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1.生理发展:生理发展是指身体各系统和器官在婴儿期到成年期逐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
这包括身高、体重、大脑发育、性征和运动技巧等方面的发展。
2.感知和认知: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关系到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理解和思考能力。
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能感知和识别声音,并逐渐发展出对颜色、形状和物体的认知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逐渐提高。
3.社会和情感发展:社会和情感发展主要关注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体验的变化。
婴儿最初对社交互动和情感表达还比较原始,随着成长,他们能够建立亲密的关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4.语言和交流发展:语言和交流发展是指个体从简单的声音和手势表达到能够使用语言来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婴儿从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发展出语言的能力,逐渐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
5.性别和身份发展:性别和身份发展是指个体对自己性别和性别角色的认同和理解。
儿童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成长,他们逐渐形成性别角色和性别身份。
6.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发展心理学着重研究遗传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种族、性别、身高等特征,而环境因素则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和生活经历等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7.受众和个体差异: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变化和差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发展轨迹,因此个体之间可能在发展速度、认知能力、社交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8.社会化和身份认同: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适应规范、价值观和社会角色的过程。
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
9.网络和数字时代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儿童和青少年在网络和数字世界中的发展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研究者关注个体在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学习和社交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发展。
10.跨文化发展:跨文化发展研究关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个体发展的异同。
研究者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数据和文化差异,来分析文化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图式2、遗传传递模式3、多通道知觉4、平衡5、时间系统6、生命过程观7、习性学8、最近发展区9、自传记忆二、简答题1、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型发展阶段中,青年期的基本特征.2、简述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反映形式。
3、简述鲍尔比的依恋类型。
4、简述朱智贤儿童心理发展观的四大基本理论问题。
5、简述鲍姆林德四种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6、简述三层智力理论。
7、简述幼儿符号技能的特点。
7、简述幼儿期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9、简述成人友谊涉及的三个主题。
三、论述题1、试论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
2、试论语言发展的三种理论观。
3、试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图式(schema)代表的是最初的思维模式,或者人们用以应对环境中发生的事件的心理结构。
2、遗传传递模式指的是来自父母的基因相互作用的方式,大体上有五种基本模式,即简单的显性—隐性遗传、共同显性遗传、伴性遗传、基因印刻、多基因遗传。
3、多通道知觉指的是把不同感觉通道获得的信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知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
4、“平衡”是指在同化和顺应之间获得一种平衡。
它指的是因为个人所经历的现实与他所学到的是匹配的,所以觉得舒服的状态。
5、时间系统就是时间纬度,包括家庭构成、居住地或父母职业的变化,以及重大事件的发生,比如战争、移民潮等。
6、“生命过程观”(1心courseperspective)描绘的是不同代的人在自己的历史背景中,其发展是如何受到生物学的、心理社会性的及社会文化的因素的影响的。
生命过程观的主要特征是个人与社会的动态交互作用,这反映在三个主要的方面:一是个人生活事件发生的时刻与外部历史事件的关系;二是个人生活的转换与家庭转换的同步性;三是由历史事件塑造的早期生活事件对后来的影响。
总之,它强调是时间、背景、过程及其意义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7、“习性学”(eth010gy),也就是动物行为学,关注的是行为的适应价值或i存价值及其进化史。
发展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从人脑重量的发展来看,出生第()年增长最快。
A、一B、二C、三D、四答案: A2.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观点,对儿童心理发展最有利的是与()交往。
A、能力比自己差的同伴B、能力差不多的同伴C、能力比自己强的同伴D、能力比自己强的大人答案: C3.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 )。
A、动作B、感觉C、知觉D、意志答案: B4.幼儿园老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 )。
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B、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C、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D、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答案: C5.狼孩现象主要是由( )因素造成的。
A、先天B、后天C、遗传D、狼奶答案: B6.以下几种情感中,不属于幼儿基本的高级情感的为( )。
A、理智感B、道德感C、责任感D、美感答案: C二、 多选题7.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
A 、童年期B 、婴儿晚期C 、幼儿期D 、婴儿早期答案: C8.个体第一逆反期主要反抗的对象是其( )。
A 、父母B 、同学C 、朋友D 、老师答案: A1.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 )两种形式进行的。
A 、整合B 、同化C 、顺应D 、平衡答案: B C2.对幼儿的“自我中心”,正确的说法包括( )。
A 、儿童的道德水平较低B 、认为所有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C 、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D 、一个人比较自私答案: B C3.动作、形象、语词的关系在儿童思维中的变化便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A 、理性逻辑思维B 、直觉行动思维C 、具体形象思维D 、 抽向逻辑思维答案: B C D4.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 )。
A 、上下原则B 、头尾原则C 、近远原则D 、大小原则答案: B C D5.婴儿1岁以前的记忆包括( )。
A 、情绪记忆B 、动作记忆C、表象记忆D、词语记忆答案: A B6.婴儿的主要动作包括( )。
2024年发展心理学培训资料
03
青少年期心理发展
认知与思维发展
认知发展
青少年期是认知发展的重 要阶段,包括注意力、记 忆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的提升。
抽象思维
青少年逐渐具备抽象思维 能力,能够理解复杂的概 念和理论,并进行逻辑推 理和判断。
批判性思维
青少年开始培养批判性思 维,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 和评估,形成独立的观点 和态度。
促进心理健康
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心理发展的全过 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发展
发展心理学经历了从描述性研究到实验性研究的转变,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体系和研究方法。
研究现状
