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作业1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煤油冷却器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煤油冷却器的设计二、原始数据及操作条件1、处理能力8万吨/年2、设备形式列管式3、煤油T入= 140℃,T出= 40℃4、冷水T入= 25℃,T出= 40℃5、⊿P<=105Pa6、煤油ρ=825Kg/m3,η=7.15×10-4Pa.S C V=2.22K J/Kg.℃7、λ= 0.14W/(m.℃)8、每年按330天计,24小时/天连续进行。
三、设计要求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绘制设备条件图(1号)一份,编制一份设计说明书(打印稿),其主要内容包括:1、前言2、生产条件的确定3、换热器的设计计算4、设计结果列表5、设计结果的讨论与说明6、注明参考和使用的设计资料7、结束语《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前言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换热器,且它们是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要求也日益加强。
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及传热机理的研究十分活跃,一些新型高效换热器相继问世。
随着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换热器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各有优缺点,性能各异。
在换热器设计中,首先应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用的类型,然后计算换热所需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大的机构尺寸。
列管式换热器的应用已有很悠久的历史。
在化工、石油、能源设备等部门,列管式换热器仍是主要的换热设备。
列管换热器的设计资料已较为完善,已有系列化标准。
目前我国列管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检验、验收按“钢制管壳式(即列管式)换热器”(GB151)标准执行。
列管式换热器主要有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换热器和填料函式换热器等。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有结构简单、排管多等优点。
但由于结构紧凑,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壳侧不易清洗,而且当管束和壳体之间的温差太大时,管子和管板易发生脱离,故不适用与温差大的场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一)设计题目在抗生素类药物生产过程中,需要用甲醇溶媒洗涤晶体,洗涤过滤后产生废甲醇溶媒,其组成为含甲醇46%、水54%(质量分数),另含有少量的药物固体微粒。
为使废甲醇溶媒重复利用,拟建立一套填料精馏塔,以对废甲醇溶媒进行精馏,得到含水量≤0.3%(质量分数)的甲醇溶媒。
设计要求废甲醇溶媒的处理量为吨/年,塔底废水中甲醇含量≤0.5%(质量分数)。
(二)操作条件1)操作压力常压2)进料热状态自选3)回流比自选4)塔底加热蒸气压力0.3Mpa(表压)(三)填料类型因废甲醇溶媒中含有少量的药物固体微粒,应选用金属散装填料,以便于定期拆卸和清洗。
填料类型和规格自选。
(四)工作日每年工作日为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五)厂址厂址为武汉地区。
(六)设计内容1、设计说明书的内容1)精馏塔的物料衡算;2)塔板数的确定;3)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4)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5)填料层压降的计算;6)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7)精馏塔接管尺寸计算;8)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2、设计图纸要求:1)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A2号图纸);2)绘制精馏塔装配图(A1号图纸)。
(一) 设计题目丙酮吸收填料塔的设计: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25℃的清水吸收空气中的丙酮。
已知入口空气中含丙酮量为50g ∙m -3(标态),干空气温度为35℃,压力为101.3kPa ,相对湿度为70%。
要求丙酮回收率99%。
(二) 设计操作条件(1)生产能力 处理气体量 m 3/h (按进料量计)(2)常压。
(三) 设计内容(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2)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4)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5)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6)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A2号图纸);(7)绘制吸收塔装配图(A1号图纸);(8)绘制液体分布器施工图(可根据实际情况选作);(9)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天津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大作业
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课题来源及意义 (1)1.2精馏塔的选择依据 (2)第二章工艺设计要求 (3)2.1 进料条件 (3)2.2 分离要求 (3)2.3 塔顶冷凝器设计要求 (3)2.4 塔釜再沸器设计要求 (3)2.5 接管管径设计要求 (3)2.6 液体分布器设计要求 (3)第三章工艺过程设计计算 (4)3.1 物料衡算 (4)3.2 理论板数确定 (4)3.3 精馏塔工艺条件计算 (7)3.4 塔体工艺尺寸设计计算 (14)3.5 塔附属结构设计计算 (17)第四章问题讨论 (22)符号表 (24)参考文献 (25)附录 (26)第一章前言1.1 课题来源及意义药物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结晶的操作以提高产物的纯度,但是结晶操作中的洗涤步骤却需要使用大量的溶媒,这些溶媒的处理问题就成为了工艺设计过程中一个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
例如,在盐酸四环素药物生产过程中,需要用丙酮溶媒洗涤晶体,洗涤过滤后产生废丙酮溶媒,其主要含大量丙酮和少量水。
废丙酮溶媒的来源如下图示:盐酸原料发酵溶解、洗涤结晶、过滤晶体丁醇母液废丁醇溶媒晶体盐酸四环素结晶、过滤溶解、洗涤丙酮母液废丙酮溶媒图1-1 盐酸四环素生产流程示意图废液中由于含有大量丙酮,不能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如果进行丙酮回收,既可以降低生产费用,又能使废水排放达到生产要求。
