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_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_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细胞生活的环境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说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3.运用图示和模型等方法阐释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生命观念——通过掌握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形成稳态与平衡观和生命的系统观。

2.科学思维——通过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关系的学习,培养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方式。

3.社会责任——通过对人体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学习,关注人体健康。

知识点(一)|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概念: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成及关系①内环境的组成②相互关系(1)细胞质基质、核液和血液都属于体液(×)(2)胰液、原尿、胃液和胆汁属于体液(×)(3)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4)淋巴细胞只能生活在淋巴液中,淋巴液是淋巴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1.(生命观念)请判断下列哪些液体不属于体液,并说明理由。

①小肠腔内的消化液②膀胱内的尿液③汗液④泪液⑤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⑥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液⑦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提示:①②③④⑦①②③④大多通过管道直接与外界联通,⑦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体液,但血细胞不属于体液。

2.(科学思维)图中的A、B、C是某些结构,a、b、c、d表示四种体液,请说出它们的名称及关系。

提示:A、B、C分别是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a、b、c、d分别是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1.归纳概括与内环境各组分有关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细胞类型所处内环境血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液和组织液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液、血浆等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组织液2.对比分析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的来源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渗出毛细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1.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解析:选D 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P5 )
阅读理解
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包含几个主要方面? 2、渗透压的概念以及与浓度的关系。 3、细胞外液的酸碱度和温度与细胞的生命
活动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2、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消化道
经淋巴循环注入左右锁骨下静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毛细血管动脉端
细胞内液 如: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核液等
(存在于细胞内)
体 (2/3)

血浆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
(1/3)
组织液 淋巴
血液的组成(血液=血浆+血细胞)
血细胞生活的环境是血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讨论: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
细胞名称 血细胞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 毛细胞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1、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给 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哺乳动物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的NaCl溶液。 这种溶液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相同, 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

高中生物必修3导学案 第1单元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高中生物必修3导学案 第1单元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重难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自主学习与点拨】一、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环境【预习完成】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生活的环境是,可以直接从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和,并把直接排入里。

如果干涸,它们就会休眠或者死亡。

(1)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液【预习完成】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等(1)血浆A.定义:血液中除外的液体。

B.作用: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A.定义:存在于的液体,又叫。

B.生成:动脉中的沿动脉流入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壁进入组织液。

C.回流:大部分能够被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

D.作用: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细胞的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

(3)淋巴A.定义: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叫淋巴,也叫。

B.生成: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小部分被吸收,成为淋巴。

C.回流:经过淋巴循环由流入中。

D.作用: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和等,协助机体抵御疾病。

【思考与交流】1、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用箭头和文字画出)2、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淋巴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练习巩固】1.血浆中水的来源是( )A.组织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和组织液D.消化道和组织液(二)内环境【预习完成】定义: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等。

【练习巩固】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D.血液(三)细胞外液的成分【预习完成】血浆中含90%为,其余10%为、,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各种、、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细胞生活的环境