当前,发展心理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和跨学科的趋势,涉及认知、情感、社会 性和生物等多个领域。同时,发展心理学也越来越注重实践应用,如教育、心 理咨询和心理健康促进等。
02
儿童期心理发展
认知发展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阐述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 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
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儿童通过与成人和同 伴的互动学习新知识。
信息加工理论
将儿童认知发展视为信息输入、加工、存储和输出的过程,关注儿 童注意力、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发展。
治疗方案。
02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
针对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支持,促进其心
理健康发展。
03
家庭治疗与亲子关系
通过家庭治疗和亲子关系辅导,改善家庭环境,促进儿童与青少年的心
理健康成长。
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与实践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
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
2.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3. 皮亚杰的研究路线是生物学出发,核心是“发生认识论”4.皮亚杰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平衡;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构建过程;内因外因相互作用。
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皮亚杰认为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以后)。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婴儿前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望品质;婴儿后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意志品质;幼儿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标品质;童年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品质;青少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品质;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的品质;成年中期(25-50岁)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P190);成年晚期(50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
(P191)维果斯基:教育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5.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研究发现,人的道德判断随年龄发展而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大致可以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一、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二、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三、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1.红点子实验P206(詹姆斯认为,自我由主体我和客体我所组成。
)阿姆斯特丹借用了盖洛普研究黑猩猩自我再认的“红点子”方法。
在婴儿毫无觉察地状态下在其鼻尖涂上一个红点来揭示婴儿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使婴儿自我意识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①如果表现出意识到自己鼻尖上红点的自我指向行为→婴儿有了自我认知的能力②如果特别注意自己鼻尖上的红点或者能找到鼻尖上的红点→婴儿对自己的面部特征有了清楚地认识。
刘易斯重复阿姆斯特丹的“红点子”方法。
15个月,婴儿才出现直接触摸自己鼻子上红点的行为→15个月是婴儿客体我发展的转折点。
幼儿期幼儿期指3-6/7岁。
通常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
又称学前期。
游戏成为幼儿的主导活动。
但是,将注意力长时间稳定下来很艰难。
儿童的神经系统发展最快,成熟最早,到幼儿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2.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P214儿童的脑电图变化表明,儿童大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而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
大脑各区域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3.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P217游戏是学前儿童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活动。
①游戏具有社会性,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反映,反映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
作为儿童获得和表达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境,为儿童提供了社会性发展的机会,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倾向,学会更好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是同情心、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②游戏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结合,不是简单社会生活的翻版。
能利用假想情境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不受现实生活的限制。
即可以充分想象,又真实体验成人生活中的感受和人际关系。
③是儿童主动参与、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
可以让儿童体验到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又可以发展适应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目的分:创造性、教学、活动性)4.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P222(语言发展)言语发展上,词汇数量增加、词汇内容丰富和深化、词类范围扩大、积极词汇的增长。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整理(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史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人的认知过程的发展年龄特征;而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生理因素的发展;三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二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4、年龄特征的研究(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2)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变性(3)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故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
5、儿童心理学诞生标志1882年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6、发展心理学诞生标志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1、弗洛伊德发展心理学理论(1)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2)力比多发展的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1)埃里克森人格理论人格的发展中,逐步形成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2)八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或游戏期、游戏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3、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2)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一是三种非习得性的研究即非学习性的情绪反应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二是儿童嫉妒和羞耻的情绪行为研究4、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2)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5、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
