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试题解析系列语文试题金卷: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
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对祖先的祭祀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这个观念的产生和灵魂信仰有关。
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能够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在古人的观念里,祖先不仅是与自己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先人,同时祖先灵魂不灭,常常具有超人的能力,令人依赖或者畏惧。
就这样,在很早的时候,祖先观念便与鬼神观念相结合,发展出“祖先神”和“祖先鬼”的观念。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
《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有虞氏禘(祭祀)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这些列入国祀的“祖先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传说中重要的氏族英雄,成为超越氏族的远世共祖而被祭祀。
另一类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传说中的氏族英雄。
另外,普通人的祖先要想从祖先升格成为“祖先神”,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就像《礼记•祭法》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只有生前具备了以上的品质,死后才能升格为“祖先神”。
普通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祖先当作神明来崇拜,这与他们的神明崇拜观念密切相关。
事实上,祖先与“祖先神”不同。
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
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目的是要他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
而对“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希望他荫庇子孙外,更重要的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灾。
同时,“祖先神”也具有惩罚降祸的能力,但绝不会无缘无故祸害自己的子孙后代,除非子孙对祖先不敬,或者做出违反族规国法的事,才会受到“祖先神”的惩罚。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科数学月考试题命题人:王艳敏 审题人:王永杰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i i z +-=|3|(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共轭复数为 ( )A .2i -B .2i +C .4i -D .4i +2.设集合{}32|<<-=x x M ,{}12|1≤=+x x N ,则()=N C M R ( )A .()3,+∞B .(]2,1--C .()1,3-D .[)1,3-3.函数f(x)=2X +3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A .(-2,-1)B .(-1,0)C .(0,1)D .(1,2)4.直线l :y=kx+1与圆O :x 2+y 2=1相交于A ,B 两点,则“k=1”是“|AB|=”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在平面区域{(x ,y )|0≤x ≤1,1≤y ≤2}内随机投入一点P ,则点P 的坐标(x ,y )满足y ≤2x 的概率为( )A .B .C .D . 6. 若向量a 、b 满足2a b ==,a 与b 的夹角为60°,a 在向量a b +上的投影为 ( )A B .2 C D .4+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扇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7题(8)题8.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4,那么输出的S= ( )A .1+++B .1+++C .1++++ D .1++++ 9.已知函数f (x )=ln (a x +b )(a >0且a ≠1)是R 上的奇函数,则不等式f (x )>alna的解集是 ( )A .(a ,+∞)B .(﹣∞,a )C .当a >1时,解集是(a ,+∞);当0<a <1时,解集是(﹣∞,a )D .当a >1时,解集是(﹣∞,a );当0<a <1时,解集是(a ,+∞)10. 已知0a >,,x y 满足约束条件13(3)x x y y a x ≥⎧⎪+≤⎨⎪≥-⎩,若2z x y =+的最小值为1,则a =( )A .14B .12C .1D .2 11.已知F 是抛物线x 2=4y 的焦点,直线y=kx ﹣1与该抛物线交于第一象限内的零点A ,B ,若|AF|=3|FB|,则k 的值是( )A .B .C .D .12.已知函数2|log |,02()sin(),2104x x f x x x π<<⎧⎪=⎨≤≤⎪⎩,若存在实数1x ,2x ,3x ,4x ,满足1234x x x x <<<,且1234()()()()f x f x f x f x ===,则3412(2)(2)x x x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4,16) B .(0,12) C .(9,21) D .(15,2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已知双曲线﹣=1,过其左焦点F 作圆x 2+y 2=a 2的两条切线,切点记作C ,D ,原点为O ,∠COD=,其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________14.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之和为S n ,a 1=1,S n =2a n+1, 则a 10=_______15.某工厂实施煤改电工程防治雾霾,欲拆除高为AB 的烟囱,测绘人员取与烟囱底部B 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观测点C ,D ,测得∠BCD=75°,∠BDC=60°,CD=40米,并在点C 处的正上方E 处观测顶部A 的仰角为30°,且CE=1米,则烟囱高AB=_______米.16.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不同的四点A ,B ,C ,D ,若AB=AC=AD=2,则平面BCD 被球所截得图形的面积为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 已知{a n }是一个公差大于0的等差数列,且满足a 3a 5=45,a 2+a 6=14.(Ⅰ)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b n }满足:+1 (n ∈N *),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 18.