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_李龙
《2024年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范文
《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草原区,其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和分布状况对于区域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以内蒙古草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因子,以期为草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内蒙古自治区的典型草原区作为研究对象,包括锡林郭勒盟、赤峰市、乌兰察布市等地。
2. 研究方法(1)土壤采样:在研究区域内设置采样点,采集0-20cm的土壤样品,进行有机碳含量的测定。
(2)空间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空间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
(3)驱动因子分析:通过收集气候、植被、土地利用等数据,分析土壤有机碳变化的驱动因子。
三、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化1. 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析,发现其整体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且在草原的不同类型区域之间也存在差异。
其中,典型草原区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而沙漠化草原区则较低。
2. 空间变化趋势通过对多年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对比分析,发现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其中,北部地区下降速度较快,南部地区相对较慢。
四、驱动因子分析1.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降水量和温度的升高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和释放,从而影响其含量。
在内蒙古草原地区,由于近年来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导致草原生态系统失衡,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
2. 植被因素植被是维持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内蒙古草原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分布状况直接影响着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和分布。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草原植被遭受破坏和退化,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
3. 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方式也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及分布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及分布特征傅野思;夏学齐;杨忠芳;李娟【期刊名称】《现代地质》【年(卷),期】2012(026)005【摘要】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资料中共461个土壤剖面数据估算表层及全剖面的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和储量(SOCR),绘制其SOCD的空间分布图,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的表层SOCD为0.63~15.93 kg?m-2,平均为3.68 kg?m-2;全剖面SOCD为0.22 ~68.77 kg?m-2,平均为10.35 kg?m-2,不同土壤类型之间有一定差异.内蒙古表层SOCR为4.10 Pg,而全剖面储量为10.79 Pg.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分布受气候、土壤性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明显.最后,根据年均温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相关关系,估算得出当气温升高1℃,内蒙古地区土壤有机碳的释放量为0.91 Pg.%Based on 461 soil profiles from various data sources of Inner Mongolia,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SOCD) and reserves (SOCR) of 0 -20 cm and the whole profile in Inner Mongolia are estimat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CD was mapped within ArcGI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SOCR and its distribution were discuss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in 0 - 20 cm of Inner Mongolia is between 0. 63 and 15. 93 kg-m~ , and the average is 3. 68 kg·m-2. Whereas the carbon density of the whole profile is between 0. 22 -68. 77 kg·m-2 and the average is 10. 35 kg·m-2. There are differences among the soil types for this value. And the SOCR in 0 - 20 cm of Inner Mongolia are 4.10 Pg. Meanwhile, SOCR of the whole profile are 10. 79 Pg. SOCD iscontrolled by various geographic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vegetation and land use type etc. Estimation result showed that when mean annual temperatures rise by IX, , the releas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Inner Mongolia region is about 0. 91 Pg.【总页数】10页(P886-895)【作者】傅野思;夏学齐;杨忠芳;李娟【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42;P595【相关文献】1.江西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估算与空间分布特征 [J], 袁芳;赵小敏;乐丽红;贾学铭2.甘肃省兰州—白银地区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估算与空间分布特征 [J], 刘文辉;李春亮;吴永强3.湖南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库储量动态 [J], 李斌;方晰;李岩;项文化;田大伦;谌小勇;闫文德;邓东华4.长白山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剖面分布特征 [J], 李斯雯;赵华晨;高菲;高雷;王明哲;崔晓阳5.珠三角核心区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库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识别 [J], 任向宁;董玉祥;王秋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赤峰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_李龙
内蒙古赤峰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李龙姚云峰**秦富仓(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8)摘要选择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内水平梯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水平梯田进行采样,分析了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地形因子和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结果表明:研究区梯田1m 深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在0.87 10.25g ·kg -1,平均含量为5.91g ·kg -1。
不同土层间有机碳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土壤有机碳平均碳含量为7.54g ·kg -1,分别是中层和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1.32倍和1.67倍。
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坡位的变化均表现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不同坡向上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表现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且坡位和坡向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
人为因素对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耕作制度和管护措施上,秸秆还田、免耕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
关键词梯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S153.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890(2014)11-2930-06Distribution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of terraced fields in Chifeng ,In-ner Mongolia.LI Long ,YAO Yun-feng **,QIN Fu-cang (College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8,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4,33(11):2930-2935.Abstract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of terraced fields and the effects of topographic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Aohan ,Chifeng ,Inner Mon-goli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was the range of 0.87-10.25g ·kg -1within 1m depth of terraced area and averaged at 5.91g ·kg -1.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mong different layers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soil depth.The averag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carbon was 7.54g ·kg -1in surface layer (0-20cm ),being 1.32times and 1.67times of that in the middle (20-60cm )and bottom (60-100cm )layers ,respectively.The effects of slope position on soil or-ganic carbon were in order of upper slope <middle slope <lower slope ,and the effects of slope direction were in order of shady slope >semi-shady slope >semi-sunny slope >sunny slope.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terraced fields were mainly embodied in the different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straw returning and no-till methods helpedimprove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Key words :terraced fields ;soil organic carb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factors.*内蒙古应用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110732)资助。
《2024年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范文
《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的存储与动态变化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关注的重要议题。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拥有众多具有特色的地理环境和土壤类型。