(2)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攻击性、性别化、自我强化、亲社会行为6、维果茨基的心理学发展观(1)历史文化发展理论在人类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在受生物进化规律的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的制约。
考研-发展心理学必备复习提纲
考研-发展心理学必备复习提纲一、发展心理学概述斯芬达克斯问:“什么东西早上是四条腿,到了中午是两条腿,当太阳落山时又变为三条腿?”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生命全程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换句话说,它关注人从受孕到死亡这一生中发生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变化。
广义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包括两部分:语) ②社会性发展特征:动机、情绪(情感)、能力、人格个体心理因素的发展还另外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①生理因素:身体器官以及由器官决定的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②社会背景:家庭、社会、教育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总体来说,发展心理学的任务仍然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露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现象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具体包括:①描述个体发展的普遍行为模式 ②揭示和测量个别差异③揭示个体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④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⑤提出指导个体发展的具体方法 (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时间 女孩年龄 纵向研究 横断研究 聚合交叉研究我们想了解随着时间推移个体如何发生变化以及成长在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人群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颇具挑战性的工作,这里介绍四种主要的用于发展研究的方法。
1.横断研究横断研究:在同一时刻观测比较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
样本可来自不同背景和环境。
通过研究,对与年龄或生理成熟度有关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得出变化和差异的规律。
优点:①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②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③省钱省时省力缺点:①缺乏系统连续性;②难以确定因果关系;③取样程序较为复杂2.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对同一个体或年龄组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连续观察和研究也较追踪研究。
优点:系统详尽地了解发展的连续过程及显著的阶段特征缺点:①被试随时间逐渐流失;②反复测量引起被试情绪;③研究期长过程中变量增多3.聚合交叉研究聚合交叉研究:在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进行横断研究这样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点,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
10 发展心理学总复习串讲资料
发展心理学总复习串讲资料第 1 学时:第一讲(教程第117—119页)第一节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一单元个体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要点:发展心理学的定义(识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的心理发展。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 Preyer)。
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识记)3.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与发展。
(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三)我国的发展心理学(四)要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理解)1.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
2.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心理学家接受。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
第 2 学时:第二讲(教程第119-122页)第一节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要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识记)1.客观性原则2.能动性原则3.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要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识记)1.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
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2.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
3.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要点:观察法(应用)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记录被试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及习题解答完整版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及习题解答完整版1、新生儿反射的种类有哪些?眨眼反射,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游泳反射,莫罗反射,抓握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行走反射,巴宾斯基反射。
2、简述托马斯―切斯的气质三类型?托马斯和切斯依据婴儿对环境适应的能力,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
20、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感知运动阶段(0~2岁):获得了“客体永存性”概念(2)前运算阶段(2~7岁):具有“自我中心性”的认知特点(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克服了“自我中心性”,出现“观点采择”,获得思维上的“守恒性”(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思维具有了抽象性。
4、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关键期指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个时期对某些刺激最敏感,因而也是发展某些技能、能力的最佳时期。
关键期概念的提出对教育实践有着直接影响,引起了人们对早期教育的重视。
应当承认,儿童的某些心理机能的发展是有较佳的时期的,这表现为某个时期的发展曲线陡然上升。
5、艾里克森关于个体发展的八阶段理论是什么?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第一阶段,婴儿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2岁~4岁)。
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这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学前期(4岁~7岁)。
获得自主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第四阶段,学龄期(7岁~12岁)。
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青年期(12岁~18岁)。
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岁~25岁)。
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50岁)。
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50~死亡)。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学习理论一、奥斯贝尔意义接受理论1.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1)意义学习实质:意义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联系(2)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生认知结构中具备与性知识相联系的知识准备;学生具有意义,学习的倾向。
