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认同
• 用旧瓦做建筑,开始不为人接受,后来却 成为王澍的典型符号,被政府接纳,被其 他商家效仿——在象山校园旁的一个小茶 室外墙面也像模像样地堆砌着旧砖瓦,那 是茶室员工所做的模仿。
对瓦片的了解
多样的瓦片
• 收集到的旧瓦片有各种不同的规格和细节, 比如有的上面有拉毛——这是19世纪末的 上海工匠发明的一种新型瓦片,在普通的 水泥砂浆上用一块布拉出毛来,这样的瓦 片覆盖屋顶后,特别适合植物的攀爬,能 够营造出藤蔓葳蕤rui的感觉。
代表作品
• • • • •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杭州垂直院宅(钱江时代) 宁波当代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宁波五散房 宁波历史博物馆
荣获奖项
• 2004年,首届中国建筑艺术奖 • 2006年,瑞士HOLCIM基金会首届全球可持续建 筑亚太区奖 • 2007年,法国建筑师协会、法国家主遗产城首届 全球可持续建筑奖 • 2008年,瑞士建筑提名 • 2008年,德国法兰克福全球高层建筑奖提名 • 2010年,作品“窟窿的塌朽”获得12届威尼斯双 年展国际建筑展特别荣誉奖 • 2010年,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 • 2011年,法国建筑科学院金奖 • 2012年,普利兹克奖
• 父亲是一名音乐演奏家,母亲是一名教师 • 王澍的研究范围远远地超过了建筑领域, 它广泛涉猎艺术、哲学、文学、人类学到 电影。
主要作品
• 南京华侨大厦(1985——1987,已建成) • 杭州过滤航空售票外(1989,建成并已拆 毁) • 海宁市青少年宫(1988——1989,已建成) •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国际画廊(1991,建成 并将拆毁) • 杭州孤山室内小剧场(1991,建成并已拆 毁) • 杭州斗乐桥桥人防地道口(1991,建成并 已拆毁)
环保的设计理念
瓷屋
项目概况
• 位于浙江金华建筑艺术公园 • 基地为总长 2 200m、平均宽度约 80m 的 带状条形地块。 • 该公园是由金东新区政府实施的义乌江北 岸滨江绿化带建设工程之一。 • 公园内建设 16 座小型公建,由 10 位来自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段的外国建筑师 以及 6 位中国建筑师与艺术家完成方案设 计。
3.市场与理想
• 实现创作理想和取得市场成功,需要 合理的选择。 • 王澍坚持非主流的传统建筑,排斥商 业建筑,一步一步走道今天,真的很 难。
4.粗与细
• 王澍作为建筑师,但是对于工程施工 与传统建造工艺很感兴趣。虽是文人, 但独具匠心。注重建筑的实践。
5.哲学的思考
有的建筑师做建筑,就是做一个建筑, 而有的建筑师,做建筑,是建造一个 世界。
瓦片的生态功能
• 在视觉效果之外,瓦檐还有着奇妙的实用 价值——瓦片间充满了交叠相间的缝隙, 这是天然的空调机,夏天的时候,风从缝 隙吹出,自然地形成习习凉风;而冬天, 这些缝隙又会对风力形成自我调节。
会呼吸的瓦片
• 而且古旧的瓦片有一种质感,一种活的感 觉,这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给人的感 觉——整个建筑被旧砖旧瓦覆盖,会产生 一种类似呼吸的感觉,下一场雨,所有的 颜色都变了,太阳一照,上面会长出绿乎 乎的苔藓、杂草什么的。这,堪称是材料 的生命。
• 层层叠叠的瓦,作为屋檐,作为房顶, 作为墙面……所有的瓦、砖、甚至石 板,都是拥有历史的旧材料,因而使 得才完工几年的建筑就呈现出一种内 敛而淡然的气质。 • 由于使用了这些本身就带着历史感的 材料,“象山校园从诞生那一天开始, 就有了50年甚至100年历史。”
一。与瓦结缘
• 2000年左右,在宁波进行建筑试验的时候, 王澍认识了一个拆迁公司的经理。有一天 他突然说,你要不要唐代的砖头?因为他 刚拆了一座明清时期的宅子,里面连唐代 的砖头都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节约材 料一向就是中国的建筑传统,每一次拆了 房子之后,人们都会用拆下来的材料重新 建造。
介绍
• 是一座100m2的小房子、用作咖啡馆,王 澍决定把它做成一件器物,如他喜欢的宋 抄手砚一般。房子取抄手砚器型,单层, 砚首在南,砚尾在北。
宁波滕头馆
介绍
为 2010上海世博会最佳城市实践区宁波滕 头案例馆,也是本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 会中唯一的乡村案例馆。 其中宁波奉化县滕头村,是中国著名乡村, 其特别以生态建设著名,曾获得“联合国 全球生态五百佳乡村”称号。
对现代化建设的思考
建筑的文人气息
• 然而,瓦檐使得这种“传统”在象山复活, 雨水滴在瓦上,慢慢融汇在一起,形成小 流,再一滴一滴地落到地面。做瓦檐的时 候,王澍一直在想象学生们从窗外看着雨 水从瓦檐上滴下的场景。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图书馆
钱江时代
• 6 幢近 100m高的住宅,800 住户。 • 用 200 余个两层高的院子叠砌起来,结构 如编织竹席,整个连续的立面实际上是一 座江南城镇的局部水平切面被直接竖立起 来。 • 每一户,无论住在什么高度,都有前院和 后院,每个院子都有茂盛的植物 。
二。深入研究
