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热能设备,其作用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或热水,用于加热或驱动机械设备。

了解锅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对于工程师和操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锅炉结构1.1 燃烧室:燃烧室是锅炉的核心部分,用于燃烧燃料并产生热能。

燃烧室通常由燃烧室壁、燃烧室门、燃烧器等组成。

1.2 水壶:水壶是锅炉的另一个重要部分,用于贮存水并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

水壶通常由水壶壁、水壶盖、水位计等组成。

1.3 冷凝器:冷凝器是锅炉的一个辅助设备,用于将蒸汽冷凝成水并回收热能。

冷凝器通常由冷凝器管束、冷凝器排水口等组成。

二、锅炉工作原理2.1 燃烧过程:当燃料进入燃烧室后,燃烧器点燃燃料并产生高温的燃烧气体。

燃烧气体在燃烧室中传热给水,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

2.2 蒸汽产生:加热后的水被加热转化为蒸汽,蒸汽在水壶中逐渐积聚并达到一定压力。

一旦蒸汽压力超过设定值,蒸汽就会被释放到管道中。

2.3 蒸汽利用:释放到管道中的蒸汽可以用于加热建筑物、驱动机械设备或其他工业生产过程中。

蒸汽在利用过程中会逐渐冷凝成水并返回锅炉进行循环利用。

三、锅炉的种类3.1 水管锅炉:水管锅炉是一种常见的锅炉类型,其特点是水壶内部布满水管,水管中的水受燃烧气体加热转化为蒸汽。

3.2 火管锅炉:火管锅炉是另一种常见的锅炉类型,其特点是燃烧气体通过管道中的火管,将火管中的水加热转化为蒸汽。

3.3 电锅炉:电锅炉是利用电能直接加热水并产生蒸汽的锅炉,适用于一些无法使用传统燃料的场合。

四、锅炉的维护与安全4.1 定期检查: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包括检查水位、燃烧器、燃烧室等部件的运行情况。

4.2 清洁维护:锅炉的清洁维护非常重要,定期清洁锅炉内部和外部的积灰和污垢,以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

4.3 安全阀保护:锅炉中的安全阀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阀的工作状态是防止锅炉爆炸的关键。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锅炉是一种常见的热能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民用供暖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锅炉结构1.1 炉膛部分:炉膛是锅炉的燃烧室,主要包括炉膛壁、炉膛门、炉膛排渣设备等。

炉膛壁通常由耐火砖或耐火材料构成,能够承受高温和高压环境。

炉膛门用于装载燃料和清理炉膛。

1.2 烟道部分:烟道是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的通道,主要包括烟道壁、烟道门、烟囱等。

烟道壁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烟道门用于清理烟道和调节烟气流量。

烟囱则用于排放烟气。

1.3 水循环部分:水循环部分是锅炉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水壁、水管、蒸汽分离器、循环泵等。

水壁是锅炉的加热面,通常由钢管或钢板制成,能够承受高温和高压。

水管用于传递热能和循环水。

蒸汽分离器用于分离蒸汽和水。

循环泵则用于推动水循环。

二、锅炉工作原理2.1 燃烧过程:燃烧是锅炉产生热能的基本过程,通常采用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燃烧。

燃料经过燃烧室中的燃烧反应,释放出热能。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烟道进入烟囱排出。

2.2 传热过程:传热是锅炉将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水或蒸汽)的过程。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炉膛壁和水壁,使水壁加热,使水变为蒸汽。

烟气在烟道中与水壁进行对流传热,同时通过辐射传热。

2.3 蒸汽生成过程:蒸汽生成是锅炉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的过程。

水在水壁中受热,温度升高,逐渐转化为蒸汽。

蒸汽与水分离器分离,进入蒸汽管道,供应给需要蒸汽的设备使用。

三、锅炉的工作原理3.1 自然循环锅炉:自然循环锅炉是利用自然对流现象进行水循环的锅炉,不需要循环泵。

炉膛内的烟气通过烟道上升,形成烟气上升通道,同时水在水壁中加热变为蒸汽,蒸汽密度变小,上升到蒸汽分离器,分离出水滴,蒸汽进入蒸汽管道,水滴回流到水壁,实现自然循环。

3.2 强制循环锅炉:强制循环锅炉通过循环泵推动水循环,加快传热速度。

循环泵将水从蒸汽分离器中抽出,通过水管送入水壁,水在水壁中受热变为蒸汽,再经过蒸汽分离器分离,进入蒸汽管道,供给设备使用。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引言锅炉是一种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或者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锅炉结构1. 外壳:锅炉的外壳通常由钢板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承受内部的压力。

外壳内部通常有隔板和隔板支撑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2. 炉膛:炉膛是燃烧区域,用于燃烧燃料并产生热能。

炉膛通常由耐火材料构成,以承受高温和高压的燃烧环境。

3. 烟管:烟管是连接炉膛和烟囱的管道,用于排放燃烧产生的烟气。

烟管的结构通常为水管或者火管,水管锅炉中通过管内的水吸收烟气中的热能,火管锅炉中则是直接通过管壁传递热能。

4. 风箱:风箱用于供应燃烧所需的氧气,并通过风道将氧气输送到炉膛。

风箱通常由风机、风道和调节装置组成,以确保燃烧过程的正常进行。

5. 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给水系统、蒸汽系统和排水系统。

给水系统负责将水输送到锅炉中,并通过加热转化为蒸汽。

蒸汽系统将产生的蒸汽输送到需要的地方,而排水系统则负责排除锅炉中的污水和杂质。

三、锅炉工作原理1. 燃料燃烧:燃料进入炉膛后,在适当的氧气供应下发生燃烧反应。

燃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常见的燃料有煤、油和天然气等。

2. 热能传递: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烟管或者炉膛内的水管,将热能传递给水。

水在吸收热能的过程中被加热,转化为蒸汽或者热水。

3. 蒸汽产生:当水被加热至一定温度时,水份子会变成蒸汽份子,蒸汽会在锅炉内积聚,压力逐渐增加。

一旦达到设定的压力,锅炉会自动控制蒸汽的产生。

4. 蒸汽利用:产生的蒸汽可以用于驱动汽轮机、发机电、船舶推进系统等各种设备,也可用于供暖、加热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5. 烟气排放: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烟管排放到烟囱中,最终排入大气中。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现代锅炉通常配备了烟气净化装置,如除尘器和脱硫装置等。

四、结论锅炉是一种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或者热水的设备,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决定了其高效、安全、环保的特点。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引言锅炉是一种将液体(通常为水)加热转化为蒸汽或者热水的设备。