(12分) 已知向量=(sin ,1),=(cos ,cos 2) (1)若=1,求的值;(2)记f (x )=,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且满足(2a ﹣c )cosB=bcosC ,求函数f (A )的取值范围.19.(12分)某班同学利用寒假在5个居民小区内选择两个小区逐户进行一次“低碳生活习惯”的调查,以计算每户的碳月排放量.若月排放量符合低碳标准的称为“低碳族”,否则称为“非低碳族”.若小区内有至少75%的住户属于“低碳族”,则称这个小区为“低碳小区”,否则称为“非低碳小区”.已知备选的5个居民小区中有三个非低碳小区,两个低碳小区.(Ⅰ)求所选的两个小区恰有一个为“非低碳小区”的概率;(Ⅱ)假定选择的“非低碳小区”为小区A,调查显示其“低碳族”的比例为,数据如图1所示,经过同学们的大力宣传,三个月后,又进行了一次调查,数据如图2所示,问这时小区A是否达到“低碳小区”的标准?20.(12分) 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底边AB=4,点D在线段AC上,DE⊥AB于E,现将△ADE沿DE折起到△PDE的位置(如图(2)).(1)求证:PB⊥DE;(2)若PE⊥BE,PE=1,求点B到平面PEC的距离.21.(12分)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点F1,F2分别是椭圆C的左、右焦点,以原点为圆心,椭圆C的短半轴为半径的圆与直线x﹣y+=0相切.(1)求椭圆C的方程;(2)若过点F2的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M,N两点,求使△F1MN面积最大时直线l的方程.22.(12分)已知函数f(x)=(a﹣)x2+lnx,(a∈R).(Ⅰ)当a=0时,求f(x)在区间[,e]上的最大值;(Ⅱ)若在区间(1,+∞)上,函数f(x)的图象恒在直线y=2ax下方,求a的取值范围.。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杨桥镇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杨桥镇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大凡上了年纪或稍有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一本名著、一部电影、一台话剧、一首歌曲,当年在民众中产生巨大影响,虽历经久远年代,但至今仍百读、百看不厌,传唱不衰者,可称之为“经典”。
“经典”作品的产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更是一代人的骄傲,正因如此,中国人谁没读过四大名著?在读书人乃至普通人家的书橱里,又怎么能少了《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倘若少了其中的一部,似乎就缺失了家庭的文化气息,不像真正的读书人家。
而任何一部“经典”作品的诞生,作者都耗尽毕生心血,经不断推敲,反复修改,数易其稿,精益求精而成,有的甚至一生磨一书,一生磨一戏,一生磨一歌,创作者为此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不知从何时起,影视圈掀起了“经典”热,刮起了改编风。
其热情之高,速度之快,集数之多,声势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惊讶不已。
只要触目众多媒体便可得知,今天有位大手笔改编了某某名著,明天又一大导演改编了某某电影。
其实,充其量是把不足两小时的电影拉长为电视连续剧,其中,不乏添枝加叶,胡编乱造,张冠李戴,偏离原著。
何以如此?说穿了,就是金钱驱动,利益所致,改编越长越来钱,导演名声响天下,演员身价百倍升。
至于尊重“经典”原创、注重史料真实、慎重改变情节等等,似乎大可不必在意。
反正诸多“经典”作者早已作古,死人不会与活人打官司,何必较真呢!这就给胡编乱造者吃了颗定心丸。
其实,恰恰相反。
比如,一些关于革命史的文艺作品,广大读者和观众知悉历史,当年参加南征北战的老战士尚健在,这么一来,新编经典越多,笑话越多,弄得那些穿帮的大编导们狼狈不堪,不知如何应对。
这些年,连续新编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山间铃响马帮来》《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反响平平,就是例证。
“经典”作品的改编成功,绝非一日之功,没有渊博的知识、缺少表演手法和创新能力是很难赢得一片掌声和满堂喝彩的。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得分:____________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就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脉络而言,明清时期具有集大成的意义。
无论荒政、仓储体系建设,还是养老慈幼、收养贫病残疾,以及各种福利、宗族保障等,从制度层面无不表现出对历朝历代的继承。
但具体的办法、措施,又体现出不少发展与创新之处。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相差悬殊,灾害的发生非此即彼,无灾之年极为罕见。
中国传统社会中荒政之所以发达,便是基于这样的国情和社会背景。
传统中国的荒政制度,极为重视备荒仓储的建设。
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也不断强调,将备荒仓储建设置于重要的位置。
如朱元璋先是“令天下立预备仓,籴谷收贮以备赈济”,后来又感到常平仓平抑粮价的作用不可低估,遂下诏:“今后宜令各府县设常平仓。
每遇秋成,官出钱钞收籴入仓。
如遇歉岁,平价出售。
盖米价不踊,则物价自平,如此则官不失利,民受其惠矣。
”其后历代皇帝也多有强调。
雍正二年时,各省已“渐行社仓之法”,并最终形成“省会以至州郡俱建常平仓,乡村则建社仓,市镇则设义仓,而近边有营仓之制,所以预为之备者,无处不周矣”的局面,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
宋代以后,官僚士大夫设置族田、建立义庄,通过保障和改善宗族成员生活的手段,维护子孙的生存,达到“敦本收族”的目的。
最早的宗族义庄制度可以追溯到北宋范仲淹创立的范氏义庄。
明清时期,宗族制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为了重整封建宗法关系,明代各个宗族纷纷建祠修谱、创立族田义庄。
“义庄之设遍天下。
”适应宗族人口增加、规模扩大等情况,明清时期宗族社会保障主要表现为周贫、济困的特点。
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事业虽曾得到政府的大力提倡,但其规模及设施等似未必能超过宋代。
明清时期的最大亮点无疑是民间慈善活动的兴盛。
河北省大名县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
河北省大名县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19·杨浦模拟) 按要求选择。
(1)老张旅居海外三十年,他想写句话来打发自己的思归之情,以下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A .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B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C .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D .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论是面对大自然的灾难,还是日常生活的挫折,抑或是异性的拒绝,诗人都保有一颗赤子心,__________________,满怀欣喜地去摄取其中的养料,甚至能够在否定的现象中挖掘肯定的因素。
