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超声基础知识

超声基础知识

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 USG一、基本原理超声检查( ultrasound examination)是根据声像图特征对疾病作出诊断。

超声波为一种机械波,具有反射,散射,衰减及多普勒效应等物理特性,通过各种类型的超声诊断仪,将超声发射到人体内,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组织或器官的分界面时,将发生反射或散射形成回声,这些携带信息的回声信号经过接收,放大和处理后,以不同形式将图像显示于荧光屏上,即为声像图(ultrasonaogram 或echopram ) ,观察分析声像图并结合临床表现可对疾病作出诊断。

二、相关概念(一)超声波超声是指频率超过人耳听觉范围,即大于20000Hz的声波。

能传播声波的物质叫介质。

临床上常用的超声顿率在2~10MHz之间。

(二)反射与折射声波在人体组织内按一定方向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同声阻抗的分界面,即产生反射与折射,可利用超声波的这一特性来显示不同组织界面.轮廓,分辨其相对密度。

(三)分辨力与穿透力超声波具有纵向和横向分辨力,纵向分辨力与超声顿率有关,频率越高,纵向分辨力越高;横向分辨力与声束的宽窄有关,声束变窄.可提高横向分辨力。

(四)声能的吸收与衰减超声波在介质传播过程中其声能逐渐减少,称为减。

在人体组织中衰减的一般规律是:骨组织>肝组织>脂肪>血液>纯液体。

其裟减对特定介质来说是常数,超声通过液体几乎无衰减,而致密的骨化.钙化和结石,衰减值特别大,其后方减弱以致消失,出现声影。

(五)超声波的人体生物效应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被吸收后转化为热能,使局部升温,并向周围组织传导。

另外,超声波对人体组织还有空化作用和机械作用。

超剂·声波照射会对人体组织产生一定的损伤,临床应用中应注意超卢波照射的剂量和时间,根据不同个体和检查器官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也可有目的地利用超声波的人体生物效应达到某种治疗目的,如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肿瘤。

(六)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Daoppler effert )是指发射声源与接收器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收到的频率因运动而发生变化的物理现象。

超声基础知识介绍

超声基础知识介绍

频谱多普勒
多普勒波包括以下含义(数据) -速度 -速度范围(宽度) -血血流量大大小小 -血血流方方向
一一个心心跳周期
宽的速度范围
快 迎向 基准线 逆流 快 最高高峰 时间 慢 背向
收缩 舒张 舒张结束
脉冲波多普勒和连续多普勒
脉冲波多普勒(PW) Pulse Wave
Ø 发射和接收是同一一个晶片片 Ø 卓越的距离分辨率 (Range Resolution) Ø 流速测量上限值受奈奎斯特频率限制 Ø 脉冲重复频率(PRF)决定流速的测量 范围,极限约 5 ~ 7m/s
无无法显示示图像。您的计算机可能因内存不足足而而无无法打开图 像,或图像已遭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再次打开 该文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示红色色 x ,则可能需要删除此图像, 然后重新插入入该图像。
潜艇
5. 超声诊断的优点
• 安全、无无辐射。适用用于胎儿儿诊断。 • 设备可移动,成本低。 • 实时成像 • 通过扫描角角度变化,获得更佳的图像。 • 多普勒-检测血血流量信息。
彩色色多普勒
受角角度影响、受其他运动影响、易混迭
能量多普勒及与彩色色多普勒的区别
能量多普勒基本原理:
是取其红细胞的能量总积分,配以红色色成为血血流 信息的图像显示示。彩色色亮度表示示多普勒信号能量的大大小小。 血血流信号显示示与血血流方方向无无关
二二者的区别:
• 彩色色多普勒—速度信息,能量多普勒—能量信息。 • 显示示与血血流方方向的关系: 彩色色多普勒—有关(红迎蓝离),能量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勒—无无关 显示示与角角度及混叠的关系 彩色色多普勒—有关, 能量多普勒—无无关
超声原理
超声波仪器的成像原理
• 探头发射声波 • 不同组织界面面反射声波 • • • 探头接收声波 信号处理(主机) 显示示图像(显示示器)

超声基础知识部分

超声基础知识部分

第一单元超声波检测的物理基础1、机械振动:有些物体在某一固定的位置(即平衡位置)附近作周期性的往复运动,这种运动形式被称为机械振动,简称振动。

2、自由振动:做振动的系统在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离开平衡位置以后就能自行按其固有频率振动,而不再需要外力的作用,这种不在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称为自由振动。