它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锅炉结构1. 炉膛:炉膛是燃烧燃料的区域,通常由耐高温材料制成。

燃料在炉膛中燃烧产生热能。

2. 炉排:炉排用于支撑燃料并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

常见的炉排有链条炉排和活动炉排。

3. 冷凝器:冷凝器用于将烟气中的热量转移到水中,使水蒸气冷凝成水。

这样既可以提高热效率,又可以回收热能。

4. 烟囱:烟囱用于排出燃烧产生的废气。

它通常是一个竖直的管道,具有良好的排烟效果。

5. 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和排污系统。

给水系统负责供应水,循环水系统负责循环水,排污系统负责排除污水。

三、锅炉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燃料燃烧:燃料在炉膛中燃烧产生热能。

燃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

燃料燃烧需要适当的氧气供应。

2. 热能传递: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炉膛的壁面传递给水。

水被加热后转化为蒸汽或者热水。

3. 蒸汽或者热水产生:加热后的水转化为蒸汽或者热水。

蒸汽可以用于发电或者提供动力,热水可以用于供暖或者工业生产。

4. 烟气排放: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

在排放前,烟气中的热量可以通过冷凝器回收。

四、锅炉的应用锅炉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农业、建造和日常生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发电厂:锅炉用于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2. 供暖系统:锅炉用于供暖,将热水或者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建造物内部。

3. 工业生产:锅炉用于加热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液体或者气体。

4. 温室种植:锅炉用于提供温室内的热量,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5. 温泉浴场:锅炉用于加热温泉水,提供给浴场用户享受。

五、锅炉的效率和安全性锅炉的效率是指锅炉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实用热能的能力。

提高锅炉的效率可以节约能源和降低环境污染。

常见的提高锅炉效率的方法包括使用高效燃烧器、增加热交换面积和改进燃烧控制系统等。

锅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锅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锅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气的设备,用于产生热能或驱动机械。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发电以及供暖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锅炉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不同类型的锅炉。

一、锅炉的构造1.炉膛:炉膛是燃烧燃料的区域,位于锅炉的下部。

炉膛包括炉壳、炉膛砌体和炉膛内衬。

炉壳是锅炉的主要结构部件,它能够承受高温和高压。

2.燃烧室:燃烧室是炉膛的一部分,用于将燃料和空气进行燃烧。

燃烧室的结构设计决定了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程度和燃烧效率。

3.冷却壁:冷却壁是锅炉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炉膛热量传递到水中。

它由钢板和管道组成,形成大量接触面积以提高热传递效率。

4.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位于锅炉的上部,与炉膛通过管道相连接。

它是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的主要部件。

5.排烟系统:排烟系统用于排除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

它通常包括烟囱、风扇和净化设备。

二、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

具体流程如下:1.燃料供给:燃料经过处理和输送系统进入燃烧室,与空气进行混合。

2.燃烧反应:燃料和空气在燃烧室内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热能。

燃料的种类包括煤、油、天然气等。

3.热量传递: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锅炉的冷却壁传导给水。

水在冷却壁内部形成蒸汽。

4.蒸汽发生:水被加热后转化为蒸汽,蒸汽通过管道进入蒸汽发生器。

5.动力输出: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使用蒸汽的设备,如发动机、涡轮机等。

6.蒸汽冷凝:蒸汽在设备工作后会冷却下来,转化为水再次循环使用。

三、不同类型的锅炉1.水管锅炉:水管锅炉是最常见的锅炉类型之一、它的特点是炉膛被水包围,通过管道将烟气传导给水。

水管锅炉具有快速启动、响应快、结构紧凑等优点。

2.热油锅炉:热油锅炉利用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加热高温热油,然后将热油传导给工业设备。

热油锅炉具有高温、安全稳定等特点,适用于需要高温的工艺过程。

3.蒸汽锅炉:蒸汽锅炉是最常用的供热设备之一、它通过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加热设备或蒸汽涡轮机驱动。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一、锅炉结构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设备,通常用于供暖、发电或工业生产过程中。

锅炉的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炉膛:炉膛是燃烧室,用于燃烧燃料。

炉膛通常由耐高温材料构成,如耐火砖。

燃料在炉膛中燃烧产生热能。

2.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由燃料供应装置、燃烧器和风机组成。

燃料供应装置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器中,燃烧器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点燃。

风机提供所需的燃烧空气。

3. 锅筒:锅筒是锅炉的主体部分,其中包含热交换器,用于将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水或蒸汽)。

锅筒由钢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压能力。

4. 烟气系统:烟气系统用于排出燃烧后产生的废气。

它包括烟囱、烟气净化设备(如除尘器)和烟气排放管道。

5. 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用于循环输送工作介质(水或蒸汽)。

它包括给水系统、循环泵、蒸汽分离器、再热器等组件。

二、锅炉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使其发生相应的温度和压力变化。

1. 燃料燃烧:燃料通过燃料供应装置输送到燃烧器中,与空气混合并点燃。

燃烧产生的热能在炉膛中释放。

2. 热能传递:燃烧产生的热能被传递给水或蒸汽,使其温度升高。

热能传递通过炉膛内的烟气与水或蒸汽之间的热交换器实现。

3. 水循环:在热交换器中,水或蒸汽吸收热能,温度升高。

循环泵将热水或蒸汽从锅筒中抽出,通过管路输送到需要加热的设备或系统。

4. 蒸汽发生:当水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水开始转化为蒸汽。

蒸汽分离器用于将蒸汽与水分离。

5. 压力调节:锅炉中的压力是由给水系统和蒸汽分离器等组件控制的。

通过调节这些组件的工作状态,可以控制锅炉的压力。

6. 烟气排放: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烟囱排出。

在排放之前,烟气可能需要经过除尘器等净化设备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锅炉的应用锅炉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锅炉应用:1. 供暖系统:锅炉用于供暖系统,将热水或蒸汽输送到建筑物中的暖气设备,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引言锅炉是一种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或者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民用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锅炉。