因此,将废丙酮回收,降低排放废水中的丙酮含量,从而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
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对废丙酮溶媒回收中的回收塔系统进行初步的工艺计算,并且给出工艺设计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第三版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第三版课程设计1. 概述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工原理的核心概念和应用技能。
在设计中,学生们将探索化工分离过程的原理、工艺流程设计以及设备的选择和优化等方面的知识。
2. 实验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1.理解化工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掌握工艺流程设计和设备选择与优化的方法;3.培养实际操作和分析的能力,并通过设计和分析来掌握化工原理的应用技能。
3. 实验设备•微型蒸馏装置•真空干燥器•震荡器•多层螺旋板塔•分离漏斗•等温滴定计•气相色谱分析仪4. 实验内容4.1 实验1:蒸馏分离乙醇和水4.1.1 实验目的通过蒸馏操作分离出乙醇和水,并对蒸馏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掌握蒸馏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4.1.2 实验步骤1.分别称取50mL乙醇和水混合溶液,加入微型蒸馏装置中;2.开启蒸馏设备,调整冷却水温度和采样速率;3.收集蒸馏出的乙醇和水,分别测定其含量和纯度,记录数据;4.对蒸馏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根据实验数据推算出最优的蒸馏条件。
4.1.3 实验结果在此处列出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
4.2 实验2:干燥和筛分分离颗粒4.2.1 实验目的通过干燥和筛分操作分离出颗粒,并对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掌握干燥和筛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4.2.2 实验步骤1.将颗粒放入真空干燥器内,开启干燥器并设定温度和干燥时间;2.在震荡器内加入干燥后的颗粒,进行筛分操作;3.对干燥和筛分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根据实验数据推算出最优的操作条件。
4.2.3 实验结果在此处列出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
4.3 实验3:多层螺旋板塔分离气体混合物4.3.1 实验目的通过在多层螺旋板塔内对气体混合物进行分离操作,分析其分离机理和选择最优的工艺条件。
4.3.2 实验步骤1.将混合气体通过多层螺旋板塔,进行分离处理;2.对分离后的气体进行收集和测量,记录数据;3.对分离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选择最优的工艺条件。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诚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柴诚敬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如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传热等;2. 学会运用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典型化工过程中的现象与问题;3. 掌握化工流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流程分析与优化。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工过程中的计算问题,如物料平衡、能量平衡等;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图表、模拟等方法对化工过程进行研究和评价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习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化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及责任感;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化工原理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化工原理知识,为未来从事化工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化工流体力学基础: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与流动形态等;参考教材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
2. 热力学原理及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理想气体、实际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参考教材第三章:热力学原理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
3. 传质与传热过程:质量传递、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传递速率计算;参考教材第四章:传质与传热。
4.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介绍化工过程模拟的基本方法,如流程模拟、动态模拟等,以及优化策略;参考教材第五章: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5. 典型化工单元操作:分析各类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设备选型,如反应器、塔器、换热器等;参考教材第六章:典型化工单元操作。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化工流体力学基础;第二周:热力学原理及应用;第三周:传质与传热过程;第四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第五周:典型化工单元操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作业1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作业题目1、2 用水冷却煤油产品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名称用水冷却煤油产品的多程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二、设计条件第一组:使煤油从140℃冷却到40℃,压力1bar ,冷却剂为水,水压力为3bar,处理量为10t/h。