3、无阻尼自由振动:理想情况下的自由振动叫无阻尼自由振动。

自由振动时的周期叫固有周期,自由振动时的频率叫固有频率,它们由振动系统自身条件所决定,与振幅无关。

4、简谐振动:最简单最基本的直线无阻尼自由振动称为简谐振动,简称谐振。

5、在周期性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这个周期性的外力称为策动力。

6、机械波: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称为机械波。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有机械振动振源和传播振动的弹性介质。

7、波长:在同一波线上两个相邻的振动相位相同的质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即一个“波”的长度),用符号λ表示。

波长的常用单位是毫米(mm)或米(m)。

8、频率:单位时间内波动通过某一位置的完整波的数目,称为波动频率,也是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用符号f表示。

频率的常用单位是赫兹(Hz),即(次)/秒。

波的频率是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

9、周期:周期在数值上等于频率的倒数,它是波动前进一个波长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用符号T表示。

周期的常用单位有秒(s)。

10、波速:在波动过程中,某一振动状态(即振动相位)在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速,用c表示,其常用单位为米/秒(m/s)。

波速的影响因素有:(1)介质的弹性模量和密度;(2)波的类型;(3)传播过程中的温度。

11、惠更斯原理:媒质中波动传到的各点,都可以看作是发射子波的波源,在其后的任一时刻,这些子波的包迹就决定新的波阵面。

惠更斯原理对任何波动过程都适用,不论是机械波或电磁波,不论这些波动经过的媒质是均匀的或非均匀的。

利用惠更斯原理可以确定波前的几何形状和波的传播方向。

超声诊断基础必学知识点

超声诊断基础必学知识点

超声诊断基础必学知识点
超声诊断是一种以超声波为媒介进行诊断的医学技术。

以下是超声诊断的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超声波产生和传播原理: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人耳能听到的20kHz 的声音波。

超声波通过超声发射器产生,并经过介质传播,最后通过超声接收器接收。

2. 超声图像的形成原理:超声波在体内遇到不同组织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散射和传播,形成声波回波。

通过接收和处理回波信号,可以生成超声图像。

3. 超声图像解剖学:了解人体常见的超声图像解剖结构,包括器官、血管、淋巴结等。

4. 超声诊断设备:了解超声诊断设备的基本组成,包括超声发射器、超声接收器、显示器等。

5. 超声检查技术:掌握超声检查的基本操作技术,如探头的选择、扫描方式、探头的移动和操作等。

6. 超声图像评估:学习如何评估超声图像的特征,包括组织的形态、内部结构、血流情况等。

7. 超声诊断常见病变:了解超声图像上常见的病变表现,如肿块、囊肿、结石等。

8. 超声引导下穿刺和介入治疗:了解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和介入治疗
的技术和步骤。

9. 超声检查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了解超声检查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如探头选择、扫描时间和强度等。

以上是超声诊断的基础必学知识点,通过学习和实践,医生可以进行
基本的超声检查和超声诊断。

超声基础知识ppt课件

超声基础知识ppt课件

18
2. 超声成像模式 – B模式 (亮度/辉度 brightness) 图像
B模式表现为亮度指示模式。B模式是一种组合成像模式,它可以把人体内不同的组织类型和界面在图像上显示出来。
19
2. 超声成像模式 – B模式
20
2. 超声成像模式 – B模式
21
2. 超声成像模式 – B模式
22
2. 超声成像模式 – B模式
23
2. 超声成像模式 – B模式
24
2. 超声成像模式 – B模式
25
当超声波遇到朝相同方向运动的目标时, 反射回波是以相对较低的频率返回的
当超声波遇到静止目标时,反射的回波是以相同的频率返回的
当超声波遇到朝相反方向运动的目标时, 反射回波是以相对较高的频率返回的
2. 超声成像模式 – 彩色多普勒效应
35
这幅图象是用彩色来表示平均速率。
通常情况下的超声波束
此区域为 红色, 所以流向超声波束的方向, 方向从左到右
此区域为 蓝色, 所以背向超声波束的方向, 方向从右到左
2. 超声成像模式 – 彩色多普勒效应
36
使用强度来代替速率标识血流的信息。我们称之为能量多普勒 (PDI)。彩色血流是没有角度依赖性的, 而且不会产生混叠。
吸收是声波在人体内传播或反射的过程中,由于体内组织的特性使声能耗失,耗失的能量转换为热能的现象。
1. 超声基础知识
12
频率与灵敏度和衰减性是相关的
能量/声强与灵敏度和衰减性是相关的
回声强度
cm深度
噪声
回声强度
cm深度
无TGC
有TGC
TGC
TGC - Time Gain Compensation 时间增益补偿

