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人大宏观经济学考研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习题
I 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章节或知识点
一、导言(第1、2章)
1、宏观经济学科学(第1章)
(1)宏观经济学。
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后面所有章节都是围绕这三个变量展开的)、本书框架(有利于加深对宏观体系的认识)。
(2)价格黏性与伸缩性。
短期和长期,价格情形,也是不同学派分析的角度或出发点。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了解下即可。
2、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章)
(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总产出)。
重点掌握:概念和内涵;核算中的特殊处理;名义GDP、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GDP核算指标的缺陷和改进。
(2)国民收入核算。
重点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三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GDP与其他国民收入指标(GNP、NNP、NI、PI、PPI)的关系。
(3)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重点掌握:CPI的含义。
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关系。
说明:第1、2章比较基础,初级宏观看过的考生,可以直接看讲义,教材直接略过就行。
二、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4、5、6章)
重点章节在4、5、6。
其中,最最重要的章节在第4章。
1、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第3章)
(1)国民收入的分配。
重点掌握:企业对要素需求的决定,欧拉定理。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
该函数的性质必须掌握。
(3)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
重点掌握: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均衡的条件、利用储蓄和投资曲线分析问题。
2、货币与通货膨胀(第4章)
(1)货币数量论。
重点掌握:数量方程式和货币数量论,表达式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利用数量方程式来解释通货膨胀。
(12年真题)
(2)通货膨胀与利率。
重点掌握:费雪效应与费雪方程。
(3)名义利率与货币需求。
重点掌握: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价格与利率的关系。
(4)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重点掌握:预期通货膨胀的成本VS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
(5)古典二分法。
重点理解古典二分法含义,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的含义与区别。
说明:货币与通货膨胀这一章的比较重要,建议能在这些重点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下,本章不难。
3、开放的经济(第5章)
(1)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2)小型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
重点掌握:①小型开放经济的特点和假设条件;
②各种政策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3)汇率及其决定因素。
重点掌握: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含义及关系、实际汇率的决定及各种政策的影响、汇率变动方程式。
说明:购买力平价和大型开放经济模型看看即可,第5章比较孤立,建议可以先放放,和第12章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块儿复习效果更佳。
4、失业(第6章)
(1)自然失业率。
重点掌握自然失业率的含义,及推导公式(记住结论即可)。
(2)失业的类型。
重点掌握: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含义、原因和成本,同时注意自愿失业的概念。
(3)工资刚性及产生工资刚性的三种原因(但不限于这三种原因)。
最低工资法、公会和集体议价、效率工资。
三、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7、8章)
经济增长理论是人大802经济学综合考试重点,几乎每年宏观经济学部分都有一道经济经济增长理论的题目,所以第7、8章一定要重点掌握。
1、经济增长I: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第7章)
(1)资本积累。
重点掌握:人均生产函数、人均消费、人均投资关系,资本存量政治的稳态,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08年真题)
(2)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重点掌握:资本黄金律水平条件、向黄金律稳定状态的过渡。
(11、13、15年真题)
(3)人口增长下的稳定状态。
人口状态下的稳态均衡条件,人口增长对稳态的影响。
人口增长的其他观点可以pass掉。
2、经济增长II:技术、经验和政策(第8章)
(1)索罗模型中的技术进步。
重点掌握:劳动效率;有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技术进步的效应;技术进步下的资本黄金律水平。
(12年真题)
(2)促进增长的政策。
(3)超越索洛模型:内生增长理论。
重点掌握内生增长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区别。
(4)经济增长源泉的核算。
重点掌握:增长核算的推导,索洛剩余(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
最好能结合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19章“经济增长”相关内容一块儿复习。
四、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第9、10、11、12、13、14章,重难点在于前5章)
1、经济波动导论(第9章)
(1)奥肯定律-。
重点掌握:奥肯定律的含义及推导。
(13年真题)
(2)短期和长期的区别。
重点掌握表9-1。
(3)总需求函数。
重点掌握:总需求函数的推导、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移动的因素。
(4)总供给函数。
重点掌握:长期总供给曲线VS短期总供给曲线(结合第13章三种短期总供给模型推导)。
(08年真题)(5)外部冲击与稳定政策。
重点掌握:对总需求冲击和对供给的冲击,政府的对策及影响。
2、总需求I:建立IS-LM模型(第10章)
(1)各种乘数的大小。
重点掌握:表10-1。
(2)产品市市场:凯恩斯交叉图和IS曲线。
重点掌握:IS曲线的含义及推导(推导过程与高鸿业书上不同,可比较复习下),财政政策对IS曲线的影响,挤出效应。
(09年真题)
(3)货币市场:流动性偏好和LM曲线。
重点掌握:流动性偏好理论,LM曲线的含义及推导,LM曲线的移动。
(4)IS-LM模型短期中的均衡。
重点理解图10-7。
(14年真题)
3、总需求II:应用IS-LM模型(第11章)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
重点掌握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投资补贴和货币供给变动对利率、消费、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影响。