二、锅炉结构1. 锅炉壳体锅炉壳体是锅炉的主体部份,通常由钢板焊接而成。

它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锅炉内部的高温和高压。

壳体内部份为炉膛、燃烧室、过热器、再热器和空气预热器等区域。

2. 炉膛炉膛是燃烧燃料的区域,通常由耐火材料构成。

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通过炉膛的上升通道进入过热器。

3. 过热器过热器是将高温燃烧气体的温度提高到设计要求的设备。

它由一系列管子组成,燃烧气体在管子内部流动,通过与管壁的热交换,使燃烧气体的温度升高。

4. 再热器再热器是将高温燃烧气体的温度再次提高的设备。

它与过热器类似,也由一系列管子组成。

燃烧气体在再热器内部流动,通过与管壁的热交换,使燃烧气体的温度再次升高。

5.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是将燃烧所需的空气预先加热的设备,以提高燃烧效率。

它通常由一系列管子组成,燃烧气体在管子外部流动,空气在管子内部流动,通过管壁的热交换,使空气的温度升高。

6. 锅炉附件锅炉附件包括给水系统、排烟系统、燃料供应系统、燃烧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等。

它们与锅炉的正常运行密切相关,起着辅助作用。

三、锅炉工作原理1. 燃料燃烧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燃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常见的有煤、油和天然气等。

燃烧过程中,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点燃,释放出热能。

2. 热能传递高温燃烧气体经过炉膛、过热器、再热器和空气预热器等部份,与水或者热媒进行热交换。

燃烧气体的热能被传递给水或者热媒,使其温度升高。

3. 蒸汽或者热水生成通过热能传递,水或者热媒的温度升高,最终转化为蒸汽或者热水。

蒸汽或者热水可以用于工业生产或者民用供暖等领域。

4. 蒸汽或者热水的利用蒸汽或者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用于驱动机械设备、加热或者供暖等用途。

锅炉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锅炉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锅炉的构成及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重要的热能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和发电等场所。

它通过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水或其他流体的蒸汽,从而完成能量转化。

本文将介绍锅炉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一、锅炉的构成锅炉主要由炉膛、水冷壁、空气预热器、过热器、汽水分离器、蓄热器、引风机、鼓风机、除尘器、废气排放设备等组成。

1. 炉膛:炉膛是燃烧区域,是燃料燃烧和传热的场所。

炉膛的结构因不同类型的锅炉而异,一般可分为层燃式、室燃式、流化床式等。

2. 水冷壁:水冷壁是炉膛的外壁,由管子组成,内部通过循环水或其他介质来吸收燃烧火焰的热量,防止炉壁过热。

3.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用于加热炉膛所需的空气,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它通过将废气和进入锅炉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空气温度升高。

4. 过热器:过热器位于锅炉出口处,用于将蒸汽从饱和状态进一步加热,提高蒸汽的温度和有效压力。

5. 汽水分离器:汽水分离器用于将蒸汽中的水分离出来,保证蒸汽的干燥度。

它通过设置旋转分离板或雾化分离器来实现。

6. 蓄热器:蓄热器是一种热能储存设备,主要用于平衡锅炉的热负荷和供热系统的需求之间的差异。

它通过储存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热量,以供冷却期间使用。

7. 引风机:引风机用于将空气送入炉膛,提供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

它通过排出废气来形成空气流动,实现炉膛内的正常燃烧。

8. 鼓风机:鼓风机用于增加炉膛内的燃气流量和压力,改善燃料的燃烧稳定性。

它通过增加空气流动压力来增强炉膛内的燃烧氧供应。

9. 除尘器:除尘器用于去除锅炉废气中的颗粒物、烟尘和灰渣等固体物质,净化废气排放。

10. 废气排放设备:废气排放设备用于将燃烧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根据环保要求,一般还会设置烟囱和废气处理装置。

二、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燃料燃烧、热能转换和热效率三个过程。

1. 燃料燃烧:燃料进入炉膛后,在适当的氧气供应下发生燃烧反应,产生高温燃烧气体和火焰。

不同类型的锅炉采用不同的燃烧方式,如层燃式锅炉采用固定层燃烧,流化床式锅炉采用颗粒燃烧等。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加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供暖和发电等领域。

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保证安全运行和高效能利用燃料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锅炉结构1. 炉膛:炉膛是燃烧室,用于燃烧燃料。

常见的炉膛结构包括水管式、火管式和燃烧室式等。

炉膛内的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通过烟管或水管传热。

2. 烟管:烟管是连接炉膛和烟囱的管道,用于传递烟气。

烟管内壁通常覆盖有传热面,增加传热效果。

3. 水管:水管是连接炉膛和汽水容器的管道,用于传递热量。

水管内壁通常覆盖有传热面,将热量传递给水。

4. 汽水容器:汽水容器是用于分离蒸汽和水的装置,保证锅炉工作时的正常运行。

它通常分为汽包和水位计两部分。

5.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用于预热燃烧所需的空气,提高燃烧效率。

它通常位于烟气通道上方,通过与烟气交换热量,将进入炉膛的空气预热至一定温度。

6. 烟囱:烟囱是排放烟气的管道,通常位于锅炉顶部。

它通过自然排烟或辅助设备(如引风机)排烟,保证燃烧产生的烟气能够顺利排出。

二、锅炉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传热将水加热为蒸汽或热水。

1. 燃烧过程: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高温烟气。

燃烧需要氧气,因此需要通过空气预热器预热进入炉膛的空气,提高燃烧效率。

2. 传热过程:传热是锅炉的核心过程,将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使其加热为蒸汽或热水。

传热方式主要包括辐射传热、对流传热和传导传热。

- 辐射传热:炉膛内的高温烟气通过辐射作用,将热量传递给炉膛内的水管或烟管。

- 对流传热:烟气在烟管或水管内流动,通过对流作用,将热量传递给管壁和水。

- 传导传热:烟气通过烟管或水管的管壁,将热量传递给管壁内的水。

3. 蒸汽或热水产生:当水被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就会产生蒸汽或热水。

蒸汽通常用于驱动涡轮发电机或提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热能,热水则用于供暖或其他热水需求。

4. 安全保护装置: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通常会配备一系列安全保护装置,如压力表、安全阀、水位计、燃烧器控制装置等。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者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锅炉结构1.1 炉膛:炉膛是锅炉的燃烧室,用于燃烧燃料。

炉膛通常由炉墙和炉顶组成,炉墙用于隔离燃烧室和外部环境,炉顶用于防止烟气逸出。

1.2 烟管:烟管是锅炉中的传热管道,用于将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水。

烟管通常呈弯曲形状,增加传热面积,提高热效率。

1.3 冷凝器:冷凝器是锅炉的附属设备,用于冷却烟气中的水蒸气,使其凝结成水。

冷凝器能够回收烟气中的热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锅炉工作原理2.1 燃料燃烧:燃料通过燃烧器进入炉膛,在适当的氧气条件下燃烧产生热能。

