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职业健康监护-GB2010

合集下载

职业健康噪声控制 分贝要求

职业健康噪声控制 分贝要求

职业健康噪声控制分贝要求噪声是指任何不希望的声音,它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源,对职业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各国都制定了职业健康噪声控制的分贝要求。

本文将介绍噪声控制的重要性,分贝的概念以及不同职业噪声控制分贝要求的相关信息。

噪声对职业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工人听力受损,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甚至聋哑。

此外,噪声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问题、睡眠障碍和心理压力等健康问题。

因此,控制职业噪声对于保护工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分贝(dB)是衡量声音强度的单位,分贝数越高表示声音越大。

根据国际标准ISO 1999:2013,噪声水平可分为四个等级:85分贝(dB)以下为安全水平,85-90 dB为危险水平,90-95 dB为高度危险水平,95 dB以上为严重危险水平。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职业噪声控制的分贝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国家标准GBZ 2.2-2007《职业健康噪声危害控制规范》规定了不同工作场所的噪声控制分贝要求。

例如,在工厂和车间中,噪声暴露水平应控制在85 dB以下;而在建筑施工现场,噪声控制分贝要求为90 dB以下。

此外,根据工作时间的不同,还有不同的分贝要求。

例如,在连续8小时工作日的情况下,噪声暴露水平不应超过85 dB;而在短时间内暴露的情况下,噪声控制分贝要求较高。

与中国相比,美国的职业噪声控制标准略有不同。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制定了噪声控制的分贝要求。

根据OSHA的标准,8小时工作日的噪声曝露水平应控制在90 dB以下。

此外,根据噪声的频率特性,还有不同的分贝要求。

例如,对于高频噪声,OSHA 要求控制在115 dB以下;对于冲击噪声,要求控制在140 dB以下。

除了中国和美国,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自己的职业噪声控制分贝要求。

例如,欧洲联盟制定了噪声指令(Directive 2003/10/EC),规定了不同工作场所的噪声控制分贝要求。

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

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
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健康监护中心 吴琳 副主任 二0一一年一月 一一年一月
噪声作业的定义
噪声作业是指平均每周工作40小时每 年工作50周(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 的平均等效连续噪声级≥85dB(A)的作业岗 位。达不到8小时及超过85分贝者按时间减 半,噪声增加3分贝计算。如工作4小时为 88分贝。
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
(1)问诊 ) a. 职业史 b. 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有无耳部症状、 重点询问有无耳部症状、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等;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等;
( 2 ) 体格检查 同上岗前 (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 纯音听阈测试、心电图 必检项目 纯音听阈测试、 b.选检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声导抗(鼓室 选检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声导抗( 导抗图, 导抗图,500Hz、1000Hz同侧和对侧镫骨肌反射 、 同侧和对侧镫骨肌反射 )、耳声发射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耳声发射( 阈)、耳声发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或瞬态诱 发耳声发射) 发耳声发射)
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不需要 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 应急检查
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内容
上岗前检查
(1)问诊 ) a. 职业史 b. 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有无耳部症状、植物神经功能 重点询问有无耳部症状、 紊乱的症状等; 紊乱的症状等; c. 询问可能影响听力的外伤史、爆震史、药物史、中 询问可能影响听力的外伤史、爆震史、药物史、 毒史、感染史、 毒史、感染史、遗传史等 (2) 体格检查 a.内科常规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 b.耳科检查 主要是粗听力、外耳和鼓膜的检查, 耳科检查 主要是粗听力、外耳和鼓膜的检查, (3)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 纯音听阈测试、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 必检项目 纯音听阈测试、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 血清ALT 血清 b.选检项目 声导抗、耳声发射 选检项目 声导抗、

职业健康 噪音标准

职业健康 噪音标准

职业健康噪音标准在现代社会,噪音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在工作场所,噪音对职工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和执行噪音标准对于保障职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噪音对职业健康的危害不可忽视。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音环境中会导致职工听力下降,产生耳鸣、头痛、失眠等症状,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

此外,噪音还会影响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甚至引发职业病和工伤事故。

因此,制定噪音标准,限制工作场所的噪音水平,对于维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噪音标准的制定需要科学依据。