本文着重以内蒙古草原地区为例,针对该地区的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其变化背后的驱动因子,为未来气候与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本研究以内蒙古草原为主要研究区域,利用该地区的土壤样本数据,包括有机碳含量、土壤类型、植被覆盖情况等,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空间分析。
此外,本研究还结合了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等,对研究区域的土壤有机碳进行综合分析。
三、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分析通过对内蒙古草原的土壤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草原腹地的有机碳含量较高,而边缘地区则相对较低。
进一步的空间分析表明,这种空间分布差异与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密切相关。
四、驱动因子分析(一)自然因素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
而山区、丘陵等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土壤侵蚀严重,导致有机碳含量较低。
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分解具有重要影响。
内蒙古草原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干旱和半干旱为主,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有机碳的积累。
然而,气候变化(如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等)可能会对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和积累产生影响。
3. 植被覆盖:植被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来源之一。
内蒙古草原地区的植被类型和覆盖度对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植被覆盖度高、生物量大的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
(二)人为因素1. 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会对土壤有机碳的分布产生影响。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导致土壤侵蚀加剧,从而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
而实施退耕还草、草畜平衡等措施则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
《2024年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范文
《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篇一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通过对退化草原的实地考察与实验室分析,揭示了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为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一、引言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草原区,其生态环境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人为破坏等因素,草原植被出现退化现象,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生态平衡被打破。
土壤有机碳作为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组分及稳定性受到植被退化的影响。
因此,研究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退化草原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与分析。
首先,对研究区域进行植被退化程度的划分;其次,采集不同退化程度下的土壤样品;最后,通过实验室分析,测定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指标。
三、结果与分析1. 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草原植被退化的加剧,土壤有机碳组分发生明显变化。
其中,活性有机碳组分(如易氧化有机碳)在退化过程中显著降低,而稳定性较高的有机碳组分(如土壤腐殖质)则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这表明,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的活性组分和稳定性组分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变化在植被退化的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在草原退化的初期,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有利于形成较为稳定的团聚体结构,从而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然而,随着退化的进一步加剧,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逐渐降低,导致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减弱,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四、影响机制植被退化导致土壤暴露在外部环境之中,受到风蚀、水蚀等自然因素的侵扰,使得土壤中的有机质流失加剧。
同时,过度放牧等人为活动使得土壤受到压实和践踏,进一步破坏了土壤结构,导致土壤有机碳的活性组分和稳定性组分均受到影响。
赤峰市敖汉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第39卷第1期2019年1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39,No.1Jan.,20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807079)收稿日期:2017⁃10⁃08;㊀㊀网络出版日期:2018⁃09⁃26∗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lilongdhr@126.comDOI:10.5846/stxb201710081779李龙,秦富仓,姜丽娜,姚雪玲.赤峰市敖汉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生态学报,2019,39(1):345⁃354.LiL,QinFC,JiangLN,YaoXL.VerticaldistributionofsoilorganiccarboncontentanditsinfluencingfactorsinAaohan,Chifeng.ActaEcologicaSinica,2019,39(1):345⁃354.赤峰市敖汉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李㊀龙1,∗,秦富仓1,姜丽娜2,姚雪玲3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呼和浩特㊀01001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北京㊀100091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荒漠化研究所,北京㊀100091摘要:选取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为研究对象,运用广义相加模型 分析敖汉旗0 100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影响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主导因素㊂结果表明,0 100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23 20.71g/kg,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㊂广义相加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解释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㊂植被因素的变化是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重要的因素;在深层土壤中,含水率的变化是影响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㊂影响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主导因素随着土壤深度的变化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㊂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深度;广义相加模型(GAM);半干旱区VerticaldistributionofsoilorganiccarboncontentanditsinfluencingfactorsinAaohan,ChifengLILong1,∗,QINFucang1,JIANGLina2,YAOXueling31CollegeofDesertControlScienceandEngineering,InnerMongoliaAgriculturalUniversity,Hohhot010011,China2ResearchInstituteofForestryNewTechnology,ChineseAcademyofForestry,Beijing100091,China3InstituteofDesertificationstudies,ChineseAcademyofForestry,Beijing100091,ChinaAbstract:Inthisstudy,asoilsurveywascarriedoutinAohanCountyinChifeng,InnerMongolia.Ageneralizedadditivemodel(GAM)wasusedtoanalyzethespatialvariabilityofthesoilorganiccontent(SOC)insoildepthsof0 100cm.TheresultsshowedthatSOCvariedfrom0.23to20.71g/kgin0 100cmsoildepths,anddecreasedgraduallywithincreasingsoildepths.TheGAMfittedtherelationshipbetweenSOCandenvironmentalfactorswell.Withincreasingsoildepth,SOCalsovaried.VegetationwasthedominantfactoraffectingSOCinsurfacesoil;soilmoisturewasthedominantfactoraffectingSOCindeepersoil.Thedominantfactorsthatinfluencedthevariationofsoilorganiccarbonalsoshowedconsiderabledifferenceswithincreasingsoildepth.KeyWords:soilorganiccarbon;soildepth;GeneralizedAdditiveModel(GAM);semi⁃aridzone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土壤碳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最大碳库,其碳储量及影响因素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1]㊂土壤碳库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土壤碳库的微小变动都将对643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产生巨大的影响[2]㊂土壤有机碳作为土壤碳库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质十分活跃,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重要参与者,土壤有机碳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受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和土壤的内部属性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着重要影响㊂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海拔㊁坡度㊁坡向等地形因素通过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热条件,使得不同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和分解速率受到显著影响,从而使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格局随着地形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分布[3];也有研究发现,土壤自身的理化性质和地表植被分布特征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最直接驱动因素,土壤自身组成和结构上的差异是决定着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的最直接原因[4⁃5]㊂然而,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单一因素往往无法较为准确地揭示土壤有机碳变异的本质原因,由于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线性和非线性关系常常同时存在于土壤有机碳与其影响因子之间[6]㊂这也为准确衡量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带来更大的难度㊂与此同时,目前关于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集中在对表层土壤的研究,而深层土壤有机碳的研究往往受到取样难度较大的影响,不同环境因子与深层土壤有机碳间的相互关系一直少有研究[7]㊂然而,在深层土壤中有机碳的储量十分丰富,Jobbágy和Jackson[8]研究指出,20cm深度以下的土壤碳储量约占土壤碳库碳储量的59%,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是科学估算评价区域碳汇能力所不可忽略的因素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不同深度上影响其垂直分布的主导因素也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异质性[9]㊂因此,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为研究区,逐层分析0 