第二组:使煤油从150℃冷却到35℃,压力1bar ,冷却剂为水,水压力为3bar,处理量为15t/h。
三、设计任务1 合理的参数选择和结构设计2 传热计算和压降计算: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四、设计说明书内容1 传热面积2 管程设计包括:总管数、程数、管程总体阻力校核3 壳体直径4 结构设计包括流体壁厚5 主要进出口管径的确定包括:冷热流体的进出口管五、设计进度1 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0.5天2 搜集资料,阅读教材,拟定设计进度1.5天3 设计计算(包括电算,编写说明书草稿)5~6天4 绘图3~4天5 整理,抄写说明书2天用水冷却煤油产品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的目的通过对煤油产品冷却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达到让学生了解该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并能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类型,同时还能根据传热的基本原理,选择流程,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尺寸,计算传热面积以及计算流体阻力。
总之,通过设计达到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的实践,获取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设计的指导思想1 结构设计应满足工艺要求2 结构简单合理,操作调节方便,运行安全可靠3 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等4 安装、维修方便三、设计要求1 计算正确,分析认证充分,准确2 条理清晰,文字流畅,语言简炼,字迹工整3 图纸要求,图纸、尺寸标准,图框,图签字规范4 独立完成四、设计课题工程背景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等)进行冷却,本设计以长岭炼油厂冷却煤油产品为例,让学生熟悉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过程。
五、参考文献1 贾绍义,化工传递和单元操作课程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82 传热设备及工业炉,化学工程手册第8篇,19873 化工设备设计手册编写组. 金属设备,19754 尾范英郎(日)等,徐忠权译,热交换设计物册,19815 谭天恩等. 化工原理(上、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六、设计思考题1设计列管式换热器时,通常都应选用标准型号的换热器,为什么?2 为什么在化工厂使用列管式换热最广泛?3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壳程有挡板和没有挡板时,其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有何不同?4 说明列管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步骤?5 在换热过程中,冷却剂的进出口温度是按什么原则确定的?6 说明常用换热管的标准规格(批管径和管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考题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考题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化工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3)熟悉化工过程中各种操作单元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条件;(4)了解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性和环保要求。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独立完成化工流程图的绘制;(3)具备化工过程中各种操作单元的设计和操作能力;(4)能够进行化工生产的安全评估和环保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2)使学生认识到化工原理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培养学生关注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性和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化工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3.化工过程中各种操作单元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条件;4.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性和环保要求。
具体的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导论: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化工流程图:讲解化工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3.操作单元:分析各种操作单元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条件;4.安全环保:讨论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性和环保要求。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工原理的应用;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化工原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17-18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题目40+40+40-doc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示例一1 设计题目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2 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苯――甲苯混合液处理量________t/a(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苯含量为40%(质量百分率,下同)(4)进料状况:热状况参数q为_________(5)分离要求:塔顶苯含量不低于_____%,塔底苯含量不大于_____%(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20℃的某地3 设计要求和工作量(1)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2)完成主体精馏塔工艺条件图一张(A1)(3)完成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简图(A2)4 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参考)中文摘要,关键词第一章综述1.