2.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1)实质: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实质是概念同化的过程(2)先行组织者二、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1.准备率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时。
当某一次给予某一反应,准备连接时,给予连接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2.练习率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连结,也就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连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
3.效果率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景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学习源于观察与模仿①观察学习,社会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以通过直接经验产生的学习②替代强化,因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社会强化的情况2.已经习得的行为未必表现出来四、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1.如果一个人做出组织所希望的行为,那么组织就与此相联系提供强化这种行为的因素,如果做出组织所不希望的行为,组织就应该给予惩罚。
据此,就让组织成员学习组织所希望的行为,并促使组织成员矫正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2.把重点放在外形的形容词上,而不是放在需要动词,需要的满足的内部心理方面3.强调环境条件和自己,但不否认人们具有需求价值信念以及意图4.讨论的重点是先行的刺激-反应行为-行为的结果五、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频率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越多,习惯形成的就越迅速,马上把反应出现的次数作为解释反应的保留或淘汰的原则2.记忆力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先进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单项选择题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个体从出生到衰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现象B解释心理发展规律C揭示心理发展规律D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2.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
A从出生到幼儿期B从幼儿期到童年期C从童年期到青春期D从青春期到青年期3.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年。
A1879 B1882 C1876 D18914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
A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B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受生物变化规律所制约C个人的心理发展决定于生理成熟D心理发展是跨文化心理学和历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5.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叫()。
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6.埃里克森认为幼儿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7.人类婴儿的关键期表现在()。
A感受系统范围内B运动系统C感知活动水平D神经系统8.皮亚杰认为婴儿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
A声音B味道C动作D哭泣9.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
A兴趣B微笑C依恋D哭泣10童年期儿童游戏属于()。
A互动游戏B实物游戏C象征性游戏D规则游戏11.()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A婴儿末期B幼儿期C小学低年级D小学中年级12.幼儿体验高自尊与以后生活中()有关。
A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B压抑或焦虑等不良情绪C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度D缺乏人际交往能力13.青春发育期的主要特点是()。
A身心稳定发展B心理发展无显著变化C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D心里迅速发展并直达成熟14.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
A幼儿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更年期15.关于晶态智力的正确表述是()。
A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B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C更能反映人的聪明程度D是识别图形关系等的基础能力16.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因素不包括()。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樊琪一、单项选择题1、发展心理学研究〔〕。
A人类社会体制的发展和群体行为的发展B人类心理系统的发展和个体行为的发展C人类心理过程的发展和个体人格的发展D人类一般个体的发展和特殊群体的发展2、在发展心理学家的眼里,儿童期是指一个人〔〕。
A从生命形成到死亡B从出生到上学C从出生到成熟D从上幼儿园到学校毕业走上社会3、科学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霍尔B高尔顿C比纳D普莱尔4、成熟势力说的代表人物是A格赛尔B夸美纽斯C霍尔D埃里克森5、成熟势力说的核心观点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
A刺激和反应产生联结的结果B性的能量----力比多投向身体不同部位所产生的结果C生物进化和社会历史文化制约的产物D按基因决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6、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
A否认环境的作用,强调遗传的作用B否认遗传的作用,强调环境的作用C认为遗传和环境都很重要D认为遗传和环境都不重要7、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者是〔〕。
A弗洛伊德B皮亚杰C维果茨基D班杜拉8、最具发展心理学特色的研究方法可能是〔〕。
A观察法和调查法B测验法和实验法C横断设计和纵向设计D经验总结和活动分析9、心理发展的涵义是〔〕。
A一系列的变化B有顺序、不可逆的变化C不可逆、长时间、稳定的变化D有顺序、不可逆、长时间的变化10、被称为心理发展的变化对儿童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应该是〔〕。
A积极而非消极的B重大而非轻微的C客观而非主观的D复杂而非简单的11、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和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
A过了这个阶段就不可能发展了B在这个阶段里会得到很好的发展C应该促使这个阶段的提前到来D应该控制这个阶段的到来时间12、关键期缺失会导致儿童〔〕。
A不会说话和走路B不会学习和交往C脑损伤D心理和行为异常13、毕生发展观的核心假设是〔〕。
A个体在一生中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得到很大的发展B个体在儿童期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应该追求最大的获得和最小的丧失C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并非到成年期就结束,而是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延展D个体在成年后的发展会受到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标准事件的影响14、生态发展观的一条重要理论前提是〔〕。
云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推荐发展心理学重点概念解析
云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推荐发展心理学重点概念解析云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推荐:发展心理学重点概念解析一、引言进入云南省考研心理学复习备考阶段,我们了解到发展心理学是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为了更好地准备发展心理学的考试,本文将为大家推荐几本经典的复习资料,并对其中的重点概念进行解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核心知识。