100cm土壤深度内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广义相加模型综合分析土壤㊁植被及地形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旨在探索影响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的敖汉旗(41ʎ42ᶄ 42ʎ02ᶄN㊁119ʎ30ᶄ 120ʎ54ᶄE),研究区地势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且地形多变,研究区面积约8300km2,海拔在300 1250m之间;年降水量在310 460mm之间,降水自南向北递减;年蒸发量2000 2600mm,年平均气温为6ħ,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热且降雨集中,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㊂敖汉旗地处欧亚干草原区,地带性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受区域水热条件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自然植被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南北差异,从南到北呈现出由森林和森林草原逐渐向干草原过渡的规律,同时受生境条件的影响,有沙生植被以及灌丛植被分布[9]㊂全旗主要分布有4个土类,南部山地主要为棕壤和褐土,中部黄土丘陵及黄土漫岗主要为栗钙土,北部沙地主要为风沙土,以流动㊁半流动㊁固定沙地和覆沙地为主;敖汉旗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属于农牧交错地带,是以农为主,农牧林结合的经济类型区㊂1.2㊀研究方法1.2.1㊀样地选取研究于2014年8月进行野外样品采集,研究采用样线法进行取样,沿研究区东北向西南方向布设6条样线,相邻样线间隔15km,每条样线上等距离布设5kmˑ5km的正方形采样区,相邻两样区间隔13km㊂采用人为选择典型样地法,充分考虑每个样区内自然特征,在样区内布设3 5个典型样地,共选取182个样地(图1,表1)㊂确定样地后,于每块样地内按 S 形布设4个样点,相邻两样点间隔3 5m,于样点处挖掘标准土壤剖面,按照0 20,20 40,40 60,60 80,80 100cm划分5层,由下至上分层取样,每层取3个重复,按四分法去除多余土样及砾石㊁植物体等杂质,装入无菌袋带回实验室晾晒㊁研磨㊁过筛待测[9]㊂研究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容重采用常规的环刀法测定,土壤含水率采用烘箱105ħ烘干至恒重法测定㊂土壤机械组成采用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按不同土壤粒径划分为图1㊀采样点及土壤分布图Fig.1㊀Thedistributionofsamplingsitesandsoiltypes粘粒(<0.002mm)㊁粉粒(0.05 0.002mm)和砂粒(20.05mm)[10]㊂1.2.2㊀数据分析方法广义相加模型是通过联结函数建立响因变量的数学期望与自变量的一个光滑函数的关系模型[11]㊂广义相加模型最主要的特征是其模型不需要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函数假设和具体函数关系,其可以通过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连接函数构建数学关系㊂模型能够根据不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拟合出不同的预测模型,光滑函数曲线和线性模型能够同时存在于模型中[12]㊂其数学表达式为:gEY()()=α+s1(X1i)+s2(X2i)+ sp(Xpi)(1)式中,g为链接函数,E(Y)为响应变量的数学期望值,α为常数截距项,Sp为解释变量关系的非参数函数,Xpi为预测变量[13]㊂本研究采用交叉验证法来检验模型拟合精度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交叉验证法通过比较实测值与估计值,综合评价拟合误差,选取平均偏差(MBE)㊁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来评价模型的拟合精度㊂MBE=N-1ðNi=1(Pi-Oi)(2)MAE=N-1ðNi=1Pi-Oi(3)RMSE=1NðΝi=1Pi-Oi()2(4)式中,N代表观测值的数量,P代表预测值,O代表观测值㊂模型中MBE越接近于0,表明模型的拟合残差处于稳定分布;MAE值和RMSE值越小分别表明模型在全部范围和局部范围内具有最准确的估计㊂应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应用方差分析解释各环境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显著程度㊂研究中全部的数据分析均在R3.0.1软件下完成[14]㊂表1㊀研究区年采样点属性分布表Table1㊀Thedistributionofsamplepropertiesinstudyarea坡度/(ʎ)Slope样地数Numberofplots海拔/mElevation样地数Numberofplots土壤类型Soiltypes样地数Numberofplots土地利用类型Landusetypes样地数Numberofplots<581<50032风沙土45农地895 1037500 70043栗钙土64林地4610 1522700 90054褐土40草地4715 2021900 110038棕壤3320 2512>110015>2592㊀结果与分析2.1㊀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㊀㊀对研究区182个样点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2),在0 100cm深度的土壤剖面743㊀1期㊀㊀㊀李龙㊀等:赤峰市敖汉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㊀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范围在0.23 20.71g/kg之间;从垂直分布上看,各土壤深度内有机碳的平均含量变化范围在4.47 7.49g/kg之间,随着土壤深度的递增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表层土壤(0 20cm)深度每下降20cm,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降低12.55%㊁13.74%㊁7.79%和14.20%㊂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系统,按照Ⅰ(>40g/kg)㊁Ⅱ(30 40g/kg)㊁Ⅲ(20 30g/kg)㊁Ⅳ(10 20g/kg)㊁Ⅴ(6 10g/kg)㊁Ⅵ(<6g/kg)将土壤有机质含量划分为6个等级[15]㊂根据系数换算,土壤有机质(SOM)=土壤有机碳(SOC)ˑ1.724,研究区土壤有机碳质含量总体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40cm以上深度内有机碳含量处在Ⅳ级,而40cm以下的三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处在Ⅴ级㊂且又方差分析可知40cm深度以上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40cm深度以下的其他3层土壤有机碳含量(P<0.05),而当土壤深度达到80cm以下时,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下降幅度最大为14.20%㊂究其原因,土壤有机碳的最主要补给来自于地表枯落物和动植物残体,表层土壤与外界的物质交换较深层土壤更为剧烈和频繁,加之在物质和能力的向下传递过程中,深层土壤在层层传递过程中有机质存留明显被削弱[16]㊂各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异系数在46.02% 54.59%之间,根据Nielsen和Bouma[17]分级标准,表明各层有机碳的离散程度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且处于中等分散水平㊂从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上看,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整体均呈现正向右偏态分布特征,其中0 20㊁40 60cm和80 10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近似正态分布,而20 40㊁60 80cm土壤有机碳偏度值较大,呈现右偏的分布特征㊂表2㊀不同土层深度内土壤有机碳含量Table2㊀TheSOCcontentindifferentsoildepths土层深度/cmSoildepth土壤有机碳含量SOCcontent/(g/kg)最小值Minimum平均值Mean最大值Maximum标准差Stand.Dev.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偏度Skewness峰度Kurtosis0 201.237.49a19.953.8050.730.172.0920 400.536.55a20.713.2048.851.132.5840 600.575.65b13.832.6046.020.303.3360 800.285.21bc13.892.7152.021.733.5180 1000.234.47c12.402.4454.590.192.65㊀㊀表中标有相同字母的数据之间在P<0.0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土壤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显著影响着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从高到低表现为:林地>农地>草地㊂其中,40cm以上深度的土壤范围内,林地内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农地和草地有机碳含量(P<0.05),其含量约为农地和草地有机碳含量的1.3倍㊂当土壤深度达到60cm,农地和林地有机碳含量呈现较为显著的降低,这就导致了在40 60cm土壤深度时,各土地利用类型下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并不显著㊂当土壤深度大于60cm时,农地与草地有机碳含量出现显著的降低(P<0.05)㊂敖汉旗不同土壤类型下有机碳含量同样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有高到低均表现为:棕壤>褐土>栗钙土>风沙土,其中,60cm以下土壤深度范围内,棕壤土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土壤,而风沙土有机碳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土壤有机他含量(P<0.05)㊂特别是在表层(0 20cm)棕壤土有机碳含量约为栗钙土与褐土有机碳含量的1.5倍,是风沙土的3倍㊂2.2㊀广义相加模型的构建采用广义相加模型拟合不同土壤深度上海拔㊁坡度㊁土壤容重㊁土壤含水率㊁NDVI以及土壤粘粒含量共6种影响因素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函数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g(E(Y))=α+s(海拔)+s(坡度)+s(土壤容重)+s(土壤含水率)+s(土壤粘粒含量)+s(NDVI)如表4所示,不同土层上的各拟合模型均在P<0.001水平下显著,决定系数R2在0.54 0.81之间,表明所拟合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且对上层土壤的拟合明显优于下层㊂从模型的解释率反映出,拟合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各层土壤中有机碳含量的变异情况;0 2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解释率最高,为82.0%,843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20cm以下的各层土壤中,模型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解释率分别为79.2%㊁74.5%㊁67.1%和57.2%㊂表3㊀不同土壤与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Table3㊀DistributionpatternsofSOCcontentindifferentlanduseandsoiltypes土层深度/cmSoildepth土地利用方式Landusetypes土壤类型Soiltypes林地Forestland农地Farmland草地Grassland棕壤Brownearth褐土Cinnamonsoil栗钙土Chestnutsoil风沙土Aeoliansandysoil㊀0 208.84a6.98b6.53b12.84a8.25b7.59b4.88c20 408.05a6.64b5.99b8.54a7.39b7.11b4.7c40 605.72a5.42a5.31a7.04a5.95b5.86b4.67c60 805.43a4.61b3.92c6.96a5.66b5.16b4.57b80 1004.71a3.74b2.77c5.8a5.41a4.31b4.14b㊀㊀表中同一土壤深度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㊁土壤类型中标有相同字母的数据之间在P<0.05水平下无显著差异表4㊀不同土壤深度的模型拟合参数Table4㊀Themodelparametersindifferentsoildepths土壤深度/cmSoildepth估计值EstimatedvaluetP解释率InterpretationrateR2(adj)㊀0 206.965035.70<0.00182.0%0.81120 406.394629.08<0.00179.2%0.77440 605.789725.92<0.00174.5%0.72460 804.903419.03<0.00167.1%0.61980 1004.871721.15<0.00157.2%0.543从交叉验证对模型的检验结果分析(表5),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的平均偏差为0,表明各模型拟合的残差具有较为稳定的分布分布;同时模型拟合的标准误差在0.1867 0.2576之间,均方根误差在1.112 2.152之间,平均绝对误差在1.024 