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统计学原理PPt

合集下载

统计学原理(经典)课件PPT课件

统计学原理(经典)课件PPT课件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总结词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是研究多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统计方法。
详细描述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用于分析多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并建立多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方程 组。它能够揭示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共同影响,以及各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参数估计
通过最小二乘法或其它优化算法,可以估计出回归系数β01, β02, ... β0n, β11, β12, ... β1n, ... 的值,从 而得到回归方程组。
统计学的分支
随着统计学的发展,逐渐 形成了多个分支,包括描 述统计学、贝叶斯统计学、 频率派统计学等。
统计学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越来越 广泛,包括人工智能、大 数据等领域。
02 统计学的基石
总体与样本
总体
统计学中研究的全部数据称为 总体。
样本
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数据称 为样本。
趋势性因素
指时间序列中随着时间推移而呈现出的长期 趋势或上升或下降的变动。
周期性因素
指时间序列中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动,如经济 周期、市场波动等。
随机性因素
指时间序列中无法解释的随机波动,通常是 由各种不可预测的事件引起的。
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简单平均法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简单平均来预测未来 数据,适用于数据波动较小的情况。
样本的代表性
样本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 总体的特征。
样本的规模
样本的大小应根据研究目的和 精度要求确定。
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
描述总体特性的数值,如总体均值、方差等。
参数与统计量的关系
统计量是参数的估计量,用于估计总体的参 数。

统计学完整全套PPT课件

统计学完整全套PPT课件
介绍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 、特点以及常见的非线性回归模 型,如指数模型、对数模型等。
模型的参数估计
阐述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方 法,如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法等 ,并探讨其计算过程和注意事项。
模型的检验与诊断
介绍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方法, 如拟合优度检验、参数的显著性检 验等,以及模型的诊断方法,如残 差分析、异常值识别等。
方差
各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 平均数
03
标准差
方差的平方根04四源自位数间距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
偏态与峰态分析
01
02
03
偏态系数
描述数据分布偏斜程度的 统计量
峰态系数
描述数据分布尖峭或扁平 程度的统计量
正态性检验
如Jarque-Bera检验等, 用于判断数据是否服从正 态分布
03
推论性统计方法
模型评估与优化
预测结果展示与应用
通过比较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股票价格 的差异,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并进行优 化和改进。
将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为投资 者提供决策参考。
THANKS
感谢观看
统计学完整全套PPT课件
目录
• 统计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描述性统计方法 • 推论性统计方法 • 非参数统计方法 • 回归分析及其应用 •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01
统计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Chapter
统计学的定义及作用
统计学定义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 据的科学,它使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 ,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游程检验
游程检验的基本原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细节和扩展内 容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背景知识进行补 充和完善。

《统计学原理》》课件

《统计学原理》》课件
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数据的总变异进行分解,将变异分为组 内变异和组间变异,并比较组间变异是否显著大于组内变 异,从而判断不同组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方差分析要求数据满足立性、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等假设 。
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是方差分析的一种,用于比较一个分类变量对数值型数据 的影响。
分析步骤包括建立假设、计算检验统计量、确定显著性水平、做出决策。
02
描述性统计
数据收集与整理
数据来源
介绍数据的不同来源,如调查、观察 、实验等。
数据筛选与处理
说明如何对数据进行筛选、缺失值处 理和异常值处理。
数据的图表展示
柱状图
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
饼图
用于表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折线图
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散点图
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统计学原理》ppt课件
目 录
• 统计学导论 • 描述性统计 • 概率论基础 •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 回归分析 • 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
01
统计学导论
统计学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其目的是从数据中获 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详细描述
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利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揭示数 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它涉及到如何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以及如何 从数据中得出结论和预测未来。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通常使用最小 二乘法来拟合数据,建立如 (y = ax + b) 的线性方程。其中, (y) 是因变量,(x) 是自变量, (a) 是斜率,(b) 是截距。
参数估计
通过最小二乘法,我们可以估计 出斜率 (a) 和截距 (b),从而得到 回归方程。

