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研究方法第6章 实地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的不同点:
(1)结构式观察所获得的资料大多可以进行 定量处理和分析,而非结构式观察所获资料 则大多是从定性角度描述所观察的对象;
(2)非结构式观察没有明确的研究假设和观 察内容,观察内容和观察角度也多在观察过 程中随环境和条件变化而做一定的调整,有 时这种调整相当大。 半结构式观察?

6.2 实地研究法的基本步骤
(一)事前的准备

实地研究的设计
在研究开始时往往只有一个大致的研究设想或 计划,随时准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或者改 动。

选择观察点
1.尽量选择资料丰富的观察点; 2.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观察点。
*调查的进入渠道

某作者在调查河北清河的羊绒产业发展状况时,一 开始主要靠县志办人员的安排,但是过了一段时间 后,就发现他们所能提供的帮助已经越来越小了。 再次进入清河时,经他人介绍找到了县政府办公室 工作人员,他们提供了很多新的资料,帮助联系了 一些新的调查对象。
观察者的两种可能的极端角色: “火星人” :指观察者想像自己被送到火星 上去观察新生命体的行为,形容观察者完全的 旁观者的立场,难以真正理解被研究对象的思 想和行为。 “皈依者”:指观察者越来越陷入研究情境而 不能自拔,不能客观评价观察对象的行为。
2.结构式观察与无结构式观察
根据观察方式的结构程度,观察法可以分为结 构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事先对要观察的内容进行分类并加 以标准化,规定要观察的内容和记录方法,它所 获得的资料大多可以进行定量处理和分析。它一 般只适用于小群体研究和行为科学研究。 非结构式观察没有事先规定要观察的内容,并不 要求专注于某些特定的行为与现象,而是对该场 景下的所有行为和现象都进行观察,所获资料也 多是从定性角度描述所观察的对象。一般的参与 观察都是无结构的。


实地研究也需要搜集二手资料(包括文件、各种统 计资料、调查报告、总结材料及书籍、报刊、文 章等)。
(六)分析资料

研究者要在被观察的事件中寻找共同的模式;

研究者还必须发现差异,即发现违反一般规范的 异常行为。
研究者把资料的内容置于一个大的背景之中,进 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 就资料内容进行诠释,对资料赋予适当的社会和 教育意义。

3、方式比较灵活、弹性较大
相对于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实地研究的操作 程序不是那样严格,只需要较少的准备工作。 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修正研究的目 标和设计。对于不同的研究背景或不同的研究 对象,实地研究中的具体操作也比较灵活。
4、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
由于实地研究不仅要深入实地,而且要在实 地生活相当一段时间,因此,对于研究社会 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来说,是一种较好的方 式。尤其是在对个人或小群体的研究中,这 种优点更为明显。

实地研究的观察者所扮演的角色
特点 不参与到观察对象的群体和组织中;不 非参与观察 易获得完整的第一手资料。 参与到观察对象的群体和组织中,并作 为其中一员参与活动,且不透露研究者 完全参与 的身份,可能获得真实而且完整的第一 手资料,但会对研究对象产生影响。 参与到观察对象的群体和组织中,并作 为其中一员参与活动,且表明自己的身 半参与观察 份和观察的目的;会对观察的客观性造 成影响。 角色
2、研究的效度较高

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 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相对于问卷调查中最大的问题——表面化、 简单化现象,实地研究的深入观察、设身处 地地感受、理解,具有很高的效度——研究 者测量的确是他所希望测量的概念或现象。 与调查研究中常见的简单定义相对应的是, 实地研究中研究者常常列举出生动、详细的 实例来说明某一个概念的含义。

1.完全参与观察、半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按照研究者是否隐匿身份和参与研究对象活动的程 度,观察法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半参与观察和非参与 观察三种类型。 完全参与观察,指观察者隐匿研究者的身份,深入到 研究对象中间,以成员方式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 半参与观察,指观察者并不掩饰研究者的身份,在得 到研究对象许可后进行的深入观察活动。 非参与观察,也称为局外观察,指观察者以旁观者的 身份观察特定的行为。
不同的渠道里蕴涵着不同的关系网络,也就能获得 不同的调查对象和调查资料,通过不同渠道获得的 信息能够相互佐证。


(二)不带假说进入现场(观察)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实地研究中,有目的地以 感觉器官或科学仪器去记录人们的态度或行为。
观察法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其中主要的分类是: (1)完全参与观察、半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2)结构式观察与无结构式观察; (3)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二、实地研究法的特点

研究范畴和目的:不是用观察来检验某个理论,而 是在观察的过程中建立理论; 研究对象:较为具体和有限,强调对个案的深入观 察; 研究时间:较长; 资料采集:强调第一手资料。研究者通过实地研究 所获得的资料以定性资料为主,主要进行深度描述 分析,以达到对具体对象的理解和认识。

一、实地研究法的主要优点:
1、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 和行为 这种方式特别适合那些不便于、或者不可能进 行简单的问卷调查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正如许 多研究者所认为的,对于人们的情感通常不宜 将其归纳成可以输入计算机的数字,而是要通 过人对人的观察,作出主观的估价,并以文字 方式详细记录。


研究重点:用丰富的细节描述来探索事物发生的社 会环境和事物所传递的社会意义。 实地研究法强调互为主体性或主观互动的关系。研 究者不是作为一个纯局外的主体,而是要设法成为 要研究的人群中的一员,融入其中,尽量地去共享 他们的知识,直到与他们形成共识。研究者的身份 在研究对象中间有时是模糊的,甚至他们完全不知 道研究者的身份。但即使被研究者知晓研究者的身 份,研究者也不干涉他们的日常生活,而是让他们 尽可能以“原汁原味”的状态活动。