...
——渗透压
(1)渗透压的概念: 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溶质 微粒越多
溶液 浓度高
对水的 吸引力大
渗透压 越高
(3)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等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37℃时,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思考与讨论2
1.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 .过消化可以 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 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 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 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 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
1、体液的概念 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 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等
血浆
...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细 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 . 组. 织液是 存在于组 织细胞间 隙的液体 ,又叫细 胞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
...
淋巴液也 叫淋巴, 是指在淋 巴管内流 动的液体
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直接生活的环境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人教版教学课件3-11生物必修3课堂教学课件—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教版教学课件3-11生物必修3课堂教学课件—细胞生活的环境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包括细胞质和细胞器等。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与细胞外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等,其中细胞质是细胞生活的主要场所,细胞器 是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 实验材料: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胰岛素溶液、胰高血糖素溶液、血糖仪、 注射器、实验动物等。
• 实验步骤: a. 准备实验动物,进行麻醉处理。 b. 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血糖 变化。 c. 注射葡萄糖溶液,观察血糖变化。 d. 注射胰岛素溶液,观察血糖变 化。 e. 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观察血糖变化。 f.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 果。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的激素、酶等物质,调节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调节:通过免疫系统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细胞调节:通过细胞自身的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内环境稳态:细胞生活的环境 保持相对稳定
失衡原因:内外因素导致内环 境稳态失衡
疾病发生:内环境稳态失衡可 能导致疾病发生
作用:为细胞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 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糖类:主要能源物质,参与细胞代 谢和能量供应
蛋白质:构成细胞和组织,参与细 胞代谢和生理功能
脂肪:储存能量,参与细胞膜和细 胞器组成
维生素和矿物质:参与细胞代谢和 生理功能,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激素:由内分泌腺 分泌的化学物质, 通过血液运输到全 身
结论:得出某种结论,如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如何实现的,有哪些因素参与等
汇报人: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与细胞外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材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1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能力目标: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不到位,需要教师深入分析。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节内容,初步把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 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
营养物质
外 界 环 境
消化系统 O2呼吸系统
血液循环
循 环
血浆

组 织

CO2


淋巴 液
体 内 细 胞
物 质 泌尿、系统皮肤
淋巴循环
水、无机盐、尿 素
课堂小结
组成成分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外环境
化学分析
理化特性
细胞外液
O2 、营养物 质
也就是
内环境
CO2 等代谢废物 包括
若是,则不属于。
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
等)若是,则不属于。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概念
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大小
取决于单位体积内的微粒数目。
溶质微 粒越多
溶液 浓度高
对水的吸 引力越大
渗透压 越高
影响因素 • N主a要+在与维离持子细和胞蛋外白液质渗的透含压量上有起关决。定性作用 • K细+胞在外维液持渗细透胞压内9液0渗%以透上压来上源起于决N定a性+和作C用l-
O2 营养物质
细胞
CO2等代谢废物
淋巴
组织液
血浆
练习
1、血浆中的水来自 A 组织液 C 淋巴、组织液
() D
B 血浆、消化道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人教版新教材《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ppt课件

人教版新教材《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ppt课件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32张PPT)
19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32张PPT)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3、回忆所学知识,你能说 出其中哪些物质在人体 中的作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糖是立要的能源物质,脂 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 质,有些无机盐能维持细 胞的酸平衡等。
2. 分类
细胞内液
体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组织液 血浆 淋巴等
细细 胞胞 内外 液液
体内
6
三种细胞外液分析--血浆


血 液
血 细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液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7
三种细胞外液分析--组织液
血浆

毛细血管壁

组织细胞间隙
血管
上 皮
组织液 一般组织间隙
淋巴
淋巴管
不同
组织 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与细胞的关 化学成


细胞外 液是细 胞直接 生活的 环境
主要是 蛋白质 的含量
相同点
都属于细胞外 液,共同构成 人体内环境, 基本的化学 成分相同。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32张PPT)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肝细胞等)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红细胞 淋巴细胞
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组织液和血浆 组织液和淋巴
血浆 淋巴
12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含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3教学案: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含答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体液各部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3.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含义: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据图填空]:图中①~⑥为人体内的液体,它们依次代表: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细胞内液,⑥体液。

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成及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3)不同体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连线]: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成分[填图]2.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成分完全相同吗?提示:不完全相同,血浆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填表]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据图分析:(1)体内细胞只有通过F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据图填出参与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需要的系统或器官。

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D.皮肤,E.循环系统。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体液即为人体的内环境(×)(2)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血红蛋白、尿素等(×)(3)淋巴的成分与血浆完全相同(×)(4)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5)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渗透压越高(×)(6)人体内的细胞可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2.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葡萄糖B.血红蛋白C.唾液淀粉酶D.呼吸酶解析:选 A 分布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呼吸酶)和分布于消化道内的物质(唾液淀粉酶)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教案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人教版]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王健(江苏省兴化中学225700)设计思路:《细胞生活的环境》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本节课整体设计思路是“情景导入→问题探讨→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分析小结→拓展评价”。