燃料的选择根据应用需求和可用资源来确定。

2.2 传热过程: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烟管传递给水,将水加热为蒸汽或者热水。

传热过程主要包括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两种方式。

2.3 蒸汽产生:通过传热过程,水被加热为蒸汽。

蒸汽的产生取决于锅炉的工作压力和温度,以及水的流量和温度。

三、锅炉的工作原理3.1 燃烧调节:锅炉的燃烧过程需要根据负荷变化进行调节,以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燃烧调节通常通过控制燃料供给量和空气供给量来实现。

3.2 水位控制:锅炉的水位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锅炉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水位控制通常通过水位控制器和水泵来实现。

3.3 温度控制:锅炉的温度需要根据需求进行控制,以保证蒸汽或者热水的质量和稳定性。

温度控制通常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阀来实现。

四、锅炉的安全保护4.1 过热保护:当锅炉的水温超过设定值时,过热保护系统会自动切断燃料供给,以防止锅炉的过热和爆炸。

4.2 低水位保护:当锅炉的水位低于安全水位时,低水位保护系统会自动切断燃料供给和给水泵,以防止锅炉的干烧和损坏。

4.3 过压保护:当锅炉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过压保护系统会自动打开安全阀,释放多余的蒸汽或者热水,以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五、锅炉的应用领域5.1 工业生产:锅炉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如化工、纺织、食品加工等。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引言锅炉是一种能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或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供暖和发电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锅炉结构1. 锅炉壳体:锅炉壳体是锅炉的主要承压部件,一般由钢板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承受压力。

壳体内部设有水腔和燃烧室等部分。

2.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由燃烧器、燃烧室和燃烧控制装置组成。

燃烧器负责将燃料喷入燃烧室,并与空气混合进行燃烧。

燃烧控制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燃料和空气的比例,以控制燃烧过程。

3. 加热表面:加热表面是锅炉中起到传热作用的部分,通常采用水管或火管形式。

水管锅炉的加热表面由许多水管组成,而火管锅炉的加热表面则由火管构成。

通过加热表面,燃烧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给水,使水温升高。

4. 冷凝器:冷凝器主要用于回收锅炉排出的烟气中的热量,将烟气中的水蒸汽冷凝成水,从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三、锅炉工作原理1. 水循环系统:锅炉中的水循环系统是锅炉正常工作的基础。

当锅炉启动时,水泵将水从锅炉下部的水腔中抽出,通过加热表面吸收热量后,再经过冷凝器冷却,最后回到锅炉中的水腔。

这样形成了一个闭合的水循环系统。

2. 燃烧过程:燃烧器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喷入燃烧室,燃料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高温烟气。

烟气通过加热表面时,热量传递给水,使水蒸发成蒸汽或加热成热水。

3. 蒸汽系统:在蒸汽锅炉中,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管道输送到需要蒸汽的设备或工艺中。

蒸汽在设备中发挥作用后,会冷凝成水,再经过水泵回到锅炉中进行再次加热循环。

4. 控制系统:锅炉的工作需要进行各种参数的监测和控制。

控制系统能够监测锅炉的水位、压力、温度等参数,并根据需要调节燃料和空气的供给量,以保证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锅炉的应用领域1. 工业生产:锅炉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如化工、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

锅炉能够提供热能,满足工业生产中的加热、蒸汽动力等需求。

2. 供暖系统:锅炉作为供暖系统的核心设备,能够将热水或蒸汽输送到建筑物中,为室内提供舒适的温度。

锅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锅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锅炉的构造及工作原理锅炉作为一种重要的热能设备,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水的热能,从而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为各行各业提供热能和动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锅炉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使用这个重要的设备。

一、锅炉的构造锅炉通常由锅筒、炉膛、燃烧系统、水循环系统、蒸汽系统、煤灰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1. 锅筒锅筒是整个锅炉的主体部分,通常为圆筒形。

它是蒸汽和水的分离器,承受着高温高压的热力载荷。

锅筒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蒸汽区,下部为水区。

蒸汽和水在锅筒内进行充分的传热和分离,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2. 炉膛炉膛是燃烧燃料的地方,通常为矩形或圆形结构。

炉膛内部有火箭束或炉排,燃料在其中进行燃烧并释放热量。

同时,炉膛还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使燃烧产生的废气在炉膛内完成高温燃烧,提高燃烧效率。

3.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由燃料供应系统、空气供应系统和火焰检测系统等组成。

燃料供应系统负责将燃料供给炉膛进行燃烧,通常包括燃料输送装置和燃料喷嘴等部分。

空气供应系统则负责将所需的氧气输送到炉膛中与燃料充分混合,以保证燃烧效果和稳定性。

火焰检测系统则用于监测燃焰的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即可及时报警。

4. 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是保证锅炉正常运行的重要部分,它包括给水系统、蒸汽冷凝回水系统和循环泵等。

给水系统负责将水送入锅筒,蒸汽冷凝回水系统则将蒸汽冷凝后的水回收到锅筒中再次循环利用。

循环泵则负责推动水循环,保证水的流动和传热效果。

5. 蒸汽系统蒸汽系统主要由蒸汽管道和阀门组成,它将锅筒中产生的蒸汽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蒸汽通过管道传输,并通过阀门进行调节和控制,以满足不同设备和工艺的需求。

6. 煤灰系统煤灰系统主要包括炉膛清灰装置和烟囱等部分。

炉膛清灰装置负责将燃料燃烧后残留的灰渣清除,避免对锅炉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烟囱则用于将燃烧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保证锅炉的排放环境符合要求。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加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供暖领域。

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了解锅炉的性能和操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锅炉结构1. 炉膛:炉膛是锅炉燃烧的核心部件,用于燃烧燃料并产生热能。

炉膛通常由炉壁、炉排和炉膛砖石等构成。

2. 烟道:烟道是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的通道,用于传递热能。

烟道通常由烟管、烟室和烟囱等组成。

3. 水壁:水壁是锅炉的传热面,用于吸收炉膛中产生的热能,将水加热为蒸汽或热水。

水壁通常由水管和水壁砖石构成。

4. 锅筒:锅筒是锅炉的主体部件,用于容纳炉膛和水壁。

锅筒通常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蒸汽区,下部为水区。

5.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是锅炉燃烧燃料的装置,包括燃烧器、点火系统和燃料供给系统等。

6.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锅炉的运行参数,包括水位、压力、温度和燃烧状态等。

二、锅炉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传热将水加热为蒸汽或热水。

下面将详细介绍锅炉的工作原理。

1. 燃料燃烧:燃料通过燃烧器进入炉膛,在炉膛中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混合和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和燃烧残渣。