精馏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精馏操作对塔设备的要求(生产能力、效率、流动阻力、操作弹性、结构、造价和工艺特性等)3.常用板式塔类型及本设计的选型4.本设计所选塔的特性第二章工艺条件的确定和说明1.确定操作压力2.确定进料状态3.确定加热剂和加热方式4.确定冷却剂及其进出、口温度第三章流程的确定和说明(附以流程简图)1.流程的说明2.设置各设备的原因(精馏设备、物料的储存和输送、必要的检测手段、操作中的调节和重要参数的控制、热能利用)第四章精馏塔的设计计算1.物料衡算2.回流比的确定3.板块数的确定4.汽液负荷计算 (将结果进行列表)5.精馏塔工艺尺寸计算(塔高塔径溢流装置塔板布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6.塔板流动性能校核(液沫夹带量校核、塔板阻力校核、降液管液泛校核、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校核以及严重漏液校核)7.塔板负荷性能图8.主要工艺接管尺寸的计算和选取(进料管、回流管、釜液出口管、塔顶蒸汽管、塔底蒸汽管、人孔等)9.塔顶冷凝器/冷却器的热负荷10.塔底再沸器的热负荷11.原料预热器的热负荷第五章主要计算结果列表1.塔板主要结构参数表2.塔板主要流动性能参数表第六章设计结果的讨论和说明第七章参考文献第八章课程设计总结致谢(黄婷汾)设计题目1 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苯――甲苯混合液处理量_3。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1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 苯-氯苯分离过程板式精馏塔2014-09-14(一)设计任务书: 苯—氯苯精馏塔设计(二)设计题目(三)要求: 试设计一座苯-氯苯连续精馏塔, 要求产量纯度为99.8%的氯苯3.0吨/小时, 塔顶流出液中含氯苯不得高于2%, 原料液中含氯苯38%(均为质量分数), 其他条件见下面(二)至(五)。
(四)另外, 在确定一些自选操作参数或结构参数时(如进料状况、回流比、冷却水出口温度、板间距等), 应选取两个不同数值(产生两种局部或整体方案), 进行适当比较分析, 确定优选方案, 以便建立经济、节能、环保等设计意识。
主要内容见下页(六)。
(五)操作条件(1)塔顶压力4kPa(表压)(2)进料热状况自选(3)回流比R=1.6Rmin(4)塔底加热蒸汽压强 0.5MPa(表压)(5)单板压降≤0.7kPa(六)塔板类型塔设备型式为板式塔(错流筛板塔)(七)设备工作日(八)每年300天, 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九)厂址选在天津地区(十)设计内容1 设计方案简介2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3 精馏塔塔板数确定4 精馏塔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计算5 精馏塔主要工艺尺寸(塔高、塔径及塔板结构尺寸)计算6 精馏塔的流体力学验算7 精馏塔塔板的负荷性能图8 精馏塔辅助设备选型与计算9 设计结果一览表10 带控制点的生产工艺流程及精馏塔的主体设备条件图11设计总结和评述一、 设计方案简介本次设计的内容是分离苯-氯苯的板式精馏塔, 基本流程是原料由管道运送到原料罐之后, 由泵打入精馏塔, 其间要经过一个原料预热器, 从塔顶出来的组分由管道通过冷凝器之后, 一部分作为产品输送到产品罐, 一部分回流作为塔内的下降液体;塔底的部分液体在经过再沸器气化之后成为塔内上升蒸汽, 部分液体存在塔底, 一部分液体由管道流出作为氯苯的产品, 并由泵输送至氯苯储罐。
其中冷凝器的冷却水可以采用自来水, 原料可以使用塔底液体进行预热, 再沸器的加热蒸汽来自锅炉房。
对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对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工程中常用的原理和定律;2. 学会运用化工原理分析化学过程中的问题,如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等;3. 掌握化学工程中重要的单元操作,如反应器设计、传质、传热和流体流动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工流程;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熟练使用实验设备进行化工实验;3. 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实验任务;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工技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化工原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化工原理概述2. 化工单元操作:反应器设计、传质、传热、流体流动、沉降、过滤、蒸发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至第六章 单元操作原理及设备3. 化工流程设计:流程图的绘制、物料平衡、能量平衡、设备选型与设计;- 教材章节:第七章 化工流程设计4. 化工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操作技巧及数据处理;- 教材章节:第八章 化工实验5. 化工技术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废水处理、废气处理、节能减排等;- 教材章节:第九章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周:化工原理概述,基本概念;第二周: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第三周:动量守恒、反应速率;第四周:平衡常数,单元操作原理;第五周:单元操作设备,化工流程设计;第六周:化工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第七周:化工技术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诚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诚敬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公式,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化工原理的基本公式进行计算,能够分析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能够解决实际的化工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工行业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化工原理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基本原理。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介绍化工原理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化工原理的基本公式: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公式,包括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
