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安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蔡琰
• 1、蔡琰的身世生平
• 汉代末年著名学者、诗人蔡邕的女儿,“博 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2、蔡琰作品的真伪问题
• 其诗今存三首,五言体《悲愤诗》、骚体 《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其中五言 《悲愤诗》比较可信。骚体《悲愤诗》所 述情节与蔡琰生平不合之处,许多学者认 为非蔡琰所作。
• 《胡笳十八拍》(载《乐府诗集》和朱熹《楚 辞后语》)相传是她的作品,但由于不见《后 汉书》,而且文体与汉魏间作品不同,有人怀 疑是后人伪托。(参见中华书局《胡笳十八拍 讨论集》) • 3、 五言《悲愤诗》 •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自传体的叙事诗,长108 句,540字。
• 第四,对乐府民歌语言的改制。 • 乐府民歌的语言质朴自然,‚矢口成言, 绝无文饰,故浑朴真至,独擅古今‛ (明胡应麟《诗薮· 内编》卷六)。 • 曹植乐府诗“词采华茂”, ‚子建《名 都》、《白马》、《美女》诸篇,辞极 赡丽,然句颇尚工,语多致饰。视东西 京乐府,天然古质,殊自不同。‛(明 胡应麟《诗薮· 内编》卷二 )
• 2. 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 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 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也。‛操闻言大喜。(《三国演义第一 回》)
• 3.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 几人称王。(《让县自明本志令》)
(二)曹操的诗
• 1、曹操乐府诗 曹操诗今存24首,全部是乐府诗。
• 第五,对乐府民歌刻画心理方法的改制。 • 乐府民歌多写特殊事件,注重故事情节。 曹植的乐府诗不注重情节效果而以刻画 人物为宗旨,其笔触直接伸向人物内心 来展示人物心理。
第四节
建安七子和蔡琰
一、建安七子的文学创作 (一)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存诗23首。七子之 中他成就最高,刘勰《文心雕龙》称其为“七子 之冠冕。” 1、王粲之诗 • 前期《七哀诗》其一。 • 后期 《从军诗》五首,为杜甫的前后《出塞》开 辟了先路。应酬之作《公宴诗》。
(2) 开创了四言诗的新境界。
(3) 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
(三)曹操的文
1、文章雅化、骈化过程中的异响。
2、清峻、通脱的风格特色
(四)曹操诗文的地位与贡献
1、汉魏之际,承上启下。 2、乐府文学的新阶段——文人乐府诗阶段。 3、开创“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
二、曹丕
• 曹丕(187-226),字子桓,操次 子,于公元220年代汉自立,是为 魏文帝。 (一)曹丕的诗文
• (1)在政治迫害之下,曹植诗歌更多有离 别之悲、忧生之嗟、悼亡之恨。《赠白马 王彪》、《三良诗》、《远游篇》、《野 田黄雀行》 • (2)又有一类闺怨诗,抒写女性的相思与 隐忧,其间颇寓自己遭忌被弃的感慨。 《浮萍篇》、《美女篇》、《七哀诗》 • (3)游仙诗。《五游》、《升天》、《仙 人篇》、《苦思行》
二、建安风骨的内涵与特征
(一)建安风骨概念的生成
《文心雕龙· 风骨》第二十八云:‚结言 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 风清焉。‛ 钟嵘《诗品》总论中提到“建安风力”。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 出“汉魏风骨‛。
宋严羽《沧浪诗话》其《诗评》十二云: “黄初之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 古,有建安风骨。晋人舍陶渊明阮嗣宗 外,惟左太冲高出一时,陆士衡独在诸 公之下。‛
洛神赋图
三、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 1、艺术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 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 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陈 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 文被质。(沈约《宋书· 灵运传 谢 论》)
2、曹植兼擅各类文体、诗体,尤长于五言, 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 3、曹植对乐府诗的贡献。
二、曹植的诗文创作
今存诗歌约90首,诗歌以“才”与“情” 取胜。以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病 故、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一)前期创作: • 放任不羁、恃才傲 物的个性,反映在 作品中表现为豪放 俊逸的少年意气和 乐观、浪漫的情调 。 以诗歌成就为大。
• 1.功业精神与报国信念,如《白马篇》。 • 2.游宴、唱和之作,如《名都篇》 (也有不同意见,如郭预衡认为是后 期对青年时代的追忆)、《公宴》。 • 3.抒写友情之作,如《赠丁仪》、 《赠王粲》、《送应氏》。
• 雅好慷慨——受审美情趣的影响表现出
酣畅淋漓,描写事物不求过于细密,只求 用鲜明之词表现情感。
1、 功业意识与慷慨文风。 2、 生命意识与悲凉文风。
•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把建安文 学的特征概括为:清峻、通脱、骋词、 华靡
• 建安诗歌的特色:
• 1.风格上激昂发扬,辞采华茂 。 • 2.内容上宏壮深刻,写实色彩浓厚 。
3、曹丕的文与赋
• 辞赋现存26篇,建安文人中仅次于曹植。可
分两类:述军国大事;记个人情怀。
• 文章的成就不在诗赋之下,代表作《典论》、
《与吴质书》、《答繁钦书》等。
• 《典论· 论文》
• 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完整的关于文学的专 论,是《毛诗序》以来最重要的文论作品。 • 主要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文人相轻‛的问题。 二是‚文气‛的问题。 三是文学的功能问题。
• 第二,把自我与诗中主人公结合起来, 诗中的主人公既是现实生活中独立的一 员,又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 第三,对乐府民歌古题与音乐性的改制。 • 自撰新题,如《白马篇》、《名都篇》、 《美女篇》、《门有万里客行》等。 • 极力摆脱音乐性。刘勰《文心雕龙· 乐 府》:‚子建士衡,咸有佳篇,并无诏 伶人,故事谢丝管。‛
2、辞赋文章
• 代表作《登楼赋》 • 抒写去国怀乡,壮志未酬的心境,在建安抒 情小赋中,与曹植《洛神赋》并为双美。
(二)刘桢
• 刘桢,字公干,存诗二十馀首,钟嵘说他: “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 跨俗。”(《诗品》上)与曹植并称“曹 刘”。 • 诗分两类,一类是赠答诗,《赠从弟》三 首 ; 一 类 是 游乐 诗 , 《 斗 鸡诗 》《 公 宴 诗》。
第二节 曹操和曹丕
一、曹操
(一)生平、思想
• 1.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 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建安十三 年,赤壁之战,三国之势成。曹丕称帝后, 追尊他为魏武帝。