超声基础知识

超声基础知识

超声基础知识超声基础部分1.何谓超声波?诊断用超声波是如何产生的?人耳能感知的声波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低于20Hz者称为雌声波,高于20000Hz者称为超声波。

医用诊断用超声波的范围多在1—15MHz。

超声波是机械波。

可由多种能量通过换能器转变而成。

医用超声波是由压电晶体(压电陶瓷等)产生。

压电晶体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厚度的交替改变,即机械振动。

其振动频率与交变电场的变化频率相同。

当电场交变电频率等于压电晶片的固有频率时其电能转换为声能(电—声)效率最高,即振幅最大。

压电晶体只有两种可逆的能量转变效应。

上述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由电能转换为声能,称为逆压电效应。

相反,在声波机械压力交替变化的作用下,晶体变形而表面产生正负电位交替变化,称压电效应。

超声探头(换能器)中的压电晶片,在连接电极电压交替变化的作用下产生逆压电效应,称为超声发生器;而在超声波机械压力下产生压电效应,又成为超声波接收器。

这是超声波产生和接收的物理学原理。

2.超声波物理特性及其在介质中传播的主要物理量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1)频率(frequency):质点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f)。

(2)周期(cycle):波动传播一个波长的时间或一个整波长通过某一点的时间(T)。

(3)波长(wavelength):声波在同一传播方向上,两个相邻的相位相差2π的质点间的距离为波长(λ)。

(4)振幅(amplitude):振动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称振幅,或波幅(A)。

(5)声速(velocity of sound,sound velocity):单位时间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称声速(C)。

介质不同,超声在介质中的声速度也不同,但是在同一介质中,诊断频段超声波的声速可认为相同。

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弹性系数(k)和介质密度(ρ)有关。

其声速与k 和ρ比值的平方根成正比,即式中C为声速,E为杨式模量。

根据物理学意义,c、f、T、λ之间有下列关系:f=1/T,c=λf=λ/ T,λ=c/ f超声在人体软组织(包括血液、体液)中的声速约为1540m/s;骨与软骨中的声速约为软组织中的2.5倍;而在气体中的声速仅为340m/s左右。

超声基础知识入门超声基础知识总结

超声基础知识入门超声基础知识总结

超声基础知识入门超声基础知识总结
超声基础知识入门:
1. 超声波: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耳可听到的声音的声波。

在医学中,常用的超声
波频率范围是1~20兆赫(MHz)。

2. 超声传感器:超声传感器是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

它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发射器发出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并转化为电信号。

3. 超声图像: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反射、折射和散射产生回波,这些回波可用来形成
超声图像。

超声图像显示了人体器官、血管、肿块等结构的形态和位置。

4. 超声成像模式:常见的超声成像模式包括B模式(二维图像)、M模式(时间-振幅图像)、Doppler模式(血流图像)等。

5. 超声引导下穿刺:超声引导下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通过超声图像引导医生
准确定位并操作穿刺针,用于取样、注射药物等操作。

6.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常见的超声检查包括腹部超声、妇科超声、心脏超声等。

7. 超声诊断:通过观察和分析超声图像,医生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

超声诊断可以发
现各种器官的异常结构、肿块、囊肿、积液等。

8. 超声治疗:超声波的能量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肌肉拉伤、骨折、肿瘤等。


声治疗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减轻疼痛和炎症。

以上是超声基础知识的简要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超声波基础必学知识点

超声波基础必学知识点

超声波基础必学知识点1. 声音的特性: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它可以传播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并需要介质作为传播媒介。

2. 声波的频率和波长:声音的频率是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声波的波长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一个完整周期所需的距离。

3. 超声波的频率: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人类听觉范围(20 Hz至20 kHz)的声波。