A . 因此总是被激发出无尽的想象力B . 因此总是能够激发无尽的想象力C . 并且总是被激发出无尽的想象力D . 并且总是能够激发无尽的想象力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一上·长春月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精编】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文科体育班.doc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文科体育班)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分数:120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黄梅戏是从民间的采茶调发展成为如今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它的发展及艺术特点的形成是学习借鉴的结果。
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起源于唐初。
清乾隆时期,湖北黄梅县一带大别山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
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
但作为地方剧种,黄梅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念白及唱词,很多用的是地方语言,剧情反映的也是老百姓所熟悉的故事和人物。
黄梅戏中经常演出的大本戏,只限于男女情爱、伦理道德等,很少演出反映重大历史题材及文学经典的剧目。
黄梅戏长期以来局限在安庆地区以及安徽其它地区范围内演出,这也局限了眼界和视角。
黄梅戏的传承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作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首先,在形体语言上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吴亚玲主演的《墙头马上》,就在形体语言上做了很大突破,这出戏把舞蹈和戏曲程式经过精心提炼,二者融成一体,戏中人物形象达到了现代古典艺术的审美高度。
《墙头马上》的成功,使我们相信:形体语言的拓展与解放是可行的,甚至是必须的。
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也不能本末倒置,失去剧种本身的特点,而应当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所以,黄梅戏在继承的同时,需要学习借鉴,与时俱进,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点的、完善的艺术体系,从而向更高的艺术领域迈进。
其次,要创新运用声光电等新技术手段打造感官盛宴。
近些年来,大量的高科技声光电产品运用到舞台上来,这奠定了灯光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地位,它不光把环境和人物照亮,更把人物立体化、背景生活化,为舞台美术增色添彩。
舞台灯光在戏剧舞台中有了思想,起到了刻画人物、转换时空、渲染气氛的作用。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10 月月考语文试题一、阅读下边的文章,达成1~3 题。
(共 3 小题,每题 3 分,共 9 分)中国古代钱币拥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它贯串于中国古代的悠长历史长河,全方向地承载和涵盖了中华文明历史进度中的文化信息。
中国古代钱币承袭了礼器玉琮的看法,表现为圆形方孔。
此中包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是古代阴阳八卦学说的详细表现。
这种“外圆内方”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元素,对中国先人的办事原则、行为规范,以致中国古代的建筑构造、风水风俗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初期中国古代钱币铸有面值,属称量钱币,以釿、寽、铢、两等为单位,如秦半两、汉五铢。
唐代铸开元通宝钱,规定每十枚开元钱重一两,每一枚开元钱称为一钱,则十钱为一两,这就是重量单位“钱”的由来。
至此重量单位不再称铢、絫,而称钱、两,这是中国衡法改为十进位的重点,俗称的“平分秋色”之说渐渐失掉其原初的意思。
唐朝钱币不只不再以重量为名称,反而使中国的重量以钱币为名称,钱币直接影响了胸怀衡单位及十进位的推行。
钱币上的文字,秦从前是所谓大篆,秦此后是小篆,莽钱使用的是垂针篆,刘宋孝建钱是薤叶书,北周布钱则是玉筋篆,这些都是小篆的变体。
六朝此后多用隶楷,蜀汉直百五铢的直百两字是隶书,这是中国钱币上最早出现的隶书。
唐朝开元通宝钱使用的也是隶书,即所谓八分书,相传是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
宋朝文学艺术空前繁华,表此刻钱文书法上,更是丰富多彩: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各样书体全有。
每种钱币一般起码有两种书体,甚至有三种,称为对钱。
钱文书法中有苏东坡的“东坡体”、宋徽宗的御书“瘦金体”。
一部钱币史所表现的几乎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书法史。
除汉字外,少量民族政权锻造的钱币上还有佉卢文、龟兹文、粟特文、回鹘文、突厥文、契丹文、八思巴文、察合台文、满文等,一部钱币史又是一部少量民族古文字大全。
技术上,先秦使用范铸,初期为泥范,此后使用陶范、石范及金属范,六朝时期开始采用叠铸技术。
2023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邯郸市2023届高三年级保温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华夏民族最深厚的精神沃土,它为中国故事提供了精神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2014年4月,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提出:“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中国传统陶瓷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厚,其所蕴含的中国故事精彩绝伦,其所彰显的中国精神熠熠生辉。
在第二届陶瓷与文化论坛暨讲好陶瓷上的中国故事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把中国陶瓷上的中国故事归纳为三类。
一是图像叙事。
比如温州大学王小盾教授讲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中的撒种故事;景德镇陶瓷大学李砚祖教授讲述的儿童与侍女、文人与高士、神话与仙人、农耕与渔乐在陶瓷上的叙事故事。
二是器物叙事。
比如西安音乐学院罗艺峰教授讲述的陶瓷上的音乐历史变迁故事;江西师范大学曹柯平教授讲述的瓷与茶的故事。
三是社会与文化学阐释。
比如江西师范大学傅修延教授讲述的瓷器上反映的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故事。
当然,这一归类划分不一定能够概括其全部,但足以说明陶瓷上的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文本。