在制定噪音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职工的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经验,科学确定不同工种、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噪音限值。

同时,还需要考虑噪音的频谱特性、持续时间、工作强度等因素,综合考虑职工的听觉和非听觉健康影响,确保制定的标准科学、合理、可行。

另外,噪音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也至关重要。

一旦确定了噪音标准,就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

这包括加强对工作场所噪音水平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噪音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的健康监测和保护,及时发现和解决噪音超标问题。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监督和管理,推动其落实噪音标准,保障职工的健康权益。

最后,噪音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噪音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的指导和监督,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企业和用人单位应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管理和改善,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职工个人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工作,共同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的职业生活。

综上所述,噪音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职工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科学依据、健全监督机制,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噪音对职工健康的危害,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制定和执行噪音标准,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GBZ_T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GBZ_T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25-2010)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日期:2010-01-22实施日期:2010-08-01提出单位: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uideline for employer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通用要求、分级分类管理方法、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以及职业卫生评估要求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生产或经营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产品或原材料的用人单位,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单位或机构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203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T 3608高处作业分级GB 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3 防治原则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应遵循如下原则:—依法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单位自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维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关注职业病高危人群,尤其是流动劳动者。

4 通用要求4.1 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制定本单位职业卫生方针;—设置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明确相关组织的职能;—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设置岗位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确保职业病防治管理必要的经费投入;—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噪声作业职业健康与个案信息上报(9.30)

噪声作业职业健康与个案信息上报(9.30)

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要点与个案信息上报要求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所冀荷香2020.9.24内容简要 五、 疑似噪声聋筛查一、相关名词术语六、个案信息上报常见问题 四、关于复查三、听力检查结果与结论二、听力检查关键控制点一、相关名词术语◆噪声作业▲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dB(A)的作业。

▲职业性噪声的诊断(GBZ49-2014):指工作场所中噪声强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的作业,即8h 等效声级(A计权)≥85dB。

噪声听力损失急性听力损失《职业性爆震聋的诊断》(GBZ/T238-2011)受一次强噪声刺激所造成的听力损伤,噪声峰值强度常超过140dB,同时伴有冲击波,内耳、中耳都受伤,不对称。

慢性听力损失《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GBZ49-2014)长期接触超过接触限值噪声,渐进性、高频听力下降为主、感音神经性聋、双耳基本对称一、相关名词术语一、相关名词术语慢性听力损失暂时性听阈位移听觉适应短时间接触、听力阈值提高10dB以上,数分钟可以恢复听觉疲劳较长时间接触噪声,听力阈值提高15~30dB,经数小时至几天可恢复永久性听阈位移不能恢复到正常的听阈波及到语频段噪声聋一、相关名词术语◆听阈与纯音听阈测试在人耳听觉可以感受到的20Hz~20000Hz频率范围内,能引起人耳听觉的最小声音强度叫听阈。

(规定信号多次重复,受试者50%能正确判断)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受试者对可控的纯音刺激的主观反应来了解听觉系统功能状态的检查技术,包括气导和骨导测听。

一、相关名词术语◆语频、高频平均听阈及听阈加权值(均为经过年龄性别修正后听阈值)(1)语频平均听阈:语频是指500Hz、1000Hz、2000Hz,将3个频率的听阈值求平均值即语频平均听阈,一般左右耳分别计算;(2)高频平均听阈:高频是指3000Hz、4000Hz、6000Hz,将双耳6个频率的听阈值求平均值即双耳高频平均听阈;(3)听阈加权值:单侧耳语频平均听阈乘以0.9与同侧耳4000Hz听阈值乘以0.1之和,为该耳听阈加权值。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细则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细则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目录一、工作流程 (1)(一)准备阶段 (1)(二)实施阶段 (1)(三)资料整理分析阶段 (1)(四)编制分级报告阶段 (1)二、资料搜集和现场调查 (2)(一)用人单位概况调查 (2)(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2)1.工程分析 (2)2.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2)3.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调查 (2)4.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 (2)5.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2)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3)四、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3)(一)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 (3)1.作业场所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确定 (3)2.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G) (3)(1)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 (3)(2)接触化学物作业 (4)(3)接触高温作业 (6)(4)接触噪声作业 (7)(5)接触电离辐射作业 (7)3.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T) (8)(1)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分级权重数(Ci)的确定 (8)(2)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权重(P)的确定 (8)(3)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总分级指数(T)计算 (9)4.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Z) (9)(1)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级指数(Z)的计算 (9)(2)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判定 (9)(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指数(Q) (10)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质量情况 (10)2.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指数(Q) (18)(三)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等级(R)判定 (19)五、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9)(一)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19)(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21)附录:引用的标准依据 (22)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系统,是在对用人单位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通过合适的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职业卫生 噪音 限值