(10、11年真题)
(2)IS-LM模型与总需求理论。
重点掌握总需求函数和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原因、短期和长期的IS-LM模型。
(3)通货紧缩的影响。
重点掌握通货紧缩含义,通货紧缩的稳定效应和不稳定效应。
(由于今年上半年我国的物价指数低迷,通货紧缩论一度盛嚣尘上,所以适当关注下通货紧缩的问题)
4、重访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第12章)
(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重点掌握:模型假设、产品市场与IS*曲线、货币市场与LM*曲线,模型均衡。
(2)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下的小型开放经济。
重点掌握: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效果的不同。
(由于大家都对贸易政策比较陌生,因此复习时重点关注下贸易政策的效果)(08、13年真题)
(3)汇率制度。
重点掌握不可能三角形定理和中国的汇率制度选择。
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以及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之争了解意思即可。
(4)从短期到长期:有物价变动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重点掌握: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小型开放经济中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说明:(1)复习第9、10、11、12章时,建议能结合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相关内容进行复习。
大型开放经济的部分,可以简单看看,不做重点要求。
(原因在于,从全球贸易来看,只有美国能称得上是大型开放经济,从对世界的影响力来看,中国目前还不能算是大型开放经济)
(2)实际上宏观经济学部分并不难,即便只看过高鸿业的书,802经济学基本上还是没有大问题的,只是在经济增长理论、稳定化政策这一块儿,曼昆的更深入些。
且有些东西,高鸿业书上没有的,需要引起重视。
5、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第13章)
(1)三种总供给模型。
重点掌握:黏性价格模型、黏性工资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结合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21章P614卢卡斯总供给函数的推导),长期的货币中性与短期货币非中性问题。
(10年真题)(2)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
重点掌握: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适应性预期与通货膨胀惯性,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短期菲利普斯曲线VS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牺牲率,适应性预期VS理性预期,理性预期与无痛苦反通胀,自然率假说与滞后作用。
(10、13、15年真题)
说明:通货膨胀与菲利普斯曲线是人大802经济学综合考察的重点知识点之一,虽说不是年年都考,但隔一年考察的可能性是有的,所以必须引起重视。
6、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第14章)
重点掌握泰勒原理(Taylor principle)内容:为了稳定通货膨胀,对于通货膨胀的上升,中央银行必须通过将名义利率上升得更多来应对。
说明:本章属于第7版教材新添的一章内容。
本章建立了一个动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模型,介绍了名义刚性条件下的动态的、随机的和一般均衡模型,利用这个模型来研究短期经济波动。
本章内容的学习主要是为了便于以后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等相关课程,考生作简单
了解即可,历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未在本章出过相关考题,因此,讲义看看即可,不做重点掌握。
时间紧张的同学,直接pass掉这一章。
五、宏观经济政策争论(第15、16章,重难点在15章)
1、稳定化政策(第15章)
(1)政策积极和消极原因。
重点掌握:①时滞的含义和类型(可参阅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7章政策的相关内容,里面对时滞的介绍更为详实);②卢卡斯批判含义及意义。
(2)斟酌处置政策VS固定政策规则。
重点掌握:①斟酌处置政策和固定政策规则观点;
②斟酌处置政策的前后不一致;③三种货币政策规则。
(09、
11、14年真题)
(3)前后不一致和通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
重点掌握:①前后不一致性;②两种政策规则的比较(尤其考察两种政策下通货膨胀选择的计算题,必须掌握)。
2、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第16章)
(1)政府预算赤字衡量指标的问题。
了解下就行,不做重点掌握。
(2)关于政府债务的争论。
重点掌握: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VS 李嘉图学派的观点,平衡预算政策VS最优财政政策,政府债务对货币政策的财政效应。
六、再论支撑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第17、18、19章,重难点在17章)
鉴于人大802经济学综合考察风格、重点,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考生重点掌握第17章,消费函数理论。
尤其是要弄清楚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和消费函数之谜、永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跨期消费选择与预算约束等理论。
关于第18、19章,投资和货币供求等理论了解相关理论即可(托宾q理论,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和交易理论)。
1、消费(第17章)
(1)凯恩斯与消费函数。
重点掌握: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三大猜测,消费函数之谜。
(2)费雪与跨期选择。
重点掌握:跨期预算约束,借贷约束。
(3)莫迪利亚尼与生命周期假说。
重点掌握:生命周期假说内容,生命周期消费函数,其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
(4)弗里德曼与持久收入假说。
重点掌握:持久收入假说内容,其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最好与其他消费理论进行比较)。
(15年真题)
2、投资(第18章)
(1)托宾的投资理论。
重点掌握投资的q理论。
人大宏观经济学重点
(2)存货投资。
重点掌握持有存货的原因及影响存货投资的因素。
3、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银行体系(第19章)
(1)货币供给。
重点掌握:货币供给模型、货币乘数、三个外生变量的变动对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三种货币政策供给(VS三种货币政策规则)。
(2)货币需求。
重点掌握: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VS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
4、结束语
重点掌握:四个重要的结论VS四个未解决的问题。
说明:此重点只是为了尽可能减轻大家复习负担,提高复习效率之用,并不能保证就包含考研100%的内容(每年总有些教材上没有的,但运用的还是教材知识解答),但我们的目的是只花费20%时间取得80%的成果。
当大家把这些重点完全掌握后,可以适当扩展下知识体系。