一般认为超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0 kHz到1 GHz之间。

4. 超声波的产生和检测:超声波的产生可以通过电压信号施加在压电材料上,使其振动产生超声波。

超声波的检测可以使用超声波传感器来接收和转换超声波成电信号。

5.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3米/秒。

在其他介质中,传播速度会有所不同。

6. 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超声波在医学中应用广泛,如超声检查用于诊断疾病、超声治疗用于物理疗法等。

7. 超声波在工业中的应用:超声波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无损检测、清洗、焊接、切割、涂层、粉末冶金等。

8. 超声波的反射和折射:超声波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是指超声波与物体界面相交时,部分能量被物体反射回来。

折射是指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发生速度和方向的变化。

9. 超声波的干扰和衰减: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杂波的干扰,干扰会对超声波的检测和测量造成影响。

此外,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也会受到介质的衰减,衰减会导致超声波的能量逐渐降低。

10. 超声波的成像原理:超声波成像通过对物体内部超声波的反射进行接收和处理,生成图像来显示物体的内部结构。

成像原理包括回波时间测量、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超声波的强度等。

超声基础知识总结

超声基础知识总结

超声基础知识总结物理基础基本概念――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 Z超纵声波频率>20000H Z――纵波(疏密波):粒子运动平行于波传播轴;诊断最常用超声频率:2-10MH Z基本物理量:频率(f)、波长(λ)、声速(c);三者关系:λ=c/f人体软组织的声速平均为1540m/s,与水的声速相近;骨骼的声速最高,相当于软组织平均声速的2倍以上。

超声场:发射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能量所达到的空间;简称声场,又称声束。

声束的影响因素:探头的形状、大小;阵元数及其排列;工作频率(超声的波长);有无聚焦及聚焦的方式;吸收衰减;反射、折射和散射等。

声束由一个大的主瓣和一些小的旁瓣组成。

超声的成像主要依靠探头发射高度指向性的主瓣并接收回声;旁瓣的反向总有偏差,容易产生伪像。

声场可分为近场和远场两部分(1)近场声束集中,呈圆柱状;直径――探头直径(较粗);(横断面声能分布不均匀) 长度――超声频率和探头半径。

公式:L=(2r·f)/cL为近场长度, r为振动源半径, f为频率, c为声速(2)远场声束扩散,呈喇叭状;声束扩散角越小,指向性越好。

(横断面声能分布较均匀)声束两侧扩散的角度为扩散角(2θ);半扩散角(θ).超声波指向性优劣指标是近场长度和扩散角.影像因素:增加超声频率;――近场变断、扩散角变小;增加探头孔径(直径)――但横向分辨率下降。

采用聚焦技术――方法:固定式声透镜聚焦;电子相控阵聚焦;声束聚焦:采用声束聚焦技术,可改善图像的横向和(或)侧向分辨力。

固定式声透镜聚焦――将声透镜贴附在探头表面。

常用于线阵探头、凸阵探头;可提高横向分辨力,但远场仍散焦。

电子相控阵聚焦――(1)利用延迟发射是声束偏转,实现发射聚焦或多点聚焦;可提高侧向分辨力;常用于线阵探头、凸阵探头;(2)动态聚焦:在长轴方向上全程接收聚焦。

(3)利用环阵探头进行环阵相控聚焦;可改善横向、侧向分辨力;(4)其他聚焦技术:如二维多阵元探头.超声物理特性:一、束射特性(方向性)――是诊断用超声首要的物理特性;(如反射、折射、聚焦、散焦)大界面:指长度大于声束波长的界面;大界面的回声反射有显著的角度依赖性.入射声束垂直于大界面时,回声反射强;入射声束与大界面倾斜时,回声反射减弱甚至消失。

超声基础知识

超声基础知识
CW、PW、CDFI 3、谐波成像 4、弹性成像
M型超声心动图
(三)人体不同组织和体液回声强度
1、回声强度:
强回声、高回声、中回声、低回声、弱回声、无回声
2、人体组织回声强度:
骨骼>肾窦>胰腺>肝、脾实质>肌肉>肾皮质>肾髓质(肾椎 体)>血液>胆汁和尿液
人体组织的回声强度:
回声强度
人体组织
强回声
骨骼、肺等含气组织
高回声
脏器包膜、囊肿壁、肾窦、肝血管瘤
等回声
肝、脾、甲状腺、乳腺、睾丸实质
低回声
肌肉、皮下脂肪、淋巴结
弱回声
缓慢流动的血液、液体内的组织碎屑
无回声
正常的胆汁、尿液、脑脊液、玻璃体
声像图方位识别: 首先要明确探头的体表位置,进而确认解剖切面。
超声基础知识
吉林省人民医院 超声科 潘莉莉
一、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
(一)超声波的产生和接收 1、 超声波:超过20kHz的声波
人耳能感知声波频率20Hຫໍສະໝຸດ -20kHz2、传播特性:
声阻抗差>0.1%发生反射 反射、折射、散射
3、超声探头发射和接收超声波
(二)超声成像方式 1、脉冲回声式
B型 M型 2、多普勒技术