统计学完整ppt课件完整版

统计学完整ppt课件完整版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小概率事件原 理
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第一类错误 、第二类错误
假设检验的步骤:建立假设、选择检 验统计量、确定拒绝域、计算p值、 作出决策
假设检验的实例分析:单样本t检验 、双样本t检验等
方差分析(ANOVA)方法介绍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F分布与 方差分析的关系
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实现方法: 析因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等
通过观察数据的峰度,判 断是否存在尖峰或平峰分 布
03
推论性统计方法
参数估计原理及应用
01
参数估计的基本概念: 点估计、区间估计
02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无 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03
参数估计的方法:矩估 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
04
参数估计的应用:总体 均值的区间估计、总体 比例的区间估计等
假设检验流程与实例分析
ABCD
数据筛选与排序
介绍如何使用Excel进行数据筛选和排序,以便 更好地查看和分析数据。
函数与公式应用
分享一些常用的Excel函数和公式,以便更高效 地处理和分析数据。
案例分享:使用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一
使用SPSS进行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包 括描述性统计、交叉表分析、回归分析
等。
案例三
使用Python进行电商数据分析,包 括用户行为分析、销售预测、推荐系
据的科学。
统计学的作用
描述数据特征
推断总体参数 预测未来趋势
评估决策效果
数据类型与来源
数据类型 定量数据(连续型与离散型)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与顺序数据)
数据类型与来源
01
数据来源
02
03
04
观察数据(实验数据与观测数 据)

《统计学》完整ppt课件

《统计学》完整ppt课件
秩和检验的应用场景
适用于等级资料或无法精确测量的数据,如医学 领域的疗效评价、心理学中的量表评分等。
3
秩和检验的优缺点
优点在于对数据分布的假设较为宽松,适用范围 广;缺点是当样本量较大时,检验效率可能降低 。
符号检验
符号检验的基本原理
通过比较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或均值与某个参考值的大小关 系,判断总体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推论性统计分析
介绍如何在Excel中进行推论性统计分析, 如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
Python编程实现统计分析案例展示
Python统计分析库介绍
数据处理与可视化
简要介绍Python中常用的统计分析库,如 NumPy、Pandas、SciPy等。
演示如何使用Python进行数据清洗、处理 及可视化,包括缺失值处理、异常值检测 等。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
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衡量变量之间 的相关程度。
回归分析
研究因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预测因 变量的取值。
04
CATALOGUE
非参数统计方法
卡方检验
卡方检验的基本原理
通过比较实际观测值与理论期望值之间的差异,判断两个或多个分 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关联。
03
CATALOGUE
推论性统计方法
参数估计方法
点估计
用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区间估计
根据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分布,构造一个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的置信区间,并给出该区间被总体参数真值覆盖的概 率。
假设检验原理及步骤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先对总体参数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判断这一假设是否合理,即判断总体参数与假设值是 否有显著差异。

统计学原理贾俊平PPT

统计学原理贾俊平PPT

(n1)s2
2
~2(n1)
将2(n – 1)称为自由度为(n-1)的卡方分布
6 - 19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总体
6 - 20
卡方 (2) 分布
选择容量为n 的 简单随机样本 计算样本方差S2
计算卡方值 2 = (n-1)S2/σ2
计算出所有的 2值
不同容量样本的抽样分布
n=
1
n=
4
n=10
统计学
区间估计 (概念要点)
1. 根据一个样本的观察值给出总体参数的估计范围 2. 给出总体参数落在这一区间的概率 3. 例如: 总体均值落在50~70之间,置信度为 95%
置信区间
样本统计量 (点估计)
6 - 37
置信下限
置信上限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置信区间估计 (内容)
置信区间
均值
2 已知
1
2
3
4
= 2.5 σ2 =1.25
6 - 15
.3 P ( x )
抽样分布
.2
.1
0 1.0 1.5 2.0 2.5 3.0 3.5 4.0 x
x 2.5
x2 0.625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与中心极限定理
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N ~ (μ,σ2 )时,来自该总体的所有容量为n的样本的均值X也服从正态分布, X 的数学期望为μ,方差为σ2/n。即X~N(μ,σ2/n)
=10
= 50
X
总体分布
6 - 16
n=4
x 5
n =16
x 2.5
X
x 50