1.987之间,各误差值均处在一个较低的范围,表明应用广义相加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各影响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㊂表5㊀不同土层上模型的交叉检验Table5㊀Thecross⁃validationtestofmodelindifferentsoildepths土壤深度/cmSoildepth平均偏差Averagedeviation标准误差Standarddeviation平均绝对误差Meanabsolutedeviation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error㊀0 2000.18671.0241.23220 4000.25591.0981.11240 6000.26371.4321.56160 8000.25761.9122.13380 10000.24031.9872.1522.3㊀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的广义相加模型0 20cm深度的模型拟合结果如图2所示,除土壤含水率外,土壤容重㊁坡度㊁海拔㊁粘粒含量㊁NDVI均与土壤有机碳呈非线性函数关系,土壤容重与NDVI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影响,分别在P<0.05和P<0.001水平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显著相关关系㊂当NDVI<0.2时,NDVI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当NDVI>0.2后,NDVI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㊂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二次函数关系,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容重整体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当土壤容重为1.68kg/cm3时,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容重的增加有所回升㊂20 40cm深度的模型拟合结果如图3所示,土壤含水率㊁坡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非线性函数关系,NDVI㊁土壤粘粒㊁土壤容重㊁海拔均与土壤有机碳呈现线性函数关系㊂海拔和NDVI均在P<0.001水平下显943㊀1期㊀㊀㊀李龙㊀等:赤峰市敖汉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㊀图2㊀0 20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广义相加模型Fig.2㊀TheGAMmodelforSOCcontentin0 20cmsoildepth图3㊀20 40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广义相加模型Fig.3㊀TheGAMmodelforSOCcontentin20 40cmsoildepth著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含量,并表现出极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率分别在P<0.05和P<0.1水平下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二者总体均表现为负相关关系㊂40 60cm深度的模型拟合结果如图4所示,NDVI㊁土壤含水率㊁海拔与土壤有机碳呈线性相关关系;土壤容重㊁土壤粘粒㊁坡度均与土壤有机碳呈非线性函数关系㊂坡度与海拔均在P<0.1水平下显著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含量㊂其中,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坡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间的关系呈现多次函数关系,当坡度低于12ʎ时,土壤有机碳含量整体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升高,当坡度大于12ʎ时,有机碳含量急速下降,并在坡度>17ʎ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出现小幅度的回升㊂60 80cm深度的模型拟合结果如图5所示,土壤有机碳含量在P<0.05水平下与土壤含水率呈现的正相关性,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升高而显著升高㊂在该深度的土壤深度内,其他环境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㊂053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图4㊀40 60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广义相加模型Fig.4㊀TheGAMmodelforSOCcontentin40 60cmsoildepth图5㊀60 80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广义相加模型Fig.5㊀TheGAMmodelforSOCcontentin60 80cmsoildepth80 100cm深度的模型拟合结果如图6所示,土壤含水率和海拔分别在P<0.001水平和P<0.1水平下显著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含量㊂其中,土壤含水率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更为显著(P<0.001)的线性正相关性;当海拔高度<600m时,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当海拔继续升高时,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的相关关系减弱㊂其他环境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㊂3㊀讨论研究认为影响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主导因素随着土壤深度的变化也相应发生着改变,不同深度的土层中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也存在较大差异[18⁃19]㊂有研究表明不同深度的土壤对于外界环境温度和养分的敏感程度存在着较大差异[20];Liu等[21]同样研究发现表层土壤对于气候变化的敏感程度要远远高于深层土壤㊂在县域尺度的研究中,气候和温度在研究区内相对均一,在该尺度上的植被㊁地形以及土壤水分等153㊀1期㊀㊀㊀李龙㊀等:赤峰市敖汉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㊀图6㊀80 100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广义相加模型Fig.6㊀TheGAMmodelforSOCcontentin80 100cmsoildepth因素的差异就形成了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关键因素㊂NDVI和土壤容重在0 20cm深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出最显著的相关性㊂NDVI作为植被生长状态的重要表征指标,反映了在表层土壤中植被生长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积极的正相关关系,特别是表层土壤枯落物的积累,是土壤吸收有机质的重要来源[22],而从空间分布格局上看,植被的地带性分布与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23],地表植被覆盖和枯落物的积累形成对表层土壤的有效保护,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侵蚀对表层土壤的破坏,特别是在0 20cm深度的土壤中得到了更明显的体现㊂就土壤容重而言,大量研究表明土壤容重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4⁃25]㊂Qu等[26]研究指出,土壤孔隙作为土壤水分和空气运输的通道,其直接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植被根系的分布,由于,表层土壤容重远低于深层土壤,其土壤疏松㊁孔隙丰富,这就为表层土壤的物质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和畅通的环境,因此土壤有机碳的累积㊁分解以及转化等过程能够在表层土壤中更加自如地进行㊂由此可见,表层土壤最直接地参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而且其自身同时具备畅通的传递通道,表层土壤的这一自然属性为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和分解创造了十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在NDVI与土壤容重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二者共同反映了表层土壤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工作形成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累积的主导因素㊂而在强烈的压实作用影响下,深层土壤通气性差,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得深层土壤感受外界的影响相对滞后,植被对土壤有机碳的补给在土壤层层传递过程中造成较大的消耗,这就导致了植被与土壤容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深层土壤中相对较弱㊂除此之外,在表层土壤的大空隙㊁多植被覆盖的环境下,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都远高于深层土壤,对动植物残体的分解速率较快,更容易形成腐殖质补充土壤有机质含量[27]㊂表层土壤中充足的物质条件加上良好的通气环境为微生物的活动提供有利保障㊂而在相对封闭的深层土壤中,土壤紧实程度高,主要由异氧微生物为主,内部的环境不适于有机质的合成㊂当土壤深度达在20 60cm范围内,海拔和坡度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相对重要性开始逐渐提升㊂Yeakley等[28]的研究指出地形因素(海拔㊁坡度)是控制土壤水分梯度的关键因子,其主要通过影响土壤侵蚀强度和局部水热条件等因素改变着有机碳的积累和分解速率㊂在本研究区0 100cm的各土壤深度内海拔与土壤有机碳总体成单调递增变化趋势,并形成了相对稳定影响,一方面海拔的升高影响日照强度㊁降雨和气温等因素,高海拔地区的降雨量偏高,有利于植物生物量的累积,同时高海拔的低温环境又能抑制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碳的分解,这些都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在研究区内海拔的分布与土壤和植被的分布形成了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敖汉旗内海拔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而随着海拔的变化,土壤和植被的空间253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39卷㊀分布差异也十分明显,研究区的土壤类型由南到北依次为棕壤㊁褐土㊁栗钙土㊁风沙土的分布特征,植被由南到北呈现森林㊁旱生草本㊁沙地植被的特征,同时,年降雨量也表现为从南到北递减的分布规律,这些环境要素均与海拔的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存在着较为统一的规律,因此在各种综合作用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也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㊂就研究区坡度而言,呈现北部相对平缓,中南山区较为陡峭总体特征㊂从植被与土壤的分布来看,研究区北部为风沙土区,植被盖度极低,恶劣的自然条件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形成阻碍;而研究区南部,土壤类型主要是棕壤土,植被茂密,有机碳在这一地区十分丰富㊂因此,即便研究区南部的陡坡分布较多,土壤和植被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坡度与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呈现出不稳定的多次函数关系㊂土壤含水率受到土壤深度的明显影响,表层土壤由于长期受到降雨㊁蒸发㊁侵蚀等因素的影响,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吸收和蒸散都十分强烈且频繁㊂这也直接导致了表层的土壤水分和有机碳含量之间很难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关系㊂牛海等[29]发现土壤表层(0 10cm)受到土壤侵蚀等外界干扰最明显,由于破面水分冲刷的影响,土壤养分与水分含量的变化波动较大,因此表层土壤被定义为土壤水分养分的活跃层;次活跃层(20 60cm)和相对稳定层(100cm)中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的相关性较为稳定,深层土壤环境相对封闭,所以土壤深度到达60cm以下时,土壤水分和土壤有机碳更容易建立起稳定的关系㊂深层土壤内水分是保障植物根系垂直延展的重要因素,与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延展长度密切相关㊂匡文浓等[30]研究也明确提出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格局主要受到群落优势种根系分布的影响,尤其在根系发达的荒漠植被上表现的更加明显㊂王凯等[31]研究也表明植物根际土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非根际土,根系是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来自,而深层土壤中土壤水分含量与植物根系的反馈作用的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累积的关键因子㊂4㊀结论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范围在0.23 20.71g/kg之间,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㊂受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的影响,各土壤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有高到低分别表现为:林地>农地>草地,棕壤>褐土>栗钙土>风沙土的分布特征㊂影响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主导因素随着土壤深度的变化而存在明显差异㊂0 20cm深度的土壤中,植被因素和土壤容重的变化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重要的因素;随着土壤深度地增加,在中层土壤中(20 60cm),地形因素(坡度和海拔)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累积的影响逐渐增强;在60 100cm深度的土壤中,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重要的因素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PostWM,EmanuelWR,ZinkePJ,StangenbergerAG.Soilcarbonpoolsandworldlifezones.Nature,1982,298(5870):156⁃159.