本章的引入是利用教材提供的章题图来完成。

通过启发学生观察章题图、思考图中内容与本章内容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

同时通过图片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边防战士、炼钢工人、抗洪抢险战士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苦,认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渗透。

本节的引入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来完成。

问题探讨中人体血细胞、草履虫的图片,可以启发学生比较两者生活环境的异同,引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包含体液和内环境两个概念。

在组织教学时先从简单的体液的概念入手,再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揭示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逐步深入使学生理解内环境的概念。

最后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这样的问题,引出细胞外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的内容。

“细胞外液的成分”是学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等内容的基础。

这部分教学过程是以血浆的化学成分为例进行探讨。

围绕这个资料分析,让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知识要点。

教材在这部分内容最后总结“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这样,就在“内环境”和“生物进化”这两个核心概念之间建立了联系。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渗透压的概念比较难理解,教学时采取了先复习渗透作用再引入渗透压的概念,并且结合旁栏思考题,引导学生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pH的概念和内环境的温度特点比较好理解,教学时简单提一下即可。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活环境》教案设计范文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活环境》教案设计范文

高中生物《细胞的生活环境》教案设计范文教案设计:细胞的生活环境引言: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其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细胞的正常运作和发育。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细胞的生活环境,包括细胞膜的特性、渗透与渗透压、细胞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等内容。

一、认识细胞膜1.概念解释:细胞膜是细胞的皮肤,由脂质双层组成。

2.特性:a.选择性通透性:允许一些物质自由通过,限制其他物质的进出。

b.稳定性:保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相对稳定。

二、渗透与渗透压1.渗透的概念:溶液中溶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过程。

2.渗透压的定义:维持水溶液中渗透平衡所需的外部压力。

3.渗透压的影响因素:a.溶质浓度:溶质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

b.温度:温度越高,溶质分子运动越剧烈,渗透压越大。

c.环境压力:环境压力越大,渗透压越大。

三、细胞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1.强渗透环境下的细胞适应性:a.鱼类的适应性:能通过鳃排出多余的盐分,保持体内渗透平衡。

b.植物的适应性:通过扩张射水胞降低细胞内渗透压。

2.弱渗透环境下的细胞适应性:a.鱼类的适应性:吸取水分以及通过归还尿液排除过量的水。

b.植物的适应性:通过打开和关闭气孔调节水分的流失。

四、细胞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适应性1.寒冷环境下的细胞适应性:a.鱼类:血液中的抗冷蛋白减少冻结的可能性。

b.植物:体液中的低温抗性蛋白保护细胞免受寒冷的伤害。

2.高温环境下的细胞适应性:a.鱼类:鳃的扩张增加散热面积以及背部含有黑色素表面的温度调节。

b.植物:通过气孔关闭减少水分流失,并且通过调节根系温度降低体温。

五、练习与讨论1.谈谈温衡细胞在渗透压方面的适应性。

2.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细胞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3.了解细胞对不同温度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你认为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是否有生物存在?六、实验设计推荐1.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细胞在强烈渗透环境下的变化。

2.实验步骤:a.准备一片鲜嫩的洋葱表皮。

b.将洋葱表皮放入高浓度食盐溶液中。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作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作业

1.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解析: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正确;淋巴细胞广泛存在于内环境中,B正确;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所以血浆中存在淋巴细胞,C正确;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淋巴管内,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D错误。

答案:D2.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解析:“水泡”实为组织水肿,其中的液体为组织液,组织液一部分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毛细血管转化为血浆,另一部分可通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转化为淋巴。

答案:D3.通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解析: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增加,使组织液渗透压增大,组织液增多;而淋巴是组织液渗透形成的,且单向流回血浆,故淋巴生成也增多。