这些故事,时时彰显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处处散发着中国文化的气息——儒家文化的积极乐观、道家文化的深刻睿智、佛家文化的大彻大悟,在陶瓷故事中构筑起属于中国文化的人文景观。
2020届大名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0届大名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百余年来,随着工业革命“机器时代”的推进,以及当下全球“智能时代”的崛起,机器代替手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却逐渐意识到手工创造之于人类生存、生活的独特价值。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只懂操作机器的国度,如何生长出灿烂持久的文明。
今天,回归手工不是回到低产能的前工业化状态,而是回到人之创造活动的原点——动手体验,通过动手重新唤醒人类手脑心的整合协调能力,获得机器无法比拟的创造性动能,从而逐渐恢复文化创新能力。
进一步提振手工并释放其能量,可以使手工艺通过创造性转化不断绽放光彩,对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生态的完整性,维持社会情感勾连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进一步释放手工的能量,大致可从城市与乡村两套体系入手。
在两套体系的践行过程中,始终穿插着一根主线,即强化国人内心深处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与感。
一些具有文化品质的手工体验空间正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崛起,更为大批创业者、手工艺人和手工研究者提供了平台——他们中的一些人利用网络资源开设网店、开发软件,让曾经默默无闻的传统手工技艺得到广泛社会传播。
与此同时,在许多一二线城市繁华商圈中,相继涌现出各种“手工坊”“手作联盟”,从单一的陶器、木工、银饰、剪纸等手工作坊,逐渐发展为容纳手工市集、作品展览、专业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性手工体验空间。
此类手工体验空间尝试引导人们从物质消费转化为精神消费,从消费商品转化为消费时间,从普通观看升级为动手体验,带给人们对于休闲文化和美好生活的新体验。
民间是手工技艺的原生土壤,都市中的社区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代民间”。
目前,在国内重要城市中已经出现一些极富特色的手工体验社区或街道,如北京的大栅栏、史家胡同、什刹海以及上海的石库门老街等,它们大多依托当地保存良好的传统古建筑和闲适的胡同、弄堂文化,进行“在地性”手工项目体验与推广。
2020-2021学年大名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大名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能够把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从根本上讲清楚的,迄今只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自然人化。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排除宗教领域,辩证法的哲学研究把自然视为拟人的神秘活体,唯物论的哲学研究把自然视为远人的机械实体。
前者以黑格尔(Hegel,G.W.F.)为代表,后者以费尔巴哈(Feuerhac,L.A.)为代表。
马克思主义汲取了其中的合理内核和基本内核,建立了高超的历史自然观。
马克思(Marx,K.)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自然的“人化”问题,即自然与社会统一的问题,其意义在于指出了社会发展是自然发展的延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关系的中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果把自然和社会孤立起来对待,就必然无法清楚认识和正确处理现实问题。
第二,自然异化。
人的基本特征是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外化使得人与自然同步提升。
如果外化的结果不是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增强,而是成为人的对立面,这就是异化。
人与自然在早期有一种原始的统一性,但这是本质力量低下的表现。
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使人对人的依赖和人对自然的依赖,变为人对物的依赖。
高度分工把人挤压在各个狭窄的领域,使人的专长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
人的创造性和动物性都被激发到顶峰。
对个利的追逐造成人对人的冷酷剥离和人对自然的猛烈剥夺。
社会财富和社会交往都发生根本改变,人的异化和自然的异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异化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也有发生,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为严重。
第三,自然归化。
《资本论》预言:“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
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
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
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善尽美”。
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
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
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
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
“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
“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而不怒”。
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邯郸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邯郸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项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从1959年首届全运会在北京举办,到199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在济南隆重开幕,弹指之间,已是半个世纪,全运会见证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B . 如果发生贸易摩擦后总是退缩的话,那只会导致贸易伙伴国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更加有恃无恐,从而会挑起更多对华贸易纠纷。