2、儒法兼取、礼刑互用的思想
3、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
曹 操 像
1. 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 叔父数言之于曹嵩。太祖患之,后逢叔 父于路乃佯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 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 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 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 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 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 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三国志· 武帝纪》)
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 《三国志· 魏志· 陈思王植传》云: ‚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 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于是以罪诛 修。‛ • ‚文帝即位,诛丁仪丁廙。‛
1、题材内容:现存约40首,可分三类:纪事
抒情、游宴、游子行役与思妇别愁。
2、曹丕诗的风格
• 曹丕诗有文士气,“清绮”、“便娟
婉约”可以称为曹丕诗的风格。 “以
感取胜”,善于写个人的情感,笔触
细腻,清丽动人。
• ‚子桓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 矣‛。 (沈德潜《古诗源》)
• 《燕歌行》是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三、代表作家
• 三祖: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丕之子 魏明帝曹睿 • 陈王:曹植(因其封地在陈,死后谥思, 亦称陈思王) • 建安七子:孔融(字文举)、王粲(字仲 宣)、陈琳(字孔璋)、徐干(字伟长)、 阮瑀(字元瑜)、应瑒(字德琏)、刘桢 (字公干)

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 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 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 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 时矣!‛ ——钟嵘《诗品序》
4、建安时期的辞赋大家。 • ‚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麟羽 之有龙凤。‛(钟嵘《诗品》上) • 在建安时代,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最为巨 大。
曹植对乐府诗的改制
• 第一,叙述不重故事情节和细节,而 重概括地勾勒人物身世行为;不重摹 写特殊事件,而重刻画人物一生或经 常性的行为。诗歌的抒情性加强。
步 出 观夏 沧门 海行 之 二
• 游仙:《秋胡行》、《精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唱》。
• 咏史:《善哉行》、《短歌行》(其二)等, 吟咏史实、人物,结合个人现实体验。
3、曹操诗歌的风格特色
(1)主体风格: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钟嵘《诗品》 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敖陶孙《诗评》
4、曹丕的文学地位与影响
第三节 曹植
一、曹植的生平与个性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同母弟。 有“绣虎”雅号。曾封为陈王,死后谥 “思”,故世称陈思王。 ‚陈思为建安之 杰。‛(钟嵘《诗品》)
黄初之世,始终处在生命恐惧之中。
明帝曹睿太和六年,抑郁而终。
• “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 留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 • ‚任性而行,不自彫励。‛‚性简 易,不治威仪。‛(《三国志· 陈思 王传》)
• 乐府诗进入到文人乐府诗的阶段,曹操是其中的典 型代表。
• 2、曹操诗歌的题材内容 • 纪事:《薤露行》《蒿里行》以乐府古题写时事。 • 述志:《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短歌行》 (其一)政治主张、社会道德理念和统一天下的雄 心。
幸星日秋树水东 甚汉月风木何临 至灿之萧丛澹碣 哉烂行瑟生澹石 ,,,,,,, 歌若若洪百山以 以出出波草岛观 咏其其涌丰竦沧 志里中起茂峙海 。。;。。。。
2、辞赋创作
• 代表作《洛神赋》,作于黄初三年。或以为 “感甄”之作(尤袤《李注文选》刻本), 或以为‚托词宓妃,以寄文帝‛(何焯《义 门读书记》)。按其序云:‚感宋玉对楚王 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赋云‚虽潜处于 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 宵而蔽光‛,后说为是。描绘对洛神的追求 与幻灭过程,借以抒发作者个人政治上的失 意和理想的破灭。

此寓意于幽并游侠,实自况也。子 建《自试表》云:昔从武皇帝,南极赤 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 伏见所以用兵之势,可谓神妙。而志在 擒权馘亮,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 生之年。篇中所云‘捐躯赴难,视死如 归’,亦子建素志,非泛述矣。(清朱 乾《乐府正义》卷十二)
(二)后期创作: • 1.诗歌创作 • 竭力挣脱牢笼、不 甘向迫害屈服的铮 铮傲骨,以及执着 追求理想、与命运 抗争的顽强精神, 形成后期诗歌悲愤 哀怨的基调。
(二)建安风骨内涵的具体表现
• 《文心雕龙· 明诗第六》云:‚暨建安之初, 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 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 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 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 唯取昭晰之能。‛ • 《时序第四十五》云:‚观其时文,雅好 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 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笔长:富于 含义。气:气势。‛
第一章 建安文学
第一节 建安风骨
• 一、政治背景介绍
• 建安,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年号(196- 219),历史上的建安文学是从黄巾起义(184) 年前后至魏明帝太和六年(232)近五十年时间。 • 汉末的两次“党锢”之祸。经学传统的打破。士 人思想的变化,士人的出世之心和英雄意识。士
人个体意识的萌生及其对文学观念的影响。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