职业卫生 噪音 限值

职业卫生噪音限值职业卫生是指通过预防、控制和改善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保护工人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其中,噪音是职业卫生中一个重要的限值参数。

本文将从噪音的定义、危害、限值标准和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噪音的定义与危害噪音是指任何令人不快或有害的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在空气、水或其他介质中的传播形式。

噪音可分为环境噪音和职业噪音,前者是指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噪音,如交通噪音、社区噪音等;后者是指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噪音。

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会造成听力损害,甚至引发聋哑症;其次,噪音还会引起心理和生理反应,如焦虑、失眠、血压升高等;此外,噪音还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增加事故风险。

二、噪音的限值标准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各国都制定了噪音的限值标准。

在中国,国家标准《职业卫生标准》(GBZ 2.1-2007)中规定了噪音的允许接触限值。

根据标准的要求,噪音限值分为两个指标:日均噪声允许接触限值和峰值噪声允许接触限值。

日均噪声允许接触限值是指工作日每天允许接触的平均噪声水平,其限值范围为80-85分贝;峰值噪声允许接触限值是指工作日每天允许接触的最高噪声水平,其限值为135分贝。

噪音限值的制定是根据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工作环境条件和工作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定。

合理的噪音限值标准能够保护工人的听力健康和工作效率,降低事故风险。

三、噪音的控制措施为了达到噪音限值标准,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噪音控制方法:1. 工程控制:通过改变工作环境、改进工艺设备等方式来降低噪音。

例如,安装隔音设备、减振设备,合理布局工作场所等。

2. 组织控制:通过调整工作时间、轮班制度等方式来减少工人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

例如,安排工人轮班工作,给予充分的休息时间。

3. 个体防护措施:为工人提供个体防护装备,例如耳塞、耳罩等,减少噪音对耳朵的刺激。

职业噪声(音)法律法规

职业噪声(音)法律法规

职业噪声(音)法律法规目录《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2.2 – 2007 (3)《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 (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7)《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 (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GBZ/T 229.4-2012 (9)《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音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1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卫法监发[2002]63号) (1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2.2 – 2007 11.2.1 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日不是5d,需计算40h等效声级,限值为85 dB(A),见表9。

表9 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11.2.2 脉冲噪声工作场所,噪声声压级峰值和脉冲次数不应超过表10的规定。

表10 工作场所脉冲噪声职业接触限值11.3 测量方法按GBZ/T 189.8规定的方法测量。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7.1噪声7.1.1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7.1.1.1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a)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b)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双耳平均听阈≥40dB;c)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41dB。

7.1.1.2检查内容:a)症状询问:1)有无中、外耳疾患史,如有无流脓、流水、耳鸣、耳聋、眩晕等症状;2)可能影响听力的外伤史、爆震史;3)药物史,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氮芥、卡伯、顺铂、利尿酸、水杨酸类、含砷剂、抗疟剂等;4)中毒史,如一氧化碳等中毒;5)感染史,如流脑、腮腺炎、耳带状疱疹、伤寒、猩红热、麻疹、风疹、梅毒等疾病史;6)遗传史,如家庭直系亲属中有无耳聋等病史;7)有无噪声接触史及个人防护情况。

噪声职业健康监护-GB2010

噪声职业健康监护-GB2010

噪声职业健康监护与噪声聋诊断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杨爱初内容提要声学与耳科基础有关名词定义噪声作业职业健康监护职业性噪声聋声学基础知识因“动”而“声”声音是一种物理性能,物体振动后引起空气的振动而形声波.因为当用橡皮槌敲音叉时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用手指轻轻接触发声的音叉的叉枝可以感觉到它有振动,尤其是低频的音叉振动更强.不同物体振动可产生不同的声波,并各具不同的频率、波长、振幅和波形。