二、复习资料推荐1.《发展心理学导论》埃尔曼等著该教材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全面涵盖了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它以生命周期为线索,系统地介绍了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包括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等。
同时,书中加入了一些有关跨文化、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内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爱伦·爱伦伯格著作为一本关注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专著,该书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各个方面。
通过对认知、情感、社交等多个维度的探讨,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青少年时期的发展规律、问题和挑战。
此外,该书还将儿童发展与教育相结合,为教育学专业的考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3.《发展心理学》留白著这本书是云南省某高校心理学专业的教材,内容全面,讲解详实,非常适合考研考生进行复习。
书中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主要研究方法和关键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并结合大量案例和实验研究,让读者更易于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三、重点概念解析1.社会情感发展社会情感发展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涉及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在儿童期,社会情感的发展往往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密切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逐渐学会表达情感、理解他人情感,并形成自己的情感识别能力和情感调节能力。
2.成人身份认同成人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认知和接纳自己的身份特征,并与社会角色和期望相协调的过程。
通过工作、家庭和社会交往等多种途径,个体逐渐确定自己的职业身份、社会身份和性别角色等,并与社会中的其他成年人建立起各种关系。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含答案)23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含答案)1、学习态度初步形成的时期是()A.学前期B.学龄初期C.少年期D.青年初期【答案】B2、少年期儿童抽象逻辑思维主要属于()A.经验型B.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C.理论型D.经验、理论型兼备【答案】A3、脑重量增加最快的时期是在()A.乳儿期B.婴儿期C.学前期D.学龄初期【答案】A4、成年初期,个体观察力方面的特点,不包括()。
A.主动性B.抽象性C.多维性D.持久性【答案】B5、( )是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A.卡特尔B.巴尔特斯C.霍尔D.彪勒【答案】C6、通常人们将()规定为成年初期的开始年龄。
A.生理的成熟年龄B.心理的成熟年龄C.社会生活的成熟年龄D.思维的成熟年龄【答案】A7、神经类型弱,气质类型属于()A.粘液质B.多血质C.抑郁质D.胆汁质【答案】C8、儿童动作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A.新生儿B.乳儿C.婴儿D.幼儿【答案】B9、神经类型强、平衡、惰性,气质类型属于()A.粘液质B.多血质C.抑郁质D.胆汁质【答案】A10、小学阶段,儿童抽象思维逐渐发展,但是在其思维中具有()。
A.很少具体性C.很高自觉性D.无自觉性【答案】B11、()认为,男孩在幼儿期对母亲会有恋母情结,女孩则对父亲产生恋父情结。
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卡特尔【答案】A1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冯特B.陈鹤琴C.普莱尔D.比纳和西蒙【答案】C13、由于看见成人给小孩洗澡,一些儿童也给自己买来的玩具娃娃洗澡,这是思维活动的()A.直观动作性B.抽象概括性D.间接概括性【答案】C14、儿童心理的研究要依据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与儿童机体特别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发展,这是遵循儿童心理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C.矛盾性原则D.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答案】A15、认知学派在儿童心理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代表人物是()A.霍尔B.比纳C.皮亚杰D.格塞尔【答案】C16、小学儿童在正常条件下,平均每节课有意注意的时间是()A.5—10分钟B.10—15分钟C.10—20分钟D.10—30分钟【答案】C17、内部言语主要执行着分析综合的功能和()A.概括的功能B.调节的功能C.选择的功能D.自我调节的功能【答案】D18、神经类型强、平衡、灵活,气质类型属于()A.粘液质B.多血质C.抑郁质D.胆汁质【答案】B19、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是()A.3岁B.4岁C.5岁D.6岁【答案】C20、下列不属于中年人的生理变化的表现是()。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期末复习最全整理
*同辈效应指同龄人群体因生活在类似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经历类似的历史事件而对群体成员发展产生的影响。
比如,9.11事件对当代美国人的影响请你举一个同辈效应的例子同辈效应是怎样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准备?例如,与网络出现之前的那一代相比,网络使用成为习惯的这一辈有些什么优势和不足?*重要问题1连续变化与阶段性变2先天和后天(遗传与环境)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
从历史上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一)遗传决定论基本观点:·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
·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高尔顿名人家谱调查:两者比率的差异是能力由遗传决定的证明。
高尔顿从家谱调查中得出了一条“遗传定律”:人的遗传性1/2来自父母,1/4来自祖父母,1/16来自曾祖父母……•格达特的家族调查:K氏有两个不同的世系,一是K氏与一个正常女子的合法婚姻所生的后代,一是K氏与一个低能的酒吧女子的不正当关系所生的后代。
通过对两个世系各近500人的调查,发现后者中低能与道德败坏的比率大大超过前者。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的复演说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也属于遗传决定论。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评价:家族不仅在遗传上有联系,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共处于相同的环境。
由家族内的相似性得出遗传因素的决定作用过于绝对。
(二)环境决定论基本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种理论重视环境与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但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的作用•代表人物:行为主义者•华生(J. B. Watson):S-R公式“请给我十几个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斯金钠(B. F. Skinner )通过“操作”、“强化”任意塑造人的行为“正如一个雕刻师塑造一块烂泥一样”(三)二因素论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都具有片面性和绝对性基本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四)相互作用论基本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代表人物:皮亚杰(J. Piaget)瓦龙(H. Wallon)3. 关键期与敏感期“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此时特定的事件会造成重大影响。
发展心理学最新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整理复习资料第一章1.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 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1)关于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
(2)关于心理发展的外因和内因问题。
(3)关于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
3. 年龄特征的研究:(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一定的性质)。