答案:A4.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呼吸道内的气体B.消化道内的消化液C.毛细血管内的血浆D.膀胱内的尿液解析: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人的呼吸道、消化道、膀胱等与外界相连,其内储存的液体也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呼吸道内的气体、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以及膀胱内的尿液等液体都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C5.血浆渗透压大小与下列哪一项无关()A.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B.血浆中Cl-的含量C.血浆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D.血浆中Na+的含量解析:血浆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离子、蛋白质等的含量,而与血浆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无关。

答案:C6.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高二生物(新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环境》

高二生物(新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环境》

细胞生活环境学习目标1.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 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重点1. 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难点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预习课本,用红笔标注重点与难点;15分钟完成课前预习内容。

教材助读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①体液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体液的组成:(2)内环境①内环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内环境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组成:(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_ ______.____ ____和_____ ___三个方面。

(1)渗透压①溶液渗透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渗透压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___,PH为____。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等离子有关。

(3)体温: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3练习: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版含答案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3练习: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版含答案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目标导航 1.阅读教材,能用概念图描述内环境的组成。

2.通过分析教材资料,结合生活实例概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3.结合教材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说明内环境所起的媒介作用。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阅读P 2-3) 1.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3.完善如下有关体内液体的概念图二、细胞外液的成分(阅读P 4并完善下面的概念图示)注:血浆――――――→其与组织液和淋巴的最主要差别其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阅读P 5)5-61.读下图,尝试填写:(1)图中①、②、③依次需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2)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3)⑤为CO 2、H 2O 、无机盐、尿素等代谢废物。

(4)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判断正误:(1)细胞内部液体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 ) (2)体液就是内环境。

( )(3)血浆和组织液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

( ) (4)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渗透压越高。

( )(5)人体内的细胞可通过内环境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 ) 答案 (1)× (2)× (3)√ (4)× (5)√一、内环境1.细胞外液中三种主要成分的比较2.(1)淋巴循环是循环系统的重要辅助部分,可以把它看作血液循环的补充。

淋巴管有瓣膜,可阻止淋巴倒流,因此,淋巴循环是单向的。

(2)毛细血管管壁主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一般仅能容纳单行红细胞通过。

毛细淋巴管与其相似,其管壁也仅由一层细胞构成,但起点是盲管,封闭状,数条毛细淋巴管可汇合成较大的淋巴管,最后汇集成两条最大的淋巴管,它们分别通入左、右锁骨下静脉。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
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相似之处是:都是液 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 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3. 组织液、血液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能 不能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整体
课堂练习:
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 分据图回答1指出图中所指 部位名称②_ 组_ 织细胞 ;④表示为组织间隙的 ___组__织__液___;①表示在毛细 血管内的_血_ 浆__;③表示在淋 巴管内的_淋__巴__液___2以上① ﹑ ③ ﹑ ④合称_______液 细它胞构外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 体环境故称____________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 酸碱度 7.35-7.45
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7.35-7.45血浆的 pH之所以能够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 子有关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 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 和 NaH2PO4/Na2HPO4
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有至关重要的
作用人体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
B.血浆和组织液
C.淋巴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
6.能在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B.合成血浆蛋白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D.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内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1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1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材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本节内容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内环境这一核心概念,而教材并没有一开始就阐述什么是“人体内环境”,而先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

这样,既可以和《分子与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环境这一概念,包括本节主要内容以及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等。

该核心概念的构建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

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

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本章仅仅作简要交代,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入探讨。

本章内容又不仅与第2章有联系: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⑴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决方法]⑴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图片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帮助学生对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感性认识。

⑵通过资料分析讲解内环境理化性质。

⑶将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决方法]⑴同上。

⑵结合图解讲解。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高中生物必修3精品学案: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1.区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内环境的概念(重难点)。