2. 传热: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烟道,将热能传递给水壁。

水壁吸收烟气的热量,将水加热为蒸汽或热水。

3. 蒸汽产生:水在锅筒中加热后,部分水变为蒸汽。

蒸汽的产生取决于锅炉的工作压力和温度。

4. 蒸汽分离:蒸汽与水分离,蒸汽进入蒸汽区,水回流到水区,形成循环。

5. 蒸汽利用:蒸汽可用于驱动涡轮机产生电力,也可用于工业生产和供暖等领域。

6. 烟气排放:燃烧产生的烟气经过除尘器和烟囱排放到大气中,同时可以进行烟气净化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锅炉性能指标1. 蒸发量:蒸发量是指锅炉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蒸汽量或加热水量,通常以吨/小时或千瓦表示。

2. 效率:锅炉效率是指锅炉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蒸汽或热水的能力,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锅炉效率受到锅炉结构、燃料性质和操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引言锅炉是一种将水转化为蒸汽或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民用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锅炉结构1. 锅炉壳体:锅炉壳体是锅炉的主要部件,通常由钢板制成,并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内部压力。

壳体内部分为炉膛和烟道两部分。

2. 炉膛:炉膛是燃烧室,用于燃烧燃料。

炉膛内部通常由耐高温材料衬里,以防止高温烟气对壳体的腐蚀。

炉膛还设有燃烧器和点火装置。

3. 烟道:烟道是烟气流经的通道,将烟气从炉膛引导到烟囱排放。

烟道内部通常设有螺旋烟管或水管,以增加烟气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热效率。

4. 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给水系统、蒸汽系统和排污系统。

给水系统用于将水补给锅炉,蒸汽系统用于将锅炉产生的蒸汽输送到需要的地方,排污系统用于排放废水和污泥。

5. 辅助设备:锅炉还配备了一些辅助设备,如风机、除尘器、给水泵、循环泵等,用于提供燃料、氧气、除尘和水循环等支持。

三、锅炉工作原理1. 燃料燃烧:燃料经由燃烧器进入炉膛,在炉膛内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混合和燃烧,释放出热能。

2. 烟气传热: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烟道,与烟管或水管接触,将热能传递给水或蒸汽,使其升温。

3. 水循环:锅炉内的水经过给水系统补给,通过循环泵被抽入锅炉,经过加热后转化为蒸汽或热水,然后被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4. 蒸汽排放:蒸汽通过蒸汽系统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完成工业生产或供暖等任务后,部分蒸汽会冷凝成水,形成回水,再次被循环使用。

5. 废气排放: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排放过程中通常会经过除尘器等设备进行净化,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锅炉性能指标1. 锅炉效率:锅炉效率是衡量锅炉能量利用效率的指标,通常以热效率和燃烧效率来衡量。

热效率是指锅炉输出的热能与输入的燃料热能之间的比值,燃烧效率是指锅炉燃料的燃烧利用率。

2. 蒸汽参数:蒸汽参数包括蒸汽压力和蒸汽温度,根据不同的工业生产需求和供暖要求,锅炉需要提供相应的蒸汽参数。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一、引言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加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民用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锅炉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二、锅炉结构1. 锅炉外壳:锅炉的外壳是由钢板制成的,用于承受锅炉内部的压力,并保护内部设备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 炉膛:炉膛是锅炉内部的燃烧室,用于燃烧燃料并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炉膛通常由耐高温材料构成,以承受高温和压力的作用。

3. 烟管:烟管是连接炉膛和烟囱的管道,用于将燃烧产生的烟气引出锅炉,并将烟气中的热能传递给水或蒸汽。

4. 水位计:水位计用于监测锅炉内部的水位,以确保锅炉正常运行并避免发生干燥燃烧或爆炸等危险情况。

5. 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用于将水注入锅炉,排水口用于排放锅炉内的污水和废水,以保持锅炉内部的清洁。

三、锅炉工作原理1. 燃料燃烧:锅炉的工作首先需要燃料,常见的燃料包括煤、天然气、石油和生物质等。

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和灰渣。

2. 热能传递:燃烧产生的高温燃烧气体通过烟管传递给水或蒸汽,使其吸收热能并升温。

3. 蒸汽产生:当水受热后,温度升高,转化为蒸汽。

蒸汽的产生需要满足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

4. 蒸汽利用:产生的蒸汽可以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供热或进行工业生产等用途。

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并在使用后回流回锅炉进行再次加热。

四、锅炉的分类1. 按用途分类:a. 供热锅炉:用于供应民用建筑、工业厂房等的暖气和热水。

b. 发电锅炉:用于发电厂的汽轮机发电系统,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

c. 工业锅炉: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加热、蒸汽供应等。

2. 按燃料分类:a. 燃煤锅炉:使用煤炭作为主要燃料,燃烧产生热能。

b. 燃气锅炉:使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等作为燃料。

c. 燃油锅炉:使用石油或柴油等液体燃料。

3. 按工作压力分类:a. 低压锅炉:工作压力低于1.6MPa。

b. 中压锅炉:工作压力在1.6MPa至5.9MPa之间。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锅炉作为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能设备,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重要设备。

一、锅炉结构1.1 锅炉外部结构锅炉外部通常由壳体、炉膛、烟囱等部分组成。

壳体是锅炉的主体结构,用于容纳水和蒸汽。

炉膛是燃烧燃料的区域,烟囱用于排放燃烧产生的废气。

1.2 锅炉内部结构锅炉内部主要包括水位计、水位控制装置、燃烧器、空气预热器、过热器、再热器等部分。

水位计用于监测锅炉水位,水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水位。

燃烧器负责燃烧燃料,空气预热器用于预热燃烧所需的空气,过热器和再热器则用于加热蒸汽。

1.3 锅炉辅助设备除了上述主要结构外,锅炉还需要配备一些辅助设备,如给水泵、风机、除氧器、除灰器等。

这些设备的作用是辅助锅炉正常运行,确保生产的连续进行。

二、锅炉工作原理2.1 燃料燃烧锅炉工作的第一步是燃料的燃烧。

燃料在燃烧器中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然后在炉膛中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2.2 加热水燃烧产生的高温燃烧气体通过过热器和再热器加热水,使水变成蒸汽。