• 2001年,王澍开始带着一群学生在慈城考 察民间技术、乡村建筑。在这里,他发现 了慈城保留的“瓦爿墙。随后开始寻找并 试图学习这种“瓦爿墙”技术,但由于缺 少废砖废瓦,很多人也不愿再建造这种费 力而不“漂亮”的瓦爿墙,这种技术几乎 行将灭绝。王澍带着学生东走西探,最后 在鄞州新区的一个偏远村落里,找到尚存 的瓦爿墙建筑技艺。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1998——2000, 已建成) • 上海南京东路顶层画廊(1999——2000, 已建成) • 杭州墙门(雕塑)(2000年,已经成) • 杭州垂直院宅(钱江时代)(2001年,已 建成) • 宁波当代美术馆(2002——2003年,已建 成)
• 杭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2002——2003 年,方案) • 东莞理工学院艺术系馆(2002——2003年, 已建成) • 浙江台州路桥古镇保护、古剑修复及协调 区(2002——2003年,方案) • 广州、北京拆筑间(2003年,已建成) • 杭州HZ093——728(2003年,已建成)
Leabharlann Baidu谈
过去的传统建筑放到当下,是不适用 的,我们需要做一些改变。 而改变就有了实质上的改变和精神上 的改变。
• 1.从形式上继承传统,这样的建筑更多的是 模仿 • 2.从精神上继承,这种建筑继承内涵。才是 真正的继承。
• 南京三合宅(2004——2005,已建成) • 杭州三合宅(2004——2005,已建成) • 浙江宁波慈城古建保护、古城修复及协调 区(2003——2004,方案) •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第一期工程 (2002——2005,已建成) • 宁波五散房(2004——2005,已建成) • 宁波博物馆(2005年,在建)
普利兹克奖
个人简介
1963年11月4日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祖籍山 西省吕梁市交口县野家坡村 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1988年获得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学 1997年在中国杭州创办了业余建筑工作室 2000年获得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博士 生导师
• • • • •
• 基地宽20m,长 53m • 用地面积: 1 020m2 • 建筑面积: 约 1 200m2
南宋御街
总结
王澍建筑
细部设计
王澍的瓦
“瓦在我眼中并不仅仅是种建筑材料, 它代表了一种境界,也代表了我的建 筑观,我认为我从来不是在设计一个 房子,而是在建造一个世界。” ——王澍
过度的城市化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基础设施得以空 前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在经历从“无”到“有”的迅猛发展后,我们开 始意识到这种快速发展的背后所隐藏着的巨大危 机。 •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为了眼前的利益,不考 虑持续发展,崇尚大规模的改造,盲目崇洋媚外、 去旧迎新,甚至改天换地,在保有世界领先的建 设量和速度的同时,摧残着自然和历史的生命。
• 王澍虽然只在中国本土做设计,但是并不 代表他不关注世界,他担任哈佛大学的访 问教授,每年都会往返中美数次,他的这 种经历有助于他了解国外建筑以及让国外 建筑界了解他。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湖滨校园改造规(1993, 方案)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馆(1993,方案) 中国杭州虎跑禅心茶道园(1994,方案) 一个退休建筑教师的住宅(1996——1999, 方案) 自宅室内(1997,已建成) 浙江海宁陈默艺术工作室(1998,已建成)
独到的设计理念
• 1.传统与现代 • 2.土与洋 • 3.市场与理想 • 4.粗与细
• 5.哲学的思考
1.传统与现代
• 王澍的工作焦点就是将中国传统民居, 特别是江南民居,进行现代的转化, 一定程度上,他继承了他大学时代的 几位老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
2.土与洋
• 传统文人文化对王澍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 王澍的作品告诉我们当代建筑不等于 从西方传来的建筑体系。他同时运用 中西方知识
三。牛刀小试
• 2003年,王澍设计了一组名为“五散 房”的小建筑,初次试验了“瓦爿墙” 和混凝土技术的结合。
四。推广
• 2004年至2007年间,“瓦爿墙”这个试验 被放大推广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 的建造中。 • 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瓦园。
五。应用
• 2007年,王澍将经过反复试验的“瓦爿墙” 技术运用到宁波博物馆24米高的墙面上, 这是他的理念第一次被政府投资的大型公 共建筑所接受。
解读王澍

胡文嘉
作再我 室是首 就建先 是筑是 业师文 余,人 建我, 筑的然 。工后
• • • • • •
他是第一位获得全球建筑界最高荣誉的中国公民; 他是最具有文人气质的中国本土建筑师; 他身处俗世之中,要建立现实中的乌托邦; 他站在体制之外甘愿做业余的建筑师; 他用平凡细微消解权势,用青瓦白墙保存记忆; 他努力在复兴本土建筑的进程中寻找一条通往未 来的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