频率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大小决定声音的强度。

声音强度以分贝为单位(dB)足以引起听觉的最小声音强度,就是某人对该频率声波的听阈。

人耳所能感受的声波频率是从20~20000Hz。

人的语言频率主要成分分布在500~3000Hz范围内。

声波物理特性既然物体振动后引起空气的振动而形成声波,那么声音也具有一般波的物理特性。

1.反射、透射(折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透过界面进入第二介质,另一部分返回第一介质,返回的称反射波,透入的称透射。

2. 干涉:当二个或几个相干声波(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位相差恒定)在空间某一点相遇后,会出现相互作用而产生声波振幅迭加或消失,该点声音出现加强或减弱现象,这种现象称干涉。

绕射(衍射):声波能绕过障碍物的边缘前进,此现象称绕射。

3.混响:声音在室内传播时,传至墙壁和天花板时有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反射,反射声再次传至另一墙壁和天花板处又有一部分声能被吸收,每反射一次声能被吸收一部分,一直到声强降低到听阈之下,声音还不会立即消失,而是延长一个时刻的现象称混响。

4.共振:物体的振动要外力策动,当振动的物体在周期性的外力作用下,且这个外力频率与振动物体固有频率相等,则振动物体获得能量最大,振幅也最大,这现象称共振。

声速:声波在媒质中传播的速度。

单位为每秒米(m/s),以C表示,声音在媒质中的传播与媒质的性质有关,与温度有关。

如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声音在不锈钢中的速度为5000m/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我国工作场所噪音职业接触限值

我国工作场所噪音职业接触限值

我国工作场所噪音职业接触限值一、噪音的“杀伤力”你知道吗?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早晨刚进公司,就被门口的打印机声吵得耳朵嗡嗡响;开个会,老板讲话声被同事敲键盘的声音抢了风头;走廊里也不安静,几个同事在讨论工作,嗓门都快顶天了。

别看这些噪音好像不算什么,小打小闹的,长期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工作场所的噪音可不只是烦人,它能“偷走”我们的听力,甚至给我们带来一些看似无关的健康问题。

别小瞧噪音对身体的影响,长时间接触高强度的噪音,听力下降、压力大、甚至焦虑、失眠什么的,都会找上门来。

你可能会说:“噪音也没啥啊,不就是吵点嘛。

”但是你知道吗,长期暴露在超过一定限度的噪音环境下,人的身心都会收到严重的伤害。

就像一颗老树,慢慢腐烂,最终倒塌。

所以,国家对于工作场所噪音职业接触限值有着严格的规定,目的是为了保护咱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二、噪音限值到底是多少?那么问题来了,噪音到底有多大,才算超标呢?别急,国家规定了工作场所噪音的接触限值,听着可能有点枯燥,但你必须知道。

根据《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噪音强度超过85分贝(dB)就算高了。

85分贝是什么概念?要是你站在繁忙的街头,车流、行人的声音加起来,差不多就是这个水平。

再举个例子,10米远的地铁站,列车呼啸而过的时候,也是85分贝。

听着还不算太吵吧?可是长期呆在这种环境下,人的听力就会慢慢受损。

你可能会觉得,噪音85分贝似乎还可以忍受,但如果是8小时的工作时间,那你忍得了吗?这就像是每天不断重复着听着车水马龙的声音,直到耳朵自己也“起义”,不想再听了。

所以,国家规定了一个标准:如果工作环境的噪音长期暴露在超过85分贝以上,那就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不然等到你的耳朵说不行了,想补救就晚了。

三、噪音暴露超限怎么办?好吧,知道了噪音超限对健康有害,那怎么办呢?是不是工作环境一旦噪音过大,我们就得乖乖地戴上耳塞?噪音防护并不仅仅是戴耳塞那么简单。

你的工作环境如果噪音超标了,企业就得承担责任,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譬如耳罩、耳塞这些基本的噪音防护工具,避免大家的耳朵受损。