[2]㊀BohnHL.Estimateoforganiccarboninworldsoils:II.SoilScienceSocietyofAmericaJournal,1982,46(5):1118⁃1119.[3]㊀孙文义,郭胜利.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生态学报,2011,31(6):1604⁃1616.[4]㊀Ruiz⁃ColmeneroM,BienesR,EldridgeDJ,MarquesMJ.VegetationcoverreduceserosionandenhancessoilorganiccarboninavineyardinthecentralSpain.CATENA,2013,104:153⁃160.[5]㊀李忠佩,林心雄,程励励.施肥条件下瘠薄红壤的物理肥力恢复特征.土壤,2003,35(2):112⁃117.[6]㊀王玮,邬建国,韩兴国.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固碳潜力及其不确定性的估算.应用生态学报,2012,23(1):29⁃37.[7]㊀王征,刘国彬,许明祥.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对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生态学报,2010,30(14):3947⁃3952.[8]㊀JobbágyEG,JacksonRB.Theverticaldistributionofsoilorganiccarbonanditsrelationtoclimateandvegetation.EcologicalApplications,2000,10(2):423⁃436.[9]㊀李龙.赤峰市敖汉旗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异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10]㊀张保刚,梁慧春.草地土壤机械组成研究综述.辽宁农业科学,2009,(6):38⁃41.[11]㊀HastieTJ,TibshiraniRJ.GeneralizedAdditiveModels.London:Chapman&Hall,1990.[12]㊀BarrySC,WelshAH.Generalizedadditivemodellingandzeroinflatedcountdata.EcologicalModelling,2002,157(2/3):179⁃188.[13]㊀ChenQX,IbrahimJG.Semiparametricmodelsformissingcovariateandresponsedatainregressionmodels.Biometrics,2006,62(1):177⁃184.[14]㊀GammaDesignSoftware.GS+UserᶄsguideVersion7.GeoStatisticsfortheEnvironmentalSciences.Plainwell,Michigan:GammaDesignSoftware,LLC,2004:160⁃160.353㊀1期㊀㊀㊀李龙㊀等:赤峰市敖汉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㊀。
《2024年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范文
《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草原地区,其土壤有机碳的存储和变化对于区域乃至全球的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因子,以期为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采集本研究区域位于内蒙古草原,覆盖了多个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
研究方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土壤学及统计学等跨学科方法。
数据采集包括土壤样品采集、地理环境数据收集等。
土壤样品采集遵循空间分布均匀的原则,对不同草地类型、不同海拔和坡度等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地理环境数据包括气候、植被、土地利用等。
三、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分析(一)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各区域的土壤样品数据,发现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异质性。
不同地区、不同草地类型之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受到气候、植被、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影响。
(二)土壤有机碳的时间变化趋势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在近几十年内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
其中,部分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所增加,而部分地区则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这可能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
四、驱动因子分析(一)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发现,降水量、温度等气候因素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相关性。
在降水量较高的地区,植被生长旺盛,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而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由于微生物活动增强,土壤有机碳分解速度加快,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
(二)植被因素植被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不同草地类型、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等均会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例如,草原植被丰富的地区,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往往较高;而裸地或退化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则较低。
赤峰市小流域地形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
1 研 究 区概 况与研 究 方法
1 . 1 研 究 区概 况
西 黄土 丘 陵区土 壤 碳 密 度 随 着 坡 度 的增 大 而 减 少 , 从 阳坡 到 阴坡 不断 增 加 , 坡 面位 置 的分 布 特 征 则 为 坡 顶 < 坡 面 <坡 脚 。 唐 国勇 等 ¨ 研 究 认 为 土 地 利 用 方 式 和地 形 ( 高程 和坡 度 ) 是 亚 热 带 典 型 红 壤 丘 陵 景 观 土 研 究 区位 于 赤 峰 市 敖 汉 旗 西 部 的 黄 花 甸 子 流 域 内 。流域位 于 老哈河 中游南 岸 , 科 尔 沁 沙地 南缘 , 地 处
2 。 l 7 _ _ 4 2 。 3 3 N、 1 1 9 。 3 6 一1 l 9 。 5 3 E之 间 , 面 积 约 为 壤 有 机 碳 密 度 空 间 变 异 的 主 要 原 因 。综 上 所 述 , 地 4 2 7 k m , 东 临 通 辽 市 奈曼 旗 , 西 与 辽 宁省 建 平 县 接 壤 ,
r c G I S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地统计学知识 , 研究流域 力进 行 了评估 , 结 果 表 明研 究 区不 同类 型 的耕 地 退 耕 A 以及 地形 因子 对 后 可 以实现 的 固碳效 益 随坡度 的增 加 而 增加 。许信 旺 内土壤有 机碳 密 度 的空 间 分 布情 况 , 旨在为土壤碳密度 的分 等¨ 对安 徽省 土壤 有 机 碳 空 间差 异 及 影 响 因素 进 行 土壤有机碳 密度分布的影响 , 研究 发 现 , 土壤 中有 机碳 含 量 随海 拔 高 度 的升 高 而 增 布及 影 响因子 的研 究 提供科 学参 考 和基 础数据 。
赤峰市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研究——以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为例
第43卷第5期2020年9月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Inner Mongolia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v o l.43.N o.5S e p te m b e r.2020研究与探讨文章编号:1006-6993(2020)05-0080-04赤峰市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研究 —以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为例冯昭辉(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文章以赤峰市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剖面法和分层取样法,研究了不同深度下 土壤容重、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的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①落叶松人工幼龄林和成熟林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 增加先减少后增加,近熟林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中龄林变化规律不明显。
幼龄林、近熟林和成熟 林土壤容重同土层深度均呈二项式关系。
②落叶松人工林同一土层深度土壤碳含量均随林龄增加而减少,各 林龄土壤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减少趋势。
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土壤碳含量同土层深度呈二项式关 系,近熟林呈乘幂关系。
③落叶松人工林不同林龄碳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各林龄土 壤碳密度同土层深度均呈二项式关系。
④土壤碳含量和碳密度的变化规律同有关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关键词: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含量;土壤碳密度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B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Carbon Density in LarchPlantation in Chifeng City—A Case Study of Wangyedian Experimental Forest Farmin Harqin BannerFENG Zhaohui(Chifeng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Chifeng024000, Inner Mongolia,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soil of Larch plantation in Chifeng city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bulk density,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carbon density at different depths were studied by soil profile method and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D The soil bulk density of larch artificial young forest and m ature forest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and the soil bulk density of near-mature fores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while the change rule of middle- aged forest was not obvious.Soil bulk density of young forest,near- mature forest and m ature forest has binomial relationship with soil depth. (2)The soil carbon content in the same soil depth of larch plantatio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orest age,and the soil carbon content in each forest age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Soil carbon content in young forest,middle-aged forest and m ature forest has binomial relationship with soil depth,while that in near-mature forest has power relationship.(3)The carbon density of larch plantation at different ages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carbon density and soil depth at each age was binomial.@The variation law of soil carbon content and carbon density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relevant research conclusions.Key words:larch plantation;soil carbon content;soil carbon density收稿日期:2020-04-21作者简介:冯昭辉(1977-),男,内蒙古赤峰市人,副研究员.冯昭辉:赤峰市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研究•81•在生态系统碳库中,许多研究表明,与大气交 换的土壤有机碳大约占陆地表层生态系统碳储量 的2/3,储量大和驻留时间长使土壤成为一个巨大的 碳库m。