蒸汽的产生是锅炉的主要功能之一。

2.3 蒸汽输出经过加热后的蒸汽在锅炉内部积聚,当达到一定压力后,蒸汽通过烟囱排出,用于驱动机械设备或提供热能。

三、锅炉的分类3.1 按用途分类根据用途不同,锅炉可以分为工业锅炉、民用锅炉、发电锅炉等。

工业锅炉主要用于工业生产,民用锅炉用于供暖和生活热水,发电锅炉则用于发电厂的发电。

3.2 按结构分类根据结构不同,锅炉可以分为火-tube锅炉、水-tube锅炉等。

火-tube锅炉的烟气在管内,水-tube锅炉的水在管内。

3.3 按燃料分类根据燃料不同,锅炉可以分为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等。

不同的燃料会影响锅炉的燃烧方式和效率。

四、锅炉的维护保养4.1 定期清洗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会积累灰尘和污垢,定期清洗是保持锅炉正常运行的关键。

清洗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常见的热能设备,用于将水加热为蒸汽或热水。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供暖和发电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锅炉结构1. 炉膛:炉膛是燃烧室,燃料在其中燃烧产生热能。

炉膛的结构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水冷壁炉膛和燃烧室炉膛。

2. 炉排:炉排位于炉膛底部,用于支撑燃料并使其均匀燃烧。

炉排的结构有链条炉排、活动炉排等。

3. 炉水容器:炉水容器是存放水的部分,它通常位于炉膛上部。

炉水容器可分为上部分离汽区和下部分水区。

4. 冷凝器:冷凝器用于冷却烟气并将其转化为液体。

冷凝器通常位于锅炉的尾部。

5. 过热器:过热器用于将饱和蒸汽加热至高温蒸汽。

过热器通常位于锅炉的尾部。

6.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用于将进入锅炉的空气预先加热,提高燃烧效率。

空气预热器通常位于锅炉的尾部。

7. 烟囱:烟囱用于排放燃烧产生的烟气,保证锅炉内部的正常燃烧。

二、锅炉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水,并将水加热为蒸汽或热水。

1. 燃料燃烧:燃料经过燃烧室或炉膛中的燃烧反应,产生热能。

常见的燃料有煤、油、天然气等。

2. 烟气传热: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炉水容器中的水冷壁,将热量传递给水,使水温升高。

3. 蒸汽生成:当水温升至一定程度时,水开始转化为蒸汽。

蒸汽的生成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

4. 过热:部分蒸汽通过过热器,继续受热,温度进一步升高,成为高温蒸汽。

5. 能量回收:烟气在过热器和空气预热器中经过传热,将热量传递给水和空气,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6. 排烟:烟气通过烟囱排出锅炉,同时排出燃烧产生的废气和灰尘。

三、锅炉的应用领域锅炉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供暖和发电等领域。

1. 工业生产:锅炉在许多工业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化工、纺织、造纸、食品加工等。

锅炉提供热能,用于加热、蒸馏、干燥等工艺过程。

2. 供暖:锅炉作为供暖设备,用于为建筑物提供热水或蒸汽供暖。

常见的供暖锅炉有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等。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加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供暖和发电等领域。

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保证安全运行和高效能利用燃料具有重要意义。

一、锅炉结构1. 炉膛:炉膛是燃烧室,燃烧燃料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常见的炉膛结构有水冷壁炉膛、内燃式炉膛和流化床炉膛等。

2. 锅筒:锅筒是锅炉的主体部分,容纳水和蒸汽。

根据结构形式,锅筒可分为直立式锅筒和水平式锅筒。

3. 管束:管束是连接锅筒和烟道的管道系统,用于传递热能。

常见的管束包括水管和烟管,水管负责传递水和蒸汽,烟管负责传递烟气。

4. 烟道:烟道是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的通道,将烟气排出锅炉。

烟道内通常还设有除尘装置,以减少烟气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排放。

二、锅炉工作原理1. 燃料燃烧:燃料在炉膛中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和烟气。

燃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根据不同的燃料特性,燃烧方式也有所不同。

2. 热能传递:燃烧产生的高温燃烧气体通过管束传递热能给水。

水在管束内被加热,逐渐转化为蒸汽。

3. 蒸汽产生:经过热能传递,水逐渐升温,达到沸点时转化为蒸汽。

蒸汽在锅筒内积聚,压力逐渐增大。

4. 蒸汽排放:当蒸汽压力达到设定值时,锅炉通过安全阀将多余的蒸汽排放出去,以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5. 水循环:锅炉内的水通过自然循环或强制循环的方式,不断循环流动,吸收热能,产生蒸汽。

三、锅炉的工作特点1. 高效能利用:锅炉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热能传递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2. 安全可靠:锅炉内设有多种安全装置,如安全阀、水位计等,以保证锅炉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环保节能:现代锅炉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和烟气处理装置,能够减少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环保节能的目标。

4. 多功能应用:锅炉不仅可以产生蒸汽,还可以提供热水供暖,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总结:锅炉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

锅炉的结构包括炉膛、锅筒、管束和烟道等部分,而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燃料燃烧、热能传递、蒸汽产生、蒸汽排放和水循环等过程。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一、锅炉结构锅炉是一种能够将水转化为蒸汽的设备,常用于工业和家庭供暖、发电等领域。

锅炉的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 炉膛:炉膛是燃烧室,用于燃烧燃料产生热能。

炉膛通常由耐高温材料制成,内部包括燃烧器和燃料喷嘴。

2. 炉排:炉排位于炉膛底部,用于支撑燃料并使其燃烧。

炉排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

3. 水壁:水壁是锅炉的换热面,用于吸收炉膛中产生的热能并将其传递给水。

水壁通常由钢管或钢板制成,通过水循环来实现热能的传递。

4. 过热器:过热器位于锅炉的烟气通道中,用于将饱和蒸汽加热至一定温度,提高蒸汽的热能利用效率。

过热器通常由钢管制成,通过烟气和蒸汽之间的热交换实现。

5.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用于将燃烧所需的空气预先加热,提高燃烧效率。

空气预热器通常由烟气和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器构成。

6. 烟囱:烟囱用于排放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和废气,确保锅炉运行期间的排放安全。

二、锅炉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水壁传递给水,使水变为蒸汽。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1. 燃料燃烧:燃料经过燃烧器和燃料喷嘴进入炉膛,在炉膛内与空气混合并点燃。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包含大量的热能。