噪声职业健康监护---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杨爱初)

噪声职业健康监护---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杨爱初)

噪声职业健康监护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杨爱初耳蜗听频率分布噪声听力损伤发病机制1、机械破坏蜗回间过度运动2、代谢异常毛细胞负荷增加,酶系统代谢衰竭3、血液障碍血管运动机能失调,耳蜗血流降低毛细胞生物种类再生差异鱼和两栖类动物的前庭和耳蜗毛细胞有自发再生现象。

新生毛细胞不断形成、成熟,代替已衰老死亡的细胞,这种自发性再生在发育早期非常显著。

鸟类内耳毛细胞也能自发再生,并贯穿于鸟类终生。

哺乳动物的内耳中只有极少数的前庭毛细胞有自发再生现象,但其耳蜗毛细胞能否再生,目前尚无定论。

研究表明,耳蜗在出生前2天停止生成新的毛细胞。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哺乳动物的耳蜗毛细胞缺乏主动再生能力。

毛细胞再生噪声作业(GBZ/T224-2010)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小时/天或40小时/周噪声暴露≥80dB (A)的作业。

噪声聋诊断岗位噪声聋诊断标准中确切的噪声作业史指(GBZ2)中所规定的工作场所噪声声级卫生限值的噪声作业,指平均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工作50周(每天8小时工作每周5天)的平均等效连续噪声级≥85dB (A)的作业岗位。

达不到8小时及超过85分贝者按时间减半,噪声增加3分贝计算。

如工作4小时为88分贝。

日接触噪声时间(h)卫生限值dB(A)噪声作业依据其确定的依据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71年公布了0~45年间连续噪声A声级与听力损害的危险率关系表(ISO-R1999),该研究标准表明环境噪声≤80 dB(A),其危险率为0%,而85 dB(A)组,开始出现听力损害危险率增加,5年内为1%。

暂时性听阈位移暂时性阈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TTS) 接触噪声后在听觉疲劳的基础上产生,当与声源脱离接触后,可在不同时间内完全恢复。

永久性听阈位移(PTS)暂时性阈移逐渐积累,虽经休息不能恢复或遗留下未能完全恢复的听阈改变,即永久性阈移。

平时称为慢性声损伤,早期受影响的频率范围窄,损伤比较轻,不易被人们察觉,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耳鸣,随暴露时间延长,损伤逐渐扩展,听力减退日渐加重,累积频率过多;开始感到听觉障碍,若扩及到2 000 Hz、1 000Hz、500Hz时,会出现明显耳聋伴耳鸣。

GBZT229.1_2011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_生产性粉尘

GBZT229.1_2011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_生产性粉尘

GBZ/T 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0年3月10日发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部分。

GBZ/T 2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按部分发布,目前计划出版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第2部分:化学物;——第3部分:高温;——第4部分:噪声。

本部分是GBZ/T 22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的第1部分,是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中粉尘接触限值的配套文件。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堰市东风职业病防治所、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卫红、李涛、张敏、史廷明、祁成、邢景才、杜燮祎、徐伯洪、周志俊、刘跃伟、王海椒。

1 范围编辑本段回目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生产性粉尘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生产性粉尘作业的分级及其管理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存在生产性粉尘作业的分级管理。

本部分不适用于放射性粉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编辑本段回目录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89.10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 192.1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 192.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 192.4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5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3 术语和定义编辑本段回目录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ZT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

GBZT229.4-20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部分:噪声

GBZ/T 229.4-201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 4 部分:噪声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部分。

GBZ/T 229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按部分发布,目前发布四个部分:——第 1 部分:生产性粉尘; ——第 2 部分:化学物;——第 3 部分:高温;——第 4 部分:噪声。

本部分是GBZ/T 229 的第 4 部分。

本部分是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 部分:物理因素》中噪声接触限值的配套文件。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河南省新乡市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生、李涛、孙伟、何丽华、张敏、周世义、杜燮祎。

1 范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4 部分:噪声GBZ/T 229 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作业的分级原则、分级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存在生产性噪声作业的分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 部分:物理因素GBZ/T 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 部分:噪声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产性噪声industrial noise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3.2 稳态噪声steady noiseA 计权声级波动<3dB 的噪声。