《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范文
《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土壤有机碳的储存和变化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
内蒙古草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其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和变化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内蒙古草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化特征及主要驱动因子。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研究区域为内蒙古草原,包括多个旗县,具有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
2. 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与采样:在内蒙古草原不同地区进行野外调查,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
(2)数据分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空间分析,探讨其空间变化特征。
同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气候、植被、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关系。
三、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特征1. 空间分布特征通过GIS技术对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空间分析,发现土壤有机碳含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
总体上,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草原的中部和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
此外,不同旗县之间土壤有机碳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
2. 空间变化趋势通过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内蒙古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在近几十年内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
总体上,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但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段内存在差异。
其中,一些地区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四、驱动因子分析1.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降水量和温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显著影响。
降水量较高的地区,土壤水分充足,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动,从而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
而温度也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因素,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提高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动强度,进而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梯田不同作物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梯田不同作物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张美丽;姚云峰;李龙;郭月峰;高玉寒;王剑然【摘要】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research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in terraced fields.216 top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ields growing four local crops (mung bean,millet,sorghum,corn),and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of these four different soil samples and its affecting factors by the way of difference analysi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top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in the terraced fields was 6.34 g/kg,which was at the lower middle level.Under different crops,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expressed from high to low as mung bean > millet > sorghum > corn.On the 0.01 level of significance,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mung bea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millet,sorghum and corn (P =0.000 6).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of corn,sorghum and mung bean were reduced with the rising slope position,for millet it was the anic carbon contents of all four crops among two slope directions expressed as shade slope >sunny slope.Mung bean was beneficial for the fertility restoration of the soil.Lower slope position and shade slope had relatively high organic carbon content.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terraced fields were embodied in the different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no-till methods,straw returning and planting mung bean were helped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creasing.%以赤峰市敖汉旗水平梯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玉米、谷子、高粱、绿豆4种当地多年主栽作物的表层(0 ~ 20 cm)土壤216个样品,通过方差分析方法探究梯田4种作物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梯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6.34 g/kg,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不同作物土壤有机碳含量由高到低表现为绿豆>谷子>高粱>玉米.在0.01显著性水平下,绿豆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玉米、高粱、谷子地(P=0.000 6).玉米、高粱、绿豆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坡位的上升而减少,谷子则相反.4种作物土壤有机碳含量大小在两个坡向上都表现为阴坡>阳坡.下坡位以及阴坡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比较高.人为因素是通过不同的耕作制度和管护措施来影响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免耕、秸秆还田、绿豆种植等措施能提高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期刊名称】《中国土壤与肥料》【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7页(P14-20)【关键词】梯田;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作者】张美丽;姚云峰;李龙;郭月峰;高玉寒;王剑然【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3.6+2有机碳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流域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固碳潜力
1 研究区概况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31500584 ) ꎻ内蒙古自然科学基
研究区域地处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西部的黄花甸子流
金( 编号:2016MS0407) ꎮ
域ꎬ其北面与老哈河中游和科尔沁沙地相邻[16] ꎮ 其地理坐标
作者简介:孟 和(1960—) ꎬ男ꎬ内蒙古呼和浩特人ꎬ副教授ꎬ主要从 在 119°36′ ~ 119°53′E、42°17′ ~ 42°33′N 之间ꎬ流域 12. 29 km2 ꎬ占流域总面积 的 38. 41% ꎬ属于典型梯田区ꎮ 耕地中旱地约 11. 08 km2 ꎬ水 浇地约 1. 21 km2 ꎬ作物平均生长层为 0 ~ 40 cmꎬ深 40 ~ 60 cm
《2024年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范文
《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篇一一、引言在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下,中国内蒙典型草原的植被退化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加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草原生态系统逐渐面临土地沙化、草甸萎缩等严峻问题。
这一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旨在揭示其间的相互关系,并为草原生态恢复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生态环境及植被退化现状内蒙古是我国北方典型的草原区域,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然而,由于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典型草原出现了严重的植被退化现象。
这种退化主要表现为植被覆盖度降低、草地生产力下降、土地沙化等。
三、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1. 土壤有机碳的组成与分布:土壤有机碳主要包括微生物体碳、活性有机碳和稳定性有机碳等组分。
这些组分在土壤中的分布和含量与植被状况密切相关。
2. 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随着植被的退化,地表植被覆盖度降低,使得更多的有机物质得以进入土壤。
但同时,由于地表保护减弱,土壤侵蚀加剧,导致部分有机碳流失。
此外,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对有机碳的分解能力减弱,使得部分有机碳得以在土壤中积累。
四、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1.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意义: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对于维持土壤肥力、防止土壤侵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稳定的土壤有机碳有助于维持土壤的生态平衡。