2. 热能传递: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炉膛的水壁,将热能传递给水。

烟气在水壁上的热交换过程中冷却,水则被加热并逐渐转化为蒸汽。

3. 过热:部分蒸汽经过水壁后进入过热器,通过与过热器内的烟气进行热交换,使蒸汽温度进一步提高。

4. 蒸汽输出:蒸汽输出至蒸汽管道,供应给需要使用蒸汽的设备或工艺。

5. 烟气排放:经过热能传递后的烟气通过烟囱排放至大气中,确保排放的烟气符合环保要求。

锅炉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控制燃料供应、调节燃烧器的燃烧强度、控制水循环等方式来实现对蒸汽产量和温度的调节。

同时,锅炉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总结:锅炉是一种将水转化为蒸汽的设备,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将热能传递给水,使水转化为蒸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锅:是指锅炉的水汽系统,由汽包、下降管、联箱、水冷壁、过热器和省煤器等设备组成。

(1)锅的任务是使水吸热,最后变化成一定参数的过热蒸汽。

其过程是:给水由给水泵打入省煤器以后逐渐吸热,温度升高到汽包工作压力的沸点,成为饱和水;饱和水在蒸发设备(炉)中继续吸热,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成饱和蒸汽;饱和蒸汽从汽包引入过热器以后逐渐过热到规定温度,成为合格的过热蒸汽,然后到汽轮机做功。

汽包:汽包俗称锅筒。

蒸汽锅炉的汽包内装的是热水和蒸汽。

汽包具有一定的水容积,与下降管,水冷壁相连接,组成自然水循环系统,同时,汽包又接受省煤器的给水,向过热器输送饱和蒸汽;汽包是加热,蒸发、过热三个过程的分解点。

下降管:作用是把汽包中的水连续不断地送入下联箱,供给水冷壁,使受热面有足够的循环水量,以保证可靠的运行。

为了保证水循环的可靠性,下降管自汽包引出后都布置在炉外。

联箱:又称集箱。

一般是直径较大,两端封闭的圆管,用来连接管子。

起汇集、混合和分配汽水保证各受热面可靠地供水或汇集各受热面的水或汽水混合物的作用。

(位于炉排两侧的下联箱,又称防焦联箱)水冷壁下联箱通常都装有定期排污装置。

水冷壁:水冷壁布置在燃烧室内四周或部分布置在燃烧室中间。

它由许多上升管组成,以接受辐射传热为主受热面。

作用:依靠炉膛的高温火焰和烟气对水冷壁的辐射传热,使水(未饱和水或饱和水)加热蒸发成饱和蒸汽,由于炉墙内表面被水冷壁管遮盖,所以炉墙温度大为降低,使炉墙不致被烧坏。

而且又能防止结渣和熔渣对炉墙的侵蚀;筒化了炉墙的结构,减轻炉墙重量。

水冷壁的形式:1.光管式2.膜式过热器:是蒸汽锅炉的辅助受热面,它的作用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从汽包中引出饱和蒸汽,再经过加热,使饱和蒸汽成为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

省煤器:布置在锅炉尾部烟道内,利用烟气的余热加热锅炉给水的设备,其作用就是提高给水温度,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减温装置:保证汽温在规定的范围内。

汽温调节:1、蒸汽侧调节(采用减温器)2、烟气侧调节(采用摆动式喷燃器)炉炉就是锅炉的燃烧系统,由炉膛、烟道、喷燃器及空气预热器等组成。

工作原理:送风机将空气送入空气预热器中吸收烟气的热量并送进热风道,然后分成两股:一股送给制粉系统作为一次风携带煤粉送入喷煤器,另一股作为二次风直接送往喷煤器。

煤粉与一、二次风经喷燃器喷入炉膛集箱燃烧放热,并将热量以辐射方式传给炉膛四周的水冷壁等辐射受热面,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则沿烟道流经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等设备,将热量主要以对流方式传给它们,在传热过程中,烟气温度不断降低,最后由吸风机送入烟囱排入大气。

炉膛:炉膛是由一个炉墙包围起来的,供燃料燃烧好传热的主体空间,其四周布满水冷壁。

炉膛底部是排灰渣口,固态排渣炉的炉底是由前后水冷壁管弯曲而形成的倾斜的冷灰斗,液态排渣炉的炉底是水平的熔渣池。

炉膛上部是悬挂有屏式过热器,炉膛后上方烟气流出炉膛的通道叫炉膛出口。

空气预热器:是利用锅炉排烟的热量来加热空气的热交换设备。

它是装在锅炉尾部的垂直烟道中。

煤粉在炉膛燃烧产生的热量,先通过辐射传热被水冷壁吸收,水冷壁的水沸腾汽化,产生大量蒸汽进入汽包进行汽水分离(直流炉除外),分离出的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通过辐射、对流方式继续吸收炉膛顶部和水平烟道、尾部烟道的烟气热量,并使过热蒸汽达到所要求的工作温度。

发电用锅炉通常还设置有再热器,是用来加热经过高压缸做功后的蒸汽的,再热器出来的再热蒸汽再去中、低压缸继续做功发电。

锅炉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锅炉的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利用热能加热锅内的水使之成为具有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汽温、汽压)的过热蒸汽,供汽轮机使用。

现在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容量大、参数高、技术复杂、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高,所以燃料主要是煤,并且煤在燃烧之前先制成煤粉,然后送入锅炉在炉膛中燃烧放热。

概括地说,锅炉是主要工作过程就燃料的燃烧、热量的传递、水的加热与汽化和蒸汽的过热等。

整个锅炉由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两部分组成。

锅炉本体:锅炉本体是锅炉设备的主要部分,是由“锅”和“炉”两部分组成的。

“锅”是汽水系统,它主要任务是吸引收燃料放出的热量,使水加热、蒸发并最后变成具有一定参数的过热蒸汽。

它由省煤器、汽包、下降管、联箱、水冷壁、过热器和再热器等设备及其连接管道和阀门组成。

(1) 省煤器。

位于锅炉尾部垂直烟道,利用烟气余热加热锅炉给水,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约燃料。