3.3 非稳态噪声non-steady noiseA 计权声级波动≥3dB 的噪声。

3.4 脉冲噪声impulsive noise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问>1s,A 声级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 的噪声。

3.5 噪声作业work(job)exposed to noise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 或40h/周噪声暴露 A 等效声级≥80dB 的作业。

噪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噪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噪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职业卫生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要求,用于保护和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相关的参考内容。

1.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企业应对相关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

这需要进行工作场所的环境监测和作业过程的调查研究,分析潜在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和程度,以及其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

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源的位置、劳动者的接触途径和频率,以及可能的暴露水平等。

2. 职业病防治措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相关的措施。

这包括采取工程控制措施、个人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的要求。

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工艺流程的改进,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劳动者的防护装备和使用方法,以及医疗机构对于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等。

3.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于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也有相关规定。

这包括职业卫生管理责任的划分、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职业卫生监测和记录等方面。

参考内容可以包括企业对于职业卫生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各级管理责任人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对于职业卫生数据的收集和保存等。

4. 职业卫生培训与宣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企业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劳动者对于职业卫生的意识和知识水平。

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培训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培训对象和频率,以及宣传材料的准备和发布等。

5. 职业卫生监督与检查: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强调了对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的监督与检查。

相关部门应对企业进行定期的职业卫生检查,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情况要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参考内容可以包括监督检查的频率和内容,监督检查人员的资质和权限,以及对于违规企业的处罚方式等。

以上是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相关的一些参考内容。

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并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制定适合自身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以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职业健康监护与噪声聋诊断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杨爱初内容提要声学与耳科基础有关名词定义噪声作业职业健康监护职业性噪声聋声学基础知识因“动”而“声”声音是一种物理性能,物体振动后引起空气的振动而形声波.因为当用橡皮槌敲音叉时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用手指轻轻接触发声的音叉的叉枝可以感觉到它有振动,尤其是低频的音叉振动更强.不同物体振动可产生不同的声波,并各具不同的频率、波长、振幅和波形。

频率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大小决定声音的强度。

声音强度以分贝为单位(dB)足以引起听觉的最小声音强度,就是某人对该频率声波的听阈。

人耳所能感受的声波频率是从20~20000Hz。

人的语言频率主要成分分布在500~3000Hz范围内。

声波物理特性既然物体振动后引起空气的振动而形成声波,那么声音也具有一般波的物理特性。

1.反射、透射(折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透过界面进入第二介质,另一部分返回第一介质,返回的称反射波,透入的称透射。

2. 干涉:当二个或几个相干声波(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位相差恒定)在空间某一点相遇后,会出现相互作用而产生声波振幅迭加或消失,该点声音出现加强或减弱现象,这种现象称干涉。

绕射(衍射):声波能绕过障碍物的边缘前进,此现象称绕射。

3.混响:声音在室内传播时,传至墙壁和天花板时有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反射,反射声再次传至另一墙壁和天花板处又有一部分声能被吸收,每反射一次声能被吸收一部分,一直到声强降低到听阈之下,声音还不会立即消失,而是延长一个时刻的现象称混响。

4.共振:物体的振动要外力策动,当振动的物体在周期性的外力作用下,且这个外力频率与振动物体固有频率相等,则振动物体获得能量最大,振幅也最大,这现象称共振。

声速:声波在媒质中传播的速度。

单位为每秒米(m/s),以C表示,声音在媒质中的传播与媒质的性质有关,与温度有关。

如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声音在不锈钢中的速度为5000m/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声波在空气、水、和钢铁中的速度比值约为1:4:12,也就是媒质分子结构越紧密,内耗特性越小,声速就越大,传播就越快。

频率、波长频率:一秒种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赫[兹] (Hz),以f表示。

波长:声波中相邻的同相点相隔的距离,单位为米(m),以λ表示。

波长、频率及声速之间存在下述关系:λ=C/f=CTT为周期,即质点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

分贝(d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能量范围极大,从听阈声强10-12W/m2到引起痛觉的听觉上限声强1W/m2,相差10000亿倍,如以声压计算,听阈声压为20μPa,痛觉声压为20Pa相差100万倍,计算非常不便。