3.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讲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包括反应原理、传递原理、控制原理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和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化工过程案例,使学生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化工原理》作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化工原理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化工原理参考书,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4.实验设备:准备化工原理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设计一个连续精馏装置,用以分离苯(1)-甲苯(2)混合物二原始数据1.原料处理量:9.5吨/小时2.进料状态:饱和液体3.组成:x1=0.38 (质量分率)4.产品要求:x D=0.965 x w=0.015 (质量分率)5.冷凝器形式:全凝器6.冷却剂入口温度:30℃三、设计说明书内容1、流程简图2、工艺计算3、热量衡算4、塔板设计及浮阀布置(F1型浮阀)5、塔板水力学计算(包括负荷性能图)6、塔体基本设计和全塔安装图7、精馏塔附属设备设计(塔顶冷凝器、塔底再沸器和回流泵)8、计算结果汇总表9、分析与讨论一、题目:设计一个连续精馏装置,用以分离苯(1)-甲苯(2)混合物二原始数据1.原料处理量:9.5吨/小时2.进料状态:饱和液体3.组成:x1=0.46 (质量分率)4.产品要求:塔顶苯的回收率≮99%,塔底甲苯的回收率≮95%5.冷凝器形式:全凝器6.冷却剂入口温度:30℃三、设计说明书内容1、流程简图2、工艺计算3、热量衡算4、塔板设计及浮阀布置(F1型浮阀)5、塔板水力学计算(包括负荷性能图)6、塔体基本设计和全塔安装图7、精馏塔附属设备设计(塔顶冷凝器、塔底再沸器和回流泵)8、计算结果汇总表9、分析与讨论一、题目:设计一个连续精馏装置,用以分离苯(1)-甲苯(2)混合物二原始数据1.原料处理量:10.0吨/小时2.进料状态:液体分率0.13.组成:x1=0.46 (质量分率)4.产品要求:塔顶苯的回收率≮99%,塔底甲苯的回收率≮95%5.冷凝器形式:全凝器6.冷却剂入口温度:30℃三、设计说明书内容1、流程简图2、工艺计算3、热量衡算4、塔板设计及浮阀布置(F1型浮阀)5、塔板水力学计算(包括负荷性能图)6、塔体基本设计和全塔安装图7、精馏塔附属设备设计(塔顶冷凝器、塔底再沸器和回流泵)8、计算结果汇总表9、分析与讨论一、题目:设计一个连续精馏装置,用以分离苯(1)-甲苯(2)混合物二原始数据1.原料处理量:9.5吨/小时2.进料状态:饱和液体3.组成:x1=0.38 (质量分率)4.产品要求:x D=0.98 x w=0.03 (质量分率)5.冷凝器形式:全凝器6.冷却剂入口温度:30℃三、设计说明书内容1、流程简图2、工艺计算3、热量衡算4、塔板设计及浮阀布置(F1型浮阀)5、塔板水力学计算(包括负荷性能图)6、塔体基本设计和全塔安装图7、精馏塔附属设备设计(塔顶冷凝器、塔底再沸器和回流泵)8、计算结果汇总表9、分析与讨论一、题目:设计一个连续精馏装置,用以分离苯(1)-甲苯(2)混合物二原始数据1.原料处理量:10.0吨/小时2.进料状态:液体分率0.53.组成:x1=0.46 (质量分率)4.产品要求:塔顶苯的回收率≮98%,塔底甲苯的回收率≮97%5.冷凝器形式:全凝器6.冷却剂入口温度:30℃三、设计说明书内容1、流程简图2、工艺计算3、热量衡算4、塔板设计及浮阀布置(F1型浮阀)5、塔板水力学计算(包括负荷性能图)6、塔体基本设计和全塔安装图7、精馏塔附属设备设计(塔顶冷凝器、塔底再沸器和回流泵)8、计算结果汇总表9、分析与讨论一、题目:设计一个连续精馏装置,用以分离苯(1)-甲苯(2)混合物二原始数据1.原料处理量:10.5吨/小时2.进料状态:液体分率0.253.组成:x1=0.50 (质量分率)4.产品要求:塔顶苯的回收率≮99%,塔底甲苯的回收率≮98%5.冷凝器形式:全凝器6.冷却剂入口温度:30℃三、设计说明书内容1、流程简图2、工艺计算3、热量衡算4、塔板设计及浮阀布置(F1型浮阀)5、塔板水力学计算(包括负荷性能图)6、塔体基本设计和全塔安装图7、精馏塔附属设备设计(塔顶冷凝器、塔底再沸器和回流泵)8、计算结果汇总表9、分析与讨论一、题目:设计一个连续精馏装置,用以分离苯(1)-甲苯(2)混合物二原始数据1.原料处理量:11吨/小时2.进料状态:液体分率0.83.组成:x1=0.53 (质量分率)4.产品要求:塔顶苯的回收率≮99%,塔底甲苯的回收率≮96%5.冷凝器形式:全凝器6.冷却剂入口温度:30℃三、设计说明书内容1、流程简图2、工艺计算3、热量衡算4、塔板设计及浮阀布置(F1型浮阀)5、塔板水力学计算(包括负荷性能图)6、塔体基本设计和全塔安装图7、精馏塔附属设备设计(塔顶冷凝器、塔底再沸器和回流泵)8、计算结果汇总表9、分析与讨论一、题目:设计一个连续精馏装置,用以分离苯(1)-甲苯(2)混合物二原始数据1.原料处理量:11吨/小时2.进料状态:液体分率0.33.组成:x1=0.48 (质量分率)4.产品要求:塔顶苯的回收率≮99%,塔底甲苯的回收率≮96%5.冷凝器形式:全凝器6.冷却剂入口温度:30℃三、设计说明书内容1、流程简图2、工艺计算3、热量衡算4、塔板设计及浮阀布置(F1型浮阀)5、塔板水力学计算(包括负荷性能图)6、塔体基本设计和全塔安装图7、精馏塔附属设备设计(塔顶冷凝器、塔底再沸器和回流泵)8、计算结果汇总表9、分析与讨论一、题目:设计一个连续精馏装置,用以分离苯(1)-甲苯(2)混合物二原始数据1.原料处理量:11吨/小时2.进料状态:液体分率0.83.组成:x1=0.53 (质量分率)4.产品要求:塔顶苯的回收率≮99%,塔底甲苯的回收率≮98%5.冷凝器形式:全凝器6.冷却剂入口温度:30℃三、设计说明书内容1、流程简图2、工艺计算3、热量衡算4、塔板设计及浮阀布置(F1型浮阀)5、塔板水力学计算(包括负荷性能图)6、塔体基本设计和全塔安装图7、精馏塔附属设备设计(塔顶冷凝器、塔底再沸器和回流泵)8、计算结果汇总表9、分析与讨论一、题目:设计一个连续精馏装置,用以分离苯(1)-甲苯(2)混合物二原始数据1.原料处理量:10.0吨/小时2.进料状态:液体分率0.43.组成:x1=0.46 (质量分率)4.产品要求:塔顶苯的回收率≮98%,塔底甲苯的回收率≮95%5.冷凝器形式:全凝器6.冷却剂入口温度:30℃三、设计说明书内容1、流程简图2、工艺计算3、热量衡算4、塔板设计及浮阀布置(F1型浮阀)5、塔板水力学计算(包括负荷性能图)6、塔体基本设计和全塔安装图7、精馏塔附属设备设计(塔顶冷凝器、塔底再沸器和回流泵)8、计算结果汇总表9、分析与讨论。