或0.5的),确定电压值小于1V,然后再将A1047接上,也就是连着散热片的两个三极管,在焊接之前要确保三极管的引脚与下面散热板是绝缘的(在三极管与散热板之间垫了一片云母片,绝缘用)。最后,再调节电位器,使Q6的基级电压大约在1.2V左右,以确保两个三极管均能导通,再通过调节电位器,使得④处水泥电阻的两端电压低于20mv。在确定一切都没有问题之后,引出输入端和地线,就可以试验啦。
第五部分:试验
取下8欧的电阻,将输出端接在音响的输入端,并将一个声音源如收音机等接在焊好板子的输入端,上电之后,实验听到音响发出的洪亮的声音。表明试验成功。
第六部分:测试指标,这里只测试增益、通频带和静态工作点
增益的测量:使用函数发生器生成一个50mv,1000Hz的小信号,接在输入端,输出端还接之前8欧的小电阻,在输出端接示波器,通过观察示波器的幅值确定增益。
通频带的测量:将输出的电压乘以0.707,并且将示波器测量用的参考线之间的电压值设为电压乘以0.707得到的值,然后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分别往增大和减小的方向调整,观察波形的幅值的变化,当幅值与所设的参考线等幅时,记下当前的频率f1,f2(f2>f1),则通频带为f2-f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保持电路的工作状态,用万用表测试每一个三极管各个引脚的电压值即可。
实验数据:
50mv输入,2.455V输出,增益hef=2455/50=49.1
改变输入的频率测得最大的频率为148.56KHz,最小为 4.91Hz,因此通频带为4.91Hz~148.56KHz。
静态工作点:
实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