超声知识点总结归纳

超声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超声的原理1. 超声波的产生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0kHz以上的声波。

在超声检查中,超声波是由超声探头产生的,探头内装有压电晶体,当晶体受到外加电压时,会产生机械振动,从而产生超声波。

2. 超声波的传播超声波在人体内部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散射、折射等现象。

不同组织和器官对超声波的反射程度不同,这就形成了超声图像上的对比度。

3. 超声图像的形成超声图像是通过记录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形成的。

超声图像可以显示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是超声检查的主要成果。

二、超声的应用1. 超声的临床诊断超声检查可以用于诊断各种器官和组织的病变,如心脏、肝脏、肾脏、乳腺、甲状腺等。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器官的形态、大小、结构、血流情况等,从而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2. 超声在妇产科的应用超声在妇产科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检查怀孕、观察胎儿发育情况、诊断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此外,超声还可以用于引导产前筛查和指导产科手术。

3. 超声在心脏病学的应用超声检查可以用于观察心脏的结构、功能和血流情况,对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疾病等疾病的诊断有很好的帮助。

4. 超声在肿瘤学的应用超声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血流情况,对辅助诊断和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5. 超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超声还可以用于检查血管、淋巴结、肌肉、关节等组织和器官,对各类疾病的诊断都有重要意义。

1. 安全性高超声检查不需要使用放射线,对人体无损害,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特别适用于孕妇和儿童的检查。

2. 易于操作超声检查仪器操作简单,探头直接接触患者身体部位即可进行检查,操作方便,适合用于门诊和急救情况。

3. 观察实时超声检查所得的图像是实时的,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超声图像动态变化,帮助做出正确的诊断。

4. 无创性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不需要穿刺或开刀,对患者没有任何伤害。

四、超声的临床意义1. 早期诊断超声检查对一些隐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如肿瘤、结石等疾病,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病变,提高治疗成功率。

超声诊断基础知识

超声诊断基础知识

2 超声造影
将超声造影剂经末梢静脉注入,在超声检 测时,超声造影剂产生去强烈得反射(散射) 回声,可用于识别心内解剖结构、肿瘤得 血流灌注情况等,并用于疾病诊断。
右前叶见圆形强回声, 边缘清晰,病灶周边见 强回声光带,病灶内呈 筛网状改变。
造影后血管瘤能量再加上谐波显示:肝血 管瘤周围可见血管分布,注射造影剂后血 管瘤内பைடு நூலகம்见血流显像。
一、 A型诊断法(一维)——A超 二、 B型诊断法(二维显象)——B超 三 、 M型诊断法:(一维) 四、 D型诊断法:(Doppler)
1、频谱多普勒(一维) 2、多普勒彩色血流显象
A型(A-mode) 这就是一种幅度调制 (amplitude modulation)超声诊断仪,把接收 到得回声以波得振幅显示,振幅得高低代表回声 得强弱,以波型形式出现。
人体不同组织回声强度顺序
肾中央区(肾窦)>胰腺>肝、脾实质>肾皮质> 肾髓质(肾锥体)>血液>胆汁和尿液。 正常肺(胸膜--肺)、软组织--骨骼界面得回声最 强;软骨回声很低,甚至接近于无回声。 病理组织中,结石、钙化最强;纤维化、纤维平滑 肌脂肪瘤次之;典型得淋巴瘤回声最低,甚至接近 无回声。
第三节获得最佳超声信息得基本条件
相对运动得速度愈高,则收到得声波频率改
变愈大fd=f0vcosθ/c v =fd c / f0 cosθ
医学上利用这种超声多普勒效应,来测定人 体器官得运动状态,如心脏、血管和胎心等 得活动。
二、 超声诊断原理:
超声诊断仪组成: 1、主机 2、换能器(探头)——发出超声和接
收超声回波。
超声诊断仪基本原理
B型(B-mode)这就是辉度调制型(brightness modulation)超声诊断仪,把接收到得回声,以光 点显示,光点得灰度等级代表回声得强弱。