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00(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乙醇—水筛板塔分离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一) 设计方案的确定 (3)(二)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4)2.1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数 (4)2.2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4)2.3 物料衡算 (4)(三) 塔板数的确定 (4)3.1理论塔板数N T的求取 (4)3.1.1乙醇与水的平均相对挥发度的计算 (4)3.1.2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计算 (5)3.1.3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 (5)3.1.4逐板法求塔板数 (5)3. .2实际板层数的求取 (6)(四)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6)4.1操作压力的计算 (6)4.2操作温度计算 (6)4.3 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7)4.4 平均密度计算 (7)4.5 液体片平均表面张力计算 (8)4.6液体平均黏度的计算 (9)(五)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9)5.1塔径的计算 (9)5.2 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 (10)(六)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1)6.1溢流装置计算 (11)6.1.1堰长l w (11)6.1.2溢流堰高度h w (11)6.1.3弓形降液管宽度W d和截面积A f (11)6.1.4 降液管底隙高度 h0 (11)6.2 塔板布置 (12)6.2.1塔板的分块 (12)6.2.2边缘区宽度确定 (12)6.2.3 开孔区面积的计算 (12)6.2.4 筛孔计算及其排列 (12)(七) 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12)7.1 塔板压降 (13)7.1.1 干板阻力hc 计算 (13)7.1.2气体通过液层的阻力h1 计算 (13)7.1.3液体表面张力阻力hσ计算 (13)7.2液面落差 (13)7.3液沫夹带 (13)7.4漏液 (14)7.5 液泛 (14)(八)塔板负荷性能图 (14)8.1漏液线 (14)8.2液沫夹带线 (15)8.3 液相负荷下限线 (15)8.4 液相负荷上限线 (16)8.5 液泛线 (16)(九)精馏塔接管尺寸计算 (17)9.1 塔顶蒸汽出口管径计算 (17)9.2回流液管径计算 (17)9.3加料管径计算 (18)9.4 塔底釜液出口 (18)(十)所设计筛板塔的主要结果汇总如下表 (18)(十一)设计过程的评述和讨论 (19)(一)设计方案的确定本设计任务为分离乙醇—水的混合物。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设计时间:序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制图》等)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单元设备设计为主的一次性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更加熟悉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思考问题能力,计算能力等。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有时加质量剂),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
根据生产上的不同要求,精馏操作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歇的,有些特殊的物系还可采用衡沸精馏或萃取精馏等特殊方法进行分离。
本设计的题目是苯-甲苯连续精馏筛板塔的设计,即需设计一个精馏塔用来分离易挥发的苯和不易挥发的甲苯,采用连续操作方式,需设计一板式塔将其分离。
目录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书 (3)二、设计计算 (3)1.设计方案的确定 (3)2.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3)3.塔板数的确定 (4)4.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8)5.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10)6.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1)7.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13)8.塔板负荷性能图 (15)9.接管尺寸确定 (30)二、个人总结 (32)三、参考书目 (33)(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分离苯―甲苯连续精馏筛板塔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设计任务:物料处理量: 7万吨/年进料组成: 37%苯,苯-甲苯常温混合溶液(质量分率,下同)分离要求:塔顶产品组成苯≥95%塔底产品组成苯≤6%2、操作条件平均操作压力: kPa平均操作温度:94℃回流比:自选单板压降: <= kPa工时:年开工时数7200小时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三、设计方法和步骤:1、设计方案简介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对比,选定适宜的流程方案和设备类型,初步确定工艺流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doc 28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生产能力:11700t/年年工作日:300天釜液组成0.035 〔以上均为摩尔分率〕压力:常压进料加料热状况q=1.0塔顶全凝器泡点回流回流比单板压降≤一.概要蒸馏是别离液体混合物的一种方法,是传质过程中最重要的单元操作之一,蒸馏的理论依据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蒸汽压的差异,即各组分在相同的压力、温度下,其探发性能不同〔或沸点不同〕来实现别离目的。
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精馏方法别离液体混合物,从石油工业、酒精工业直至焦油别离,根本有机合成,空气别离等等,特别是大规模的生产中精馏的应用更为广泛。
蒸馏按操作可分为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特殊精馏等多种方式。
按原料中所含组分数目可分为双组分蒸馏及多组分蒸馏。
按操作压力那么可分为常压蒸馏、加压蒸馏、减压〔真空〕蒸馏。
此外,按操作是否连续蒸馏和间歇蒸馏。
2.筛板塔在十九世纪初已应用与工业装置上,但由于对筛板的流体力学研究很少,被认为操作不易掌握,没有被广泛采用。
体系介绍甲醇-水体系汽液平衡数据(101.325kPa):表2-------1甲醇、水密度、粘度、外表张力在不同温度下的值:表2-------2二、设计说明书蒸馏过程按操作方式的不同,分为连续蒸馏和间歇蒸馏两种流程。