C .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在预防和治理腐败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止,中国公众对反腐败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
D . 养老险保费较高,选择不当,很容易成为经济负担。
因此,专家指出:选择养老险,要点之一就是量入为出。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清明假期期间,上海泗泾塘、洞泾港部分水域发现大量死鱼漂浮。
目前,松江公布初步调查结果:可以肯定的是可能因信徒集中放生所致。
B . 2013亚冠联赛小组赛第四轮广州恒大客场对阵泰国球队蒙通联队,最终恒大客场4比1战胜对手,基本奠定了小组出线。
C . 据古代文献记载,板蓝根能够治疗一些天行时毒、天行热毒之类的疾病,如SARS、甲型H1N1流感等,它们都属于这类疾病。
D . “癌症村”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频繁出现,公益人士据此规划了中国的“癌症村”分布图,“癌症村”247个,涵盖27个省份。
3. (2分)从下段文字中横线处抽出的三句话,合理的顺序应该是()一地的山水都在向一人倾斜,车过桃源,傍沅水曲折而上,你便仿佛一头闯入了沈从文的领地:长亭外,老林边,啾啭欢迎的是他以生命放飞的竹雀——如他在《边城》中一咏三叹的竹雀。
①吊脚楼头,随风播扬的是他热辣而沙哑的情歌;②白浪滩头,鼓棹呐喊的是他的乌篷船;③苍崖翠壁,焰焰欲燃的是他的杜鹃花。
A . ②③①B . ②①③C . ③①②D . ①③②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4. (6分) (2019高一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届河北省邯郸市高考三模语文答案
邯郸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C【解析】“不会涉及抗日、解放战争题材”表述过于绝对,当下只是扩展了军事题材电影的空间,而非否定了“抗日、解放战争”这一类题材。
2.D【解析】A扩大了范围,是“军事题材电影”可能避免同质化现象。
B把未然当已然,作者只是假设“只是单一地对传统战争事件内容进行描述”,而没有说这是事实。
C因果不当。
《金刚川》的成功在于它的“多视角”叙事手法。
3.B【解析】《智取威虎山》带有明显的政治、宣传色彩,是我国传统军事题材电影的经典作品。
杨子荣形象忽略了社会多元发展过程中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层性。
不适合做材料一的正面论据。
4.材料一:对比论证,通过“传统军事题材电影”与“近十年来军事题材电影”的对比,突出了现代叙事方式的优越性。
材料二:举例论证,通过列举《金刚川》分三个视角切入同一事件的事例,证明军事题材影片在注重大场景的基础上,应当多视角切入的观点。
(论证方法各1分,对应分析各1分)5.①英雄形象要在历史与现实的关照下,注意“人性”与“英雄性”的刻画,使其成为“身边人”。
②叙事模式(或叙事方式)既要重视重大历史事件,又要融入娱乐属性,或者多视角切入。
③创作题材要突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范围,在全球化背景下,追求多元化。
④价值观要以实现自我个人价值和维护集体利益两方面的平衡为取向。
⑤制作要遵循“尊重历史”这一基本逻辑,要参考相关的军事资料。
(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四点6分,任意四点,意思对即可)6.D【解析】“表达了对男军人的惋惜和敬仰之情”表述有误,男军人遥望群山源于内心对于英雄的崇拜,而他自己本身亦是英雄,作者对他是满怀敬仰的,而并没有“惋惜”之意。
7.D【解析】“以自己对于短篇小说创作的心路历程为线”表述有误,文本二前半部分有“心路历程”的记叙,但后半部分是谈自己对于短篇小说的认识,因此谈不上以“心路历程为线”。
8.①突出“我”和“军人夫妇”对英雄的仰慕和内心的英雄情结,且第一处为后文我再次去娄山关看望丁三老叔和见到军人夫妇做铺垫;第二处突出男军人乐观坚毅的英雄品格。
2020年大名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大名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伊塔洛·卡尔维诺(意大利)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
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
瓦多决定了:“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
”他在夹克和衬衫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他大衣里冒出。
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
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
“这才是要去的地方。
”小米开尔说,“森林!那里就会有木柴了!”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
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
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
孩子们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
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林。
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
在高速公路的两侧,孩子们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
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
河北省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高三 语文试题)
河北省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高三语文试题)河北省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高三语文试题)波峰中学高三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3月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在回答问题之前,考生必须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和录取卡号。
3.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共计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问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一般语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说到“工艺精神”,我们可能首先想到德国、瑞士和日本等国。
其实,在中国古代,“工匠精神”也十分突出。
《诗经》说“有匪有君子,如决斗、磨光”,也就是说,君子的修养就像是加工骨头和玉石。
切割后,你必须决斗和抛光。
这里体现的对卓越工艺的追求与西方工业精神中99%到99.99%的追求是一致的。
这表明,无论地域和文化如何不同,东西方在追求精致、卓越、优雅的艺术特征上基本一致,能够充分体现人类文化的审美创造力,因为它代表着人类追求完美和完美的审美理想。