(2)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3)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所以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
尽管生理、言语、活动、认知和人格的发展存在着内在一致性,但也存在着各自发展的不平衡性。
4.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是以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为标志的。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学观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核心思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是人格结构中最难接近的也是最强有力的部分,个体的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自我由于作为无意识结构中的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分为两部分:良心和自我理想,其中良心是批判的,消极的,惩罚性的,他告诉个体不要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和理想构成的,希望个体为之奋斗;超我和自我是人格的控制系统,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盲目的激情,超我则是使自我延迟满足甚至完全得不到满足;2、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出现恋母情结】(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或13岁起);3、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分八个阶段)婴儿期(0--2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儿童早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学龄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青年期(12--18岁)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老年期(成年晚期)(50--死亡)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厌倦感,体验的智慧的实现;第二节行主义的发展心理观4、华生的心理发展学理论最突出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①否认遗传的作用a.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b.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作用并不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c.心理学应以控制行为为研究目的,而遗传不能控制;②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a.构造上的差异及幼年时期训练的差异足以说明行为上的差异b.提出教育万能论。
教育学-《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 最近发展区2. 客观性原则3. 气质4. 反抗型依恋5. 角色采择二、简答题1. 简述塞尔曼关于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论。
2. 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3. 简述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4. 简述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一般特点。
5. 简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案一、名词解释1.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年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2. 客观性原则:要坚持真实地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儿童心理的目的。
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要确立客观指标。
3.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
4. 反抗型依恋:是指一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是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
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比如抱他时,他会生气的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的朝母亲这里看。
所以,这类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
5. 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
二、简答题1. 简述塞尔曼关于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论。
塞尔曼(Selman, 1980) 认为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表现出五个阶段。
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
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与己不同,因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作出反应。
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
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
认为他人所做的即是其所想的,而不能了解他人行动前的思想。
代阶段2: 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 岁)。
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单项选择题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个体从出生到衰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现象B解释心理发展规律C揭示心理发展规律D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2.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
A从出生到幼儿期B从幼儿期到童年期C从童年期到青春期D从青春期到青年期3.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年。
A1879 B1882 C1876 D18914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
A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B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受生物变化规律所制约C个人的心理发展决定于生理成熟D心理发展是跨文化心理学和历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5.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叫()。
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6.埃里克森认为幼儿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7.人类婴儿的关键期表现在()。
A感受系统范围内B运动系统C感知活动水平D神经系统8.皮亚杰认为婴儿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
A声音B味道C动作D哭泣9.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
A兴趣B微笑C依恋D哭泣10童年期儿童游戏属于()。
A互动游戏B实物游戏C象征性游戏D规则游戏11.()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A婴儿末期B幼儿期C小学低年级D小学中年级12.幼儿体验高自尊与以后生活中()有关。
A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B压抑或焦虑等不良情绪C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度D缺乏人际交往能力13.青春发育期的主要特点是()。
A身心稳定发展B心理发展无显著变化C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D心里迅速发展并直达成熟14.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
A幼儿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更年期15.关于晶态智力的正确表述是()。
A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B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C更能反映人的聪明程度D是识别图形关系等的基础能力16.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因素不包括()。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复习提纲2