若以某一绝对声强为基础,将声强的绝对值转化为与该基准的比值,则该比值的对数称为声强的级。

以10为底,可将1012倍的相对场强差转化为12个对数级,单位为贝尔(Bell),在实际工作中以1/10贝尔即分贝(dB)为计数单位。

声压(Pa)和声压级(SPL)声压( Pa ):有声波时,媒质中的压力与静压的差值。

单位为帕[斯卡](Passcal)。

1 Pa=1N /m2,人耳听到1000Hz纯音时最小声为20μPa. 声压级(SPL):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的值,单位为贝[尔],但通常以dB为单位。

基准声压必须指明。

Lp=20lg(P/P0)常用的基准声压,在空气中:P0=20μPa在水中: P0=1μPa声音物理量与听觉主观量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物理量的描述听觉主观描述声压响度频率音调频谱音质持续时间音长等响线:典型听者认为响度相同的纯音的声压级与频率关系的曲线(是一组年龄在18-30之间的耳科正常人的双耳听觉的统计值,听者要面对声源入射方向测定。

等响曲线耳科解剖学耳是司听觉和平衡觉的外周器官,按其解剖部位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其中外耳道骨部、中耳、内耳都在颞骨内。

从听觉形成的角度看,外耳和中耳具有导音作用,内耳是听觉和位觉的感受器。

(一).外耳:分为耳廓和外耳道(见图)。

耳廓:由皮肤和软骨组成。

靠韧带和筋膜附着在颞骨两侧。

耳廓前面凹凸不平。

外耳道长约2.5~3.5cm,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软骨部占其外1/3,骨部约占其2/3。

外耳道有二个狭窄,一为软骨部和骨部交界,另一为骨部距鼓膜0.5cm 处。

中耳:分为鼓室、咽鼓管、乳突和鼓窦4部分。

鼓室为颞骨内不规则的含气腔。

以鼓膜紧张部的上、下边缘为界,将鼓室分为上、中、下鼓室三部分,鼓膜后缘的后方为后鼓室,内有鼓室窦和面神经隐窝。

鼓室又分为六个壁:外侧壁、内侧壁、前壁、后壁、顶壁和底壁。

鼓膜和鼓室六个壁内耳(又称迷路)膜迷路听觉生理听觉系统由外耳、中耳、内耳、传入、传出通路及听觉皮等部分组成。

声音传导:一是空气传导,二是骨传导。

正常的空气传导以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的径路最为有效。

外耳的生理外耳可以收集传导并稍有扩音作用,根据物理学原理,充气的管道可与波长4倍管长的声波产生最大的共振作用;若外耳道长2.5cm,据此计算,它作为一个共鸣腔的最佳共振频率约在3500Hz附近;这样的声音由外耳道传到鼓膜时,其强度可以增强10dB。

中耳生理1.中耳:鼓膜和中耳听骨链增压效应:声波进入内耳与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一样,绝大部分声能被反射而不能发挥作用,反射声能约30dB。

因此要有特殊的传声装置才能弥补这种损失,这靠鼓膜、听骨链、镫骨底板增压效应,补偿了由声阻造成的能量耗损。

鼓膜有效面积比镫骨底板大17倍,听骨链锤骨柄长度比砧骨长突长1.3倍,因此声波从鼓膜到镫骨底板声压被提高1.3×17=22.1倍,相当于声强级27分贝.2.中耳镫骨肌声反射:当一侧耳给以足够大(阈上70dB)的声刺激时,可引起双侧耳镫骨肌的反射收缩。

噪声对健康的影响广义噪声定义噪声是指人们主观上不需要、给人们生活带来不愉快的声音,象排放到环境中的化学物质一样,是环境中的污染物。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环境中噪声超过了人们所能接受的程度。