超声基础知识

超声基础知识

超声基础介绍
超声波的传播特性
当超声波通过介质传播时会发生以下现象: Reflection(反射) Refraction(折射) Diffraction(衍射) Attenuation(衰减) Scatterring(散射)
超声成像基本条件
1、声源 2、回波信号 3、回波信号被接收并经信号放大,处理等 过程而形成声像图
主要成像模式
超声诊断基础
主要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生物组织中传播特性,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具有独特的声音成像特征 ➢液性结构为无回声暗区 ➢实质性结构为强弱不等的各种回声 ➢均质性实质结构为均匀的低回声或等回声 ➢非均质性结构为混合型回声 ➢钙化或含气性结构则呈强回声并伴后方声影
高回声
等回声
无回声
强回声
主要成像模式
普勒)
主要成像模式
A 模式(A超,Amplitude mode)
最简单的超声成像形式,基于脉冲回波原理 扫描可用于测量距离 扫描仅提供一维信息 对成像不太有用 用于回声脑电图和回声检眼镜检查
主要成像模式
B 模式(B超,Brightness mode)
B代表亮度 用亮度强度显示回波信号的强度 二维成像
主要成像模式
灰度成像:
A 模式(A超,Amplitude mode) B 模式(B超,Brightness mode) M 模式(M超,Motion mode)
其他:
E 模式( Elastography,弹性成像) 三维成像模式 四维成像模式
多普勒成像:
C mode(彩色多普勒): ➢ C模式(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 Power Doppler(能量多普勒) D mode(频谱多普勒): ➢ Pulse wave Doppler(PW,脉冲波多普勒) ➢ Continuous wave Doppler(CW,连续波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基础部分1.何谓超声波?诊断用超声波是如何产生的?人耳能感知的声波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低于20Hz者称为雌声波,高于20000Hz者称为超声波。

医用诊断用超声波的范围多在1—15MHz。

超声波是机械波。

可由多种能量通过换能器转变而成。

医用超声波是由压电晶体(压电陶瓷等)产生。

压电晶体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厚度的交替改变,即机械振动。

其振动频率与交变电场的变化频率相同。

当电场交变电频率等于压电晶片的固有频率时其电能转换为声能(电—声)效率最高,即振幅最大。

压电晶体只有两种可逆的能量转变效应。

上述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由电能转换为声能,称为逆压电效应。

相反,在声波机械压力交替变化的作用下,晶体变形而表面产生正负电位交替变化,称压电效应。

超声探头(换能器)中的压电晶片,在连接电极电压交替变化的作用下产生逆压电效应,称为超声发生器;而在超声波机械压力下产生压电效应,又成为超声波接收器。

这是超声波产生和接收的物理学原理。

2.超声波物理特性及其在介质中传播的主要物理量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1)频率(frequency):质点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f)。

(2)周期(cycle):波动传播一个波长的时间或一个整波长通过某一点的时间(T)。

(3)波长(wavelength):声波在同一传播方向上,两个相邻的相位相差2π的质点间的距离为波长(λ)。

(4)振幅(amplitude):振动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称振幅,或波幅(A)。

(5)声速(velocity of sound,sound velocity):单位时间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称声速(C)。

介质不同,超声在介质中的声速度也不同,但是在同一介质中,诊断频段超声波的声速可认为相同。

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弹性系数(k)和介质密度(ρ)有关。

其声速与k和ρ比值的平方根成正比,即式中C为声速,E为杨式模量。

根据物理学意义,c、f、T、λ之间有下列关系:f=1/T,c=λf=λ/ T,λ=c/ f超声在人体软组织(包括血液、体液)中的声速约为1540m/s;骨与软骨中的声速约为软组织中的2.5倍;而在气体中的声速仅为340m/s左右。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不仅离体组织与活体组织有较大的声速差别,而且使用不同的固定溶液、固定速度也常影响声速。