连续蒸馏具有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工业生产中以连续蒸馏为主。
间歇蒸馏具有操作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但适合于小规模、多品种或多组分物系的初步别离。
故别离苯-甲苯混合物体系应采用连续精馏过程。
蒸馏是通过物料在塔内的屡次局部气化与屡次局部冷凝实现别离的,热量自塔釜输入,由冷凝器和冷却剂中的冷却介质将余热带走。
塔顶冷凝装置可采用全凝器、分凝器-全凝器两种不同的设置。
工业上以采用全凝器为主,以便准确控制回流比。
三.设计计算书根据设计要求,泡点进料,q=1。
精馏塔的设计中多在塔底加一个再沸器以采用间接蒸汽加热以保证塔内有足够的热量供给;由于甲醇-水体系中,甲醇是轻组分由塔顶冷凝器冷凝得到,水为重组分由塔底排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作业题目1、2 用水冷却煤油产品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名称用水冷却煤油产品的多程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二、设计条件第一组:使煤油从140℃冷却到40℃,压力1bar ,冷却剂为水,水压力为3bar,处理量为10t/h。
第二组:使煤油从150℃冷却到35℃,压力1bar ,冷却剂为水,水压力为3bar,处理量为15t/h。
三、设计任务1 合理的参数选择和结构设计2 传热计算和压降计算: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四、设计说明书内容1 传热面积2 管程设计包括:总管数、程数、管程总体阻力校核3 壳体直径4 结构设计包括流体壁厚5 主要进出口管径的确定包括:冷热流体的进出口管五、设计进度1 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0.5天2 搜集资料,阅读教材,拟定设计进度1.5天3 设计计算(包括电算,编写说明书草稿)5~6天4 绘图3~4天5 整理,抄写说明书2天用水冷却煤油产品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的目的通过对煤油产品冷却的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达到让学生了解该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并能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类型,同时还能根据传热的基本原理,选择流程,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尺寸,计算传热面积以及计算流体阻力。
总之,通过设计达到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的实践,获取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设计的指导思想1 结构设计应满足工艺要求2 结构简单合理,操作调节方便,运行安全可靠3 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等4 安装、维修方便三、设计要求1 计算正确,分析认证充分,准确2 条理清晰,文字流畅,语言简炼,字迹工整3 图纸要求,图纸、尺寸标准,图框,图签字规范4 独立完成四、设计课题工程背景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等)进行冷却,本设计以长岭炼油厂冷却煤油产品为例,让学生熟悉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过程。
五、参考文献1 贾绍义,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课程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82 传热设备及工业炉,化学工程手册第8篇,19873 化工设备设计手册编写组. 金属设备,19754 尾范英郎(日)等,徐忠权译,热交换设计物册,19815 谭天恩等. 化工原理(上、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六、设计思考题1设计列管式换热器时,通常都应选用标准型号的换热器,为什么?2 为什么在化工厂使用列管式换热最广泛?3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壳程有挡板和没有挡板时,其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有何不同?4 说明列管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步骤?5 在换热过程中,冷却剂的进出口温度是按什么原则确定的?6 说明常用换热管的标准规格(批管径和管长)。
7 列管式换热器中,两流体的流动方向是如何确定的?比较其优缺点?七、部分设计问题引导1列管式换热器基本型式的选择2 冷却剂的进出口温度的确定原则3 流体流向的选择4 流体流速的选择5 管子的规格及排列方法6 管程数和壳程数的确定7 挡板的型式题目3、4 正戊烷冷凝器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名称正戊烷冷凝器的设计二、设计条件1.操作条件(1)正戊烷、冷凝温度为51.7℃,冷凝液于饱和液体下离开冷凝器;(2)冷却介质,地下水,流量为7 000kg/h,入口温度:第3组为20℃,第4组为30℃;(3)允许压强降,不大于105Pa;(4)每年按300天计;每天24 h连续运转。
2.处理能力第3组为10000T/Y正戊烷,第4组为20000T/Y正戊烷;3.设备型式立式列管冷凝器二、设计任务1.选择合适的立式列管冷凝器并进行较核计算2.对冷凝器的附件进行设计,包括结构设计。
三、设计说明书的内容1. 课程名称、首页、目录及页码2. 前言3. 简述设计内容,自己设计的特点,引用的标准等4. 热量衡算及初步估算换热面积;5. 冷凝器的选型及流动空间的选择6. 工艺流程图;7. 冷凝器的较核计算;8. 结构及附件设计计算9. 冷凝器的主要数据一览表;10. 设计结果评价;11. 附立式列管冷凝器总装图四、设计进度1. 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0.5天2. 搜集资料,阅读教材,拟定设计进度1.5天3. 工艺设计计算,结构设计计算(包括电算)5~6天4. 绘图3~4天5. 整理,抄写说明书2天6. 设计小结及答辩2天正戊烷冷凝器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1.巩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深化认识;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树立学生工程观念和经济观念;4.使学生对设备总装图有初步知识。
二、设计指导思想1.结构设计应满足工艺要求;2.设计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结构简单合理,操作调节方便,运行安全可靠;4.制造工艺可行,维修方便。
三、设计要求1. 说明书采用统一封面和纸张;2. 方案和流程的选择要阐明理由3. 设计过程应次清晰,内容完全;4. 设计、计算中所采用的公式、数据、图表等注明出处,有些需说明理由;5. 一律用钢笔填写,要排列整齐,字体端正,书面整洁;6. 计算过程均应写出;7. 设备图以制图要求为准;8. 集中做设计,独立完成。