发展心理学一、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 横断研究2. 纵向研究3. 聚合交叉研究4. 双生子研究(四)发展心理学的历史1. 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2. 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1. 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2.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3.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5. 生态系统理论(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1. 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2.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 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4.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一)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1. 染色体、DNA和基因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3. 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4. 显性和隐性基因5. 遗传疾病(二)胎儿的发展与先天素质1. 胎儿的发育过程2. 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四、婴儿心理发展(一)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 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 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二)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1. 动作发展的规律2. 动作发展的阶段3. 动作发展的训练(三)婴儿言语的发展(四)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1. 婴儿感觉的发展2. 婴儿知觉的发展(五)婴儿气质的发展1. 婴儿气质类型学说2. 气质稳定性与可变性(六)婴儿社会性的发展1. 婴儿的情绪发展2. 婴儿的依恋3. 早期同伴交往五、幼儿心理发展(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1. 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2. 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二)幼儿的游戏1. 游戏理论2. 游戏种类及其发展(三)幼儿言语的发展1. 词汇的发展2. 句子的发展3.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四)幼儿认知的发展1. 记忆的发展2. 思维的发展(五)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1. 心理理论2. 幼儿道德认知发展3. 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4.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5. 同伴关系六、童年期心理发展(一)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童年期儿童的学习(三)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1. 书面言语的发展2. 内部言语的发展(四)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1. 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2. 元认知及其发展(五)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1. 自我意识发展2. 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3. 品德发展七、青少年心理发展(一)生理发育1. 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2. 第二性征与性成熟(二)认知发展1. 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2. 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三)自我发展1. 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2.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四)社会性发展1. 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2. 反社会行为(五)情绪1. 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2. 常见情绪困扰八、成年期心理发展(一)成人期发展任务理论(二)认知发展1. 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 认知老化的主要理论(三)人格发展1. 自我发展理论2. 稳定性与可变性(四)临终心理1 直觉性物理知识(Intuitive knowledge of physics):婴幼儿在正式学习自然世界只是之前就具有的,关于物理规律的直觉性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1.情绪理解:儿童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适当情绪反应能力2.心理理论: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知、情绪等)的认知,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3.依恋4.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先给婴儿一个持续的刺激,直到婴儿对此习惯化,再给他一个新的刺激,观察它是否对这一刺激有定向反射。
去习惯化则是重新开始定向行为反应,可以通过考察婴儿的吮吸行为、心率变化等指标来确定5.客体永久性: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6.延迟满足7.语言获得装置:语言习得是以一种本能和自然的过程,所有儿童从一生下来就具备语言习得装置,这种装置时人们为了学会语言而存在的,是一种以生物为基础的、先天的模块。
即在该装置下人们不需要经过刻意教导,就能轻易获得语言8.性别角色刻板印象9.关键期: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恰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10.非共享环境:子女在家庭内外获得的独特经验,来源于仅仅被一个子女经历的事情或条件,可以分为系统影响和非系统影响11.移情12.自我中心主义:婴儿在判断和行为中有受自己的需要和感情的强烈影响的倾向13.性别图示:是一组有关男女性别的信念和期望,是个体对性别信息进行组织的认知结构14.内部工作模型:婴儿对接近于获得依恋对象的一系列期望,婴儿感受到的在面临困难时依恋对象为他提供支持的可能性,以及婴儿与依恋对象之间的互动等15.自尊16.自我意识:人对自我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诸方面的认知、体验和调节,它渗透与整个心理和行为中,是对之起调控作用的综合系统17.观点采择:采用他人的视角来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18.情绪调节19.最近发展区: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20.同化:将环境刺激纳入机体已有的格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格式量的变化知识点(填空、选择、判断)1.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2.儿童心理发展的加速期3.心理年龄特征4.纵向设计与横向设计5.有关心理发展不同学派的观点6.双生子爬梯研究说明了什么在发展中的重要性7.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关键术语8.弗洛伊德如何划分人格结构,各种我分别遵循什么原则9.埃里克森人格理论及自我同一性的概念10.皮亚杰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采用的方法11.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主要因素12.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3.前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思维特点14.皮亚杰的图式、同化、顺应15.生态理论模型中都包括哪些系统16.大脑皮层神经纤维髓鞘化17.同卵双生子研究18.由常染色体异常引起的人类智力低下的疾病19.唐氏综合症的病因20.延迟满足实验21.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22.孤儿院的孩子与一般孩子的差异23.研究婴儿认知发展所采用的两种经典研究范式:注视偏好范式、习惯化与去习惯化范式24.视觉偏爱实验25.深度知觉与视崖实验26.儿童对方位概念的掌握27.格尔曼提出的幼儿计数原则:一对一原则、稳定次序原则、基数原则、抽象原则、次序无关原则28.儿童很早就拥有的有关领域的理论29.错误信念任务包括两种经典范式:意外地点任务、意外内容任务30.心理理论的经典测试31.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32.智力的PASS模型:注意——唤醒系统、编码——加工系统、计划系统33.