与化学污染物相比,噪声污染范围广泛,噪声源停止后噪声亦随之停止,无残留、无蓄积。

在居住环境中,夜晚比较安静环境的声级约为30dB40分贝是正常的环境声音。

50-60分贝是正常交谈声音。

到白天车辆频繁来往时约为80dB。

在工厂附近或街道两旁有些地区可高达90dB。

某些工作环境中的噪声强度是比较高的,如在纺织、机械和印刷等行业中,有的作业地点噪声级超过90dB,有的高达100~105dB。

有些特殊作业地点,如使用风动工具、试验马达、操纵振动台等的工作地点甚至可高达 120dB。

机场附近航空噪声更高,可达130dB。

噪声的影响噪声级为30~40dB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

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dB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噪声达到130分贝时,耳膜感觉疼痛,达到150分贝以上时,耳膜立刻就会破裂,导致永久性耳聋.科学家做过实验,如果用170分贝的噪声作用6分钟,接受试验的半数豚鼠会死亡.要知道,豚鼠是动物中最能抵抗噪音的动物之一。

噪声影响层面噪声,被称作看不见的敌人l.影响睡眠和休息。

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当睡眠受干扰而不能入睡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神经兴奋等现象。

长期下去,就会引起失眠、耳鸣、多梦、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等。

2.损害人的听力。

噪声可以造成人体暂时性和持久性听力损伤。

一般来说,85分贝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

3.引起人体其他疾病。

噪声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都有一定影响、长期的噪声污染可引起头痛、惊慌、神经官能症。

噪声也能导致心跳加速、血管痉挛、高血压、冠心病等。

极强的噪声(如170分贝)还会导致人死亡。

4.干扰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当噪声低于60分贝时,对人的交谈和思维几乎不产生影响。

当噪声高于90分贝时,交谈和思维几乎不能进行,它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5.在接触强烈噪声的女工中,妊娠剧吐的发生率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都比其它女工要高。

6. 强烈噪声很可能影响了胎儿的发育。

对怀孕期间接触强烈噪声(95分贝以上)的女工所生子女进行测试,并把结果同其它条件相似的小儿作比较,发现前者的智商水平比后者低。

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孕妇在怀孕期间接触强烈噪声(100分贝以上)使婴儿听力下降的可能性增大。

噪声对人体系统影响听觉系统影响患者除有听觉障碍外,还有耳鸣、耳聋和头晕等症状。

神经系统表现为以头痛和睡眠障碍为主的神经衰弱症候群,脑电图有改变( 节律改变,波幅低,指数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大多数增高),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律不齐,缺血型改变);胃肠系统出现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内分泌系统表现为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等。

生殖系统可引起性周期紊乱、受精迟缓,并可引起染色体突变而致畸胎的发生。

噪声职业健康监护耳蜗听频率分布噪声听力损伤发病机制1、机械破坏蜗回间过度运动2、代谢异常毛细胞负荷增加,酶系统代谢衰竭3、血液障碍血管运动机能失调,耳蜗血流降低噪声作业(GBZ/T224-2010)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小时/天或40小时/周噪声暴露≥80dB(A)的作业。

噪声聋诊断岗位噪声聋诊断标准中确切的噪声作业史指(GBZ2)中所规定的工作场所噪声声级卫生限值的噪声作业,指平均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工作50周(每天8小时工作每周5天)的平均等效连续噪声级≥85dB(A)的作业岗位。

达不到8小时及超过85分贝者按时间减半,噪声增加3分贝计算。

如工作4小时为88分贝。

噪声作业依据其确定的依据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71年公布了0~45年间连续噪声A声级与听力损害的危险率关系表(ISO-R1999),该研究标准表明环境噪声≤80 dB(A),其危险率为0%,而85 dB(A)组,开始出现听力损害危险率增加,5年内为1%。

暂时性听阈位移暂时性阈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TTS) 接触噪声后在听觉疲劳的基础上产生,当与声源脱离接触后,可在不同时间内完全恢复。

永久性听阈位移(PTS)暂时性阈移逐渐积累,虽经休息不能恢复或遗留下未能完全恢复的听阈改变,即永久性阈移。

平时称为慢性声损伤,早期受影响的频率范围窄,损伤比较轻,不易被人们察觉,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耳鸣,随暴露时间延长,损伤逐渐扩展,听力减退日渐加重,累积频率过多;开始感到听觉障碍,若扩及到2 000 Hz、1 000Hz、500Hz时,会出现明显耳聋伴耳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