2. 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植被退化会导致地表植被覆盖度降低,使得土壤暴露在环境中,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的影响,从而降低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此外,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对有机碳的分解和固定能力也发生改变,进一步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五、对策与建议针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通过实施严格的草地管理措施,如合理放牧、退耕还草等,恢复草原生态系统,提高植被覆盖度。
《2024年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呼吸的日动态特征及驱动因素》范文
《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呼吸的日动态特征及驱动因素》篇一一、引言土壤呼吸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内蒙古作为我国典型的草原区,其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区域乃至全球的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呼吸的日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典型草原区作为研究对象,该区域具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2. 研究方法(1)样地选择与土壤呼吸测定: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LI-8100土壤呼吸测定系统进行土壤呼吸的日动态观测。
(2)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等,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呼吸的日动态特征1. 日变化规律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土壤呼吸的日动态变化呈现出明显的昼夜差异。
白天,土壤呼吸速率较高,夜间则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白天光照充足,温度较高,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有机碳分解。
2. 季节变化规律季节变化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在春季和夏季,土壤呼吸速率较高,而在秋季和冬季则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季节性气候变化对土壤温度、湿度和植被生长等因素的影响。
四、驱动因素分析1.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因素之一。
温度、湿度和降水等气象因素对土壤呼吸具有显著影响。
温度升高和湿度增加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有机碳分解,从而提高土壤呼吸速率。
此外,降水也会影响土壤水分状况,进而影响土壤呼吸。
2. 植被因素植被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呼吸具有重要影响。
植被类型、覆盖度和生长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土壤呼吸。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植被生长旺盛的时期,土壤呼吸速率也相对较高。
3. 土壤因素土壤性质也是影响土壤呼吸的重要因素。
土壤类型、质地、有机质含量和孔隙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土壤呼吸。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区,土壤呼吸速率也相对较高。
《2024年草原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及土壤有机碳随气候和土壤质地的变化》范文
《草原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及土壤有机碳随气候和土壤质地的变化》篇一一、引言草原作为地球上最广泛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就草原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及土壤有机碳随气候和土壤质地的变化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二、草原植物多样性1. 影响因素:气候和土壤质地对草原植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温度、降雨、光照等气候因素,以及土壤的肥力、质地、水分等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2. 变化趋势: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草原的植物种类和数量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方面,一些适应力强的物种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另一方面,一些对环境敏感的物种可能会逐渐消失。
此外,土壤质地的变化也会影响植物多样性,如沙化、盐碱化等过程都可能导致植物种类的减少。
三、草原生产力1. 影响因素:草原的生产力主要受气候和土壤的共同影响。
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提高草原的生产力。
2. 变化趋势:随着气候的变化,草原的生产力也在发生着变化。
例如,降雨量的增加可能会提高草原的生产力,而干旱、高温等极端气候则可能导致生产力的下降。
此外,土壤的肥力和质地也会影响生产力的变化。
四、土壤有机碳1. 影响因素: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植物残体和根系分泌物等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积累。
气候和土壤质地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分解都有重要影响。
2. 变化趋势: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原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也在发生着变化。
一方面,气候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分解,从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开垦等也会加速土壤有机碳的流失。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通过本文通过对草原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及土壤有机碳随气候和土壤质地的变化的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和土壤质地对草原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草原的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碳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将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带来严重威胁。
半干旱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尺度相关分析
半干旱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尺度相关分析李龙;姜丽娜;白建华【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年(卷),期】2018(016)005【摘要】为准确评价土壤有机碳的尺度效应,分析其多尺度的变异特征并找到控制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选取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为研究区,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研究区进行多尺度采样,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敖汉旗表层(0 ~2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结果表明:县域、中等区域和小流域尺度上表层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7.49,7.57和7.54g/kg.3种研究尺度上土壤有机碳均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变程在980~2 100 m之间,随着研究尺度的缩小,土壤有机碳的空间自相关距离逐渐缩小.不同研究尺度上各影响因子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相关关系存在较大差异,县域尺度上土壤和植被因子对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影响最大,中等区域尺度上植被和海拔因子对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影响最大,小流域尺度上海拔和坡度对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影响最大.【总页数】9页(P40-48)【作者】李龙;姜丽娜;白建华【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010018,呼和浩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100091,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100091,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9【相关文献】1.安徽六安市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及尺度变异分析 [J], 李典友;潘根兴;陈良松;李军2.广东山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 [J], 姜春;吴志峰;钱乐祥;文雅;邓南荣3.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的尺度效应研究 [J], 李龙;姚云峰;秦富仓;郭月峰;王欣;常伟东4.黄淮海农业区旱地土壤有机碳变异性的空间尺度效应 [J], 王美艳;史学正;于东升;徐胜祥;檀满枝;赵永存5.河北坝上地区坡面尺度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 [J], 周卓丽;张卓栋;罗建勇;邹心雨;肖人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梯田不同作物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 . 内蒙古农 业 大学 沙漠治 理学 院 ,内蒙古 2 . 内蒙古 自治 区水利 水 电勘测设 计 院 ,内蒙古
摘
要 :以赤 峰市敖汉 旗水平梯 田土壤为研究对 象 ,选取 玉米 、谷 子 、高 粱 、绿豆 4种 当地 多年 主栽作 物 的表
层 ( 0~ 2 0 c m)土壤 2 1 6个样 品 ,通过方差 分析方法探究 梯 田 4种作 物表层土壤有 机碳 含量 的差异及 其影 响因 素。结果表 明 ,研 究 区梯 田表层土壤有机碳 含量平均值 为 6 . 3 4 g / k g ,处 于中等偏下水平 。不同作物土壤 有机碳 含量 由高到低 表现为绿 豆 >谷子 >高粱 >玉米 。在 0 . 0 l 显著性 水平下 ,绿豆 地土壤 有机碳 含量显 著高 于玉米 、 高粱 、谷子地 ( P= 0 . 0 0 0 6 ) 。玉米 、高粱 、绿豆地土壤有 机碳含量均 随坡位 的上 升而减少 ,谷子则 相反 。4种 作物 土壤有机碳含 量大小在 两个 坡 向上都表 现为 阴坡 >阳坡 。下坡位 以及 阴坡 的土壤有 机碳含 量 比较高 。人 为 因素 是通过不 同的耕作制度 和管护措施来影 响梯 田土壤有 机碳含 量的 ,免 耕 、秸秆 还 田 、绿豆种植 等措 施能 提
和 农业 可持续 发展 的重 要指 标 之一 。提 高 农 田土 壤
有 机碳 的固定 ,不 仅 可 以有效 减 缓 大气 C O , 浓度 的 增 加 ,而 且 对 保 障 国 家 粮 食 安 全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l 2 J 。因此 ,研究梯 田土壤有 机碳 含 量水 平 及其 影
要 限制 因素 之一 _ 8 j 。坡改 梯是 农 田保 持水 土 与 固碳
减 排 的重要 措施 。近年 来 。敖 汉 旗 积极 开 展 坡耕 地