2.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重点)。

3.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难点)。

|基础知识|1.体液(1)概念: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体液组成及相互关系: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作用: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3.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成分:(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的异同。

①相同点:成分和含量相近。

②不同点: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细胞外液的本质: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4.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溶液渗透压。

①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②影响渗透压大小的主要物质:(2)酸碱度①正常人血浆的pH:7.35~7.45。

②维持因素:与血浆中的HCO-3和HPO2-4等离子有关。

③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5.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各个系统的参与。

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自查自纠|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的含量大于细胞内液()2.内环境是人体内所有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大于血浆()4.淋巴来自组织液,流回血浆()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6.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答案] 1.× 2.√ 3.× 4.√ 5.√ 6.√|图解图说|尿液、汗液和泪液属于体液吗?提示:不是,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尿液、泪液和汗液既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Word版含答案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 目 标核 心素 养1.说出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2.概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3.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通过掌握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稳态,形成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2.通过分析体液各成分相互转化的模型图,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一、体内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1.体液(1)概念:人体内的全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①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②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成及关系(3)作用之一: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4)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a.组织液、血浆②毛细血管壁细胞b.组织液、淋巴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c.淋巴、血浆④血细胞d.组织液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e.血浆提示:①—d ②—a ③-b ④-e ⑤-c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本质1.主要成分(1)血浆(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的异同点: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本质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1)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影响渗透压的因素溶质微粒数目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高低越多越大越高越少越小越低(3)决定血浆渗透压的物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酸碱度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内环境为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 )2.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血红蛋白、尿素等。

(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 1。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知识点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知识梳理1.体液(1)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错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①血浆:血液中除错误!血细胞外的液体.②组织液:存在于错误!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错误!细胞间隙液.③淋巴:错误!毛细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叫淋巴液,也叫错误!淋巴。

(3)常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2.内环境(1)概念:由错误!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即主要由错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

(2)内环境各成分及细胞内液之间的相互关系(3)作用:是错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错误!1。

血液、血浆、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的关系?提示:2.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内环境的区别?提示:3.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有没有内环境?提示:没有.内环境属于多细胞生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4.人的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属于内环境吗?提示:不属于。

因为人的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5.汗液、泪液、唾液和尿液属于细胞外液吗?为什么?提示:不属于。

因为它们不属于体内的液体,也不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典题分析题型一体液种类及其关系[例1]如图为正常人体内某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①中含有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此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D.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解题分析]根据题干及图示可以判断出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

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即细胞外液,A正确;①为血浆,含有血浆蛋白,B正确;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即只有②,C错误;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及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自主学习】
探究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什么是体液?体液由什么组成?如何区分体液、细胞外液和内环境? 血浆组织液淋巴。

2、内环境的概念及组成:由构成的液体环境。

主要包
括: 、、。

用箭头连接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右图
3、血液属于内环境吗?为什么?。


1、写出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探究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它们的含量是否是固定不变的?
2、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主要差别是什么?细胞外液的本质是? 例
2、下列各组物质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
2、O
2、血红蛋白、H+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
D、葡萄糖、氨基酸、HPO42-探究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什么是渗透压?它的大小取决于什么?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3、正常人的血浆pH为。

血浆的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其含有有关。

4、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


3、剧烈活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值会()
A、大于
7、35-
7、45
B、小于
7、35-
7、45
C、维持在
7、35-
7、45
D、稳定在3-4探究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参照下图思考:人体细胞是如何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这个过程需要哪些系统的参与?
并完成图中空白部分填空。

【当堂检测】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2、血浆中水的来源是()
A、组织液
B、淋巴和组织液
C、消化道和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3、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
A、Fe2+
B、K+
C、Na+
D、Ca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中蛋白质较少
5、下列可称作机体的外环境的()
A、消化道管腔内容物
B、血管内容物
C、淋巴管内容物
D、组织细胞间隙内容物
6、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C、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一般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空白处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