统计学原理.ppt

统计学原理.ppt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 14
三、统计调查方案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单一表和一览表) 4、确定调查时间
(1)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直接称为调查时间 (2)搜集调查资料的工作时间称为调查期限 5、制定调查组织实施计划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 15
工业企业的 机械设备调查
影院上座率 调查
科研机构的 研究人员调查
调查对象
所有商业网点
食品部门 全部零售商品 全部工业企业的
机械设备
全部影院
科研机构的 全部科研人员
调查单位
每一个 商业网点
每一种 零售商品
每一台 机械设备
每一家 影院 每一位 科研人员
报告单位
商业网点 食品零售
企业 工业企业
影院
科研机构
(三)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
1、经常性调查
目的:为取得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资料 特点:每次所取得的资料可以累计、可以相加
2、一次性调查
目的:为取得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水平状态资料 特点:每次所取得的资料不能累计、不能相加
(四)按取得资料的具体方法不同
直接观察法、采访法、报告法、问卷调查法和卫星遥感法
10 06 75 99 22 96 46 75 16 38 03 88 64 25 13 94 35 16 19 78 27 31 06 33 04
45 11 03 53 98 74 13 03 02 15 02 01 36 01 43 74 72 62 35 16 75 22 16 05 35
84 75 26 31 02 08 47 72 93 15 36 94 75 28 16 09 76 07 24 40 06 88 15 76 91

统计学原理(第3版)课件第1章

统计学原理(第3版)课件第1章

CH1-2 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4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二)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具体性
数量性
社会性
总体性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广泛性
CH1-2 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5
三、统计学的分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统计学的分科
描述统计学是对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表现及其变化加以记录、测量和显示,并通过综合、 概括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变动的规律性。
CH1-3 统计工作过程
28
三、统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三)市场营销
在信息社会中,企业获得的信息量非常大,并且要注重情报信息 的收集、处理、分析,为企业正确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
例如,企业市场营销部门运用统计学方法来估计顾客对某一种商 品喜爱的比例,以及他们为什么喜欢该种商品,用何种广告能让更多 的人知道、喜欢、购买该种商品等等。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 业的经济效益。
例如,宏观经济领域的专家既可以利用统计方法描述居民家庭收 入分布状况,也可以对经济变量的未来水平进行分析和预测,还可以 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CH1-3 统计工作过程
27
三、统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二)财务会计
抽样对选择合适的财务统计表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有很重要的作 用。
例如,假设一事务所要确定某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 金额是否属实,不能对全部账户一一进行核实,而可以按统计抽样技 术对抽中的少数样本单位进行核实,并通过样本的准确性与否来推断 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金额的真实性。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
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统计学科的种类 及统计学的性质
2
明晰统计工作过程,明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 研究方法

第九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统计学原理》PPT课件

第九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统计学原理》PPT课件

[公式9—4]
r xy n • xy
x y
[公式9—5]
返回到内容提要
第三节 回归分析的一般问题
一、回归分析的概念与特点
(一)回归分析的概念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虽然不是严格 的函数关系,但现象之间的一般关系值, 可以通过函数关系的近似表达式来反映, 这种表达式根据相关现象的实际对应资料, 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建立,这类数学方法称 回归分析。
单相关是指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如 自变量x和因变量y的关系。
复相关是指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相关 关系。
(二)相关关系从表现形态上划分,可分为 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直线相关是指两个变量的对应取值在坐标 图中大致呈一条直线。
曲线相关是指两个变量的对应取值在坐 标图中大致呈一条曲线,如抛物线、指数曲线、 双曲线等。
0.578
a y b x 80 0.578 185 3.844
n
n7
7
yˆ 3.844 0.578x
二、估计标准误差 (一)估计标准误差的概念与计算 估计标准误差是用来说明回归直线方程 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Syx
y yˆ 2
n
[公式9—8]
实践中,在已知直线回归方程的情况下, 通常用下面的简便公式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例9—2] 根据相关系数的简捷公式计算有:
r
n xy x y
n x2 x2 n y2 y2
7 218018580
0.978
7 5003 1852 7 954 802
再求回归直线方程:
yˆ a bx
b
n xy x y
n x2 x2
7 2180 18580 7 50031852