此外,声速尚与组织温度有关。

通常,非脂肪组织的声速随温度上升而增快,脂肪组织的声速随温度上升而减慢。

当脂肪组织由20o升到40o时,声速可下降15%之多。

在进行精细的研究工作时,这些因素必须予以注意。

(6)超声能量与能量密度:当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声波能到达之处的质点发生机械振动和位移。

前者产生动能而后者产生弹性势能。

动能和势能之和组成波动质点的总能量。

也即超声波的能量。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也是能量在介质中传递的过程。

设介质的密度为ρ,声波传播到的质点体积元为△V,其位移为x,△V将鞠有的动能为Wk,产生的势能为Wp。

则:Wk=Wp=1/2ρA2ω2(△V)sin2ω(t-x/c)△V具有的总能量为:W=Wk+ Wp=ρA2ω2(△V)sin2ω(t-x/c)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超声波传播过程中总能量传递方式为:①介质振动质点的动能和势能随时间同时发生周期性变化。

②振动质点以获得能量又向下一质点放出(传递)能量的方式传递声波。

在超声波的传播中,表示单位体积介质中所具有的能量称为能量密度(w)。

即:w=△w/△V=ρA2ω2sin2ω(t-x/c)由前所述可知,w也时随时间而变化的。

在一个周期中,其平均值为:w=1/2ρA2ω2(单位:焦耳/厘米3,J/cm3)即平均能量密度与振幅的平方、角频率的平方和介质密度成正比。

因此,在能量密度一定的情况下,,介质密度越小,振幅越大。

(7)声压:声压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单位截面积所产生的压力变化,也即介质中有声波传播时的压强与无声波传播时的压强之差。

根据声波传播的特点,声压也周期性变化于正常值与负值之间,一个振动周期的声压为:Pm=ρCAω(单位:N/cm2)即声强与介质密度(ρ)、振动幅度(A)、振动速度(ω)和传播速度(C)成正比。

(8)声强与声强级别(分贝):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单位时间内通过与传播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的能量,称为超声强度,简称声强(I)。

单位为瓦/厘米2(W/cm2,mW/cm2)。

声强与声场中的能量密度(w)和超声传播速度(C)成正比,即:I=ρCA2ω2/2也即声强与振幅的平方、角频率的平方、介质的密度成正比。

声强可以小到每平方厘米数维瓦,也可以大到每平方厘米数千瓦。

人耳对声强变化的分辨能力较差,声强每增加10倍,人耳主观感觉只增加1倍。

为了解决声强很大差别在表示中的不便,在时间应用中,一般采用声强的自然数来表示声强的级别,称其为声强级(L),单位为贝尔(B)。

实际应用中以贝尔的1/10为单位,称为分贝(dB)。

按规定以一个最低可闻声强(I0)为基准来度量实际声强,即:L=10lgI/I0(dB)人耳能感受的声强范围为10-12W/-1W/m2,即声强的级别为0-120 dB。

(9)声功率:声功率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介质某一截面的声能量。

单位为J/s,即瓦特(W)。

3.什么叫声场、扩散角?介质中有声波存在的区域称声场。

声源小,频率低的声波呈球面状传播,称为球面波。

如人耳可闻之声波。

声源足够大时,声波呈直线传播称为平面波。

超声探头内振动晶片的直径为其振动波长的20倍以上。

不足以形成完全的平面波,而是具有平面波和球面波的中间性质,集中在一个狭小的立体角内发射,即具有指向性。

直径为D的圆盘振子发射的超声波以距离声源D2/λ(λ为波长)为界,近声源侧近似平面波,称为近场,而远声源侧近似球面波,称为远场。

在近场,因干涉而形成复杂的声场,称Fresnel区。

近场区长度L(单位mm)可以从下列公式计算:L=r2/λ或L=L=r2f/1.5(在人体软组织中)其中r为声源半径(mm); f为频率(MHz);λ为该介质中波长(mm)。