(2) 汽包。

位于锅炉顶部,是一个圆筒形的承压容器,其下是水,上部是汽,它接受省煤器的来水,同时又与下降管、联箱、水冷壁共同组成水循环回路。

水在水冷壁中吸热而生成的汽水混合物汇集于汽包,经汽水分离后向过热器输送饱和蒸汽。

(3) 下降管。

是水冷壁的供水管道,其作用是把汽包中的水引入下联箱再分配到各个水冷壁管中。

分小直径分散下降管和大直径集中下降管两种。

小直径下降管管径小,对水循环不利。

(4) 水冷壁下联箱。

联箱主要作用是将质汇集起来,或将工质通过联箱通过联箱重新分配到其它管道中。

水冷壁下联箱是一根较粗两端封闭的管子,其作用是把下降管与水冷壁连接在一起,以便起到汇集、混合、再分配工质的作用。

(5) 水冷壁。

位于炉膛四周,其主要任务是吸收炉内的辐射热,使水蒸发,它是现代锅炉的主要受热面,同时还可以保护炉墙。

(6) 过热器。

其作用是将汽包来的饱和蒸汽加热上成具有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

(7) 再热器。

其作用是将汽轮机中做过部分功的蒸汽再次进行加热升温,然后再送到汽轮机中继续做功。

“炉”是燃烧系统,它的任务是使燃料在炉内良好的燃烧,放出热量。

它由炉膛、燃烧器、点火装置、空气预热器、烟风道及炉墙、构架等组成。

(1)炉膛。

是由炉墙和水冷壁转成的供燃料燃烧的,燃料在该空间内呈悬浮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2)燃烧器。

位于炉膛四角或墙壁上,其作用是把燃料和空气以一定速度喷入炉内,使其在炉内能进行良好的混合以保证燃料及时着火和迅速完全地燃烧。

分直流燃烧器和旋流燃烧器两种基本类型。

(3)空气预热器。

位于锅炉尾部烟道,其作用是利用烟气余热加热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而且对于强化炉内燃烧、提高燃烧的经济性、干燥和输送煤粉都是有利的。

锅炉效率可提高2%左右。

分管式和回转式两种。

(4)烟风道。

是由炉墙、部分受热面管道及包墙管等组成的管道,用以引导烟气的流动,并经各个受热面进行热量交换,分为水平烟道和尾部烟道。

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包括通风设备(送、引风机)、燃料运输设备、制粉系统、除灰渣及除尘设备、脱硫设备等。

三、燃煤锅炉的工作过程由原煤仓落下的原煤经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制成煤粉。

在原煤磨制过程中,需要热空气对煤进行加热和干燥,因此外界冷空气通过送风机送入锅炉尾部烟道的空气预热器中,被烟气加热成为热空气进入热风管道。

其中一部分热空气经排粉机送入磨煤机中,对煤进行加热和干燥,同时这部分空气也是输送煤粉的介质;另一部分热空气直接经燃烧器进入炉膛参与煤粉的燃烧。

从磨煤机排出的煤粉和空气的混合物经燃烧器进入炉膛内燃烧。

煤粉在炉膛内迅速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炉膛火焰中心的温度具有1500度或更高的温度。

炉膛四周内壁布置有许多的水冷壁管,炉膛顶部布置着顶棚过热器及炉膛上方布置着屏式过热器等受热面。

水冷壁和顶棚过热器等是炉膛的辐射受热面,其内部的工质在吸引炉膛的辐射热的同时,使火焰温度降低,保护炉墙不致被烧坏。

为了防止熔化的灰渣黏结在烟道内的受热面上,烟气向上流动到达炉膛上部出口处时,其温度要低于煤灰的熔点。

高温烟气经炉膛上部出口离开炉膛进入水平烟道,与布置在水平烟道的过热器进行热量交换,然后进入尾部烟道,并与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等受热面进行热量交换,使烟气不断放出热量而逐渐冷却下来,使得离开空气预热器的烟气温度通常在110-160度之间。

低温烟气再经过除尘器除去大量的飞灰,最后只有少量的细微灰粒随烟气由引风机送入烟囱排入大气。

煤粉在炉膛中燃烧后所生成的较大灰粒沉降到炉膛底部的冷灰斗中,被冷却凝固落入排渣装置中,形成固定排渣。

由给水泵送向锅炉的给水,经过高压加热器加热后进入省煤器,吸收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后进入汽包,并通过下降管引入水冷壁下联箱再分配给各个水冷壁管。

水在水冷壁中吸收炉膛高温火焰和烟气的辐射热,使部分水蒸发变成饱和蒸汽,从而在水冷壁内形成了汽水混合物。

汽水混合物向上流动并进入汽包,通过汽包中的汽水分离装置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水继续循环。

旋风分离器由简体、引入管、项帽、溢流环、简底导叶和底板等部件组成。

旋风分离器是一种分离效果很好的汽水分离设备。

其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较高流速的汽水混合物,经引入管切向进入简体而产生旋转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水滴抛向筒壁,使汽水初步分离。

分离出来的水通过筒底四周导叶,流人汽包水容积中。

饱和蒸汽在筒体内向上流动,进入顶帽的波形板间隙中曲折流动,在离心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小水滴被抛到波形板上,在附着力作用下形成水膜下流,经简壁流入汽包水容积,使汽水进—步分离,而饱和蒸汽从顶帽上方或四周引入汽包蒸汽空间。

电站锅炉随参数容量的不同,其汽包内部装置也不完全—样,现以高压和超高压锅炉的汽包为例,介绍其内部装置、它们的布置及主要作用。

沿汽包长度在两侧装设若干旋风分离器,每个旋风分离器筒体顶部配置有百页窗(波形板)分离器,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将由上升管引入的汽水混合物进行汽和水的初步分离。

在汽包内的中上部,水平装没蒸汽清洗孔板,其上有清洁给水层,当蒸汽穿过水层时,便将溶于蒸汽或携带的部分盐分转溶于水中,以降低蒸汽的含盐。

靠近汽包的顶部设有多孔板,均匀汽包内上升蒸汽流,并将蒸汽中的水分进一步分离出来。

汽包中心线以下150mm左右设有事故放水管口;正常水位线下约200mm处设有连续排污管口,再下面布置加药管。

下降管入口处还装设了十字挡板.以防止下降管口产生漩涡斗造成下降管带汽。

汽包内有哪些汽水分离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何?答:汽包内比较常用的汽水分离装置是旋风分离器、波形板分离器(百叶窗)和多孔板。

从水冷壁、对流管束或沸腾式省煤器来的汽水混合物进入汽包内的汇流箱,然后从切向进入旋风分离器。

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汽水混合物中的水滴甩至筒壁,形成水膜,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汽包水容积。

从旋风分离器顶部波形板分离器出来的蒸汽经汽包蒸汽空间的重力分离后,再次经汽包顶部的波形板分离器分离。

为了防止蒸汽局部流速过高,将波形板分离器的水膜撕破而带水,影响汽水分离效果,在波形板分离器的上部装有多孔板。

利用多孔板产生的阻力,使蒸汽沿汽包长度均匀的进入过热器。

多孔板上的孔径约为10mm,蒸汽流经多孔板的速度,中压锅炉未8~10m/s,高压炉为6~8m/s,超高压炉为4~6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