基于文化的属性和发展的形态不同,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在具体表现样式上又存在着一定差异。
西方侧重于对刚性要素的重视,要求必须确保每个部件质量上乘,无论是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以最高标准要求,并对最终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
特别是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对产品质量提出了统一的严格标准,以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
如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于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航海钟,64天只慢了5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还少,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的问题。
相比之下,中国注重灵活因素的重要性。
在设计和制造方面,为了追求完美和完美,中国强调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反复思考和不知疲倦。
中国工匠“以自然为本”和“向自然学习”。
他们将对自然的敬畏、观察经验和理解奉献给了一双巧手,让中国制造能够体现精益生产。
2021届邯郸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邯郸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是谁扼杀了哀愁?迟子建①现代人一提“哀愁”二字,多带有鄙夷之色。
好像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了,哀愁就得像旧时代的长工一样,卷起铺盖走人。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张扬各种世俗欲望的生活图景,人们好像是卸下了禁锢自己千百年的镣铐,忘我地跳着、叫着,有如踏上了人性自由的乐土,显得那么亢奋。
②哀愁如潮水一样渐渐回落了。
没了哀愁,人们连梦想也没有了。
缺乏了梦想的夜晚是那么的混沌,缺乏了梦想的黎明是那么的苍白。
③也许因为我特殊的生活经历吧,我是那么的喜欢哀愁。
我从来没有把哀愁看做颓废、腐朽的代名词。
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可以让人生长智慧、增长力量的。
④哀愁的生长是需要土壤的,而我的土壤就是那片苍茫的冻土。
是那种人烟寂寥处的几缕鸡鸣,是映照在白雪地上的一束月光。
哀愁在这样的环境中,悄然飘入我的心灵。
⑤我熟悉的一个擅长讲鬼怪故事的老人在春光中说没就没了,可他抽过的烟锅还在,怎不使人哀愁;雷电和狂风摧折了一片像蜡烛一样明亮的白桦林,从此那里的野花开得就少了,怎不令人哀愁;我期盼了一夏天的园田中的瓜果,在它即将成熟的时候,却被早霜断送了生命,怎不让人哀愁;雪来了,江封了,船停航了,我要有多半年的时光看不到轮船驶入码头,怎不叫人哀愁!⑥我所耳闻目睹的民间传奇故事、苍凉世事以及风云变幻的大自然,它们就像三股弦。
它们扭结在一起,奏出了“哀愁”的旋律。
所以创作伊始,我的笔触就自然而然地伸向了这片哀愁的天空,我也格外欣赏那些散发着哀愁之气的作品。
我发现哀愁特别喜欢在俄罗斯落脚,那里的森林和草原似乎散发着一股酵母的气息,能把庸碌的生活发酵了,呈现出动人的诗意光泽,从而洞穿人的心灵世界。
他们的美术、音乐和文学,无不洋溢着哀愁之气。
比如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艾托玛托夫的《白轮船》、屠格涅夫的《白净草原》、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等等,它们博大幽深、苍凉辽阔,如远古的牧歌,凛冽而温暖。
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万堤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万堤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注意力也是一种能量本诺瓦在电话里已经和姐姐讲了5分钟。
讲着讲着,姐姐那边有点事,要他稍等。
本诺瓦刚好坐在电脑面前,他就忍不住利用这点时间收邮件。
当他挂上电话时,他感到一种隐隐约约的不满足:他觉得既没有真正听姐姐说话,也没有认真看邮件……到底怎么回事?在芝加哥,心理学家米哈依·奇凯岑特对此进行了多年实验。
每天,他都会随即打断一些正在专心致志工作的人,问他们正在做什么,想什么,感觉到什么。
有什么重要发现呢?结果是:一旦人们的注意力不被外部活动占满,种种悲观的想法就会趁虚而入!所以,人们会尽力让脑子被“占满”,他们要一边接电话一边读邮件,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给孩子洗澡一边听收音机……但这项研究还有另一个发现:人们要想感到真正的快乐,就必须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比如,专心地谈话,仔细地品味食物,聚精会神地看电影。
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不把注意力分散在多个任务上时,我们才会享受到真正快乐。
注意力是一种能量。
它可以改变它所触及的事物。
这个道理,宠物和孩子比成人更明白。
孩子和宠物来找成人,不仅是向他们索求食物、温暖或者金钱,更多的时候它们是要吸引成人的注意力。
在成人注意到他们的时候,它们就会懒洋洋地享受这种注意,如同躺在阳光下一样。
对于成人来说,充满激情的爱也是这样:当情侣充满爱意的凝视对方时,他们就给对方注入了世上最强的能量……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最好的证据就是广告和电视,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他们不惜巨资。
它们似乎一直在尖叫:“看着我!看着我!”……可惜,我们一直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这笔财富。
只需凭借注意力,我们就可能改变每一个时刻,每一种关系,就像炼金术士把铅变成金。
最伟大的心理治疗师就是帮助他人实现巨大的转变的人,而这都源自他们的一个共同特质——拥有对他人的非凡注意力。
2020届大名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大名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社会认同的发生所依赖的都是特定的事实基础,这类事实基础有当下的,也有过往的,过往的即社会记忆。
那些来自过往的社会记忆对社会认同能够产生更为根本和深远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记忆构成了社会认同得以形成的重要事实基础。
共同的经历、相似的遭遇、特定的历史时期等,奠定了群体中每一个个体记忆的底色或基调。
但是,记忆首先是个体的,是基于个体感知、受个人情感支配的。
个体记忆在形成的过程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向群体和社会层面展开,通过记忆的选择和加工,区分出“我群”和“他群”,促成“群体”意义的形成即社会分类,进而实现社会认同。
而社会认同感的获得,一方面为个体认同增强了合法性,同时也使群体得以巩固。
在微观层面,从社会记忆的个体性出发,我们看到了一条从个体记忆到社会认同的形成路径。
相对于宏大统一而又抽象的社会记忆而言,个体记忆的鲜活性、事件性、直观性往往更具冲击力,对认同的形成有着更为直接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在每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新闻媒体再现的宏观历史叙事以及30万死亡人数的数字,是我们对那一段历史共有的社会记忆的一部分,成为民族和国家认同的事实基础。