四、设计课题工业背景炼油厂精馏塔塔顶冷凝器蒸汽主要是正戊烷,以此为原料设计一正戊烷冷凝器五、参考文献1. 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 换热器(上册). 烃加工出版社,19862. E.U施林德尔. 换热器设计手册(第四卷).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3.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 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 华南工学院出版社,19864.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5. 贾绍义,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课程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86. 顾芳珍等.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7. 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学工程手册第7篇,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8. 化工部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 化工设备图册第三分册,1988六、设计思考题1. 冷却水出口温度如何确定?2. 流体流动空间的选择原则是什么?3. 在中,各项含义是什么,在不同情况下说明提高K值的途径及采取的措施?4. 管壳式换热器中,采用多管程的目的是什么?在壳程加挡板的目的又是什么?5. 在什么情况下,固定板换热器要设计膨胀节?6. 列管式冷凝器的蒸汽入口处是否需设计缓冲挡板?7. 列管式冷凝器的换热管的排列方式有几种,如何选用?8. 立式列管式冷凝器是否要设计支座,选用什么标准确定支座的尺寸?9. 列管式冷凝器的接管的设计依据是什么?10. 如何判断你所设计的换热器性能及经济上的适用性的优劣?七、部分设计问题引导1. 自定冷却水的出口温度,并由热量衡算确定其用量.2. 估计K值大小,应首先估计对流传热系数较小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3. 设计换热设备既要考虑操作费用,又要考虑设备费用,也就是既要使阻力降不能太高,也不能使传热面积较大,使管程的冷却水有一个合适的流速。
题目5、6 乙醇—水精馏塔顶产品冷凝器的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名称精馏塔顶产品全凝器二、设计条件1. 处理量:第5组6万t/y,第6组8万t/y2. 产品浓度含乙醇第7组90%,第8组95%3. 操作压力常压4. 冷却介质水(P为0.3MPa,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三、设计任务设计一冷凝器,冷凝乙醇—水系统精馏塔顶部的馏出产品。
产品中乙醇的浓度为90%或95%,处理量为6或8万t/y,要求全部冷凝。
冷凝器操作压力为常压,冷却介质为水,其压力为0.3MPa ,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40℃。
四、计说明书概要1. 目录2. 概述3. 热力计算(包括选择结构,传热计算,压力核算等)4. 结构设计与说明5. 设计总结6. 参考文献7. 附工艺流程图及冷凝器装配图一张五、设计进度1. 设计动员,下达设计任务书0.5天2. 搜集资料,阅读教材,拟定设计进度1.5天3. 工艺设计计算,结构设计计算(包括电算)5~6天4. 绘图3~4天5. 整理,抄写说明书2天乙醇水精馏塔塔顶不产品冷凝器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通过对乙醇—水系统精馏塔顶产品全凝器的设计,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设备设计的步骤、方法及基本技能,熟悉文献资料及物性参数的查阅和收集方法,懂得如何论证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科学地应用公式及数据。
在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指导思想设计要考虑其科学性、先进性及可行性,同时又要经济合理,同时要符合环保要求。
三、设计要求整个设计由论述、设计计算和绘图三部分组成,论据要清晰、充分、有据。
计算要正确可靠,图纸要整洁规范,应符合国家标准。
学生可由2至3人一组进行讨论,解决设计中的疑难问题或对设计进行优化。
四、设计课题的工程背景采用薯类与谷类原料进行发酵。
发酵法制乙醇是一个很复杂的生化过程,发酵在密封的发酵罐中进行产生的CO2的纯度饿达99—99.5%以上,其余为气态杂质,组分(以CO2质量为基准)为:乙醇0.4~0.8%,脂类0.03~0.4%,酸类0.08~0.09%。
成熟发酵醪中的乙醇必须经过初馏、精馏和除杂才能得到合格的乙醇。
本课程设计即为粗乙醇(初馏塔出来的乙醇—水溶液),在进行精馏获得合格产品的过程中,精馏塔顶冷凝器的设计。
发酵法制乙醇的工艺也可以参考有关书籍或文献资料。
五、主要参考文献1. 胡振援编。
简明化工原理实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2. 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年3. 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等编,上下册(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4. 朱俜冠编,换热器原理及计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5. 化工手册编委会编。
化工手册(第一篇),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6. 朱思明,汤善普等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7. (日)燔野佐一等编。
换热器,化学工业出版社六、设计思考题1. 换热器及作业原理2. 影响传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 荷为冷凝器,冷凝器的出要型式及结构4. 选择走管程或壳程的介质应考虑什么原则5. 循环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确定原则6. 设计冷凝器的主要步骤7. 对冷凝器的设计你进行了那些优化七、部分设计问题指导学生在接受设计任务后,首先应明确设计的步骤,方向,如何查阅有关数据和收集资料,并确定设计方案。
本设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加以指导:1. 物性数据的查阅在设计中涉及到水,乙醇等的多种物理参数,如密度,黏度,热容,汽化潜热,导热系数等等,如何正确的查阅数据是化工技术人员的基本功,因此在这方面应加以指导。
2. 经验公式的正确应用在设计中要用到某些经验公式,如果选择不当的则会使设计发生误差。
如壳程换热系数计算时,如果采用单管公式显然不对。
因为工业换热器的气体冷凝比单管要复杂的多,从上排管外流下的冷凝液在下排管会产生一定的撞击和飞溅,从而使下一排管外的冷凝膜并不像单管叠加时那么厚,同时附加的扰动又会加速传热,在缺乏可靠数据可采用经验公式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