统计学原理课件PPT

统计学原理课件PPT

05
回归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定义
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是用来研究一个因变量 与一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统计方法 。
y = ax + b,其中y是因变量,x是自变量,a 是斜率,b是截距。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最小二乘法是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通过 最小化误差平方和来估计参数a和b的值。
包括检验线性关系的显著性以及检验回归 模型的适用性。
先验分布与后验分布
先验分布是指在观测数据之前对参数的信念,后验分布是指在观测数 据之后对参数的信念。后验分布是贝叶斯推断的关键。
先验概率与后验概率
先验概率
先验概率是指在没有任何数据的情况下,对某个事件或参数发生的概率的估计。先验概率可以基于历史数据、专家意 见或其他相关信息进行估计。
后验概率
后验概率是指在观测到数据之后,对某个事件或参数发生的概率的估计。后验概率是通过将先验概率与样本信息结合 起来得到的。
02
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是指在某个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 概率。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为P(A|B)=P(A∩B)/P(B)。
03
独立事件和互斥事件
独立事件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受另一个事件是否发生的影 响,互斥事件则是指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独立事件的概 率乘法公式为P(A∩B)=P(A)×P(B),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 式为P(A∪B)=P(A)+P(B)。
概率的分类
概率可以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三类。必然事件是指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是指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则是指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概率的运算性质
概率具有加法、乘法、互补等运算性质,这些性质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统计学原理经典ppt课件说课讲解

统计学原理经典ppt课件说课讲解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统计包含三种涵义,两重关系
1、统计工作: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2、统计资料:工作成果。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3、统计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的一
门方法论科学。
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
工作与工作成果关系
实践与理 论关系
统 计学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4、变量和变量值 变量 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
分类
确定性变量 随机性变量 离散性变量
连续性变量
变量值:即变量的具体数值,包括标志值和指标数值
社会经济现象中许多变量,既受确定性因素影响,又 受随机性因素影响。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认定。
5、样本 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单位所构成的集合 体。 特点 必须取自所要研究的总体;
频数分布 统计表
统计图
分组
25% 33%
42%
分组前
分组后
作用:1·划分现象类型
例:按所有制性质划分,我国现有8种经济类型: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 澳台投资经济
2·研究总体结构
例:上海市按GDP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
1980年 1990年 1996年 1997年