内蒙古中北部土壤碳库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内蒙古中北部土壤碳库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杨忠芳;夏学齐;余涛;侯青叶;冯海艳【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11(018)006【摘要】527 surface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in the semi-arid area in the northeast Inner Mongolia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organic and inorganic carbon pool, its influence factors and to access the change of the carbon pool under the climate chan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rbon pool in the study area is still dominated by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with the variation of 61%--97% under different soil typ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and inorganic carbon was controlled significantly by the climate conditions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Soil organic carbon has a trend of decreasing with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MAT), but increasing with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MAP). However, soil inorganic carbon has an opposite trend of increasing with MAT and decreasing with MAP. Based on the extent of tempera ture and precipitation change predicted by IPCC 2007, the overall carbon density in 2090--2099 caused by the climate change will decrease by about 1.22 kg/m^2.%采用网格采样法荻取内蒙古中北部半干旱区土壤样品共527件,分析其碳库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初步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碳库变化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赤峰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李龙姚云峰**秦富仓(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18)摘要选择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内水平梯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水平梯田进行采样,分析了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地形因子和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结果表明:研究区梯田1m 深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在0.87 10.25g ·kg -1,平均含量为5.91g ·kg -1。
不同土层间有机碳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土壤有机碳平均碳含量为7.54g ·kg -1,分别是中层和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1.32倍和1.67倍。
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坡位的变化均表现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不同坡向上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表现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且坡位和坡向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
人为因素对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耕作制度和管护措施上,秸秆还田、免耕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
关键词梯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S153.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890(2014)11-2930-06Distribution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of terraced fields in Chifeng ,In-ner Mongolia.LI Long ,YAO Yun-feng **,QIN Fu-cang (College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8,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4,33(11):2930-2935.Abstract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of terraced fields and the effects of topographic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Aohan ,Chifeng ,Inner Mon-goli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was the range of 0.87-10.25g ·kg -1within 1m depth of terraced area and averaged at 5.91g ·kg -1.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mong different layers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soil depth.The averag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carbon was 7.54g ·kg -1in surface layer (0-20cm ),being 1.32times and 1.67times of that in the middle (20-60cm )and bottom (60-100cm )layers ,respectively.The effects of slope position on soil or-ganic carbon were in order of upper slope <middle slope <lower slope ,and the effects of slope direction were in order of shady slope >semi-shady slope >semi-sunny slope >sunny slope.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terraced fields were mainly embodied in the different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straw returning and no-till methods helpedimprove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Key words :terraced fields ;soil organic carb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factors.*内蒙古应用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110732)资助。
**通讯作者E-mail :yaoyunfeng@yahoo.com.cn 收稿日期:2014-03-22接受日期:2014-05-04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库之一,对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均具有积极作用(Jenkinson et al .,1991;Lal ,2004)。
农田生态系统在陆地碳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提高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固定不仅可以有效减缓大气CO 2浓度的增加,同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覃章才和黄耀,2010)。
与森林、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尤为剧烈(Carter ,1994),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更是衡量土壤质量、土壤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影响土壤肥力及作物产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4,33(11):2930-2935DOI:10.13292/j.1000-4890.20141022.013量直接因素。
因此,深入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的背景值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对正确评价土壤肥力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管理措施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农田土壤碳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Post et al.,1990)、区域(徐香兰等,2003)等多尺度上的耕地研究,由于人为活动对农田的强烈干扰,不同耕作制度和管理措施对土壤碳库产生的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Lal et al.,1998)。
然而,针对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还不多见。
梯田是我国重要的耕地资源。
据统计,坡度大于8ʎ的坡耕地面积为3334万hm2,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5.11%(张超超和黄仁,1999)。
梯田不仅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的流失,是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唐克丽等,2004;水利部等,2010)。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积极开展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于2013年批复敖汉旗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试点项目2200hm2,总投资5000万元,项目分4年完成,2014年度预计完成555.53hm2坡改梯任务规划设计。
因此,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内典型水平梯田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土壤数据为基础,结合地形因子分析流域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旨在为当地科学利用和保护梯田资源、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今后敖汉旗继续开展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提供科学指导和数据支撑。
1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1.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赤峰市敖汉旗,地处42ʎ17'N—42ʎ33'N,119ʎ36'E—119ʎ53'E,位于老哈河中游南岸,科尔沁沙地南缘,研究区总体属于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不大,海拔在440 806m,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年降雨量多在400 470mm,年蒸发量多在2290 2400mm。
全年日照数2940 3060h,10ħ以上积温为3189ħ。
春季风力大持续时间较长,年平均风速4 6m·s-1。
土壤类型大部分为栗钙土,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伴随着少量的风沙土,但由于长期坚持落实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研究区整体风沙活动基本得到控制。
研究区土壤类型体现了森林土壤向草原土壤过渡的特点,pH值呈弱碱性到碱性,土壤剖面到达60cm处存在明显钙积层,60cm以下剖面零星分布有碳酸钙结核,砾石含量较多。
植被主要有天然草地、灌丛林、乔灌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纯林等森林植被类型,主要以人工植被为主。
农作物主要以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为主,由于近年来敖汉旗积极开展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加大对荒坡地的治理力度,梯田面积增加迅速,粮食产量提高的同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但整体上还欠缺科学合理的梯田管护机制,仍然以旱作农业为主,缺乏有效的灌溉制度,忽视对土地的养护和管理。
1.2数据来源结合研究区1ʒ5万地形图和2002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于2012年10月采集研究区土壤样品。
在ArcGIS软件3D分析模块支持下,根据流域DEM数据提取流域高程、坡度、坡向信息并划分等级。
以体现研究区域地形特征、符合自然规律为原则,选择研究区8ʎ 10ʎ坡度范围内典型梯田为研究对象;将高程按100m为单元等距划分3个级别,从而确定梯田上(>700m)、中(600 700m)、下(<600m)3个坡位。
将坡向以22.5ʎ为单元等距划分,按顺时针方向从0ʎ(正北方向)到360ʎ(重新回到正北方)共16个级别(李笑吟等,2006),依据坡向分级标准划分阴坡:北(337.5ʎ 22.5ʎ)、东北(22.5ʎ 67.5ʎ);半阴坡:东(67.5ʎ 112.5ʎ)、西北(292.5ʎ 337.5ʎ);半阳坡:东南(112.5ʎ 157.5ʎ)、西(247.5ʎ 292.5ʎ);阳坡:南(157.5ʎ 202.5ʎ)、西南(202.5ʎ 247.5ʎ)(刘殿军,2009)。
综合以上分级标准确定研究区采样样地位置,并采用GPS记录样地坐标信息,最终确定34块样地,102个样点(表1)。
表1研究区样品数目及比例Table1Sample size and proportion of experimental area 坡向坡位样点数样点百分比(%)阳坡上98.82中98.82下65.88半阳坡上1211.76中98.82下98.82阴坡上65.88中1211.76下65.88半阴坡上98.82中65.88下98.82总计1021001392李龙等:内蒙古赤峰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每块样地内均采用“S”形布点方式设置3个采样点,并对每个采样点按0 20cm、20 60cm、60 100cm划分3个层次分土层区间取土,每层取3个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