智力测验34.弗林效应35.心理发展的定型化:定型化使人类具有高适应性36.语音的范畴知觉37.儿童语言发展包括那些发展38.乔姆斯基的语言获得装置39.婴儿言语能力的获得40.婴儿最早单词使用时出现的特点41.客体永久性42.青春期风暴的典型表现43.引起婴儿怯生的主要外界因素44.自我意识情绪45.玛西亚对自我同一性的划分:同一性延迟、同一性混乱、同一性实现、同一性拒斥46.艾克曼提出的四种常用情绪表达策略47.儿童的先天气质类型48.男女性成熟的早晚与个性发展的关系49.依恋的测量50.依恋的类型51.依恋与怯生52.鲍姆令德区分的四种父母教养方式53.同伴关系评定与同伴关系类型54.同伴的影响55.游戏的种类56.婴儿客体我开始出现的时间57.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58.观点采择能力的获得59.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皮亚杰——临床法和对偶故事法、科尔伯格——两难故事法60.哈特普对攻击的分类: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简答1.简述情绪与儿童发展的关系2.简述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发展的特点①从被动的、外部的调节到主动的、内部的情绪调节②从具体的、感知觉运动调节到抽象的认知调节③从单一情绪调节策略到多种情绪调节策略的综合运用④随着年龄的增长,积极的调节策略越来越多,消极的调节策略越来越少3.简述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趋势4.简述依恋对儿童后期心理发展的影响①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人后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缩影②依恋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③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儿童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5.简述婴儿怯生的影响因素①父母是否在场②环境的熟悉性③陌生人的特点④抚养者的多少⑤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⑥婴儿接受的刺激6.简述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方向性和不可逆性③不平衡性④个别差异⑤发展的关键期⑥发展的年龄特征7.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趋势8.简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区别①组成上不同: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等因素;而智力因素则由观察、想象、思维等组成②结构的完整性不同:构成智力因素的诸基本因素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非智力因素则没有完整的、统一的结构③智力活动中的作用不同:智力因素承担信息的接收、加工、处理任务,属认知活动范畴,起认识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则一般不直接参与智力活动的操作,但对智力操作有动力和调节的作用,是认知活动中的心理倾向性,起意向作用④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决定,遗传决定着智力发展的潜力;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后天“习得”,优化非智力因素主要在于后天培养⑤智力因素的水平越高越好;而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则要适当,过低或过高的非智力因素水平都可能会对相关活动构成不利9.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10.简述自律道德的主要特征①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在某些情境下规则可以违反②判断行为时,不只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和意图③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④惩罚较温和,带有补偿性,以帮助错误者认识和改正11.简述儿童早期的自我认识发展特点①自我、心理和身体的混淆②具体的描述③物质性描述④动态描述⑤不现实的积极高估12.简述他律道德的主要特征①认为道德规则是由权威制定的,权威通常包括父母、老师和警察等。
这些规则是绝对的,不可以改变的②判断行为的好坏只依据行为的客观后果,即客观责任,而不是行为者的意图和动机③非此即彼。
判断别人的行为时,不是好就是坏,而且认为别人也会这样想④内在的公正,认为惩罚是天意,违反规则就一定会受到惩罚,而不管是否有人发现⑤单方面遵守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论述1.试评述毕生发展观的主要观点①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②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③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④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结构构成了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⑤发展是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的结果2.试述婴幼儿早期的延迟满足于后期自我控制之间的联系3.试述影响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因素⑴认知因素⑵生物学因素:个体的攻击行为是一种相当稳定的特征,这种稳定性可能是出于基因或生物学的原因,如刺激和天生的气质类型等。
睾丸激素是影响人类攻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困难气质和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⑶社会文化因素:①文化的作用:A.个体的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所处的文化或亚文化的影响B.社会经济地位也会影响个体的攻击和违法行为②家庭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系统环境③媒体的影响:A.电视暴力会增加观看者攻击行为的发生频率B.拳击赛、暴力性电子游戏和互联网暴力信息,会增加青少年的敌对性和焦虑性,从而增大其攻击行为出现的可能性4.试述影响依恋发展的因素⑴抚养质量——母亲的敏感性和反应性:①对儿童的饮食、睡眠、躯体健康等基本生理需要的敏感性和反应性②对儿童寻求注意、感情、爱抚等心理需要的敏感性和反应性⑵儿童的特点:①外在的体貌特征②身体的健康状况③内在的气质特点⑶文化因素:依恋类型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各种类型在人群中的比例也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5.试述家庭结构类型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⑴家庭结构:①核心家庭与人格发展:A.认知方面独生子女更具优势B.在个性方面,独生子女内部差异很明显②大家庭与人格发展:孩子受成人教育和爱抚的时间较多,可能比一般孩子有更好的社会适应;不过容易出现隔代溺爱,以及在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法上出现代际的不一致,从而使孩子无所适从,形成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的特征③破裂家庭与人格发展:孩子容易出现情绪和行为障碍⑵教养方式:①权威型:社会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出色,在掌握新事物和与同龄儿童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并且心境比较乐观、积极、成就感比较强②专制型:有较多的焦虑、退缩等负面的情绪和行为,往往感觉不快乐。
在学校中有良好的表现,反社会行为率不高③放纵型: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尤其差,自我中心,固执,很难与同龄人相处④忽视型:社交能力不强,自控和适应力都较差,自尊水平较低,不成熟,与家庭疏远6.试述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7.试述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⑴认知和情感因素:①观点采择: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相关的观点采择形式有两种:社会观点采择和情感观点采择。
在这两个维度上有较高水平的儿童,亲社会倾向更明显,而且这种相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②亲社会道德推理:亲社会道德推理水平较高的儿童往往具有较高的的移情能力,对他人的苦恼很敏感,而移情引发的情感反应会诱发他们的利他行为③移情:一般认为移情或同情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④自我概念:具有强烈利他性自我概念的人,比那些不认为自己热心、仁慈和乐于助人的人更具有亲社会倾向⑵社会文化因素:①文化的影响:对于利他性的认可和鼓励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②强化对儿童利他性的影响:不论是来自于外部强化还是内部强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的利他性③榜样的作用:观察榜样的利他性表现会促进儿童利他习惯和利他价值观的发展8.如何理解发展是带有补偿性的选择性最优化结果SOC模型是将毕生发展的结构框架应用于建构一个发展的总体模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