6.1实地研究法概述
一、实地研究法的概念

实地研究法(field study)是指不带有理论假设 而直接深入到社会生活中,采用观察、访问 等方法去收集基本信息或原始资料,然后依 靠研究者本人的理解和抽象概括从第一手资 料中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
• 从下往上,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 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说,直接从实 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 然后上升到理论。
早期的实地研究多用于文化人类学(研究人 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 质)领域,称为田野工作或实地参与观察法 ,是文化人类学最具特色的研究法 。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就曾于1914年至 1921年在西太平洋的新几内亚和突布兰群岛 ,运用参与观察法调查该岛的土著文化。他 前后调查了三次,长达六年之久。他的名著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就详细描写了他 如何参与到土著社会的情况。
二、实地研究方式的主要缺点 1、概括性较差 由于实地研究所得到的基本上是定性资料,且 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以某个个案为对象,因而其 资料既难以进行定量分析,也无法概括大的总 体。这样,其所得结论也难以推广到更大的范 围。这是实地研究方式比较大的缺陷之一。
2、信度较低

信度: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 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 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 》,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 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 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 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 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 展思路与具体策略。
第 六 章 实地研究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实地研究法概述 实地研究法的基本步骤 实地研究法的评价

引例:费孝通与《江村经济》
费孝通( 1910.11.2-2005.4.24),江 苏吴江人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 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 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 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 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 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 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85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研 究所所长 。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
例:结构观察
3.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可将观察法分为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对那些正在发生的社会行为和 社会现象进行观察。 间接观察是对人们行动以后、事件发生以 后所遗留下的痕迹这一中介物进行观察。
*减少观察误差

应对观察对象比较了解,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 当的观察位置和角度。
三、实地研究的类别

描述性(descriptive)实地研究:目的是完整 客观地叙述一个经济社会现象。
探索性(explorative)实地研究:目的是透过 对特定现象的深入分析,探索经济社会行为可能 的基本法则,从中提炼出可以检验的假说。

四、适合实地研究的课题

实地研究法由于需要依靠研究者本人对现象本 质和行动意义的“深层描述”,最适用于对少 数有代表性的、独特的个案或社会事件进行详 细、深入的考察,特别是那些只有在现场—— 自然情境中才能更好解释的群体事件、社会过 程和态度、行为。 适用于难以简单运用度量手段的课题。
利用辅助工具。 多人或多组同时观察,互相印证。 多次观察:如果某一现象重复发生,则可以对 其进行多次观察。 不带“框框”:保持中立,实事求是。


(三)与被观察者的交流

非事先访问:访问过程中,访问者只有一个大 致的调查计划而并没有事先准备好的问题。 与被访谈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访问者主要是听研究对象讲,不要轻易打断研 究对象的话和思路,但是要注意因势利导。


(七)得出结论

通常以理论的形成或论文的完成为标志。
对资料的处理要客观全面,强调问题的全面性; 忠于客观现实,强调从现实中提炼基本原理原则。
5.3实地研究法的评价

与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以及文献研究相比,实地 研究方式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这就是它不仅是 一种资料收集的过程,同时也是理论形成的过程。 作为一种具体的研究方式,实地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研究者作为真实的社会成员和行为者参与到被研究 对象的实际社会生活中。通过尽可能全面的、直接 的观察和访谈,收集具体、详细的定性资料,依靠 研究者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来理解所得到的各种印象 、感觉以及其他资料,并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建 立起对这些现象的理论解释。
实地研究中研究者主要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 式收集资料,所处的是一种被动的地位,对观察场景 也往往缺乏控制,因而其所得的资料比较琐碎、凌乱 、不易系统化。同时,由于实地研究强调研究者的主 观作用,强调对所观察的对象进行移情理解,因此难 以检验其信度。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因时间、地点 、人物的变动或流失的影响,也造成研究者很难对原 先研究的对象或现象进行重复观察或研究。
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敏感话题。 注意控制时间。

*访谈细节

称谓一般突出对方的社会角色身份,以示客气、尊 重。 交流过程最好多用“您”这样的敬语,切不可直呼 其名。 提问时应注意了解被访问者的知识程度、兴趣和禁 忌; 问话应当简短明了,保持中立态度,尽量避免使用 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句。 访谈后的感谢信。
(四)记录观察内容



实地研究的基本工具是笔记本实地观察日志。( 摄像机、录音机) 尽可能在观察时当场记录。 不引人注目的记录。 记录“知道”的和“想到”的。 记录要详细,尽可能把观察到的一切细节都记录 下来。
(五)搜集和整理资料

研究者应当以观察记录为线索,回忆整理出详尽 的笔记。 需要对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资料目录)。


完全参与观察的优点是观察者生活在研究对象的 环境中,观察和被观察者的行为都是真实而自然 的,资料更具信度和效度。但这种方法遇到的首 要问题是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者毕竟没有权利为 了研究的目的而欺骗研究对象。其次,观察者的 “成员”身份可能也会影响到所观察的社会过程 。最后,完全参与观察者还有被同化的危险,可 能全盘接受研究对象的观点,从而不能客观地分 析所观察到的现象。 半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但 观察难以深入,不能对研究对象做出全面的了解 ,这种观察也就比较简略和空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