例如,探头直径为20mm时,发射频率为5 MHz,则近场区长度约为333.333mm。

紧接近场区后的远场区,声波开始向周围空间扩散。

扩散声场两侧边缘所形成的角称扩散角(θ)。

扩散角与声源半径及波长有关,表达式为:sinθ=0.61λ/r可见,探头孔径愈大,扩散角愈小,声束扩散愈小。

注意:近场和远场有其严格的定义。

商用仪器Near和Far调节钮所表示的只是近程和远程增益的调节,不能称其为近场和远场调节。

4.什么叫声轴、声束和束宽?声轴(beam axis)为声波传播方向的曲线。

通常与声波发出后介质中声强或声压最大的区带一致,也即声能量密度最大的区带。

声束:(beam)指声轴周围-6db(-50%)范围内的声场分布区。

束宽:(beam width)指声束横断面的直径。

宽声束(声束较大)时,横向、侧向分辨力差。

非聚焦的声束,横向分辨力等于或大于声源的直径,不能分辨小结构。

为了增加分辨力,B型超声仪器采用声透镜、动态电子聚焦、凹面晶片聚焦发射和接收等多种方式使声束变窄。

经过聚焦的声束,称为聚焦声束。

5.何谓声特性阻抗?它与声压、声强有何关系?声特性阻抗(acoustic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是反映介质密度和弹性的物理量,用Z表示。

定义为介质密度ρ和介质中声传播速度C的乘积,即Z=ρC对于纵波,也可表达为Z=√Bρ(B为介质的弹性模量)声特性阻抗的单位为瑞利,1瑞利=980dgn?s-1?cm-2=1g?sec-1?cm-2特性阻抗与声强与声压存在如下关系:I=Pm2/Z=Pm2/ρC6.何谓声特性阻抗差、声学界面?如何分类?两种不同特性阻抗的介质的特性阻抗差值称为这两种介质的声特性阻抗差。

其接触面称声学界面。

根据大小,分为大界面和小界面。

由于多次聚焦超声束的焦区束宽2-3cm,所以通常习惯把直径小于2mm的组织结构界面视为小界面。

对大界面,根据其光滑程度,又可分为光滑界面和粗糙界面,前者也称镜面,后者也称非镜面。

当两种介质的声特性阻抗差大于0.1%时,入射声波即在其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

对于入射声束,界面使其发生反射、折射和/或散射。

此时,界面相当于一个新的声源,称其为二次声源。

7.声反射、声折射、声透射、声散射和声绕射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声反射(acoustic reflection)指声波入射到界面上时引起声波部分或全部返回的过程。

反射的条件是界面线度远大于波长。

反射声波的强度和方向与构成界面介质的特性阻抗,入射波声压、入射角等因素有关。

构成界面的两种介质特性阻抗相差(声特性阻抗差)愈大,反射愈强。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的强弱以反射系数表示。

反射系数等于反射波的能量与入射波的能量之比。

在不考虑声能吸收的条件下,声压反射系数(Rp)为:Rp=Z2-Z1Z2+Z1声强反射系数(Ri)为:Ri=( Z1-Z2 ) 2Z1+Z2式中Z1、Z2分别为构成反射界面的两种介质声特性阻抗。

因为存在反射,所以透射入深层介质的声波能量减少。

声折射(acoustic refraction)指声波在通过不同传播速度的介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空间传播方向改变的过程。

声波在大界面上的折射服从折射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界面两侧介质的声束之比,即Sinα = C1Sinθ C2式中α、θ分别为入射角与折射角,C1、C2分别为第一层和第二层介质的声速。

由表达式可知,入射角声波垂直于界面时,不发生折射。

两种介质的声传播速度决定了折射角的大小。

在C1>C2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假设入射角达到b值时,折射角达到90o,则入射声波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无透射波进入深层介质。

此时入射角b值称为临界角。

声波经液体入射人体皮肤,临界角为70o-80o,即入射角超过80o,则无透射声波。

声透射(acoustic transmission)指声波穿过介质界面向深层的传播过程。

假定超声波垂直入射,经过三层介质,每层介质的声特性阻抗分别为Z1、Z2、和Z3,第二层介质的厚度为L,波长为λ2,那么,超声通过第二层介质后的强度透射系数(T1)为:T1=4Z1Z3(Z1+Z3)?cos2θ+( Z2+ Z1Z3 ) 2 ?sin2θZ2式中θ=2πL/λ2,当L极薄时,θ很小,sinθ≈0,cosθ≈1,所以T1≈4Z1Z3(Z1+Z3)2( Z2+ Z1Z3 ) 2Z2当Z1=Z3时,T=1。

当中间层极薄时,声波通过的声能损失很小。

超声诊断中涂布极薄的耦合剂,有利于减少声能的损失。

在中间介质的厚度L恰好是声波半波长的整数时,θ=nπ,sinθ≈0,cosθ≈1,只要Z1=Z3,T1也等于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