但是当我们看到描述这其中个人经历的文字,或通过口述历史直面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时,那种冲击力往往更为强烈。
相对于宏大的社会记忆,个体记忆是微小的,但正是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记忆最终汇成了整个社会的记忆。
需要强调的是,所谓个体记忆,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单纯的脑部记忆,实质上是社会记忆的个体性表现。
之所以选择用“个体”这个词,只是为了区别国家或政治意义上权力所建构而生成的社会记忆。
对于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而言,建构社会认同往往和权力联系在一起。
哈布瓦赫认为过去不是被保留而是被重建,即记忆展现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对过去的重现,而是一种满足于当前社会利益的对过去的重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月考语文试卷命题人:蒙少波审题人:黄金铎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
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对祖先的祭祀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这个观念的产生和灵魂信仰有关。
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能够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在古人的观念里,祖先不仅是与自己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先人,同时祖先灵魂不灭,常常具有超人的能力,令人依赖或者畏惧。
就这样,在很早的时候,祖先观念便与鬼神观念相结合,发展出“祖先神”和“祖先鬼”的观念。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
《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有虞氏禘(祭祀)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这些列入国祀的“祖先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传说中重要的氏族英雄,成为超越氏族的远世共祖而被祭祀。
另一类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传说中的氏族英雄。
另外,普通人的祖先要想从祖先升格成为“祖先神”,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就像《礼记•祭法》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只有生前具备了以上的品质,死后才能升格为“祖先神”。
普通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祖先当作神明来崇拜,这与他们的神明崇拜观念密切相关。
事实上,祖先与“祖先神”不同。
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
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目的是要他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
而对“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希望他荫庇子孙外,更重要的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灾。
同时,“祖先神”也具有惩罚降祸的能力,但绝不会无缘无故祸害自己的子孙后代,除非子孙对祖先不敬,或者做出违反族规国法的事,才会受到“祖先神”的惩罚。
很多时候,祖先直接被称为鬼。
称呼祖先为“祖先鬼”,有时是为了凸显对祖先的敬畏。
在日常生活中,每逢祭祀性节日,对“祖先鬼”的祭祀也要特别隆重。
由于“祖先鬼”爱作祟害人,使人生病,平日生活中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
一旦说了祖先名字,就会把“祖先鬼”招引出来作祟害人。
在另外一些地方,人们相信祖先是鬼,但和别的孤魂野鬼、恶鬼、厉鬼不同。
祖先是家鬼、好鬼,不仅不会作祟害人,还能保护家人不受伤害。
祖先除了被称为“祖先神”、“祖先鬼”外,有时还鬼神并称,《孝经•感应》载:“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注曰:“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到来)。
”《礼记》中也记载:“夫宗庙,鬼神所居。
”这里用鬼神泛指一切祖先的灵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是把祖先称作“神”还是“鬼”,都是子孙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孝思的一种形式。
B.祖先可以被称为神,也可被称为鬼,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
C.原始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具有超越自然的力量,能保护本族成员,于是出现祖先崇拜,这也是我们对祖先祭祀行为的起源。
D.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点源于《国语•鲁语》,书中记叙了列入国祀的祖先神,一类是有一定血源关系的,一类是没有直接的血源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国语•鲁语》中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说明在虞夏时代,黄帝是氏族共同的祖先,被人们当作始祖祭祀。
B.《礼记•祭法》的话说明普通人的祖先要升格为“祖先神”,就要对国家、民族、社会和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
C.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后则是超人。
人们崇拜的是他能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还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灾。
D.“祖先神”有荫庇子孙和惩罚降祸的能力,而“祖先鬼”爱作祟人,使人生病,所以平日生活里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
3.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下列现象不属祭祀祖先的是()A.今天的安徽南部、江西婺源一带有很多“汪公庙”,民众是为了纪念隋末唐初的汪华保障当地未受战乱之苦而建祠供奉。
B.壮族人民每逢过节或遇重大危难事件,都要到土地庙跪拜求签,他们认为土地公是一方之王,能够保佑当年风调雨顺。
C.自汉武帝开始,中国皇帝每年均会祭孔。
汉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明清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