误 差
代表性误差
编差
实际误差
随机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
统计推断中的抽样误差就是抽样平均误差。它是处 于调查所固有的,是对抽样推断精确度的量度。
样本容量
抽样方式
总 体 内 部 差 异
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
1·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
•方法:将总体单位编成抽样框,而后用抽签或 随机数表抽取样本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研究是密切联系现象的质来研究它的 量,并通过量反映现象的质。所以统计数据总 是客观的、具体的、也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2020/7/17
15
2、总体性
统计研究的结论是在对现象 进行了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之后 得出的。结论只对总体有效,而 对个体则不一定是有效的。
统计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 征,主要是加强对现象规律的认 识
2020/7/17
12
统计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科 学 ,它是研究如何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从 中作出正确推断的认识方法论 科学 。
2020/7/17
13
(二)统计学研究的特点
1、数量性 2、总体性 3、变异性
2020/7/17
14
1、数量性
统计学的特点是用大量数字资料说明事物 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关系、差别程度、 普遍程度、发展速度、平均规模和水平、平均 发展速度等。
2020/7/17
7
(二)近代统计学时期 1、“数理统计学派”
• 数理统计学派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史人是比利时的生 物学家、数学家和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1796-1874年)。 他把法国的古典概率引入统计学,使统计方法在“算术” 的基础上,在准确化的道路上大大跨进了一步。后经葛尔 登(1822-1911)、皮尔生(1857-1936)、尤尔、包勒和费 雪等统计学家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 应用数学。是通用于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方法体系。
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 结束:1850年,德国一位经济学和统计学家克尼斯
(1821-1898)发表了一篇论文《独立科学的统计学》。
提出了“国家论”与“统计学”科学分工的主张。 即“国家论”作为“国势学”的科学命名;“统计学”作 为“政治算术”的科学命名。这一论文的发表,标志 着两派学术争论的结束。
2020/7/17
3
§1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统计学的产生 “结绳记数”
二、统计学的发展
(一)古典统计学时期 (二)近代统计学时期 (三)现代统计学时期
2020/7/17
4
(一)古典统计学时期 1、“政治算术学派”
• 创始人:威廉·配第(1623-1687年)(英国) ,他 的代表作是《政治算术》(1671年写出,1690年正 式出版)。在这本书里,他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 分析英国、法国、荷兰三国的国情国力,提出了英 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
阿亨瓦尔在1749年首先将 “国势学”正式命名为 “统计学”。
“ 国势学派”有 “统计学”之名而无“统 计学”之实。
2020/7/17
6
两派之争的结束:
• 共同点:均以社会经济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门阐明国 情国力的社会科学。
• 不同点:是否把数量方面作为一门科学的基本特征。 • 两个学派共同发展和相互争论达两百年之久,均对资
2020/7/17
16
3、变异性
统计学研究现象的前提条件是 现象中的各单位存在差异。
2020/7/17
17
二、 统计的功能与统计工作过程
(一)“统计” (Statistic)一词的三种涵义: • 统计工作:统计实践(感性的认识) • 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的结果 • 统计学:统计理论(理性的认识)
2020/7/17
5
2、“国势学派”:
• 创始人:海门尔·康令(1606-1681)(德国)
• 继承者:阿亨瓦尔(1719-1772)(德国)、斯廖采尔 (1735-1809)(德国)
他们在德国的大学开设了一门新课程 “国势学”, 主要讲述有关国情国力的系统知识,包括土地、人口、 政治、军事、财政、货币、科学、艺术和宗教等。但 这个学派始终没有把数量对比分析作为这门科学的基 本特征。
• 创始人:约翰·格郎特(1620-1674年)(英国), 他的代表作是《对死亡率公报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观 察》。他对伦敦的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和人口 发展趋势,作了分类计算和预测,证明瘟疫对当时 的伦敦没有根本的威胁。
政治算术学派被认为是无统计学之名而 有统计学之实。这是统计学的正统。
2020/7/17
统计学原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0/7/17
1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总论 统计资料的收集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分布的数值特征 时间数列 统计指数 相关与回归分析
2020/7/17
2
第一章 总 论
§1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2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 统计学的分科 §4 统计学与各学科的关系 §5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二、统计的功能与统计工作过程 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2020/7/17
11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学是研究大量社会现象(主要是经济现象)的总体 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一般地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 数量关系。
数量特征:数量水平、数量规模 数量关系:比例、平均数、速度等
18
三者之间的关系:
统计工作是人们的统计实践,是主观反映客观 的认识过程;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结果。统计工 作与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学是统计 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反之,统计学所阐述的理 论和方法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因此, 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的辨证关 系。
2020/7/17
2020/7/17
8
2、“社会统计学”
• 由德国大学教授克尼斯首创 • 主要代表人物有恩格尔和梅尔 • 形成目前的社会经济统计学
2020/7/17
9
(三)现代统计学时期
• 20世纪初至今的数理统计学时期 • 统计推断学 • 20世纪60年代数理统计学发展的三个特点
2020/7/17
10
§2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9
(二)统计的功能:
• 信息的功能 • 咨询的功能 • 监督的功能 • 辅助决策的功能
统计信息已成为社会、经济、科技信息 的主体
2020/7/17
20
(三)统计工作过程
• 一个完整的统计认识的过程一般可分为:统计设计、 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积累资料等四个 阶段。
本教材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 收集数据:主要介绍调查方法 • 整理数据:主要介绍统计分组、分配数列、统计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