D.浙江文成有座“刘基庙”,供奉着明朝军师刘伯温。
他辅佐朱元璋一统大明江山,古称其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
年十七,举于乡。
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
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
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
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
慎行不善书,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
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
吕调阳格之,不得上。
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慎行从容对曰:“正以公见厚故耳。
”居正怫然。
慎行寻以疾归。
居正卒,起故官。
进左谕德,日讲如故。
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木舜往籍其家。
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复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恩,全大臣簪履之谊。
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由侍讲学士擢礼部右侍郎。
转左,改吏部,掌詹府事,寻迁礼部尚书。
(万历)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
及冬,又请。
帝怒,再严旨诘责。
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
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
”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
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
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
慎行引罪乞休。
累章上,乃许。
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
卒,年六十三。
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B.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C.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D.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冠之”即为他加冠。
古代男子到成年(一般在二十岁)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B.“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
C.“东宫”指太子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子。
文中的“册立”,是指让皇帝封立太子的事。
D.“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
明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人们把中试者称为“秀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日讲官分别题字。
于慎行不擅长书法,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
其诚实的品格得到皇帝的赞赏。
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
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
C.张居正被追究论罪后,于慎行致函前往逮捕他的侍郎丘木舜,为张母及诸子求请,当时的舆论认为于慎行做得对。
他也因此被多次提升官职。
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两次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帝恼怒,再次下严旨责难。
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又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使皇帝更不高兴。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2)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临江仙夜归临皋①苏轼夜饮东坡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③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临皋,即临皋亭,位于黄州南江边,苏轼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与家眷共居于此。
②东坡,元丰五年春,苏轼在东坡构筑雪堂,家属仍住临皋亭,因此常往来于雪堂临皋间。
③縠纹:比喻水波细纹。
8.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就其中的两种手法进行分析。
(6分)9.词的下阕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联系诗句作答。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1)《诗经·氓》中“,”两句借写桑叶的新鲜润泽来比兴婚前女主人公容颜的鲜艳明媚。
(2)杜甫《登高》中“,”两句,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穿戴华丽的同学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其原因是:“,。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母语姐姐打来电话,说父亲病重,要我立即回国。
我迫不及待地带上妻子和孩子,踏上了回国之路。
我已经有八年时间没有回国看望过父亲了。
这期间,父亲体恤我只身漂泊异乡,他坚持说,只要我在国外一心一意把事情做好,即使十年不回去看他,他也欣慰。
这八年来,我娶妻生子。
妻子是美国姑娘,父亲却说她有中国古典美。
我的儿子从出生起,父亲就从照片、录像、微信上看着他长到五岁。
父亲是语文教师,说话特别讲究用词,可看着孙子的相貌,却说了句不雅的话:“好!好!远缘杂交,必然生出优良品种。
瞧我孙儿,中美杂交的混血儿,还真是个具有中国风的洋娃娃呢!”自父亲病重住院,他最急于完成的事就是写一份关于家产继承的遗嘱,字斟句酌,比他当年教书备课还认真百倍。
长空旅行,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失去了参照物的飞机像是定在了空中似的。
妻子忽然问我:“我们很快要见到爸爸了,爸爸不懂英语,那我们怎么和他说话?”我说:“这只能靠我翻译了。
见到爸爸,千万别提‘外’字、‘洋’字,爸爸死记着当年外国列强欺侮中国,这些都是爸爸的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